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与学的研修体会

应用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与学的研修体会

通过学习《应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更加充分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政治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教学整体上看,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扩大了教学规模,促进了教学现代化发展;从教学系统上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引起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变化,导致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因此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这也就是课程整合的问题,即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信息技术给初中政治教学提供了大量信息和多种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都提供了更深更广的可挖掘潜力。

利用信息技术中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政治学习活动。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运用于政治教学中将成为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而且能有效地唤醒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营造美的气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从而最大限度地作用于人。教学课件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课件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图象,还能呈现音频、动画、视频等。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为个性化、自主化、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持续发展的构想得以实现。利用信息技术,美术教师通过制作课件,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

利用网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学生通过网上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可以彼此交流观点、共享信息,相互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评价等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掌握应用,又利于培养学生的互助品格。应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阅丰富的素养,开阔视野,使课堂知识在网络中延伸、拓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作为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以及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协作的内在感染力,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匹敌的。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探究、去开发、去实践,我们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灿烂。

 

第二篇: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中卫市沙坡头区东园镇冯桥小学 房 洁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创造教学的愉悦环境,增强教学信息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突破难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掌握规律。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随着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巨大的影响。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传统的教育教学面临巨大的变革。我们学校顺应时代趋势的发展也建起了校园网。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运用,老师们深深感到,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笔者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网上丰富翔实的声像图文资料,是小学语文教学取之不竭的源泉。我校校园网的资源库中,存储了较充足的适合学科教学使用的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影像等资料。为教师备课、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例如,在备《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时,我运用校园网中的小语多媒体备课系统进行备课,里面相关的资料足以应付教学之需。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我又从资源库中调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图片,截取其中与课文相关的片断和特写画面,制作成课件,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险、奇,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学生在学习《桂林山水》之后,对桂林的美丽风光赞叹不已,恨不得能够

即刻到桂林游览一番。我见学生意犹未尽,便适时从网上调出相关资料,作扩展阅读,如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郭沫若的《桂林登月牙楼》和《春泛漓江》等,使学生对桂林山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作文是小学生最感头疼的。为了消除学生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窘况,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作文情境,就成为一个必要环节。为了不断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我引导学生到人教网()的“学生园地”中去领略“作文一点通”,去欣赏佳作,学生获益匪浅。

二、发挥技术优势,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高耗低效”,许多语文教育的专家和第一线的老师都在探索一条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新路。广泛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已被证明可以大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多媒休网络技术有它独特的优势:

1、可以提供多种感官刺激。心理学研究证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非常重要。

2、可以快速提取大量信息。存储在终端电脑中的语音、图像、文字等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快速提取出来,传输到应用终端。这些优势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般来说,教学一篇课文,总是从整体感知开始的。有些课文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来说,让他们感知就较为困难。如《可爱的草塘》,这是一篇叙事写景的文章,作

者通过记叙游玩草塘的所见所闻来表达对北大荒热爱之情。对没有见过北大荒草塘的学生来说,很难体会到草塘的美丽风光,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草塘的美丽画面,可以大大激发起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创设一种极好的学习气氛。

(二)激情入境,突破重难点。恰当而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把直接形象与抽象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突破课文的重难点。例如:学习《鸟的天堂》时,老师适时调出大榕树茂盛生长的图片和百鸟争鸣、此起彼伏的动画。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再细读课文,对“鸟的天堂”的静态和动态景色就有了深刻的了解。

(三)激情练笔,读写结合。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必须转化为运用能力。而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练习、提高的过程。只有当学生学习情绪高涨的时候,根据教学要求设计的针对性练笔才能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如学习《长城》(教材七册)之后要求仿写一座建筑物。我先指导学生学习《长城》第一、二自然段,让学生先了解建筑物的写法,再出示用数码相机拍摄并经电脑处理的教学大楼的相关照片,有远景的、有近景的,有教室的,还有主要功能室的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看到熟悉的教学楼在银幕中展现,又听了老师富有激情的介绍时,个个跃跃欲试,我看“火候”已到,便要求学生仿照《长城》写法写《我们的教学大楼》。不到二十分钟,多数同学完成了四、五百字的习作。

(四)增大教学容量,减轻师生负担。多媒体网络可以在单位时

间内提供大量的信息。老师在课前周密设计,精心制作课件,充分体现“大容量,快节奏,我变化”的特点。在语文的练习课中,可以大大增加练习题量,并能将练习效果迅速反馈给学生;讲读课中,也可以节省老师大量的讲述和板书时间,加快教学节奏。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减轻了师生的负担。

但是,信息技术再先进也只是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它并不是万能的。在语文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积累和运用。教师传统的讲授、启发和学生读背都是极其重要的。如何将两者整合起来,发挥最佳效益,仍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