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的读后感

读《变形记》有感

卡夫卡的《变形记》,描述了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情节,揭示人与人之间表面上亲亲热热,内心里却极为孤独和陌生的实质,生动而深刻地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变形记》的故事情节荒诞,恍惚间像在梦中:格里高尔是位平平常常的小公务员,在某天早上醒来时,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他痛苦、绝望,家人从震惊、恐惧到冷漠、厌烦。读到这些首先让人产生厌恶感的是卡夫卡塑造的大甲虫以及它身上的烂苹果,在他的笔下我仿佛看到了“格里高尔脸形削尖,双眼鼓胀,背负着沉重的甲壳缩在萨姆沙屋内的一角,它静静地注视着世界,神情恐惧,绝望而茫然。之后,他颓然无力地垂下头,在这个世界上呼出最后一口摇曳不定的气息……同时格里高尔变成虫,是那么无奈和痛苦,旁人对它是冷酷的,就连家人也因此逐渐疏远他,经历最初的恐怖之后,起初家人仍没有忘记他曾是这个家庭的主要成员之一,他的母亲试图关心他,却不敢接近他,父亲憎恶他这个可怕的东西,屡次攻击他,伤害他,并在最终直接导致了死亡。唯独格里高尔的妹妹,聪明的葛蕾特敢于接近关心他,可却无能为力。最可怕的是格里高尔本人,他试图靠自己改变一切,甚至想重回旧职,可在小说构建的被异化的环境中,一切抗争都变得徒劳。结果他死了,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他那种被异化的社会生活经历,则使人产生心理上的厌恶。没有亲情,只有痛苦、孤独。通篇《变形记》,无非就是这样一个主题的艺术表现。紧张的生存竞争、畸形的社会分工以及紧灾难感、不安全感,使许多人的精神不健全乃至崩溃,使他们部分或全部失去了人性。小说中主人公从一个家庭的负担者变成了一个家庭的负担后,家人对他的何等冷酷甚至敌对的态度,这难道不是人性的一种丧失吗?

刻画“变形”,是卡夫卡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在写给他父亲的一封信里说:“每一个变形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临终的杰作,在某种程度上则是伟大诗篇的序曲。”它无疑肯定了变形的重要意义。我们可以说,掌握住变形,也必然能洞察事物的本质,通过新旧变化把握事物的基本特征,我想卡夫卡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有思想的作家偏爱写变化,因为变化最能暴露人的本质。小说写了格里高尔“变形”后,全家对他态度的变化,这种“变化”便是“变形”。因此,我觉得《变形记》中的“变形”包含了两层涵义,它既是格里高尔的变形,又是家庭成员的一种人性的变形。但是我相信读了这篇小说的人都会发现,格里高尔变的只是外形,他的内心仍然没有变,他的品格仍然高尚,他在“虫化”后一步步遭到他最亲近的人的鄙夷,可是他还一心想着他恢复人形后如何报答他们。而他的亲人则相反,他们的外形没有变,他们的内心却完全的变了,他们的人性也变了。这两种“变”与“不变”的鲜明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小说的主题和思想。

卡夫卡创造了象征的世界来表现被异化的人的困境,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那天空永远是灰暗的,与世界隔着窄小门缝,身处无可名状的绝望和令人羞愧的寂静,还要用触角饱尝羞辱后的气噫,包围他的是冰冷的情感,感觉呈灰绿色和褚褐色,着实向来让人恐怖。

格里高尔的背后隐藏着卡夫卡式的无奈、痛苦、忧郁。难道我们没有卡夫卡式的痛苦吗?应该说时常存在,卡夫卡作品中含有的空虚、固执的怀疑,向前追求一种无信仰的安全感。这种焦虑,正是人类文明不曾隐去的痛苦,这种痛楚并没有因为文明的日趋完善,人类改造能力的日益增强而减弱,反而愈加凝重。作为对人类改造的回报,一次次的自然灾害,疾病横行,真是对人类莫大的讽刺。曾经我们将一棵棵树木伐去,盖上摩天大楼,并惊呼,我们创造了新世界,可转瞬,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沙尘暴接踵而来,我们又不得不一株株种上,毁屋种树,退耕还林,一切都没变。反反复复,矛盾中我们的创造是徒劳。生活中,我们在重复着父辈们的生活轨迹,结婚、生儿育女。家庭、工作,时常困扰我们的是那些错综复杂的社会角色,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矛盾。人到中年,我们更能读懂卡夫卡的精神世界,

读书时我们憧憬着未来的美好。毕业后,我们为了寻找工作,四处碰壁,于是我们改变了原来的思维模式,屈就于社会对我们的选择,可是心理的那种沮丧,不是几杯酒可以消除的。索性,我们比卡夫卡会生活,会寻找生活中新的平衡点来满足自己,我们有知心朋友,有烦恼时可以一吐为快,来自社会上的压力,我们会自觉地去化解它,我们比卡夫卡更了解自己,学会洒脱,不会自闭。

这篇小说引发了我一些思考,我知道人变成甲虫是完全不可能的、荒诞的,但是,人遭到厄运、不幸、陷害、暗算、迫害等等之后,由“人”变成不被尊重的“虫”却是常见的。这是不是在暗示着,在人与人关系冷漠的社会中,在功利主宰一切的社会中,人都会变形呢?夫卡用冷漠的笔调,描写了一幅冷漠的人间图画。我们应该感谢卡夫卡,《变形记》这个现代派经典文本所揭示的真谛。

 

第二篇:试论卡夫卡小说_变形记_中的弗洛伊德主义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28卷  第4期

 

试论卡夫卡小说《变形记》中的弗洛伊德主义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摘 要 我国关于卡夫卡小说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即从对意识形态和生存环境的特征在卡夫卡作

品当中的反映的研究向对卡夫卡个人心理历程的探寻的转变。本文立足于这股潮流,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卡夫卡的潜意识和恋母情结在其代表作《变形记》当中的折射进行探索性的分析。

关键词 潜意识;孤独感;父子矛盾;俄狄浦斯情结;失败中图分类号 I521.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596(2007)04-0039-03  《变形记》是卡夫卡最早被译成汉语的小说,通常被认作卡夫卡的代表作。关于它的主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学者概括道:“《变形记》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兼备变形艺术手法和人的异化的文学主题①

90,的讲座。,这是不。:卡夫卡的情况可以。,但并不很

。”卡夫

渐渐抛开“,式的解读,来探寻》中的弗洛伊德主义因素。

一、作者潜意识的流露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是对人类意识层次和结构的分析。他把人类意识分为三个层次:无意识、前意识、意识。无意识也称潜意识,它潜藏在人类意识的深层,不易被人自身感知,只有在超常的情况下,比如在梦中或精神失常的状态里,才会凸现出来。如果欲望受到压抑,意识的内容也会自动沉到潜意识层面,导致人在精神上的不正常或者有某种特定的行为习惯。“这个意义必先为潜意识

的,然后症候才可能发生。”所以,人的一切重要行为都

卡本人在19xx年9月23日的日记中也曾写道:“在22、23日夜间,……我一气呵成写完了《判决》。当故事情节在我面前展开时,我处在极度的紧欢乐之中,……当然也想到了弗洛伊德。”

尽管卡夫卡的写作绝不刻意拘泥于任何流派和宣言,也不会以自己的作品对某种理论进行徒劳而刻板的诠释,但是写于19xx年9月的《变形记》却用一种无可辩驳的口吻对卡夫卡一生无法摆脱的潜意识当中的阴影作了清晰的昭示,那便是与身旁的人的格格不入和父亲在他面前的永恒的优越态度。所以,卡夫卡潜意识里的“野心”在此发生了转移,不是一般的“利己”和“出人头地”,而表现为想摆脱那种刻骨铭心的孤独感和在父亲面前变得顶天立地而终生难以实现的愿望。

卡夫卡在19xx年那封著名的《致父亲的信》当中曾经清醒而明确地提到:“唯独作为父亲,你对我来说太强大了,特别是因为我的弟弟们幼年夭折,妹妹们都比我小很多,这样,我就不得不独自承受你的头一番重击,而我又太弱,实在承受不了。……如果设想一下,我这个缓慢成长的孩子与你这个成熟的男人将如何相处,你会一脚把我踩扁,踩得我化为乌有。……从这以后,我确实变乖了,可我心里有了创伤。……经常涌上我心头的这种渺小感来自你的影响。……你在精神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在我面前,你居然果真常常是对的……妹妹们只在某些方面和

我结成同盟……”这番对人际关系特别是父子关系的大胆反思发生在《变形记》问世7年之后

试论卡夫卡小说变形记中的弗洛伊德主义

,因此,无论卡夫卡是了解到弗洛伊德理论以后才有意去描写人的孤独和父子矛盾,还是卡夫卡从自身情况出发去进行创作而无意中成了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例证,《变形记》都是长期以来压抑在卡夫卡心灵底层的潜意识在另一种渠道的彰显。

是由一种隐蔽的欲望,即潜意识支配的。无意识虽毫无逻辑可言,但它却是人类最根本、最真实的精神活动。只要通过精神分析,对复杂微妙的潜意识世界进行抽丝剥茧式的解剖,就能找到人类最纯粹、最真实的情感。“我们在心理学内的科学研究就是要将潜意识历程译成意识历程,从而填补了意识知觉的空白。”由此,弗洛伊德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家的创作动机就是某种意识或欲望得不到满足从而不得不诉诸潜意识的结果。具体而言,是性欲和野心催生了文学作品。“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种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它与使人不能感到满足的现实有关联。这些激发幻想的愿望,根据幻想者的性别、性格和环境而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很自然地分成两大类,或

者是野心的欲望,要想出人头地,或者是性欲的愿望。”

卡夫卡上大学时的一位朋友奥托曾经专研心理学,并在维也纳跟随弗洛伊德继续进行精神分析研究,他同卡夫卡的密切交往无疑增加了卡夫卡对弗洛伊德的了解。另外卡夫卡还听过奥地利作家卡尔?克劳斯关于弗洛伊德理论

?39?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格雷戈尔在变成甲虫之后,一时无法下床,他的家人敲门向他询问是否出了意外。这时,卡夫卡对父亲、母亲、妹妹的举动作了非常细致的区分,在这些细微的变化里,卡夫卡传达给人们的消息是:不同的家庭成员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截然不同的,从而对一个人的生活和心灵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大相径庭,尽管接收影响的人本身并未有意感觉到什么不同。格雷戈尔的母亲是这样敲门并喊他的:“这时靠他床头那边的门上传来小心翼翼的敲门声……———那是妈妈———‘六点三刻了,你不是还得

赶火车吗?’正是那柔和的声音!”母亲在卡夫卡的生命中的地位始终比较尴尬。毫无疑问她是疼爱卡夫卡的,经常充当卡夫卡在父亲面前的屏障,或者说是卡夫卡童年时代骚乱中的理性的象征。但是与卡夫卡遭遇相同,她也没有足够的精神和身体力量走出卡夫卡父亲的影子,她对卡夫卡父亲的那种不坚持己见的软绵绵的态度受到儿子的抱怨,可同时也是得到儿子充分谅解的。“于是母亲只能背着你保护我”,“母亲以她的慈爱……又和上了稀泥,我就又被赶回你的圈子。”这种记忆折射在《变形记》里,就变成了格雷戈尔的母亲对儿子的“变形”遭遇的既不坚决表示厌恶、也不彻底表示同情而只会无可奈何地哭泣”是在防备什么呢?,的。从后来全权代理亲自来家对格雷戈尔旷工一事兴师问罪时母亲一番迫不及待而又低三下四的辩护来看,母亲是很怕有人对格雷戈尔不利的,可又实在不敢、也不习惯充当果断勇敢的保护神。妹妹的态度则是关心当中充满着敏感:“从另一侧的那扇门传来妹妹轻轻的带着担心的声音:‘格雷戈尔?你是不是不舒服?你需要什么吗?’……‘格

雷戈尔,开开门,我求你了。’”卡夫卡与妹妹们的关系比较淡漠,他在成年之前也很少跟妹妹们一起玩,他和她们之间毕竟年龄相差太大了,只有为了庆祝父母亲的生辰,卡夫卡才为妹妹们写剧本,可他本人只担任作者和舞台监督,从不亲自参加演出。“她们总是团结一致,在她们和她

们的哥哥之间可以意识到存在着隔阂。”尤其是大妹妹艾丽,她与卡夫卡的年龄最为接近,是最有可能尽早消除卡夫卡的孤寂感的人,可偏偏就是她,性情与卡夫卡相似得令卡夫卡一看到她就想起毫无价值的自己来,并且她的吝啬和毫不吃亏的性格使得她经常抢走在精神上几乎一无所有的卡夫卡手中仅有的、聊以寄托一种可怜的占有感的东西。“艾丽……小时候是那么迟钝、疲倦、胆怯、懊恼、内疚、低声下气、恶毒、懒惰、馋嘴、吝啬,……她总让我想到我自己,……特别令我厌恶的是她的吝啬……我对万事万物都毫无把握,我真正拥有的仅仅是我已抓在手里或含在口中的,……而偏偏这样的东西,与我处境相似的她

?λ?

最爱从我这儿抢走……”尽管后来在卡夫卡生病以后,最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变形记》中,妹妹对格雷戈尔的

态度是以不耐烦的关心和施舍开始,以绝对的冷漠和打击结束。“轻轻的”声音以及在全权代理面前只会啜泣连一句申辩的言辞也说不出来的行为其实已把妹妹对格雷戈尔的感情形容尽了:三分关切,七分冷漠。

父子关系是卡夫卡一生难以逃脱的噩梦。卡夫卡一生胆怯、懦弱、焦虑、神经质、没有主见,充满负罪感,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约,全都拜赐于一个专横、粗暴、能干、生命力旺盛、逆反心理严重而又具有极强的支配欲望的商人父亲。据卡夫卡的回忆和反思,父亲是他衡量一切事物的惟一尺度和原则,假如卡夫卡认为做某件事情意味着犯罪,那一定是因为父亲认为做这件事情意味着犯罪。卡夫卡在父亲面前没有任何发表意见的权利和勇气,因为,无论他说了什么,只要他开了口,父亲一定会报以嗤之以鼻式的轻蔑和暴风骤雨般的训斥,不为其他,只因为说话的人是儿子弗兰茨。卡夫卡的父亲原本打算以这种纯粹男子,可,无论,、征服,,,卡夫卡非但没,,他的父,卡夫卡便懦弱到什么程度,这种巨大的阴影一直伴随卡夫卡走完短暂的一生。因此,卡夫卡的潜意识里始终有三个世界:第一个是他自己活在其中的奴隶世界;第二个是父亲活在其中的八面威风的世界;第三个,也是卡夫卡永远不可能到达的世界,是自己与父亲“之外的所有人都幸福地生活在其中、不受任何命令和戒律

ωλ?

约束的世界。”这个不可企及的彼岸,成了卡夫卡创作的重要主题。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卡夫卡除了不可调和的父子矛盾和永远的失败者的地位,几乎不写其他内容。

在《变形记》当中,对格雷戈尔的心境变化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几次致命打击全都由父亲完成。最初在叫格雷戈尔起床时,父亲是“轻轻敲,但用的是拳头。‘格雷戈尔!格雷戈尔!’他叫道,‘你怎么啦?’过了一会儿他用比较低

λ?沉的声音再次催促他:‘格雷戈尔!格雷戈尔!’”在这里,父亲的表现没有任何温情,甚至他的催促也似乎不由任何

ξ

动机来指使,只是一种生命力的本能使得他天生有一种反对儿子的倾向。当格雷戈尔以甲虫的形象赫然出现在家里人和全权代理面前,母亲吓得逃开了,父亲没有逃开,但更没有冲上去挽救儿子的身体和工作,而是“右手抓住代理连同帽子、大衣和留在沙发上的手杖,左手抓起桌子上的一大张报纸,一面跺着脚,一面挥动手杖和报纸要将格雷戈尔赶回房里去。格雷戈尔的恳求一点用也没有,他的恳求也不被理解,他再谦卑地转着头也没用,……父亲毫不松懈地赶着他,发出嘘嘘的叫声,像一个野人似的,……父亲从后面重重地给了他解脱性的一脚,他跌进房间

λ?中间,身上流着血。门用手杖给关上了……”从此,格雷

ψ

小的妹妹奥特拉毅然弥合了他们之间的距离,而且,她是

卡夫卡一生最信赖和亲密的人,但在童年时代,卡夫卡始终经历着无法形容的孤独。所以,奥特拉的温情是无法弥补卡夫卡心中根深蒂固的关于妹妹的陌生和疏远的印象的。

戈尔只可以像囚徒一般生活在宛如牢房的小卧室里,难见天日。若说母亲和妹妹对格雷戈尔的变形还表现出或多或少或真或假的怜惜,父亲却是自始至终充满了烦躁和厌恶,既不同格雷戈尔讲话也不去照料他的生活,这令格雷戈尔

?4

试论卡夫卡小说变形记中的弗洛伊德主义

0?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逐渐丧失了努力变回去或者争取家人欢心的信心而变得越来越自卑,连可怜的赔小心也失去了机会和对象。好比有一次,他有意紧贴着门,以便父亲一进家门便可看到他,听听他的哀告,而如果家人要他回到自己的房间,他也得便立即躲进房里,可是父亲并没有心情去注意这种细微处以及格雷戈尔良好的愿望,而是一看到格雷戈尔便大喊起来。格雷戈尔或者卡夫卡知道,温暖是再也找不回来了,父亲认为只有以最严厉的方式对待他才是合适的,因为一个满载着父亲的愤怒的炸弹般的苹果被父亲用尽全身力气砸进他的背壳,令他最后伤重不治,绝望而死。可以说,“父亲”这个存在对格雷戈尔,或者卡夫卡,起到了决定性的毁灭作用,惟一不同的是,卡夫卡的父亲摧毁的是儿子的意志,格雷戈尔的父亲则将这种形而上的、哲学意义上的摧毁具体化到肉体上,成为卡夫卡小说反复使用的题材。

二、“俄狄浦斯情结”的失败弗洛伊德断定,作家的创作是为了表现个人的白日梦,即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而个人的白日梦是以童年时代的性经历为主要内容的,这一内容便是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或“恋父/恋母情结”。在精神分析理论里,“俄狄浦斯情结”情感,,当然,。验,,。爱双亲中的一个而恨另一个,这是精神冲动的基本因素之一,……古典作品遗留给我们的一个传说证实了这一发现:只有我所提出的有关儿童心理的假设具有普遍的有效性……我们所有的人都命中注定要把我们的第一个性冲动指向母亲,而把我们第一个

ζλ?

仇恨和屠杀的愿望指向父亲……”“俄狄浦斯情结”具有强大的精神控制力量,不断地寻求发泄或满足的机会。但由于其违背了社会伦理和道德准则,一般人是羞于启齿的,只能通过幻想聊以自慰。具有创作能力的作家虽然也没有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勇气,可是他们能够在作品中尽情地、或者隐晦地描写这种潜意识得到满足的情况,从而使自己隐秘又无法公开的欲望得到间接的满足。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节所论述的内容成了对上一节内容的解释,因为充斥卡夫卡潜意识世界的,除了对父亲的排斥与不满,必然是与生俱来的对母亲的依恋。但是,同弗洛伊德概念里的“俄狄浦斯情结”在作品中的主导地位不同,卡夫卡现实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在作品里不是得到了满足,而是再次遭遇了失败。这是因为卡夫卡父亲在卡夫卡面前精神统治力量之强大、之不可理喻远远超过了卡夫卡能够理智地承受下来的程度。在卡夫卡的人格成熟之前,父亲已经将他成熟的所有可能性扼杀掉了,所以卡夫卡即便在身体上长大成人,他也不可能在父亲面前获得一种对等独立的地位,对母亲得以像父亲对待母亲那样获得一个独立的身份,或是对某件事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主,哪怕这种胜利只表现为一个意念在心中飞快地闪了一下,带有阿Q式的自我麻痹色彩。

格雷戈尔最初发现自己变成甲虫时,想到的只是工作

的繁重、老板的苛刻以及自己现在赶紧下床赶火车还来不来得及保住这份实在让人不顺心却又不得不干的工作,丝毫没有向自己最亲密的人求救的想法。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在遇到麻烦之后的本能反应便是找母亲或父亲哭诉。这是因为,父母亲不仅是照顾他们生活的人,也是他们心灵最深处第一个恋慕的对象。格雷戈尔似乎失去了这种本能,因为即便在母亲敲门叫他、而他自己正为爬不起来而烦恼的时候,他也没有反应过来应该向母亲求助。这并不意味着他不需要向母亲求助或不不想向任何人求助,事实上“如果有人来帮忙的话,一切会多么简单易行,只要两个强壮的人就够了———他想到他

{λ?

的父亲和女佣。”———不是“父亲和母亲。”在格雷戈尔,或者卡夫卡的意识中,母亲已经不再是自己所能到达的目的地了。当他有了意识,知道除了自己和父亲之外还有一个应当被自己称作“母亲”的、应当属于自己的人,他已经永远失掉了同她发生联系的资格和希望。或者说,母亲是在帮助父亲,。“母。如果说你的教育,,,母亲以她的慈爱,否则我可能

|λ?

……”甚至,母亲担心父子矛盾激化,不肯帮卡夫卡转交这封《致父亲的信》,希望父子矛盾不了了之,并且以后再没有提起过这回事。由于父亲的存在,卡夫卡有了一个天生的、无法回避的对手,可是,他连斗争的可能性都没有想过,因为无比强大的对手已经将他奋起反抗的倾向变成了零。而因为在父子之争中母亲总是站在父亲一边,即便在卡夫卡年幼时也没有给予过多少关爱,卡夫卡又成了天生的失恋者及“母亲争夺战”中的永恒的失败者。在这个带有俄狄浦斯色彩的悲剧里,悲剧的主角不是违抗伦理和命运的人,而是想要违抗伦理和命运却无从下手的人,因为,悲剧的根源———母亲———对于主角来讲压根谈不上追求,既然没有开始,便谈不上结果,这是一种终极意义上的、相对于“实在”而言的、立足在虚无的失败,于是显得更加彻底和无法逆转。

书中,格雷戈尔有过两次试图扑向母亲怀抱的冲动。一次是在全家人被他虫形的身体吓坏、全权代理甚至被吓跑以后。“‘妈妈,妈妈,’格雷戈尔轻声地叫她,朝上望

}λ?

着她。此刻他已完全忘了全权代理……”可是母亲很快就逃到父亲怀抱里去了,这次出师不利令格雷戈尔心神慌乱不知所措。第二次是在他变成甲虫半个月后,母亲和妹妹想要搬走他房里那些对他这只虫子来说已经毫无用处的家具时。“格雷戈尔就想,说不定母亲进来也好……格雷戈尔

?λ?

想要见到母亲的愿望不久就实现了……”可是当格雷戈尔拼命捍卫那可怜的一点点属于自己的东西时,母亲又被吓昏了。这次的“恶行”导致父亲大发雷霆,用一个苹果要了格雷戈尔的命。母亲面对格雷戈尔的两次主动示好,反应是立即投入身边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从而促使这个男人对与自己同性的敌人大举进攻并最终大获全胜。格雷戈尔寻母行动的失败标志着他人生当中第一场、大概也是唯一

(下转第66页)

?4

试论卡夫卡小说变形记中的弗洛伊德主义

1?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懂(笔者坚决反对我国立法语言上已经出现的那种贵族化、学者化的学阀垄断倾向)和法律内容符合所谓人类理性,更重要的,法律要与民众身处其中的现实社会生活相符。因为法律不仅涉及理性和意志,而且涉及感情、直觉和信仰,涉及整个社会的信奉,而法律要得到整个社会的信奉,得到切实的执行,发挥立法者所预期的法律效用,就只能

{λ?

力求贴近现实的社会生活而别无他途。否则,再完美的立法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贯彻实行。比如,法国著名比较法学家勒内?达维德曾经受聘到埃塞俄比亚起草民法典,他倾全力制定的《埃塞俄比亚民法典》虽是立法上的精品,却由于过分疏离了埃塞俄比亚人民的现实生活而难以发挥

|λ?

预期的效用。与此类似,建国以来,我国人大倾力制定的

}?

有些法律如19xx年宪法,λ再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等,实施效果并不如人意,其根源也在于此。

可见,归根结底,法律只能是现存社会秩序的反映。因此,在中国法治建设的问题上,笔者认为,最好的途径只能是先行倾力改造社会,然后用法律来确认和巩固这种社会变革的成果,而不是现行的法律实务界所奉行的那种先行倾力立法,然后用法律来改造社会。前一路径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比如,制度创新,并不是国家立法者的发明创造,的伟大实践创造出来的,?λ,20,这不能不让人们警醒。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倾向已经引起了法学理论界的警惕,比如,有的学者一直倾力研究作为法治之基础的市民社会问题,有的学者更是著文呼吁人们不要忽视对社会自身变革的打造而只是一味地立法、立法、再立法。

注 释:

①⑥⑧沈宗灵1现代西方法理学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52,52,52~531

②刘凤科,王赋1法律规范性与犯罪构成112001.2.251

③秦始皇大搞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我们进行了近20

年的普法,均没有使普通民众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足以说明全民皆知法、懂法目标的虚幻,而不是相反,说明我们的普法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本文不准备在这方面多加论述。

④张文显1法理学1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521⑤张明楷1刑法格言的展开1法律出版社,1999137;张明楷1刑法学(上册)1法律出版社,1997128-291

⑦徐爱国,李桂林,郭义贵1西方法律思想史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791

⑨张晋藩1中国法制史1群众出版社,1986157-611⑩陈盛清1外国法制史1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43-451?λ?艾伦?沃森1民法法系的演变及形成1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143-1601

ωλ?约翰?亨利?梅利曼1大系1法律出版社,200439-49?ψ1理论、方法和前1,-1681

1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191

{λ?伯尔曼1法律与革命1序言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1王轶1物权变动论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521

|λ?王轶1物权变动论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531}λ?刘少奇主席手拿《宪法》被红卫兵打死,只能说明当时只有纸上的宪法而没有宪政之事实,因而纸上的法律也只能是纸上的宪法。

?λ?梁治平1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1王铭铭,王斯福1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1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4511

〔责任编辑 姜黎梅〕

(上接第41页)

一场由本能驱使的恋情的彻底失败,尽管这种挫败感表现得

十分隐晦,甚至连格雷戈尔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也称得上一种失败。也许,他对母亲的倾慕真的只能永远保留在潜意识层次里了。

注 释:

①郭祥赓,戴经论1我国卡夫卡研究评述[J]1外国文学研究,1983,(2)1

②③弗洛伊德1精神分析引论[M]1商务印书馆,19841④弗洛伊德1作家与白日梦[M]1论文学与艺术1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1

⑤霍夫曼1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M]1三联书店,

19871

ξψ{}?⑦⑨λ?λ?λ?λ?λ?卡夫卡1变形记1卡夫卡小说全集Ⅱ1

[M]1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1

⑩马克斯?布罗德1卡夫卡传[M]1漓江出版社,19991ζλ?弗洛伊德1《俄狄浦斯王》与《哈姆莱特》1弗洛伊德论美文选1知识出版社,19871

〔1〕弗洛伊德1释梦[M]1商务印书馆,19961

〔2〕FREUD’SREADINGSOFTHEUNCONSCIOUSAND

ARTS1弗洛伊德文选1论无意识与艺术[M]1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981

〔3〕弗兰茨?卡夫卡1致密伦娜情书[M]1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

〔4〕杨恒达1城堡里迷惘的求索:卡夫卡传[M]1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41

〔责任编辑 姜黎梅〕

ω|⑥⑧λ??λ?λ?卡夫卡1致父亲的信1卡夫卡小说全集Ⅱ1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1

?6

试论卡夫卡小说变形记中的弗洛伊德主义

6?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