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 雾非雾曲解

花非花,雾非雾 曲解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 我是一个非常粗俗龌龊的人,难免会产生一些龌龊的想法,继而会把某些人也都想歪了。有一次,在我上自习的路上,我精神状态不是太好,感觉朦朦胧胧的,无意之中我想到了《花非花》。众所周知,《花非花》是白居易非常有名的一个作品,深受大家的喜欢,因为它给大家营造了一种非常朦胧的感觉,使人琢磨不透。当然,与此相似的还有另一位诗人的大作——《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的一首《锦瑟》,引无数人遐想,终不知其最终意义,然其依然受到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追捧。

《花非花》也是如此,令人难以捉摸,但似乎又是怎么琢磨都对,不禁令人喜爱。想当日我精神状态浑浑噩噩,一刹那冒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想法:莫不是白居易昨天晚上梦遗了?

众看官都知道,白居易是一个古道热肠,济世救民的诗人,但又是一个非常风骚的男人,《长恨歌》可见一斑。身为一个正常的男人,深夜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美好的事情,情不自禁流露出来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话说次日醒来不久,白居易看着自己留下的精斑,不自觉想到了昨晚的一阵旖旎,恨不能沉沉睡去,奈何梦不由我。情感迸发之下,重要将此事永久地记录下来。当下拿来纸和笔就要将梦中之事尽述,奈何着实说不出口。突然灵机一动,看到了已经渐渐干涸的精斑,顿时灵感如井喷一般蓬勃涌出:花非花,雾非雾。远远看去,昨夜留下的精斑说花不像花,说雾又不像雾;夜半来,天明去。那么,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是在过了大半夜以后,快天明的时候才走的。意思亦即指梦中的眷侣是大半夜的时候来的,快到天明的时候才走的;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来的时候就像春梦一样,能再多停留一会儿该多好啊,去的时候又是那么地匆忙,想要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多,不禁散发出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如此一来,就都通了。

既然是曲解,当然是一些不地道不正规的解读,其中一些情节不免令一些看管作呕厌恶,希望莫要挂怀,眨眼就忘了它吧。最后以一小诗惠赠诸位:

盘古开天立凡尘,一撑一蹬破混沌。人生本来无一物,古今裸睡能几人?哈哈哈哈哈·······(最后,望能获得白居易的谅解,其实白居易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诗人。)

 

第二篇:似花非花似雾非雾——文学创作陌生化手法

似花非花,似雾非雾

——文学创作“陌生化”手法

双峰八中路遥文学社文学讲座 唐群丽

各位文学社成员:

大家好!我看了同学们的作品,发现有这样一个倾向:选材总喜欢关注一些“大事”,遣词造句总偏爱华丽艰涩的词语。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却反而丧失了自己的个性特色。也许有同学会有这样的疑惑:不写这些,那写什么呢?

或许我们一到写作时还会有这样的感觉:没什么可写的,生活天天都是一样,没发生什么新鲜事,每张面孔都是熟悉的,每个角落都是陈旧的。也许我们还会感叹:我也想写好作文啊,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好作品的素材到底怎么来的呢?下面我想先请大家做一次写作的构思。

汉高祖刘邦大家应该都知道吧!他是一位平民皇帝,曾写过一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如果要你设想一下刘邦“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情形,你怎么写?

让我们看看元代散曲家睢景臣是怎么写的。

哨遍·高祖还乡

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这差使不寻俗。一壁厢纳草也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又是言车驾,都说是銮舆,今日还乡故。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抱着酒胡芦。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么大户。

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妇,胡踢蹬吹笛擂鼓。见一颩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

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这些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

辕条上都是马,套顶上不见驴,黄罗伞柄天生曲,车前八个天曹判,车后若干递送夫。更几个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妆梳。

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

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杯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

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秆,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通刘三谁肯把你揪扯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译文:

听说有个大人物要还乡了,社长挨家挨户地通知每个差使:“任何差使均不得借故推脱。”这些差使真不寻常,一边要交纳草料,一边要派服劳役的民夫,都必须执行。有的说是车驾,有的说是銮舆,今天要回乡。只见在喧闹的市集里,王乡老拿着个陶托盘,赵忙郎抱着一个酒葫芦,带着新洗过的头巾,穿着新糨过的绸衫,正好装充有身份的阔人。忽然,瞎王留叫来一伙稀奇古怪的男女胡乱地

吹笛打鼓,好像在欢迎什么。一大队人马从村口进来,前头的人拿着几面旗子,颇威风似的。那些旗子上的图案千奇百怪:有在月形环中画白兔;有红圈中画鸟;有画着一只鸡学跳舞的;有画着长着翅膀的狗;有画着蛇缠在葫芦上。还有用红漆刷过的叉,用银镀过的斧头,连甜瓜苦瓜也镀了金。马镫明晃晃的,扇子铺了一层雪白的鹅毛。还有那几个穿着奇怪的人,手里拿着一些罕见的器仗,穿著些奇怪的衣服。辕条套的全是马,套顶上没有驴。黄色丝绸做的伞的把是弯曲的。车前站着八个架前侍卫,车后的是随从。还有几个漂亮女子穿着艳装,一样的打扮。那个大汉下车了,众人马上行礼,但他没有看在眼里。见乡亲们跪拜在地,他挪身用手扶。我突然抬起头一看,那个我认识的,差点气死我了!你本来姓刘,你妻子姓吕。把你从头数到脚:你以前是亭长,喜欢喝酒。你的丈人在村教书,你曾经在我屋庄的东头住,和我一起割草喂牛,整地耕田。春天你摘了我的桑叶,冬天你借了我的米,问我借了都不知有多少了。趁着换田契,强迫称了我三十斤麻,还酒债时偷着少给我几斛豆。有什么糊涂的,清清楚楚地写在账簿上,现成的放着字据文书。过去借的钱要在现在摊派的官差钱里扣除,欠我的粮食你要从粮税里暗地里给我扣出来。我琢磨着刘三:谁上来把你拉扯住,平白地为什么改了姓、换了名,要叫汉高祖。[3]

皇帝外出的车驾是非常威武壮观的,可我们在读三支描写这种场面的曲子时,感觉到异常滑稽可笑,这是为什么?因为这是以一个乡里人的眼光打量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的场面,但有趣的是,在这个乡里人眼中,神圣不可冒犯的汉高祖刘邦却成了一个瘪三模样的地痞无赖,其反讽的艺术堪称一绝。那么,这种颇具讽刺意味的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呢?原来,作者是运用了“陌生化”的反讽手法。帝王还乡,哪怕我们从未见过,可听得多了,如果是照实写出来,引不起读者的兴趣。而作者却能从这大家都熟悉的材料中写出新意,因为他借助一位没见过世面的乡民的眼睛将这件事“陌生化”了。由此可见,再熟悉的事物,再一尘不变的生活,你学会用陌生的眼光去看,熟悉中自会生出新意,足够你拿笔写下来。

“陌生化”手法是建立在“审美距离”说的基础之上的。常言说,距离产生了美。有一位著名画家曾认为,艺术要从陌生到熟悉,更要从熟悉中回到陌生,否则就不会有艺术创作的激情,就不要说创作出什么好作品了。著名作家史铁生也曾经说过:“为什么而写作呢?我想,就因为那片无边无际的陌生之域的存在。那不是凭熟练可以进入的地方,那儿的陌生与危险,向人要求着新的思想和语言。”“陌生之域,并不单指陌生的空间,主要是说心魂中不曾敞开的所在。”

史铁生说:“艺术要反对的,虚伪之后,是熟练。有熟练的技术,哪有熟练的艺术?”他认为文学第一反对的是虚伪,是抄袭;其次是熟练。他认为,文学创作,有自己独到的发现,哪怕写的很幼稚,也不失文学本色。所以,我特别要强调这一点,你的文章可以写的不好,可只要真实就是可贵的,就是一种创作;如果不能相信自己可以写出自己的文章,与其去冒用别人的创作,还不如不写。而我相信,如果你去重新审视自己的世界,一定会发现值得自己写下的东西。如我们上一期社报上,有些文章,就是用陌生的眼光从熟悉的生活中得到写作的灵感的。比如《生命里的两盏灯》、《空宅》、《一切不容易》等文章。

再看下面这篇文章《覆盖大地的耳朵》。

覆盖大地的耳朵

一滴雨落下来,打在耳朵上;又一滴雨落下来,打在耳朵上。

我不知道,睡下就如同死人的我,为什么会听得如此清晰。

如果我在半夜醒转,一定是雨水落在了屋外的红苕叶上。一滴,又一滴。仿佛就从我耳边滴下去的,蓬的一声,随即便滑入了地底。屋外千万只绿色的耳朵都竖起来了。此刻,村庄都已入睡,只有我一个人醒着。听见了它们交头接耳的

话语,偷窥了它们与土地的联系。我感觉雨水透过窗户滴进了我的耳朵里,自己也变成了一株红苕秧,加入到它们中去了,弟兄铺天盖地。

第二天我去看时,它们的耳朵都平下来了,一副守口如瓶的样子。我想对它们说,我知道它们乘着昨夜的雨水长高了自己,我知道它们的红脚板蹬坏了土地的棉被。可是它们全都不理我,这使我不得不怀疑昨夜的雨水,是不是只是我的一场梦而已。

整整一个冬天,我都穿着一件破棉衣。

红苕怕冷,跟捧瓜(佛手瓜)一起住到了地下的苕洞里。洞口用包谷秆封得死死的。我去看它时,得提着马灯,沿一架长梯上下出入。

一个冬天快完的时候,红苕也就快从苕洞中走出来了。只是走出来就再也没有回去。留到最后的,就走到了地膜里。

我偷偷地去打开地膜看时,它们在粪水和热气中酣睡。又去看时,就已经睁开眼睛了。再去看时,红红的胳膊就伸出来了,嫩嫩的,像婴儿。跟蕃茄苗站在一起,两小无猜的样子。

我常常在想,要是红苕秧永远长不大就好了,这样它就可以留在地膜中,就用不着走进土地,长成红苕,最后又回到地洞里。

就像跟我一起上学的海昌,如果他永远长不大,就永远是我上学的同伴,就不会成为南下打工者,就不会穿我丢弃的破棉衣。

我和他之间的距离,就仅仅是,一棵红苕秧和一株海椒苗之间的距离。 多年以后,我在远离高坪村的一个集镇上再次与一群红苕秧相遇。它们与一群海椒苗相偎在一起,脚上尽是泥土,身上沾满露水,一束稻草捆缚着腰身。出卖它们的农人,也是一模一样的打扮,仿佛它们的老父亲,或者亲兄弟,两手抄拢,蹲在街边,沉浸在自己的玄想中。那一刻,我竟有些买下它们的冲动,竟有些回到土地栽种庄稼的冲动。然而,我清楚地知道,多少来路已无法返回,我的身份已反转,我的土地已荒芜。

人群拥护,市声喧嚷。我像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漫无目的地在集市上穿来走去。一街尽了,又原路返回,如是而再。我感觉到自己像一个闯入者,来到了一个上古的小镇里,又像一个回乡的游子,令一村人都感觉到了陌生,只有我自己发现了一丝熟悉。

不知什么时候,那些红苕秧和海椒苗不见了,也不知道是卖出去了还是被农人顺着原路背回了村庄。地上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留下的痕迹。像一个个脚印,散发着泥腥和水气。熙熙攘攘的街道一下子空了下来,仿佛一个战场,刚刚还人声鼎沸,如今却只剩下了一地狼藉。人们从买卖中迅速撤退,立刻消失在了时间深处。

他们仿佛约好似的,一哄而散,把我一个人,丢在了集市里。

红薯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事物,为什么在作者笔下会如此可爱如此抓人眼球呢?还是得益于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作者仔细去看红薯苗,把一片片平凡、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叶子看成了一只只覆盖大地的耳朵,怎能不让人叹服叫好呢?

通过“陌生化”的视角,我们可以把熟悉的变为“新颖的”,自己有话可写,也就更能吸引读者注意。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培养自己的陌生化感受。

一、培养自己的陌生化感受。

1、学会用陌生的眼光来重新观察与思考我们熟悉的生活,熟悉的人与事。

看这段文字:“我在草中睡着时,我的身体成了众多小虫子的温暖巢穴,那些形态各异的卑小动物,从我的袖口、领口和裤腿钻进去,在我身上爬来爬去,不时咬我两口,把它的小

肚子灌得红红鼓鼓的。吃饱玩够了,便找一个隐密处酣然而睡——我身体上发生的这些事我一点也不知道。那天我翻了一下午地,又累又饿,本想在地头躺一会再走,地离村子还有好几里路,我干活时忘了留点回家的力气。……醒来时已是另一个早晨,我的身边爬满各种颜色的虫子,它们已先我而醒,忙它们的事了。这些勤快的小生命,在我身上留下很多又小又痒的小疙瘩,证明它们来过了。我想它们和我一样睡了美美的一觉,有几个小家伙竟在我的裤子里呆舒服了,不愿意出来。” ——刘亮程《与虫共眠》

这种对虫子的描写,完全不是我们在乡下的日常感受,给虫子叮了,怎么的疼啊,起包啊,讨厌啊,或是要涂点什么药啊,抱怨乡下的环境恶劣啊等等,一般人只会这样写。 再比如刘亮程的另一段文字:“我曾在麦地中看见过一只当搬运工具的小老鼠,它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四肢紧抱着几只麦穗,另一只大老鼠用嘴咬住它的尾巴,当车一样拉着它走。我走近时,拉的那只扔下它跑了,这只不知道发生了啥事,抱着麦穗躺在地上发愣。我踢了它一脚,才反应过来,一轱辘爬起来,扔下麦穗便跑。我看见它的脊背上磨得红红的,没有了毛。跑起来一歪一斜,象是很疼的样子。”

老鼠也是按它的方式在劳动,作者从它的一歪一斜的步态中感受到了它的疼痛,完全写出了一个弱小生命劳动的艰辛,这跟当初劳动累了倒在草堆上睡觉的那个“我”,不是一样的艰辛吗?老鼠的艰辛跟人是一样的,他的这篇文章就叫《老鼠应该有一个好收成》。他说秋高气爽我们去收粮食,成车成车地往村里拉,老鼠只要那么一点点,整个生活就能美满幸福。我们干嘛吝惜这么一点点呢?我们丰收了,老鼠也应该有一个好收成,它也该过上幸福的生活。

2、学会合理想象,守护童心。

我们来欣赏顾城的一首小诗:

安慰

青青的野葡萄\淡黄的小月亮\妈妈发愁了\怎么做果酱\我说:别加糖\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

如果没有一颗童心,是尝不到红太阳的甜味的,更不用说写出这么新奇巧妙的诗句了。 再看看刘亮程散文中的描写:“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刘亮程《对一朵花微笑》)

你看,蓦然回首之间,成片的绿草全开花了,遍地是花,连绵不绝。他用这么自然这么欢喜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觉得一回头,所有的草都开花了,而且象是被一个笑话所惹笑的。整个世界都以美丽和谐的方式,包容在作者心中。满地的花对我们笑,我们也应该对它微笑。这就是童心不灭,这就是纯真永存。

3、学会使用通感手法。

其实以上几篇诗文,我们都发现了这样的特点:使用了通感手法。通常,我们会认为观察就是视觉的“看”。这样理解很片面。其实,观察还包括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它们之间甚至还可以奇妙地相通。 如朱自清观赏荷塘:“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通感现象有多种表现,与朱自清“听见”香味相似,有的人可以“看见”声音,即在听到某些声音时眼前会出现某种颜色,还有些人在看到某些特别的数字或字母时眼前会浮现出某种颜色。

正如艾青的《小泽征尔》说的:“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你的指挥棒上\跳动着

你的神经”。再举几个通感的例子:“当我闯了祸\回头看望,爷爷天鹅绒般的目光,深深地埋藏着沉郁的思想”(梁小斌《爷爷的手杖》);

“发上依稀的残香里,我看见渺茫的昨日的影子——远了,远了。”(朱自清《仅存的》)

从以上作品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把熟悉陌生化,需要我们用全新的眼光细细观察身边的人与事,善于用联想与想象去观察生活,带着情感地去观察身边的一花一木,能迅速抓住生活中的灵光一现,把自己的发现与感悟记下来。当然,最最重要的,是你要成为一个多思善思,懂得感动与感恩的人。这样,你的心魂就能到达更多你熟悉却又陌生的地方了。

陌生化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手法,并不只是表现在选材上的熟悉中见新意,更在于创作中的运用。

二、用陌生化手法创作

文学创作陌生化的途径主要有:视角与思维的陌生化、形象与题材的陌生化、语言文字的陌生化等。

(一)视角与思维的陌生化

为了获得陌生化的新颖效果,在进行写作思维时,有如下一些技法可以运用:

1、变形法。思维创新中的变形法就是改变思维对象的外形,使事物原来的面貌发生一定的变化,产生新形象。在思维创新过程中,写作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就会调动想像力、创造力,以违背常规事理的方式对思维对象作合乎创作情理的变形处理。比如把思维对象变大(如巨人国)或者变小(如小人国);把不同的对象根据需要粘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奇特的形象(如孙悟空);或者突出思维对象的某一个特征,使之变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唐吉诃德);或者有意夸大思维对象的某些方面的特征,使之达到惊人或者可笑的效果等等。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五回“王秀才设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 中,有这样一幕的描写: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毫无起色。……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著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妇抱著儿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惦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著摇头。那手只是指著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老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严监生临死前的这一细节,就是“夸大思维对象的某些特征”的变形方法,正如什克洛夫斯基所认为的,托尔斯泰陌生化手法的另一种变形就在于在画面上固定了一个细节并着重加以渲染而改变了平常的比例,创造了独特的动态的效果。

2、侧视法。这是一种从改变生活环境的人的角度来看待体验思考我们熟悉的事物,产生陌生化效果的方法。也就是,我们换一个跟常人不一样的视点或者角度去思考问题,就可能有新的发现。托尔斯泰陌生化手法的一个典型事例就是,他在《战争与和平》中描写非里军事会议时,引入一个乡下小姑娘的视角:她目睹了这次会议,但并不理解眼前发生的事件

的实质,于是对会议参加者的谈吐举止,用孩子的心理给予了解释。托尔斯泰的这一手法,通过视角的变换,为读者提供了独特的全新的视象,产生陌生化的效果。

再举个例子来说明,“柱子上挂着一个挂钟”这句话是不能引起读者注意的。可《红楼梦》中刘姥姥一进大观园里,周瑞家的把刘姥姥领进荣国府,等候王熙凤,有这样一段描写: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打箩柜筛面的一般, 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 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 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 曹雪芹这位写作大师就是以一位从未见过挂钟的农村老妇刘姥姥的陌生眼光来写王熙凤房屋里的挂钟,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陌生化的心里基础是,摆脱日常的自动化感觉,而用事物给人的第一次新奇反应为基础展开描写,来调动、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3、重组法。1965年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及医学奖的法国遗传学家雅各布说:“新东西来自先前未察觉到的旧材料的连结。创造就是重新组合”。这是关于创造的诀窍,写作创新也是一样。写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材料或已经出现的旧材料,以新的思维路径进行重组和加工,使之变成具有崭新意义的新的事物,产生陌生化的效果。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曾经谈到:“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者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这种拼凑,就是对生活中原型材料的重组与创新。

在这种重组与创新的过程中,移情、通感、想像、幻觉等,是人们常见的心理活动方式,而这些心理活动方式又都是陌生化的重要基因。想像,实际上乃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对原有表象的改造变更、重新组合。柯尼洛夫曾经指出:人们在儿童时代就已经“开始在自己的游戏中改造所得的印象,在想像中把已知觉的物体加以变形,可以把椅子改变成房屋,在这房屋里可以随意地安排,一块木头可以变作洋娃娃,一个小盒可以改变成汽车。”经过想像这一改组过程所产生的新的表现,无疑是对原有表象的变形,从而“增强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达到陌生化的效果。而移情就是把自我情感加以变形,反映到外物中去。即把作者的情志灌注到审美对象中去,使对象变成一个“人化”了的、“情感化”了的、“审美化”了的复合体。这是陌生化的又一重要手段。

(二)形象与题材的陌生化

文学通过形象的塑造来表达创作者的意图。文学形象的“陌生化”同样能给人以惊奇感。比较突出的例子是鲁迅笔下的阿Q,他以“精神胜利法”作为捍卫自身尊严的法宝,但他的每一次胜利”都只是向人提供了武器从而使自己的尊严更加扫地。故鲁迅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揭示其性格的悖谬性;雨果笔下的敲钟人伽西莫多,其外形的丑怪与内心的善良十分矛盾而又极其自然地扭结在一起。以上两例可说是性格上的陌生,而《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巨人传》中的巨人以及《格列佛游记》中的侏儒,可以说是外形上陌生的文学形象。

形象题材陌生化手法主要有;

1、变形意象

如:我,站在这里\代替另一个被杀害的人\为了每当太阳升起\让沉重的影子像道路\穿越整个国土(北岛《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

这是北岛《结局或开始》的开头一节。这里的变形意象是“影子”,“影子”的意象被做了无限夸大处理。

2、新奇的意象组合

如:从星星的弹孔中\将流出血红的黎明

??也许有一天\太阳会萎缩成花环\垂放在每一个不屈的战士\森林般生长的墓碑前\乌鸦这夜的碎片\纷纷扬扬 (北岛《宣告——献给遇罗克》)

这是北岛《宣告》的结尾。这两行的意思不难理解,它写的是正义的献身与光明的到来之间的必然联系。诗的意义并不新鲜,新鲜的是北岛的表达。

《宣告》结尾两行的不俗主要在于它的意象生成的奇特。这里的意象生成方式,与传统诗相比是很不相同的,它的主观色彩很浓,其中物象与物象间的联系是一种急转弯(转弯度很大,没有过渡),是诗性的跳跃,它避开了散文式的阐释与铺垫,从而也就避免了缓慢与拖沓。短短两行诗,蕴蓄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带给读者的审美感受是难以言尽的。

3、立意新奇巧妙。

中国古诗中,对于同一主题或题材,经常有“倒用其意”,“反其道而用之”的说法,从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陌生的艺术境界。如“悲秋”一向是古代诗人的主题,但刘禹锡却反其道而作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咏寒冬的诗,一般都着意描写万物凋零、霜天肃杀的氛围,但苏东坡《初冬》诗却云:“荷尽已无擎盖雨,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如此,词意全新,曲尽其妙。

请欣赏朦胧诗人芒克的作品:《阳光中的向日葵》。此诗创造了值得赞赏的陌生化境界: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就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棵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它的头即使是在太阳被遮住的时候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应该走近它去看看

走近它

走近它你便会发现

它脚下的泥土

每抓起一把

都一定会捏出血来

芒克在这首诗中,将“向日葵”人格化,赋予它别样的寓意。这与我们司空见惯的寓意是完全不同的。芒克的创造价值在于,他突破了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违反了人们对于向日葵的惯常认识。他写一种不向日的向日葵,一种“把头转向身后”的向日葵,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新的价值取向。他要为向日葵重新命名,他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向日葵。与其说芒克是在写向日葵,不如说他是在借向日葵传达一种声音。咏物诗从来不是单纯咏物。芒克

这首诗的意旨是不难理解的。它是对千万颗头颅被一根绳索牵着机械运转这样一种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殊现象的沉痛控诉与批判。

4、新颖的写作顺序。

侦探小说往往采用层层剥笋式的结构, 给人造成一种悬念迭起、扑朔迷离的效果, 这也是陌生化手法的一种运用方式,远比平铺直叙更为精彩。

曹禺的《雷雨》如果放在现实生活中, 也绝不会有如此之多的巧合冲突恰恰发生在一天之中, 而是作者的艺术加工使得剧情更为紧凑集中, 更加扣人心弦。除此之外, 人们在创作中还发展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法, 如意识流小说中的时空错位、蒙太奇等手法。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大师马尔克斯的写作顺序手法则更为独特, 他在叙述中常采用站在将来回顾过去的方法, 把过去、现在和将来巧妙地连在一起。 他的代表作《 百年孤独》的开头是一个非常让人着迷的典例:“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

“多年以后”,这四个字将时光压缩在了当下,我们读到的第一感觉是“时光荏苒”。仿佛是多年以后一个人在回忆时那种沧桑的口气。接下来是“行刑队”,这个意象提示读者,或者说给读者的信息有:死亡,战乱,不安等等。读者很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正在发生什么。然后像是长镜头的推近,镜头指向了主角,奥连雷诺上校。虽然是短短的一句话,但是却是一个蕴含很多信息的一句话,是一组镜头。而且上校在此生死未卜,我想读者会有强烈地求知欲。但是主角的思绪又将一切拉回到过去。这里时空的转换显得似乎突兀,然而却很自然:一个人死前的冥想。如此冥想的意义,则由读者自己探究下去。创新的写作顺序不仅可以形成读者的心理期待,刺激读者往下看的欲望,还能增添作文的自身魅力。

5、叙事方式的“陌生化”

这种手法在影视中很常见。按一般规律,在彩色影片产生以后,色彩是电影的必备手段或“语言元素”,《红高粱》就采用了红色为其主色调,但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红高粱》的红色是导演有意夸张了的,其旨意在于渲染热烈的情感基调,达到讴歌感性生命的目的。并且《红高粱》在叙事中以“我奶奶”的站位来叙述,新颖而别致。而《辛德勒的名单》却一反常态,采用了黑白片的模式,其目的在于使影片具有纪实风格,达到“史诗”的效果。 小说中的第一人称手法,同样也是为了使故事更真实而采用的一种叙事方式。有时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在介绍人物,交代时间等的时候,也会使用陌生化叙事方式。

如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开头一段文字:“每当雁群在夜空引吭高鸣,每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和她的丈夫亲热起来,苏比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在介绍冬天到了的时候,欧亨利采用的就是一种常见的“陌生化”手法。即把大家都熟悉的事物或现象用别样的方式叙述出来。而所起的作用却是“一箭双雕”,这里对“冬天到了”的交代,不只是时间季节,还有更为广泛的社会内涵。“海豹皮大衣”是身份和地位的标示,主要是指社会中产阶级或小职员的女人。她们“和自己的丈夫亲热起来”意味着其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三)语言陌生化技巧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主要是打破语言规范,并对日常语言进行扭曲、变形,更好地表现。一般来说,文学语言的陌生化问题可以从语言、语义、语法等三个方面来考察,把熟悉的东西变成不熟悉的东西。语言的陌生化并不只是为着新奇,而是通过新奇使人对生活的漠然或麻木状态中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恢复对生活的感觉”所以,语言的“陌生化”是为着使读者产生新鲜的体验。

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看似不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事理却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语言不受习见的语法规范的限制和束缚,给人以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这类语言就被称为“陌生化语言”。它主要出现在诗歌中,小说、散文中也常可见到。由于它具有独特的表意功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语言“陌生化”的主要类型

1.名词并置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诗句由名词组成,写早行情景,历历在目,脍炙人口。

2.主谓反常搭配

①潮湿的鸟声还沾在睫毛(采莲子)

②晨钟云外湿(杜甫《夑州雨湿不得上岸》)

例①“鸟声”(主语)与“沾在睫毛”(谓语)反常搭配。例②“晨钟”与“湿”反常搭配。 ③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黎云智《蛙声》)

④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洛夫)

例③说“蛙声”(主语)“长势良好”(谓语),主谓反常搭配,展现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清新宜人,耐人寻味。例④诗人别出心裁,“夏”与“荷”、“秋”与“蝉”反常搭配,既点时间推移,又蕴含着“夏荷”与“秋蝉”之形象。

⑤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到山上去了。(吴伯箫《山屋》)

⑥可惜的是这张脸填错了性别,竟然长在男子汉马而立的身上,使一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陆文夫《围墙》)

例⑤和例⑥分别出自散文或小说,例⑤用“撒”形容马蹄声,突出了马蹄声细脆轻快的特点。例⑥说“这张脸填错了性别”,颇有意趣,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⑦罗汉大爷的双耳底根上,只流了几滴血,大爷双耳一去,整个头部都变得非常简洁。(莫言《红高粱》)

“简洁”通常形容语言,莫言创造性地用“简洁”来形容头部,新奇、贴切,令人叫绝。

3.动宾反常搭配

①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②梦想,好像一张有奖有息的奖券,买了至少也不会赔本。你可以向梦想的银行透支快乐。(姜丰《痴人说梦》)

例①“纺”与“疲惫的歌”动宾反常搭配,例②“透支”(动)与“快乐”(宾)反常搭配,都显得新颖别致。

4.附加成分与中心语反常搭配

①窗外/被秋风吹得很瘦很瘦的虫鸣/戚戚地咬着我的心(王一飞)

②黄昏/绕过风景中的池畔/荷塘里浮动的/是朵朵鲜绿的诗词(王媺《等待》) ③根须扎进《诗经》/伸出一枝枝唐诗/一叶叶宋词/柔风的唇 轻吟/押声声 柳韵依依(伊德超《折柳》)

例①用“很瘦很瘦”修饰“虫鸣”,富有质感。例②用“朵朵”和“鲜绿”修饰“诗词”,与前面的“池畔”“荷塘”协调一致,扩大了诗词的容量,开拓了诗的意境。例③不以常见的“首”、“阙”而以“枝枝”“叶叶”来量化“唐诗”“宋词”,使之与“柳”浑然一体,自然推出后面的“柳韵依依”。

5.词语交互错位

①云飘在水中/帆飞在天上(冰夫《莲塘月》)

②文人放下锄头/农人放下眼镜(陈黎《在一个被地震所惊吓的城市》)

例①本应为“帆飘在水中/云飞在天上”,“云”与“帆”交互错位,逼真地表现了水天一色的壮阔意境。例②“文人”与“农人”交互错位,形象地表达了“被连续地震所惊吓”后的人们手忙脚乱的情状。

在文学鉴赏中,面对新颖独创的内容和形式,会遇到“陌生”的、不能被已有的

审美心理结构同化的部分,这时,原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就要适当进行调整,即顺应这种“陌生”,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面对“陌生化”语言,同样如此。有“同化”和“顺应”作心理基础,“陌生化”语言的创造和欣赏成为可能,“陌生化”有其存在的现实可能性和合理性。

当然,“陌生化”语言是可理解的。信息论美学认为,信息的可理解性与独创性常常成反比例关系,艺术家的创作就是要寻求这个既有独创性,又有可理解性相统一的最佳契合点。“语言陌生化”同样要找准独创性和可理解性的契合点。我们不能为追求“陌生化”,而追求离奇甚至猎奇,这是应该清楚的。

总之,善于在写作中运用“陌生化”手法,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化平庸为奇绝,在指导学生或自己的写作中运用“陌生化”手法,也同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