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的仕途

<<流血的仕途>>读后感

从元月八号回到家到今天已经十一天了,整天无所事事,每天睡到自然醒,这样的生活真心无味。偶然机会看到这本流血的仕途,怀着好奇地心情看了两眼,真没想到还真看进去了,文章透过历史写出了古代仕途之路的不易,虽然讲的是古代,但仔细琢磨对当代职场也有一定的教导意义。故随便写两句全当留念。

《流血的仕途》终结版这本书以主人公李斯为线索从秦始皇逐客令开始到秦统一六国,一统天下。主人公李斯堪称一代神人,在职场上如鱼得水般得应对自如,真心令人佩服,文章说他之所以在官场如鱼得水的原因就在于他一辈子只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一生坚持为大老板秦始皇提供“增值服务”。从秦始皇还没成人开始,李斯就从长远角度出发,坚定地选择了站在秦始皇身边支持他。按说,李斯三十三岁才开始步入仕途,年龄偏大,起点又低,这个时候,如果不抓住机会,赶紧往上爬,以后也许就没机会了。可是,李斯宁愿等!李斯为什么等?因为他觉得只有秦始皇才是最可靠的,如果他跟了吕不韦,一时风光而已,但最终不会有什么大前途。李斯抵制了诸多诱惑,宁愿默默无闻的替年轻的嬴政做幕后工作,蓄积力量,最终成就大事,更赢得了秦始皇一辈子的信任。第二件事,就是对自己竞争对手在想什么,李斯永远是一清二楚。在《流血的仕途》中,作者把李斯这点叙述得相当精彩:“他对吕不韦的研究是如此透彻,以致于他完全有资格在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里开设吕学讲座,我敢保证,就连吕不韦本人也会迫不及待地前来听讲,而且一节课也不舍得落下。”李斯以一个小人物身份步入仕途,面对的又是如吕不韦这样强悍的竞争对手,如果不充分了解对方,李斯取而代之的可能性不要说是零,那是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但李斯不仅想了,而且还做到了。做到的原因,关键在于他极为清楚竞争对手哪天会下去,而他自己,又该在何时出现。 李斯除了一生坚持做以上两件事外,还有一点,更让人万分钦佩,那就是决策。 一条成功的路,其实都是靠一个个正确的决策串联起来的。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之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皇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也,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簣盗粮者也。”李斯的《谏逐客书》最经典的一段,其实对于这句我似乎还有点印象,高中课文里背过了,现在想起来,哎,那会真心好多都不懂,哎,说到这,我就不得不再提一下我们现在坑爹的教育体制,只是一味的灌输,让人记呀,背呀的,根本就不能完全理解。不过现在想起来其实也可以理解吧,不那样教,还能怎么办啊?所以,整天抨击高考,可是除了高考你又能想出什么好的教育体制呢?

 

第二篇:流血的仕途

《流血的仕途》读后感

我开始喜欢用看书来打发长而枯燥的课余生活。有些是向图书馆借的,但多数是经典读物或者较老的小说;有些则是同学、老师推荐的畅销读物,而《流血的仕途》则属后者。本以为《流血的仕途》无非是又一本《明朝那些事》的模仿本,只是朝代换成了秦。无意中看了几句,竟然又欲罢不能。

《流血的仕途》,它是一部以李斯及其仕途生涯为线索的历史文学小说。此书分两部——《李斯与秦帝国》、《终结篇》,属于传记、历史、人物类,是一本历史小说。吸引我的首先是这本书的语言特色,和一般的史书不同,他的思维方式是用现代人的。语言也是现代的,没有认知上的障碍,感觉尤如读现代小说,只是人名换了。他不拘泥于历史的限制,用跨越时空的方式描述事件,在史料没有提到的地方融合了作者合理的猜想和想象,使人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特别是其中有许多的心理分析,对古人的做法从心理上进行诠释,做出了合情合理的解读。这样,其行为就有了心理学的基础。而这样的分析又使得读者从更高层次上,领悟人生的哲理。 套用别人的评价,《流血的仕途》读完让人感到惊心动魄,它不但在讲历史,讲古人的智慧,更是在讲人性。它不是那种看起来跟我们没什么关系的历史著作,也不是随处可见的通俗读物,而是通过对历史画面的描述,让读者受到启发,有所收获, 这点我深有体会!

这本书的作者,曹昇,年近30,杭州人士。文章连载一年多来,一直雄居天涯煮酒论史人气第一,成为与当年明月齐名的历史红人。

读者称其为“曹三公子”。15岁入浙江大学,19岁毕业。研究历史十载。因《流血的仕途》一文,一举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历史写作明星人物。

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书中的人物。首先说主人公李斯,他开始只是一个上蔡的看门小吏,或许命运之神安排他本是庸碌一生的,然而在看到几只老鼠后的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改变了他人生轨道。于是他开始兰陵求学,追随学于旬老夫子,并同韩非同窗数载。学成之后,他把目标投向了秦国,来到秦国的李斯凭借着自身的才华,在秦国摸爬滚打数十年,助赢政安内乱,平六国,定天下并走向仕途生涯的辉煌。不过可惜在书的末尾,也就是在赢政死后,李斯的仕途生涯也随之走下坡路,最终也被赵高所陷害,并被腰斩。

从仓鼠到厕鼠,有的人为此得出李斯心理阴暗的结论,但是曹三公子却让我从这开始,对李斯的形象大为赞叹:人,难道不就是要和命运抗争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口号太过激情,而生活版的激进不就是仓鼠和厕鼠的境遇么? “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去试一试,就算我不能证明我可以,那也要证明我不可以。”多么质朴无华的话,但是我却喜欢。一直看到书的结尾,李斯都是用别人的鲜血在为他自的仕途铺路。或许这就是他的理想、他的事业。一个小人物,凭借过人的才华,依靠坚强的精神,无所不能,战无不胜,一个精神强大到已经完全脱离肉体的时候,不知道有什么是不能战胜的。 再说说韩非,他是韩国公子若非其父在争夺王位的过程中失败,他

可能就已经是韩国的国君了。不过我们暂且放过这一层不说。韩非虽有些口吃,却并未影响其才华,年纪轻轻就已闻名于六国。这样的一代才子,在书中的他既是李斯的同窗知己也是李斯的偶像外加超越的对向。或许天才注定就是不幸的吧,韩非在早年由于各种原因不见用于韩王,可当在后来能够左右韩国的朝政时,韩国已是濒临灭亡了,更让人遗憾的是,在一阵炮火的攻击下也不得不被迫把韩非交给秦国,并在最终被秦王处死。

最后说说吕不韦吧。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三国时的曹操的影子,同样是一代枭雄,虽说两人的结局大相径庭,但是他们的人生轨迹是如此的相象。先说他偶遇到在齐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时,认为是奇货可居,随后他凭借着自身雄厚的财力助异人回到秦国并登上王位,当然他也得到了他想要的权力成为秦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并且在异人死后又是辅佐赢政成为秦王,从此总揽秦国朝政,让赢政也要叫他一声仲父,其威风可想而知。不过书中却又较风趣地穿插了他太后赵姬的一段让人不好辩其是非的恋情,书中说到,由于赵姬怀恨吕不韦的抛弃,在异人死后对吕不韦进行不断的羞辱,而吕不韦也不甚忍受赵姬,并在李斯的推动下把嫪毐推荐给了赵姬,从而又引出了嫪毐及其在赵姬的宠幸下的发迹,并在后来与吕不韦在朝堂上较量。同时书中也花了不少的笔墨去写吕嫪之间的明争暗斗,不过想来也是白费,不管他们怎么斗也只能是鹬蚌相争,而得利的只能是赢政这个渔翁。虽说最终吕不韦的下场是饮鸠而死让人感觉有些的悲凉,不过或许就应该是一代枭雄的结局吧,这样一想心情也就释然了。

读这部作品时,确实让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读完很受启发。《流血的仕途》中有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今天势不两立而明天却又可以怀酒言欢。他们为了满足自己对权力和金钱的欲望,为了使自己能够在激烈的争夺战中不被消灭甚至变得强大,总是在玩弄着各种手段,演出了一幕幕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活话剧 。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久的将来我也将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怎样能够更好的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道路,怎样能够更好的在体现自己社会价值的基础之上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而又如何更有效的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以史为鉴,以斯为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