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华尔街之狼”

真实的“华尔街之狼”

首先要指出,看奥斯卡入围影片《华尔街之狼》之前,请不要期待能看到一部类似《华尔街:金钱永不眠》或者《大而不倒》那样的金融题材电影。事实上,马丁?斯科塞斯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联手打造的这部《华尔街之狼》,基本上可以说和华尔街一词所指代的金融业没什么关系,更像奢靡的生活方式的“礼赞”片。

但电影《华尔街之狼》的主人公原型乔丹?贝尔福特—他也是《华尔街之狼》一书的作者—确实是一位相当成功的金融骗局制造者。 23岁的乔丹?贝尔福特在自己的肉类生意失败之后,便去了股票经纪公司,学会了金融世界的一些基本规则,之后他便买下一家名为Stratton Oakmont的股票经纪公司,于19xx年开始“创业”。 乔丹?贝尔福特和自己的小伙伴们做的事情非常简单,方式与一种被许多人称为“拉高出货”的经营策略很相似。这家公司先怂恿不知情的投资者购买低价的垃圾股,以推升垃圾股的股价,

真实的华尔街之狼

然后抛售自

己持有的股票,进而谋取巨额利润。而投资者却很可能会在股票崩盘时一无所有。

骗局的逻辑很简单,所以重在“执行”。贝尔福特拒绝聘用任何有经验的股票经纪人,反而将原来为他开卡车的一批年轻热血的销售员招至麾下。他向他们传授了自己拿手的陌生电话推销技巧—“柯达推销术”—首先不要提及某只无名的场外交易股票(低价股),而是吹捧一只蓝筹股(比如柯达)。在投资者接受了蓝筹股这个诱饵并开始信任经纪人之后,经纪人才会推销垃圾股。据相关人士回忆,当时贝尔福特的座右铭就是:“别让客户挂断电话,除非他们接受或者扭断脖子。”

此外,为了刺激这些渴望财富、愿意奋斗的年轻人,贝尔福特开着法拉利跑车上班,每天要对员工进行两次演讲,打造对自己的个人崇拜。当然,贝尔福特也不会亏待自己的小弟。根据《福布斯》杂志19xx年的报道, Stratton Oakmont的经纪人每年可以赚到大约8.5万美元,而此前他们可能只是一个负责铺地毯的普通蓝领。上世纪90年代,贝尔福特在其巅峰期聘用了1000名股票经纪人,涉及的股票发行总额超过10亿美元。

不得不说,在销售技巧和为员工洗脑这类事情上,贝尔福特天赋异秉。FBI检察官丹?阿隆索在调查贝尔福特的案件时,被贝尔福特的口才深深吸引,并邀请他到曼哈顿区检查院为检察官们演讲。

19xx年,贝尔福特被起诉,罪名是因为欺诈和哄抬股价导致投资者损失近2亿美元。但他利用自己“讲故事的能力”再次“翻身”—“自传”《华尔街之狼》一书大卖,还吸引了莱昂纳多。

 

第二篇:从《华尔街》到《华尔街之狼》

?从《华尔街》到《华尔街之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的新片《华尔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见右图)选择了一个周五(1月17日)在英国上映。第一个周末过后,全英国的票房收入达到466万英镑,稳稳坐上票房第一的宝座。随后一个星期,该片继续热映,有人甚至在Twitter上抱怨说想看却买不到票。电影院也有苦衷:这部片子长达三小时,夜场只能安排一场,对很多下班没有定点的上班族来说,周中很难有悠闲的心情去电影院坐这么长时间。即便如此,这个票房成绩在英国电影史上也能排到第三。不过当然了,这个排名针对的是分级在18岁以上才能看的那一类电影,因为影片中充斥着毒品、性交易、“海天盛筵”型的大party,以及几乎从头至尾不绝于耳的、以F字母开头的脏话(有杂志统计,那个F***词共出现506次)。坦白说,人们已经很久没看到过这么“坏”的电影了。而且,这还是20xx年金融危机后第一部以华尔街上真人真事为基础的传记式电影,直接把主人公、传奇股票经纪人乔丹?贝尔福特(Jordan Belfort)的发家、堕落史搬上银幕,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眼前。更重要的是,影片中真正关于华尔街股票交易的场面并不多,却花费大量镜头呈现股票经纪人们奢侈、放荡、淫靡的生活方式,以期满足金融圈之外普通观众对华尔街的好奇心。主演贝尔福特的迪卡普里奥当然也不是华尔街圈内的,因此在接下这个角色后,他花了很多时间去华尔街亲身体验那里的生活,与各类银行家打交道,跟他们聊天,观察他们说话、行事的方式。迪卡普里奥甚至亲自与贝尔福特会面,听他讲述华尔街上的种种传奇故事,以及他入狱前奢华到匪夷所思的生活方式,比如他曾经买下一艘当年可可?香奈儿用过的游艇,却在吸毒吸high之后把游艇凿沉了。这样的故事即便对迪卡普里奥这个好莱坞一线男星也是个巨大冲击。毕竟金融危机后,华尔街银行家们名声大跌,已经有好几年抬不起头来。从雷曼兄弟倒闭到欧美政府出手救助银行,从利率操纵丑闻到高额的年终奖,银行家们的声望跌至新低,几乎完全失去了公众信任。迪卡普里奥接下这个角色时,对电影能否热映毫无把握。他曾在接受采访时承认,饰演华尔街银行家没准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因为人们实在不喜欢这些家伙。他唯一抱有的希望,就是人们说不定会利用这个机会去电影院亲眼看看自己此前对华尔街的印象是对还是错。现在的票房证明,迪卡普里奥的希望没有破灭,欧美国家的普罗大众虽然讨厌银行家,仇恨华尔街,但对这么一部讲述华尔街传奇生活方式的电影仍然趋之

若鹜。只是从某种程度上说,由于《华尔街之狼》极力渲染了贝尔福特的传奇色彩,反倒冲淡了该片与银行业之间的联系。当豪华游艇出现的次数多过交易大厅时,影片本身也失去了独特性,其模式可以拿来套到任何一个有类似生活方式的明星名流头上。由此而言,《华尔街之狼》虽然票房看好,迪卡普里奥本人也入围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竞逐,但论到对金融界的影响,仍远不及19xx年由大牌导演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执导、迈克尔?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见上图)主演的经典《华尔街》(Wall Street)。这部影片不仅开启了好莱坞对金融业、银行家们的关注,更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职业选择。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20xx年该片续集《华尔街:金钱永不眠》首映时,守在红地毯旁几个小时,在围栏后你推我搡试图挤到前排的,不是那些十几岁的青少年追星族,而是一群西装革履,额头微秃,已经四五十岁的中年银行家们。这在好莱坞电影的首映式上也算一道奇观。时间回到19xx年,这些中年银行家们当时正是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大多数人对未来的职业方向仍无明确想法。这时《华尔街》横空出世,迈克尔?道格拉斯饰演的戈登?盖科(Gordon Gekko)顿时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偶像。这个虚拟的银行家在片中有句经典台词“贪婪是好事(greed is good)”,虽然引发很大争议,但对什么都没有、只有一腔热血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台词无疑激发了他们想要在华尔街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有位现在已四十多岁的银行家就说,他在大学时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是《华尔街》这部电影激发了他对金融银行业的好奇心,觉得做个银行家既能赚大钱,又能象盖科在电影里那样耍酷,干嘛不试一下呢?他是学数学的,于是毕业后放弃学术,顺理成章进入了华尔街。过去二十多年来,象他这样因《华尔街》而进入金融业的银行家、交易员们怎么说也有成百上千。很快,《华尔街》成为商学院学生必看的电影,也使一些好莱坞编剧、导演们意识到,金融业是个大有题材可挖的行业,若能紧扣现实题材,在重大事件发生后推出相关主题的影片,必能引发观众的兴趣与好奇心,从而成为票房保证。这也是从《华尔街》一片中得出的经验。该片19xx年12月上映,两个月前刚刚发生了金融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在股市上损失惨重的普罗大众正好有机会看看华尔街那帮家伙是怎样“糟践”他们的血汗钱的。到了2008-2009金融危机时,类似状况再次发生。欧美政府为救助银行体系,动用了成千上万亿美元纳税人的钱,才算稳定住局势。但随后而来的经济衰退、财政紧缩等

后果,却是全体老百姓一起买单,民众自是一肚子怨气。在这个大背景下,20xx年,斯通再次与道格拉斯联手,推出《华尔街》的续集《华尔街:金钱永不眠》,让盖科(见上图)在“危机深重”时重回银幕,又收获1.3亿美元的票房。一年后,初出茅庐的年轻导演J.C.尚多尔(J.C. Chandor)找来大牌影星凯文?史派西(Kevin Spacey),推出《利益风暴》(Margin Call)一片(见下图),试图通过某投资银行处理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巨额损失的故事,重现金融危机初期华尔街上风雨欲来、人人自危的那段日子。同年,根据纽约时报著名记者安德鲁?罗斯?索尔金(Andrew Ross Sorkin)的作品《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改编的同名单集电视剧也在全美上映,获得观众好评。当然,除了这样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好莱坞也准确“踩点”过其它相对独立的金融事件,比如19xx年推出的《魔鬼交易员》(Rogue Trader),说的是19xx年因搞垮巴林银行而锒铛入狱的英国交易员尼克?里森(Nick Leeson)的故事。该片改编自里森在狱中出版的同名自传。不过受限于巴林银行的知名度和衍生品交易的专业度,这部电影票房收入一般,在英国仅不到100万英镑,但该片在金融电影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因为“魔鬼交易员”这个此前只有银行家们才听得懂的词,经这部电影诠释之后,正式进入了普通老百姓的词汇表。故事片之外,好莱坞编导们还尝试过以纪录片的方式将金融事件搬上银幕,最著名的是曾拍过《华氏911》的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在这次危机中,他率先于20xx年拍出了纪录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Capitalism: A Love Story),试图用镜头仔细审视金融危机给美国社会造成的伤害和损失。随后,另一位导演查尔斯?弗格森(Charles Ferguson)在20xx年推出了广获好评的纪录片《监守自盗》(Inside Job,见右图),并一举夺下次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只是纪录片的受众规模一向有限,论影响力就远不及《华尔街》、《华尔街之狼》这样的大片了。问题在于,电影毕竟是一门艺术,再怎么写实,也免不了有虚构、夸张的成分。看完《华尔街之狼》后,我曾向身边几位在伦敦金融城里工作的朋友询问,这电影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工作与生活?结果,几位朋友给我的答案很不一样,有的说“就是这样的”,有的说“不是这样的”,让我很是糊涂了一阵。不过,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中也有一千个不一样的华尔街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