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雪国》中的比喻看川端康成的语言艺术美

从《雪国》的比喻中看川端康成的语言艺术

内容摘要

爱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是川端康成语言运用

艺术特点之一。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是指用与本体(甲)本质不同但有相似性的喻体(乙)来描写或说明本体,从而更形象、生动地表现本体的特征或作用。比喻的结构特点是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比喻的运用原则,一是喻体和本体既要有相似之点又在本质上明显不同,二是喻体必须浅显,使人容易理解。为了使自己的语言能够更加富有感染力,川端康成从新感觉派时期起就喜欢使用大量的比喻;其后虽然有所变化,在使用的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却没有根改变这这种习惯,没有彻底放弃这种修辞方法。①

关键字:川端康成、《雪国》、比喻、语言艺术美

1

从《雪国》的比喻来看川端康成的语言艺术

比喻这种修辞在表达上故意偏离一般语言规则,造成语言的超常表达,这种词汇的常超组合,虽然偏离一般语用原则的构造,却激发了人的心理机制,已达到特定的语用效果。而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川端康成,正是充分的认识到比喻这种修辞格的巨大作用,从而充分地、巧妙地、自然地运用到他的作品之中,使他的作品,无论是在音乐美、建筑美还是绘画美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卓越的文学成就,在新感觉派作家之中独树一帜,同时我们也在川端康成的这种发挥到极致的比喻修辞手法中,看到了比喻这种修辞同样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如对细节的细致的比喻,对场面新奇的比喻,对人物心里灵动的比喻等等,让处在文学四要素中的读者、作家、世界以及作品得以有机的交流和融通,川端康成正是充分认识并利用这四点,让我们了解到,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意识的流动,情感的宣泄,更是通过语言运用中修辞这种手法,表达作家更细微的创作动机, 2

以及作品给我们带来的便娟婉约而又立体大气等的各感官的冲击效果。下面我们就以《雪国》这部作品为例,,从比喻的明喻、暗喻以及借喻来分析川端康成的语言运用的艺术之美。这样的例子在川端康成先生的《雪国》中俯拾皆是:

一、 从明喻来看川端的语言运用艺术美

明喻指的是直接明白的运用喻体来描写本体的比喻类型,形式上有:“像”“似”“宛如”“仿佛”“一般”等连接本体和喻体,使小说所描写、刻画的人、事、物、景,使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他们的可爱和美感。②《雪国》中在叶子出场时,小说这样描写到“姑娘将身子探出窗外,仿佛向远方呼喊道:‘站长先生,站长先生!’”,“仿佛”一词给我们的想象是距离很遥远,但是各根据我们的经验分析,叶子与站长相距不远,但是“仿佛向远方呼喊”说明叶子呼喊声音大,时间长,也反映出叶子急需了解弟弟的近况的一种对弟弟的关心。同时,在礼节严明的日本国家,能够这样无所顾忌的呼喊,也反映出 3

叶子的性格中纯真率直的一面。而对雪国景色人物的描写给主人公的心理带来波动是这样描述的“正因为这样,岛村看见这种悲愁,没有觉得心酸,就像在梦中看见了幻影一样。”眼前虽是实景,却给岛村一种虚无之象,这种不悲不喜的情愫正是床端康成小说中新感觉的一种自然的流露,而岛村所看见的“悲愁”也渗透着作者的年幼失去怙恃以及亲人的相继离世的经历所形成的悲戚的创作风,也烘托出了叶子所代表的人物形象是一种“虚无美”的形象。接着川端先生有对雪国里的平凡人物进行刻画“前来招徕顾客的客栈掌柜,穿上一身严严实实的冬装,抱住两只耳朵,蹬着长筒胶靴,活像火场上的消防队员。”前面的紧凑地对掌柜的身着的细节描写为后面的“活像火场上的消防队员”的呼之欲出做铺垫,同时修饰喻词的定语“活”又非常的生动形象,反映了川端先生语言的生活化,而非其他文学形式或作品追求文学陌生化所表现的晦涩难懂,并且在反映天晴寒冷之余表现出川端先生用语经济 4

性、简约性、明了性。同样对环境进行描写,站在岛村的角度是这样观察的“在天色的笼罩下,家家户户低矮的屋顶越发低矮,仿佛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无底的深渊之中。”这种比喻也是新鲜的,营造了天高地旷的夜幕村景,也是新感觉派作家川端康成柔美细腻风格之外的大气深沉风格的展现。而岛村在返回冬季的途中,作者又抓住了这样的视点“仔细一看,对面杉林那边,漂浮着不计其数的蜻蜓,活像蒲公英的绒毛在飞舞。”岛村观察细致,甚至看到了远处的蜻蜓正在翩翩起舞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岛村的心情已经不像刚才与句子惜别是乱无头绪,而是趋于缓和,注意力转移,诠释了人物心理的波动,但是,与其说岛村目光敏锐,不如说川端先生洞察力高超,并且能将生活中的常景通过比喻的修辞加工,使被描述物具有了美学的价值和功能。又如景物中对旭日的描写“也许是旭日东升了,镜中的雪愈发耀眼,活像燃烧的火焰”这里照样与雪的完美结合给人以雄壮和力量感。是内心的热烈激情的反 5

映,也是为了突出女子秀发之美的凭据,这种比喻突出强调了文学即人学,环境的描写就是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服务的这一文学功能。环境的描写为人物的行动服务,川端先生也不吝惜笔墨,对人物的刻画做了大亮的描写。如对女佣肖像的描写“她说是十九岁。果真如此,这十九岁的人看来倒像二十一二岁。”这句话反映出了作者对女佣年龄的质疑,尽管女用的年纪不多大,但经过了长时间的人世沧桑,女子的容貌不是一个少女的形象,而是一个成熟女子的形象,也可以看出“社会这所学校”被迫的使处于社会底层的妇女心理上变得成熟的一种惋惜和无奈。而对另一位女子的肖像又是这样刻画的“颧骨稍耸的圆脸,轮廓一般,但肤色恰似在白陶瓷上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在川端先生笔下的日本女郎是非常立体可感的,单从面容来说,小说描绘了女子面容的白皙细腻光滑,同出一种典雅的古代风气,这正是川端康成在追求新感觉潮流之外仍旧没有放弃的端庄大方自然的古典美,这种美既不雍容华贵, 6

也不娇丽矫饰,也是作家创作风格中的又一独到视点。而对于人物神态的描写,川端先生也有其独到的思路“就说叶子吧,就连在火车上,她也想母亲那样忘我地照拂照拂这个男人,把他护送回来。”这种有些夸张的比喻的力量,作者没有将叶子的照拂比喻成为妻子,而是将叶子与行男之间的恋情升华为亲情,或者说面对奄奄一息的病患,川端康成调动了叶子人性中原始的母性的伟大力量,致使一个弱小女子来护送一个五尺男儿并予以保护,这也反映出端康成年幼失母的内心的悲凉以及对母亲的爱的一种渴望以及对亲情的憧憬。此外,作者也巧妙地抓住全体形象来进行刻画,譬如对学生大学所带来的欢乐时是这样描写的:“身体一下子完全没进雪中,看不见了。他们像游泳似的在雪中划走着。”作者也许无心去表达什么深刻的哲理和内涵,而是通过这种比喻以无心之中对学生“玩”的描写的一种会心的感情流露,孩子们玩得酣畅淋漓,而且非常具有创造性“像游泳似的在雪中划走”,作者的这种 7

意识流班的描写,营造的是一种自然的美,尽管描写的是一种社会活动,但处于雪国中的人和事物按其轨道运行,顺乎规律而合于自然,成为一种自然化了的社会美。川端康成对人物美的刻画的比喻还体现在对人物处境的这种描写之中“从火车上望去,她好像一个在乡村水果里的奇怪水果,独自被遗弃在煤烟熏黑了的玻璃箱似的。”这种比喻可以用句子中的词语来评价,就是“奇怪”。首先,这种比喻是以岛村的视角(“从火车上望去”)描写叶子的,也在向读者暗示:岛村与驹子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玩客与舞妓之间的简单关系层面,而是上升到因爱生怜的感情阶段。因为水果如果被遗弃就会失去光泽,而放在煤烟当中又会加速其变质死亡,这一切又在透明的玻璃箱里进行,是眼睁睁的看着难以名说的惨状,这种比喻真实的刻画了驹子内心中对岛村的一种绝望了的失望的眷恋,同时也可以看出面对离别时岛村内心无奈与纠结的复杂心情。而离开驹子单独返回东京的岛村坐在火车上,“单调的车轮 8

声,开始听的时候像女子絮絮叨叨的话语”,这里的比喻显然又是一种创造性的比喻,车轮的声响与女子的话语相似甚微,但才使得岛村的这种心理郁积的惦恋或者说是爱情,充斥着岛村的大脑,使岛村产生了幻听,岛村也在自己验证着自己感情,无法控制的感情,令其瞬间失去了辨别的理智,在这里川端先生也一改以往的冲淡平和的常态,而又有了一种新的风格上的尝试,也就是新感觉派中的不因循守旧,食古不化;比喻给其带来的推陈出新的追求美的要求也符合新感觉派所追求艺术潮流。对于情节的刻画,川端康成更是追求浑然天成,如对岛村和句子的两性描写“女子没有答应他的要求,两臂交叉压在他所要求的东西上,像上了门闩似的?”寥寥几笔就将二人的两性关系情节描绘出来,看似朴素自然的却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言简意赅的向我们传达了大量的信息,女子的反抗是出于羞涩的反抗,是出于对倾心者的仰慕而反抗,反映的是日本歌舞妓中少有的真心和良知,同时也为女子后来的 9

顺服造成矛盾,从而推进情节的发展

二、从暗喻来看川端的语言运用艺术美

所谓暗喻就是直接将本体等同于喻体以描写或说明本体的比喻类型。通常用“是”“等于”“成为”“等于”等动词连接本体和喻体,暗喻除了典型形式外,还有一些具有同样表达功能的变式,它们没有喻词,而是通过超常的特殊搭配,把本体和喻体直接组合成为一个句法结构,事先想象的飞跃③。这种巧妙地连接,生动地表现,是川端笔下比喻运用的又一精湛表现。这种语言运用手法《雪国》多体现为对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对话的描写。如“外面昏暗下来,车厢里的灯亮了。这样玻璃就成了一面镜子。”由于自然的因素,玻璃就拥有了映像的功能,但是为了顺应情节的开展和人物心理的发展玻璃,玻璃也就需要性的成为了镜子,能让岛村看到叶子的模样,使之成为情感交流的媒介,既与近旁的叶子传递感情,又使岛村想起了远方的女子,这也就为了岛村的出场起到做自然的铺垫的作用。再来看 10

看对孤冷的残月的描写,“月儿皎皎得如同一把放在冰块上的刀。”“冰块”的晶莹与“刀”的锋刃衬托月亮的“皎皎”,将月亮的冷艳一展无疑,这种比喻似乎比中国作家群体所描绘的“银钩”更加直接,更加有力,更加犀利,更加形象贴切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感觉。又如另一处对景物的描写“不知为什么,只是北面的枝丫一直枯到了山顶,光秃秃的树枝,像是倒栽在树上的尖桩,有些似凶神恶煞的兵器。”川端先生通过别出心裁的惊人的想象,生动传神的勾勒出冬季萧索荒凉的景色,也透视着川端康成的审美观——以丑为美的病态审美观,这也许是川端先生新感觉思想中与众不同的一面。人物对话中的暗喻也经常在《雪国》表现出来“你是说师傅死啦?已经不住在那房间里,这回你的家成了真正的‘下处’了”,“下处“是艺妓暂时居住的地方,从岛村的口吻中可以体味到一丝讽刺,师傅的死尽管让驹子获得了相对的自由,但出于身份地位的制约,她将何去何从,命运实属渺茫,暗示了她被掳 11

走的不幸结局,而写到两人的绝别时,作者将镜头转向岛村“岛村站稳了脚跟看,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心坎上倾泻下来。”此时的岛村处于孤立无援之中,银河哗啦等声响似乎是他即将与驹子永别而无力挽回这种局面的内心崩溃的声音,伴随着银河的倾斜,他和驹子的爱情之火也无可挽回地化为幻灭,而岛村也似乎像被河水吞噬了似的,陷入一种垂死的绝望,以悲剧的形式结束了小说的运笔。

三、 从借喻来看川端的语言运用艺术美

所谓借喻就是不出现本体,也没有喻词,直接用喻体替代本体进行描写或说明。④这种比喻形式更加灵活,正好与川端康成灵活多变的文思不谋而合,但是这种形式在《雪国》中出现频率较低,举例如下:

小说的发端介绍了环境“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白茫茫”指的是雪,而雪花在在夜空中可也看出是白色,而且是茫茫大雪,将天地照亮,这就将读 12

者自然而然的带进茫茫的雪国之,给人以辽阔、庄严、肃穆、神秘之感。再来看对女主人公句子的描写“这纯粹是女子纯洁的心灵在呼唤自己男人的声音。”这是岛村与舞妓之间微妙关系变化的一段描写这种假设性的借喻带有一定表达上的夸张性和情态上肯定性,舞妓与岛村虽然相识短暂,但舞妓的心中戏剧性的萌生了纯洁而又浓烈的爱情,写出了舞妓性格中敢爱敢恨的一面,同时也预示着岛村与舞妓之间即将深化的感情。“但是,看上去她那种对城市的憧憬,现在已隐藏在淳朴的绝望之中,变成一种天真的梦想。”从驹子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各方面可以看出驹子的率直一面,也许由于这种既成的性格,都市将不是适合她生存的真正的土壤,她的身、心、灵已经融入到了雪国,而且不受约束的她也常常心直口快地发出“你们东京?”分明是把自己与城市对立开来——乡村的恬淡月城市的喧嚣对立起来,她也自认为想法天真,所以又果断的禽兽埋葬了她城市梦想,这也是他、她村之间的一道看 13

不见的墙,最终二人不会走到一起。又如“她虽然只是在宴席上弹弹,可简直弹得跟在舞台上一样。”这段描述将驹子得得弹奏状态娓娓道来,可以看出她技法的纯熟,态度上的一丝不苟,这也许是她能够操出一首好琴声的秘密吧,我们可以从驹子一不苟中和看出这个女子坚定地,不会去改变自己所坚持的东西,尽管改变也只为爱人,但也不全部的改变,性格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

以上,就从《雪国》的比喻——明喻、暗喻、借喻中分析了川端康成的语言艺术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小说作为最具典型性的叙事文学艺术,力更广泛,更细致,更完整的描述生活,这就离不开语言的运用,特别是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而川端康成正是把种手法发挥的淋漓尽致。作为一名杰出的小说家,及其重视语言和语言的运用,他提出一些主张:语言应当力求简短,力求含蓄,有余韵,有暗示;语言应当有诗意和美,毫无诗意和没得语言不是文学语言;语言 14

应当富于变化,使文章显得丰富多彩,让人读起来不觉得沉闷;语言应当举一反三,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现代作家应共同努力,是日语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美好,更加纯洁。⑤而修辞比喻这种语言运用方式,正将川端康成的主张诠释的一览无余。我们有的时候更多的关注小说内容的展现,而忽视了小说的表现技巧的运用,这是不可取的。端康成在《新文章读本》(1949~1950)一文里,他指出:对于艺术来说,表现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小说来说,文章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今天的作家往往把文章、表现看作技巧,看做雕虫小技,他们更重视思想内容,以为只要思想内容好就行,文章、表现无关紧要。以前的作家并不如此,他们以为思想内容再好,文章、表现也不能粗制滥造。显然这是两种相反的观点,难以断定孰优孰劣,但却可以肯定,今天的读者和作家对语言、文章、表现的思考实在太轻率了。⑥比喻这种修辞方式,对于语言运用艺术美的展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雪 15

国》中可以看出比喻对人物、环境、情节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也为小说是指一些留白,使读者在主题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挖掘小说中,留给我们的潜台词。尽管语言的词汇量很丰富,但是也有不能满足我们的创作去求得时候,所以我们不能过分的依赖已有的语言,比喻这类方法刚好能弥补创作是词汇匮乏这一不足,运用赋予想象的句子。调动读者的想象思维,促进读者与作家、作品、世界的互动,在充分表现作品的灵活性的同时,也显示了川端康成成熟干练的语言运用艺术。同时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是语言变得简洁明了,深入浅出,明白如话,这样才会使处于不同背景,阶层,社会,国家地区的人更容易知晓作品所跟我们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这就是川端康成认同的并不断探索创新的比喻所带来的语言运用艺术美。

注释:本文所节选的《雪国》译文皆选自叶渭渠译本,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16

20xx年

① 何乃英,《川端康成小说艺术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243

②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2007,294页

③ 同上书,295页

④ 同上书,295页

⑤ 【日】川端康成:《川端康成全集》(日文版),第一卷,41页 ⑥ 同上书,第32卷,205、206页

17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实用日本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从《雪国》的比喻来看川端康成的语言艺术

论文作者:张光凯

准考证号:010310192279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指导教师:朴晶

组织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东语学院

18

 

第二篇:谈川端康成《雪国》中“美”的多重性

谈川端康成雪国中美的多重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