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名言警句

民生领域: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汉 ·荀悦

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明· 谢榛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情则乱。——《墨子》

人聚则强,人散则弱。同心同德,庶几有成。——清·魏源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宋·胡宏

依法治国: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淮南子》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张居正 道德品质: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名言警句数量之众多,难以穷尽,不一而足。在作文中,如何使用名言警句呢?标题,开头,文中,结尾,都是可以巧用名言警句的。

第一,标题部分,如有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的,用作主标题,可起到美化标题之作用。

例: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重视思想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

不患寡而患不均

——推进制度建设 保障教育公平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以人为本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兴贤育才 为政之先务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培养创新型人才

第二,开头部分,引用名言警句,引出要解决的问题,增强文章的气势,能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

例: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疏浚泉源,方可源远流长。然而,当前我国在文化精神上出现了失根的现象,乡村少年、农

民工、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都无法对乡村文化产生亲和力、归依感,其根源在于乡村文化的衰落。因而,要通过振兴乡村文化,来解决失根危机。

第三,文中部分,用名言警句论证论点或者分论点,引经据典,显然增强了说服力。 例:

干部要敢担当、敢吃苦、敢得罪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一席话,既是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人民和国家鞠躬尽瘁的真实写照,同样也是温家宝同志的座右铭。反观我国部分地方领导干部,非但没有以温家宝总理为榜样,反而鱼肉百姓,损害群众利益,遇到小事不处理,遇到大事往后退,遇到好事冲上前,遇到苦差事互相推诿。如此作为,何以得到百姓的信任?何以让政府宽心?何以对得起“人民公仆”的称呼?因此,唯有敢担当、敢吃苦、敢得罪人,才能当好人民公仆,做好党的干部。

第四,结尾部分,名言警句可用来总结全文,这样的结尾必然是不落俗套的,或是升华主题,强有力的收尾。

例: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加强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应正法理为先。完善立法,做到有法可依;坚决守法,做到有法必依;严格执法,做到执法必严。唯有如此,方能保障职业病患者的基本权利,让职业病患者重获生机,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保留人才动力。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文中巧用名言警句,定能让考官感受到考生饱读诗书的华丽气质,这也是申论文章的高境界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将其为我所用,去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去打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去树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公考之路定能乘风破浪,直挂云帆。

 

第二篇:申论精彩名言警句引用汇总

申论精彩名言警句引用汇总

在申论阅卷的过程中,阅卷者每天都要阅读很多的试卷,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仔细、全面的阅读每个考生的试卷,这就要求考生在申论考试中,一定要把握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俗话说“龙头虎尾!”而能让阅卷者非常欣赏的一条重要方法,就是可以在文章的开头、结尾甚至文章中合理的写入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更关键的是可以在第一时间带给阅卷者好感。

(1)治国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

○《意林》引《物理论》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2)安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

○《左传?襄公十一年》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老子》六十四章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管子?正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浚:开浚,疏通。○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

○《管子?版法》

(3)民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尚书?五子之歌》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管子?君臣上》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为wéi:治理。正:使正当。○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重德行。○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4)民心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卒cù:同“猝”,突然。顺:顺其意。逆:背其意。○《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怀:怀柔,感化;《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宋?苏辙《新论下》

(5)爱民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任:承担。患:患难。○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释:解除。○明?黄宗羲《原君》

(6)群众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

积力:全成之力。举:举动,行动。即:就。

○《文子?下德》

在申论阅卷的过程中,阅卷者每天都要阅读很多的试卷,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仔细、全面的阅读每个考生的试卷,这就要求考生在申论考试中,一定要把握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俗话说“龙头虎尾!”而能让阅卷者非常欣赏的一条重要方法,就是可以在文章的开头、结尾甚至文章中合理的写入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更关键的是可以在第一时间带给阅卷者好感。

(1)治国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

○《意林》引《物理论》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2)安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

○《左传?襄公十一年》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老子》六十四章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管子?正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浚:开浚,疏通。○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

○《管子?版法》

(3)民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尚书?五子之歌》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管子?君臣上》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为wéi:治理。正:使正当。○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重德行。○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4)民心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卒cù:同“猝”,突然。顺:顺其意。逆:背其意。○《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怀:怀柔,感化;《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宋?苏辙《新论下》

(5)爱民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任:承担。患:患难。○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释:解除。○明?黄宗羲《原君》

(6)群众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

积力:全成之力。举:举动,行动。即:就。

○《文子?下德》

学易公务员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