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

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的学科。

2.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

3.医学模式包括疾病观和健康观等。

4.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思考:1.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大脑通过神经系统将各系统器官组织联系起来。2.人同时具有生理和心理活动。3人与环境密切联系。4心理因素在人类

5.调节与适应中有一定能动作用。

6.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7..感觉特征:1.感受性与感觉阈度。2.感觉后象。3感觉适应。4.感觉对比。5联觉。6.感觉补偿。

8..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

9.知觉特征:1.相对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

10.记忆内容分类:1.形象记忆2.逻辑记忆3.情绪记忆4.活动记忆 有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再现

11.遗忘规律:1.先快后慢2.与记忆材料性质与长度有关3.与个体心理状态有关4.与个体的学习程度与学习方式有关。

12.注意:个体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集中与指向。

13.注意基本特性:指向性与集中性

14.注意基本功能:对信息进行选择。

15.注意特征:1.广度2.稳定性3.分配4.转移

16.思维重要特性是间接性与概括性

17.思维方式分类:1动作思维2.形象思维3抽象思维

18.想象的功能:1.预见作用2.对认识的补充3.情绪的调节4.代替作用5对机体生理活动过程的调节作用

19.情绪的功能:1.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2.激发心理活动与行为动机3.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4.情绪是人交往的手段

20.情绪分类:1.心境2.激情3.应急

21.表情:1面部表情2.身段表情3言语表情

22.意志:指人们有计划地制定目标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

23.意志品质特征:1自觉性2.果断性3坚韧性4.自制性

24.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稳定性

25.人格特征:1共同性与独特性2社会性与生物性3稳定性与可塑性4整体性

26.人格心理结构:1人格倾向2人格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3调节系统

27影响人格形成:1遗传素质2社会生活环境与实践

28马洛斯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29.动机的三个功能:激活,指向,维持与调整

30.动机冲突形式: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双重趋避冲突

31.能力形成与发展因素:1遗传2营养状况3教育4社会实践

32.治理高峰期20-34岁。

33.气质特征:1感受性2耐受性3反应灵敏性4行为可塑性5情绪兴奋性6外倾性与内倾性

34.气质的类型:1多血质2胆汁3粘液质4抑郁质

35.心理健康标准: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和谐,适应环境,人格完整

36.母儿依恋期出生24小时到三个月,分离焦虑期8-12个月明显。

37.游戏的功能:1促进身心健康与发育2增进知识3培养婴儿的注意力与信心4消除紧张与焦虑

38潜意识:是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是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

39.人格结构理论1本我,遵循快乐原则2自我,遵循现实原则3超我,遵循至善原则

40.自我防御机制:1压抑2反向作用3置换作用4退行5投射6升华

41.影响强化因素;1直接性2一致性3已形成事件4结果特征

42.ABC理论A代表刺激事件B代表个体信念系统C代表个人情绪和行为反应结果

43.功能性假设错误逻辑思维:1极端思维2主观臆断3选择性概括4过度引申5夸大或缩小6个性化

44.心理评估的作用:1区分心理的正常与异常2寻找异常的原因3对异常的程度判断 45临床心理学的两个基本任务:一是临床心理评估二是心理干预

46.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1确立目的2明确问题与方法3了解特殊问题4结果描述与报告

47.应用心理测试的基本原则:1标准化2保密性3客观性

48.智力分级平常85-114边界70-84.

49.一般适应综合征:1警戒期2抵抗期3衰竭期

50.应急干预策略环节;1控制和回避生活事件2改变认知评价3改善社会支持4应对指导5松弛训练

51个性与应激的关系:1个性是应激系统中的核心因素2个性影响个体对生活事件的感知3个性影响认知评价4个性影响应对方式5个性与社会支持有联系6个性与应激反应的形成和程度有关

52应激反应: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行为方面的变化。也称应激的心身反应

53应激的心理反应1情绪性应激反应:愤怒、焦虑、恐惧、抑郁2认知性应激反应:意识障碍、注意力受损、记忆、思维想象力减退3行为性应激反应: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

54七种健康保护行为:1不吸烟2有规律的体力活动3晚上睡7-8小时4保持正常体重5适度饮酒或不喝酒6吃早餐7两餐之间很少吃零食

55四种损害健康的行为1不良生活习惯与方式2不良病感行为3日常损害健康行为4致病性行为模式

56.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1民间医学2文化环境和文化适应3教育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和城乡差异4落后习俗5工业化与媒体宣传

57.自我效能来源于成功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导和生理状态

58.HBM组成;1感知到的易感性2感知到的威胁3感知到的益处4感知到的障碍5行为线索6自我效能

59.成瘾药物特点:1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2个体为获得而不择手段3使用剂量加大4易产生心理身体依赖5危害个人与社会

60.预防与治疗成瘾:根本宗旨是预防为主。采用药物+心理治疗+行为规范+家庭治疗

61.肥胖BMI》28,神经厌食体重指数《18,锻炼计划》17周

62.锻炼对个人心理影响:1缓解抑郁2降低焦虑与应激3维护自尊心与自我形象4增加积极请荀彧自我良好感5改善工作能力

63.病人权利:1享有医疗服务的权利2被尊重了解的权利3知情同意权4保守个人秘密5监督自己医疗权利实现的权利6享有免除病前社会责任的权利

64.角色不良有:1行为缺如2行为冲突3行为减退4行为强化5行为异常

65.影响病人求医行为因素:个性因素,文化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对疾病认识水平

66.影响遵医行为因素:1与对医生的信任和满意程度有关2与疾病严重及就医行为有关3与愿望和治疗措施吻合程度有关4与对医嘱认识及治疗复杂程度有关

67.病人心理干预的基本方法:1支持疗法2认知疗法3行为治疗4健康教育和咨询

68.ALAI反应:恼火,激动,发怒,不耐烦

69.心理异常表现:1离奇的言谈思想行为时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时3社会功能不完整4影响他人社会时

70.普通人自杀的心理特点:1喜欢从阴暗面看社会2社交能力差3缺乏理性的生活态度4人格不成熟

71.慢性病人的心理问题:抑郁心境,主观感觉异常,怀疑心理,病人角色强化,药物依赖

72.康复期心理干预原则:1康复运动训练2纠正错误认知3培养积极心态4动员心理代偿5调动积极社会因素

73.手术前焦虑因素:1对手术安全缺乏了解2术前心理准备不足3对医务人员过分挑剔4对手术疼痛的恐惧5过去经验

74.术后常见心理障碍;意识障碍,精神疾病,抑郁状态,术后焦虑

75.癌症病人常见心理变化;1休克恐惧期2否认怀疑期3愤怒沮丧期4接受适应期

76.医患关系影响因素:1病人权利2责任冲突3信任与理解4沟通态度

77.心身疾病特点:1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2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和情绪有关3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起扳机作用4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展的易感因素5心身疾病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78.心身综合治疗比单药治疗好

79.心理治疗基本原则:1信赖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个性化原则5中立性原则6保密性原则

80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1通过行为分析确立病人的靶症状或靶行为2循序渐进3强调实践和练习

81支持治疗方法1细听倾诉2支持与鼓励3说明与指导4培养信心与希望5调整对应激的看法6控制与训练7善用资源8改变环境9鼓励功能性的适应

 

第二篇: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

医学心理学

前言:本科教授篇章:绪论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第三章 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五大理论的理论精髓);

第四章 心理应激(应用题)第五章 心理评估;第六章 心理治疗(会出应用题,比如判断是病人?属于哪种类型?采取什么治疗?);第七章 心理咨询;第八章 心理社会因素与临床疾病;第九章 病人心理;

第十章 心理健康与异常心理(第四节不考)

绪论

1、 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

2、 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①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化;②促进预防战略的转变;

③满足临床工作需要;④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

3、 engelGL19xx年在《科学》杂质中发表的《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被认

为是对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的概括和总结;新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

1、 心理实质:①心理是脑的机能的一个体现;②心理是客观事实的反映;

2、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 认知过程: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觉察,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心理活动;

感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通过对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的方式,在人们的套闹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遗忘:识记额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称为遗忘;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

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了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喜怒哀乐等内心体验;

动机:对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4、 熟悉20页表2-2;

5、 感觉变化(举例,属于哪种);

6、 知觉的基本特性;(理解各个特性,不用背他们的定义)

7、 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现或回忆;(填空)

8、 记忆的内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9、 遗忘的规律: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11、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12、思维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抽象和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

13、情绪与情感内容:生理变化、外部表现、主观体验;(填空题)

14、情绪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情感的分类:美感、道德感、理智感;

15、情绪与健康(重)问答题 情绪与健康关系;

16、人格特质理论:掌握卡特尔的特质理论(16PF):A乐群性;B聪慧性;C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G有恒性;H敢为性;I敏感性;L怀疑性;M幻想性;N事故性;O忧虑性;Q1激进性;Q2独立性;Q3自律性;Q4紧张性;艾森克人格维度理论:艾森克人格问卷;

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8、动机的三个功能:激活、指向、维持的调整;

19、动机冲突的四种基本形式: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势冲突;

20、气质的类型:掌握希波克拉底提出的气质体液学说;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第三章 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前言:主要学派名称及创始人或代表人物、理论的精髓;

1、精神分析理论:很重要,最好整个内容都看;主要有四大理论:早期经验决定论:成人的人格由幼年的经验决定;心理结构理论:意识、潜意识、前意识;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快乐原则、现实原则、至善原则;性心理发展理论:五个时期: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

2、行为学习理论:精髓:学习;掌握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代表人 斯金纳)正强化、负强化、消退、惩罚;、内脏操作条件反射(代表人物 米勒);

3、心理生理学理论(应激中讲)精华:心-身(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生理因素)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4、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精华:以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和自我实现等方面为主题;

5、认知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西蒙、奈瑟;精华:不同的认知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从而影响人的行为行动;

第四章 心理应激(一二三节重点讲)(▲)

1、心理应激:

应激源:是作用于个体,使之产生应激反应,并处于应激状态下的各种刺激;

2、心理应激与健康:⑴积极影响:适度的应激是人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适度的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⑵消极影响:使机体处于易感状态;是心身疾病的主要原因;加重原有的躯体和精神疾病,或使之复发;是机体磨损、慢性疲劳、适应性减弱,导致劳动力受损,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是事故、车祸、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导致物质烂用及依赖的主要原因之一;

3、应激致病的心身中介机制:应激的免疫调节机制、应激的内分泌调节机制、应激的神经调节机制; 4、针对具体案例分析怎样调节应激带来的各种影响,心理应激的干预:药物控制?心理治疗?寻求社会帮助?适当运动?改善个性特征?等等;

第五章 心理评估

1、心理评估: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多种途径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的过程;

心理测验: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量化的手段对人类行为加以确定和测定;

智力测验:采用标准化的量表对人的智力水平进行科学测量的过程;

2、卡特尔首先使用了心理测验的概念、比内和助手西蒙创造第一个心理测验: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3、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信度、效度、常模与标准化;

4、智力等级分布表:记智力等级平常(90~109)、边界(70~79);韦氏智力量表:掌握该量表的三种类型(包括英文):成人智力量表(WAIS)16岁以上、儿童智力量表(WISC)6~16岁、学前及初学儿童智力量表4~6岁(WPPSI);

第六章 心理治疗(此章最后一次课老师会再讲)(▲)

1、心理治疗: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和方法,改善被治疗者的心理条件与行为,调整和保持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松弛疗法:是在医生指导下,患者通过各种固定程式做反复训练,使自己的思想、情绪及全身肌肉处于完全松弛、宁静状态的一类重要行为治疗方法;

2、心理治疗的八大原则:和谐性、针对性、计划性、;灵活性、保密性、综合性、中立性、回避性;

3、心理治疗的分类:广义分:所有医疗活动的全过程,包括高超的医疗技术、卓著的工作效率、良好的服务态度、高尚的医德医风、方便合理的医疗制度、优美舒适的就医环境、高质量的设备、良好的院容院貌;狭义:医生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治疗;

4、认知疗法:ABC理论,ABC代表什么,ABC理论大概指什么?内容?

第七章 心理咨询(此章讲得少,主要是第一节)

1、心理咨询: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通过特殊的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提高适应能力,促进人格发展的过程;

2、心理咨询的种类:门诊心理咨询、信函心理咨询、电话心理咨询、专题心理咨询、计算机网络心理咨询;

第八章 心理社会因素与临床疾病

1、心身紊乱:指在某些心理因素作用下所出现的躯体上的较持久、较严重的偏离正常状态,但未见躯体器质性变化;

2、内科常见心身问题: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消化性溃疡、糖尿病(分析步骤:心理社会因素与病因学、发病的心理生物学机制:内分泌、神经、免疫机制、患者的心理特点、患者的临床心理问题与障碍、心理防治)

第九章 病人心理和医患关系(主讲第一节)

1、病人角色:

2、医患关系分类: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第十章 心理健康与异常心理

1、心理卫生: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护心理健康的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预防和康复,减轻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使人处于能按其身心

心理健康:指个体心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状态;

2、心理健康的标准(大题):智力正常,能准确反映事物;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反应适度;人格完整;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人际关系和谐;适应能力强;心理行为特点符合生理年龄特点;不背弃社会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人动机,并使合理要求得到满足;

3、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选择题):以经验为标准、社会适应性标准、症状和病因学的标准、统计学标准和心理测量的标准、其他标准;

附题型:单选 30分 填空 15分 名词解释 5道x3 论述题 4道x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