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书评

雪中是个大棋盘,中间有太多棋子如天上繁星闪耀,熠熠生辉,烽火将我们心向往的风流名士的背影投影映射在书中,杂糅着他内心偶尔闪烁的火热梦想与天马行空的想象,缓缓向我们铺开一个宏大的雪中画卷。其中有太多青年才俊名臣武将仙人剑客魔头佛道儒释犹如万花筒般绚相绽放,一一登台,斑斓色彩,令读者心向往之,眼花缭乱。其中,有如李淳罡年少青衫仗剑,在第一次握剑时就自知以后会成为剑道魁首,御剑横江,背手而立,引得无数良家美娟为他驻足留恋,剑仙风流;有如徐骁挣下军功盖世,打下离阳半壁江山,结束春秋九国纷乱,最终马踏江湖,裂土封王,镇守西北;有如张巨鹿居庙堂之高二十载,为天下首辅,握天下权柄,明洁自身,以死志推行改革,誓要为离阳王朝做那个注定会是“飞鸟尽,良弓藏”为结尾的修补匠;有如王仙芝一介武夫,却傲立东海城头七十载,以力证道,自称天下第二,嘲讽了整整一代江湖;有如散修道人五百年前吕祖,五十年前齐选帧,五年前的洪洗象,过天门而返,本身早已通玄,奈何世世转世不愿飞升?原来只是放不下那一袭红衣。其实,这本书留给我记忆感触最多的不是烽火将多少那些即使隔着悠悠岁月的,至今读起来仍然热血澎湃的故事人物跨越时间和空间揉捏摆在一个平台上,演绎一个个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也不是那些仙侠的奇闻轶事与各路英雄在武道上的排名几何,更不是那些如梦幻泡沫般充满美好意味但不切实际一戳就破主角光环太过浓郁的经世绝恋。就这样一本书,有什么值得我逸兴满志地为她写书评?恰恰是书中没有太多着墨的人物和细节,如淙淙流水,淡淡西风,也或者是为了那些似远山青峰上般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红花般为了所谓希望顽强活着的小人物。

我就一直认为一开始让徐凤年拥有太多就是个败笔。徐凤年,本书的主角,北凉世子殿下。那个烽火化用红楼梦里的“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孝无双”来竭力衬托的放浪形骸鲜衣怒马的世子殿下。烽火的书大多有一个这样的通例,主角开始是一个外表无良放荡声色犬马的有背景的世家子,即使有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也会韬光养晦,憋着藏着不足以向外人道,有一个牛逼霸气基业偌大但又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爱将孩子放养的老爹,最后再经历一些事情后主角为了追求或者守护一些东西,慢慢从良,浪子回头或撕下表面那一层无能的外衣,朝着“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方向发展。所以,注定会牛叉的主角已经司空见惯。那些或与主角是敌是友,或伴其成长或想将灭杀的所谓配角,所作所为,点点滴滴,倒是实实确确带给我一些惊讶和思考。

荡舟芦苇,死钱塘,望钱塘

我不知有谁还记得世子第二次游历,和赵楷争于襄樊城外芦苇荡最终赴死的吕钱塘,那个春秋遗民南唐剑士,徐骁派给徐凤年的三大扈从之一。吕钱塘在书中的介绍是:体态魁梧 手持赤霞巨剑。三十岁成名,三十年观潮练剑成就一身重剑无锋。后潜入北凉王府盗取《卧龙岗驭剑术》,败在剑九黄的剑下,因抵挡了四剑被徐骁饶命不死。终于襄樊城外芦苇荡独斗火甲,火甲里的尸体爆炸震碎了其五脏六腑而死。这位剑士久做北凉王府的鹰犬,来自南唐故地。如果我们将小说中的种种假设都暂定成立,那么一个从南方水润之乡千里迢迢来当西北的北凉游客是为了什么,为了那一本秘籍么,秘籍的作用对江湖游侠而言无外乎修成武功,享誉江湖,衣锦还乡,回到家乡再望望每年定会涨起来的钱塘漫江江水,也许他还可以再复杂一点,他和故国南唐还有那么一丁点关系,所以他现在得为了那一本秘籍为北凉王卖命,所以他可以把当年行走江湖的豪迈气概都给削平。临死了,一切都不重要了,他反而生出一番豪气来,不再对世子低眉顺眼,对着徐风年笑骂道:“狗日的世子殿下!” 徐凤年一笑置之。这一段我印像特别深刻。烽火的小说之所以可以打动人,除了小说布局构思巧妙之外还有一点是他将生活中我们生活中不易察觉但确实存在的事物跃然于纸上,然后突然如敲响黄粱吕钟般突然惊醒我们。吕钱塘不是徐风年,赵珣,赵俦般的天潢贵胄,他想要一本听潮阁的秘籍必须靠给徐家卖命去争取。一个人无欲无求临死前,一定口吐真言,你徐凤年不过就是一个毛头小子,不就是有个显赫的身世,我凭什么要为你卖命,为你赴死?这生活这世道

通过种种光怪陆离将人从出生开始就进行不分好坏的区分差别,长短高低,然后有人不服。不甘,不忿,通过种种努力来反抗和斗争这种与身俱来的差距,但大多数都只走上一条力竭而死,不平而鸣的路。

瘸驴黄酒斜阳,缺了门牙老黄

世子家大业大,其父北凉王徐骁,春秋混战三魔头之一,踏马平天下,以二品武夫的境界率军为离阳扫荡春秋九国,有铁骑三十万为中原百姓拒守北莾。世子第一次出游就有不似高手其实是个大高手的老黄为世子鞍前马后,六千里路遥遥,官道上,一老一小被夕阳的余晖给拉长了身子。烽火一直在明说,世子苦啊,以游历之名拒婚只带一个缺了门牙的老仆和一个廋得不能再廋的劣马。一路上,是老黄带着世子下水摸鱼,上山去和兔子捉迷藏,爬树掏鸟窝。带荤的,弄熟了,加点盐,就是一顿天底下难言的美味了。途径村子想要偷鸡摸狗,被拿着锄头木棍的壮汉追着打了几十里,差点累死。他手把手教世子编草鞋,他和世子在九道巷摆棋局当托骗铜钱。人在江湖飘啊,哪有不挨刀,走下来后徐凤年自己都说,多亏了老黄会在菜园里偷黄瓜,地里挖地瓜,开始觉得不好下口,不是滋味,后来饿了觉得生吃都还觉得可以。天天晚上听老黄的鼾声震天响也睡得踏实,就怕有一天老黄客死他乡留下他一个人,他又拿来得心思继续在北凉喝酒吃肉,寻他那些如花美娟呢?

其实慢慢想来,世子一路六千里走下来真的很值。一路上他从一个富贵之乡的锦衣公子转化为了一个可以和在社会最底层摸爬滚打的无良混混打成一片的猥亵青年;回来后没有以前的嚣张纨绔也可以轻微瞟见徐骁双鬓上他以前没怎么注意到的的些许白发;他结识了木剑温华,这个一直想要出人头地成为一代大侠却又为他放弃有望成就陆地神仙的两剑的江湖游侠儿。最重要的是,游历虽苦,却无性命之忧,有装傻卖呆的老黄为他保驾护航,有死士丙丁为他先后送命。最后,到了北凉。老黄离开世子又孤身上路,带着享誉天下的十把名剑去东海城头挑战傲立江湖七十载的王仙芝。北凉探子来报“剑九黄八剑式尽出,王仙芝单手应对,共记六十八招剑九出,王仙芝右手动。剑九,如一道银河倾泻千里,毁尽王仙芝右臂袖袍。王仙芝倾力而战,剑九黄单手单剑破去四十九招,直至身亡,经脉俱断”。不懂老黄为何而死,也许有他对追求剑道极致的尊严,也有对师尊隋斜谷授业之恩但多年不知所踪的决绝报仇心理作祟。最终,九剑悬于武帝城,谁又知道,造成这一切的又未必不是人屠徐骁的一片以你的死激励儿子的良苦用心?

当归桂子酒,书生起手憾昆仑

徽山上的轩辕敬城,那个本该像张巨鹿光宰执天下最终光耀史书万丈的人物,读了他的结局,可怜可悲可叹。徽山的清静地上早已容不下半响读书声,爱了本不该爱的女子,还有无视纲常伦理的老祖宗,让本来“独享陆地清福”的徽山有些脏。男子隐忍,给他时间,待他功成之时他自会将徽山这个庭院打扫干净。他爱他的女儿,徽山多桂树,男子爱用桂子泡酒,名字就叫做桂子当归酒,每年酿三瓶,将两瓶都托人送入庭院,自己留一瓶。最疼爱的女儿渐渐长大,当她在江畔得知自己报以重望培养的男子重伤时,眼角出流露出失落的她狠狠推开想要安慰她的父亲,并愤恨的说了句“你不配”。就是这个妻子从未正眼看过他的清冽男子,那个当时惨然无奈而笑的父亲,那个会在女儿每年生日的时候在桂树下刻下她的身高,一刻就是十五年;会笑吟吟会每年为她埋下当归酒,说是她以后出嫁时候的女儿红。

当有一天老祖宗威胁到了自己女儿时,尚未功成的你再也坐不住了。那一天,徽山大雪,你找到来访的徐风年,主动示好,一拜谢他为至交好友苟平上坟祭酒,二拜北凉王替春秋守将王阳明在樊城铲除奸佞,三拜北凉王为天下寒士开了门户。其实他拜的哪是士子风年啊,他拜的是这个势力的世道,不这样示好有怎么会自己死后保全妻女?那对母女就是你的逆鳞啊。再给你十年,你可以稳扎稳打的进入世人传闻中的境界从容地还徽山一个清净。“飘摇轻过龙王江,接连七步,步步踏坑,宛若莲花绽放,步步生莲”,大雪坪,直面那个曾与剑仙一战如今仍然老而愈坚的老祖宗,他问道“敬城,读书可曾读到天地共鸣?”一路走来,你不停

咳嗽,双目血丝,回忆过往,轻声道:“我憾昆仑。”牯牛岗风卷云动,天雷轰然而下,“请老祖宗赴死”“我入陆地神仙矣”天垂千象,地载万物,皇天后土,轩辕敬城跪天地,以求死。轩辕敬城愧对上天给你的天赋气运,去不愧自己的妻女,甘愿自困一山,画地为牢,这样的人生又怎样不苦,莫道书生无胆气,敢叫天地换新颜。

书写到这,其实还有好多好多,徐骁带给我震撼的不是他建立的功业,而是他为徐凤年娘亲吴素缝布鞋,屁股都被揍肿了还直乐呵;想成为佛陀吴南北初衷只是为了可以坐化出舍利子,好让李东西可以拿去换胭脂钱;来刺杀徐凤年的东越剑池的宗主宋念卿死前终于祭出剑仙一剑,脑海里满怀愧疚的却是家中几十年如一日望君归的老妻;那个愿意为身为天下第十魔头的夫君功力攀升情愿掏出自己心肝的老板娘;龙虎山上,天生痴呆的徐蛮儿轻轻抚过老天师赵希抟道袍上的灰尘。

着墨虽少,但满面鲜活。

 

第二篇:雪国 书评

《雪国》书评

雪国在夜空里,一片白茫茫,山上还有白花,杉树。

——题记 川端康成,日本作家,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中提到,“在《雪国》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冷艳的插话里闪烁的光辉,卓越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具有精雕细琢的神秘价值,有些地方的写作技巧超过了欧洲。”

“由于川端先生热爱纤细的美,并且赞赏那种洋溢着悲哀情调的象征性语言,用它来表现自然的生命和人的宿命的存在。如果能把表面行为的无常,比作漂浮于水面的水藻,那么川端先生的散文,可以说反映出俳句这种纯粹日本式的细微的艺术。有关日本人的传统观念及其本质,我们一无所知,因此我们无法最终逼近川端作品的核心,但是一经读了他的作品,就会发现他在气质上与西欧的近代作家有某些相似性。”这是瑞典科学院对川端先生的评价。 《雪国》这部小说故事很简单,简单得像一杯清水。然而小说的情感却很浓冽,浓冽得像一碗米酒。男主人公岛村三次去同一个地方,是为了见同一个女人,也是为了见同一个自己。

半透明的岛村,孤独的驹子,清澈的叶子。

岛村,一个研究舞蹈的文化人,“从小熟悉歌舞伎”,长得英俊,衣食无忧,是个消极的纨绔子弟,嘴边常挂着“徒劳”。有人说岛村是虚无的,但也有人说岛村是实实在在的,他对身边环境的感受、“美 得徒劳”都刻画了他的性格。而我认为岛村是半透明。岛村是敏感的

人,虽然书中没有明言,但书中不时写到岛村对驹子的眼睛和心的察觉。了解了岛村,我们才能更好地分析驹子,叶子。这一切都在岛村的眼中,岛村的一举一动中表现出来,而不是他们自顾自地在上演人生。没了岛村,整个故事都无法展开。

“女子给人的印象洁净得出奇,甚至令人想到她的脚趾弯里大概也是干净的。岛村不禁怀疑起自己眼睛,是不是由于刚看过初夏群山的缘故。”而岛村的反应呢,“不禁一愣,正了一下坐姿。”驹子就这样吸人眼球的出场。

她的出场是以陪客的身份,那时岛村想要一个艺妓,而凑巧的是村里的艺妓都被叫去参加一个酒会了,于是驹子被叫来与岛村谈天。那时驹子还未当艺妓,是个青涩的女子,当岛村询问是否可以发生关系时,驹子立刻回绝,她对此感到羞耻。但经过那一次与岛村的接触后,驹子暗暗喜欢上了岛村。终于在一次喝醉之后,驹子晃到岛村的房间,迷糊中与岛村发生了第一次,其实也可以说那是驹子自愿的。事后,驹子哭着拍打岛村说:“你说过的,把我当真正的朋友,是你没守住约定,是你,不是我,不是我。”说完又紧紧抱住岛村,之后岛村回到了东京。

叶子是小说一开始就描写的人物,在火车上岛村遇到了照顾病人的叶子,他一下子被叶子的清纯模样吸引住了,他通过叶子映在车窗上的影像观察她,叶子的明眸不时的闪烁,十分的美丽动人。

但在结局,叶子为了救困在剧场里面的孩子不慎从二楼坠落。那时,一直说叶子是疯子的驹子奋力跑过去救叶子,却被消防员拦住。

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

岛村回到了东京,驹子继续留在这个小山村里,叶子不知生死。 这个故事总是该有个结局的。

美人最美的结局,不是和你一起终老。而是化作蝴蝶永远在你的梦里活着。作者把最美的语言留给了女子,每一个都美得就像雨后的荷花,茫茫的白雪,剔透的玉石。最后玉石碎了,我们能否体会到岛村的心情。 这是一部凄美的小说。景色,声音,人,都是凄美的,叶子的声音“美得近乎悲戚”,虽然我并不能想象出那到底是种什么样的声音,但心底里却漫过凄美而伤感的情绪。这种伤感一直存在着,伴随着读完整部小说。“他到底还是当艺妓了么?”岛村一惊,这惊是浓得化不开的伤心吧?尽管这伤心是徒劳。他本没有资格对她感觉失望,因为他本就没有资格对她有什么期望。他和她缘分大约就像这雪,虽然眼下是如此的美丽,美丽得这么深厚,但终究是要融化的,是要消失的。所以他便懒懒的了,没有过分的追求,没有执着,只有等待,等待她的到来,因为执着只是徒劳。然而在他的心底却是有一条情感的河流的,读这小说,就想起了李煜那句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而他的愁呢,“就哗啦一下子,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了。那不是银河,是心里的泪水吧? 这是一部温暖的小说,雪是温暖的,火光是温暖的,人脸是温暖的。小说开头把读者带入一望无际白茫茫的雪的世界,带进寒风袭卷

的雪国。然而行文不久就让人感觉到了温暖:那是叶子对病人的爱护带来的暖意。接下来是火光,火光映照在叶子的脸上,她的眼睛同灯火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夜光虫。这火光在浓浓的严寒里带来的温暖是多么醒目。还有小说后面反反复复写到的,驹子的醉态、驹子的嬉笑怒骂,都散发着温暖的气息,让读者只感觉到雪国里的晶莹,却感觉不出雪国里的冰冷。甚至结局也终于一场火,叶子死在火里,暖暖地离去。 《雪国》是以日本传统文学的悲哀与冷艳结合的余情美为根基,展现了一种朦胧的、内在的、感觉性的美。虽然有颓伤的倾向,但也不能否定其净化的主要一面。所以这部名作不论是故事的展开,还是人物的塑造,都着眼于使美从属于心灵的力量。他写驹子的情绪、精神和心灵世界始终是哀与艳,写驹子的爱情没有肉欲化,而是精神化和人情化。

正是基于此,川端对驹子这个人物抱有丰富的同情心,在他笔下的驹子流露出来的是内在的真实的哀愁,洋溢着一种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天真无邪的性格。从表面上看,作家将这个人物装饰得十分妖艳、放荡,但却没有过多地展现她的肉感世界,而着眼于实际反映她内在的悲伤,带有深沉的哀叹。应该说,《雪国》中所描写的种种悲哀,以及这种悲哀的余情化,都是有着自己的理念,也就是有着日本文学主情主义的精神。它一方面深化了悲哀与冷艳之美、余情之美。一方面又接触到了生活的深层面。其价值不仅在于决定驹子这个人物的精神结构和行为模式,而且通过它来探讨人生的感伤。

这是一部应该在深深的夜里,捧在手里,于昏黄的灯下,清心细读的小说,那是它带给心灵的慰藉应该是深雪里的温暖。

品读《雪国》,品读川端康成,品读不一样的悲哀与冷艳,品读不一样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