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简介

爱智讲堂(人才、人格、人文)

主讲人:傅佩荣教授

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心身灵整合导师

凤凰卫视“国学天空”主讲专家

山东卫视“新杏坛”首席主讲专家

新浪、搜狐20xx年度杰出文化人物

卓越演讲家(海内外演讲2000场以上)

演讲风格:儒雅睿智、中西贯通、态度诚恳、理融辞畅

回归经典重塑心灵

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道、德以及其他种种观念,究竟是怎么回事?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经典被破坏、被曲解,已失本来面目。学术界对许多议题并没有共识,学者各自在极小的领域中孤芳自赏,既不能开发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也无法贴近现实人生的具体需求,长此以往,经典难免被束诸高阁,而国人阅读的材料与品质也不易提升。

我们知道,人的特色首先即是认知能力,认知若有偏差,立即引发层出不穷的欲望,以致追逐外物而无法回头,终身劳苦而难以快乐,就像与自己的影子赛跑一样,没有得胜的机会。再者,人的心智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通常称为勾心斗角,再配合世俗的价值观,形成一个天罗地网,很少有人可以幸免于难。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自身认知能力由外在收摄回来,同时还要了解人的心智是怎么回事。

我们有幸请来台湾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身心灵整合导师傅佩荣教授,推出“全人(人才、人格、人文)爱智讲堂”一系列经典培训课程。傅教授的演讲是站在中西文化的至高点上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以及如何改善自己当下的困境。我们期望通过这一系列训练课题,让所有崇尚智慧、关注心灵生活的人士能够读懂先哲经典、启明内在智慧,让每一个热爱生活、爱好智慧的朋友,活出生命的精彩,享受安顿的喜悦。

人生态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二是珍惜你所有的。前者常在压力之中,后者则可自得其乐。

——傅佩荣

傅佩荣教授简介:

傅佩荣,公元1950 年生,祖籍上海。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

傅佩荣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曾获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教学特优奖”,被《民生报》评选为“校园最热门教授”,其《成功人生》获台湾地区“最高文艺奖”,《儒道天论发微》获“中正文化奖”。傅教授著述繁多,范围涵盖哲学、宗教、神话、教育、文化、心理励志等。

1

学术论著如《儒家哲学新论》、《儒家与基督教的会通》,融贯古今与中西,结构谨严,迭出创见,是当代新士林学派的重要代表。傅教授还是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年来,每年演讲达两百多场,态度真诚,声调感人,条理清晰,理融辞畅,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外文造诣深厚,译笔畅达传神。

20xx年九月傅教授首开大陆问道,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单位开展了一系列国学演讲,引起了热烈反响。20xx年夏秋,傅教授应大陆企业界邀请,为企业管理高层开展了几十场国学讲座,获得一致好评。

人性有缺陷,人生不完美。承认这种缺陷,同时努力寻求其完美,是一个人“活出自我”的首要条件。

——傅佩荣

我的中西哲学之路--傅佩荣

我为什么会读哲学系?其实答案并不复杂。因为我家数代信仰天主教,所以我一出生就受了洗礼成为教友,然后从孩提到青少年阶段,每逢星期日必定随着父母亲去教堂望弥撒,十数年不曾间断。

弥撒中,神父会讲道理,阐述《圣经》中的教训,谈得较多的是“死亡,审判,天堂,地狱”。小孩子听到这些,感觉上是害怕多于相信,久而久之,也养成了深思的习惯,想的是:人生是一条苦路,死亡则是解脱,但是死后的世界是天堂还是地狱,就关系到永恒了。因此,对人生感到困惑,对罪恶感到恐怖,对来世觉得茫然,就构成了我比较早熟的心情基调。因此,我念哲学系,并不使人觉得意外。

进了辅大之后,所学的以士林哲学为主。所谓士林哲学是指中世纪以来占有主流地位的天主教哲学。往好的方面讲,它扮演承先启后的角色,上承希腊哲学,下启近代哲学。往坏的方面讲,它有过时的嫌疑,并且很容易混淆信仰与哲理;老师教到最后,总是希望可以证明存在。不过,哲学家口中的上帝,与信徒心中的上帝,从来就不能轻易画上等号。我能顺利念完西洋哲学的相关课程,主要就是在辅大奠下的基础。事实上,如果没有先辨明士林哲学的这一段历史与思想,甚至,如果没有先深入认识天主教的经典与教义,就不太容易准确掌握西洋哲学的核心问题。如果一个人的学习要靠合宜的机缘,那么我读哲学正是个人的一大幸事。

西洋哲学有了基础,那么,中国哲学呢?教我中国哲学史的是南怀瑾先生。南先生上课,既无教材也无讲义,而是随性所致自由发挥,谈了许多他个人的奇闻轶事。有一次上课上到一半,忽然说要教我们打坐,就跃上大讲桌盘腿而做,状如老僧入定。我们学生看待前辈哲学家,确实是“可望而不可及”,因为他们经历过大时代,所读的是线装书,随便引述几段经典,就足以让我们瞠目结舌。有一位老师介绍了方东美先生的《科学哲学与人生》,这是我念到方先生的第一本书。

辅大毕业后,我去台大念研究所,有缘听到方先生的课,他讲的是“中国大乘佛学”。对我来说,正是天马行空,大部分的内容不知所云;但是方先生上课神情专注认真,不时搬出厚重的佛经,念上几段,就算听不太懂,也会被他的声音容貌所感动,而我的中国哲学也在不知不觉中,奠下了基础。

方先生讲中国哲学,从一开头就与许多学者不同。譬如,有关中国哲学的起源, 2

不能直接谈孔子或老子,而要回朔到《尚书》与《易经》,因为先有“经”,才有“子”,“经”是古代长期发展的智慧,“子”是个别哲学家的杰出心得。就在《尚书》所界定的永恒理想(要求绝对正义)与《易经》所阐明的生生之德(要求在变迁中持续存在)这双轨之上,古人才得以立国治民,并且影响了后代像孔子与老子等哲学家,起而继志述事。

我在台大读哲学研究所时,正是“台大哲学系事件”激烈爆发的前后。因缘凑巧,我受聘为助教,有了固定工作及待遇。我向生活学习,也向生活挑战,最后汇聚为个人的生活态度,接着,我束装前往耶鲁大学。耶鲁大学位于美国康州的纽黑文市。在一路上与当地百姓的接触过程中,我清楚感觉了美国百姓对“哲学”除了不太了解外,还有一份敬畏之心。我也再度提醒自己要好好把握这次的学习机会。

英文比不上同学,只有寄望于“勤能补拙”。我必须每天读书十二小时以上,才跟得上教授上课的进度。事实上,能够如此专心求学,也是一种幸运。每天念一百多页的书,完全印证了“日起有功”这句成语。同学们为我取的绰号是“最不可见的人”。这实在是无可奈何,因为我的指导教授有个绰号,是“最不可预测的人”。他“不可预测”,我只好“不可见”——拼命读书了。

真正读了四年书,不但懂得“宗教哲学”这门学科的必备知识,也逐渐产生了对自己的信心。“含泪播种的,必欢呼收割!”真是说得有理。我的另一位指导教授是余英时先生。他比我年长十二岁,不但学问好,尤其聪明过人。他对我的用功也相当肯定,有关中国思想史的背景资料,我主要是在这个阶段学习的。

方先生以哲学智慧“博”我,余先生以历史考据“约”我。经过这一博一约,我才敢谨慎地跨进中国哲学的门坎。我的博士论文以中国古代哲学为主题,因为我很清楚:在研究方面,我只有在中国哲学的领域可以做出原创的贡献;而在西洋哲学,我只求忠实客观地向国人介绍。回国之后,我的教学科目包括形上学、宗学哲学、哲学英文;但是我的研究仍然以儒家及道家为主。

不同的是,现在我所谈的儒家,是经过完整的哲学训练之后,所展现的儒家。这样的儒家,具有古典的原始意义,也显示了高度的哲学思辨,合乎西方专业哲学所要求的条件,更能响应现代人生的具体挑战。“重振儒家的生命力”,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口号,其实是一生的志业。人生苦短,我庆幸自己在念哲学这条路上,没有浪费太多时间。

如果爱一个人,就会宁可让自己辛苦一点,来让所爱的人开心。

——傅佩荣

对傅佩荣教授的评价

专家、学者评价

傅佩荣先生对于国学真有心得,而且善于简捷清晰的表达。我很欣赏傅先生眼界和心胸的开阔,他在讲课中做到了两个打通:其一,打通各个领域,其二,打通中西哲学。

—周国平<著名哲学学者,散文家>

傅先生对于国学研究是很有功力的学者,他的学术成就非常高,尤其是把国学 3

讲得那么生动而又贴近人心,实属难得。

—李存山<中国社科院中国哲学研究所主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傅教授是我所听过课的中国所有的国学专家中,讲得最好的一位讲师。尤其是他能站在中西文化的至高点上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视野绝对不一样。

—邹先生<北大历史系国学培训班学员、上海某民办大学董事长>

读者、观众评价

傅先生是让哲学走下“神坛”的人,他对传统文化之研究堪称正源!远远超过了大陆的那些所谓的“明星”!尤其是看了傅先生的作品,深受教益,先生能化腐朽为神奇,释古奥为浅显,为迷茫的人打开了一扇通往光明的窗户。

非常喜欢、欣赏傅教授!我几乎把您的书买全了,每天都会翻阅读。我从来不欣赏什么偶像,但傅教授就是我唯一的偶像!

我用心去读了傅先生的文章,感触很深,并使我在人生问题的思考上认识得到了提高。文章说的每个人在他的潜意识中都有特殊遭遇,若只就自己的处境来考虑,很容易产生自怜的情绪,若想减轻自怜的程度,最好放眼四顾,看看世间无数不幸的人。那么看来灵性修养,使自己提升到人类层次,由此化解潜意识的情结的最好的处方了。

看过傅先生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讲的“道家智慧的当代价值”,妙语连珠,态度真诚,声调感人,条理清晰,真是如沐春风,相悦以解。或许这就是学者风范,包容大度、温文尔雅,希望能多听您的讲座。

人生需要一个引路人,很多人都有同感。我们需要像傅老师告诉我们分析思考的方法,我们不需要去复制别人的人生。

偶然听到傅老师的讲座,感觉很好,他对于文化的阐述,真的是做到了有“文”有“化”,特别是在“化”的方面,真的是高见,我们身边很多人有“文”,但能“化”的人实在太少,能文又能化的人更少,先生实在是高见,能化腐朽为神奇。

每次来到傅老师您的博客总有一种无限的感动,让在物欲横流的都市失去了自己的那个我又回到了小时侯那种平静美丽的生活中,又找回了自我,在这感恩的岁月里,我只想真诚地对老师说一声谢谢!

师生论道

学生问:生命中该不该有执著,若有,该如何去取舍?

傅佩荣:生命中一定会有执著,否则无法凝聚生命的力量,譬如,我现在从事教育工作,我对教育非常执著,这教育的执著有时会形成我的压力。看到有学生自杀,看到有校长贪污,心里都非常痛苦。这是因为执著而带来的压力。但在另一方面,你要设法从这里再超越出去,也就是说,从永恒来看,哪个社会没有困难呢?哪个社会的教育是完全理想的呢?没有的,所以你要多看好的一面。我对教育的原则是,尽量鼓励好的一面,所谓“嘉善而矜不能”,好的要鼓励他,不好的要同情他。那么我的执著一方面坚持我的立场,一方面化解面对环境不理想的可能性,两者配合起来我想比较适合。

4

学生问:当今社会上各种问题、矛盾非常多,譬如战争、贫富分化,还有未来面临的各种严重的挑战。汤恩比说世界统一是人类避免自杀的唯一出路,这种统一必须涉及思想统一。傅教授对儒家的发展是怎么看的?是不是可以统一世界的思想,是不是可以给我们带来永久的和平呢?

傅佩荣:这是很大的问题。儒家思想能不能统一全世界,给我们带来和平呢?如果就思想论思想来说的话,儒家思想确实比别的宗教更少先决条件,更少属于信仰的成分,儒家思想是合理的,对人生经验做了一种客观的了解和主观的体验,比起别的宗教更容易让一般人接受。但是我们不必幻想这个事情,说儒家思想能统一全世界。因为一个人生下来,他按照自己祖先的方式去生活,就可以维持某种平衡。譬如印度人,他信印度教,他接受了不合理的制度,叫做种姓制度,生下来如果一辈子是贱民,他也不会想去挣扎改变。你说应该改变,他自己不改变,你有什么办法呢?所以基本上我们尊重每一种文化的差异性,但是每一种文化里的知识分子都有责任,像我们这样的人,要负责把自己传统里面有价值有力量的理念加以重新诠释,然后跟经验结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把儒家思想重新讲清楚,把道家思想讲清楚,再跟经验结合一样的做法。我相信别的文化里他们的学者也在做类似的工作。

学生问:您说无心而为,那只做该做的事情,在无心的情况下,什么是该做的事?什么是不该做的事?

傅佩荣:无心而为,要做该做的事,什么是该做的事呢?这正好碰到庄子所要发挥的思想,我受庄子的影响最主要十三个字,“不得已”。什么是“不得已”?不得已不是被迫无奈,而是当你发现一件事情的条件成熟的时候,你就顺势而行。所以“不得已”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判断条件是否成熟,所以道家需要智慧。你对人情世故了解越多,就知道今天应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这叫做顺势而行,叫做水到渠成。真正的道家智慧表现出来,做任何事情都是很自然的,你根本看不出来他刻意做什么事情,这就是我学到的心得。譬如这次我来内地也是无心而为,条件成熟了我就来了,如果早几年来的话,条件不成熟,即使我来了也没有什么用处。现在内地也出版我的书了,大家想说这本书在讲什么,看书比较麻烦,今天我用两个小时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另外也有《老子解读》可以参考。现在条件成熟了,各位朋友来这边听讲,如果没有特别的目的,那也是无心而为,听到多少就算多少。

学生问:你个人认为庄子自得之乐和阿Q的自得之乐有什么区别,阿Q是精神上的自得之乐,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傅佩荣:这是非常好的一个问题。有些人确实把阿Q先生当作学庄子的一种表现,我们也不能否认两者有相关性,但是基本上差别很大。阿Q是采用精神胜利法,我心里有防护的机制,在受委屈时,设法让自己觉得没有吃亏,反而是占了便宜。庄子活在乱世,他可以避开人群,深居简出,预先知道不好的结果就可以避开。第二点,真正碰到问题时,庄子还能做到外化而内不化,表面上从来没有严重的冲突,内心里面则有道作为基础,亦即我永远不离开道。怎么样才是不离开道?就是永远从整体看问题。譬如我今天被人家欺负,我不会抱怨,因为我把它当作磨练的机会。对庄子来说,总是努力掌握生命的主动性,增加本身的理解能力和化解能力,使各 5

种外在的情况出现时,可以很自然、很自由地找到一条出路。

学生问:古代儒家认为善为易者不占,你对这个说法有没有看法?

傅佩荣:儒家对《易经》的态度可以用两句话来说,第一句话是孔子说“不占而已矣”,意思是说不必占卦也知道,因为你可以用理性了解人情世故的发展,但是一般人没有那么精巧的理性,不像孔子可以面面俱到。真正懂得《易经》的人不去占卦,因为道理已经想通了,重要的是修德,占卦需要参考很多别的东西,如果把握到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看清楚自己的形势,你做任何选择的时候本来就有它的合理性,后果你还是要负责的。我们都知道,孟子虽然没有谈《易经》,很多人都认为孟子的思想和《易经》很有关系。一个人做什么事要审时度势,要看自己的位置如何,相关的关系如何,在中间就比较好,代表你有所依靠,不至于说走到危险的地方。所以,在儒家来说会特别强调你在理性上的思维,它也怕很多人走入迷信的陷阱。孔子和孟子都强调理性这方面。至于“善为易者不占”,则是荀子的话。

6

 

第二篇:傅佩荣书本与智慧

书本与智慧主持人:人生困惑,我们继续问庄子。现在网上流行一个“晒”字,有人晒工资,有人晒房子,什么都能拿来晒,还有孩子家长在网上晒书包。这不晒不知道,一晒吓一跳,最重的那个书包据说有五十斤。那位家长说,孩子体重才四十多斤,这书包他哪里背得动?现在再到学校门口去看看,孩子的书包都变了,不背了,而是像拖杆箱一样拉着跑。小朋友不像是去上学,倒像是出远门。家长虽说是心疼自己的孩子,却不敢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至于孩子求学成为一件越来越辛苦的事情,那么该如何解决在教育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依然来问庄子。我们请到的是台湾大学哲学系的傅佩荣教授,教授,您好!傅佩荣:今波,您好!主持人:今天我们既然要问庄子,可能要确立一个基本的态度,庄子对读书持一种什么态度?傅佩荣:说到这一点,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在司马迁的《史记》里面提到庄子,说他“其学无所不窥”,换句话说,庄子是任何书都看的,不过还好,古代的书很少。我们说一个人“学富五车”,也不过五本书(即《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易经》),那时每一页都是竹简,五本书就五辆车。庄子是战国时代,书肯定已经很多了,但再怎么样的话,他求学就有一定的方法和目的,今天我们可以从这一方面学一点东西。主持人:庄子那么喜欢读书,什么都读,学富五车也好,汗牛充栋也好,那肯定最起码是他摸了不少的竹片,照这样说,庄子应该是一个很崇尚读书的人了?傅佩荣:事实上,庄子对于书,读完之后马上消化,消化之后只有一个原则,就是把古代的智慧传下去。但是书本本身,如果是为了别的目的,像我们后代所说的科举、考功名,希望小孩出人头地,那就另当别论。所以庄子对于读书的态度跟现代的想法是有落差的。主持人:今天我们既然要向庄子来问关于求学的问题,庄子对于读书持什么态度?傅佩荣:他很明白地说,书本是糟粕?主持人:他是怎么说的?傅佩荣:他还是以一个寓言来说,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在堂上读书,底下有一个做轮子的人,叫扁,庄子称之为轮扁。轮扁问,君上,您在读什么书?齐桓公说,我读古人的书。又问,这个人现在还在吗?齐桓公说,当然不在了,古人怎么在呢?轮扁马上说,君上,您读的只是糟粕而已。齐桓公很生气,寡人读书,你一个工人也评论,说个道理出来,说不出来就杀。主持人:齐桓公的惊讶估计就跟我们今天听到这个观点的人一样,轮扁没有解释之前,我们想说,难道孩子们书包里装的

书全是糟粕?傅佩荣:我们可以说,书本只是载具,它所承载的是智慧。如果你没有分清楚,有人说,我光是死记硬背,考试考好,就是读书,那正好中了庄子所说的“糟粕”,有多少人离开学校之后,还记得以前背的一些东西,生活中一辈子也用不到。主持人:光是齐桓公愤怒,我们也感觉到惊讶,轮扁为什么说古人的书是糟粕?傅佩荣:轮扁说,我一辈子做轮子,做轮子要磨中间的放轴承的地方,磨得快的话,将来装上去之后,跑起来就滑动了,不稳;磨得慢的话,好像卡得太紧,轮子跑起来不够畅快。所以要不徐不急,得之于手,应之于心。我们现在叫做得心应手。原来是手很习惯之后,心里面做事就有数,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这一套,我不能传给我儿子,我怎么讲都没有用。因为他必须自己亲手操作才能够有体会,所以古人的智慧就好像我把握的诀窍用语言说出来,就变成糟粕了。因为精华是我的心得,古人的心得是写不清楚的,所以你读的也是糟粕。主持人:这就是说实践出真知。照这样说的话,书都不必要有了,书既然都是糟粕,那读书到底还有用没用呢?傅佩荣:说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持肯定的态度。因为在司马迁笔下,庄子本人就读书,“其学无所不窥”,他的学问是没有书不看的。但是庄子为什么没有陷入他所批评的一种对象呢?他难道不知道书本是糟粕吗?他知道。因为他读了太多的书。知道书上写的东西很多不实用的,只是别人的一种心得,转变成为客观知识之后,跟心得脱节了。就像我们常讲的一句话:别人的智慧是别人的。我要得到智慧,只能透过别人的智慧所凭借的理论,但是对于别人来说是智慧的,对我来说恐怕是糟粕。确实如此,因为我根本用不上。所以你学庄子的话,第一,该读什么就读,第二,不执著在文字上面。如果你斤斤计较“考试考几分,考上什么学校”,或者说书本上的东西懂得多少的话,恐怕是买椟还珠。你的书读了之后,没有得到书本里面的智慧。主持人:可是我们怎么听那意思,庄子把书都读完了,然后告诉别人书是糟粕,让别人不要去读书。有这个意思吗?傅佩荣:他的意思应该是说,如果你只把书本当作智慧本身,就会忽略实际生活的体验。庄子宁可在实际的生活上体验生活是怎么一回事,而不要像我们从小就戴着眼镜,一天到晚在读书,忘记了真实的世界是怎么回事,变成书呆子。书呆子进入社会之后,到处碰壁,有时候反而会觉得少读一点书,说不定还通点人情世故。主持人:这倒有点像“人生识字糊涂始”了。不过我又觉得,可能要因人而

异,譬如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要做诗,不读书做不出来,最多能做个打油诗。还有一种人确实是书读得不错,但是做起来不是那么回事儿,譬如纸上谈兵的赵括,自幼熟读兵书,真正打起来的时候,不是那回事,这是不是说读书也有个区别对待的问题?傅佩荣:刚才所说的两个例子非常好,杜甫本身要写文章,把书本的精华吸收、消化之后,变成自己的才华的表现;赵括就不一样了,他读的是兵书,到最后要打仗的,如果没有实战经验,你如何以寡敌众?如果训练不够,怎么跟别人精良的部队打仗?这就不是书读得好不好的问题了。这两个问题要对照的话,就可以说,赵括恐怕选错行了,他如果在军事学校当教官,肯定是不错的。主持人:从庄子刚才这个态度来说的话,让我们大家虚惊一场,其实庄子并不是一概否定读书,说读书没有用,没有这么一说,而是说读书应该结合其他一些东西,全面读书和实践。傅佩荣:是的。我可以把我在美国读书的经验说一下。我在耶鲁大学读书,有一次校长在毕业典礼中说了三句话,他说,你们到大学来,要做三件事:第一个要学习,第二个要理解,第三个要能够品味。外国人也知道,学的时候要理解,“学而不思则罔”,光是学,不去想,不去理解,学了半天很容易忘记。第二,学了理解了之后,还要去实践,才能够品味。品味这个词我们很喜欢,英语为enjoy,变成品位享受了,等于是把书本跟生活结合,结合之后,读书就可以改变你的生命。这样一来,读书就不是单纯考试升学了,而另一方面,读书、可以帮助你扩充眼界。一个人能够有大的成就,他没有不读书的;不读书的,根本不知道世界是怎么一回事。像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就是有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这位大哲学家只做一件事,就是让他眼界开阔。亚历山大后来当了帝王之后,就想要统一天下,最后虽然是失败了,但是他至少做了一件事,他到任何地方都把一车一车的珍禽异兽往送给亚里士多德去做实验,所以亚里士多德开创了很多西方的学问,譬如动物学、气象学等。可见,读书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界,了解人类的世界,知道人生应该怎样做。主持人:庄子有一个学习态度,似乎也是让我们感觉到非常不解,在《庄子·养生主》中就有“吾生也有崖,而知无涯,以有崖随无涯,殆亦”,这有消极的成分在里面吗?傅佩荣:说实在的,这是一种客观的描述,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这不但没有希望,并且很危险。我有时候想到在美国读书,耶鲁大学的图书

馆藏书之巨,使得我每一次到图书馆,都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思。主持人:绝望了。傅佩荣:这么多书,你再怎么努力,你能读多少?这说明什么呢?到底人生的意义何在?在书堆之中吗?或者说书本也是古代的人生活经验的一个表现?与其在书本里面追逐人生的真理,不如在实际的生活中加以体验。庄子不是反对你读书,而是反对你读死书、死读书。主持人:可是,现代人恰恰曲解了庄子的意思,在图书馆或者中小学教室的墙上,往往写着“我生也有涯,而知无涯”,按照这个道理的话,是“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不是对庄子的理解出现偏差了?傅佩荣:我们只能说是“创造性的误解”,有时候把古代的话拿来用的时候,就说,要好好用功,书读不完的。这是老师劝学生好好用功的,他不知道原文的意思是,你再怎么用功都,没有希望。我们可以稍微改变一下,叫做“学海无涯,回头是岸”。主持人:其实在庄子的观点当中,有一点是具有建设性的,不要光读书,而要去多实践。但是我们中国古代的读书方法,一般来说是多读成诵,倒背如流。一本书翻来覆去,背个滚瓜烂熟,里面的道理似乎就明白了。而且引申一句话,即所谓的“君子动口不动手”,好像历来的治学传统就是轻视动手。傅佩荣:没错。事实上,对于读书的态度,孟子说过一句话,他跟庄子同一个时代,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你如果统统相信书上所写的东西,那你还不如不要看书。为什么?书上写的有时太夸张,因为那是特定的观察或者说个人特殊的经验,写出去之后,别人就会以为这样就是人生,那我照这个做好了;但是时空条件不一样,个人条件也不同,这样做的话,不见得有出路。所以我们要把读书的内容跟具体的方法简单分成三类:第一种是做人处世的方法。书读了以后,我虽然年轻,我知道大人怎么来往、古人怎么来往,我学会了之后,懂得了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第二种是必须亲自操作。你研究了很多开车的技巧,如果不去真正开车,研究再多也没有用。第三种就是一般的知识。你跟别人来往的时候,聊天谈的天文、地理各种事情,都要谈,你才能够符合孔子说的“友多闻”——博学多闻的朋友。如果把这个知识分成做人处世、本身的见闻或者客观的知识、实际的操纵的能力,庄子偏重的显然是第三种。所以他才会提到,很多老人家一辈子专心做一种技术,到最后变成艺术,到最后进入化境,让别人惊讶赞叹。主持人:但是我总觉得,如果这么一直强调下去的话,会被很多人反对,因为我们可是有这种“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

于人”的说法,所谓士农工商,士排第一位,“学而优则仕”。你天天去干活,天天去实践去,把学业都荒废了,就当不了官,那么你的命运只有下田种地了。傅佩荣:这是一种古代的情况,你刚才说的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是子夏说的,他同时也说“仕而优则学”,你官做得好,你觉得不够,再去上什么NBA这些课。但是我们可以这样去思考,古代社会是少数人有了学问去做官,学的是做官的道理,儒家这方面讲得很多,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的知道,要造福百姓,不是只为个人谋福利。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机会度书做官,没有机会走这条路。那这个时候,只好把自己本行的事情做好。庄子强调,你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从里面一样可以得到快乐。可见读书这件事,在古代并不普遍,因为教育没有普及的机会。庄子所说的读书的这种考虑,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必须在背景上有这样的认识。主持人:您研究过中国的文化,也研究过西方的文化,就教育这个问题,譬如孩子动手的问题,中西方的孩子在这方面有些什么不同?傅佩荣:在西方会强调因材施教。孔子说过,也是这样做的。主持人:在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的墙上,写了这么三句话:我听了但可能忘记;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便真正理解了。这一点似乎是对庄子的观念是一个很好的诠释?傅佩荣:是的。西方的教育会谈到“在做中学”(Learn by doing.),我去做了之后,就有心得,才能学会。其实我们也知道,人的知识本来就是不同的系统,有的你光听到就可以了,不可能去做。像我了解一些太空的知识,我怎么去做呢,我也不可能去太空。有的是听了之后还要去做,譬如开车或者其他有关技术方面的事情,你说你知识、原理懂得很多,没用,因为你不能实际操作。在古代来说,是分工合作,你刚才说的士农工商,好像是读书人排在最高,事实上那是极少数有特殊的机缘,一般的农工商都有本身的行业,这些行业里面做好的话,照样可以精益求精,像中国古代的工艺基本上是领先全世界的,我们的科技发明是傲视全球,一直西方近代科学革命之后,我们才落后。所以我们就要问,为什么前面的祖先可以领先?因为他们对于实际操作方面、不断改良方面,有很好的传统。主持人:您这倒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印象,因为过去我们的印象就是古代尽看着读书人的故事。诸如才子佳人故事中,才子如何苦,死读书,读死书,然后考取功名,似乎不太注意在他们周围有很多还在具体做事的,比方说一些工匠,这些人实际上在实践庄子的这一理论。傅佩荣:确实是如此。英国的

生化学家李约瑟写了一套书《中国科技文明史》,有好几十本,他的第二册就专门写了中国科学思想的来源,里面引用了一段话,就来自《庄子》,就是庄子跟东郭子的对话。东郭子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说,“道”无所不在。接着又问了一系列问题,庄子也做了一系列回答,说“道”在蝼蚁(蚂蚁)身上、在稊稗(杂草)上面、在瓦甓(瓦片)里面、在屎尿(排泄物)里面。东郭子吓得不敢讲话。结果英国这位李约瑟把这段话引用出来,说庄子有科学精神。我当时看的时候吓了一跳,他为什么认为庄子有科学精神呢?因为科学家本身不会说,这个很脏,这个很臭,他只研究有没有分子,有没有原子,有没有电子。他不会说这些如何。他只能说,凡存在皆是我研究的对象。科学家没有个人的情感好恶。你看庄子对道的推衍真是精彩,而事实上,道家后来变成道教,有一个炼丹的传统,炼丹就是一种化学实验,所以从这引出一种科学,跟庄子所说的实际操作联在一起。主持人:我们的四大发明当中,火药就是炼丹的产物,所以过去文人写史,都是写自己这一类的人,忽略了身边其实有很多做事的人达到了什么样的境界,那么在过去,实际上看来也是有素质教育这一说的,就是能够把一个技艺做到什么程度,似乎我们的历史当中很少记载?傅佩荣:是的。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比较偏重到读书、求取功名这条路线。明代的哲学家王阳明,十二岁时问他的老师,什么是人生第一等事?私塾老师当然说,读书考状元。王阳明说,好像不是。老师吓了一跳,才十二岁的孩子,居然说好像不是。于是问他,那你认为怎么样呢?王阳明说,应该是读书成为圣人吧。这就是两条路线了,一个是考状元,一个是成为圣人。考状元,几年才有一个;成为圣人,个个都有可能,但是人人都很难做到。还有第三条路,就是这边我们所强调的工匠、工艺这条路,现在我们看到很多的国宝,都是工匠的产品。为什么我们欣赏国宝的时候,忽略了它们的形成过程呢?今天我们在谈到对子女教育的时候,也要有类似的想法。我常常会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个人如果从小不读书的话,说不定反而在某方法有特殊的成就。譬如迈克·乔丹,篮球打得特别好,他读什么书呢?小老虎伍兹,他读什么书呢?国内很多运动顶尖好手,你问他,你数学考几分?他会跟你翻脸的。所以这个社会说起来也矛盾,一方面要每个小孩去读书,等你读到身体、体力不行的时候,又说你去运动,到最后你又推崇运动员。你的孩子有没有可能在工匠、工艺这方面,经过长期的训练

出类拔萃?尤其是要训练小孩子的手工是否灵巧,一定要在他上初中之前开始,一旦在高中之后再学,就来不及了。主持人:所以说大师不全是读书读出来的,各行各业都有大师,他们都是做出来、实践出来的,譬如某些艺术大师。我们已经说到了一个当前非常时髦的问题了,就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比较宏观,我们今天是不是接下来来谈谈比较微观的问题,作为父母,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可能很多为人父母的正头疼呢?庄子他又是如何教育孩子,他对教育的观点又是什么?傅佩荣:庄子属于道家,他对于教育采取比较自由的态度。今天很多的父母亲,他们的用心都很好,希望孩子比自己更强,希望孩子比自己更快乐,但是如果走一条路,就是升学这条路——读书、升学。这条路上很少有孩子会快乐的,即使书读得很好,进入明星学校,到明星学校之后,哪一个不是优等生?到最后还没有上大学,就已经气馁了。高手如云,怎么办呢?所以我平常认为,父母要把人生看成长程赛跑,你给孩子什么素质,从小就要培养。在这里我是很惭愧,我有一个女儿,她读小学一年级,第一天上学,我就跟她说,你开始读书了,答应我一件事。她说什么事。我说你一路读书考试,绝对不要作弊。她很聪明,马上就问,考不好,你会骂我吗?你看,从小就知道,作弊才会考得好。我心里想,这还得了。我说,我绝不骂你,考不好绝不骂你。时间很快,一转眼之间,她大学毕业了,大学毕业那天我就问她,你大学毕业了,你告诉我,一路走来,你考试有没有作过弊。她说没有。我说,我对得起你,你这一辈子没有作过弊,你这一点就胜过很多人。我在台大教书三十年了,上课问三百个学生,没作过弊的举手,顶多五六个,举着手还怕别人发现呢。所以这说明什么?你要培养一个人的素质,看你选择什么。我的女儿功课一向在中等,但是从来不作弊,她养成了一个习惯,做事不找借口,不求侥幸,就是这个习惯,做父亲、做母亲的对得起她,她一辈子都会自己负责。她后来到美国读书,读书的时候,一个人在美国,都自己来,每天读书八小时、十小时,功课都没有在台湾那么好。我们要有一个长程观念,人生是一个长程赛跑,小时候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就像马拉松赛,谁最后赢,谁才算数。所以就要培养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和读书没有直接关系,它是属于一种内心的信念,相信人生什么事情最重要。而这一点会延续至你将来毕业进入社会之后,你在学校顶多二十几年,但是进入社会还有五六十年,请问,你要把握什么?

因为在学校教书,我很早就知道为了分数而作弊,对学生以后的伤害是很深、很坏的。所以我特别提到这个故事。主持人:作为父母来说,比较难,想让孩子快乐,怎么样让他快乐,该怎么做?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孩子快乐?傅佩荣:说实在的,庄子很少提到小孩子的问题。他只是觉得,大人跟小孩一样就会快乐。我举个例子,有一次一位做母亲的问,有一天我问儿子,他才十一岁,小学五年级,如果你是妈妈,你怎么样让像你这样十一岁的小朋友快乐?小孩子怎么说?他说,你只要让我做到一件事就可以了。什么事呢?不要让我无聊。所以这位母亲就问我,傅教授,怎么样让十一岁的小朋友不要无聊?我说,我也不知道。因为每一个小孩不一样,像现在小孩子喜欢上网玩游戏,父母就要选择,哪一种游戏比较健康。父母就要用点心思,喜欢玩网上游戏,就要约法三章。我女儿在读初中的阶段,有一阵子很喜欢看漫画,他们那个年代,在家里面读书,底下就藏着漫画。我一进她房间,立刻盖起来,这种勾当我们小时候也做过。所以我就知道她在看漫画,我后来想,这也不是办法。我跟她说,我们约定好,你平常不要看漫画,但是星期六从中午十二点看到晚上十二点,你算算时间,看看是不是恰当。她一算时间差不多,每天偷看,加起来也不过十二小时。她就说好,以后我平常不看,周末从十二点看到十二点。在约定好之后,她平常就会好好读书。因此做父母的对孩子绝不能硬着来,说你要这样,我偏要你那样,我是父母亲,我要求你怎么样。小孩子到最后阳奉阴违,反而不好教。所以要先顺着他,顺着他之后,接着就给他条路走,跟他说,你这样做好吗?譬如,做父母的很担心小孩崇拜偶像。我女儿以前也崇拜偶像,经常被我教训,我就跟她说,你的偶像是媒体制造的,是假的,你不要上当。她当然讲不过我了,可是她受不了,最后她跟我摊牌,如果没有这个偶像让我崇拜,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我听了吓一跳,立刻想到西方一句话:打不过就联合。我打不过她的偶像,就我跟她的偶像联合,怎么联合呢?我上街把她偶像的照片、海报、杂志的访问,统统买回来送给她,女儿才跟我恢复亲子关系。但是这只是第一步而已啊,我开始研究她的偶像,就发现她崇拜的歌星,每天专心练唱六小时,我就把资料给她看,我说你崇拜他,可知道他每天专心练唱六小时吗?她说,这个跟我什么关系,我只是喜欢他唱歌。我说,人是一个整体,他有这种表现,因为他后面付出的代价。她听了觉得有道理,我继续研究这偶像,结果发现

,这偶像很孝顺。我就跟她说,你看这偶像很孝顺呢,你跟他学一学吧。她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只是喜欢他唱歌。我说,人是一个整体……看到没有?我们做父母的,年纪大一点就有这个好处,小孩子往往长大之后才会发现,就像女儿几年前才告诉我,我现在才发现,我中学时代崇拜偶像实在是幼稚。我说,你现在才知道。主持人:对,慢慢都会知道,当时都不会知道。庄子认为教育的根本应该在哪里?傅佩荣:教育孩子,基本上要顺从他的本性,尽量不要违背。你违背了的话,对于他来说,是一种伤害。即使成功的话,他恐怕得不偿失;对于教育他的人来说,恐怕是事倍功半,你辛辛苦苦弄了半天,达不到你预期的效果。主持人:这方面,庄子又给我们讲了什么故事呢?傅佩荣:他提到一个我们熟悉的所谓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故事。他说,你看这伯乐很厉害吧,他一看就知道,哪一匹马比较适合有希望变成千里马。他开始训练它,但这是违背马的本性。庄子说,马平常就是吃草、喝水,高兴的时候,交颈相摩;生气的时候,怒目相踢,这很生动。在原野上,这些马跑来跑去,一旦到伯乐手中,分批训练,住在栅栏里面,到某种标准之后,装上这个是笼头、马鞍等,全套装上去之后,马的本性就死了一大半了,到最后能够脱颖而出。像我们常常看到的赛马,一匹赛马上来,不知道多少匹被淘汰掉了,那么对这匹马来说好吗?它也是觉得很痛苦。通过庄子的故事就会发现,你对于一个孩子,当然不能跟对待马、牛这种生物一样,你该给他什么教育,按照规矩来,你尽量不要额外增加像补习班、才艺等各种补习,不能什么都要,这样等于是把他当成千里马,他是要付出代价的。主持人:现在很多家长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千里马,但是就不问,这匹“马”愿不愿意成为千里马?要知道千里马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那该多辛苦。换作一般的马,放在圈里面,遇到那种急事也不会找它,要做什么事儿,都要找这种千里马。这是您之前也曾经讲过,如果人有“八极”(貌美、须长、身高、魁梧、强壮、华丽、勇猛、果敢)的话,那他必然要穷困,因为别人都会使唤你。这可能也是庄子反伯乐的一种观念,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傅佩荣:没错。庄子总是希望你从长远、整体来看。举个例子,父母亲现在很年轻,孩子很小,他拼命培养,但是他没有想到,孩子太杰出的话,晚年就很冒险了。为什么?杰出的孩子,恐怕要为天下人服务去了。像在台湾就有一个例子,一对老夫妇,生了八个孩子,全部到美国去,最小

的那个都拿到了硕士,还有一个院士,都很有成就,但是两老没有人管,最后他们子女说,到美国来吧。他们去了一年就回来了,说不愿意当游牧民族,这一家住一个月,那一家住两个月,这怎么是人的生活呢。就回到台湾去,最后老太太过世,留一张条子给她先生,你还是跟我走吧。最后老先生也过世了。像这样的故事,你看了就会说,这一对老夫妻,年轻的时候,好好地培养他们的孩子,孩子长大之后要孝顺你,他也是两面为难。因为是一个人才,他就不能只顾自己,要负责任实验室里面的东西,要替很多人策划。父母亲怎么办?像我自己家里,父母有七个孩子,最孝顺的是我一个书读得不怎么好的妹妹,她反而最孝顺。我们书读得稍微好一点的,忙得要命,只有周末放假回家陪父母打个麻将而已。平常父母生病只由妹妹相陪。我并不是说反对读书,我自己也是靠读书才发展的。我的意思是说,你要从整体来看待事情。千万不要说“孩子你要比我更强”,而忘记了“孩子你要比我更快乐”,快乐绝不是社会成就而已,你本身没有特殊的读书的表现,不要过度要求自己的孩子,就像我读书时数学成绩不好,所以我女儿数学成绩不好,我绝不怪她,因为是我的遗传。主持人:刚才说那一对老人晚年的景象,感觉到非常难过,但我相信,当初他们选择如何培养孩子的时候,依然还是选择让他们去读书成才,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里我们也要看到一个问题,孩子如何成才,是不是应该有什么样的培养方式?傅佩荣:这一方面是各自不同。通常我会把焦点放在毕业之后一生的发展。譬如有些人会对于当时读书不好很在意,甚至有人一辈子因为没有考上大学跟父母亲不来往,因为他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和期许。像这些都是观念上有问题。人生很多事情都是观念的问题,你的孩子如果不喜欢读书,你就要设法让他知道读书的趣味在哪里。你可以给他介绍一些喜欢读书的长辈和朋友,让他培养读书的兴趣,毕竟很多时候不到一个阶段他不可能领悟。我们常说,你开窍了没有啊?一旦开窍,不要人管,他也会自动读书;没有开窍,那是事倍功半,再怎么逼也没有用。所以我们学庄子的思想,一定要记得,肯定当下的生命,不要老想着将来如何,你要掌握的是现在,是今天。你今天看到子女都健康,活泼,考试读书不是很理想,但是今天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很开心,你就好好享受今天吧。这样一种态度对每一个人来说,都会觉得生命有缓和、缓冲的余地,没有太大的压力。有的父母经常把子女读书的好坏当作好孩子、坏孩子的唯一标准,这

对小孩不公平;小孩也很想让你满意,他也很想第一名,但是他考不到,况且个个都第一名,有这个可能吗?所以父母要希望孩子快乐,而不是希望孩子比你更强,而这个快乐在于每天、当下每一件事、每一种情况,都能够因为接受而理解,因为理解,大家在一起时,相处自然愉快。主持人:但是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天性顽皮、好动,要真是顺应本性,让他快乐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放任自流,不知道会流向何方?傅佩荣:说实在的,没有人可以完全控制另外一个人,父母只能做一些预防措施。小孩不喜欢读书,父母不要担心,因为不喜欢读书的孩子进入社会有发展的大有人在。如果编一本书,把那些不读书而有成就的,一辈子过得很快乐的,肯定很多家长会受到启发。刚才提到放任自流,我想到庄子有一个故事,魏王送给惠施葫芦种子,结果结了一个大葫芦,太大了。惠施说本没有用处,庄子就劝他了,葫芦这么大没有用吗?把它绑在腰间,变成游泳圈一样的,在江海之上遨游,不是很舒服、很愉快吗?庄子居然想到这边去了。主持人:这么大的葫芦是挺难用的,往里面盛水,立不住,把它破开一半,变成瓢,没法装水,砸碎了,实在有点可惜,该怎么办呢?傅佩荣:庄子就建议,干脆绑在腰间,当作游泳圈,到江海上遨游。很多人说,这样子怎么算答案呢?这是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任何东西不要只看小的用处,要看大的用处。在庄子里面,不但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的每一样东西都有用,所以道家的思想跟儒家的不一样,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因为一般讲用的时候是人类想出来的少数一些用法,而没有注意到本身。既然存在,一定有他的用处,像我们今天很多人说,一些垃圾或者废物可以变黄金,重新提炼能源。我们看到人的时候,假设把人当作矿产,没有开采,让他自己在那边不动,不行,他会出问题的,所以你就给他一条路走。不要把读书、升学、考试当作唯一的路,而要注意到其他方面。有三个方向,一是“读书成圣贤”,二是“修养德行”,跟别人相处的品质越来越高,三是“发展专长技艺”,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这样一来,对于读书这件事就会看得比较平衡。我们更应该强调,一旦在社会上就业立足之后,也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因为这时读书不是为了什么用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见闻,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主持人:所以读书并不是只是用来考试的,应该是有很多的方向,我们希望家长要因材施教。现在很多的家长,本着一个原则,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让孩子学东

西,也不管这个孩子是不是五音不全,都去学钢琴;不管他是不是喜欢画画,都让他去画画,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傅佩荣:很明显这是一种盲从,看别人的小孩学什么,也跟着让自己的孩子学什么,害怕少学了一样,将来吃亏了。他不知道,你学得再多,如果不是你的兴趣,不可能深入,不可能学得精,将来一无用处。在《庄子》里面还有一个故事,鲁国的近郊来了一只大鸟,这只鸟被当作祥瑞的征兆。鲁侯就很开心,立刻奉上太牢之礼,太牢是牛、羊、猪三牲都有,但是鸟怎么可能吃这些肉类?鲁侯认为自己很够意思了,再给它演奏最好的音乐,等于是所有的享受都有了,希望大鸟能够满意,好好呆在鲁国。最后这只鸟露出忧伤的神色,不吃不喝,不久就死了。庄子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如果你要养鸟,就要用鸟所需要的方式来养。如果用养人的方式养鸟,对鸟来说,不见得好。我有时看到冬天到了,很多人家里养宠物,给狗穿衣服,我看了都担心,这狗看到别的狗没有穿衣服,就想,为什么我要穿衣服呢?后来得了“心理病”。所以现在西方有很多心理医生是专门治疗猫、狗,猫、狗也会有心理疾病,什么原因造成的?被人给搞坏的。所以这里说明人的主观意愿、想法、价值观,如果有偏差,就会造成人间的各种复杂的现象,甚至灾难的情况,真是难以想象。主持人: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反观一下做父母的,经常听到有父母说,怎么搞的,我成天供你吃、供你穿、供你喝,条件这么好,为什么学习还那么不好?然后孩子一脸无辜的表情,经常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傅佩荣:父母对孩子就是希望他功课好。台湾有一个有名的佛教的法师,有一次讲佛法,信众就问他,我的小孩书读得不好怎么办?他就说,乖就好。讲完之后,另外一个信众就问,我的小孩不乖怎么办?他说,有就好了。法师作为出家人,本身是没有家庭,没有子女他讲这些话听起来很轻松,但是有一个孩子,比别人没有孩子的,你要幸运多了,至少别人很羡慕你啊。因此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要记得,每一个人有他的生命要负责,不要老想着,你是我供养的,你就要回报我。主持人: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但是要根据孩子不同的情况,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是玉,有的人是钻石,而大多数人可能是普普通通的石头,关键要找到合适的定位。今天非常的感谢您,谢谢!傅佩荣:谢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