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复习资料

心理测量学复习资料





名词解释:

1、 心理测验: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2、 误差:就是在测量中与目的武官的因素所产生的不准确的或不一致的结果。–

3、随机误差: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变化无规律的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机的。它影响准确性,又影响一致性。–

4、系统误差: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因素引起的恒定的有规律的误差。这种误差稳定地存在与每一次测量中。它只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5、真分数T:在测量没有误差时所得到的真值。–

6、信度: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变异数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

7、效度: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质准确测量程度。–

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有效变异)与实测值变异之比。–

8、内容效度:指项目对欲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

表面效度:指外行人从表面上看测验是否有效。–

9、构想效度:指测验对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测量程度。–

10、效标:指衡量册样有效性的外在标准,通常指我们要预测的行为。–

11、原始分数:直接从测验上得到的分数。–

12、导出分数:通过统计方法由原始分数转化到量表上的分数。–

13、常模参照分数:把受测者的成绩与具有某种特征的人所组成的有关团体作比较,根据一个人在该团体内的相对位置来报告他的成绩。–

14、常模团体: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

15、百份等级:在常魔土体中低于该分数的人数百分比。–

16、自陈量表:依据所测量的人格特征编制客观问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感受去逐一回答,以此衡量个人的性格特征。–

17、评定量表:通常由一组描述个体特征或特质的词或句子组成,要求由他人经过观察对某个人的某种行为或特质作出评价。–

18、情境测验法:属于行为观察法一种,是将被试置于特定情境中,由主试观察被试行为反应,从而判定人格。–

19、社会计量法:是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确定团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团体结构的方法

20、学习障碍:指在获取与运用听讲、说话、阅读、书写、推理或数学能力上显现重大困难的一群不同性质学习异常者的通称。一般认为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失常这种个人内在因素所引起。–

21、适应性行为:个体实现人们所期待的与其年龄和文化群相适应的个人独立与社会职责的程度和功效。–

简答题:–

1、 编制测验的一般程序:–

A确定测验目的(测验量对象,测量目标,测验用途)–

B拟定编制计划–

C设计测验项目(搜集有关资料,选择项目形式,编写和修订项目)–



D项目的试测和分析(试测;分析:对象,实施过程,时限)–

E合成测验(项目的选择,项目的编排,编造复本)–

F测验使用的标准化(施测过程:指导语,时限;记分评分,分数的解释)– G搜集信度和效度资料–

H编写测验手册–

2、 施测过程引起的误差:A测试环境B测试时间C主试因素D意外干扰E评分记分–

3、 被试引起的误差:A应试的动机B测验焦虑C测验经验D练习效应E反应倾向F生理变因–

4、 影响信度的因素:A被试的样本B测验的长度(测验越长,信度值越高)C测验的难度–

5、 影响效度的因素:A测验本身(项目的质量、数量)B测验的实施(指导语,作弊,记分评分?)C被试的主观方面(样本特点,身心状态)D进行效度化所依据的有关准则E样组方面

测验本身因素包括:1测题中所用词汇和句型不能过于困难2试题的意思应该清楚3所编制的测题应该适合所要测量的学习结果4测题中不能提供额外线索5测题的编制要合理6选择题的正确答案不能有明显的组型7测题数目8测题的难度要适当。

6、 确定常模团体时要注意的问题:A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B标准化样本必须是所要测量的群体的一个代表性取样C取样过程必须详尽地描述D样本的大小要适当E要注意常模的时间性F要将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结合起来–

7、 对标准分数的评价:–

(1)优点:A用等距量表来表示测验分数,使进一步统计分析成为可能B常态化标准分数可参照常态曲线面积表直接转换成百分等级,易于解释C允许将几个测验或量表上的分数作直接比较–

(2)缺点:A统计上的复杂,难以让门外人了解B在实际应用时,通常只以标准分数来表达,而没区分是常态化还是线性转化的分数C常态化标准分数是认为是分数呈常态分布,当所测特质的分数在实际上不是常态时便扭曲了分布的形状–

8、 心理测验的应用领域:实际工作,理论研究–

A在实际工作中:选材,安置,诊断,评价,咨询–

B在理论研究中:搜集资料,建立和检验假说,实验分组–

9、 对智力的看法:–

A智力是学习的能力(伯金汉,科尔文,汉蒙)B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斯腾,威尔斯,爱德华,桑代克,品特纳)C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比奈,推孟)D智力是信息加工的能力(斯腾伯格)E对智力的综合理解(韦克斯勒)–

10、人格测验的编制方法:–

A合理建构法: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詹金斯活动性调查表JAS–

B经验标准法:明尼苏大多相人格问卷MMPI–

C因素分析法:卡特尔16PF–

D综合技术:杰克逊人格JPI,艾森克人格EPQ–

11、评定量表所产生的误差有:严格误差,宽容误差,趋中误差(三种误差会使评分的区分度降低)逻辑误差,“光环”效应,认知误差–

12、投射测验的基本假设:–

A人们对与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是有原因而且可以预测的,而不是偶然发生的–

B个人的反应固然取决于当时的刺激和情境,但个人当时的心理状况、已有的经验、对未来的期望,对当时的知觉与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发生很大作用。–

C人格结构的大部分处于潜意识中,个人无法说明。但当个人面对一种不明刺激情境时,却可以使潜意识中的欲望,动机等泄露出来。–

13、投射测验的分类:–



A联想法(荣格的文字联想,罗夏墨迹) B构造法(莫里的主题统觉测验)–

C完成法(句子完成测验) D选排法E表露法(画树测验)–

14、成就测验的种类:–

A按反应方式分:实作测验,纸笔测验B按编制方法分C从用途上分F从测验的内容范围分–

D按解释分数的方法分:标准参照测验,常模参照测验–

E从测验的功能分:检验测验,水平测验,预测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准备性测验–

15、职业测验的应用:为人择事的职业指导,为事择人的职业选拔和安置,各种执照和资格的授予–

16、霍兰德职业心理类型说:–

A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个体趋向于选择最能满足个人需要,实现职业满意的职业环境。– B理想的职业选择是使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相互协调和匹配。–

C6种人格类型与6种与之相对应的环境模式: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

17、学习障碍的成因:A脑功能失常B生物化学失调C遗传因素D环境因素–

学习障碍的促因:A生理状况B心理状况C环境因素(某些创伤性的经验、家庭的压力、教学的不当或学校经验的缺乏等)–

18、适应性行为的测量与智力测验的区别:–

A适应性行为试图获得个体惯常行为模式的标准,而智力测验只要用来获得潜在能力的最高水平。–

B适应性习惯难为测验要求涉及大量不同的日常生活领域,而智力测验主要集中于言语和推理能力。–

C通过对与被测者经常接触的人进行访问、调查,经常可以获得有关适应性行为的有用资料,而智力测验只能通过标准化的方法来获得资料。–

19、心理健康问卷的种类–

(1)按量表项目编排方式分类:A数字评定量表B描述评定量表C标准评定量表D检选量表E强迫选择评定量表–

(2)按评定者性质分类:A自评量表B他评量表–

19、瑞兹和西格尔于19xx年提出了一整套评价量表的原则:–

A功效性:质量好的量表应该项目描述清晰,等级划分合理,定义明确–

B敏感性:指选择的量表应该对所评定的内容敏感。–

C简便性:指所选的量表简明、省时和方便实施。–

D可分析性:使用量表的目的就是要对评定对象的性质、行为或现象作质与量的估计。– 其他:–

1、心理测验的先驱:高尔顿–

卡特尔于1890年发表的《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首创了“心理测验”这一术语。–

2、桑代克:凡客观全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 麦柯尔: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3、测验的特性: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4、心理测验的种类:–

(1)按测验功能分类:A能力测验(实际能力,潜在能力/能力倾向测验/性向测验;普通能

力测验/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 B成就测验(学校中的学科测验),–

C人格测验(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动机,情绪,品德,信念,价值观)–

(2)按测验目的分类: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示性测验–



5、区分度D(鉴别力):伊贝尔项目鉴别指数与评价标准–

0.4以上 ——很好; 0.30-0.39——良好,修改后会更佳–

0.20-0.29——尚可,但需修改; 0.19以下——差,必须修改–

6、难度越接近0.5,项目的潜在区分度越大;难度越接近1或0,项目的潜在区分度越小。

7、经典测量理论的基本思想:把任何一个测验成绩都看作是真分数和测量误差的和。– X=T+E(X:实得分数,E:测量误差,指随机误差)–

8、效度受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影响。–

可信测验未必有效,有效测验必可信。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

9、弗兰士和米希尔将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效标效度。–

10、确定构想效度的方法:测验内法;测验间法(相容效度,区分效度??);??..– 效标效度分为:预测效度,同时效度。–

11、分数的合成:项目的合成;分测验或量表的组合;测验或预测源的组合。–

12、T=50+10Z 标准九=5+2Z–

13、选择测验必须注意两个方面:所选测验必须适合测量的目的;所选测验必须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14、心理测验的保管应注意:保密性,科学性。–

15、高尔顿是测验运动的最早倡导人,他使用生理计量法;斯腾伯格与智力三元论;– 比奈和智力年龄;推孟和比率智商;韦克斯勒和离差智商;皮亚杰和认知发展测验;– 《中国比奈测验》是一个标准化的智力测验。–

16、韦氏量表:成人,儿童,幼儿;分为操作量表和言语量表。–

分量表智商DIQ=3Z+10,总量表智商FIQ=15Z+100–

17、格塞尔发展量表:该量表主要诊断4个方面的能力: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

18、创造力测验:吉尔福德的发散思维;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言语?,图画...,声音词语?。

19、明尼苏达多相人格MMPI:编制方法是经验标准法,类型是自陈量表;由14个量表(10个临床量表,4个效度量表)组成;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

20、卡特尔16PF:因素分析法,16个因素;适用于16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

21、艾森克人格:问卷综合技术,3个维度(E:内外倾性,N:情绪性,P:精神质)L:效度量表,测量说谎和掩饰–

22、罗夏墨迹测验:测验分四个阶段:自由反应阶段,提问阶段,类比阶段,极限试探阶段。

23、莱斯是教育测验的创造者;桑代克是教育测验运动的鼻祖,19xx年桑代克发表书法量表,这是世界第一个用科学方法编制的教育测验工具。–

24、教育的目标分为:认知性的(与知识和认识能力的发展有关的目标),情感性的(指一定的态度、价值和情感)和心理运动(指有关的动作技能目标)三大领域。–

布鲁姆的对教学目标的6个级别类型: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5、职业测验主要涉及到两个效度:预测效度,内容效度。–

26、最早的常识始于一战,迈纳开始兴趣研究;第一个职业兴趣量表是19xx年斯特朗编制的斯特朗职业兴趣表SVIB。–

27、评价中心技术,也称情景模拟技术。最早期于二战德军事部门。–

应用评价中心技术选拔管理人才使用最多方式:文件筐测验,无领导小组讨论,还应包括心理测验,管理游戏,角色扮演,预算计划小组。–

28、临床测验是指专为医学临床诊断而设计的测验。–

常用的临床测验有:神经心理学测验,儿童心智缺陷测验,心理健康问卷等。

四种测量水平:类比测量、等级测量、等距测量、比率测量。

斯比量表第四版的特点:1新版在内容上涵盖较广泛的认知技能及信息处理能力方面的测试,突破了早期版本较偏重语言的倾向,范围扩大至数量、空间及短时记忆。2放弃以前版本采用的“年龄量表”的形式,而代之以“分测验”的形式,即把相同类型的测题组合在一起成为分测验。3新版量表有15个分测验,它们主要评估四大较大领域的认知技能,这四个领域是:语言推理、数量推理、抽象--视觉的推理、短时记忆。4在施测程序上,新版仍然保存了原先适应性测验的特点。5新版除了提供代表一般能力的总分之外,还可获得上述四个领域的分数,四个领域中任何组合的分数,以及15个分测验的个别分数。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1确定编制测验的目的2产生测题3测验的标准化4测验量表和常模 主试的资格:1心理测验的专业理论知识2心理测验的专业技能3测验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测验的选择:1选择与测验活动目的相符的测验2了解测试对象的受测条件3分析所选测验的特点

 

第二篇:心理测量学(考试复习资料分享)

心理测量学

第一节概述

一、测量与量表

1.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该定义包括三个主要元素:事物;数字;法则。

2.测量要素:参照点(绝对零点和相对零点)和单位(好的单位要:有确定的意义,有相同的价值)。

3.量表是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

4.根据量表的精确程度,可把量表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水平: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

二、心理测验的性质(考):

1.间接性;2.相对性;3.客观性。

三、心理测验的分类(以下五题考一题)

1.按测验的功能分:⑴智力测验⑵特殊能力测验⑶人格测验。

2.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⑴文字测验⑵操作测验。

3.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⑴客观测验⑵投射测验。

4.按测验的方式分:⑴个别测验⑵团体测验。

5.按测验的要求分:⑴最高作为测验⑵典型行为测验。

四、测验观

1.错误的测验观:⑴测验万能论⑵测验无用论⑶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2.正确的测验观:⑴心理测验昌重要的心理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⑵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五、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心理门诊中运用较多的大致有这样三类心理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评定量表。

五、心理测验的产生和发展

1.记住三个人的名字(考):

⑴首先倡导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

⑵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上。

⑶比内主张用一种测验的方法去辨别和发现智力落后的儿童,与助手西蒙发表量表。

2.心理测验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⑴操作测验的发展⑵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⑶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⑷人格测验的发展。

3.近些年来我国的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测验本土化,编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智力测验、适应行为量表等。

第二节测验的常模

一、常模团体

1.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2.常模团体的条件:

⑴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

⑵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

⑶样本的大小要适当(一般最低不小于30或100个;全国性常模,一般应有20##-3000人为宜)

⑷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的产物。

3.取样的方法:(记住名称)

⑴简单随机抽样⑵系统抽样(组距)⑶分组抽样⑷分层抽样

二、常模的类型

1.最早的一个范例是葛塞尔发展程序表。

2.皮亚杰最著名的工作就是对守恒概念的研究(5质6重7容)。

3.比内-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智龄)的概念。智龄的计算方法(考):基础年龄,即全部题目都通过的哪组题目所代表的年龄。例如在吴天敏修订的比-西量表中,每个年龄都有6个题目,答对一题则得智龄2个月。

三、百分位常模

1.百分等级(考):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未分组资料的百分等级计算公式:

PR=100-(    )

其中R是原始分数排列序数,N是指总人数,PR是百分等级。例如:小东在30名同学中评议成绩是80分,排列第五名,则其百分等级为:

PR=100-(  )=85,即指在100名被试者中,语文成绩低于小东的80分的有85人。

2.百分点PP(百分位数)(考):百分点的计算可根据直线内插法进行。例如:高考的最高分为695分,其百分等级为100,最低分为103分,其百分等级为1,要录取20%的学生进入大学,百分等级为80的百分位数(PP)可以用下式计算得出:

   = 得PP=575  (若最高分为650,最低分为105,则PP=532)

四、标准分常模(考)

   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认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因为它的基本单位是标准差,所以叫标准分数。常见的标准分数有:z分数、Z分数、T分数、标准九分、离差智商(IQ)等。

1.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

z=(X-)/SD  其中X为任一原始分数,X为样本平均数,SD为样本标准差。

由于在z分数中经常出现小数点和负数,通常把它转换为Z分数:   Z=A+B z  

A  、B为根据需要指定的常数。加上一个常数是为了去掉负值,乘以一个常数是为了使单位变小从而去掉小数点。

 2.非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考)

五、智商及其意义

1.比率智商:比率智商IQ被定义为心理年龄MA与实足年龄CA之比,乘100为避免小数。即

IQ=  100(MA:心理年龄,CA:实足年龄)

2.离差智商:IQ=100+ 15 =100+    从不同测验获得的离差智商,只有当标准差相同或接近时才可以比较,标准差不同,其分数的意义便不同。

六、转换表(考):最简单而且最基本的表示常模的方法就是转换表,有时也叫常模表。

高出一个标准差,百分等级为84,高出两个标准差,百分等级为98

低于一个标准差,百分等级为16,低于两个标准差,百分等级为2

第三节测验的信度

一、信度的定义

1.信度是指同一被试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2.在测量理论中,信度被定义为: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方差与总方差(实得分数的方差)的比率。

3.信度也可以看作在总方差中非测量误差的方差所占的比例。

二、信度的评估类型与方法

1.重测信度:又称稳定性系数,它的计算方法是采用重测法,即使用同一测验,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组被试者前后施测两次测验,求两次得分间的相关系数。

最适宜的时距随测验的目的、性质和被试特点而异,一般是两周到四周较宜,间隔时间最好不超过六个月。

2.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它是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复本)来测量同一群体,然后求得被试者在两个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复本信度的高低。

如果两个复本的施测相隔一段时间,则称重测复本信度或稳定与等值系数。

3.内部一致性信度

⑴分半信度:分半法经常会低估信度,必须修正,借以估计整个测验的信度。其中常用的修正公式是斯皮尔曼-布朗公式:

    rxx = 2rhh/(1+rhh)式中rxx为两个一半分数的相关系数,rhh为测验在原长度时的信度估计值。

⑵同质性信度:代表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

4.评分者信度:用于测量不同评分者之间所产生的误差。一般要求在成对的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平均一致性达0.90以上,才认为评分是客观的。

三、信度与测验分数的解释(考)

确定信度可以接受的水平(记数据),一般原则是:当rxx  <0.70时,测验不能用;当 0.70 ≤  rxx  <0.85时,可用于团体比较;当rxx  ≥0.85时,才能用来鉴别或预测个人成绩或作为。

2.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从信度可以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这就是测量标准误的应用。它有两个作用:

⑴估计真实分数的范围(考):

⑵了解实得分数再测时可能的变化情形(考):

例:假设在一个智力测验中,某个被试的IQ为100,这是否反映的他的真实水平?如果再测一次,他的分数将改变多少?已知该智力测验的标准差为15,信度系数为0.84,则其IQ的测量标准误码和可能范围分别为:

SE=15  =6.0

IQ=100 ±1.96 ×6=100 ±11.76≈88-112

我们可以说这个被试的真实IQ有95%的可能性落在88-112之间。即若再测一次,他的智商低于88、高于112的可能性不超过5%。

3.比较不同测验分数的差异:差异分数的标准误问题,其公式为:SEd=S

例:某被试在韦氏成人智力测验中言语智商为102,操作智商为110.已知两个分数都是以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的标准分数。假设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的分半信度分别为0.87和0.88.问:其操作智商是否显著高于言语智商呢?

首先计算出差异分数的标准误:SEd=15  =7.5

在统计上,经常要求两个分数的差异程度达到0.05即5%的显著水平,才能承认不是误差的影响。因此,将差异标准误(7.5)乘以1.96,结果为14.7,这表明个体在韦氏测验两半得分的差异高于大约15分,才能达到0.05的显著水平。上述被试的差异分类为110-102=8是不显著的。

四、(考)洛德提出在学绩测验中,为了保持其可靠性,各类选择题的理想平均难度为:五择一,0.70;四择一,0.74;三择一,0.77;是非题,0.85.

第四节测验的效度

一、效度的定义

1.在心理测验中,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

在测验理论中,效度被定义为在一组测量中,与测量目标有关的真实方差(或称有效方差)与总方差的比率。

2.信度和效度的关系(考):

⑴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⑵效度是受信度制约的。

二、效度分类与评估方法

1.⑴内容效度:也称逻辑效度,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用性;从而确定测验是否是所要测量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取样。

这种测验的效度主要与测验内容有关,所以称内容效度。

⑵内容效度的评估方法(考)

①专家判断法②统计分析法③经验推测法

2.⑴构想效度:也叫构思效度、结构效度。它主要涉及的是心理学的理论概念问题,是指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程度,即测验的结果是否能证实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想,解释的程度如何。

⑵构想效度的评估方法:

①对测验本身的分析:

Ⅰ测验内容效度可以作为构思效度的证据

Ⅱ测验的内容一致性指标可以推断测验是测量单一特质还是多种特质

Ⅲ有时分析被试者对题目的反应特点也可以作为构思效度的证据。

②测验间的相互比较

③效标效度的研究证明

④实验法和观察法证实

3.⑴效标效度:又称实证效度,反映的是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境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程度。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效度的标准,简称效标。分为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两类。

⑵效标效度的评估方法:

①相关法②区分法③命中率法

三、效度的功能之一-----预测误差: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常以决定性系数来表示,意指相关系数的平方,即   r2xy   ;代表效度系数的平方,即决定系数。

四、如何提高评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专栏)

1.常见的评定误差:⑴严格误差⑵宽容误差⑶趋中误差⑷逻辑误差⑸“光环效应”⑹期待效应

以上前三种误差都将缩小分数的分布范围而使评定的信度和效度降低。

2.如何减少评定误差?其中有:评定等级的划分不可过细,通常等级的划分都在3-7之间,现时以采用5个等级最为常见。

3.检验一致性的统计方法:

⑴符合率:一般符合率达75%即可,达90%就比较理想。

⑵相关分析法:一般相关系数0.7以上即可接受,大于0.9则认为评定结果较可靠。

⑶Kappa系数法:一般要求Kappa系数大于0.5,则认为评定者之间一致性检验符合要求。

第五节项目分析

一般来说,测验的项目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一、项目的难度

1.难度,指项目的难易程度。通常以通过率表示,即以答对或通过该题的人数百分比来表示:

P=×100%  (P代表项目的难度,N代表群体被试者人数,R为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数)

2.P值越接近于0.50,区别力越高,即难度在0.50左右的试题比较合适,各题难度在0.50 ±0.20之间。

二、项目的区分度

1.项目区分度,也叫鉴别力,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区分度取值范围介于-1到+1之间。

2.计算方法

⑴鉴别指数:D=PH-D为鉴别指数,PH为高分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或得分率,PL为低分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或得分率。

⑵相关法

①点二列相关:点二列相关法适用于一类变量为二分称名变量,另一类变量为连续变量的成对变量的相关计算。

②二列相关:二列相关适用于两个连续变量,但其中一个变量被人为分成两类。

相关法此种相关适用于两个变量均为二分称名变量。

三、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一般来说,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较易的项目对水平低的被试区分度高,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

第六节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一、测验的用途分两类:显示和预测。

二、工作分析及步骤:

1.工作分析:对于选拔和预测功用的预测性测验,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所预测的行为活动作具体分析,称为工作分析。

2.这种分析包括两个步骤:

⑴确定哪些心理特征和行为可以使要预测活动达到成功。

⑵建立衡量被试是否成功的标准。

三、测验题目的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

1.   已出版的标准测验2. 理论和专家的经验3. 临床观察和记录

四、命题的一般原则

1.内容方面要符合测验的目的

2.文字方面语句要简明扼要

3.理解方面不要使人误解

4.社会敏感性方面尽量避开

五、试题的排列方式(考)

1.并列直进式;2.混合螺旋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