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的语言行为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的重要工具,语言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护士的语言也是护士素质的外在表现。护士的语言除具有一般语言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属性外,还是获得工作伙伴和服务对象信任与合作的有效手段。护士的语言既可以治疗疾病,又可以使疾病加重。护理工作中,护士的一言一行对服务对象都会产生影响,恰当的语言不仅能使服务对象得到心理满足、保持愉快的心情,还能积极配合工作。护士语言的不良刺激,就会引起服务对象的不信任、忧郁、恐惧,甚至丧失信心,拒绝合作。所以护士必须掌握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同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做好工作。 人与人交往之间,约有35%运用语言性沟通技巧。 (一)护士语言的基本要求1.语言的规范性:语言内容要严谨、高尚、符合伦理道德原则、具有教育意义。 语言要清晰、温和,措词要准确、达意,语调要适中,交待护理意图要简洁、通俗、易懂。 2.语言的情感性:良好的语言能给病人带来精神上的安慰。 3.语言的保密性:护士必须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如对生理缺陷、精神病、性病等要保密。 (二)符合礼仪的日常护理用语包括招呼用语、介绍用语、电话用语、安慰用语和迎送用语。 (三)护理操作中的解释用语包括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后用语。

 

第二篇:护理人员行为语言的规范化在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护理人员行为语言的规范化在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中

的作用

医院门诊输液室是处置门诊和急诊病人的重要科室之一,输液室人员流动量大,工作量相应增大,患者的知识层面,性格素质差异也很大,对护理人员的行为言语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就形形色色。作为医院的重要窗口,输液室护患关系沟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整个声誉,对患者的康复也有很大的影响。护理人员如何提高自身修养素质,掌握良好的沟通能力技巧,是护患关系沟通好、坏的关键。我院在20xx年x月至今,在全院开展“优秀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我科针对门诊输液室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了护理人员行为语言规范培训,从量化到细化,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促进了护患沟通的良性发展,避免了冲突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医院的服务质量。

1、护患沟通障碍常见因素

1.1来自护理人员的影响

1.1.1护士素质低下,护理服务不到位。

有些个别护士素质较低,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工作中缺乏严谨性,护理操作中缺乏规范性。认为输液室的工作只是输液打针,穿刺完成了工作就完成了,疏忽巡视和观察。液体结束需更换或穿刺部位渗漏时不能及时发现,造成患者紧张、疼痛和不满,易引发纠纷;在输液过程中,忽视患者的病情变化,出现了不该有的结果,家属发泄内心的不满悲愤而引发的纠纷。另外有些护士不擅于控制自己不良情绪,不严格自己的护理行为,引发患者的抵触心理,引发纠纷。

1.1.2护理人员行为语言的不恰当运用,沟通技巧的不到位。

在门诊输液室的护理过程中,有些护士为了避免与患者发生冲突,干脆不与患者交谈,而这一行为举止,事实上传递给患者的信息是冷淡和漠不关心,反而导致患者的不满。有的护士,缺乏沟通技巧,言语上使用生硬的、命令式的语气和语言,使患者觉得护士居高临下,护患关系不平等,产生抵触情绪。有的护士使用专业术语过多,患者经常听不懂或产生误解,造成护患沟通障碍。有些护士工作中精神面貌不好,着装不整洁,举止不自信,谈吐不文雅,患者对其失去信任,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护患沟通。

1.1.3操作技术不过关

个别护士缺乏经验,操作技术不达标,急于求成,仓促穿刺造成失败,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引发纠纷。

2.1来自患者的影响

2.1.1患者治疗心切,缺乏耐心

有些患者对医院规定及程序不理解,经过门诊的诊疗流程:挂号、就诊、皮试、交费、取药、登记、配药,最后等待多时才轮到输液和治疗,耐心已渐减弱,此时,若遇上个别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生冷硬,解释又不到位,极易造成纠纷。

2.1.2患者的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自身修养

患者缺乏医学知识,迫切想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所用药品情况,若护理人员

提供的信息不被理解或感到不满意,也易引发纠纷。有些患者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歧视护理人员,挑剔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稍有不慎即出现矛盾。

3.解决护患沟通障碍的办法

3.1 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认知,加强语言的规范化培训

3.1.1 从思想上提高护理人员认知,转变观念,重视护患关系的沟通。

沟通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否情愿,都无法阻止沟通的发生。而良好的护患沟通,拉近了护患双方的距离,促进了相互信任、尊重、平等和合作,从而维护了双方的合法权益,形成了和谐的工作环境,也促进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3.1.2 加强护理人员语言的规范化培训,增强语言交流的有效性。

从语言规范基本要求上开始,提倡使用普通话。从患者进入输液室时的接待用语开始到治疗处置用语,再到与患者面对面交流时的基本用语,征询用语,赞赏用语,管理用语及推托用语,包括对患者的称呼用语,全部进行细致的规范化培训,要求掌握恰当的语气、合适的语速,及和蔼可亲的态度。方式上采用理论结合实际,举实例,行情境表演等多种灵活方式进行语言规范化培训,使护理人员掌握了语言的沟通方法和技巧,从而促进了护患关系的良好沟通。

3.2 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转变,加强护理人员行为规范的培训。

3.2.1 随着社会经济、法制的不断发展健全,患者的就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全体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也理应随之转变,尤其是新的医疗法律的出台,更加严格地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范办事,要牢牢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3.2.2 加强护理人员行为规范的培训

首先,从遵守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开始,端正工作态度敬业爱岗,对病人要耐心,细心,虚心,慎言亲密,对病人一视同仁。着装上要求衣帽统一整洁,佩戴胸牌,鞋面清洁,工作中穿护士鞋。仪容上提倡淡妆上岗,精神饱满,情绪乐观稳定,不佩戴饰品,保持头发及手部的整洁。举止上要端庄,谈吐要文明,态度要温暖,站姿、坐姿、行姿要保持良好恰当的姿势,不得在工作中嘻闹打骂。进行护理操作时要严格按规范操作。要尊重病人知情权,但同时注意保护医疗制度,不讲不利于病人治疗的话。

3.3 进行护理治疗操作时严格按规范操作,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水平。

门诊输液患者最害怕的是穿刺失败,护理人员平时在工作中要按输液技术规范操作。在穿刺前要仔细选择血管,根据血管的分布走向、深浅、弹性,掌握进针的手法、角度固定方式,力争做到一针见血。平时要加强护士输液技能的培训及评比,提高护理人员的输液水平,避免纠纷的发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