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红山中学“高效课堂建设年”之生态作文教学探索(二)

红山中学语文组

我校自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于生态作文的探索。去年我们以《等待花开》为题向各位老师汇报了我们对生态作文教学的探索。今年新学期伊始,区教育局全面启动“高效课堂建设年”工作。我校建立了由马校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的专职组织机构,全面部署红山中学“高效课堂建设年”的推进工作。经过反复学习,研究教学工作实际,本着以课程为依托,通过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回归、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全力打造“建模式、转方式、惠全体、提效率”的课堂教学新境界。依此制定《红山中学“高效课堂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各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各学科“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我校对生态作文教学的探索。

一、多措并举,扎实推进

依据校级层面和各学科层面制定的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学校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制定了《“高效课堂活动”任务实施路径图》,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分5个路径多措并举,扎实有效地推进高效课堂活动。

花开的声音

1、专题培训,理念更新

我校利用集体备课及校本研修时间,组织教师观看大港五中课堂实录,派出部分教师去大港五中、北京十一学校聆听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派出教师参加赤峰市中学教学能手大赛、赤峰市教学能力大赛的听评课活动。5月,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主办的“中国教育梦”语文学科展示课在赤峰二中举行,我们抓住这个契机,全体教师都参加了本次观摩学习活动。会后,我们组又以此为契机,进行了主题交流活动,这次思想的碰击,老师们各抒己见,对专业素养培养和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

5月16日,我们语文组全体成员去北京语言大学参加《能力与未来——中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的主题活动,与著名作家梁晓声和语文教育专家就写作教学进行了深层对话。与会教师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各个阶段的教师谈了本学段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与会人员来了一次从头到尾的穿越。这次活动,我们对写作教学有了整体的认识,也学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我们的青年教师进步很快。

2、建模式,准方向,寻对策

学期初,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创建高效课堂问题调查问卷”、“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评价”、“课堂上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等专题讨论活动。最近,结合教育局领导检查工作时所做的反馈,学校专门召开了两个层面的研讨交流会,其中的一些好的理念、做法已被广大老师所接受并且落实在课堂上。

(一)“生态作文导写课”模式的建立

生态作文强调生活是写作的本源,重视作文成文之前的生活触发,用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打开生活的视听,并学会用作文表达干预生活,参与讨论,表达情意。实现在前作文状态下的作文表达的积淀。

“作文导写课”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参照,以教材为依托,从中找到阅读与写作结合的点,进而以点带面,以体现写作教学的整体性与系列性。前期我们探索了人物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今天刘靖宇老师讲的是人物的语言描写。

“作文导写课”课堂教学流程:

激情导入——例文引领——方法指导——情境设置——交流写作——点评修改

(二)“后作文状态”下的运用“多元互动”的评价体系的研究

成文之后对作文的欣赏、评价与交流,可以使得学生的写作得到广泛及时的关注,让写作处于动态发展之中,让写作具有了生命的活力。作文不应该是束之高阁的文字,它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彰显价值。我们依照“多元互动”的理念和形式,构建作文应用于语言交际的平台,改造现有的评价方式,拓展评价渠道,置作文于“互动交流场”,在后作文状态中重视作文的后续交流,使得作文从“写”到“评”这个流程延续下来,构成一个言语交际的整体环节,即构建出“动态作文评价课”模式。

(三)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法

这个教学模式的实施,我们的学生对于写作的有一定思路,但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这就是学生词汇量的贫乏,致使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情达意。这源于我们获取营养的环境越来越浮躁。一方面我们获得的信息往往是支离破碎的。单就阅读而言,我们的阅读已经没有了深度,我们的阅读更多的是“快餐式”的“浅阅读”。微博不就是一句一句的吗?而且,这一句一句还往往是没有联系的,就是那最长的一句也超不过七十字——试问:即便是这一句,我们又有多少人、多少时候能耐着性子慢慢推敲呢?写的人一般不会,看的人更不会。我们关注的是抢人眼球的犀利的另类的词语,于是标题党出现了。日本著名的管理大师大前研一说“全民的不读书、全民的不思考构成了低智商社会”。不读书导致我们学生的视野狭窄,词汇量很少,他们即使有了灵感,也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常常急的抓耳挠腮也想不出。不思考使我们的学生没有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面对浮躁的教育生态,我们能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回归教育的本源:读书!

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成长史,现在比较可怕的是我们教书的人不读书。为了改变这一点,我们学校开展了全校性的读书会。在教师读书启动仪式上,马校长说:“生态教育离不开书香的浸润,‘让书香溢满校园’一直是我们的共同愿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前期我们召开了全校读书节的启动仪式。校长向全校师生发出读书倡议,随后举行了读书交流会。

我们还利用晨诵、午讲、暮读的时间,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为了提高效率,我们还编写了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

手册》(书后附录里有我们对每个年级学生推荐的文学作品),开展形式多样的导读活动。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我们开设了大阅读课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每周增加两节阅读课。语文组全体教师到学校图书馆精心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并对这些书分类,目前我们做了四个专题:《一声重重的叹息——张爱玲文学作品专题》;《红尘有梦,半生漂泊——台湾作家三毛》,还有传记文学系列;战争文学系列。学生通过阅读、写读书笔记、随笔、读后感、研究小论文等,拓宽知识面,也积累了大量词汇,促进了写作能力的提高。

3.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组织者

如何把学校的课程资源跟教材的内容,跟学校所在的社区以及当下的社会事件组织起来?一个好教师需要有一种教学敏感,所谓教学敏感,就是遇到某个社会问题,你就思考是否有教育教学价值。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有教学价值的,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的教学敏感。

我们语文课程跟其他课程相比,是没有严密的课程体系的,但是阅读、写作还是有它的基本规律可循。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一定要明白教什么,用什么教,怎么教,什么时候教。

比如我们的写作教学,教什么是不言而喻的,那么用什么教、怎么教就有待我们去开发。

(1)开发写作训练的素材,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接地气、贴近生活,走进学生心灵的素材作为写作训练的材料。比如有个学生过生日,收到了同学用甄嬛体写的祝福语:

方才发现爱卿生日已快到了,私下想来真真是极好的。想来你一向劳苦功高,日日陪本宫游街、拎包,还得打发日常琐事,累是累了些,倒也不负恩泽。在这样的好日子里本宫衷愿你身体康健,心想事成,越发的标志、年轻。。。

她十分高兴,一遍又一遍地读,我想这不正是激发他的写作兴趣,从而练习仿写的有效途径吗?于是我们一起查找可以用来仿写的文章以及仿写得非常好的文章作为学生的写作训练的素材,学生们兴趣大增,连下课都在想怎么仿得工整!现在有朱自清体、沈从文体、琼瑶体、淘宝体等等。

(2)提供学生写作的“场”,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我们一直教育学生要留心生活,用心感悟,才能捕捉到生活中感动的瞬间,

从家庭到社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可是就有很多学生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怎么办?我们学校是全方位的生态教育,每个周五我们有人人参与的丰富多彩的大型社团活动,共有27个可以选择的社团和种类繁多的艺体课程(可以说的当然不止这些),让更多的学生由“观众”变成了“演员”,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和喜悦,更重要的是我们又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我们的第二课堂活动也丰富多彩:校园歌手大赛、国际文化节、校园吉尼斯、舞蹈大赛、我是故事大王,校园运动会、合唱节、广播站等等,给学生的写作营造了很强的“场”。

(3)提供系统的写作指导

我们通过作文教学的“前作文状态”下的互动情境的导学和“后作文状态”下运用多元互动的评价,给学生提供系统的写作指导,为学生创设一种语言与文字共生的机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

4、分层走班,兴趣选修

为了给学生的发展提供具有选择性与差异性的教育,本学期,我们下大力气,尝试在八年级实施分层走班和兴趣选修课。每个星期三下午七八节课,所有八年级学生进入自己的兴趣教室学习。这其中包括我们的生态作文课。

分层走班,兴趣选修的原则:(1)分层原则。体现在目标分层、施教分层、评价分层、作业分层。(2)突出核心、满足个性的原则。(3)注重引导、适当平衡的原则。学生选课有两种方式。一是提高式,即随视野的开阔,学习的深入,所选的选修模块内容难度不断增加,学生借此可以向纵深发展。二是弥补式,即为了弥补学生个人知识的不足而增加的辅助性选修。

二、注重反思,剖析问题

一年半以来,我们对生态作文的高效课堂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实践研究,纠正了以往的一些错误做法,收获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1、由于我校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他们多数对课堂的把控能力比较差,对时间的合理分配缺乏经验,对学生的有效管理缺失,导致课堂的低效。

2、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理解不到位,“导、学、疑、探、讲、练”这六要素的把握比较生硬,过渡语使用不当或没有过渡语;不能正确使用评价性语言。教师往往是贪多求全,顾忌太多。课堂教学对于导学环节、措施、探究点,问题点

等课前预设的多,课中依据学情即时生成的少。教师即兴驾驭课堂、灵活处理课前预设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小组合作学习依然流于形式,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和管理。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质量的管理。小组合作学习有形无效;自主学习不知所学。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高效课堂实施的重要基础,它影响着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决定着课堂学习的质量。我们的青年教师常常忽略学生的自主学习,表现为给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过短,问题过于浅显,没有思考的价值;问题的设置没有梯度,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三、提升三种教学能力

1、课堂调控能力。上课是个动态的过程,课堂上突发性、生成性问题不可能全部预设。面对课前没有估计到的这些教学问题,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改变既定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学活动上。

2、信息反馈能力。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站在讲台上就是交流思想,运用智慧的过程。这种思想与智慧,需要教师及时捕捉来自于学生的各种信息,通过分析,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引发新的学习。

3、评价指引能力。评价不是对结果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对学生思维的点拨。如何让课堂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引导的作用?首先,语言要饱含激励,用真情去评价学生;其次,减少简单确定性评价,倡导发展性评价,做到这两点,评价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

以上就是我们一年半以来对生态作文教学的探索,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20xx年6月10日

 

第二篇:听见花开的声音

听见花开的声音

春节过后,漫山片野的油菜花毫无拘束的疯狂绽放,染黄了整个山野。阳光跳跃在金黄的油菜花上,空气中滚动着一阵阵温暖。

年轻的妈妈坐在门口的晒坝边,看着一望无际的金黄,眼睛里有些空洞。 “妈妈,妈妈——您在干嘛呢?”

良久之后,妈妈才摸摸妞妞的头,细细的叹了口气,对四岁的妞妞说:“妈妈在听花开的声音。”

“花开有声音吗?”妞妞的眼睛里写满了好奇。

两天之后,妈妈背着一个鼓鼓囊囊大包,由晒坝走向金黄的菜花地,穿过菜花地,到镇上转车,说是要去遥远的广东。

广东在什么地方,妞妞不知道,只知道离着山里很遥远很遥远,而且听说在哪里做工,能够给她买好多好多玩具。妞妞想要玩具,可是更想要妈妈。 “妈妈,妈妈,那您啥时候能回来呀?“妞妞努力地不让眼泪从她清瘦的脸上滑落下来。

妈妈看看无边的金黄的油菜地,又回头看看低矮的小屋,轻轻地抚摸着妞妞的头说:“妞妞乖,当你听见油菜花开的声音的时候,妈妈就回来了。“ 妞妞觉得脸上突然掉下了两颗冰凉的雨滴。

妈妈走了以后以后,妞妞几乎把自己剩余的时间交给了金黄的菜地,她静静的听着油菜地的声音。

“爸爸爸爸,小蜜蜂嗡嗡的声音是油菜花开的声音吗?“

“那不是。“爸爸一边用竹子编背篓,一边头也不抬。妞妞很失落,他希望爸爸看她一眼,并且跟她说说花开的声音是什么。

“那妈妈什么时候打电话回来,我要问问妈妈?”妞妞恨自己为当时什么没有问妈妈,妈妈肯定知道的。

“不知道。”爸爸依旧没有抬头,好像是对着他编的背篓说的。自从爸爸干活伤了腿,成了瘸子之后,妞妞就没有看见爸爸多少的笑容。

油菜花在妞妞的一次次希望变成失望之后凋谢了。

第二年的春节之后,漫山片野的油菜花毫无拘束的疯狂绽放,染黄了整个山野。阳光跳跃在金黄的油菜花上,空气中滚动着一阵阵温暖。

妞妞坐在门口的晒坝边,看着一望无际的金黄,眼睛里有些空洞。

“爸爸爸爸,小蝴蝶的飞舞的声音是油菜花开的声音吗?”

“那不是。“爸爸一边用竹子编背篓,一边头也不抬。妞妞很失落,他希望爸爸看她一眼,并且跟她说说花开的声音到底是什么。

“那妈妈什么时候打电话回来,我要问问妈妈?”

“不知道。”爸爸依旧没有抬头,好像是对着他编的背篓说的。

妞妞不知道,妈妈已经和爸爸离婚了,妈妈编了一个谎言堵住了妞妞。 阳光跳跃金黄油菜花上,空气中滚动着一阵阵温暖。妞妞在阳光的怀抱里轻柔地进入了梦乡。

当她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女人的怀抱。

“你是谁?”妞妞慵懒地问。

“妞妞梦见啥了?”女人没有回答妞妞的问题,反而問妞妞。

“我梦见菜花里有人喊妞妞, ‘妞妞,妞妞,我是妈妈。 '"

女人摸摸妞妞的脸蛋笑了:“妞妞听见花开的声音了。”

" 可是妈妈呢?" 妞妞扭着脖子四处张望。

“ 我就是啊。”女人微笑着回答。

“可是您怎么长得跟从前不一样了呢?”

“妞妞不是也跟从前不一样了吗?我们的妞妞长高了,比以前漂亮了,不是吗?”

妞妞笑了,甜甜的地叫了一声妈妈,女人笑了,爸爸也笑了。

漫山片野的油菜花毫无拘束的疯狂绽放,染黄了整个山野。阳光跳跃在金黄的油菜花上,空气中滚动着一阵阵温暖。

王鸿 男 年龄 47 地址 四川省隆昌县周兴镇川北路6组193号

电话 181xxxxxxxx qq 1499377970 qq邮箱 1499377970 职业 现为自由职业者 身份证号码 51xxxxxxxxxxxx

个人简介 喜欢读书,喜欢写作。间断从事教育工作10多年,其间先后在多个城市打工,在佛山工作几年发现《佛山文艺》并喜欢上了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