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萧红慈《医行天下》笔记

大约是09年的时候,听一个广播节目——《国学堂·梁冬对话萧红慈》,当时就被萧红慈萧大侠的独特风格和特有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也知道有《医行天下》这本书,但是碍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没能够拜读之。现在终于将它读完了。如释重负,庆幸自己此刻才将他拿出来拜读,因为当初的话恐怕会有很多地方看不懂(现在有了一点点中医学的知识),但是书对于我还是有很多启发的。下面是读书的一些笔记,有摘录,也有我的一些感想(蓝色字体)。

1, 乐后圣(释新德)作《医道》。

2, 我一个人治疗了一千多病人,有时一天治一百多个,几

乎每天都从早晨一直治疗到半夜,而且90%的病人都有显著疗效。除了各类痛症,我还治了一批耳聋,耳鸣患者,最多是一天治疗十几个,绝大多数都有显著效果。(功德无量)

3, 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心最重要!

4, 中医有道,大道至简!

5,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

大笑之。(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6, 声音是有颜色的。

7, 天台宗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

缘觉,菩萨,佛等十界。十法界可简单的理解为十种不同的心理状态。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毒害是恶龙,

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8, 识文断字方可为医,身心安歇是福康。人生只要让身心

处在一个轻松自然的如如之境,像在辽阔的空气中;也无所谓进步或退步了,因为进步或者退步都在道中。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日子怎么过都好,触目遇缘都是妙喜清欢。&&&万事无如退步休,本来无证亦无修(善)。修到无修,证到无证,材才是无上境界。 9, 恰如《医学源流论·医非人人可学论》所言:“医之为

道,乃古圣人所以泄天地之秘,夺造化之权,以救人之死”所以,非聪明之人,非渊博通达之人,非虚怀灵变之人,非勤奋善记之人,非精鉴确识之人不可学也。 10, 针刺与推拿两法,一锐一钝,一快一慢,一刚一柔,二

者相合,医之道也。

11, 朱增祥《错缩谈》

12, 倾听你身体的声音。

13, 目前真正的中医在日本,在法国。

14, 小病治不好感冒,大病治不好癌症,其间的病大多不治

可自愈,凡不能自愈的,就很难治了。—冯唐《北京北京》(医,助人之推手而已。)

15, 美国人早就算清了本国人早逝的原因,50%与个人生活

方式有关,20%与环境有关,20%与遗传有关,仅仅10%与医疗服务有关。

16, 作序太多就像老婆娘裹脚又长又臭,这是就书论事,对

萧老师的为人还是万份敬仰的。

17, 九个序看完了,终于到正文了。

18, 寺庙收门票,千古未有。

19, 我的职业就是不务正业。

20, 神彩的鸡不能同麻雀比飞,不能同鸭比游水,虽然他们

都有翅膀,但他们的习性不一样,决定了他们生活方式的绝对不同。弄清楚自己,安身守命就是知天命。同命运抗争的结果就是烦恼。——乐后圣。

21, 生活使你不得不成为多面手。——沃利

22, Surfing such a fantastic game, 不正式逍遥所在吗?

23, 他的艺术之所以精湛,与这种师带徒的古老东方传统密

不可分(教育投资现已成为很多家长的孤注一掷的选择,相比之下,我认为,拜师学艺有一技之长的人比从如今大学校园里圈养出来的一群毫无灵性的学生好得多。)

24, 梦中续书的确可以真正补充遗失吗?

25, 连西医都能成为中医名专家。

26, 非科班出身的中医多了去了。

27, 我记得一位天津某解放军医院打扫卫生的阿姨说过,病

人一般都是精神状态很好地进到病房,治疗一两个月后,都是躺着被推出去的……现代医疗啊???

28, 有时候觉得萧老师就像是一位古代的方士,幽深博学。

心里面装的都是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民族的最高智慧。 29, 赤脚道士图片显示出的是一个灵动深邃,又逍遥无为的

形象。尤其是那明亮的眼眸,这人,这境,这图,勾起了人门对道家生活的向往。

30, 发愿就发愿吧,为何非要用赤脚这件事来贯穿这个过程

呢?是有意作秀呢,还是只为了修行而已呢?看来我距逍遥还很远呢。

31, 贾道长真慈眉善目。

32, 越吃苦越幸福;爱岗敬业即替天行道,老老实实做啥悟

啥——贾道长

33, 看来我距离打通周天还有很长的距离。

34, 鄂西,湘西,巫文化。

35, 中医是丰富多元的,其精彩多在民间(有机会我也要像

萧老师一样云游九州)

36, 中医学院的毕业生90%都转行做其他(岂止90%,我校

06级针灸一个班50多人,最后从事中医行业(还不是针灸专业)的只有一个人),因为不会看病。

37, 点穴方法很诱人,可以想象其修行的艰辛。

38, 朱大夫的却够高明,善则善矣,但也只是治疗形体肌肤,

对于身心恐怕就没那么好效果了吧。萧老师若不遇《伤寒》《金匮》太师,难为名医呀。

39, 万物由心生(万物由心生,当然也包括病,所以只外治

是不够的)。

40, 一针灵

41, 和一帮各自身怀绝技的人出游,那才叫真正的乐趣

呢。……意淫一下。。。

42, 若能把下针部位和正骨手法详列出来便更加功德无量

了。

43, 静心寡欲,练精华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44, 眼穴:承泣,合谷,光明。0.8寸。

45, 面口合谷收,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肚腹三里留。 46, 对别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宽容。——活佛蒋杨

钦索甲

47, 抖法可能是放松型疗法,痒可能是肝风内动。

48, 耳部穴位:听宫,翳风,风池,液门透中堵,外关。 49, 内关,灵道,心绞痛。&&&承泣,眉中,白内障

50, 山西中医李可老先生,他能让县医院的急诊室完全由中

医掌控,就是因为中医能治急症。真正的中医,不仅治疗慢性疾病有效,治疗急症也比西医快(怀念这位已经离去的李老)。

51, 现在的近视率岂止半数。

52, 有太多的东西不用实在可惜,记得我在大连市金州区上

初中时见到晚上路灯的明亮,觉得不在灯下看书,实在

是浪费那光明。

53, 幸亏,人类还有纽约(很深刻)

54, 王凤仪《化性谈》

55, 我闲来无事,见十一月初的阳光如此灿烂,便干脆对着

阳光开始闭目站桩,反正这是在纽约,人们都见怪不怪(明白那句“幸亏,人类还有纽约”的意思了。纽约真好,其实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是可以的,只要你足够自我)。

56, 因缘具足,就担当;因缘不具足,就面对。——乐后圣

(这句话令我想了许久,终于理出一丝头绪来,事情该由我来做,便义不容辞。事情不属于我或者做事不成,那我便坦然面对)

57, 不过电影实际上是让人先动心而后安心,是谓教化,在

娱乐中化之,有升华作用即是在化人,端看动心后的结果,趋向。

58, 凡膝盖不直者其膝后腘窝必痛,凡下放之脚不着地者其

跨必痛。

59, 其实中医真的是博大精深,萧大侠只是理解了“筋缩”

二字便造福了千百万人,给他们带来了健康的体魄。 60, 好像实例太多了,又不把真正真骨的精髓拿出来,徒让

人感叹,给人诱惑,有些厌了这种方式。

61, 常睡子午觉,肯定十年少。&&&吸烟影响性生活。

62, 人们吃啊吃,就是在以样的名义毁灭脾胃。&&&看菜吃

饭。

63, 早熟意味着早衰,早死,瓜熟则蒂落。

64, 医疗统计也显示,黄河以北的人心脑血管发病率高于南

方。何故?还是肉吃多了。(这句话我是完全不赞同了,就跟试验验证蚂蚱听觉器官在腿上一样)

65, 人若不明最简单的因果,并使很难治的。即使治好了也

还会犯。大约这就是命运。

66, 释德建的师傅张庆贺(行性大师)对避免腥荤食物的解

释是: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是现代人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营养是健身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一个“火”(营养)就够了,两个“火”加在一起就是“炎”,“炎”字套在病里就是“痰”,而腥荤食物就是起火生痰的发病之物。

67, 素食动物力量(耐力)大,肉食动物爆发力大。可是你

的性生活需要的究竟是爆发力还是耐力呢?(哈哈哈哈,萧大侠考虑的面面俱到,我还没想到这一点) 68, 患上牲口们无法想像的病,这句应该不包括胆结石,不

然便不会有牛黄了。

69, 人心一乱则离道,就会藐视一切神圣和神灵,为达目的

而不择手段,就会无事生非,没病造病,于是活的比牲口还累,患上牲口们无法想象的病(好深刻)。

70, 孙中山,梁启超,鲁迅,胡适,唉!该批判的是现如今

的诸多医家。

71, 一直没有装罗盘的船也可能到达目的地,而一只装了罗

盘的船有时反而不能到达。但是我宁愿利用科学仪器来航行——孙中山(孙中山先生这句话只是证明他想要尽快在中国发扬西学而已)

72, 西医将我治死了,因为它是科学,我相信他;中医即使

将我治好了,因为它不科学,所以我不相信他。著名中医邓铁涛说:“他在原谅西医的错误的同时,不忘了踢中医一脚”(还是倪海夏老师说得对:“西医那叫technology,而不是science”孙中山和梁启超都把这两点弄混了) 73, 我小时候看见西医打开药箱就会乐,因为里头的东西跟

木匠的工具箱差不多,各种型号的刀,斧,钳,锯等金属器械一应俱全。&&&对抗,干预,消灭是西医最主要的治疗特征,这与西方哲学,宗教,政治,军事特征一脉相承。

74, 一向自诩,强调“它是科学的,”斥为“它是不科学的,

它不过是科学的迷信”或者说“它是披着科学外衣的迷信”。整个对抗疗法医学的体系是一个充满迷信的大教会,或称为大邪教更妥当。大制药公司是他们的上帝,医院或诊所是他们的大小教堂,赚钱是他们的教义,医生是穿着白色道袍的神甫教士,实际上是大药厂的次级

推销员(大药厂规定什么病开什么药,医学博士的医生们如敢违背,立即解职,处罚,永世不得翻身。比药厂的直接推销员还低一个等次),患者是他们的致富或爬上高梯的实验品。(guinea pig)他们至高无上的法宝是化学药物!&&&医院是合法的伤人或杀人的场所。和一般屠宰场不同的是:被伤害的人必须倾家荡产,付出极昂贵的价钱,去被他们宰杀。如果你是穷人,付不起医药费,即使磕破头求他们,他们也不屑浪费宝贵时间来宰杀你,除非他们看中了你的脏器。——曼戴而松医学博士

75, 《黄帝内经》《道德经》《易经》的经典语录应该直接进

入大中小学的课本(对啊,中医也算是一大行业,文言文里面至少出现一篇《素问》才好,不然谁知道中医是什么呢?)。

76, 不是我有意辩护西医,在活人与死尸这方面,说得有些

不够客观。研究方法不一样,解剖学难道都用活人来验证吗?体系特点决定了研究方法,若只看表现形式就批判,那这批判是盲目的,不够客观的。比较最好还是比较体系,理论比较明晰。若只比较方法和表面现象,那亿万年也未必争论,争辨出什么结果来。真正的成熟不是全盘接受,更不会全盘否定。而是尊重客观事实。 77, 这本书,应该写一篇感想出来,不应该只是做些笔记。

78, 大学里培养出来的是不中不西的学生。大多数学生根本

不相信中医,它们已成为中医的掘墓人。

79, 中医应该另外设一个机关来管理,要是由西医组织的卫

生部来管,就等于由牧师神父来管和尚一样。——于右任。西医想把中医消灭,这等于洋教徒想消灭全国的和尚,道士一样,那怎么可以呢?

80, 他们的发言就像一种哀号:让我们治病吧,让我们救人

吧!我们学了中医却无处发挥啊!与此同时,全国从农村到城市都在抱怨看病难!这就如同一边让粮食在库里发霉,烂掉,一边却面对饥民说没粮食。(好隐喻) 81, 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

82, 请记住:出口的不是硕士,博士,连学士也不是,而是

治病有立竿见影疗效的人。这当然只是一个层次的人才,但是专家都是从这个层次往上走出来的啊!在临床上遇到问题再不断拜师,不断学习,一定比花大量时间考试好得多。(这应该也是所有中医人的愿望吧) 83, 流行久了,就成了传统。

84, 至精至微之学,传之于至俗至下之人,岂不绝哉以为幸

乎?

85, 他真诚的说:“在我们韩国,只有智慧和德行一流的人

才能学习中医”。(据我所知,在韩国也只有大学学历水平的素质才能进入国家足球队)

86, 民间中医,这个词用的不怎么高明,或许本身就存在着

地域歧视。

87, 李可用一到两剂药治好病是家常便饭。更可贵的是,他

擅长用中药抢救濒危病人,使数千垂死病人起死回生。按常人理解,西医的长项是急救,中医是慢郎中。可是在李可任职的县人民医院,急救却是中医的事,西医反而靠边站。何故?就是因为中医疗效又快又好!(李可先生一去,中医的损失太大了。)

88, 针灸和拔罐,刮痧本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同

喝茶下棋听戏一样,早已融入我们的文化。&&&试看目前国家规定的针灸科收费标准:针刺4元/次;灸法2元/次;拔罐1元/次。(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潮中,中医的命运真的很令人担忧,若其真的能与市场体制配套,或许便已失去了它原有的文化力量)

89, 化肥农药是直接用在农作物上,间接作用在了人身上。

西药却直接用在了人身上,直接进入人的血液,肝脏,肾脏和心脏,所以更恐怖。(觉得这句最具有代表性) 90, 肥瘦本来不是个标准,健康才是!

91, 我能感受到空调吹出风的肃杀之气。

92, 点心匣子的内容:第一类医生开的处方药,比如各类安

眠药,安神药,降压药,降血脂药,降血糖药等等;第二类是各种常备的非处方药,如感冒药,胃痛药,喉痛

药,去痛片,六味地黄丸,减肥药等等;第三类是五环八门的营养保健品和中药补品,如各种营养口服液,脑白金,深海鱼油和各种维生素片等等。&&&因为这些“点心”能报销,就容易形成不吃白不吃的心理(也跟人爱贪小便宜的心理相关)

93, 子在川上曰:““食”者如斯夫”

94, 吃的快感跟性交的快感还有本质区别吗?而且吃不需

要对手就可以自己搞定,所以吃的行为更像人对生殖器的自慰,他们的区别仅仅在于,一个靠补,一个靠泻;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太精彩了)

95, 只有黄埔军校毕业的才能抗日,老百姓抗日有罪!(深

刻,改成“谁说……?”更好)

96, 于右任字写这么好,应该是一个文化的恪守者,不想却

如此反对中医……

(完)

 

第二篇:读医笔记

萧龙友治疗阴茄(子宫脱垂,阴挺)方:

鳖鱼头一个以麻头纸包好再加泥封固。火边煨焦,研极细末,病轻滚黄酒冲服五分,重则一钱。服三五次当有效也。

昆明老一辈医学家治疗表正的用药经验:春令多用薄荷、防风、紫苏梗、前胡、桑叶、桔梗等轻宣肺卫之品;夏季常有藿香正气散、三物香薷饮、清暑益气汤等芳香疏利之剂;秋季以玄参、麦冬、桑叶、杏仁益阴清化;冬季以葛根、桂枝、桑枝、独活等辛温疏利。 玉屏风散合麻杏石甘汤山(固表疏风、清热宣肺)高原感冒:黄芪、白术、防风、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薏苡仁50克清痰(去湿清热,不仅能治疗痰热对于水肿也很适宜)对于小儿肾炎,不论初中末期皆可以用之;不论是否脾虚均可以加入大枣10枚同煎。但用薏苡仁量要大一点,每次都是20~30克较为适宜。一般用生薏苡仁,但个别的吃了生薏苡仁会导致腹泻此时则宜炒用。

核桃肉即胡桃肉能疏散风寒表邪(胡桃散:核桃仁捣烂约取一二汤匙,加红糖一汤匙。温开水冲调一碗,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取汗,汗出而解。)

清肺饮:金银花、黄芩、前胡、桔梗、陈皮、枳壳、薄荷(后下)、荆芥穗(后下)、白茅根、甘草。煎煮的人15~20分钟或者10分钟为佳。要要严封盖勿使漏气。

升阳益胃汤:六君子汤+羌活、独活、防风、柴胡+杏仁、生姜。 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性温为阳药,能驱寒气,疏散上下之

风邪,有无微不入,无处不到之功,升而不沉,气清而不浊,善降浊升清。鼻塞症中细辛适当加量。)

辛温解表治风寒,香、苏、杏、桔加荆、防。香附、紫苏叶、北杏仁、桔梗、荆芥、防风、甘草。(风寒感冒)体虚必加人参(倍量党参代亦可)。咳嗽:枇杷叶、前胡、紫菀、款冬花、百部等。气喘: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夜间三五时咳甚:黛蛤散。寒咳:干姜、细辛、北五味子。痰鸣:蛇胆陈皮末(冲服)。

蒲灰散治疗前列腺炎:蒲黄(味甘气平,行血消瘀、通经脉、利小便)、滑石(味甘气寒,清热降火、通窍利水都道)

酸枣仁(炒香为末冲服)、鸡血藤、夜交藤疗虚烦不眠,醋炒延胡索粉6克,开水送服,日服二三次。止痛安神。镇静安神双粉双藤方。

半夏汤:法半夏12克、高粱米30克、夏枯草10克、百合30克、酸枣仁(炒)10克、紫苏叶10克。(不睡方:半夏三钱、夏枯草三钱,水煎服);见百合花朝开夜合,紫苏叶朝挺暮垂,因悟草木之性,感天地之气而为阖开也--张志聪。

夹色伤寒(夹阴伤寒,夹色即性交,伤寒即外感风寒,夹阴伤寒即男女性交前后感受风寒而发

的疾病。):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真武汤、四逆汤、白通汤等方。吴茱萸汤:吴茱萸30克、生姜30克、党参15克、大枣12枚(切开)、黄连9克。头重抬不起来,多兼有眩晕感;少腹拘急,牵引生殖器拘挛甚则男子阴囊内缩,

妇女乳头内陷,牙紧气绝;全身酸楚或疼痛,困倦嗜睡。蝉蜕、凤凰衣、鸡内金、马蹄金、炒枳壳、菜豆壳各9克,水煎服;另用孵蛋未破壳的鸡胚(即囫头鸡子)一只,用新瓦焙干研成细末,以酒冲服。药可下咽,便可转安。鸡炖矾石散:鸡内金6克、煅明矾24克、麝香0.15克,共研细末,开水冲服。

发热不远热---俞长荣(治肺不远温)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脾虚泄泻宜冲炒(土炒、米泔水浸润后炒至老黄)。外感风热之头痛、项背强痛、肌肉痛和湿热泄泻或脾虚泄泻、热病口渴等症均以大剂量取效(120克)。鲜品每人250--270克。

荆芥妙用止清涕(桑菊饮加荆芥)

丁启后临证常用中药:

1)温润填精药:菟丝子、枸杞子、肉苁蓉、龟版胶、鹿角胶、阿胶、紫河车。

2)养血补血药:当归、熟地、首乌、桑葚子、大枣、黄精、阿胶、丹参、鸡血藤。

3)甘寒生津药:天冬、麦冬、石斛、百合、玉竹、玄参、生地、知母、女贞子、旱莲草。

4)酸甘敛阴药:白芍、五味子、乌梅、山茱萸。

5)滋阴潜阳药:龟版、鳖甲、龙骨、牡蛎。

祛除一分郁滞,调和一分气血。留得一分阴血,尚存一分生机。(通、盛)

6)疏肝理气药:北柴胡、枳壳、香附、佛手片、乌药、小茴香、川楝子、陈皮、橘核、荔枝核。

7)行气活血药:延胡索、郁金、川芎、莪术。

8)活血化瘀药: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泽兰、苏木、月季花、鸡内金、乳香、没药、虎杖、刘寄奴、牛膝、益母草。

9)活血通络药:大血藤、鸡血藤、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

10)养血活血药:当归、川芎、鸡血藤、丹参。

11)活血消癥药:三棱、莪术、土鳖、皂角刺、鸡内金、水蛭。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金沸草肃肺降胃、豁痰蠲饮之力颇宏,味辛咸,咸能入肾,能纳气下行以归根,俾胃中之痰涎或水饮息息下行而从浊道出,不复上逆犯肺,肺自清虚矣。荆芥穗4两、旋覆花3两、前胡3两、半夏1两(洗净,姜汁浸)、赤芍药1两、麻黄(去节)3两、甘草1两(炙)。其中旋覆花、白芍、甘草举足轻重。咳嗽总病机为痰涎或水饮“聚于胃关乎肺”。陈修园《医学从众录》:轻则六安煎,重则金沸草散。六安煎、止嗽散、杏苏散常用。干妈下手选千金(甘麻夏芍旋前荆)。

气有余便是火,液有余则为痰。

张三锡:百病唯咳嗽难医。矮地茶镇咳化痰10--60克妙。 李东垣:治肺热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者,气分热也,宜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60克,水煎顿服。

止咳(阴虚咳嗽)收敛药物有五味子、罂粟壳、诃子、生牡蛎等,

五味子生津止渴、壮水潜阳、收耗散之气;罂粟壳敛肺涩肠,且能固肾;诃子通利津液、敛肺降火、补肺治嗽;牡蛎益精收涩。罂粟壳应为必用之品。治虚劳咳嗽,用山药、枸杞、地黄、玄参而不止者,加罂粟壳二三钱,可立见成效。

上焦宣痹汤:枇杷叶6克,郁金5克,白通草3克,淡豆豉4克。--干咳

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有痰也;咳嗽谓有声有痰,因肺气伤,复动脾湿也。盖肺为华盖以覆盖诸脏,其二十四空窍,虚如蜂窝,吸之则满,呼之则虚,最喜清凉,不耐烦热;只受得诸脏腑中固有元气,受不得一分邪气,故邪侵于肺即可发生咳嗽。外感咳嗽,多先由肺而后涉及他脏,故肺为本而他脏未标;内伤咳嗽,多先由他脏而后涉及于肺,所以他脏为本,而肺为标。

良医难治咳嗽病。

泻热清肺汤:桑白皮10克、地骨10克、北沙参15克、百合15克、桔梗10克、北杏仁(打)10克、前胡10克、百部10克、甘草6克。风热感冒。肺热较甚:黄芩10克、鱼腥草15克;肺气耗伤明显:太子参15克;阴伤明显:麦冬15克、天花粉15克。咳嗽胸闷:瓜蒌壳10克、郁金10克。

施今墨咳嗽对药:白前、前胡、紫菀、苏子、桔梗、枇杷叶、杏仁。白前菀(院)子桔杷杏。

哮喘一般处方脱不了麻黄。寒哮:紫金丹(砒霜:明矾:淡豆豉=1:3:10,研粉糊丸,绿豆大小,每服5~7颗)砒霜为主治疗支气管哮喘。老年性的阳虚多(尤其男性);少小的阴虚多(尤其女性)。热哮:蛞蝓以大贝母粉作赋型剂做成绿豆大丸子,每服10丸,每日3次,辅以牛黄解毒丸/片。预防发作:儿童可以常服胎盘(紫河车)粉1.5克,每日2次;或服用河车大造丸,每次6克,日2次。中老年可以常服左归丸、右归丸。

截喘方:旋覆花(金沸草)9克、鼠鞠草15克、全瓜蒌15克、防风9克、合欢皮15克、老鹳草15克、碧桃干15克、五味子9克、

野荞麦根15克。气虚:黄芪30克、党参15克;阴虚:生熟地黄各15克;痰多:半夏9克、贝母9克;干咳:玄参9克、麦冬9克;热证:竹沥30克、石膏30克;寒证:附子9克、肉桂3克。 河车大造丸《扶寿精方》:紫河车30克、牛膝30克、天冬30克、人参30克、五味子30克、败龟甲60克、熟地黄60克、盐水炒黄柏15克、杜仲裁剪克。研末蜜丸,早晚各服9克。(哮喘)

参蛤散:红参:蛤蚧=2:1研粉早晚吞服。固表散:黄芪:僵蚕:蝉蜕=7:3:2晨服用,晚服七味都气丸。麻黄、射干、葶苈子、地龙、石韦、大黄、麦冬、熟地黄、当归、淫羊藿、五味子、罂粟壳、黄芪、补骨脂。--慢性频发性哮喘

哮喘:小青龙汤加椒目10~15克(朱丹溪用椒目治“诸喘不止”) 灵芝炖鸡:灵芝菌(止咳平喘、安神定志)50克、鸡肉90~120克,放少量盐油调味,加水适量,隔水炖鸡小时。吃肉喝汤。

食果丹:栗子200克(先煮去皮)、核桃仁200克、炒杏仁100克、炒桃仁50克、生山楂100克、花生米200克、黑芝麻200克、大枣泥200克、柿饼200克、生姜50克,捣烂,蒸熟为丸,50克/丸,每服1丸,日3次

葶苈子15克、沉香10克,研末冲服(哮喘、心悸)

寒包热喘:煅石膏30克、麻黄9克、杏仁9克、炙桑白皮12克、甘草9克、红糖水了克。

韩懋三子养亲汤: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降气消痰定喘。 变通三子汤:白芥子易为葶苈子,方从温转凉,治痰喘兼有火热。

咳喘扶正固本补肾益肺:蛤蚧1对、紫河车1具、牛膝15克、肉苁蓉20克、当归15克、五味子10克、黄柏10克、杜仲10克、天冬15克、枸杞子20克、生地黄25克、熟地黄25克、山药25克、牡丹皮10克、泽泻15克、茯苓30克、山茱萸20克,共研末,蜜为丸,每丸10克,每日早中晚各服一丸。 苏杏蒌贝二陈汤:二陈汤+紫苏子、杏仁、瓜蒌、贝母。(咳嗽气喘,咯痰不爽,痰稠胶黏,胸膈痞满,恶心欲呕。)痰湿:苍白术;痰热:生石膏、知母;顽痰:枳实、海浮石;食积:神曲、麦芽、谷芽、山楂。

山茱萸擅治虚喘:用山茱萸以纳气平喘固脱是近贤张锡纯独得之秘。此药善于涵阴敛阳,对于肝肾本虚,阴阳之气行将涣散的虚喘欲脱(以气短而不续,慌张里急,提之不升,吸之不降,常致长引一息为快为辨证要点)具有特效。与参附固脱有同工之妙。来复汤:山茱萸60克、生龙骨粉30克、生牡蛎粉30克、生杭芍药18克、野台参12克、炙甘草6克。山茱萸120克、生牡蛎60克--益气固脱。

“细辛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不通而死。“(陈承)脾肾阳虚寒湿重者,如咳喘、泄泻、痹证等,均用大剂量细辛(一般15克左右);对于一般风寒感冒用中剂(一般6克左右);阴虚火旺者忌用。细辛辛温,善于走窜开滞,功能通阳气、散寒结。对于顽固性疾病如红斑狼疮、荨麻疹、湿疹等都有卓效。“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哮喘:细辛15克、冬瓜仁15克、炙桑白皮10克、京半夏10克、枇杷叶10克、紫苏子6克、白芥子6克、陈皮6克、沉香3克、甘草3克。另服:胎盘粉60克、川贝母15克、钟乳石15克、蛤蚧1对、西洋参10克,共研细末,每服2克,日2次。

双百膏:百部90克、百合60克、夏枯草90克、牡蛎60克、蜂蜜500克,熬膏。

马鞭草治肺痨--马鞭草汤:马鞭草9克、茺蔚子9克、白茅根9克、忍冬藤9克、甘草稍6克、连翘9克、紫石英6克、瞿麦9克、蒲公英9克、木通6克、酒大黄6克。龟龙丸:制龟甲90克、制鳖甲60克、生牡蛎60克、生龙骨60克、生地黄30克、熟地黄30克、炙百部90克、天冬30克、麦冬30克、川贝母60克、北沙参60克、阿胶珠30克、紫石英30克、酒大黄15克。共研细末,蜜为丸,9克/丸,早晚各服1丸。马鞭汤加羚羊角3克、蜈蚣3条、全蝎5个,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加昆布、海藻治疗淋巴结核;加生鹿角治疗骨结核;加益智仁、煨肉豆蔻、炒补骨脂、五味子等治疗肠结核;加五灵脂、生牡蛎、三七治疗结核性腹膜炎;加芫花、川楝子、延胡索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等。

白芍用于止咳、止痛须用大剂量(20~40克);月经不调、贫血、自汗、盗汗剂量可用12~15克;若用于养阴敛血、缓急止痛宜用麸皮炒;腹泻食少宜用土炒;柔肝宜醋炒;闭经、痛经宜用酒炒。阴虚配合沙参、麦冬;盗汗配伍煅牡蛎、浮小麦;咯血配伍白及、止血散;久咳配伍百部、乌梅;贫血配伍熟地黄、当归;胸腹诸痛配伍延胡索、甘草;闭经、痛经配伍赤芍、泽兰。 肺痨治疗莫忘培土生金;肺痈千金苇茎汤常用。

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加减:红参6克(先煎,或党参20克代)、麦冬15克、生地黄15克、阿胶10克、桂枝2~3克、丹参15克、茯神15克、远志10克、酸枣仁5克、石菖蒲10克、炙甘草6克

。(心电图诊断为室上性期前收缩)

过早博动:1)活血宽胸汤:丹参15克、川芎15克、葛根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玉竹15克。2)养血宁心汤:当归12克、党参12克、麦冬9克、五味子4.5克、淮山药30克、大枣5枚、炙甘草9克、远志4.5克、茯神9克。

人参治心妙用:生脉散加丹参(人参100克、麦冬400克、五味子200克、丹参500克)。《本草正》:阴虚而火不盛者,自当用参为君;阴虚而火稍盛者,但可用参为佐;若阴虚而火大盛者,则诚为暂忌人参,而惟用纯甘壮水之剂。

不寐:甘草、淮小麦、大枣、柴胡、白芍、枳实、龟甲、龙骨、远志、石菖蒲、酸枣仁、菟丝子、茯神、当归、夜交藤。

不寐本于肝不舍魂:夜卧血归于肝,肝藏血,血舍魂,夜则入寐。若肝血虚,血不舍魂,则难入寐。镇肝安魂汤:太子参15克、丹参30克、麦冬24克、炒酸枣仁30克、生龙骨30克、珍珠母15克、桑葚30克、白芍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3克。(珍珠母丸化裁)昼为阳,目得血而能视;夜为阴,目闭而血归于肝,血舍魂而寐。若目无睡意,夜难入寐者,必肝不藏血也。

胆绞痛:木香、大黄为必用之品,剂量均为15克为宜。痛止之后木香减量,以防辛香燥烈伤阴。

加味半夏汤:法半夏12克、高粱米30克、夏枯草10克、百合30克、酸枣仁(炒)10克、紫苏叶10克。半夏配夏枯草名“不睡方” 张志聪《侣山堂类辨》:见百合花朝开夜合,紫苏叶朝挺暮垂,因

悟草木之性,感天地之气而为阖开者也。

双粉双藤方:酸枣仁、延胡索共炒为粉末,鸡血藤、夜交藤煮汤送服

燮理阴阳疗失眠:1)开通郁闭、益气养阴方:党参10克、半夏10克、白芍8克、甘草8克、远志10克、玄参15克、酸枣仁25克、夜交藤10克、大生地黄35克(切片)、砂仁10克、枸杞子40克。(胆南星、知母)

2)养阴益气、降逆安神方:党参10克、半夏10克、白芍8克、生地黄25克(切片)、砂仁8克、枸杞子30克、甘草8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玄参10克、知母10克、薄荷10克、酸枣仁20克、夜交藤10克。

3)养阴敛阴、开通郁闭方:五味子8克、远志15克、甘草8克、生地黄35克(切片)、砂仁10克、大枣18枚、玄参25克、酸枣仁30克、夜交藤10克。

温胆汤加减:当归15克、茯苓15克、橘红10克、半夏10克、枳实15克 、竹茹15克、香附10克、麦冬15克、夜交藤15克、炒酸枣仁15克。心火:栀子10克、黄连5克、阿胶10克;口苦咽干:天花粉15克;纳呆:焦三仙各15克;惊惕不安:龙齿20克、珍珠母20克;心烦、抑郁欲哭:生百合15克、远志15克。

清、镇、潜、补四法治失眠:1)清法:黄连、盐黄柏、川贝母、旱

莲草、淡竹叶、灯心草重在清心泻火。2)镇法:龙眼肉、朱茯神、酸枣仁、石菖蒲、远志,镇静安神、养血安神。3)潜法:龙骨、牡蛎,潜阳敛静精。4)补法:黄芪、当归、白芍、熟地黄、沙参,滋补阴血。清镇汤:胡黄连、盐黄柏、墨旱莲、淡竹叶、川贝母、龙眼肉、朱茯神、石菖蒲、远志肉、生龙齿、煅牡蛎、生北黄芪、秦当归身、杭白芍、大熟地黄、北沙参、粉甘草。

嗜睡可见于湿盛、脾虚、胆热、伤暑、少阴病、病后体虚等方面,而以前二者多见。少量麻黄2克对大脑、中脑及延髓脑有兴奋作用。龙葵“解劳少睡“30克、石菖蒲9克--菖龙茶--治疗多眠。石菖蒲辛温可以开窍化痰,是通利心脾要药,有提神通窍之功;龙葵味苦甘寒,有解毒利水之力。龙葵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

痫病常用药物:石菖蒲、钩藤、磁石、生铁落、僵蚕、蝉蜕、全蝎(不入煎剂)、地龙、白芍、郁金、生南星、远志、蜈蚣(不入煎剂)、黄精、白矾、生龙牡、朱砂(冲服)、琥珀(冲服)等。生铁落60克、钩藤15克、生南星12克、石菖蒲9克、炙远志4.5克、炙地龙9克、全蝎或蜈蚣2克(研末吞服)、白芍15克、丹参15克。失眠、恐惧、焦虑:炙甘草9克、浮小麦30克、大枣9克。经期频发:淫羊藿9克、肉苁蓉9克。腹痛:白芍30克以上。 祛痰开窍、镇惊息风:陈皮6克、半夏9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枳实6克、竹茹6克、石菖蒲6克、郁金(杵)6克、钩藤9克、僵蚕6克(微炒)、生龙骨9克、生牡蛎9克、白矾1克、朱砂1.5克(冲服)、琥珀1.5克(冲服)。

镇肝息风:朱砂、龙齿、磁石、代赭石、珍珠母;平肝息风:天麻、钩藤、僵蚕、全蝎、但不用蜈蚣;涤痰:川贝母、牛黄、胆南星、远志;清热:龙骨、牡蛎朱砂、竹沥汁、竹茹;安神:酸枣仁、白芍、茯苓、甘草,不宜滥用石菖蒲、郁金以耗损气阴;补虚:夏陈六君汤+息风涤痰止痉之品。

大黄治全身水肿(尿毒症体力能支者用大黄解毒消肿)

水肿用黄芪(需重用100克以上)效速不可疑。葶苈子15克、黄芪100克、莱菔子50克、地龙25克、王不留行20克、益母草25克、车前子50克、大腹皮20克、黄芩20克、石膏20克。

妙用单方,桑叶止汗(霜桑叶末6~9克,米汤下),桂枝汤平冲逆、障风袭、止汗出。

汗不分昼夜,阴虚阳热者多见:止汗汤--生地黄6克、玄参15克、沙参9克、石斛9克、天麦冬各9克、栀子9克、连翘9克、竹叶9克、龙骨9克、牡蛎30克、浮小麦30克、五倍子9克。汗为心之液。烦为心热,热则气冲于上而头面烘热,热迫液泄则汗出。可用栀子、连翘清心泻热。肾主五液,为元阳元阴之宅,阴虚不潜随阳外越即为汗。可用石斛、天冬、麦冬滋养心肾之阴合之。心经之热除,心肾之阴复,汗当自止。

湿郁阳虚盗汗:苍白术、白豆蔻、藿香、佩兰、厚朴、茯苓、杏仁、陈皮、薏苡仁、通草、滑石、糯稻根、竹叶、半夏、青蒿。 佛手:鸡内金=1:2,为末,冲服2克/次,疗腹胀。

肝有郁,其气留于两腋--腋汗

安肾丸:葫芦巴、川楝子、补骨脂、淮山药、茯苓、续断、小茴香、升麻、桃仁、杏仁---阴汗(外生殖器、阴囊及其周围--大腿内侧近股阴处--经常出汗。)

“脱影”:气阴不足,睡觉之后,常微汗出,湿润衣被,反不自觉,仔细观察发现床铺板上留有汗湿之影,状如人形,故称“脱影”。人参、黄芪、茯苓、白术、酸枣仁、百合、龙骨、牡蛎。

麻黄发汗、麻黄根止汗,有汗不可用麻黄,大汗用大剂量麻黄取效。麻(黄2~4两)杏(仁)苡(仁)甘(草)合三妙散:夏季暑热汗出之际涉水受寒湿侵袭足痿不用、汗出淋漓。麻黄具有发汗(小剂量)和止汗(大剂量)效果,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暴寒暴热人体经络、腠理骤然闭阻,邪正相搏,内闭已极以致汗出淋漓。

气阴两虚汗证:黄芪、麦冬、石斛、白芍、鳖甲、白薇、五味子、煅龙牡。气虚甚:党参、淮山药、甘草;阴虚甚:北沙参、生地黄、阿胶;阴虚火旺:生龙牡、生石膏、黄连;口渴不已:天花粉、乌梅;阳虚:人参、附子。

盐蒺藜(白蒺藜):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抗心肌缺血,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压降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强壮抗衰老、抗肿瘤、抑菌、美容抗色素沉着(白术、白蒺藜、当归、川芎)、利尿。白蒺藜丸:白蒺藜125克、胡麻仁62.5克、葳蕤93.75克、金银花31.25克,为末蜜丸,每服9.4克,白汤下。身体风痒,燥涩顽痹。白蒺藜葳蕤散:白蒺藜125克、葳蕤93.75克,为散,早晚餐后白汤9.4克调服。眼疾翳

障不明。两白汤:白蒺藜30克、白鲜皮15克、马齿苋60克,煎水外洗湿疹。白蒺藜: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高血压;增强性功能(不孕症、阳痿)和延缓衰老;治疗视网膜疾病和青光眼;治疗牙齿敏感症;小儿秋季腹泻;治疗疖肿;治疗寻常疣。

石菖蒲: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中枢镇静抗惊作用;抗抑郁;增强记忆(石菖蒲>当归>茯苓>地黄>远志>甘草>陈皮>半夏>白术>党参>川芎);对消化系统作用;对气管有解痉作用。益智号(何首乌、石菖蒲、葛根、银杏叶、川芎、赤芍等组成)、定志丸(人参、远志、茯苓、石菖蒲)、石菖蒲与麝香配伍为化痰开窍药之首选。益脑胶囊:龟甲胶38.6、远志193.3、龙骨387.3、灵芝387.3、五味子49.3、麦冬193.3、石菖蒲193.3、党参111、人参66.

6、茯苓387.3(单位:克)补气养阴,滋肾健脑,益智安神。

癫痫:太子参9克、茯苓12克、半夏9克、石菖蒲9克、胆南星9克、橘红6克、枳壳9克、川芎6克、厚朴9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消渴:杜仲炭30克、覆盆子12克、枸杞子20克、何首乌30克、天花粉16克、石斛30克、生黄芪30克、生甘草10克。上消麦门冬汤加减,党参、麦冬用量较大,半夏用量很小而又不能缺少,意在辛开苦降,以宣通气机,为津液的输散布达服务;中消以竹叶石膏汤化裁,养肺胃之浸津,去肺胃之燥;下消增液汤、右归饮变化。戒烟酒、慎房事。 1

固肾汤(尿崩症--多尿、烦渴、多饮、尿比重低):菟丝子30克、肉苁蓉20克、巴戟天15克、制附片10克、黄芪30克、淮山药30克、熟地黄20克、台乌药20克、桑螵蛸24克、五味子6克、益智仁20克、鹿茸粉1.5克(冲服)。肾阳虚、阴阳两虚尿崩症。 地榆凉血止血,《雷公炮制药性赋》:地榆疗崩漏,止血止痢。味苦性寒,能清热凉血。对火热怫郁的尿崩症渴而即饮,频频给药,不拘量,可愈。

“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为有瘀血。”:当归、丹参、桃仁、红花、连翘、桑寄生各10克。

《医学心悟》:三消之症,皆燥热结聚也。大法治上消者,宜润肺,兼清其胃,二冬汤主之;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生地八物汤主之;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地黄汤、生脉散并主之。新加六味地黄汤:生地黄24克、山茱萸20克、淮山药20克、牡丹皮12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麦冬12克、葛根20克、乌药12克、生乌梅7~10枚、天花粉20克。饮多:生石膏50~100克、知母12克;食多:玄参30克、石斛12克;尿多:益智仁15克、五味子10~20克;身痛:桑枝24克、白芍30克;气虚神倦乏力:党参30克、黄芪24克;阳虚肢冷、便溏、少食:附子30~50克(先煎3小时)、肉桂6~10克、砂仁10克、焦柏6克。 消渴:山茱萸、熟地黄、五味子、肉桂、鹿角、菟丝子、沉香、王不留行、当归、刘寄奴。鹿茸丸(鹿茸、菟丝子、天花粉)或胡桃丸(核桃肉、当归、地黄、附子)。

参苓白术散[白术(延年不饥,益津液生津止渴)30克以上]磁石汤送下。(磁石、白术降血糖)

消渴汤:黄连6克、生地黄15克、生石膏30克、麦冬10克、知母10克、牛膝12克、茯苓10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牡丹皮10克、白芍15克、天花粉15克、石斛12克、鲜芦根30克。地骨皮、沙参、藕节汁。黄芩、玄参。生大黄。枸杞子、五味子。人参、黄芪。

散偏汤:石决明一两、白菊花五钱、紫菀五钱、北细辛三分、紫石英六钱、白蒺藜三钱、茺蔚子二钱、嫩钩藤三钱、制首乌六钱、归身三钱、川芎一钱、杭菊花六钱。清热平肝息风、止痛。专治偏头痛。水三碗煎取一碗半,分2次内服。{张立强医师三世秘方} 莲叶熬水,冲鸡蛋顿服。治偏、正头痛。

无敌治偏散:白芷一两、羌活一两、川芎二两、明天麻二两、细辛五钱、防风七钱、薄(卜)荷叶三两。共为细末,每服二钱,每天2~3次,茶叶汤送下。偏头风痛。(河南洛阳老药农献)

偏头风痛煎:羌活一钱、防风一钱、生草一钱、黄芩一钱半。每月一剂,水煎2次服。头风疼痛、眉棱骨胀痛。(芜湖李耀东) 木蝎丸:木耳五钱、川楝子三钱、全蝎一钱、钩藤二钱、桂枝一钱、苍术一钱。共为末,炼蜜为丸。每丸一钱。重症每次三丸,轻症一丸,日二次,白开水送下。颜面三叉神经痛。(山西民间药农) 芎芷公英汤:川芎四钱、白芷四钱、当归三钱、公英二两、白术三钱、焦芥穗四钱、白芍三钱、半夏三钱。水煎服,2~4剂。偏头痛

久治不愈,时作时止,甚则呕吐。

滋阴降糖膏:生地黄500克、肥玉竹500克、山茱萸250克、枸杞子500克。气虚:黄芪250克。每100克生药加水500ml,文火煎煮2小时,去药渣,静放1小时除杂质,再用文火煎药也浓缩成膏。每日服3次,每次1汤匙,饭前服。

白虎加人参汤:人参15克、知母30~40克、甘草15克;口渴甚用天花粉20克、麦冬15克、沙参20克、玉竹20克;腰酸痛:山药20克、枸杞子15克;外感:金银花25克、连翘20克。(知母苦寒以清泻肺胃之热,质润以滋养其燥,实为治消渴之佳品。非大量不能奏效。)

竹叶石膏汤:淡竹叶9克、石膏30克、半夏9克、麦冬15克、人参6克、甘草6克、粳米一汤匙。(热病后期余热未清之证,凡热病过程中见有气阴两伤者,均可酌情用之。对内科杂病、妇儿科等疾病,加减变通,每获良效。)

黄芪汤:知母15克、麦冬12克、生地黄15克、天花粉20克、黄精30克、淮山药30克、山茱萸15克、黄芪30克、沙参15克、玉竹10克。

降糖基本方:苍术15克、玄参15克、黄芪30克、山药10克、党参10克、丹参10克、五味子10克、生牡蛎30克、生熟地各15克、茯苓10克、葛根10克。

白虎汤加减:石膏60克(先煎去渣)、白人参10克、天花粉10克、葛根10克、金银花10克、知母10克、淮山药10克、麦冬10克、玄参10克、乌梅8克、五味子8克、芡实16克、生地黄14克、黄芪20克。

神仙降糖饮:生地五钱、杜仲五钱、山茱萸五钱、黄芪三钱、川黄柏三钱、知母三钱、夏枯草三钱、茜草根三钱、怀牛膝三钱、海藻四钱、茯苓四钱、淮山药八钱、牡蛎一两、淮山药二两(另煎汤代茶饮)。[此处一钱=5克;一两=50克],14天为一个疗程,好后再加服一疗程,以巩固疗效。浙江杭州名老中医史沛棠经验良方。

治糖尿病验方:松树二层皮(干)二两(老大松树为佳),炖猪骨内服,每天一剂。广东龙川县人民医院中医段仲隆现实家传验方。

糖尿病效方:猪胰一个、黄芪十钱。初患糖尿病效。甘肃宝鸡市一中医王明轅

经验方。

冬瓜皮霜散:冬瓜一个,皮硝适量。用大黄泥钵一个,将冬瓜照钵大小,轻轻松松装入钵内。将瓜切开,挖去瓤,把皮硝装满瓜内,仍以瓜盖盖紧,竹签插定。再以一样大之大黄泥钵一个合上,外用皮纸条和泥浆缝封固。放阴处,过数日,钵外即吐白霜。以鹅毛扫下,仍将钵存放阴处,再吐出再扫,以钵外无霜为度。然后将冬瓜皮霜研细末,每次冲服2克,每日2次。古代秘方,山西省孙月魁家传验方。

消渴膏:黄芪、党参、淮山药、山茱萸、天冬、天花粉、破故纸、蛤壳、五味子、淡竹叶各适量。煎清膏入猪胰子粉调匀,加防腐剂装瓶备用。早晚各一汤匙。江苏徐州一中医师家传验方。

治糖尿病方:生地黄二至三两、川连五分至一钱。黄芪三至五钱。广西南宁市人民医院中医师林琪家传验方。

治糖尿病验方:枸杞子五钱、淮山药四钱、白术三钱、金石斛三钱、黄芪四钱、天冬三钱、黄精三钱、山茱萸三钱、生地三钱、熟地三钱、党参三钱、首乌四钱。水煎温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如神消渴汤:乌梅二个、白芍钱半、花粉五钱、知母三钱、麦冬三钱、桑叶钱半、石菖蒲钱半、牡蛎三钱、寒水石三钱。糖尿病初起。湖南衡南县中医罗绍奇家传验方。

糖尿病方:黄精五钱、玉竹三钱、天门冬三钱、麦门冬三钱、生地黄五钱、杭菊花三钱、黄连一钱、五味子二钱、山药三钱。合肥吕立新家传秘方。

降消渴汤:莲蓬房、葛根、枇杷叶、甘草、天花粉、黄芪、山药、淡竹叶各等量。吉林市中医专家门诊老中医张鹤年先生经验方。

苦楝根白皮7克(不可超剂量)细切,焙干,加麝香少许,水煎空腹服。日一剂。广东东莞 梁杰经验方。

玉泉汤:花粉四钱、生地三钱、山药五钱、麦冬三钱、甘草二钱、蚕茧二钱。黑龙江齐齐哈尔一中医家传秘方。

刘寿民祖传方:大生地二两一钱、首乌二两八钱、肉苁蓉一两十一钱、黄芩一两、白术二两一钱、五味子二两八钱、山茱萸二两八钱、覆盆子二两八钱、豆豉一两、麦冬二两一钱。

消渴散:南瓜切细晒干研细末。每日一次,每次20克,坚持服用一年,可以根治糖尿病,同时对心脏病、肾脏病也有效。日本民间验方。

鲜丝瓜叶不拘量或晒干丝瓜叶淋湿后待吸水膨胀,再榨汁兑水饮服。湖北药农方。

治下消方:洋参三分、麦冬三钱、五味子一钱、熟地黄四钱、山药五钱、山茱萸二钱、覆盆子三钱、益智仁二钱、故纸三钱。水煎服,日一剂。江苏苏州郑武钟家传验方。

白果(去壳)49粒,白砂糖适量,蒸6~7次,一次食之,每日一剂。谷精草二两、猪肝二两(新鲜)水煮吃肝喝汤。

养血调经汤:鸡血藤20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熟地15克、川断10克、益母草10克、炙甘草6克。肾虚:川杜仲、桑寄生;阴虚内热:去川芎,熟地改为生地,地骨皮、知母;阴道

出血量多:去川芎,仙鹤草、血余炭。

养血化瘀消癥汤:当归10克、川芎6克、赤芍10克、白术10克、土茯苓20克、泽泻10克、丹参25克、莪术10克、香附10克、皂角刺15克、炙甘草6克。久病体弱,面白神疲,四肢乏力:去泽泻,黄芪20克;肝郁气滞:柴胡6克、夏枯草15克;寒湿凝滞:制附子10克、桂枝6克;湿热下注:去川芎,马鞭草15个,或合二妙散。

活血通脉汤:鸡血藤2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赤芍10克、川芎6克、丹参15克、皂角刺10克、路路通10克、香附6克、穿破石20克、甘草6克。输卵管不通、盆腔炎、附件炎而带下量多,色黄稠:马鞭草15克、土茯苓15克;盆腔炎、附件炎致小腹疼痛:蒲黄6克、五灵脂6克;盆腔炎重而下腹有包块者:忍冬藤15克、莪术10克;经前性急易怒,情绪波动较大:柴胡6克、白芍10克;肾虚腰痛:菟丝子10克、川断10克;胃脘不适:去皂角刺,白术10克。

安胎防漏汤:菟丝子20克、覆盆子10克、川杜仲10克、杭白芍6克、熟地黄15克、党参15克、棉花根10克、炙甘草6克。腰脊疼痛连及少腹、小腹坠胀疼痛:桑寄生12克、川续断10克、砂仁壳3克、紫苏梗5克;阴道出血,量少色红,脉细数:荷叶蒂12克、苎麻根15克、黄芩10克、阿胶10克;出血多色红:去当归,鸡血藤20克、旱莲草20克、大叶紫珠10克;出血日久,淋漓暗淡,腹部不通:桑螵蛸10克、鹿角霜20克、花生衣30克、党参加至30

克。

清宫解毒饮:土茯苓20克、鸡血藤20克、忍冬藤20克、薏苡仁20克、丹参15克、车前草10克、益母草10克、甘草6克。带下量多,色黄粘稠秽浊如脓:马鞭草15克、鱼腥草10克、黄柏10克;发热口渴:野菊花15克、连翘10克;阴道肿胀辣痛:紫花地丁15克、败酱草20克;带下夹血丝:海螵蛸10克、茜草10克、大蓟10克;阴道瘙痒:白鲜皮12克、苍耳子10克、苦参10克;带下量多而无臭秽,阴痒:蛇床子10克、槟榔10克;带下色白,质稀如水:去忍冬藤、车前草,补骨脂10克、桑螵蛸10克、白术10克、扁豆花6克;性交则阴道胀痛而出血:赤芍12克、地骨皮10克、丹皮10克、田三七6克;腰脊酸痛,小腹胀痛:桑寄生15克、川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骨碎补10克。

汪逢春妇科经验

1)重视后天之本脾胃:善用醒脾开胃化滞药:生熟稻芽、焦麦芽、生熟陈谷芽、鸡内金、生熟麦谷芽、焦三仙、山楂炭、范志曲,非常善用曲类药物(范志曲、霞天曲)以振奋胃气、开胃进食、增进体质。善用益气健脾: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大红枣、北秫米等,以及香砂六君子汤。善用益胃阴药:玉竹、沙参、麦冬、鲜石斛等,以及生地、知母。善用健脾利湿药:苍白术、薏苡仁、建泻片(泽泻)。善用理气药:陈皮、木香、厚朴、香附。

2)注重调节气机升降:陈皮、木香、厚朴、香附、荷叶、旋覆花、沉香、枇杷叶等。

3)重视滋养肝血,温补肝肾:当归、白芍、生熟地、首乌、杜仲、续断、金狗脊、怀牛膝等。

4)善用通络药:丝瓜络、桑枝、威灵仙、络石藤、

凤尾草治疗雷公藤中毒:500可克~1000克(鲜品)水煎服,三七3克(冲服,有治疗节段性坏死性小肠炎之效验),雷公藤俗名水莽草、断肠草、烂肠草,含有极强的神经毒性。

降脂基本方(高血脂血症):苍朮、黄芪、制黄精、制何首乌、生地黄、牛膝、决明子、葛根、姜黄、香附、胆南星、石菖蒲、泽泻、海带、夏枯草、丹参、山楂、麦芽。

加减炙甘草汤(心动悸、脉结代):红参6克(先煎,或以党参20克代替)、麦冬15克、生地黄15克、阿胶10克、桂枝2克(心动悸,脉结代,是心阴不足,阴損及阳,阴损阳弱,虚阳浮动。心阴虚则心脏早搏,心阳虚则血不充脉,而见结代。偶发性结脉,可用2克,频发性代脉即二联脉、三联脉,可用3克)、丹参15克、茯神15克、远志10克、酸枣仁5克、石菖莆10克、炙甘草6克。 器质性早搏(心脉瘀阻、心阴亏损--活血宽胸汤):丹参15克、川芎15克、葛根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玉竹15克。 功能性早搏(气血不足、心神不宁--养血宁心汤):当归12克、党参12克、麦冬9克、五味子4.5克、淮山药30克、大枣5枚、炙甘草9克、远志4.5克、茯神9克。

大剂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净麻黄30克(麻黄用量宜大,净麻黄可由30克增加至120克,并采用多次分服法,使药

力持续在一定水平上)、附子15--30克(先煎)、北细辛9克、肉桂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檀香9克、郁金12克、红花12克、川芎12克、炙甘草10克。

小儿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当归、远志、白芍、牡蛎、龟甲、郁金、珍珠母、地龙、紫贝齿、生地各10克。

刘弼臣三甲复脉汤化裁:龟甲(先煎)15克、鳖甲(先煎)15克、生牡蛎(先煎)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阿胶10克(烊化)、生地黄10克、麦冬10克、茯苓10克、钩藤10克、桂枝5克,水煎服,日一剂。

益智宁神汤:熟地、黄芪、白芍、龙骨、五味子、远志、茵陈。 王玉润经验方: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白芍30克、红枣30克、钩藤15克、黄芪15克、浮小麦15克、夜交藤15克、当归9克、五味子6克、甘草6克。

益智合剂:鹿角霜、龟甲、熟地、钩藤、白芍、石菖莆、远志、知母、珍珠母、浮小麦、炙甘草。

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桂枝6克、甘草6克、煅龙骨20克、煅牡蛎20克、远志12克、益智仁12克、九节菖蒲12克、淮山药9克、熟地9克。夹痰停食:法半夏6克、陈皮6克、香谷芽克、麦芽6克;夹热:知母6克、地骨皮6克。

柴胡15克、白芍10克、钩藤10克、珍珠母50克、红参5克、麦冬10克、益智仁20克、远志15克、石菖莆15克、五味子10克、茯神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日一剂,三次温服。

钩藤、远志、石菖莆、茯神、益智仁、酸枣仁、五味子、龟甲、珍珠母、龙骨等可以选配使用。利他林(西药)

小儿肺炎

重肺合剂: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葶苈子、人参、附子、白僵蚕、甘草、车前子。

肺炎合剂:麻黄、桃仁、杏仁、芒硝、鱼腥草、蚤休、葶苈子、桑白皮、川贝母、炙百部。

麻黄、生石膏、射干、五味子、桂枝、葶苈子、细辛、赤芍、丹参、金银花、贝母、半夏。

肺康汤:蚤休、杏仁、虎杖、大青叶、赤芍、丹参、白前、黄芩、地龙、枇杷叶。

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3克、苏子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先煎)25克、生甘草3克、黄芩10克、半夏3克、黛蛤散10克(包)、炙枇杷叶10克、枳壳5克。

常证:麻黄3~6克、杏仁6~9克、生石膏20~60克、甘草3~6克、金银花9~15克。寒邪外束,肺气闭郁:苏子6~9克、桔梗6~9克;偏热:重用生石膏,黄芩9~15克。

变证:玄参9~15克、生地9~15克、丹参9~15克、水牛角30~60克、连翘9~15克、钩藤9~15克,羚羊角粉0.3~0.6克或安宫牛黄丸或局方至宝丹。

心阳虚脱:红参6~15克、炮附片6~10克、炮姜3~6克、肉桂3~6克、炙甘草9~15克、生牡蛎15~30克,水煎鼻饲。

余邪未尽:太子参6~15克、五味子3~6克、地骨皮6~15克、麦冬6~15克、大枣3枚。

直接抑菌、抗病毒作用的药物:清热、解毒、泻肺、化痰类中药:鱼腥草、金银花、黄芩、黄连、大青叶、板蓝根、百部、蒲公英等。

改善微循环:当归、丹参、川芎、莪术等。

增强机体免疫抗病能力:沙参麦冬汤、生脉散、补肺汤、参蛤散、平喘固本汤、紫河车、百合、胡桃肉、党参、黄芪、玉竹。

小儿哮喘

寒性哮喘(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6克、桂枝6克、细辛3克、杏仁10克、干姜6克、半夏10克、白芥子6克、射干6克、附子4克、茯苓15克、白术6克、苏子6克、莱菔子10克、生甘草10克。咳甚:紫菀、款冬花、旋覆花;哮吼:射干、地龙。

热性哮喘(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麻黄4克、生石膏30克、黄芩6克、杏仁10克、前胡6克、葶苈子10克、苏子6克、桑白皮6克、射干6克、瓜蒌皮10克、枳壳6克、胆南星6克、川贝母6克、地龙6克、白僵蚕6克、蝉衣6克、枇杷叶6克、竹茹6克、丹参10克、鱼腥草6克。喘急:地龙;痰多:胆南星、竹沥;咳甚:炙百部、炙冬花;热重:栀子、虎杖、鱼腥草;咽喉红肿:蚤休、山豆根、板蓝根;便秘:瓜蒌仁、大黄。

痰湿哮喘(二陈汤、三子养亲汤):陈皮10克、半夏10克、茯苓

10克、甘草6克、金沸草(旋覆花)6克、白术6克、干姜6克、细辛3克、莱菔子6克、白芥子6克。痰湿壅盛: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湿盛:苍朮、厚朴;咳嗽重:款冬花、百部、枇杷叶;纳呆:焦神曲、麦芽、焦山楂。

外寒内热证(大青龙汤、定喘汤):麻黄4克、桂枝6克、白芍10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半夏6克、生姜6克、生石膏2克、黄芩6克、生甘草6克、葶苈子6克、苏子6克、射干6克、紫菀6克。热重:栀子、鱼腥草;咳喘哮吼:射干、桑白皮、葶苈子;痰热:地龙、黛蛤散、竹沥。

肺实肾虚(苏子降气汤、麻杏石甘汤加熟地):苏子6克、杏仁6克、前胡6克、半夏6克、厚朴6克、陈皮6克、肉桂6克、五味子6克、诃子6克、丹参10克、紫菀6克、款冬花6克、山茱萸6克、熟地黄10克、补骨脂6克、淮山药6克、茯苓10克、麻黄4克、射干6克。偏下焦虚: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畏寒肢冷:附片、淫羊藿;畏寒腹满:川椒、厚朴;痰多色白,屡吐不绝:白果、芡实;发热咳痰黄稠:黄芩、冬瓜子、金荞麦。

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六君子汤、黄芪汤):人参3克、五味子6克、茯苓10克、白术6克、黄芪10克、陈皮6克、半夏6克、防风4克、百部15克、橘红6克。汗出甚:煅龙骨、煅牡蛎;痰多:半夏、桔梗、僵蚕;纳谷不香:焦神曲、谷芽、焦山楂;腹胀:木香、枳壳、槟榔;便溏:淮山药、炒扁豆。

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都气丸):附子4克、肉桂4克、鹿角片

6克、山茱萸6克、熟地黄10克、淫羊藿6克、淮山药6克、茯苓10克、胡桃肉4克、五味子4克、银杏6克、紫河车6克。虚喘明显:蛤蚧、冬虫夏草;咳甚:款冬花、紫菀;夜尿多:益智仁、菟丝子、补骨脂。

肺肾阴虚(麦味地黄丸、地黄汤):麦门冬10克、百合10克、五味子4克、玉竹6克、山茱萸6克、熟地黄10克、枸杞子6克、黄精10克、补骨脂6克、淮山药6克、丹皮6克、茯苓10克、银杏6克、紫河车6克。盗汗:知母、黄柏;咳呛不爽:百部、北沙参;潮热:鳖甲、青蒿。

王玉玲经验

去痰为第一要点。“无痰不成哮,痰去哮自平”:麻黄为主药,配五杏仁、郁金、橘红等效果更佳。皂角“除痰之力最猛”。葶苈子宣肺平喘要药,桑白皮、射干等均泻肺平喘;南星、半夏、瓜蒌、枳实、大黄等可以随证选用。

黎炳南经验

分经别脏、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收散并行、刚柔相济。

哮喘基本方一号:麻黄、桂枝、毛冬青、苏子、葶苈子、鹅管石、五味子、党参、白术、炙甘草。偏热:去桂枝加蚤休、大青叶、黄芩、射干;寒者:当归(《神农本草经》谓当归主咳逆上气,确非虚言)易毛冬青,加熟附子、细辛、白芥子等;多汗:重用五味子、白术加龙骨、牡蛎;气虚:人参、黄芪;肾虚:熟地、女贞子、补骨脂、巴戟天等。

哮喘基本方二号:熟地、当归、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法夏、鹅管石、五味子、炙甘草。肾阳虚:补骨脂、巴戟天、淫羊藿、鹿茸、紫河车等;肺脾虚甚:人参(或参须)、黄芪。

小儿哮喘基本方(江育仁):炙麻黄3~5克、熟地10~15克、杏仁10克、射干6克、竹沥10克、半夏10克、款冬花10克、炙细辛2~3克、五味子5克、炙甘草6克。偏热:生石膏20克;偏寒:熟附子6克。

胆龙散:熊胆5克、甘草5克、地龙10克、龙葵20克、葶苈子15克、浙贝母12克、蟾蜍炭12克、炙甘草5克。

脱敏止喘方:麻黄、苍耳子、辛荑花(木笔花)、僵蚕、炒杏仁、紫菀、款冬花、地龙、蝉蜕、炙甘草、射干。

温里活血脱敏汤:桂枝、高良姜、制附片、制半夏、肉桂、大茴香、花椒、白芥子、丹参、辛荑花。

玉龙六君汤:黄芪、党参、白术、防风、桃仁、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地龙、紫河车。

加味黄芪生脉饮:黄芪、党参、麦门冬、五味子。

平喘一号:炙麻黄、杏仁、桑白皮、黄芩、射干、苏子、生石膏、鱼腥草、虎杖、地龙、生甘草。

喘敷贴(三伏贴):皂荚、白芥子、元胡、细辛等贴敷定喘、肺俞、脾俞。

药垫背心:麻黄、苏子、附片、干姜、白芥子、射干、细辛、厚朴、冰片。

超声雾化(麻薤合剂):麻黄、薤白、蝉蜕(虫退)、黄芩、地龙、乌梅提取液。

祛风止痉:钩藤、地龙、僵蚕、蜈蚣、全蝎等解除支气管痉挛、平息哮喘。

下痰通腑:牵牛子、皂角刺、大黄、芒硝、槟榔、枳实等。

活血化瘀:桃仁、当归、川芎、丹参、赤芍等。气行则血行、气行则痰行。

温阳镇纳:附子、肉桂、山茱萸、磁石、龙骨、牡蛎、椒目等。 特效平喘药:麻黄(生用大剂量)、椒目、天浆壳均为平喘良药,可适当选用。

小儿肠炎

对大肠杆菌具有抗菌作用:苦参、黄芩、黄柏、秦皮、葎草、地锦草、马齿苋、铁苋菜、穿心莲、诃子、车前子、枳实等。

安庆膏(脑瘤)

方一:雄黄、老生姜。选厚约半厘米的生姜,在生姜的中央挖一个洞,然后将雄黄撒入,封其口,用炭火焙干金黄色,研粉。

方二:香油十二斤、铅粉五斤半。先将香油放入铁锅内烧开后,将铅粉慢慢少量放入,不停搅拌至满锅都是深金黄色大泡时,取下继续搅拌数分钟,放入冰水一碗,膏就变稠,摊于牛皮纸上即成。将粉撒于膏药上,敷于要贴的皮肤上即可。安徽安庆市肿瘤研究小组试用方。

抗脑瘤饮

处方:白花蛇舌草一两四钱、半枝莲十钱、野葡萄藤十钱、沙氏鹿茸草、蚤休、海藻、夏枯草、牡蛎、云茯苓各五钱、僵蚕、地龙、蝉蜕、法半夏、白术、丹参各三钱二分、陈皮二钱。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四川中医研究所梁中经验良方。

青龙衣酒(贲门癌)

处方:核桃楸适量。取核桃楸半成熟果实外皮一斤,白酒二斤,将果皮浸入白酒15天,15天后过滤取液。每日三次,每次10~20毫升,连服一年。(重庆市第一中医院处方)

抗骨癌丸

处方:蜈蚣一两、全蝎一两、焗虫一两、黄连五钱、乳香五钱、没药五钱、麝香一钱、牛黄五分。各研细末,和均匀,炼蜜丸,如小豆大小,瓶装,密封,勿泄气。每日三次,每次一钱,空腹白开水送下。主治骨疽、骨结核、骨癌。(贵州土家族名中医黄柏林家传五世秘方)

升痒丹(甲状腺癌、甲状腺结核)

处方:明矾一两、火硝一两、食盐五钱、白降丹一两、水银一两、皂矾一两。先将上药研细末,然后加水银再研至水银溶解为度,把药粉全部放入罐内,用一个光滑瓷碗盖好,用蜡泥密封,勿使泄气,升丹时用木炭把罐的周围堆好燃烧,约三小时左右,看见罐上有绿色烟出即成,然后把碗上丹药刮下来,研细末,再用饭糊混合做成丹锭,晒干备用。将丹锭研成粉,放在随便一种膏药上贴于患处。

性病常用中药

木贼:甘苦平,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用于治疗尖锐性湿疣、疱疹等病毒性感染,常与板蓝根、马齿苋等合用。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肠胃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呕吐。热病热盛火炽,壮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痈肿疮毒,疔毒内攻,耳目肿痛。胃火炽盛,消谷善饥、烦渴多饮的中消证。用于淋病、非淋、生殖器疱疹、梅毒、软下疳等湿热毒盛者,常与黄柏、苦参等合用。

黄柏:苦寒,归甚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主治:湿热泻痢、黄疸、白带、足膝肿痛及热淋,瘡疡肿毒、湿疹,阴虚发热、骨蒸盗汗及遗精等。用于下焦湿热引起的多种泌尿生殖系的感染,如尿道炎、前列腺炎、宫颈炎、霉菌性或滴虫性阴道炎,生殖器疱疹,常与黄芩、黄连等合用。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治疗下焦湿热,小便涩痛之淋证,可配伍生地、木通等。

金银花: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外科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用于肿毒、疥癣、杨梅诸恶瘡;现多用于淋病、非淋之湿毒内蕴者,常与蒲公英、黄芩、连翘等配伍。

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淋病、非淋证属湿热下注,见小便涩痛、尿道口红肿诸证,常与金银花、黄芩等配伍;治疗杨梅疮疫毒发斑常与土茯苓、黄连合用。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火。用于肝经湿热之淋病、非淋、生殖器

疱疹、尖锐性湿疣、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牙肿等,常与苦参、土茯苓合用。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淋病、非淋等热盛阴伤之证,常与熟地、丹皮等合用。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淋病、尖锐性湿疣、生殖器疱疹等毒热互结证,常与板蓝根、木贼等合用。

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用于热淋涩痛,常与金钱草、白茅根同用。

野菊花: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用于治疗淋病、非淋、疱疹、尖锐性湿疣等,常与金银花、蒲公英等合用。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尖锐性湿疣、生殖器疱疹等病毒性感染,常与木贼、马齿线等同用。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尖锐性湿疣、生殖器疱疹等病毒性感染,常与木贼、马齿苋等合用。

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消肿。用于治疗淋病、非淋、尖锐湿疣、艾滋病等。治疗淋病、非淋常与黄柏、龙胆草等配伍;治疗尖锐湿疣、艾滋病常与大青叶、败醬草、黄芪等合用。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用于淋病、非淋、尖锐湿疣、疱疹等证属于热毒互结者,常与黄柏、苦参、龙胆草等合用。 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用于湿热所致热淋涩痛,阴肿阴痒、脓疱疮、疥癣、麻风、带下黄臭、与龙胆草合用。

鸦胆子::清热解毒、截疟治痢、腐蚀赘疣。外用可以腐蚀尖锐湿疣的疣体、预防尖锐湿疣复发;内服治疗淋病等。多单独外用。

土茯苓:解毒、除湿、利关节。土茯苓善于去脾湿健胃,解湿毒,长于治疗湿毒瘡疡、梅毒及湿热蕴阻之证,系古来治疗梅毒要药,用于梅毒有明显皮肤、粘膜损害者,可与金银花等合用;亦用于湿热下注、脾虚湿滞之淋病,治疗热淋尿赤涩痛,常与车前草、苦参等同用。

鱼腥草、白花蛇舌草、败酱草、蚤休、大黄、瞿麦、萆薢、金钱草、泽泻、车前子、萹蓄、莪术(尖锐湿疣)、黄芪(艾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贯众、板蓝根)、蛇床子(尖锐湿疣、淋病、非淋--地肤子、苦参)

毒淋汤:金银花、海金沙、石韦、牛蒡子、甘草、生杭芍、三七(冲服)、鸦胆子(去皮,桂圆肉裹服或冲服)。--花柳毒淋。

梅毒

西医:青霉素(苄星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g)、盐酸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

中医: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15、木通10、柴胡10、车前子10、生地黄15、栀子15、黄芩10、当归6、土茯苓40、甘草6--金银花20)、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黄柏、黄芩、栀子、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银花30、龙胆草、车前子)、六味地黄丸加减(生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赤芍、泽泻、知母、黄柏、紫花地丁、野菊花、金银花)、化斑解毒汤(黄连、连翘、知母、紫草、土茯苓、玄参、生地、白茅根、柴胡、枳壳、甘草)、土茯苓合剂(土茯苓、金银花、白鲜皮、紫草、蒲公英、甘草、苍

耳子)、芎归二术汤(苍白术、川芎、当归、茯苓、木瓜、人参、皂角刺、厚朴、防风、木通、独活、金银花、薏苡仁、穿山甲、甘草、土茯苓60)、四逆汤合生脉饮、地黄饮子。

麻黄:麻黄性温,辛散苦泄,发表散寒,平喘利水,表虚慎用,表实效良。温通散寒,善开毛窍以发汗解表;宣泄肺气以平喘止咳;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水消肿。麻黄发散力较强,为发汗峻药。故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气虚哮喘者均当慎用。高血压患者慎用或不用麻黄。如用于解表时,可以紫苏叶代替;如用于风湿关节炎病时,可以鹿含草代替。麻黄兴奋大脑皮质用量较大往往会引起过度兴奋而致失眠,故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探索合适的用量。麻黄虽然有治疗哮喘的作用,但是连续长时间服用后,效力会大减,故慢性哮喘不宜久服,可间歇服用。

生麻黄发汗力较强,蜜炙麻黄发汗力虽弱,但是有润肺之功,故解表发汗宜生用,平喘止咳多炙用。

仲景用麻黄有先煎去上沫之说,江苏名医李兰航认为,除治疗外感风寒病外,麻黄应先煎,先武火煮沸,后文火煎月约了分钟。久煎后麻黄挥发油随随水蒸气蒸发,长期服用或大剂量服用,并无汗出伤阳耗阴等不良反应。

感冒

冬春感冒:葛根15克、防风10克、荆芥12克、秦艽12克、薄荷(后下)3克。

肺炎、气管炎:麻黄3克、杏仁10克、生石膏20克、甘草3克、

板蓝根3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芦根20克。

夏季感冒:苏叶10克、藿香15克、佩兰叶10克、厚朴12克、白蔻仁3克、通草1.5克、苍朮3克。

秋季感冒:沙参10克、麦冬10克、杏仁10克、桑叶10克、枇杷叶10克

头痛:川芎5克、白芷5克、钩藤15克、全蝎1个、生石决明15克、僵蚕3克。

头晕:天麻3克、钩藤12克、菊花10克、白术12克、茯苓20克、生龙骨20克。

高血压方:桑寄生15克、黄芩12克、莱菔子20克、钩藤15克、菊花3克、生石决明20克。

心慌、脉早搏:党参15克、麦门冬20克、五味子10克。

心口疼:五灵脂10克、没药10克、乌药10克、延胡索10克。 胃寒:高良姜10克、香附米10克。

腰痛:川断15克、白术2克、伸筋草10克、海风藤10克、秦艽10克。

风湿性关节炎:海风藤15克、秦艽15克、千年健10克、白芍10克、桑寄生15克、防己3克。

痛泻方:防风3克、白术10克、白芍15克、甘草3克。

荨麻疹:晚蚕砂30克、蝉衣10克、葛根15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茵陈20克、红枣10枚。

泌尿系感染:萆薢10克、白茅根30克、萹蓄10克、车前草10克

、海金沙10克、金莲花3克、金银花10克。

急救回阳汤:急救回阳参附姜,温中术草桃红方,见真胆雄能夺命,虽有桃红气无伤。党参、附子、干姜、白术、甘草、桃仁、红花。心衰、呼衰、肾衰。

张镜人学术

补以甘味,投脾所好。党参、人参、黄芪、太子参、白术、山药、扁豆、茯苓、甘草。燥湿相济,脾胃协调。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白术、白芍;淮山药、香扁豆;石斛、南沙参、玉竹、白术、茯苓;苍朮、佩兰。适度升降,平衡中州。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柴胡、枳壳,旋覆花、代赭石。柴胡、黄芩;苏梗、黄芩--取左金丸之意然去黄连之苦寒。健脾与和胃相互兼顾。参苓白术散参入佛手、陈皮、谷芽;异功散合四君子汤加陈皮。脾病不运则胃难和降,胃病不纳则脾难健运。补气勿忘行气。木香、陈皮、砂仁。补药不宜重剂。

安中汤:柴胡6克、炒黄芩9克、炒白术9克、香扁豆9克、炒白芍9克、炙甘草3克、苏梗6克、制香附9克、制延胡索9克、八月札15克、炒神曲6克、香谷芽12克。(调肝和胃,健脾安中)萎缩性胃炎加太子参、丹参;肠化生或异型增生加白英、白花蛇舌草。

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益气健脾,渗湿止泄。

胃食管反流病(GERD)以烧心、泛酸、反胃、胸骨后灼痛不适为主要症状。--肝胃郁热--病位在胃,与肝脾肺关系密切。和中平逆方:淮山药(健脾益胃)10--30克、枇杷叶(枇杷叶,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则者不咳也--功善清肺和胃,降气化痰)15克、桔梗(桔梗系升提肺气之药,可为诸药舟楫,载之上浮,能引苦泄峻下之剂至于至高之分,俾清气既得上升,则浊气自克下降--开宣肺气,祛痰排脓,升提之药)1克、蒲公英15克(解郁行气清热解毒)。苍朮9克、生栀子9克、血竭粉1克(吞)。

裘沛然经验

常规与非常规。细辛可达12~15克之多;治高血压用附块、桂枝有时竟达24克之巨。

升麻:凡有热象和夹杂外感风热的高血压患者皆可以使用升麻3~24克。升麻者,有一升字故令人望文生义,以为此药只升不降。其实,升麻性辛甘,味苦寒。辛者发散,有升发之意,甘者和中,有调中之功,寒者收引,绝非一“升”字能概括。其药归肺脾胃大肠经,入上中下三焦,何止一“升”?元代以前以清热解毒为主要功效用于临床,张元素之后以字测意,释为“升阳”。后人迂古,始成定论。

沉香不“沉”--性辛苦温,而有发散作用;锁阳不“锁”--性甘温,归肝肾大肠经,而有润燥滑肠通便功效。

书不在读而在于悟,诀不在诵而在于用。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

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能屈伸。(颈淋巴瘤放疗后,山豆根、土茯苓、山慈菇 )

桂枝(3~24克)为肉桂的嫩枝,性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寒凝血滞所致疼痛、痰饮、蓄水证、心悸等。川雅连(3~12克),即黄连,为黄连的根茎。性味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用于胃肠湿热、泻痢呕吐、热盛火炽、高热烦渴、疖疔毒、肤疮目肿等症。两药合用,用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增生等骨骼疾病,放疗或化疗中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咽喉炎、前列腺炎等炎性疾病;心动过缓并心率失常等;高血压和血糖增高的患者。

川桂枝与川雅连(肿瘤术后、炎症、便溏、耳鸣、心悸、夜尿多、月经不调等虚证)、川桂枝与北细辛、熟附块与川雅连、北细辛与熟附块、川桂枝与熟附片、川雅连等药对。附子与干姜、磁石、石膏都可以对。

颜德馨经验

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

运脾代表药:苍朮。补脾不如健脾,健脾不如运脾。苍朮燥湿不伤阴,用于慢性病以振奋脾胃之气,与补益药同用,即可以监制补药的滋腻,又可以促进药物的吸收,配合其他药物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苍朮配升麻、枳壳配桔梗、柴胡配青皮、升麻配乌药、茯苓,葛根配枳实

代激素方:黄芪30克、太子参30克、何首乌30克、甘草30克、

胎盘30克、山药30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服1.5克,每日2~3次。

祛风止蛋白尿方:黄芪30克、荆防风(各)9克、白术12克、薏苡仁根30克、山茱萸9克、蝉蜕6克、苏叶9克、僵蚕9克、石韦15克、土茯苓30克、丹参15克、赤芍9克、升麻6克,另用金匮肾气丸9克(吞)。

疗骨髓抑制方:黄芪30克、党参9克、当归9克、升麻9克、柴胡6克、苍朮或白术9克、灵芝草9克、鸡血藤10克、白芍9克、龟版15克、大枣6枚、生甘草3克。

疗哮喘方一:天烛子9克、腊梅花9克、凤凰衣6克、菟丝子9克、地龙4.5克、车前子9克(包)、射干4.5克、炙百部9克、葶苈子9克、法半夏9克。

疗哮喘方二:茯苓9克、地龙干4.5克、桂枝3克、黄芪15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

疗慢性湿疹方:内服方(麻黄9克、蝉蜕6克、黄连3克、龙衣4.5克、浮萍草9克、生槐花15克、连翘15克、生军6克[后下]、地肤子15克、拉拉藤15克、丹皮9克、赤芍9克、紫草15克、土茯苓30克);外用方(苍耳子30克、苦参子30克、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拉拉藤30克)

朱良春经验

痛风方(痛风):土茯苓60克、萆薢20克、薏苡仁30克、威灵仙30克、泽兰15克、泽泻15克、秦艽15克、赤芍15克、桃仁1

5克、地龙15克、蟅虫12克。郁久化热加葎草30克、虎杖30克、寒水石、水牛角、三妙丸10克(包)等;偏寒加制川乌、制草乌、川桂枝、细辛、淫羊藿、鹿角霜等;痛甚加全蝎、蜈蚣、延胡索、五灵脂等;漫肿较甚加僵蚕、白芥子、陈胆星等;关节僵硬肿大,结节坚硬加炮山甲、螳螂、蜂房等;体虚加熟地黄、补骨脂、骨碎补、生黄芪等;腰痛血尿加金钱草、海金沙、芒硝、小蓟、白茅根等。

安胃散(慢性萎缩性胃炎):生黄芪90克、潞党参90克、淮山药90克、蒲公英90克、枸杞子90克、鸡内金60克(生者配合生白术补脾胃,助消化,化痰滞)、刺猬皮60克(软坚散结,消息肉,化瘀积)、生蒲黄60克、五灵脂60克、徐长卿60克、莪术50克、炮山甲45克(软坚散结,消息肉,化瘀积)、玉蝴蝶45克(养阴清肺善治久咳、咽痛、音哑,补虚、宽中、促进食欲)、凤凰衣45克(养阴清肺善治久咳、咽痛、音哑,补虚、宽中、促进食欲)、甘草30克。阴虚加沙参、麦门冬各60克、生白芍90克;偏阳虚加高良姜60克、炒白术60克、荜菝30克。研极细末,每服4克,日三次,食前半小时服用。甘松、莪术、参三七。

高血脂症、高黏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为中老年人,元气渐衰,脏腑渐弱,气虚推动无力(黄芪重用),运化无能,血行不畅,久而为瘀(水蛭粉)。(朱良春)

柴胡与川楝虽与同为疏肝药,但柴胡其性升疏,川楝功在泄降;肝气郁结,阴伤未著者,取柴胡;若肝郁化热,肝阴已伤,则取川楝

。柴胡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渗出、抗肝损伤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纤维增生之效。

何任经验

不断扶正,适时攻邪,随症治之--治癌十二字。攻邪抗癌中药: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石见穿、半枝莲、半边莲、山慈菇、猪苓、猫人参、藤梨根、蒲公英、三叶清等。

耳聋汤:柴胡12克、制香附9克、川芎12克、石菖莆12克、骨碎补9克、六味地黄丸30克(包)。气血虚:党参、当归、白芍;肝郁气滞:郁金、娑罗子;胃纳不佳:陈皮、炒谷芽等。

月经不调方:当归9~15克、熟地黄12~15克、白芍9~12克、川芎6~9克、砂仁3克(杵)、益母草12~18克、制香附12克、白术9克。

吼蛾汤:玄参12克、麦门冬12克、鲜生地30克、连翘9克、桔梗3克、浙贝母9克、黄芩9克。身热:金银花、鲜芦根;大便闭结:瓜蒌仁、玄明粉或加胖大海。吹喉回生散(硼砂一分,儿茶二分,龙骨五分,青黛一分,胆矾二分,冰片五厘。研细末,调均匀,贮存勿泄气,凡咽喉肿痛,单蛾、双蛾等由于积热所致诸种喉症,吹喉有效。)

于己百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活络效灵丹处方:当归15克、丹参15克、生乳香15克、生没药15克。主治各种疼痛--心腹疼痛、腿痛臂痛、内外瘡疡以及一切脏腑积聚、经络湮瘀之证。腿痛加牛膝

;臂痛加连翘;妇女瘀血腹痛加生桃仁、生五灵脂;瘡疡红肿属阳者加金银花、知母、连翘,苍白而硬属阴者加肉桂、鹿角胶,破溃后生肌不速者加生黄芪、知母、甘草;内脏内痛者加三七粉、牛蒡子。气郁而痛加入元胡、香附、陈皮等。制马钱子开通经络,透达关节,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以及骨折等瘀滞肿痛之症,其力远胜于它药。唯该药有剧毒,其毛与皮毒性尤甚,故须制后方用,并需要掌握剂量。一般入汤剂,一剂量不得超过两个,若作粉剂内服,一次量不得超过0.3~0.6克,且不宜久服。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以及顽固性关节疼痛等症,每获良效。外伤性疼痛加土鳖虫、地龙、三七粉、桃仁、红花、制马钱子等活血化瘀、续折疗伤之品;如腰痛为主加川断、狗脊、桑寄生、牛膝等以强肝肾,壮腰膝;兼有风湿者加威灵仙、防己、木瓜、伸筋草、鸡血藤、千年健、乌梢蛇等强筋骨、祛风湿、通景洛、止疼痛之品;局部烧灼疼痛者加黄柏、知母以清热泄火;局部怕凉者加制附片、肉桂以温阳散寒;痛甚者加三七、元胡、白芷等理气祛瘀止痛;若属于类风关、强制性脊柱炎等可加制附片或川乌、露蜂房、乌梢蛇、土鳖虫、地龙、土茯苓、千年健、伸筋草、全蝎、蜈蚣等温经散寒、祛风胜湿以及虫类搜风定痛之品。

《金匮要略》温经汤,调经种子效堪夸:吴茱萸、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生姜、丹皮、甘草、半夏、麦冬共十二味组成加用温肾助阳、活血调经之药通治常见原因引起的不孕症。卵巢功能失调引起的不孕加熟地15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0克、

肉桂10克;输卵管不通导致不孕加干姜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路路通10克;输卵管炎症引起的不孕加蒲公英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赤芍20克、丹参30克;小腹冷痛加小茴香10克、乌药10克、川椒6克;肝郁气滞加柴胡15克、枳实10克、香附10克;白带较多,少腹疼痛加薏苡仁30克、败酱草15克、橘核10克、白芷12克;大便干结加枳实10克、槟榔10克。

和胃消食丸:连翘、神曲、麦芽、山楂、茯苓、陈皮、川朴、枳壳、半夏、藿香、砂仁、鸡内金、胡黄连、莱菔子。

王任之

黛矾散降絮浊(青黛3克、白矾3克)马鞍山市验方降絮浊有效。 治牙痛方:夏枯草10克、桑白皮10克、制香附10克、甘草5克、石斛10克、地骨皮10克、骨碎补10克、炒黄柏4.5克、青黛3克(布包)、青盐3克、炙升麻4.5克、葛根12克、香白芷6克。 单味苜蓿能治肾结石(干品苜蓿每日一两,煎水服或鲜品捣汁蒸后服用,每次一小杯,每日三次)

肾炎单方:二两重的鲫鱼两尾,土大黄五钱、生地榆五钱,煎汁服,连服一个月。

五味子和垂盆草:五味子降酶是有效的但是有两个缺点(一是用量需要较大容易引起胃酸增多,有胃病的受不了,二是有反跳现象,停药之后即又升高);对消除恶心、腹胀,促进食欲,清利小便,效果较好,对麝浊度、锌浊度异常有一定疗效,但对于胁痛和肝脾肿大无明显效果。

银花和连翘虽同为清热药,但除了清热这一点相同外,作用并不完全一致。从降酶来说,银花就不如连翘显著,连翘还有止呕作用。

囊虫病

痰核型(皮下型):雷丸、穿山甲、干漆炭、雄黄、丹参、胆南星。

肝风内动及痫证类(癫痫型):清半夏、陈皮、茯苓、地龙、钩藤、郁金、蝉蜕、珍珠母、生龙骨、白蒺藜、赤芍。

痰浊上扰型(颅压增高型):胆南星、陈皮、清半夏、泽泻、白术、茯苓、赤芍、怀牛膝、竹茹、党参、车前子、鸡血藤。

痰火扰心型(癫狂型):清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25克、胆南星25克、石菖莆15克、郁金15克、香附15克、青皮15克、柴胡15克、桃仁20克、赤芍20克、红花15克、栀子20克、黄连15克。

乌梅为安伏蛔虫良药,单味服之,可迅速见效。

狐惑病

《金匮要略》: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

狐惑病机乃心脾积热、湿热内蕴、气血瘀滞所致。

生没药 30克漱口,内服升麻30克。

藏青果焙干焦,研末,取其止血治溃疡、清咽解毒,青黛、冰片、硼砂。内服:甘草、桔梗、土茯苓、板蓝根、栀子、牡丹皮。 惑湿热上攻,蚀是腐蚀形成溃疡。

狐惑病的主要症状是口腔粘膜、前后阴粘膜与虹膜发生溃疡,食管

粘膜、直肠粘膜溃疡形成等。口、咽、眼和二阴同时溃疡多见,但亦有单独于上或单独于下者,蚀于下者比蚀于上者多见且较重。以甘草泻心汤、龙胆泻肝汤、升阳益胃汤、参苓白术散、犀角地黄汤内服,外用苦参50克、雄黄25克(或加蛇床子35克、黄柏25克、蒲公英35克、木鳖子10克、大风子10克)熏洗。

健脾渗湿薏米赤豆当归汤:薏苡仁100~150克、赤小豆25克、当归10克、王不留行25克、茯苓50~100克、漏芦15克、佩兰15克、藿香15克、滑石25克、生白术25克、红花15克、附子5克,水煎服,日两次。口舌糜烂方:升麻3克、川黄连3克、当归6克、生地黄12克、牡丹皮6克、生石膏9克、栀子皮3克、藿香9克、青蒿脑6克、石菖莆3克。漱口方:苏薄荷6克、霜桑叶9克、硼砂9克、苦参9克、鲜松针9克,开水浸,候温漱口。

湿热证(清脾消疳汤):生甘草20克、防风10克、石膏20克、栀子10克、藿香10克、土茯苓30克、黄连10克、竹叶3克、金银花20克、板蓝根10克、当归10克、赤小豆20克。

阴虚证(养阴清热利湿消疳):沙参15克、白芍10克、麦冬15克、当归10克、枸杞子10克、生地黄15克、黑芝麻15克、土茯苓30克、生甘草20克、金银花20克、竹叶6克、乌梅10克。小便不利加肉桂2克。

石膏为治脑炎至当不易之品

石膏凉而能散,非大寒之品,清凉退热,透表解肌,遇到热证放胆用之,起死回生,功同金液,确有立竿见影之妙。

清热解毒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感冒):大青叶30克、板蓝根30克、金银花15克、黄芩10克、连翘10克、蒲公英30克、荆芥10克、甘草6克,水煎服。咽喉疼痛:桔梗10克、玄参15克、射干10克;高热不退: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

滋阴退热汤:地骨皮24克、银柴胡10克、秦艽10克、生地黄15克、生鳖甲15克、知母10克、玄参15克、板蓝根30克、青蒿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汗出多:浮小麦30克、麻黄根10克;无食欲:石斛15克、焦三仙30克;烦躁不眠:生百合30克、酸枣仁15克、栀子仁10克;口燥渴:北沙参15克、麦冬10克、天花粉10克。

白虎加人参青蒿汤退热效果好:生石膏100克、知母25克、山药25克(代粳米)、生甘草15克、人参15克(另包煎兑服)、青蒿25克(后下),水煎500ml,每日二剂,六小时服一次。(青蒿是传统的抗虐疟药,用于治疗疟疾,治疗脑性疟疾已达到当代最高水平。清热解暑、退虚热,既能清实热,又能退虚热是其特点。对于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等长期依赖激素而难以摆脱的病例应用青蒿也收到了明显的退热效果,治疗高热青蒿是一味首选药物,加入白虎加人参汤中治疗高热效果更佳。)

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灵枢☆百病始生》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则治其标,就是在感受时邪而表现出血、发热时,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应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剂,如金银花、连翘、羚羊角、生地、水牛角、牡丹皮、大青叶之类。缓则治其

本,就是在无明显出血发热时,采取健脾、补肾、养肝类方药,以资先后天之生化之源和藏血之所。如党参、白术、白芍、熟地、肉桂、补骨脂、鹿角、巴戟天、枸杞子等。

补肾泻肝方:熟地黄、熟地黄、女贞子、补骨脂、淫羊藿、巴戟天、水牛角、牡丹皮、大青叶、枸杞子、白芍等促进骨髓造血、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饮食:瘦肉、骨汤、鸡蛋、桂圆、动物肝脏、红枣、海参、水果、蔬菜等以补充气血生化之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时泻火止血以治标唐容川“知血生于火,火主于心,则知泻心即是泻火,泻火即是止血”宁血络方:大黄6~12克(不拘于后下)、黄连、黄芩、大青叶、牡丹皮、茜草、槐花、鲜茅根。阴虚火旺、血热伤络:阿胶、龟版、牡蛎等。 出血症状不明显健脾补肾以治本: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当归 、地黄、旱莲草、女贞子、丹参、牡丹皮、仙鹤草、苏梗、陈皮。柔肝法:白芍、当归、枸杞子、女贞子、黑豆衣等为常用药。通腑泄热法:生大黄(泻火化瘀、降气止血)。

黄芪、牡丹皮为治疗ITP的要药,仙鹤草和虎杖配伍收敛止血、活血散瘀,一收一散,止血而不留瘀,血行而不妄溢,最合止血消瘀之意

血虚方:生黄芪15克、党参15克、当归15克、制首乌15克、生白芍15克、黄连5克、牡丹皮15克、补骨脂15克、淫羊藿15克、陈皮10克。主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白细胞减少症属脾肾阳虚、肝火伏热的虚劳血虚证。大便溏薄:炒白术、淮山药;贫血甚:熟地、枸杞;感冒轻:柴胡、防风;见皮肤瘀斑:仙鹤草、生槐花。

血热方:生地12克、水牛角30克、炒白芍10克、炒赤芍10克、炒牡丹皮10克、茜草根15克、生槐花30克、生地榆15克、干茅根30克、生黄芩10克、血见愁30克、蒲公英30克、苏梗10克、甘草5克。主治: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血液病属于肾阴亏虚,热盛动血所致的各种出血证。舌紫红而干,脉弦细数:旱莲草、北沙参;舌紫红而胖,舌有齿痕兼有乏力气虚症状或无鼻衄:生黄芪、太子参、玉竹;上焦气热:金银花、连翘;脾虚夹湿:炒白术、藿香;肝火偏旺:羚羊角粉0.6克,冲服,每日一次。

酸枣仁汤(炒酸枣仁、茯苓、川芎、知母、生甘草+夜交藤30克)+针刺三阴交、神门医治失眠。

干地黄心紫通心,中黄入脾,皮黑归肾,味厚气薄,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病人虚而有热者,宜加用之。

知母“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热,滋化源之阴。” 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应变通:龙胆草苦寒败胃故用量限制在6克以下,去木通、黄芩加蒲公英、射干,柴胡清热解郁、升举阳气,故宜去之。茯苓、枳壳,加入薄荷3克(辛凉入肺肝经,引药达肝经,又可清头目,利咽喉)

风疹散:茯苓二钱、白鲜皮一钱、蝉衣一钱、赤芍一钱、地肤子一

钱、苦参一钱,用于风疹瘙痒。功能清热凉血、祛风通络。

人参小剂量有强壮、兴奋精神的作用,相反用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茜草用小剂量则止血,用大剂量则有通经作用;雷丸杀虫须生用磨粉服,如作煎剂则无效。

伤寒(传染性肠热病):黄连一钱、乌梅肉(去核)三钱、黄芩二钱,水煎服,日三次。小儿专用黄连、乌梅两味一比三,煎成浓流浸膏,略加滑石粉做成丸药,成人每日量1~1.5克(滑石粉是赋形药,不算在内。)

喉疳(安喉消疳汤)ㄧㄧ咽喉部溃疡:玄参、金银花、当归、制军、夏枯草、白芍、射干、浙贝母、桔梗、生甘草(肉桂、牛膝)。-→沙参、玄参、天花粉、当归、白芍、夏枯草。

喉源性咳嗽:仙鹤草(久咳体虚、夜间痉咳,用量宜重)、蝉衣(喉痒痰稀痉咳)、化橘红(苔腻痰多)。

鼻衄(感冒发热鼻出血──红汗)“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陽明”祛瘀止衄汤:生地、丹参、生蒲黄、茜草、血余炭、制大黄。 鼻渊:藿香、陈皮、丹皮、天花粉、蚤休、生黄芪、皂角刺、薏苡仁、桔梗、生甘草。(脓涕多加浙贝母、冬瓜仁;清涕多加茯苓、炒白术;肝胆湿热、肝火偏旺加山栀、黄芩、柴胡、龙胆草;头痛加白芷、川芎、当归、丹参。)

养阴回陽汤:熟地30克、归身30克、别直參4.5克、熟附块6克,肉桂心3克,、炙甘草4克。(心肾陽虚,虚火上炎,齿舌出血) 白血病:凉血常用药(赤芍、茜草、白头翁、地榆炭、鬼箭羽等)、

散血常用药(片姜黄、茜草等)、滋肾常用药(生地、沙参、麦冬、知母等)、宣郁常用药(银花、连翘、大青叶,尤其常用杏仁开气分之郁,片姜黄行血分之滯)、对病用药(青黛味极苦,一般宜装入胶囊吞服,入肝经,清肝泻火,凉血解毒是治疗白血病不可多得的良药),神昏加安宫牛黄丸,痉厥加钩藤、菊花、紫雪丹等,便秘加大黄。口腔咽喉或两侧上腭部分有溃疡病变与西药有关系二重感染主要是胃阴受伤,虚火上炎或肾阴虚而虚火上浮,初起可用石斛、生地、玄參、麦冬,进一步酌加肉桂引火归原并配合青黛外搽,清热解毒。

益母草、白茅根干品每味30~60克,鲜品90~120克治急性肾炎。(鲜旱莲草、生地各30克)

努力上进,加油,在平凡的人生做不平凡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