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 覃晓玲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

覃晓玲 摘 要: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最基本的手段,本文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及教师教学语言的五个基本要点展开阐述,旨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准确 精炼 激趣 启思 无声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现代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教学语言的地位和作用还是难以被其他形式取代的;教师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经验的教师的教学语言,让学生感到温暖如春风,润物似春雨,自然而然地信其师、从其行。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数学教师的语言又有自身的特色。结合本人十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小学教师的教学语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严密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数学教学语言应该是科学的、严谨的、准确无误的语言。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错误,会导致教学的失败。数学教师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

1.表述严密,是指讲出的话要有一定的逻辑性,没有科学性错误。比如说,学生发言不够准确的,教师要善于接过学生的话头,及时地帮助学生把话补充完整。课上,我们经常请学生举例,教学“平移与旋转”,会请学生举物体平移或旋转运动的例子。有学生举例说“教室门的运动是旋转,窗户的运动是平移”。其实,有的地方门的运动是平移,也有的地方门的运动是旋转,窗户的运动也是如此。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接过学生的话来说:“对,我们这间教室门的运动是旋转。如果是平推门的话,门的运动就成了什么?”这种处理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及时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还提醒了学生在后面举例时要尽量做到表述严密一些。

2.数学教学讲究严谨,有时少说或多说一个关键性的词语,整个意思就有可能发生质的变化,不仅给学生理解带来麻烦,而且会造成难以纠正的错误认识。比如说,“数位”和“位数”,“增加了”和“增加到”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研读教材,深入理解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二是坚持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

3.教师语言的准确还体现在读音准,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另外教学语言的准确还体现为用词准。如:“量的计量”前一个“量”应读“liàng”, 后一个“量”应读“liáng”。

二、精炼——小学数学教师语言的特质

言简意骇,是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特有的特点。所谓简约,通俗地讲,就是没有多余话,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数学教师讲话必须精炼,绝对不能拖沓,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忌言不达意的废话。比如说口头禅,不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破坏教学语言的连贯和流畅,甚至还会因之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转为数“口头禅”的次数了,这实在是令人感到倒胃口的事儿。想克服这一毛病其实并不难,现在MP3普遍,教师不妨把上课的话录下来,课后再 - 1 -

听,然后有意识地加以回避,口头禅自然就会逐渐消失了。

2.忌不着边际的空话。有些老师课堂提问过宽,让学生在回答时没了准头。如:在低年级教学5以内的加法,有位教师在出示挂图后,问:“小朋友们,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结果学生说得丰富多彩,有蓝天、白云、小树、小草、小鸟、小兔、小花,甚至还有些学生展开了合理的想象。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的热情,又没有作适当的引导,结果使数学课上成了说话课。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与教师的提问过宽、问题没有指向有关,如果问成“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或许学生在表述时就有针对性了;另一方面与教师的调控有关,当学生的发言偏出预设的轨道时,教师必须及时、有效地组织调控。

3.忌机械重复的啰唆话。学生讲得清楚的,就不要重复。如果学生没有讲清楚的,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圆起来,如果觉得有必要的话,还要考虑请学生重复,引导学生把话讲完整。比如说,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时,在引入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整地叙述出“一共有两个球,其中一个是红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确影响可能性大小的因素有两个——球的总数和其中红球的个数,另一方面给后面的表述提供一个范例。

4.忌浮于浅表的套话。教师一是要避免提问过碎。把知识肢解成若干小问题,而每个小问题缺乏应有的思维深度,学生完全是在教师的牵引下参与学习活动,这种打乒乓式的问答式教学看似热闹,但离开了教师,学生就难以独立完成解题活动。二是避免简单的判断。有些教师在评价学生答问或练习情况时,用“对不对”“好不好”“行不行”这类话来问学生,而这种简单的评价由于缺少了思维的深度,往往成了跑过场的一个龙套。

当然,数学老师还要学会有所“不为”,多留给学生一些沉思的时间。教师要先做一个旁观者,学会等待,善于“藏巧”,再伺机引导。教育是一门艺术,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表现得低调一点。弱势一点,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示机会,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机会。

三、激趣——小学数学教师语言的魅力所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数学教学不是靠给学生“加压”,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推动力。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联系数学知识,抓住“热点、活点、趣点”,正确引导,“点穴”到位,挖掘开发教学知识的趣源,在教学中实施“趣教”,并通过创造性的活动,营造和谐宽松、情深趣浓、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课堂氛围,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达到和谐统一,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来唤起学生对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在清新的感知活动中掌握知识,在活跃的思维过程中学习方法,真正领略到数学知识的精彩、美妙和趣味。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语言,丰富多彩的语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求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1.创设生活情景、激发求知欲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联系学生比较熟悉或可模拟的生活,进行数学教学,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一年级数学下册《前后》的新课上,为了让学生理解前后的相对性我即兴扮演了教材主题图上的公交车司机,5名学生扮演搭乘公交车的乘客,教室里学生兴趣盎然,整节课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

2.生动形象、风趣幽默

数学教学虽然偏重于理性知识的传授,但如果在适当的时机,恰到好处地插入一句妙语、一段幽默小品什么的,也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思考的空间,放松一下紧绷的理性思维,调动起积极思考的弦索,帮助学生思考,趣昧语言起到很大的作用。如:在学生困乏之时给他们唱支歌,在他们注意 - 2 -

力不集中之时来个笑话,不但调节出情趣与气氛,而且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评价要到位,点燃参与热情。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是一项重要活动。在课堂上教师虽然给了学生更多的参与和交流的机会,但学生因知识储备与认知上的缺限,在表达的准确性上难免有偏差。这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往往教师一句激励性语言能使学生茅塞顿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对学生产生心理的催动和激励作用,能鞭策学生终生并使其铭记不忘。短短一句话中要明显地表露出对学生的关怀。含感情的语言,不但能作用于人的感官,更能作用于人的心灵。在这里,关键是教师要做到情真意切。激励学生就是鼓舞学生,激励的关键在于给予学生希望!

4.声音有变化,做到抑扬顿挫。

如果教师的声音缺乏变化,声音不高,会如同催眠;声音过高,又会产生疲劳。一位好的教师应该教学语言丰富,声音高低错落有致,令听者如沐春风。

四、启思——小学数学教师语言的核心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悱,这里指教师有意不说出结果、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老师拿出一个呼拉圈,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长(因学生没学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什么量?怎样量?(用皮尺绕一周)还能用什么量?(先用绳子绕一周,然后再用皮尺量绳子长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呢?(在地上滚圈,然后量地上滚动一圈的长度)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想法很好,想像很丰富,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非常大的圆,还容易量周长吗?有没有简单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 通过小组合作做实验得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密切相关,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3.1415926~

3.1415927之间,这个数是个固定的数,叫圆周率。师问:“现在同学们说说看,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出圆的周长?”上例中,教师用了一系列启发性提问,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掌握知识。

五、无声——小学数学教师语言的助手

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手势和体态语言等。教师一次赞许的点头,一次期望、称赞的目光、眼神,一个赞美的手势,一次会心的微笑,都会增强师生情感的互动,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如,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这样与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还可以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等。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但若没有手势,课堂教学就象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教室毕竟与舞台不同,应强调自然和真实,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

总之,精心设计的、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教学语言,能把模糊的事理讲清楚,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讲生动,把静态的现象讲活起来,能启发学生不断地去追问、去探索,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活跃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 3 -

[作者简介] 覃晓玲,宜州市实验小学高级教师。

- 4 -

 

第二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