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小说《张之洞》书评

知君别有拳拳意,不独文章艳少年

——评《张之洞》

张之洞不仅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而且是学术界的巨擘。他通过顺畅的科举之路获朝廷重用,在京为清流砥柱,热衷国事,外放亦忠君勤政,体恤民情。他更于极力维护满清统治之余,积极倡导西方科技文明,提出著名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大力开办洋务实业,在中国近代史上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继鸿篇巨著《曾国藩》、《杨度》之后,著名作家唐浩明先生推出了他的“名臣三部曲”最后一部、历史人物封笔之作《张之洞》。对于张之洞这一站在晚清政治经济文化前沿的人物,作者将审美的目光从政治层面上升到历史时代与思想文化层面,并对其作了深刻的哲学审视和文化剖析,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形象丰满、充满矛盾的文学人物张之洞。 [1]

1 作者其人

唐浩明,湖南衡阳人,19xx年出生,文学硕士、编审,长期致力于近代文献的整理出版与历史小说创作,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多次获国家级大奖;另还著有《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等。[2]

2 是历史,亦是当代史——独到之处

2.1 选材——瞄准晚清,眼光独到

从作者的“名臣三部曲”来看,他一开始就将自己的目光锁定清末民初这一历史时期,不得不说他具有独到的历史眼光。某种程度上说,清末民初新旧对峙、大起大落、风起云涌的特色颇近似于当代的中国 。而且两者在历史任务上具有延续性,当代中国所践行的“与世界接轨”之道路正是当年无数仁人志士所探索的那条救国主线的继续。此外,选取张之洞作为主角亦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视角。因为正是在这半新不旧之间,在传统与未来的冲撞之下,在历史风云际会的最前沿,从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张之洞身上可以发掘出非常丰富的东西。

2.2 构思——泾渭分明,脉络清晰

整部小说囊括了张之洞风云变幻、高潮迭起的一生,其时间跨度之长、人物关系之复杂、涵盖内容之丰富令人叹服。但作者又偏偏有如此高超之技巧使读者能时刻把握文章脉络,领会作者之用心。 小说以张之洞一生的政治活动为经线,以他与朋友、幕僚、朝廷甚至政敌的关系为纬线。[3]叙述了张之洞面对复杂的“三千年之一大变局”,怎样从一个科举场上的得意青年跻身于晚清统治集团,成为奏弹国家大事、一展雄心抱负的清流健将,怎样由出任山西巡抚开始了他人生最精彩最重要的三十年,怎样实现由清流党向洋务派的转变,办实业、兴学堂、倡游学、练新军等。

纵横交错之余,作者也巧妙地处理了小说的明暗线:政治活动是明线,思想变化是暗线。小说从张之洞由清流言官到维新名士的政治角色转变过程,由笃信“经世致用”到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转变过程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清流砥柱、洋务殿军、与时维新。“审视了身兼政治重臣与学术巨擎双重身份的张之洞在不可遏制的历史潮流面前通经与致用,卫道与维新的迷茫和困惑,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3]

2.3 人物——亦正亦邪,形象丰满

纵观他非凡的一生,张之洞绝对是一个可亲可敬的名士型人物,用“邪”字形容这样一个伟人似乎不大合适。但作者笔下的文学人物张之洞又的确是一个有着许多缺点、充满种种矛盾的更加合乎人性的真实人物。作者在《<张之洞>写作思考》一文中提到,“写活小说人物,尤其是写活主人公张之洞,应是小说第一要务”。[4]正是带着这样摒弃空洞概念,还原人物真实个性的自觉,作者成功刻画出一个极具士人特色,又富有鲜明个性的丰满形象。

他博学好古,诗文领一时风骚,又视国事为生命,一心为国效力。在强敌压境、国家危亡的情况下,他大义凛然,痛斥朝内卖国投降的行径。俄国要吞并新疆伊犁,彼时和清使俄大臣崇厚签订了里瓦基亚新约十八条。仅官居五品时任翰林洗马的张之洞“敢为大言”上书请斩崇厚,毁俄约,朝廷批准了他的奏折,撤换了崇厚,否定了与俄签订的卖国条约。其实早在张之洞高中探花之时,提点他的房师范鹤生便洞察出了他的高远志向,并送上七律四首加以赞扬。其中一句“知君别有拳拳意,不独文章艳少年”便是对他最 1

恰切的评价。

但他同时又是一个视仕宦为生命、一心效力朝廷甚至有些愚忠的传统士大夫,也是一个缺乏“现代化”知识、满脑子儒家禁锢的封建官僚。他热衷仕宦,时刻盼望着能被早日提拔。在得知慈禧为他调整廷试名次后,顿生“肝脑涂地无以为报之感”,并告诫自己要“今生今世永远忠于太后,忠于朝廷,鞠躬尽瘁”。虽然他在任湖广总督时大力兴办洋务、创办实业,晚年也积极参与维新活动,但是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与他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他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他的性格矛盾还多有体现:他是一位肯办事能办事具有大刀阔斧革新气概的实干家,也是一个刚愎自用、只讲形式不重实效的官场人物;他生财有道,广辟财源,但又好大喜功,糜费挥霍;他渴望中国富强,并为此大刀阔斧地干了大半辈子,但直到瞑目的一天,他也只能留下“一生的心血都白费了”的叹息。

2.4 意义——时代悲歌,历史必然

作者在《<张之洞>写作思考》一文中亦明确表示,“写出时代酿造人生的悲剧命运,最富于文学价值,而这,又正是本书的写作意图”。

事实上作者正是努力这样做的。小说更多地着眼于历史背景,整部小说几乎是人物命运与历史命运的交互。从张之洞作为清流砥柱,出任山西巡抚,禁毁烟田,中法战争中危难受命,镇南关大捷,到建汉阳铁厂,积极推动洋务运动,张之洞一生的每一重大阶段都浓笔重彩地出现在小说中,而这每一阶段都和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如中法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八国联军入侵、东南互保、镇压自立军起义、筹办新政等密切关联,而且他都在其中占有着重要地位。然而,当时已病入膏肓的大清帝国矛盾丛生,尤其是政府腐败不堪,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一个渴望有所作为的人都难以取得成功。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历史意识努力地表现出了特定历史时代和氛围中特定人物的性格矛盾和命运悲剧。这就使作品对主人公个体形象的描写,转化升华成了对一种文化人格形象的塑造与透视。[5]

3 细节同等重要——不足之处

《张之洞》的确是一部史料圆熟,虚实相生,人情世态描写得生动微妙,写得非常用力的历史小说,但掩卷之余,还是让人觉得有些微不足之处。

历史小说最能打动人也最难刻画的地方当属细节。在唐先生这部呕心之作里有些细节却给人以嫩弱浮浅的感觉。例如小说里有一段写同样是晚清名臣的张之万与堂弟张之洞密谈时吐露心腹之语,告诉后者一条官场晋升的诀窍——“这诀窍就在于要寻找一个有力的靠山。”听到这个诀窍,“入仕已经近二十年了”的张之洞受到“如同佛手摩顶一般”的震动。这就未免有点夸张了,像做官要有靠山这等自然平常的道理,应是人尽皆知的,似乎没必要花大篇幅如此郑重其事地强调。

另外,对于作品中一些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和句式构造出来的对话和人物心境,我并不十分认同。例如为了突出张之洞忧国忧民的感性一面,作者把他写得特别容易心潮澎湃,“每每激动得两眼闪动着泪花”,“激动地握着桑治平的手说”,“两双滚烫的大手紧紧地握着”,“凝重的目光遥望着窗外”??如此“现代化”的描述,难免使作品丧失了些历史小说应有的苍茫沉郁的独特韵味。

4 小结

西方哲人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张之洞》便是这样一部极具现实关照意义的历史小说。它选取晚清这样一个政局动荡、风云变幻的时代,以清晰的脉络向读者呈现一个亦成功亦失败、亦辉煌亦虚幻的矛盾人物,并深刻剖析一代儒臣悲剧收场的时代因素与文化底蕴,以此借古喻今,给今人以更多的启迪。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