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弟子规》学习心得

校区:中华南校区

学院:农学院

班级:动物科学1301

姓名:赵玉姣

百善孝为先

《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圣人告诉我们行孝悌之道从爱护自己的身体做起。一个人如果不爱护自己的身体,使身体有丝毫损伤,就是不孝。自杀就更是极端不孝之举了。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句话从时间角度和空间角度阐述了践行孝道各个方面的内容及顺序。时间上说到了“事亲”“事君”“立身”几件事情的前后的顺序。从空间上有事情要有时须兼顾去做。把《孝经》里这两句话联系起来,可以做如下理解:爱护自己的身体是践行孝道的基础部分,又兼具四种孝道(孝父母之身、之心、之志、之慧)的意义。“事亲”则是孝道的初始部分,是孩提时,还没有直接涉及到“事君”“立身”的时候首先要做好的事情。“事亲”也是孝道的核心内容,人生至始至终都要做好这件事情。《弟子规?入则孝》中详细列出了“事亲”的29件事——养父母身体:冬温、夏凊、尝药、侍床。养父母精神:呼应、命行、教听、责承、晨省、昏定、出告、反面 、爱孝、憎孝。养父母心愿:居常、业常、谨为、慎藏、具好、去恶、惜身、养德、丧悲、居变、食简、丧礼、祭诚。养父母智慧:谏过、复谏。而“事君”“立身”则是成人之后在“事亲”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做的两件事情。“事君”是“事亲”的迁移,“立身”即立身于社会,则是践行孝道的最后一件大事。“立身”所要做好的事情还是“事亲”“事君”,而所须品质则是“仁”“勇”“智”。这是从《孝经》里涉及到的人生的四件大事(“爱身”“事亲”“事君”“立身”)从哪件事情做起的角度谈的“首孝悌”的意思。 我认为,要让中国成为真正的大国,那么就应该从孩子们的教育抓起,而孩子们的教育,应是以道德为基础的。《弟子规》应该重新回到教育的基础中来,让未成年人懵懂之时,就开始习读《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做有素质的国人,民众素质高,不愁国不强。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主要记载了圣人对学生的训示,是启蒙养正,

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让我们体会先人智慧的同时,不仅可以了解古文化知识,还教育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为人处事……

这本书大概是说了:我们要关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关心自己的长辈,还要懂得该怎样做人

弟子,就是学生;规,就是规范;合在一起就是:学生的规范。中国古籍《礼记?学记》有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因为教育是国富民强的基础,所以要想使国家繁荣富强,就要先教学。所谓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容易教好,基本不会走上邪道,所以教育应该先从儿童着手。我非常赞成以道德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因为你做人首先得讲道理,要文明要有修养,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在这个基础上,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学识素养,若是你能掌握得很好很深,那么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了。

毕竟人的智商,人的接受能力等总是会有差异的,这样导致人的成绩有高低,但是,道德这方面,就拿《弟子规》来说,你想做就一定能做到,但每时每刻都做到,那需要时间,需要毅力。古时候,孩子们都学习儒家思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那才会受人尊重与敬爱。那时,除了贫穷和不爱学习的孩子,大多数孩子们都努力学习,特别是隋朝开始了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有志之士就通过科举,考取进士后就可以做官,为百姓造福。因此,历史上自从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除战争时期外,神州大地都很先进,很繁荣。而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大国,部分人民的素质却是有些低,导致一些人去日韩和东南亚等地旅游时,由于行为不雅为外国人耻笑,有伤中国国体,大丢颜面。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天地有道为善,人身是(儒家称为“仁”)。善道之要为敬,人心是(重在发心,谦在敬中)。敬道之要为爱,手足是(重在行动,忏悔在其中)。爱道之要为孝,人首是(爱人从爱父母做起,亲仁亲师在其中)。以此论,孝为善道之首。所以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又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两句皆引自《孝经》)这里的天地乃指自然,天经地义就是自然之道,“民”就是“人”的意思。“德”是按自然规律去做的意思。概括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孝是自然规律,人要按自然规律去生活,

行孝道是根本。人则必有父母,为人子是确定的,但倘为长子,则不能为人弟,所以悌道随附在孝道之后,而合说成“孝悌”。在各种人伦之关系网中,孝是两辈人之间的道,自下而上;悌是同辈人之间的道,由此及彼。再将孝悌推而广之——“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孝经?广至德章第十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这样就有了一纵一横两种爱,一张网络了所有人的仁爱之网就织就了。孝悌之道是天地之道之首,这就是“首孝悌”的根本意思。

 

第二篇: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体会

时光如白马过隙,本人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模式下,已度过了三个多月的学习时间。可以说,这是紧张的三个月,也是颇有收获的三个月。以下就是我本人在这段时间里的学习心得与体会。

通过教师的教学和自己的学习,我对广播大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广播电视大学是以现代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广播、电视、文学和音像教材、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学校。而厦门广播电视大学为计划单列市电大,它以举办高等学历教育为基础,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办学,培养各级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广大求学者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近几年才出现的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

我所参加的电大开放教育与其他面授教育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为了培养各级各类应用型人才;它们的本质都是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不仅意味着教育对象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电大区别于其他高校不同之处在于:1、具有远程教育特征。它以教育技术和媒体手段为课程载体,使教与学的过程可以异地异步或异地同步进行,学生主要是分散在各地学习;2、采用多种媒体教学。学生以文字教材为主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较多地利用音像教材、CAI课件和计算机网络等学习媒体;3、共享优秀教育;4、开放的学习模式。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课程、媒体教材、时间地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等,方式

方法灵活多样。

而我们开放教育学生与电大其他学生也有不同之处。它们的不同点主要在于:1、入学方式不同。开放教育的学生是免试入学的。电大其他类型的学生则需通过普通高考或成人高考录取。2、学习方式不同。开放教育的学生以在职、业余、自主学习为主,接受必要的面授辅导和学习支持服务。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方式等自主安排学习。电大其他类型的学生则往往以传统的班级建制进行学习,学习的开放性和自主性较小。3、对各种学习资源的利用和学习支持服务的需求不同。开放教育的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对各种学习资源的利用更具有多元化和个性化特点,对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需求更为迫切。4、开放教育是免试入学,为每个想学习的人提供了入学机会。为了确保电大的毕业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毕业要求,电大对开放教育的学生采取了“宽进严出”的措施。即开放教育实行学分制,学习年限在2年至8年。

本人参加远程开放教育学习,除了了解它以上的特点之外,同时也要变革自己的学习观念和认识。首先,我对自己的自主学习要加强,通过新的学习形式,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其次,我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学习资源,使其成为自己学习的一种有益补充。最后,认识到接受教育不光是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学习,为以后继续再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必要的学习技能,对今后不断地获取知识和提高教育层次将是非常有益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做舟。本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和对待这两年半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促使自己在拿到汉语言学本科证书的同时,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才实学的本科毕业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