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石涛的“不似之似”

论石涛的“不似之似”

彭涛 092班 2091311221

(摘要):石涛在众多的概念中是通过一些成对的概念来辩证关系的。他主要有:形与神的关系;形与气的关系;形与势的关系;情与景的关系;“蒙养” 与“生活”的关系。 ,绘画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已不再是现实生活里纯粹的某一原本客观物象,而是经过了艺术家的提炼、概括,蕴含了某类客观物象的本质特征,成为审美意象。不能一味的模仿自然对象,这样才有艺术存在的价值。但不能过分强调变形,变形的目的是为了传神与概况对象。变形就是抓住对象的特征加以艺术的概括、夸张、提炼而进行的表现。真正动人的艺术,往往不是那些纯写实和纯抽象的东西,而是二者不同程度的结合所产生的作品。形神兼备应是正确的追求。

关键词:石涛、不似之似、“蒙养”与“生活”、形似与神似

石涛的“不似之似”是一种艺术形象。他的艺术形象主要包含的概念有

①“生活”、“蒙养”、形、神、灵、意、情、景、势、气象、似、不似之似、气、理、法等等,

而艺术形象是美学和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概念,在艺术作品中,一切思想内容和审美内涵都要通过艺术形象来体现。石涛用“不似之似”来揭示绘画形象的形与神的辩证法,是极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齐白石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论就是来源于石涛的“不似之似似之”论。是来源于石涛的“不似之似似之”论。

石涛的“不似之似”自古到今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想很多人对“不似之似”有之不一样的见解,齐白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具有神似的特征的形似;冯远的直观形象与间接形象的表现。但我们要怎样理解它呢?很多大家都曾经讨论过“似与不似之间”的妙处,范曾关于似与不似的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似与不似不是中国画的精髓,重要的是如何似。显然,如何把握这个“妙”?要了解石涛的“不似之似”论,就要从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入手。要了解石涛的“不似之似”论,就要从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入手。我主要分三部分来分析。

第一,浅析石涛本人的“不似之似”的特点。

石涛在众多的概念中是通过一些成对的概念来辩证关系的。他主要有:形与神的关系:以形写神,以传神为住,不似之似似之。形与气的关系:,以写气为主,以形为基础。形与势的关系:以形写势。情与景的关系:以景抒情,景中含情。“蒙养” 与“生活”的关系:

②以“生活”表现“蒙养”。一幅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我、心,而最终是取决于“蒙养生活”。

石涛非常重视此观点。他在绘画形象中的形与神的这个重要论点就是“不似之似似之”论。“不似之似”我们不能望文生义,表面看起来“不似”,但它不是真正不似,而是指形象与实际对象有一定的距离,即不是完全照搬对象的一切,要进行概括、加工、提炼、提高和“美化”。“似之”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传神”。 就好比中国画与西洋画,西洋艺术注重“写实”,注重形似;而中国画只用线条表现人物的神,注重神气。而西洋画就好比话剧,注重背景,凡事逼真。中国画好比京剧,开门骑马,只做手势;服饰脸谱,奇形怪状,而神情活现。我们中国艺术坦白大胆,这是中国艺术的独特特色。所以,石涛他主张绘画“山川万物之具体”,同时主张在这种描绘中要注意捕捉山川的表情、外在美和内在美,即“蒙养”与“生活”。以形写神,实际就是以“生活”表现“蒙养”。

第二,分析当代大师是如何继承与创新石涛的“不似之似”。

③白石翁指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在这里他完全

继承了石涛的“不似之似”论,这仍是要求形神兼备,不能脱离客观物象基本的形似,但又不能死于形似,而要由形似上升至神似。因为,绘画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已不再是现实生活里纯粹的某一原本客观物象,而是经过了艺术家的提炼、概括,蕴含了某类客观物象的本质

特征,成为审美意象。这里的“太似”,指的正是拘泥于生活表面的“真实”;所谓“不似”,指的是歪曲生活的“虚假”。“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要求的恰恰是要艺术家不能局限于生活局部的真实,不要机械抄录生活琐事细节,而要高瞻远瞩地把握生活的趋势,洞幽烛微地开掘生活的底蕴,通过个别、独特的审美意象,展示生活具有普遍意义的美。这样,就能通过绘画艺术作品的有限意境展现出生活的无限神韵,才能极大地拓宽作品的审美空间。

叶浅予在“不似之似”中又继承了齐白石的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他说“不工而似,名手也”这就是对“不似之似”的注解。齐白石原话说:“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复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自能形神俱见。”这是实践家的经验总结,最有说服力。由此可知齐白石的主“形神兼备”或“形神统一”的历史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在这个基础上,齐白石又提出“不似之似”的理论,可以理解为“具有神似特征的形似”,也可以理解为“形似之极,妙在神似”,这是从形神关系这个角度来理解“似与不似”。重要的是应该从“生活现象”和“艺术现象”之间的关系来理解:这“不似”是指艺术形象,“似”是指生活现象,着重说明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艺术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而高于生洁真实。要求艺术家在表现生活时强调“不似之似”,也就是高于生活的“似”。

第三,自己的一些见解。

我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绘画艺术更应该是进步的,这些由古人传承下来的理论我们依然不能丢弃,现在很多杂七杂八的艺术作品迷乱了我们的眼睛,很多人一味的变形而从来没有考虑“不似之似”的真正意义。在(《石涛—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杨成寅编著)的第三章“不似之似论”中讲到,变形与“不似之似”。不能一味的模仿自然对象,这样才有艺术存在的价值。但不能过分强调变形,变形的目的是为了传神与概况对象,为了强调形体的感染力而不得不采取的手段,并不是追求形式的变化。变形不是胡来,信笔涂抹,而是抓住对象的特征加以艺术的概括、夸张、提炼而进行的表现。明代八大山人的画就是变形的,他的鸟的眼睛是方的,但特别的精神。陈洪绶的画也是变形的,但他画上的人物确能传神,所以我认为变形是可取的。所以我认为,不管怎么“变形”,都离不开对概括、提炼等,主要的目的就是达到传神,而传神的最高级就是“神似”。④

论石涛的不似之似

论石涛的不似之似

论石涛的不似之似

图一 图二

“似与不似”就是形与神的关系,自古到今没有绝对的形似或神似,流传到现在的那些艺术作品绝对是由艺术家经过技巧的概括或提炼才形成的,那些好的作品为什么会流传到现在,绝对有他存在的道理。我们反对“唯形论”与“唯神论”,在现实在做到绝对的形神平衡是不可能的,实际必然是“要么形重于神,要么神重于形”。“似与不似之间”的妙处还在于“似”,这个“似”不是表面现象的形似,而是集中概括了物象精神状态的神似。画到高妙之处,神采意境为上,形质表象次之,二者兼之方称为妙品。我们提倡以神、以气写形,以神为主导,以气为主导,是传统形神论的核心,以形似为基础,传神才是作画的最终目的。反对对自然形的逼肖和准确细腻的刻画。得神在于忘形,专注于形,则神必受拘限。单纯形似的追求,必然削弱对精神本质的表达。沈括说到“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似求也”。

既反对功力未到,形似未准,假托“不似之似”,或者故弄玄虚,假托“变形”,玩弄“不似之似”,以欺世人。“似与不似之间”才是正确的方法。真正动人的艺术,往往不是那些纯写实和纯抽象的东西,而是二者不同程度的结合所产生的作品。形神兼备应是正确的追求。

参考文献

叶浅予编著,《师古人之心——中国画研究》,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

刘叔成等著,《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第三版,2002.8.

杨成寅编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石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12.

吴冠中编著,《我读石涛画语录》,荣宝斋出版社,1996.2.

注释:

④杨成寅编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石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12.,62 吴冠中编著,《我读石涛画语录》,荣宝斋出版社,1996.2.61 题枇杷《齐白石绘画精品选》图102,人民美术出版社19xx年,北京.6 杨成寅编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石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12..68

 

第二篇:石涛的一画论

石涛的一画论

石涛是中国书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大师。他的艺术博大精深, 充满创造活力。石涛传世的书画作品, 一半以上都是在扬州创作的, 很多人都认为, 他是扬州画派的开山鼻祖。

石涛还有一本重要的绘画理论专著《苦瓜和尚画语录》,人们简称《画语录》。这一著作, 石涛生前在扬州大涤堂就曾亲书精刻成书, 名曰《画谱》, 但流传未广。现在流传的《画语录》, 则是雍正年间汪绎辰的传抄本, 和石涛自己的刻本有不少差异。

石涛《画语录》立志既幽深窈渺, 造语又玄奥晦涩, 传画家不传之秘。《画语录》开篇即云:“太古无法, 太朴不散; 太朴一散, 而法立矣。法于何立? 立于一画。一画者, 众有之本, 万象之根; 见用于神, 藏用于人, 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 乃自我立。”这就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著名的“一画论”。

现在, 凡研究石涛和他绘画的人, 都会试图对“一画论”做出自己的解释。有的说得很浅显, 认为“一画”就是用来造型的一根线条。这无疑没有深刻领略石涛艺术思想的丰富内涵。有的说得很深奥, 运用儒、释、道的经典旁征博引, 一般读者又很难弄得很清楚。在各家对“一画论”林林总总的解释中, 我认为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的解释最为确当, 也最为透彻。他引用《老子》说的“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认为“一画”不止是“一条横线”的意思, 也是“最原始最完整的线”的意思, 是“最上大法也”。他认为, 和世界文化相比, 西方喜散, 分析事物、定立法则愈来愈细, 见散而不知归, 发展下去, 足以毁灭艺术。石涛“立法”,有“念朴”之心, 不忘“太古无法”之时“太朴不散”的本真浑朴之气。他说:“以一法贯众法者, 慎法立而朴远,愈散愈纷, 愈形而下而忘乎源本, 则俗法魔道盛而夺大朴真法矣。”我以为, 他的这段话说得很精彩。我们试看石涛本人的书画作品, 无不淋漓生动, 笔情纵恣, 磊磊落落, 直写胸臆, 这应当是对他的“一画论”最好的诠释。有人说石涛的画法是“以法法无法, 以无法法法”,这也就是石涛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

“一画论”是石涛绘画理论的出发点, 也是其艺术哲学的核心。石涛认为,“夫画者, 从于心者也。”“此一画收尽鸿蒙之外, 即亿万万笔墨, 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我的理解: 石涛所说的“一画”, 如同是画家的心电图, 它从心生出,是画家心性的流露。而且, 画家的学识修养、技艺训练, 以及他对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的感悟, 甚至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风气、人生际遇等等, 各种显露的、 隐含的、自觉的、不自觉的, 一切尽在一画之中, 一画便是一切。一画未出之时, 所有这些都是存在于画家心中的浑沌的“太朴”, 一画既出, 则“太朴散矣”, 静止的、原始的状态被打破, 而将画家心中浑

沌的“太朴”运行为具体而微的纸上的形象, 主宰其运动过程和结果的, 便是这“无法之法”的“一画之法”。西方学者弗洛伊德认为, 艺术创作中, 人的潜意识或潜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而且不为人的主观意志所左右, 也不受种种法的约束。他所指的这种潜意识或潜能, 和石涛“一画之法”的内涵, 都能给人相同的启示。东西方两位大师的心应该是相通的。

我们听说过这样的故事: 艺术大师吴昌硕学画时, 欲拜当时名气已经很大的画家任伯年为师。任伯年说, 你画几笔我看看。吴说, 我不会画。任说, 你随便画。于是吴昌硕信手画了几笔。任伯年看了大为兴奋, 说: 你将来的成就一定在我之上。后来吴昌硕果然成了一个伟大的画家。听了这个故事, 我相信很多人就会觉得, 石涛的“一画论”虽然玄奥, 但并不是不可理解的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