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

我是用了三天的时间看完米兰.昆德拉这本将近400页的巨著的。说它是巨著肯定是不为过的: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同时《纽约时报》也曾评论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之作。当初买这本书时,完全是因为它的声名在外,也曾有一点点小小的误解。有人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场遇见”。与一本书不期而遇,如同遇见一位心仪的人儿,不知是怎样的不幸或者幸运。不管结局如何,过程都是好的。而遇见昆德拉,又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心里无不是感激。

起初以为这会是一本纯哲理的理论书,总会有点枯燥乏味。只是自己一直对哲学比较感兴趣,又被它清新简洁的封面所打动,还是读起来了。书里第一句话就是“永恒轮回”,不免又让人打了个冷噤,好大的口气!继而又讲到尼采,非洲部落之间的某一次战争,法国大革命,希特勒,巴门尼德??仿佛就这样被推入了历史幽暗的隧道中来了,黑漆漆的,仿佛没有尽头,但总是在几处闪着光,也许,循着那些光,我们能够找到出口。随后,笔锋一转,我们跟着这光,进入了另一个隧道中来,也就看到了隧道中还有其他的人,原来不止是你一个人被困在里面,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人,穿行其中,我们都在探索着,思考着,如同托马斯他们一样。这不得不说是大师的高明机智之处呀,仿佛巨人一般,俯瞰在上,历史为经,民族为伟,把那些“隐喻”“暗道”“陷阱”“机关”天衣无缝地连在一起,同时又富于哲理地点缀上一些发人深省的珠联璧语,让我们对里面的每一节每一个细节都不敢忽略。如同我开头所说,我是花了三天时间看完的,这三天里,里面巧妙的充满哲思的句子不断地浮现在我的脑海。每次停下阅读的时候,思维又会不受控制地回到书籍中去。轻?重?灵?肉?媚俗?永恒轮回?必然与偶然?这些问题又会重新冒出来,我试着去回答,试着去进行一次形而上学的深层次的思考,循着昆德拉所指引的那道光,同时也不忘在我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中去寻找答案。

一般我看书有摘抄的习惯,但是要把看过后的一些想法连成文字却是令我头疼的一件事,因为那时片刻的思索早就转瞬即逝了,我也只能在我摘抄过的一些笔记中去探寻一些蛛丝马迹,并且试着去回想当时的场景。

网上也找了一些昆德拉的资料。关于国籍或者是生平经历的我并不想在这里多加赘述。仅引论一下他的关于“存在”的哲学观点吧。因为要想了解一本小说,特别是像《不能承受

的生命之轻》这样一本哲理小说,更是要了解其深深根植的哲学背景。

米兰.昆德拉的思想带有强烈的“存在主义”的倾向,同样地,在这本书中,作者倾注了更多的是他对人的命运和价值的关注和思考。而对于存在是什么,自从俄狄浦斯解开斯芬克斯之谜后,亚里士多德又说:“那个自古以来就发问的问题,那个现在仍要问的问题,那个将来永远要发问的问题,那个是我们永远不得安宁的问题就是:存在是什么?这也就是在问:本体是什么?”然而亚里士多德只是阐释了存在的终极意义,并没有解决存在的解释问题。希腊人说:“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但那时的“自我更多的是众神旨意的化身;到了中世纪,自我则成了上帝的法则,在神性光辉的照耀下,西方人获得了强烈的自我感,虽然这其中不乏蒙昧;文艺复兴兴起后,上帝从人们心中隐去,于是笛卡尔宣称:“我思故我在。”将自我的理性意志作为人类存在的合法前提;这似乎使我们提到了巴门尼德所提出的“思维和存在是统一的”。海德格尔说:“当你们在用着‘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虽然我们也曾相信领会了它,但是现在又茫然失措了”。这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产生的种种异化,导致了哲学家开始了对“存在”的重新思考,即对“存在”进行寻根。于是存在主义者萨特又提出“在”是第一位的,“存在先于本质”.米兰昆德拉立足于前人踏出的存在主义之路,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昆德拉不是从存在的本体论,而是从人类存在的现实境况出发来看待和思考存在的。在他看来,小说家是存在的勘探者,如果一个小说家,不能揭示人类存在的现实,那么他是不堪的至少是不深刻的。小说的写作目的,就是抓住自我对存在的深思。对于现实世界,米兰昆德拉基本上持一种悲观态度,对于现实世界,他认为生活就是一个陷阱,人们未经请求就被生下来,封闭在从未选择的躯壳里,直至老死,一体化的世界杜绝了人们逃遁的可能性。因此昆德拉的”存在“不是既成的东西,而是人类可能性的领域,使人成为可能的一切,使人可能做的一切。"从整篇文章来看,他的论证是天衣无缝的,富有哲思的,同时也赋予了书中每个人物以极大的生命力。后来他也在文末说,”幸福充盈着忧虑的空间。“这样的幸福着实令人从后颈背生出一种悲凉的感觉。让人想到了小说里面每个人物的命运和价值,当然也不只是他们,还有我们自己,甚至整个人类自身的命运和价值。思考这样的问题时我们也就是在思考着“存在”这样一个命题,或许带点形而上学的意味,但是这样的思考总是不可避免的,可能就存在于一个你也不曾知晓的瞬间。

是的,也许你并不曾知晓。

我是在自家阳台上读完这本书的。读罢,心里自是千千结,我被那些沉重的命题逼迫着,

心情一下子竟然沮丧起来了。我望着屋前的那棵大榕树,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至少要五个人才能把它抱住,它就这样安静的站立着,一站就是百年。他就这样静默地存在了一百多年,可曾有过怨言?可曾哭泣过?我就坐在它前面,利用阳台,和它就并肩坐着,一坐一天。我看着阳光从它身上流过的痕迹,影子悉数落在地上,有时候也洒在我身上,轻轻摆动着,来来去去,就在这一来一去间,蓦然有了意味。我开始谨慎观察起来,观察这无法触碰的影子。我只靠着感觉,甚至不用眼睛看,我感觉那些叶子的影子落在了我的身上,她们轻绒绒地抚摸着我,我甚至感受叶子上那毛茸茸的须发,叶的触角尖尖上承载着属于生命的重量,有岁月的积淀,有风霜的侵袭,也有顽皮的小孩在她们身上刻过的伤疤。她们在向我诉说着。我突然感觉到了这就是存在。带着这样一种严肃的感觉,我又退缩到了现实生活中来。我又重新看到了墙角边上的青苔,看到了在水池边洗菜的母亲,我感觉生命正向我张开,前所未有地,我感受到了那一种张力。我似乎听到了昆德拉笔下的悠扬的牧歌。你若跟我说起“永恒轮回”,我想到的不会再是沉重的负担,也不再是残酷的重复。我想到的是特蕾莎说过的那句话:“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且看这屋前的大榕树,想象着它生命的年轮,那一轮一轮,自有神秘的特质。若你去思量它,你就会激动。如果对其深究,你的思想会开始澎湃,想安静都难。因为我们永远想象不出一颗安静的树它会有着怎样的幸福,就像我们不知道一只叫“卡列宁”的狗会有着怎样的幸福。

树是没有爱人的。即使它的生命中也有过不少的艳遇,比如说一只百灵鸟突然落到它的枝头,“吱吱啾啾”的声音真让人难以抗拒,于是乎陷入了一场爱河,可是在树还没弄懂爱情是什么时,那百灵鸟就飞走了,就像那个夜莺与玫瑰的故事一样,就像人间许许多多的爱情一样,不得不草草收尾。后来,又遇见了雨,遇见了风,遇见了云,可是谁也没能留住。但是这样就可以说树不是幸福的吗?就在这一个一个离去的恋人中,树最后还是明白了爱的含义。只是它再也不肯向人诉说了。所以我们只是不知道而已,我们不知道一棵没有爱人的树会有怎样的幸福,就像我们不知道一直在不断变换着爱人的萨比娜会有着怎样的幸福。

这本小说里一共刻画了四个人物,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以及弗兰茨。其中萨比娜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大家也许会觉得特蕾莎才是故事的主角,她有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像小白鼠一样娇小惹人怜惜,她享受着爱带来的沉重,并试图把这种沉重施加在托马斯身上。而萨比娜则相反,对托马斯,她只是一个情人。她喜欢情人这种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身份。她说:“美是一个背弃的世界,要发现美只有不断击破。”她选择背叛,“背叛,就是脱离自己原来的位置。背叛就是摆脱原味,投向未知”,而萨比娜觉得再没有比投身未知更美妙的了。“在这种背叛中,她不断抛弃自我,变换角色,将生命重的意义抛向脑后,而追求的就

是一种破坏的快感。”但是在不断地背叛中萨比娜最终发现她得到的只是一种虚空,她一直朝着相反地方向走着,最终在一片寂寞和恐惧中走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萨比娜喜欢照镜子,我不知道她从镜子中会看到什么。但是我却似乎从萨比娜这面镜子中看到了我自己。高中时好友就曾一针见血地对我说过:“你骨子里流着叛逆的血液”,后来我也更深地体会到了,这血液是一生也无法摆脱,叛逆的因子不安于留在我的身体里,它侵蚀着充斥着我生活的角角落落。我喜欢倒着走路,在床上的时候也喜欢倒立,无论事大事小,我总是不由自主地会选择人少的那一方,同时也是最艰难的那一方。对自己也总是严苛多于宽容。我的这种背叛是生来的。妈妈说我刚生出来是不哭的,后来硬是被掐了一下才哇哇大哭的。小时候也不是一个很合群的人,更不会去讨大人的喜欢。在生来叛逆的道路上,我是孤独的,但这并不妨碍我去认识去融入这个世界,我慢慢形成了一种冷静的视角去看我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像屋前的那棵大树一样。我也渐渐能够明白昆德拉所说的那句话“赋予我们行为以意义的,我们往往全然不知”。即使在那时我的字典里并没“媚俗”这个词,但是我似乎无时无刻不与之在对抗。而当时的那种对抗,成就了今时的这样的一个我。

人生就是一个异乡者的旅行,转瞬即逝,但这终究不能改变我们证明自己来过的信念,我们希望在这里留下足迹,我们希望得到“重”,对于人也好,对于世界也好。所以就注定了我们被逐出伊甸园。轻与重,徘徊其间,蓦然回首,又有几个人能够看清自己走过的路呢?

 

第二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重

昆德拉写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成就了昆德拉。将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感情生活以形而上的高度放在战争中而脱离战争去写,以看似简单实是复杂的情节去写,以夹叙夹议的笔调去写,十分精彩熟练地驾驭大背景与“小故事”的关系,在创作史上并不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昆德拉的这部书尤以形而上和经验世界的巧妙对接见长。

永恒轮回的问题总是经久不衰,作者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灵与肉、轻与重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可以说,看完开头,大多数读者如处云里雾中,眩晕。由于接受上的障碍而不得不跳过开头部分或者合上书本。然而细细品味作者的观点,我们似乎能够想像云清雾散后的蓝天。但这仅仅是想像,而离完全看清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迫使我们急切的想一睹为快。云清,雾亦清,可我们一时很难拨云雾而睹青天。

如同昆德拉自己所说,“我曾在艺术领域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托马斯、特蕾莎、萨丽娜也是四处摸索着寻找自己的方向。复述小说的情节实在没有必要,因为小说情节之简单能令凡识字之人看懂,或者简单的情节一经复述会变的索然无味,而情节之外的哲学思考并非每一个读者都能领悟。我们感谢昆德拉给我们如此简单的情节,同时我们也要感谢昆德拉给我们这么不简单的情节,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宇宙。

作者不厌其烦的谈到存在这一话题,我们可以领悟到作者笔下的存在已经具有形而上的意义了。“正如史书上谈及的是一桩不会重现的往事,血腥的岁月于是文字、理论和研讨,变得比一片鸿毛还轻,不再让人害怕。”一语点醒梦中人,往事存在过,消失了然后又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前者是沉重的,而后者“比一片鸿毛还轻”。我们可以这样想,假如我们遇到战争或者其他什么灾难,那么我们的存在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当我们百年以后,后人翻开史书只能看到“某年某地因某事发生了战争”之类的字眼,我们就不复存在了。存在过的存在消失了,我们岂不是“比一片鸿毛还轻”?然而这种轻谁能心甘情愿的承受呢?在这里,轻的含义基本上可以明确为:一种形而上的抽象。因为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对这种轻可以侃侃而谈,却不能直视它的存在;可以对“某年某地因某事发生的战争”诽之有诽,却很少关注战争中存在过的无数难民;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主宰战争的将军元帅,却难以想像自己就是那无数难民之一;可以很重视自己现在的存在,却难以发现自己对于将来的渺小??只有当沉甸甸的事实摆到自己面前是才能体会到“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只能对史书上的文字当一回仁者。像东汉的董卓说的“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一样,“小民实在轻的不能再轻了。而作为小民自身而言,悲欢离合总关情,何况生死呢?由此可见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之重,轻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写到了战争,到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做了故事的背景,但是这样的战争和个人存亡得失相比,也重的要命,也就是说,托马斯和特雷莎、萨丽娜的感情纠葛在它面前“比一片鸿毛还轻”,况且这还没有成

为历史,他们三个不得不面对这个悲惨的世界,不如鸿毛般的轻亚的他们喘不过气来。

到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秘密:米兰.昆德拉为我们塑造了两种轻——成为历史的轻和现世的轻。前者是后者的延伸,后者的前者的证明。抛开米兰.昆德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轻。譬如我们对每天都要经过的路边小摊早已经习惯了,突然有一天,那个小摊消失了,我们心里肯定会感到空虚,以至于努力回忆其本来面貌,而小摊的面貌就在我们的回忆中逐渐模糊,我们就会更加空虚甚至难过。这是这几天我们感受到的自己不可承受的轻。而那个小摊消失的原因可能是小摊主遇上了难以抵御的变故——或者是发了一笔横财,或者是家中出了灾难,这对小摊主来说是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事情。可对我们来说又“比一片鸿毛还轻”;而我们对于小摊主来说更是打酱油的路人甲。有什么关系呢?地球不会为我们中的任何人停止哪怕一秒钟的转动,历史的车轮照样滚滚向前,我们成了后人的鸿毛。不过,有一点绝对不容忽视,那就是过去了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来到,我们活在当下。认识到这一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重量就显示了出来。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存在。换句话说,我们的生命的经营者是我们自己,无论成为历史的轻还是现世的轻,都为我们的生命难以承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重,压得我们难以喘气。而我们就在“轻”与“重”的永恒轮回中“存在”,然后消失,最后作为消失了的“存在”而“存在”。我们活给我们自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