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小学低、中、高段)

小学国学经典(高、中、低段汇总)

班级姓名

低段

第一单元 习礼仪.

1、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3、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

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5、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曲礼上》

6、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

7、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8、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

9、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 —《礼记.曲礼上》

第二单元 重学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2、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礼记.儒行》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不知义)。 —《礼记.学记》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5、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

6、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汉.刘向《说苑.建本》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8、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9、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谓学;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谓习。 —宋.朱熹《朱子语类.学而篇 上》

第三单元 勤劳动

1、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

1

2、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 —《尚书.无逸》

3、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孟子.腾文公下》

4、不能耕而欲黍粱,不能织而喜采裳,无事而求其功,难矣。 —汉.刘安《淮南

子.说林训》

5、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

6、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天下之所生,生于

用力;用力之所生,生于劳身。 —《管子.八观》

7、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 —《左传.宣公十一年》

8、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 —《国语.鲁语下》

9、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汉.张衡《应闲》

10、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清.朱用纯《朱子家训》

中段

第一单元 守诚信

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道德经》六十三章

2、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儒行》

3、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不苟》

4、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论语.学而》

5、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 —《礼记.表记》

6、践行其言而人不信者有矣,未有不践言而人信之者。 —《二程集.河南程氏粹

言.论学篇》

7、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左传.昭公八年》

8、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9、四海之广,不患无贤,而患在信用之不至尔。 —宋.包拯《请录用杨纮等》

第二单元 睦乡邻

1、居乡以齿,而老穷不遗,强不犯弱,众不暴寡。 —《礼记.祭义》

2、乡党之间,观其信诚。 —《逸周书.官人解》

3、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论语.乡党》

2

4、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雍也》

5、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

和顺。 —《礼记.乐记》

6、贳酒邻里睦,曝衣场圃喧。 —唐.卢纶《送夏侯校书归华阴别墅》

7、射乡之礼,所以仁乡党也。 —《礼记.仲尼燕居》

8、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 —《礼记.曲礼上》

9、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第三单元 亲自然

1、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周易.系辞下》

2、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 —三国.王弼《老子道德经注》

3、万物之生意最可观。 —《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明道先生语一》

4、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 —《庄子.知北游》

5、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

6、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宋.郭熙《山水画论》

7、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庄子.知北游》

8、(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先进》

9、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

市。 —《礼记.王制》

高段

第一单元 行节俭

1、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

2、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3、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

4、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 —《管子.八观》

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述而》

7、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 —《荀子.富国》

3

8、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俭。 —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二首》(其二)

10、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用纯《朱子家训》

第二单元 强自信

1、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墨子.亲士》

2、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3、侍人不如自恃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4、自信者,不可以诽誉迁也;知足者,不可以势利诱也。 —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

5、天生我材必有用。 —唐.李白《将进酒》

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

7、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告子下》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9、努力图树立,庶几终有成! —宋.欧阳修《勉刘申》

10、天地人之才等耳,人岂可轻?人字又岂可轻? —《陆九渊集.象山语录下》

第三单元 讲智慧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经》三十三章

2、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

3、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荀子.修身》

4、所谓大丈夫者,谓其智之大也。 —《韩非子.解老》

5、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 —《孟子.离娄下》

6、乘众人之智者,即无不任也。 —《文子.自然》

7、何谓之知?先言而后当。凡人欲舍行为,皆以其知先规而后为之。 —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8、人,物也,万物之中有知慧者也。 —汉.王充《论衡.辨崇》

9、明者见于无形,智者虑于未萌。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

10、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宋.苏洵《远虑》

4

 

第二篇:小学阶段国学经典的实施与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阶段国学经典的实施与研究中期报告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崔兴君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部中国文化史,犹如一条滚滚长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诗经楚辞、老庄哲学、史记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如同浩瀚宇宙中一颗颗璀璨的星辰,闪烁着美丽迷人的光芒。《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同时还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当今社会找回中国人忠与孝、仁与义、信与礼、智与勇的国民精神已显得尤为迫切。为了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为了救治目前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为了使孩子们不仅学会生存的技术,而且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快乐生活的艺术,也为了使千千万万的儿童不错失良机,充分开发生命本有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迅速吸收最有价值的知识,我们课题组进行了小学阶段诵读国学经典与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实验与研究。在实验的试行中,我们通过对实验现象的科学分析,初步得出了几点结论:

一、诵读经典:儿童潜能开发的有效方式。

1、在小学低年段诵读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儿童识字量。

我们在20xx年3月就儿童诵读经典与字汇量的关系问题作了相关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6个月至一年,每天15-20分钟的经典诵读之后,识字量都有明显、快速地增加。

一年级6个实验班的小朋友经过6个月读诵经典后,实验班的30名幼儿平均识字量为800.57个,对照实验之前对照“小学一年级识字量标准化评价表”,发现经过6个月读经的小朋友的识字量,相当于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学校拥有的识字量。

上述实验还表明,低年段学生可以通过看书诵读经典,不需要额外讲解,就能够自然学会认字。其中看着书本读诵经典,和不看着书本而读诵经典的两组结果对比显示:儿童看读诵经典对识字有帮助;不看书本只是跟着老师诵读对识字没有帮助。这一结果提示了诵读经典方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即必须看书读诵经典,才会达到最佳效果。其次是小学二年级实验班的实验。在读诵经典10个月后,二年级试验班的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识字量水平上相差4个月,即如果对照班只用原有学校中用的方法,需要4个月的时间才能赶上实验班的识字量水平。

2、国学经典诵读可以使儿童在记忆的广度和理解、记忆方面有显著性的提高。

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儿童教育专家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3—16岁是每个人的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读书没有难的概念,背书没有难的概念,记忆没有难的概念,并且在这个时期,只要读得遍数多,就自然记得住,只要记得住也就难得忘;甚至读得遍数越多,就会记得越牢,他们的记忆力也越发展得好。特别是在这个黄金时期,诵读国学经典,对开发他们的记忆力和智慧潜能效果尤佳。现在我校一、二年级学生能熟背《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四年级学生能熟背《老子》、《论语》;五六年级学生也能熟背《论语》、《大学》、《庄子》、《唐诗》、《宋词》等几万字的经典原著,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不仅如此,孩子们不但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也有所上升。因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常常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共同提高。

二、诵读经典:健全儿童人格的有效方式。

如今,传统的课堂教育侧重于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而缺失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再加之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正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北小,学生背诵古典经文已蔚然成风。我们精心选择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中心编写由柳斌同志担任主编的《古诗词诵读精华》(小学部分共三册)作为校本教材,在全校推广使用。本书共选录古诗词230首(第一册60首、第二册80首、第三册90首)。并统一要求各年级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书本体系进行诵读,平均一年达到40首,六年学完三册书,共计230首。我们的教室、走廓里也张贴着国学经典语录,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国学“场”;早晨和微型课各班有序地诵读唐诗宋词,诵读经典;晨会、国旗下讲话、班级和校园橱窗等,是学生阅读成果的展示阵地。学校通过开展评选书香家庭、班级小书迷、开心书会、读书笔记、剪贴大展示等多种活动,轰轰烈烈,扎扎实实激励和推进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并在期末语文检测中适当融入唐诗宋词、中华经典、必读书目的内容,以考查和刺激学生阅读的质量。

诵读这些语言凝练、富有韵律、朗朗上口的国学经典使我们的学生徜徉于国学经典之中,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童蒙少年时期是人格的奠定时期,在学生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在诵读吟咏中会逐渐培养其人文精神。研究实验表明,实施国学经典的诵读后,我校的孩子表现出极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使命感,对于民族文化越来越感兴趣。孩子们从小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与

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小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国学启蒙教育讲授传统美德,在小学阶段向学生传授国学,就是教他们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

三、诵读经典:培养儿童情操、塑造品德的有效方式。

我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刚开始时,不少家长还心存疑问:“学这些老古的东西有什么用?孩子能懂吗?”而如今家长们的态度却发生了明显变化。很多家长反映,如今孩子们变了,懂得为下班的父母端上一杯茶;吃完饭主动收拾碗筷、扫地;对长辈的礼貌也多了??家长们说,国学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教师们也反映自从孩子们接受国学教育之后,变得更加谦让、团结同学、尊重师长了。

中国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诵读古代优秀诗文,同时也是在与历史上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对话。从小结交这样的朋友,接受这样的熏陶,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而国学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放弃的精髓,能使我们以健康的心态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更重要的是国学能够使孩子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经典著作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为了使孩子们能够从小就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弘扬国学。

四、诵读国学经典:重视母语,弘扬民族文化,建构开放语文教育教材体系。

迈入二十一世纪的门槛,我们的语文还在传承国学文化吗?近一个世纪后,中国这个向世界贡献过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士的国度,竟然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四书五经了,竟然只能从一些流行歌曲中才能感受到古典诗词之美妙。作为老师,我们有义不容辞的义务担负起重视母语,建构正确开放的中国语文教育教材体系的责任。课程标准中强调:“母语的学习时间不限,空间不限,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

除了诵读校本课程,苏教版教材中也有许多国学经典,比如:《如梦令》、《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等。那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熟记成语等方法,了解了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也正是很好地执行了这一观点。我们要能“因材(教材、学生)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运用“诵读法”、“精讲多练”法等,将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极至。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具有美的特质的一些经典的东西,打通书本,挖掘中华文化中的闪光点,引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比如低年级讲到司马光,你可以给学

生讲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然后继续告诉学生,就是这个司马光,后来当了宰相了,而且是宋朝的宰相,宋朝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古语说:“汉看将,宋看相。”从小时候砸缸就看出来,这孩子很有出息,后来果真如此。如果老师知道的多,就给学生讲讲,司马光这么有出息,他是怎么刻苦读书的,多么勤奋的工作,写资治通鉴,小孩子不懂,你可以把大书抱来,你看现在铅印都要这么多,他一边当宰相,还一边写了这么大部头的一部书,多了不起。现在人们都失眠,他是怕自己睡着,于是睡的警枕,就是一个圆木,只要一动,就醒了,唯恐完不成。你能讲出这么些东西,孩子自然就会爱听。再有,高年级上《林冲棒打洪教头》,就可以聊聊《水浒》中其他人物的性格。

构建特色的语文教育的教材体系,是加强国民的人文修养和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需要,也是发展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改造国民性格的需要。

这些事实和研究结果,国学经典对儿童教育研究具有巨大的研究意义。同时,还告诉我们目前的研究大量显示出了“冰山的一角”,儿童诵读经典活动虽然十分简单,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有待于不断深入的研究。我们相信,随着儿童读诵经典活动的推广和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会越来越认识到这一活动的深远意义和伟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儿童国学经典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出版社出版 老海主编代号:Z10

2、《中国国学网》《关于振兴国学的思考》 作者:纪宝成

3、《国学经典》 北京出版社 ISBN:7200053503 版次:20xx年4月第1次 作者:吴洋编著

4、《论语》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ISBN:7807020679 版次:2004-07-01 作者:(春秋)孔子著 刘琦编著

5、《国学启蒙》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主编:陶月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