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论语》的语言的文学性特点

试析《论语》的语言文学性的特点

试析论语的语言的文学性特点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2008—20xx年)

试析论语的语言的文学性特点

学院:中文系 专业:语文教育

目 录

中文摘要????????????????????Ⅱ 中文关键词???????????????????Ⅱ 正文 ??????????????????????1

一、文简义长,质朴含蓄???????????1

二、语言形象,富含哲理???????????2

三、﹑修辞手法多样?????????????3

四、多用虚词,且善用虚词??????????6

五、警句格言数量多,成语层出不穷??????8

参考文献????????????????????11

中文摘要

摘要:我国语言文库中的珍贵遗产《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专集,记录的主要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言,是我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千百年来,它一直久经不衰,历久弥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它的魅力不仅源自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更在于它的语言。其语言历来是后人学习的典范。以语言的文学性为切入点,分析《论语》语言的独特之处,如文简义长,质朴含蓄;语言形象,富含哲理;修辞手法多样;多用虚词,且善用虚词;警句格言数量多,成语层出不穷等。

关键词:《论语》 ;语言;文学性

II

试析《论语》语言的文学性特点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散文集,它拥有灵活多样的言语交流、简明扼要的哲理事理、真切事宜的人物恩情及富有表现力和张力的孔子经典语录。《汉书· 艺文志》记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篆,故谓之《论语》。”《论语》以简洁、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记载了孔子及其部分门徒的言行,其中优秀的语句、词语,至今影响深远。 那么本文将从文简义长,质朴含蓄;语言形象,富含哲理;修辞手法多样;多用虚词,且善用虚词;警句格言数量多,成语层出不穷等五个方面对《论语》语言的文学性作初步的探索和简要的分析。

一﹑文简义长,质朴含蓄

作为语录体的《论语》,言简意赅,含蓄隽永,散骈结合,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清桐城派古文家刘大櫆已有“简为文章尽景”的精妙描写。刘大櫆说:“文贵简,饭文笔老则简,气意真则简,词切则简,应当则简。气蕴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论文偶记》),简是散文的最高境界。的确,《论语》全书语言是简练精准、质朴无华的,但又是形象传神、寓意深远的, 可谓淡中藏美, 拙中寓奇。例如写颜回之死。“颜渊死, 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 ’曰:‘有恸乎?非夫人之恸而谁为? ’”颜回的死于孔子是十分悲恸的。孔子曾不止一次地称赞颜回, 认为颜回是德行最好的人, 他的心可以长久地不违背仁的精神, 同时还能够排除物质贫乏的障碍,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求学。在这里, 作者仅用一“恸”字就将孔子的千言万语, 复杂而悲伤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论语》语言不仅简练精准, 而且还质朴无华,含蓄温婉。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以依据孔子教诲来编辑《论语》的弟子就更显质朴而温婉, 读起来平和亲切, 少了几分夸赞。例如:“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论语》基本是口语,明白易懂,文字简括,一般只叙说自己的观点,而不加以充分 1

的展开与论证,从而形成“质朴”的语言风格。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为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学而》;“不耻下问”《公冶长》;“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四海之内皆兄弟”《颜渊》;见义勇为《为政》;欲速则不达《子路》??

《论语》“辞以简隽称美,意以微妙见深”,因而“文缓而旨远,余味曲包,语约而有余于意,其味黯然而长,其光油然而幽”。其文字虽极简朴直捷,却能把孔子的积极的思想完全表现出来。“质朴”并非贫瘠枯燥。“文简”而“义长”,“质朴”而“含蓄”,造成了浓郁的“诗味”,给人以悠然神远之感。较之《尚书》典、谟、誓、诰之“无抑扬顿挫之文,木强寡神”,《论语》二十篇,“浑噩之语,易为流利之词,作者神态毕出”;较之《左传》之“以曲畅为肆”、“以净夸为奇”,《论语》“辞以简隽称美”,“意以微妙见深”,因而“文缓而旨远,余味曲包”,“语约而有余于意,其味黯然而长,其光油然而幽”。

二﹑语言形象,富含哲理

虽《论语》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著作, 但它在记述人物言行的同时, 或通过简单的白描, 或通过人物的三言两语就刻画出了人物的音容笑貌, 使人物的性格特征跃然纸上,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论语》通过神情语态的形象化的描写,展现人物形象。

例如:《侍坐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作》记载了师徒几人谈论理想的过程。在短短的不到三百字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可以从“子路率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荒,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看出子路的率直自负。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中看出冉有,公西华的谦虚含蓄。从“鼓瑟希,铿而,舍瑟而坐”“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中看出曾皙的飘逸洒脱。同样是面对老师的提问,曾皙不但不浮躁,反而稳如泰山,沉思熟虑后淡定自若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见其谨慎郑重的性格。这些生动形象化的语言,不仅细腻刻画人物形象,而且抒发作者思想情绪,还刻画客观事物的情状,使读者如见其人,如 2

闻其声,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获得具体的审美感受。

《论语》中有很多语言既包含着浓厚的文学色彩,又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在让我们领悟深刻道理的同时, 也享受着诗情画意的曼妙语言。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知道时间是不可及的抽象概念, 它的流逝自然也是无法具体把握的。然而,通过孔子的感慨, 我们就把时间和河水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事物建立了联系。孔子利用了这二者之间的共同点———不受主观因素影响性, 以河水的流动喻时间的流逝, 使得我们能够通过视觉观察到有形河水的流动, 从而把握无形的时间的流逝了。《论语》中此类既包含深刻哲理,

又蕴涵文学性的语句比比皆是, 如:“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 而众星拱之”;“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等。

三﹑修辞手法多样

在《论语》中,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美学与文学命题,就是“文质彬彬”。“文”即形式、语言、文采;“质”即实质、内容;“彬彬”即一致、和谐。“文”与“质”的关系即形式与实质的关系。这表明,孔子既重视事物的实质,也重视事物的形式,既重视事物的内容,也重视文章的语言。所以,对于文学语言,他很重视修辞,说:“辞达而已矣”,意即:言辞要能够准确、恰当地表达情意,而这正是孔子对修辞总的要求。孔子讲修辞,注意说话的环境、对象和态度,要求讲雅言,注意与品德修养的结合。在《礼记·表记》中他又说:“情欲信,言欲巧,”他的弟子曾经也说:“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可见孔子及其弟子都十分讲究语言的精美。《论语》中的修辞手法多样化且不落入俗套,准确地做到达意,更使文章秒语连珠,文采叠现。

比拟。比拟有拟人和拟物两类,拟人是把物当作物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拟物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情态和动作,或把甲物当乙物写。《论语》成功地运用了比拟,增强了表达的形象性、生动性,使语言体现出浓厚的爱憎、褒贬等感情色彩。如:“宰予昼夜,子曰:‘朽木不可不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诛?’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 3

用,山川其舍诸。’”孔子把白天睡觉的宰予比拟成“不可雕”的“朽木”、“不可污”的“粪土之强,责备其没有出息、惰不可教,体现出孔子对其的厌恶之情。“犁牛”指杂色牛。此例把仲弓的父亲比拟成“犁牛”,“ 骍”指赤色,“角”指两角端正。古人崇尚赤色,祭祀时要用赤色牛。此例把仲弓的父亲比拟成“犁牛”把仲弓比拟成“犁牛之子”意思是说,仲弓虽然下贱,但他的独生子却是个“可使南面”能做大官的人才。

《论语》中的比拟不是生活事物简单的描摹,而是以渗透着人和物两相交融的笔法再现现实,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与甲事物本质不同但又有点相似的乙事物来描述事物、说明道理,也叫譬喻。运用比喻可以使陌生事物熟悉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如: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的意思是: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好像北极星安坐其位,其他星辰环绕着它而展开,换句话说,正如无为而治,所有人各就各位,好好工作。孔子使用比喻,不仅是为了引发听者的活泼联想,也因他描述的意境很难直接说明白。又如“岁寒,然后松柏之后凋也!”这是一个借喻,借不畏严寒的松柏,“岁寒”比喻考验之严酷,由此可以分辨君子和小人。花草平常开得很灿烂,一遇到严寒的天气就全部凋零,只有松柏依然坚持到最后。

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法,也叫对照。他能把客观存在的对峙统一关系表达得更加集中,更加鲜明突出。

如: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深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季氏》)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认为师矣”(《为政》)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先问》)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这里我们看到,擅长不善水火不容,富贵与贫贱对峙而统一,而故闻与新知则应当兼容并蓄的,己不知人和人不知己又有特别关系。见善就努力寻求惟恐赶不上,遇到不善好似沸腾的汤水立刻回避,惟恐触及。此例有生动形象的比喻,但更有正反对照,高低相形。

4

古与新是对峙的,但是对于以求得并传授知识为己任的老师而言,是不可偏废的。而且要通过温故而不断知新。

古代的学者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充实自己;而今天的学者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以上数例可见,《论语》善用对比伎俩来说事论理,并且注意把握对峙面的各种复杂关系。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把普遍的人亲近而不只和少数人亲近的“君子”,与只是和少数仍亲近而不普通和人亲近的“小人”作对比就明显突出了两种人的本质不同,使文章表意明确。

夸张。为了突出、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或某一事物而故意言过其实,客观的人、事、物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辞格叫夸张。运用夸张能启发人的想象力,引发人的想象。例:(1)“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2)“颜回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例(1)孔子以“三月不知肉味”盛赞《韶》乐的美妙动听。例(2)颜回以“高”、“坚”、“忽”盛赞孔子的见识高深。

对偶。指用一对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似、相关或相对、相反意思的辞辞。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通过对偶的使用,合理地体现了“学”与“思”、“质”与“史”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使我们印象更深刻。“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篇》)前一个整句,为一对偶,后一个整句,为一对偶。后一个整句中,又是两个排比句。如此繁复的内容,运用对偶、排比,以短语出之,表现得井然有序,说得十分醒豁,足见其语言表现力之强。

排比。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表达相似相关的内容的辞格就叫作排比。运用排比可以使内容和语势增强,比较好地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如上对偶的例子,既是对偶句又是排比句;“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篇》)用排比突出了孔子说的如此多思,就是重视思维的理性在人的生存方式中的价值,凡事都得想一想,是一种知自律、会讲究、有追求的教养,由此造成的中国君子与西方绅士的精神气质多有不同的 5

行为风范。

层递。又名“渐层”、“层进”、“递进”, 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 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的一种辞格。如:(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3)“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例(1)从“知之”、“好之”、“乐之”三个层面说明了为学的境界。例(2)从政教的角度,说明了齐国改变一下便可达到先王的大道。例(3)是说,庄稼发苗扬花而不吐穗的有过错,扬花吐穗却不结果实的也有过错。可见,运用层递能使人的认识层层深化,对所说明的事理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增强说服力和感召力。

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 有意使某些词语或句子产生明暗双重意义, 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运用双关可使语言含蓄、幽默, 加强语意。如:“子贡曰:‘有美玉于斯, 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子曰:‘沽之哉! 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子贡表面问: 把美玉藏在柜子里呢? 还是找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实际问: 隐居呢?还是出仕呢?孔子表面答:卖掉它, 我正等待识货的商人来呢! 实际答: 我正等待出仕的机会呢! 如此恰当地运用双关, 可使语言幽默风趣, 表达含蓄曲折。

除以上所列外,《论语》还用了其他辞修方法。如回环:“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顶针:“名不正, 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措手足。”设问:“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反问:“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引用:“曾子有疾,召门人弟子曰:启予足!启予足!《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另有省略、倒装、示现等修辞方法。“管中窥豹, 可见一斑”, 仅从以上几例我们就足以感受到《论语》语言沁人心脾的修辞魅力了,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四﹑多用虚词,且善用虚词

虚词在古汉语中,有着和实词平分秋色的重要性,“在文章中对于烘托气氛,壮大文势,描摹神态,神话文意均有辅助作用,运用恰当,可以收到绘声,绘色,绘情,绘景的效果,突出语言的形象美和音韵美。

6

《论语》二十篇,一万三千七百多字,其中虚词涌现的次数十分可观,虚词运用之多,在《论语》中随处可证。虚词不但单个穿插于实词之间,赞助实词构成句子,起到语法上的作用,而且成串的应用,是语言抑扬顿挫,气势酣畅。清人刘大櫆《论文偶记》里就说过一段话:“上古文字初开,实字多,虚字少,典谟训诰,何等简奥,然文法自是未备,至孔子之时,虚字详备,作者神态毕出。”这话很有道理,也很符合文字由简而繁的逻辑。“古人造字,不为文词而起,必无所用虚字,如‘之’者,出也,‘焉’者,鸟也,‘然’者,火也,‘而’者,毛也,皆古人之实字,后人借为虚字耳”,后人之所以要从实字那里借用虚字,就是为了传达更复杂的心里意思。“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神态就是作者要表现的意趣。如:“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言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篇》)“斯亦不足畏也已”一句中除“足畏”二字,其余全是虚词。“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矣’!”(《卫灵公篇》)除“曰”作动词,其余都是虚词。“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论语·颜渊》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中“之乎者也”等虚词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感,使得《论语》之声抑扬顿挫,悠扬婉转,亘占不绝。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泰伯》)

不同的虚词运用,表达的意思和语气迥然不同。前面一个“与”字表示的是设问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也就是“如此可以成为君子吗?”,后一个“也”字表示肯定武断,“是君子了”,这样一问一答增强了表达效果。

“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

“宰予昼寝,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公治长》)

以上用“也”表示肯定,表明孔子对冉求的为虎作伥的责骂和对宰予恨铁不成钢的异常愤怒。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 “也已矣”三个虚词连用,对泰伯德行崇高的赞美可谓达到了极点。“焉”字则进一步肯定了泰伯的礼让天下的事迹也得到了百姓的称赞。

7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罕》)

两个“哉”字,也流露出孔子急于从政、等待重用的迫切心情“卖啊卖啊,我正等着识货的人呢”,“也”字同时流露出不被赏识的悲哀。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微子》)

“兮”字把惋惜之情一下子就表达出来,“已而,已而”与末句的“而”字则表达了无奈、叹息“罢了,罢了”。这虽是接舆对孔子的惋惜和劝导,实际上还隐含着孔子的自我叹息。

五﹑警句格言数量多,成语层出不穷

格言, 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 蕴含丰富深刻的哲理, 形式上讲究雅洁净美的文学样式。《论语》的格言不仅数量丰瞻, 而且语句流畅, 内容深邃, 不仅孔子能说出充满智慧的语句, 其弟子也出言不俗, 很有深入研究的价值。随便打开一页,都会读到诸如“学而不思则罔,逝世而不学则殆”的耐人寻味的语句。如:“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孔子谈学问的言论:“不学诗, 无以言。”“《关雎》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因此,宋代邢昺引郑玄语说“此书可以经纶世务”,又“蕴含万里”,“圆转无穷”。 详细分析,《论语》中的格言内容确实很广泛,涉及生活的诸多方面。

1.至理格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证》)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书》言:‘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以上三则都出自于《为政》,《泰伯》中也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季氏》中也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以上格言警句表达至真的道理,情势简短,态度坚决果断,自有王者风范。 8

比《尚书》中的“圣王”有过之而无不及。

2.教导格言

孔子是巨大的学者和教导家,因而《论语》中夜闪耀着教导思想的光芒。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认为师矣!”(《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逝世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凉,友多闻,益矣;友偏僻,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这些语句早已成为学者和教导家的熟语,他们吟咏不断,毫无迟疑地照此办理。孔子的教导格言已成为后世的尽善尽美。

3.处世格言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

子曰:“君子固穷”(《卫灵公》)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

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子曰:“君子忧道不忧贪”(《卫灵公》)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这些格言在三言两语间,散发出壮大的感召力,令世人英勇地去实践,并且欲罢不能。只是一种智慧,却不流于“术”的处世哲学它植根于人类的进取精力,寻求的是能力为自己创造条件,游刃有余,在社会人群中能够力争上游。所以《论语》中的处世格言在乎点拨众人,故禁止根本,简洁明快。

《论语》中不仅警句格言数量多, 成语也层出不穷, 表达效果相当好, 并且至今仍为人们所引用。《论语》是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典籍它既是研究儒家思想的经典文献,也是研究古代汉语的重要材料。有许多成语都出自于《论语》如:不舍昼夜,从心所欲,温故知新,任重道远等等。据笔者初步统计在《中华成语大辞典》中可以搜到的源于《论语》的成语就近三百条。如: 不耻下问, 文质彬彬,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举一反三, 巧言令色, 犯上作乱, 温良恭俭让, 三十 9

而立, 温故知新,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死而后已,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色厉内荏, 祸起萧墙, 季孙之忧, 当仁不让, 患得患失, 志士仁人, 杀身成仁, 君子固穷,言不及义, 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学而优则仕, 无可无不可等。

《论语》用的成语极少是由寓言或是历史故事提炼而成,而绝大多数是将人物的语言进行熔裁概括而构成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构成方式:

1摘句式

即摘取原文的一个自然句构成成语,这个自然句往往是四个字。如:

巧言令色——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不舍昼夜——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述而》)

暴虎冯河——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子罕》) 也有摘取非四字句构成成语的.

三字句:每事问——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

五字句:一言以蔽之——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曰:思无邪。(《里仁》)

六字句:割鸡焉用牛刀——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阳货》) 七字句: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

2省略句

成语大多是四字格,在形式上有一种对称和谐之美,而《论语》是散句,句式参差不齐,要构成成语,就往往必须对原语料进行一番剪裁整合,以“削足适履”。省略就是一种剪裁的方式。

3拼合式

将原文中的几个句子予以节缩拼合,突出其中的意义支点,以构成四字格。 除了上述的几种构成方式,《论语》中的成语层出不穷,随处可见。

综上所述,《论语》虽然属于记载实际言行的记载,却简约雅美,精约而朴素,言简而意赅,语言形象,又富有哲理,虚词和长短句式的灵活自如运用,言行中更不乏警句,为后人传颂。这些都论证了《论语》在语言方面的文学性。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在形式方面都为后来的散文及其语言的运用树立了典范, 也为其后两千余年汉文学语言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不管对《论语》思想内涵的现代阐发,对现代文学理论的丰富,对现代语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还是对弘扬祖 10

国传统文化都有积极的意义,因为语言、修辞等蕴含着一定的民族文化风情。《论语》在文学史上已经给予并且会持续给予后代以宏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傅佩荣 著.《细说论语》上海三联书店,2009.

[2]于丹 著.《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9.

[3]黄伯荣﹑廖序东 主编《现代汉语》高级教导出版社增订四版

[4]罗应涛《论语》语言艺术散论语言理论研究20xx年3月

[5]杨伯峻 著《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1980 年12 月第2 版.

[6]钱穆 著《论语新解》巴蜀书社, 1985 年11 月第1 版.

[7]刘大魁《论文偶记》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9.

[8]周振甫.中国修辞学史.商务印书馆, 2004

[9]焦绪霞 精心选材 雅洁净美—— 《论语》的简约美及其成因略论

[10]杨润根 《发现论语》 华夏出版社,2003

[11]蒋晓芹 试析《论语》的修辞手法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1 199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