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指示代词的发展

第四讲 指示代词的发展

1 近指代词

(1)甲骨文中,指示代词有“之”、“兹”2个。均近指。(郭锡良:“之”、“兹”是一种广泛的指代。)

之日允雨《殷墟书契前编》

西周金文始见“是”、“斯”。传世文献始见“此”、“时”,更晚一些。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诗?秦风?驷驖》

毛传:时,是; 辰,时也。

(2)依上古音系(以《诗经》为上限),“兹(精母)、斯(心母)、此(清母)”——齿音;“之(章母)、是(禅母)、时(禅母)”——舌面音。又:“之、兹、时”之部叠韵;“此、斯、是”支部叠韵。读音相近,可能是同源的关系。

(3)上古近指代词时代与地域的差异

近指代词“兹”、“时”、“斯”等在古代文献中的分布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顾炎武《日知录》卷六“檀弓”条云:“《尔雅》曰:‘兹、斯,此也。’今考《尚书》多言‘兹’,《论语》多言‘斯’,《大学》以后之书多言‘此’。”

又云:“《论语》之言‘斯’者七十,而不言

‘此’,《檀弓》之言‘斯’者五十有三,而言‘此’者一而已。《大学》成于曾氏之门人,而一卷之中,言‘此’者十有九。语音轻重之间,而世代之别,从可知已。”1

地域方言的对立。

方言接触。

《庄子》、《荀子》中“斯”偶见,亦可以用“地域方言”说加以解释

(4)中古汉语近指代词的发展,产生的新的形式。 这——“这”最初见于唐代,有“者”、“遮”、“拓”(“柘”之形误)、“只”等不同书写形式。

這胡误我,這胡误我。(旧唐书·史思明传) 者汉大痴,好不自知。(燕子赋)

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王衍,醉妆词) 遮阿师更不要见。(唐摭言)

及到遮身今有疾。(维摩经讲经文)

赭回好好更看去也。(历代法宝记)

“这、那”在唐代产生后,用法上有一个特点,即只能作定语,不能单独作主语。这种情形在北方延续到元朝。在南方,“这、那”单用作主语的时间早一些: 这是说天地无心处。(朱子语类辑略) 1 顾炎武关于《论语》、《檀弓》中“斯”的统计数字包括近指代词和连词,与本文不同。

近指代词“这”的复音形式:

与“个”“般”“回”“底”等组合。 欲得来生者个数。(敦煌变文集) 者般汉有什么死急!(明觉禅师语录)

积善之家有余庆,皇天只没煞无辜。(目连变文)

问:“如何免得生死?”??师云:“遮底不生死。”(景德传灯录) 这们女婿要如何,愁得苦水儿滴滴地。(清平山堂话本) “这”的来源:

a.朱骏声、吕叔湘:“这”是由上古的“者”变来的。

b.王力: “这”由上古的“之”转变而来。“之”、“者”同属照母。由于口语和文言分道扬镳,“之”字的口语音到了中古和文言的“者”音相混了(声调微异),就有人借“者”字表示。但许多人觉得“者”字并非本字,所以又写作“这”、“遮”。

c.高名凯、周法高:“这”是“適”的借字,“適”的草体楷化成“這”。

质疑:“之、者、遮”——平声,“適”——入声,为何要借用一个入声字?

d.志村良治:根据唐末汉藏的对音材料,近指词读ca,汉字记作“者”,而“这(這)、遮、赭”与“者”都是音同音近,从宋代材料看这个“者”读去声,如杨万里《舟过仁安》“只者去声天时过湖得”,杨万里自注“者”读去声,后来这个音卷舌化,变为现在的读音。根据汉语音韵系统的演变规律上溯,唐代的这个近指词ca,在六朝时应为齿音ts-(精组),在上古为舌音t-(端组)。上古的指示代词系统从语音上说t系、ts系(斯、是、兹)为近指类。由此可以推断敦煌材料中的近指词ca当出自上古舌音系近指代词,至于是出自上古之部的“之”,还是出自上古鱼部的“者、诸”,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

箇(个)——南北朝后期始见(唐以前仅见2例),唐宋时期的文献里才大量出现。

真成个镜特相宜。(庾信,庾子山集)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个)长。(李白,秋浦歌)

个是何措大 时来省南院

年可三十余 曾经四五选

囊里无青蚨 箧中有黄绢

行到食店前 不敢暂回面

(寒山诗——个是何措大)

“箇”的复音形式:箇裏、箇中、箇能、箇般、箇样等。

上古汉语“箇”为名量词。

指示代词“箇”是否由名量词“箇”变来的,还值得研究。

现代湘语里还保存着“箇”的这种用法。 “阿堵”——

“阿堵”是《世说新语》里一个经常使用的指示代词,可能是当时盛行的口语词。

《世说·长康,擅长画人物。他画人像,有时画了几年都不点眼睛。别人问他为什么,他指着眼睛回答道:“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为照,正在阿堵中(四肢的美丑,是无关紧要的,画像要能传神,关键就在这个里头)!”

六朝王夷甫为人清高,从不说及“钱”字。妻子想试试他,把铜钱串起来绕床一周摆放。王夷甫醒来,无法下床,便大声呼叫婢女:“快拿开阿堵物!”。见《世说新语·规箴》。 “阿堵物”本意即“这个东西”。但由于上述王衍的故事,“阿堵物”从此成了“钱”的别名,并且

带有轻蔑的意味。

吕叔湘(1985)认为“阿堵”到宋代变为“阿底”、“兀底”,元代又写作“阿的”、“兀的”。

早是没外人,阿的是甚末言语那!(古今杂剧三十种)

兀底般媚脸儿不曾见。(董西厢)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太平广记)

“兀的不”成为一个固定的格式,表示反问。 兀的不羞杀人也天地!(董西厢)

不过,“阿堵”见于南方文献,“兀底”则见于北方文献,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远指代词

(1)甲骨文中未见远指代词。

(2)上古远指代词有“彼、其、匪、夫/若、尔”。

诗经·小雅·四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徂,往也。六月,火星中,暑盛而往矣。笺云:徂,犹始也。四月立夏矣。至六月乃始盛暑,兴人为恶,亦有渐,非一朝一夕。○构,古候反

先祖匪人,胡宁忍予?笺云:匪,非也。宁,犹曾也。我先祖非人乎?人则当知患难,何为曾使我当此难世乎?○难,乃旦反。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凄凄,凉风也。卉,草也。腓,病也。笺云:具,犹皆也。凉风用事,而众草皆病。兴贪残之政行,而万民困病。○凄,本亦作“栖”,七西反。卉,许贵反。腓,房非反。《韩诗》云:“变也。” 乱离瘼矣,爰其適归。离,忧。瘼,病。適,之也。笺云:爰,曰也。今政乱,国将有忧病者矣。曰此祸其所之归乎?言忧病之祸,必自之归为乱。○瘼音莫。 ??

匪鳣匪鲔,潜逃于渊。鹑,雕也。雕鸢,贪残之鸟也。大鱼能逃处渊。笺云:翰,高。戾,至。鳣,鲤也。言雕鸢之高飞,鲤鲔之处渊,性自然也。非雕鸢能高飞,非鲤鲔能处渊,皆惊骇辟害尔。喻民性安土重迁,今而逃走,亦畏乱政故。○鹑,徒丸反,字或作“{敦鸟}”。鸢,以专反,鸱也。鳣,张连反。鲔,于轨反。雕音彫。

诗经小雅小旻

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

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郑笺:“犹,图也。卜筮数而渎龟,龟灵厌之,不复告其所图之吉凶。”

“如匪”二句:《左传o襄公八年》引此二句,杜预注:“匪,彼也。行迈谋,谋于路人也。不得于道,众无适从。”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3)远指代词“那”——产生于六朝(王力:唐代)。

必是那狗!(朝野佥载)

兽王问那大王。(妙法莲华经讲经文)

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王衍,醉妆词)

你这个与那个别不别?(祖堂集)

关于“那”的来源:

王力:“那”最初是疑问代词,后来才转变为指示代词。

吕叔湘:由上古的“若”(或“尔”)转变而来。这两个字上古都有指示代词的用法,如“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向熹:六朝口语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爾(尔)”读音上起了分化,书面上也逐渐写成了不同的字,人称代词写作“你”,指示代词写作“那”,而文言仍作“尔”。

第五讲 疑问代词的发展

1 上古汉语。

(1)商代语言系统没有疑问代词,西周金文亦未见疑问代词,疑问代词系统是在东周产生的。

(2)依上古音系,疑问代词声母大体可以分为三系: 禅母——谁、孰、畴(用于问人);

匣母——何、曷、胡、奚(用于问事物); 影母——恶(乌)、安、焉(用于问处所)。

(3)之所以繁复,古今并存,方言并存。

万姓仇予,予将畴依?(伪《书五子之歌》)

2 中古汉语

六朝以后产生了一些新的疑问代词。

(1)“那”

疑问代词“那”最初是“奈何”的合音,最初用于问事理。上古即有此用法:

《左传 宣公二年》:“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

顾炎武《日知录》三十二:“直言曰那,长言之曰奈何,一也。”

这样的用法在汉末以前极少见。

汉末,出现于佛经翻译中,魏晋以后大量应用。 用于问事理: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孔雀东南飞) 用于问处所:

道士那来,今欲何行。(大藏经)

用于表示反问:

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孔雀东南飞)

唐代,产生相关的复合词如:那边(哪边)、那个(哪)、那里(哪)。

(2)“底”

疑问代词“底”产生于六朝,相当于“何”。 日冥当户倚,惆怅底不忆?(《乐府诗集 子夜歌》)

问原因,为什么。

杜甫《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杜荀鹤 《钓叟》:“渠将底物为香饵,一度抬

竿一箇鱼?”

底物:何物。问性状。

(3)“等”

疑问代词“等”产生于六朝。相当于“何”。颜师古《匡谬正俗》卷六:“问曰:‘俗谓何物为底,底义何训?’答曰:‘此本言何等物,其后遂省,但言直云等物耳。’”按颜氏的观点,“等”是“何等”的省称,而“底”是“等”的音变。(教材391页)

志村良治认为:“何等”习用,以至把疑问的意义附给了“等”。

衡更熟视曰:“死公!云等道?”王先谦《集解》:“谓死公云何语也。” (《后汉书 祢衡传》)

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应璩,百一诗)

(4)“甚、什么”

跟“甚麽”相当的词自唐代始见。近代汉语时期它曾有过各种标写形式,有:是物、是勿、是没、是末、是麽、甚、甚物、甚没、甚谟、甚摩、什没(拾没)、什摩、甚麽、甚末、什麽等。另外在敦煌出土文献中还出现了“没、阿没、莽、阿莽”等形式。 “是物”(“问:‘既无,见是物?’”)、“是勿”(“是勿

是生灭法?”)、“是没”(“远法师言:‘见是没?’”)——《神会语录》/“甚物”(“为甚物入入里许?”《太平广记》引《启颜录》)、“甚没”(“是甚没人?”《李陵变文》)、“甚谟”(“毕竟唤作甚谟物?”《三宝问答》)/甚“甚是身?甚是业?”《庐山远公话》——敦煌写本/“甚摩”(“甚摩处来?”)、“什摩”(“贵姓什摩?”)——《祖堂集》/“甚麽”(“为甚麽不识?”)、“什麽”(“遮个是什麽?”)——《景德传灯录》 不曾触犯豹尾,缘没横罗鸟灾?(燕子赋甲,敦煌变文集)

今受困厄天地窄,更向何边投莽人?(捉季布传文,敦煌变文集) 如今及阿莽次第?(燕子赋甲,敦煌变文集) 书写形式的变化反映了这个疑问代词的语音变化。

“甚”的来源。

向熹认为:是何物——是物(是勿、拾没、什摩、什麽、什没)——甚——甚麽、甚底、甚生。(教材下395页)

又:什没———没———莽————阿没、阿莽。 (省) (音变) (加词头)

志村良治:

是物(勿)——是没——是没——(甚)甚没/谟—

—甚/什摩—— ?imiuэt ?imuэt ?ima ?i ma ?imma

8世纪前半;8世纪中叶;8世纪后半;9世纪 10世纪中

(有介音i)(无介音)(舒声化) (受后一音节声母影响,前一音节带上m韵尾)

——甚/什麽

?immo

10世纪后半

(〈大乘中宗见解〉:“是没”的“没”注音为ma。敦煌汉藏对音〈法华经〉“十”读为sim)

(“什”本为-p尾的入声字,晚唐韵尾弱化为-b,当后接带鼻音声母的字时,韵尾同化为-m)

(“甚没(sim ma)”缩约成单音节“甚(sim)”) (敦煌资料中多用“甚”,表明“甚”是唐末五代西北地区常用的词语。“什(甚)摩”是五代南唐的标记,跟西北的“甚”同时并存。“什(甚)麽”从宋代始见。) 又:何等/何等物——等/等物——底/底物——是物 a. “等”是“何等”的省缩。b.“等”、“底”唐代某些方言中同音。颜师古《匡谬正俗》卷六:“底”音“丁儿反”(ti),“等”“本音都在反,又转音丁儿反”。c“是”为禅母,但古音与“底”相通:以“是”为谐

声偏旁的有“题”,与“底”同谐声偏旁的有“祗”。

(5)“争、怎、怎么”。

疑问代词“争”见于隋唐,也写作“曾”。疑问代词“怎”产生于晚唐,宋代才有单用的例子。潘允中:扬雄《方言》有“曾、訾”,即今语“怎”。《方言》卷十:“湘潭之原,荆之南鄙,谓何为曾,或谓之訾,若中夏言何也。”唐人作品多写作“争”,宋人作“怎”。 来源:

a.王力:争——怎——怎么。“争”是“怎”的前身,“怎么”是“怎”的分音。唐代以后还有个“作麽生”,“怎生”可能来自“作麽生”。“作麽生”和“争”或“怎”在语音上是可以相通的。

b.吕叔湘:“争”和“怎”没有历史上的联系。“怎么”源出“作勿生”,“怎”只是“作”字受了“麽”字声母影响而生的变音,而“怎生”是“怎么生”省缩的结果。

c.蒋绍愚:“怎生”早于“作麽”、“作麽生”。 “怎”是“作” 字受了“勿”、“没”声母影响而生的变音。带词尾“生”的形式产生最早,“怎”产生最晚。 “怎么”、“什么”基本上同步发展。

又(P148):“作摩”开始就是“作什麽”的意思,本是一个动宾词组。《祖堂集》卷十三:“师云:‘又是乱

走作摩?’”《祖堂集》卷十一:“师云:‘又乱走作什摩?’”后来发展为表示询问原因或目的的疑问词。“作摩(麽)”、“作摩(麽)生”的区别。加词尾“生”后,就很明确地是一个疑问词,和表示“作什麽”的“作摩”区分开来。

 

第二篇:指示代词2

第二节 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是起指示(也叫指别)和称代作用的词。所谓指示,即指明上下文或语境中存在的人或者事物。所谓称代,即用指示代词来代替上下文或语境存在的人或事物。指示代词起指示作用都是作定语或状语,起称代作用则可以作定语(上古汉语祗有“厥”“其”可以这样用)、主语、谓语、宾语或补语。

在殷商时期,指示代词是近远二分的,近指用“兹”,远指用“之”。例如:

(1)庚午卜,内贞:王勿作邑才(在)兹,帝若。(甲骨文合集14201)——庚午这天卜,内贞问:如果大王不在这里建造城邑的话,上帝会顺助吗?

(2)甲戌贞:今兹亡大[雨]。(甲骨文合集30063)——甲戌这天贞问:今天不会有大雨吗?

(3)王占曰:今夕其雨,翌辛[丑][启]。之夕允雨,辛丑启。(甲骨文合集3297反)——大王占测说:今天傍晚可能要下雨,到明天辛丑日会晴。验辞:那天傍晚果真下雨了,辛丑那天晴了。

(4)乙亥卜,内贞:王侑石在鹿北东,作邑于之?(甲骨文合集13505)——乙亥这天占卜,内贞问:大王在鹿东北拜祭了神石,在那里建造城邑吗?

到先秦时期,指示代词变得比较复杂,可以分为四套:近指代词、中指代词、远指代词和兼指代词。

一、近指代词

近指代词常见的有“此”“斯”“兹”三个,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兹”字甲骨文就有,到西周以后逐渐成为古语词,主要见于《尚书》《诗经》和《论语》。“斯”大概是春秋、战国时期鲁方言的词,主要见于《论语》《孟子》《礼记》。“此”则广泛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是当时雅言中使用的词。近指代词可以用于指示,也可以用于称代。通常都是体词性的,有时也有谓词性用法。例如:

(1)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尚书?盘庚上》)

(2)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庄子?山木》)

(3)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大雅?抑》)

(4)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是故守则同固,战则同强。君有此士也三万人,以方行天下,……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御。(《国语?齐语》)

(4)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

以上各例都是起指别作用,其中前三个例子是体词性的,后两个例子是谓词性的,意思是“这样的”。

(5)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

(6)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左传?昭公三年》)

(7)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8)背盟而欺大国,此必败。(《左传?成公元年》)

以上各例皆起称代作用,其中前两个例子是体词性的,后两个例子是谓词性的,是“如此”“这样”的意思。

二、中指代词

中指代词有“若”“尔”“而”“乃”“然”,“乃”也写作“乃”。这套指示代词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但一些方言里还存在。所谓中指,即既不是指代当前的事物,也不是指代很远的事物。最主要的是,这一套指示代词既可以与近指代词构成对立,也可以与远指代词构成对立。例如:

(1)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诗经?周颂?思文》)

(2)发彼有的,以祈尔爵。(《诗经?小雅?宾之初筵》)

以上例(1)中“尔”与近指代词“此”对举,例(2)中“尔”与远指代词“彼”对举。

中指代词中“若”“尔”“而”“乃”都有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种用法,“然”则祗有谓词性功能,没有体词性功能。例如:

(3)我闻昔者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尚书?君奭》)

(4)故其法治,其佐贤,其民愿,其俗美,而四者齐,夫是之谓上一。(《荀子?王霸》)——按:“而四者齐”犹言此四者齐也。

(5)以下贤为政而乱者,若吾言之谓也。(《墨子?尚贤中》)

(6)为天子之诸御,不爪翦,不穿耳,娶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形全者犹足以为尔,而况全德之人乎?(《庄子?德充符》)

(7)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仲尼曰:“……孟孙特觉,人哭亦哭,是其所以乃。”(《庄子?大宗师》)

(8)大夫相杀称人,此其称名氏以杀何?言将自是弑君也。今将尔,词曷为与亲弑者同?君亲无将,将而必诛焉。(《公羊传?昭公元年》)

(9)贰心必失诸侯,岂唯鲁然?(《国语?鲁语下》)

(10)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唯然,故多大国矣。(《左传?成公八年》)

以上例(3)(4)中的“若”“而”起指别作用,例(5)(6)(7)(8)中的“若”“尔”“乃”起称代作用。其中,例(5)(6)中的“若”“尔”是体词性的,例(7)(8)中的“乃”“尔”是谓词性的。例(9)(10)中的“然”字都是谓词性的。

三、远指代词

远指代词有“彼”“夫”“伊”三个,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彼”在《诗经》里也写作“匪”。“伊”主要见于《诗经》,其它先秦文献祗《荀子》一见,可能是先秦时期的某个方言词。“彼”“夫”有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种功能,“伊”祗有体词性功能,没有谓词性功能。在用法上,“夫”“伊”主要用于指别,“彼”字则指别和称代用法都很普遍。例如: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2)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chài)。……匪伊垂之,带则有余;匪伊卷之,发则有旟(yú)。(《诗经?小雅?都人士》)——按:虿,蝎类毒虫。旟,本为军旗上的装饰,用鸟的革羽(连皮剥下来的羽毛)制成。这里指头髪上有革羽装饰。

(3)吾闻夫犬戎树惇(dūn),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国语?周语上》)

(4)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国语?齐语》)

(5)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按:此例“夫”是谓词性的,相当于“那样”。

(6)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按:相,导盲之人。

(7)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孟子?尽心上》)——按:此例“彼”是谓词性的,相当于“那样”。

四、兼指代词

兼指代词是指既可以指示或称代较近的事物也可以指示或称代较远的事物的一类指示代词,这类指示代词有“厥”“其(亓)”“是”“时”“寔(实)”“之”“爰”“焉”等,其中“厥”是“其”的古语形式,金文、《尚书》《诗经》用得较多,《论语》以下的文献基本上不用。“亓”是“其”的通假字,见于《墨子》。“时”主要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它文献祗《荀子》一见。“寔”也写作“实”,主要见于《尚书》《诗经》《左传》《国语》和《公羊传》。这两个词可能都是“是”的古语形式或变体。《尔雅?释诂》:“时、寔,是也。”在先秦时期,这类指示代词与近指代词、中指代词和远指代词都有既对立又有平行的关系,所以是兼指代词。所谓对立,即在语句中相对待出现而所指对象不同,所谓平行,即在语句中相连出现而指代同一对象。例如:

(1)是故百姓冬不仞(忍)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胜计也。此其为败男女之交多矣。(《墨子?节葬下》)——按:此例“其”和近指代词“此”连用指代同一对象。

(2)夫道者虚设,其人在则通,其人亡则塞者也。非兹是无以理人,非兹是无以生财。(《管子?国蓄》)——按:此例“是”与近指代词“兹”连用指代同一对象。

(3)公子翚(huī)谄乎隐公,谓隐公曰:“百姓安子,诸侯说子,盍终为君矣。”隐公曰:“吾否。吾使修涂裘,吾将老焉。”公子翚恐若其言闻乎桓公,于是谓桓曰:“吾为子口隐矣。”(《公羊传?隐公四年》)——按:此例“其”与中指代词“若”连用指代同一对象。

(4)取天下者,非负其土地而从之之谓也,道足以壹人而已矣。彼其人苟壹,则其土地且奚去我而适它!(《荀子?王霸》)——按:此例“其”与远指代词“彼”连用指代同一对象。

以上各例是兼指代词与近指、中指或远指代词连用而指代同一对象。

(5)维昔之富不如时,维今之疾不如兹。(《诗经?周颂?思文》)——按:此例“时”与近指代词“兹”对举分指不同对象。

(6)止,彼以此其然也,说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墨子?经说下》)——按:此例“是”与近指代词“此”对举分指不同对象。

(7)因是谢人,以作尔庸。(《诗经?大雅?崧高》)——按:此例“是”与中指代词“尔”对举分指不同对象。

(8)以其敢于是也命之,不以其不敢于彼也害之。(《墨子?经说下》)——按:此例“是”与远指代词“彼”对分指不同对象。

以上是兼指代词与近指、中指、远指代词对举而分指不同对象。

兼指代词内部各自的语法功能有明显的差异,是唯一一套有明显的语法格位分工的指示代词。“厥”和“其”起称代作用时基本上祗作领属定语。“是(时、寔、实)”不作领属性定语,虽然可以作主语也可以作宾语,但是作主语更常见,尤其是“寔(实)”,祗作主语。“之”起称代作用时基本上祗作宾语。“爰”祗称代处所,出现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作状语。“焉”主要是称代处所,出现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作补语。例如:

(9)俶载南亩,播厥百榖。(《诗经?小雅?大田》)——按:俶(chù),始。载,从事。此例“厥”起指别作用。

(10)冀州……厥土惟白壤。(《尚书?禹贡》)——按:此例“厥”作领属定语。

(11)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榖。”(《尚书?尧典》)——按:此例“时”起指别作用。

(12)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诗经?大雅?公刘》)——按:此例“时”起称代作用,称代处所。

(13)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诗经?召南?小星》)——按:此例“寔”起称代作用,回指前文,作主语。

(14)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按:此例“是”起指别作用。

(15)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刻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按:此例“是”起称代作用,作主语。

(16)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孟子?尽心上》)——按:此例子“是”作判断句的谓语。

(17)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按:此例“之”起指别作用。

(18)公子再拜稽首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国语?晋语四》)——按:此例“之”起称代作用,作宾语。

(19)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经?魏风?硕鼠》)——按:“爰”作状语,称代处所。

(20)与从者谋于桑下,蚕妾在焉。(《国语?晋语四》)——按:“焉”作补语,称代处所。

兼指代词“其”“是”“之”除了体词性功能之外,也有谓词性功能,可以翻译成“那样”“那样的”。例如:

(21)重耳若获集德而归载,使主晋民,成封国,其何实不从?(《国语?晋语四》)

——按:此例中“其”回指前文,起语用关连作用,是“那样”的意思。

(22)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左传?昭公元年》)——按:此例“是”作谓语,受副词修饰。

(23)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佞乎?”(《论语?宪问》)——按:栖栖,匆忙的样子。此例“是”作状语,修饰形容词性谓语。

(24)过而不改,又之,是谓之过。(《谷梁传?僖公二十一年》)——按:此例“之”作谓语,受副词修饰。

“焉”的谓词性功能则是假借为“然”,与“如”“若”构成“如(若)……焉”格式,可以翻译成“像……那样”。例如:

(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2)夫民心之愠也。若防大川焉:溃而所犯必大矣。(《国语?楚语下》)

五、指示代词的虚指用法

指示代词无论是起指别作用还是起称代作用,一般都有具体确定的对象可指可代的,指别或称代的对象要么出现在上下文中,要么出现在话语的语境当中。但是有时指示代词指示或称代的对象也可以是不确定的,或者根本不存在指代对象。这种情况称之为指示代词的虚指用法。

近指代词和中指代词祗有在和其它指示代词对举的时候才有虚指用法。例如:

(1)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诗经?周颂?思文》)——按:此例近指代词“此”与中指代词“尔”对举,它们的指别对象都是不确定的。

(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齐物论》)——按:此例近代词“此”与远指代词“彼”对举,都没有实际指代的对象。

远指代词和兼指代词单独使用时也可以虚指。例如:

(3)人卒未有不兴名就利者,彼富则人归之。(《庄子?盗跖》)——按:“彼富则人归之”意思是“某一个人富裕别人就会趋附他。”“彼”虚指。

(4)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按: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在某一天哭泣过,就不会唱歌。兼指代词“是”虚指,不具体指别哪一天,所以用“某”来翻译。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按:“降大任于是人也”意思是“把重大任务交给某一个人”。“是”虚指。

(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论语?子路》)——按:“名之必可言”意思是“给某种东西命名一定能够称说”;“言之必可行”意思是“称说某种事物就一定能够付诸实践”。“之”虚指。

“其”字的虚指用法在理解上与“是”“之”有所不同,大多要理解成“那样的”或者“适当的”“合适的”。例如:

(7)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孟子?公孙丑上》)——按:这句话杨伯峻《孟子译注》翻译为:“伯夷,不是他理想的君主,不去侍奉;不是他理想的朋友,不去交结。”“其”虚指。

(8)今有其人,不遇其时,虽贤,其能行乎?(《荀子?宥坐》——按:这句话的意思是:假如有那样一个人,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即使(他)贤良,能做成一番事业吗?“其”虚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