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教授在20xx“浙派名师与经典课堂”的评课发言

曹文轩教授在2013“浙派名师与经典课堂”的评课发言

【20xx年4月11日下午,“浙派名师与经典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曹文轩教授听了两节课后,现场做了50分钟精彩点评。现将发言提要整理出来,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

【开场白】

去年的十一月,在厦门的一个五、六千人参加的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中,我听了17节课。那次会议,我发表了一种荒诞的言论。我说,任何的成功活动,都会邀请外行的人来点评。那一次,我正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学的外行人,参加点评的。没想到,我的评课记录稿,广泛流传。不知道是谁,推荐给《光明日报》,整整两个版面做了刊登,真是始料未及。今天,我也是以外行人的身份来谈一些观点和想法。

听了王雷英老师和张祖庆老师的课,我的总的一个感觉是,如果我们所有的孩子,都能长期享受到如此高水平的语文课,我们这个民族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将会怎么样?也许会多一些像莫言那样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下面,结合这两节课,我谈如下几点想法:

一、一堂语文课是一个作品,也是一个文本

两位老师的课上得都很精彩,总体来说,王老师的课富有美感;张老师的课富有智慧。 我一直认为,一堂语文课,也是一个作品,也是一个文本。语文教学中,有两个文本,老师教与学的文本和被解读的文本,它们具有互文性。也就是说,老师在这节课上的文本,和被讲解的文本具有互相照应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一节课就是一个作品。这个作品有引入,有前奏。引入和前奏,起的作用,主要是消除陌生感。因为在公开课的语境下,执教者和听课者,是没有见过面的,我把它戏称为拉郎配。因此,老师要通过谈话,迅速将师生的生疏感、陌生感消除掉。

我关注到,王雷英老师在课堂伊始,就很注重师生的融合。她今天穿的是一件粉红色衣服。这种粉红的颜色产生和谐的、柔和的感觉,很快地消除了师生的陌生感,一下子让孩子们以为和这个老师是朝夕相处的。王老师的引入还教会了孩子们与陌生人相处的技巧。这都很好。

张老师也很注重导入,他一开始把莫言照片放上去,让孩子们观察莫言。当时我心里想,好戏开始了!

我想,经常听听小学语文老师的课,作为北大教授的我,将会提高讲课的艺术,我的课将会更受欢迎。因为我们从小学老师那里,能学到很多课堂技巧与艺术。

二、朗读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充分认识

王雷英老师的课,是通过朗读开始的。整节课,贯穿着朗读,体现了一种朗读之美。王老师自身的朗读素养非常高,当她在音乐声中美美地诵读文本时,整个会场安静下来了,非常地美。我当时在想,底下应该会有掌声响起。正在这样想的时候,台下果然响起了掌声。这样的课,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里,我想借此谈谈朗读的意义。

大家都知道,2011 版新课标里,对朗读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其实,朗读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充分认识。

前不久,我到柏林参加一个文学活动。在柏林的10天里,会议方把我带到图书馆,就让我用中文读翻译成德文的我的作品。几天时间,我基本上就是在这样的朗读中度过的。朗读在这些国家,是非常日常的行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德文小说《朗读者》,据说发行量比较大。这和序言有关,这个序是我写的。

(介绍《朗读者》一书的梗概,略)

可以说,朗读超越了喧嚣,超越了生死。

朗读还有一个大的好处,帮助孩子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朗读一个文本,他一定会把重音押在一些词语上。中国的汉语,是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的,通过朗读,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这个民族语言的音乐感。我在德国,用汉语朗读。我的普通话水平是不怎么样的,我的朗读当然谁也听不懂,但是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们说这是一首歌。因为,中国汉语,是抑扬顿挫的,有音韵之美。所以我说,语文课,要通过朗读,让孩子们去体会汉语的语言美。

我认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朗读者。合格,与普通话无关。我曾经在江苏的一次会议上,朗读了一篇自己的东西,得到了与会者长时间的掌声。因为,我读得动情,读得投入。

此外,我还认为,朗读是一种仪式。人在朗读的时候,这个世界是神圣的。中国是这个世界上仪式感很差的国度,我们几乎没有什么规范的仪式。比如我们的追悼会,是没有仪式感的。人们参加葬礼,乱穿衣服,有人穿得花花绿绿,甚至穿裙子,这是对死者的不敬。在这样一个缺乏仪式的国度,我们能否试着用朗读来培养孩子们初步的仪式感。

其实,朗读还有一层作用,可以提升口语的品质。我们通过朗读经典规范的语言,让这些语言去改造、提升孩子们的口语品格。

最后想说,我们还可以通过朗读,可以把末流的作品,拒绝在大门之外。三流的作品,

我们通过朗读,就可以读出来。我们要读第一流的作品。像今天王雷英老师和张祖庆老师所教的课文,就是第一流的作品。

三、疏与密

怎么去讲解一篇课文?一篇课文,需要讲解的地方很多。

今天,我发现两位老师,都很注重对语词的教学,老师们对字词的细微之处的开掘,非常精彩。

比如王雷英老师的“看惯了,就习焉不察”的分析,很是精到。比如,张祖庆老师在《穷人》一课书中,一个词语,一个小细节的琢磨,不仅仅是教学方法,而且是传递一种学习习惯。比如课文第二段有一处“菜只有鱼”,张老师就追问“为何每天有鱼吃,还叫‘穷’”?引导孩子们理解,因为渔夫是打渔的,每天吃只能吃鱼,这才是真正的穷啊!

是的,语词是非常重要的。语文老师要成为咬文嚼字的高手。今天,两位老师对于词语的处理的能力,我是非常惊讶的。

由此,我联想到现代哲学。在19世纪,各种哲学一直在打架。但是到了20世纪,各种哲学忽然不打架了。大家回到了词语上,不把语言的问题解决了,哲学就解释不清楚。

捷克有位流亡作家,叫米兰.昆德拉,他的每一部小说,都在一直琢磨一个词语。《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就在琢磨“轻”这个词语;《不朽》就在琢磨“不朽”这个词语。

在这两节课上,老师咬文嚼字咬得很厉害。但有些地方,老师却一笔就过去了。两位老师的节奏感掌握得非常好,该疏朗的疏朗,该紧密的紧密。就像王雷英老师在课堂上说的“放弃掉了,又得到了很多”。

确实,多和少的是一种辩证关系。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些东西,要轻轻地忽略过去;有些东西,则要紧紧地抓住不放。

四、众说与独语

在厦门的会议上,我曾经非常严肃地指出:这些年我听了很多语文课,我发现你们的语文教学从原来的“满堂灌”到现在的老师“满堂不作为”。语文老师变成了递话筒的人,整个人就行走于学生之间,很少听到老师的讲解。这些老师往往给出这样的解释“以生为本”。“以生为本”,并不是不要老师职责啊!

老师,您应该知道,您所在的位置在哪里!您不要仅仅是给学生递话筒——递话筒谁都会。要知道,讲台是属于您的。一节课,老师在课堂上,要有那么一段精魂之声,智慧之声。我想,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不应该只是有一份教案设计,还应该有一段精彩的讲稿。一堂课,没有相当精彩的语段,这样的课,是不够的。

今天,张祖庆老师的课在结尾处,有一段很精彩的讲解,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到?这段讲解,关系到经典文本如何阅读以及对于经典的姿态。值得细细回味。一节课,就应该有这样的精彩讲解。

课堂,应该有学生的众说纷纭,也应该有教师的精彩独语。教师,要对得起神圣的讲坛。

五、欣赏与解读

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小学语文课,讲一篇作品,与大学语文课区别在哪里?

我的基本观点,小学的作品,是欣赏;大学的作品,是解读。

今天,两位老师都是以欣赏为主,带着学生去发现文本的美妙。欣赏,是培养学生的感性。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感性的保持,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在大学里看到,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知道怎样欣赏一篇作品,一上来就解读。而今天两位老师,是围绕着两篇艺术品,带着孩子们去欣赏。相比于解读,我更喜欢看到一个语文老师的姿态,是欣赏的姿态。小学语文课,应该先欣赏,后解读。不然,一味解读,文学就成为了被福尔马林浸泡过的尸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位老师的课,让我们看到了鲜活的文本。欣赏,让文本复活了。

六、阅读与写作

关于阅读和写作,我特别要说一说张祖庆老师的这节课。

张老师的这节课,始终把写作与阅读紧密联系在一起。我在厦门听了17节课,批评17节课没有一节课是站在表达的角度来教的。我想,要是当初有像张老师这样的一节课,我就不会这样批评了。当时这些老师,确实没有给孩子们讲文章之道,文章之法。

张老师在教学中,多次称托尔斯泰是一个写作高手。我想说,张老师也是个教写作的高手。这节课,他始终把阅读和写作联系在一起。语文教学的一大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关注到了,张老师让学生关注在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短句子——“睡觉还早”。老师和学生紧紧抓住了这句话,充分地体会了这句话这篇文章中所起到的作用。这就是指向于写作,指向于表达。给我的惊喜还有,最后一个板块中呈现出来的一张对比的表。右边一列,是灰底色呈现关于屋外环境描写的词语,左边一列是红底色的关于室内“温暖舒适”的环境描写的词语,屋内的温馨温暖与屋外的又黑又冷,形成鲜明的对比。老师引导孩子们理解,这样的对比,不仅仅是写作技巧,更多的是呈现人性的温暖。穷人是非常值得我们尊重的。穷人虽然穷,但是因为有着这么一个贤惠的女主人,出海打

渔的丈夫,才会有着对家的眷恋,家能让他享受大海上享受不到的温暖。

张老师的《穷人》一课,由始至终,把阅读和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难能可贵。

七、漫游与回归

语文课是一种对话,对话应该有话题。话题是对话的触手。有时候,话题相对集中,有时候会发散开来。

我想打这样一个比方:课文,是一棵树;老师是一只大鸟;孩子们是一群小鸟,阅读,就是这些鸟一起栖息于文本这棵树上。但这些鸟,不能总是呆在一棵树上,要允许它们飞出去,最后又要飞回来。

语文课堂上的话题,要集中和发散相结合的。语文课应该给小孩子一个开阔的视野。张祖庆老师在上《穷人》一课,随机提到了莫言、张艺谋、雨果、草婴、海明威,给孩子们的信息量非常大。但最终,又落到了对文本的欣赏与发现上来。

这就好比,鸟在天空自由翱翔之后,又落到这课树上。

【此发言稿根据课堂听课记录与回忆所整理的发言概要,未经曹文轩教授审阅。如有出入,以曹文轩教授评课现场录音为准。】

 

第二篇:与经典同行

个人简历

一、基本情况:

王振夏,男,出生于19xx年10月25日,安徽省涡阳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刘桥中心学校彭楼小学校长,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二、学历、工作简历:

19xx年毕业于安徽省涡阳师范学校;19xx年参加煤师院汉语言文学教育函授学习,19xx年毕业获得大专文凭;20xx年安师大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毕业。

19xx年8月分配到刘桥镇陈集小学工作;20xx年任刘桥镇丁楼小学教导主任;20xx年任刘桥中心学校彭楼小学校长。

三、获奖情况:

19xx年荣获刘桥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称号;20xx年论文《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获濉溪县小学语文论文评选一等奖;同年荣获淮北市小学语文论文评选三等奖;20xx年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荣获淮北市小学语文论文评选三等奖;20xx年论文《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情境》荣获淮北市小学数学论文评选一等奖;20xx年被授予濉溪县“教学能手”称号;20xx年论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获濉溪县论文评选一等奖;20xx年荣获刘桥镇“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1

与经典同行

——彭楼小学特色介绍

经典浸润,文化育人;明理善行,德润人生。“与经典同行” 创建书香校园是彭楼小学的特色办学之路,近年来,我校立足实际,优化学校管理,走内涵发展的路子,逐步提升办学品位。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与经典同行”读书活动,一路走来,硕果累累。

一、 营造“经典”书香氛围

优化阅读环境,让生活弥漫书香气息是我们的追求。我们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并将文化建设的视角投向家庭与社区,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优良的阅读环境。

(一)精心打造校园文化

学校阅读环境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独特的交往形式,蕴涵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几年来,我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上着力打造以经典诵读为特色的文化内涵。

1、体现“经典”书香。学校创办经典诵读文化墙,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地加入到读经诵典的活动中来,传承祖国优秀文化,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走进《二十四孝图解》,深感孝不分老少、富贵贫贱,是人人可行可做的。及时把握行孝的机会,切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恸,至此追悔已迟。《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徜徉其中,与伟人作伴,和圣贤为友;走廊柱子上张贴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有的揭示阅读的意义,有的阐述读书的方法??;走廊的墙壁上悬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简介,孔子、孟子等历代大师简介,中国传统节日由来;教室墙壁上以爱国为主题展示了历朝历代的爱国诗篇、经典名句。此外,我们精心布置学校、班级的每一块墙报,在各班墙报上开辟了“书苑飘香,经典诵读”的栏目,有“新书介绍”、 “优秀读后感”等,并及时更新。可以说“书苑飘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也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浸润在浓浓的经典氛围之中,耳濡目染,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2、共享“经典”资源。首先学校优先装备了学校图书室,充实了图书资源,生均图书达到了22册。此外,班级建立图书角,科学管理,有序运行。图书来源:每个学生提供至少两本自己读过的喜欢的好书组建班级图书角,学期末领回;教师从学校图书馆集体借阅图书,充实到班级图书角,图书定期更换,每学期不少于两次。由于和彭楼社区“农家书屋”较近,学校协助每一位有需要的师生办理了“农家书屋”的借书证,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师生的阅读资源。

3、倡导建立“家庭书房”。教师为学生家庭提供配书参考目录,班主任利用家长会动 2

员家长按照书目购书。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经典诵读,督促学生每天回家进行10分钟经典诵读活动。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积极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有效地引导家庭文化的建设及学习型家庭的创建。

二、健全“经典”评价体系

我校基本形成了经典诵读的完整体系:一年级诵读《弟子规》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前30首;二年级诵读《三字经》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后40首;三年级诵读<<百家姓>>和<<笠翁对韵>>部分章节或其他唐诗宋词;四年级诵读<<中庸>>、<<成语接龙>>、《大学》、<<千字文>>中任意两项;五、六年级诵读<<论语>>及其他。六辑《经典天天读》穿插其间,灵活安排。

为促进经典诵读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和考评小组,制订了《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及考级办法》、《经典诵读考级标准及“经典书香少年”、 “经典书香教师”、 “经典书香班级”评选标准》,定期对各班的诵读活动情况予以督促、检查、评估,并列入班主任年度考核。此外还规定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诵读活动,对荣获“经典书香少年”、 “经典书香教师”、 “经典书香班级”的个人或集体,颁发证书,并拍照留念、张榜公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的方式。依照“熟读成诵”的特点,评价的鼓励性质大于测试性质。采取“每周评价”、“每月评价”、“每学年评价”方式。

1、每周评价

评价的时间是星期三活动。以年级为单位由考评小组考核,全班或小组齐诵通过。

2、每月评价

评价时间是每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三的阅读课。依托全校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3、每学年评价:采用专项考核的方法给学生定级。每学年一级,共6级。由经典诵读领导小组组织老师考核。

三、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1、推荐阅读好书。身教重于言教,校领导、全体教师率先垂范,大兴读书之风,引导学生多读经典、名著、益智故事等。推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成语接龙》、《笠翁对韵》、《论语》精选、唐诗宋词、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推荐杨红樱、曹文轩等优秀儿童文学家的作品让孩子们阅读。

2、“经典”诵读五结合。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每周三下午课外活动,各班按照不同学 3

段的内容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人人读经典、做谦谦君子”活动,利用语文课前2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小老师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提倡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力求达到这个小目标。语文老师每天要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活动。每节语文课前准备2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生全员参与。每班可选一名普通话及朗诵较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每周末语文教师将本周所吟诵的古诗文进行简单的讲解赏析,或进行诵读指导。

与班队活动相结合,每班每月可抽出一至两节班队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举行古诗文默写或经典文化手抄报、书画展览、凡人凡言征集等活动。

与经典展演相结合,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经典展演活动,师生展示阶段性成果,或吟诵诗词歌赋,或即兴挥毫泼墨??评比“经典书香少年”、 “经典书香教师”、 “经典书香班级”。

与各科教学相结合,诵读经典诗文已渗透到各个学科,除了与语文教学的密切联系外,我校利用诗教这种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作为载体,尝试与思想品德、美术、音乐等学科结合。使得校园内“天天有经典诵读,时时有经典诵读,课课有经典诵读,处处有经典诵读。”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成长。体育课上、课间活动时,低年级的孩子们诵着诗歌玩着“编花篮”“丢手绢”的游戏,玩兴正浓;美术课上,学生们诵读着古诗,想象着古诗的意境,为一首首古诗配上图画,趣味盎然;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学校围绕诗歌、诗人开展各类探究活动;音乐课上,老师们给古诗配上曲调,孩子们唱了起来,舞了起来??

这些活动犹如一缕缕春风,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了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魅力,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师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在思想道德上加深了师生对精忠爱国、勤奋刻苦、文明礼仪、谦虚好学、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和感悟。

四、收获“经典”书香硕果

(一)丰富了老师的内涵修养。以前 提到读书学习,不少老师说,愿读书、想读书,可是没时间。不可否认,老师们负担重,大部分时间都要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对付考试。许多教师工作量都超过规定课时;何况又“没有什么好书适合读”,“书又那么贵”。八成以上的教师从未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而根本不读书、不看报刊的也大有人在。同事之

4

间聊天,多是家庭里短、社会新闻。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后,由于氛围的影响,学校的提倡,观念的转变,教师学习习惯明显好转,读书也成了教师的家常话题。

(二)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书籍就是粮食,知识就是力量。“与经典同行”诵读活动对学生影响深远, 学生的文明礼貌明显好转。以前一有空学生就追逐跑跳,现在学生大都习惯在课余看喜欢的书,谈论书的内容和自己喜欢的人物。家长也反映孩子的钱也大部分花在买书上了,每天看书的时间增多了。随着学生的阅读量增大,阅读范围增广,读书对于净化学生的心灵和启迪孩子的智慧有着巨大作用。孩子把书中的所见、所得、所感搬到桌上来,奏出一支美好的“书香交响曲”

如今,只要踏进彭楼小学大门,你就会被扑面而来的浓浓书香所陶醉。每天清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会传出琅琅的读书声;每到课间,每到傍晚,在悠扬清脆的音乐声中,师生共同沉浸在书中,那一本本书,就像那一条条清澈的小溪,在师生的心田里滋润流淌。就是在夜晚,从学生家的窗户中透出来的仍然是“亲子共读”的明亮灯光。读书也成了孩子家常的话题。

(三)、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路子,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初步建立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体系、学生评价体系,探索教师导读的方法,培养了一批导读骨干。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学习管理,办人民更满意的学校。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与经典同行”,我们定将一路走下去。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