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荀子名言

孟子名言

? 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 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 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 7、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 8、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 9、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10、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 1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1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13、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1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 16、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1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19、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22、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 2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24、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 2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26、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 2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2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 1

?

?

?

?

?

?

?

?

?

?

?

?

?

?

?

?

?

? 下顺之。 2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0、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32、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35、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36、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37、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39、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40、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41、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42、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4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4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4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47、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荀子名言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5、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 6、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 7、公生明,偏生暗。

? 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9、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 1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 1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 12、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 13、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 14、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 1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 16、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2

? 17、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 1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 19、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 20、学无止境。

? 2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 2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 2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 2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 25、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 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 27、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 28、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 29、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 30、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 31、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 32、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 33、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 34、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 35、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 36、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 37、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 38、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 39、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 40、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 41、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 42、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 4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 44、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 —— 荀子

? 45、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3

 

第二篇: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在孟子与荀子学说中,人性论都是他们各自思想体系的基础,同样是人性论,荀子与孟子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当我们仔细研读他们关于人性问题的表述,发现虽然结论不同,但在逻辑上并不相背,而且在理论使命上也是大致相同的,仿佛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如同从手心与手背两个方面来看同一只手一样。

孟子与荀子人学体系的基本结构相似。他们学说的核心都致力于人学的体系化,而天人关系问题都是其全部学说的立论基础。仅从各自的人学基本概念上看也有相似之处,他们各自都将人分解为心与性,并从性、心、天的角度来建构人学价值理论。

孟子与荀子都承认人的自然本性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欲望是不可去除的,因而都具有自然主义倾向。

孟子与荀子都主张对人性进行改造,体现在他们学说中的基本儒学价值观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尽管如此,孟子与荀子关于人性论的学说显然是不同的,这尤其可以从他们关于人性论的主张推展开来的社会政治理论中能够地看出各自的差异。

一是人性论的概念内涵不一致。荀子学说中所谓的性,指的是人的自然本性,而孟子所论的性,虽然也包涵口、目、耳、鼻之欲的自然本性,但他在自己的学说中却又明确要将这些自然本性排除出人性之外;相反,荀子竭力排除在性之外的,如仁、义、礼、智等称作伪的后天教化方面的内容却是孟子人性论的核心内涵。“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荀子·性恶》)孟子说:“人们之所以能学习,是因为他们的本性是善的。”我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是还没有能够了解人的本性,而且也没有弄明白人的先天本性和后天人为之间的区别的一种说法。孟子在《尽心下》这一篇目中提出了人性的基本内涵,从中也能看出他与荀子在人性概念内涵方面的根本区别:“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口对于美味,眼睛对于美色,耳朵对于好听的声音,鼻子对于芬芳的气味,四肢对于安逸的感觉,这些爱好都是天性,但能否享受到,其中有命的作用,所以君子不把它们看成是天性所致。仁对于父子关系,义对于君臣关系,礼对于宾主关系,智慧对于贤者,圣人对于天道,都是极重要的,能否实现这些,其中有命的作用,但也有天性的作用,所以君子不把它们看成命的范畴。

二是关于善恶产生的根源不同。在孟子学说中,尽心、知性、知天——即心、性、天的三位一体是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人类

天性在本质上与天保持着同一性——人的自然本性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源于天人之间的同一性,因而人性本身就是善的。所以,孟子认为,先天性的人性是善的,只是由于后天因素的变化才使人丧失了本性,因而,人们只有不断地进行修身养性才能保持本性。而荀子在天人关系学说中嫁接了道学本体论,主张“天人之分”——天人之间各行其道。因而,心、性、天是彼此分开的。所以,荀子认为人的性、情、欲所代表的自然本性是恶的,人们只有对恶的自然本性进行改造才能去恶向善。“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曰:若是则过矣。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荀子·性恶》)孟子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因为丧失了他们的本性,所以才变恶的。”我说:像这样来解释就错了。孟子所谓本性善良,是指不离开他的素质而觉得他很美,不离开他的天生资质而觉得他很好。所谓本性是善的,应该是不离开它的素质就是美的,不离开它的资质就是好的。那天生的资质和美的关系、心意和善良的关系,就像那可以看东西的视力离不开眼睛,可以听声音的听力离不开耳朵一样。所以说资质的美和心意的善良,就像眼睛的视力和耳朵的听力一样。如果人的本性生来就脱离他的素质、脱离他的资质,一定会丧失它的美和善良,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本段中“所谓性善者……故曰目明而耳聪也”应在“若是则过矣”,翻译时作了改正。)

三是关于人性改造的方式不一致。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体现的是基于人性的道德自觉。天、人关系交汇于有血有肉的人,儒学从哲学意义上找到了人的存在根基。也就是说,人可以从先天赋予的性本身内观宇宙,宇宙的本体论内化在孟子式的人学体系中。人先天性具有了道德自觉与内心自省的主体精神,从而通过知性而知天,最终通往与天合一的绝对精神。因而,孟子的性善论,虽然也包涵有外在的强制性社会改造方面的内容,但从主要方面来看,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律性人性改造方式。荀子提出的性恶论,强调礼、法并重,主张从强化社会规范之类的客观方面改造人性。既然人性是恶的,那么,很自然地,社会能否安定的前提就在于组成社会的每一个人的“性”能否得到有效的治理。因而,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也有道德主义的主体内心自省与自觉,但从主要方面来看,是一种由外而内的他律性人性改造方面。“孟子曰:?人之性善。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恶用圣王、恶用礼义矣哉?虽有圣王礼义,将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恶。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今当试去君上之势,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治,无刑罚之禁,倚而观天下民人之相与也;若是,则夫强者害弱而夺之,众者暴寡而哗之,天下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孟子说: “人的本性是善的。”我说:这是不对的。凡是从古到今、普

天之下所谓的善良,就是指符合礼义法度,遵守社会秩序;所谓的邪恶,就是指偏邪险恶,违背礼义。这就是善良和邪恶的区别。果真认为人的本性本来就是符合礼义法度,遵守社会秩序的吗?那么又哪里用得着圣明的帝王、哪里用得着礼义了呢?即使有了圣明的帝王和礼义,又能礼义法度的普及、社会秩序的安定增加些什么呢?其实并不是这样,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古代的圣人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认为人们是偏邪险恶而不端正、悖逆作乱而不守秩序的,所以给他们确立了君主的权势去统治他们,彰明了礼义去教化他们,建立起法治去管理他们,加重刑罚去限制他们,使天下人都从遵守秩序出发,从而符合善良的标准。这就是圣明帝王的治理和礼义的教化。如果抛掉君主的权势,没有礼义的教化,废弃法治的管理,没有刑罚的制约,站在一边观看天下民众的相互交往。那么,如果这样的话,那些强大的就会侵害弱小的并且对他们强取豪夺,人多的就会欺凌人少的,并且会不断地侵扰他们,天下人悖逆作乱而各国互相灭亡的局面不等片刻就会出现了。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后天的作为。

人性是人的自然本性,从本质上说,并无善恶之分。之所以有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争,主要是由于他们各自学说中的概念内涵不一致的原因造成的。除此之外,我们必须指出的是,从孟子性善论到荀子性恶论,所代表的儒学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从孔、孟等儒学开创者的道德主义与理想主义向荀子式的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转变,儒学为君主政治服务的倾向更加突出。

荀子提出的性恶论,发生在中国大一统的前夜,其主张也反映了中国文化走向的重大变化。除了社会政治因素之外,也有学者指出,孟子与荀子人性善恶之辩,也反映了赵国与邹国民风之别。孟子是邹人,邹鲁之间儒者居多,民风受到儒之柔术的影响,所见善人与善行较多,所以,孟子提出的是性善论;荀子是赵国人(也有一说是宋国人—姑且不论),燕赵民风粗犷,凶暴之人相对较多,所以,荀子提出的是性恶论。当然,此种说法也未必能够站得住脚。

无论是孔孟儒学,还是荀子儒学,都属于贵族文化的范畴,但孔孟儒学中或多或少地体现了部分人民性、民主性,而荀子儒学则彻头彻尾地排斥了儒学中的人民性与民主性,倒向王权专制主义的一边。如果说孔孟是“良儒”的话,那么,荀子可算是一个“恶儒”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