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助学金使用情况汇报

关于大学以来所获各类奖助学金使用情况的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作为文学院20xx级汉语言文学(师范)2班一名贫困学生,本人于入学的20xx年x月至今,在学校的助学政策及学院的奖励机制下,先后获得的多项奖学金,现将各项奖学金的获得情况及使用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类奖学金的获得情况及金额

在入学的20xx年x月,本人通过学校绿色通道成功申请困难生资格的认定,并获得困难生爱心补助200元;并在同年度通过学校的贫困生助学金申请程序,获得20xx-20xx年度国家助学金,金额3000元;20xx-20xx年度由于综合测评列于班级第一,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金额5000元;由于学习成绩列班级第一获得陈熹奖学金,金额200元;文学院阳光奖学金,金额1000元;20xx-20xx年度由于学习成绩优秀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金额5000元。此外,本人通过学校勤工助学体系申请,在教育技术与师范学院办公室任助理一职,由于工作表现优秀,于20xx-20xx年度,20xx-20xx年度连续获得优秀勤工助学奖学金,金额560元。以上三年所获奖学金共计金额14960元。

二,奖学金的使用情况

由于各种原因,我的奖学金使用情况比较简单,大致分为几类:

(一)缓解家庭负担

由于成长于单亲家庭,母亲身体多病且脚带有残疾,姐姐贫血体弱,弟弟正就读高中,家中又无其他收入,子女多且负担重,每月单就医疗支出就难以承担,因此入学三年,自己始终未依靠家里经济支持,并连续两年寄钱给母亲共计8000元,希望能用自己勤奋所得使母亲得到些许安慰。

(二)生活支出

由于学校的助学体系较为完善,本人也通过勤工助学渠道得到助学机会,以补助生活,此外还通过每年的三好学生奖学金及优秀勤工助学奖学金解决基本生活。

(三)其他支出

除以上主要支出外,我的剩余资金基本用于购买书籍及班级活动方面。由于自己是文学院中文系学生,平日又酷爱看书,再者出于专业考虑,几乎

每个月都会买书,在这方面似乎支出相对大些。此外,班级组织的旅游活动也会参加,但只占小部分。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三年来所获得的各项奖助学金的基本使用情况,在汇报的同时,自己也心生感慨,三年的路说长不长,白驹过隙,但反观现在的自己,十分感谢学校及学院设置的各项奖助学管理体系,不可否认,我是它的直接受益人,并在它的帮助下学会自立与自强。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我能不因家庭的压力而静心的学习,并且欣喜地用自己的勤奋为家庭而有所承担,这让我在感受学校及学院的关怀下,也感受着自己的独立与成长。

汇报人://///

 

第二篇: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汇报

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汇报

根据《中山市促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整合方案》及20xx年财政预算,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共计7900万元,包括了科技计划项目、华南现代中医城、装备研究院、产学研结合、专利、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6个子项目。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坚持4项原则,科学使用科技发展专项资金

为规范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我局提出并坚持了以下4项原则,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和引导效应。

??建立制度。根据《中山市扶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参照国家、省科技项目、经费的相关政策,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的6个子项目已在今年x月分别制定出台了资金使用办法,对于资金的使用范围、扶持对象、职能部门权限、资助标准、审批流程、绩效目标、跟踪验收、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等方面均作了详尽的规定,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

??树立为企业服务的观念。以项目支持的方式将财政资金拨付给企业,不是政府施惠于企业,而是政府促进经济、产业发展的应尽义务和重要手段。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观念,紧扣全市产业优化升级的需求,更好地贴近企业、服务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方式,挖掘出一批市场前景好、创新性强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规范程序。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的各个项目对于资金申请、审批

程序均制定了详细的流程规范,例如“科技计划项目”的流程是:发布申报指南→企业申报项目→镇区科技办预审→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受理(一个窗口、全年受理)、形式审查→组织专家评审、现场考察→拟定立项方案→项目公示→市专项资金管理评审委员会审批→发布项目经费安排文件,层层把关、多方面参与,确保专项资金按规定用途合理使用。

??强化监督管理。我局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科技综合业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力争通过信息化手段,结合已有的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对专项资金实施全过程一是实现信息化管理,可进行网上申报、远程评审、内部实时处理等,以提高效率、规范流程、增加透明度、方便企业;二是实现监督控制,按照“事前审核、事中检查、事后评价”的要求,把专项资金的审批分配、监督检查与绩效评价结合起来,堵住漏洞、严格监管。

二、突出重点,统筹使用,提高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贯彻市政府“集中财力办大事,集中资源求突破”的要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原则是: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倾斜,对于中山的优势产业、龙头企业、重点项目予以大力支持。为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局制定了明确的绩效目标,即投入1:1~2倍、产出50~100倍。

20xx年专项资金的主要支持方向:

一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包括华南现代中药城、装备制造工业研究院、家电创新中心等,引导和鼓励一批效果好、有重大带动作

用的企业、项目前来落户,充分发挥其服务产业发展的作用。 二是实施科技强企支撑计划,重点放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现代电源和照明系统、汽车电子、射频识别技术等,扶持装备制造业、特色装备发展,以此来突破一批制约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打造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造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促进一批高成长性企业上市。

三是特色产业升级和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专利产业化,尤其是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的产业化。

三、上半年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为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申报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我局先后发布了《20xx年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20xx年中山市共性技术平台(专业镇)建设项目申报指南》、《20xx年中山市科技强企支撑计划申报指南》、《关于申报20xx年中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的通知》。

专项资金的各个项目均已启动。在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方面,已安排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科技强企支撑计划)6项,资助资金760万元;拟立项第二批科技计划项目163项,拟安排资金995万元。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方面,已完成企业预申报和项目筛选,共选出基本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22项,下一步将进行项目辅导工作。在专利专项资金方面,组织开展了20xx-20xx年度市专利奖评审,产生拟奖项目42项,已完成公示;专利技术实施计划项目、专利试点单

位、专利专题数据库建设项目、专利中介机构支持、发明专利的奖励和资助等申报、评审工作均在开展中。华南现代中药城(健康医药产业基地)专项发展资金、装备研究院研发专项资、产学研结合专项资金3个子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也在有序开展,结合我局科技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将于下半年陆续推出网上申报系统,正式面向社会接受申报。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对评审专家的专业水平、技术职称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现有的市采购专家库中符合评审要求的可选专家较少,不利于专项资金评审的正常开展。

2、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有6个子项目,申报项目繁多,以科技计划项目为例,20xx年就有申报项目486项。按照《中山市扶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评审专家组应由5名以上单数组成。而科技发展专项资金评审专家劳务费用年度总额只有32万元,评审费用比较紧张。

3、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从立项至资金审批流程周期较长,并涉及多个部门。企业从申请到取得扶持资金历时大半年的时间,由于资金到位不及时,影响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发挥。建议制定规范性的操作细则,明确对各个相关环节的要求,加快报批的流转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