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岩有感

读《红岩》有感

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懈的斗争。19xx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这里却奏响“国际悲歌歌一曲”,200多名戴着脚镣手铐的共 产 党员、革命志士、青年学生、军人、甚至小孩,包括只有10岁的“小萝卜头”宋振中,遭到了国民党军统特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鲜血染红了歌乐山下的步云桥、渣滓洞、白公馆、松林坡、梅园......虽然他们大部分的人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坚持到了革命胜利??

《红岩》为我们塑造了一组革命英雄的群体形象。这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共 产 党员和革命者,经过作者的精心刻画,都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的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江姐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华蓥山途中,她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仍旧镇定自若地去与双枪老太婆会面。在就义前,她平静地与战友们一一告别,亲吻“监狱之花”,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而后从容走向刑场。所有这一切,让人多么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书里面都是一些真实的人和事情,而这些人和事情同一个年代、一个时代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为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坐穿”,

“失败膏肓土,成功祭苍生”,“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而在这些思想当中,所实践的都是具体的人,而这些人都不是当时一些家庭条件困难,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都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从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实践选择道路当中,他们投身于社会革命,为整个国家民族和大多数的利益进行实践,这崇高的选择促使我们去思考,人应该怎么去活着?人应该怎么去奋斗?人应该怎么去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应该所尽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 其人物原型--歌乐山的烈士们是一个奇特的英雄群体和文化群体,他们几乎人人会写诗。在那毛骨悚然的人间地狱里,他们拿起笔做刀枪,刺向黑暗的社会和凶残的敌人。“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那一首首铁窗下的心歌无不表现了烈士们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那我们该怎样让我们的国旗更加鲜艳?在我们享用现代文明的时候,能够忘记和平的生活源于血染的历史吗?能够忘记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吗?能够忘记曾为此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先烈们吗?能够忘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庄严意义吗?不,不能,我们也没有资格忘记。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现在他们都已没入历史的长河中,那剩下的,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将先辈们的精神一直一直延续下去,让我们的国旗在我们的国土上更加骄傲地飘扬。《红岩》需要多重解

读,解读不仅仅局限于怀旧与好奇,更要汲取书中的精华,再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外化为自身的行动。首先,红色经典要与时俱进地来解读。也许,红色经典中所描绘的年代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太过久远,刻画的人物、叙述的故事也多是上个世纪前半期的经历,但红色经典中的革命英雄和革命精神是作为社会进步力量的典范而永存的。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此书恰逢其时,其中所洋溢的凛然正气和昂扬激情,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大公无私、坚忍不拔的崇高品质,正是建设和谐社会所迫切需要的。

这是革命烈士血和泪的嘱托,这是革命烈士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体现,这是革命烈士在生命最后一刻所发出的强烈呼喊,这是我们在发展建设中不能忘记的警示。革命胜利了,不可能再出现屠刀、皮鞭下的叛徒,现在我们身处和平时期,更不能在金钱面前,在权力面前背叛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红岩》这一神品般的小说,是中国共 产 党人精神品质最高度的概括。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我们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第二篇:在烈火中永生——读《红岩》有感

在烈火中永生

——读《红岩》有感

长兴实验初中 初二(3)班 付育圆

郁郁葱葱的树木互相掩映着,杂草丛生的小道弯弯曲曲,通向山顶。攀上山顶,脚下雄奇壮丽的风景一览无余,举目四望,一块突兀的岩石映入眼帘。这块石头棱角分明,向上的一面却十分平整,就像一本打开的书,在阳光的照耀下,静静的讲述着曾经的历史??

每一个人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平凡而又渺小的,有时甚至连一块小石头也比不上,一生短短的几十年,对于古往今来的漫漫历史,又算得上是什么呢?但当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义无反顾地将每一滴鲜血,每一份热情都交付于祖国的兴旺、民族的发展,交付于真理与正义,交付于民主、自由大业时,生命就不单单是个人的,就会因此而燃烧,而迸发出永恒的光华!

六十多载前,那新太阳升起前最后的奋斗和牺牲,我永远不会忘记。20世纪40年代末,在重庆歌乐山下,就有这样一群中华民族的儿女,他们被囚禁在那里,受着种种非人的虐待、惨绝人寰的毒刑。就在那皮鞭的撕咬、鲜血的飞溅、枪弹的呼啸、烈火的焚烧中,真理与谬误;正义与邪恶;人性与兽性进行着殊死的较量。这群可爱的儿女身残志坚,他们精神不朽,火种不灭!

讲述这个故事的就是《红岩》。重温《红岩》,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一张张普通而又不平凡的面孔。临危不惧的成岗,舍己为人的徐云峰,坚贞不屈的江姐??他们都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付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甚至生命。他们当中有人看不见自己这么牺牲所为了的新中国的成立,但他们无怨无悔,从没有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到遗憾。他们就是真正的英雄。

令我影响最深的就是江姐,她在面对敌人酷刑时,当她的手指被敌人刺入竹签时,虽疼痛难忍,但她的回答是:“严刑拷打算不了什么,严刑拷打算不了什么,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 而共 产 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她斩钉截铁的回答使敌人吓破了胆,束手无策的敌人只好将这些意志比钢铁还坚定的共 产 党员残忍地枪毙了。

如今六十多年过去了,当时那冉冉升起的太阳已经照遍全中国。但现在的春光明媚不会让我们忘记过去的伤痛,不会让我们忘记那些伟大的共产革命先驱者的付出与牺牲。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不会忘记我们的使命,不会忘记那团旗、党旗下的宣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