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钱钟书杨绛有感

读钱钟书&杨绛有感

因为最近看了《钱钟书和杨绛的百年围城》,突然手痒想码几个字。

正如大部分世人一样,之前对杨绛的印像就是钱钟书妻子。被这样耀眼的标签贴上太久,都忘记了她其实也是才华横溢,也可以写出如《称心如意》这般佳作。本可以做英雄,却不心藏野心,这个外柔内刚的女子,心甘情愿的做一个幸福安乐的小女人。

无疑这对才子佳人的传奇一直为世人所羡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又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求的梦。当然无可否认的是,家庭对他们的影响。若没有出身书香世家,又何谈从小腹有诗书,若没有出身富贵人家,又何谈双双留学牛津巴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我听过最现实却又最诚实的话。

钱钟书曾这样形容杨绛“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部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大概是最朴实又最高的赞誉吧。只是这三个身份,要恰如其分的驾驭,似乎也并非易事。妻子的温柔如水,情人的烈火如歌,朋友的惺惺相惜。

最近有很多小学初中同学传来订婚喜讯,为她们高兴的同时,也渐渐思考自己的人生。二十几岁的人儿,一方面懂得很多人情世故,一方面依旧孩子气的依赖父母。自诩高冷,不愿随意讲究,但终究只是个俗气的人罢了。

《圣经》中说,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够了,他就是你的前世今生。

于前钱钟书和杨绛大概便是如此吧?

 

第二篇:钱钟书眼中的杨绛 演讲稿

钱钟书眼中的杨绛: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一百年过去了,岁月的风尘却难掩她的风华,始终一如既往的柔韧、清朗、独立,充满力量。多年前,钱钟书便给了她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现在,她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她就是杨绛。

杨家是无锡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19xx年7月17日,杨绛在北京出生,父亲对杨绛特别钟爱,而杨绛也在父亲的引导下,开始迷恋书里的世界,中英文的都拿来啃,读书迅速成为她最大的爱好。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说完父女会心对笑。

19xx年,杨绛十七岁,她一心一意要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但南方没有名额,杨绛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大学。费孝通与杨绛在中学和大学都同班,有男生追求杨绛,费孝通便对他们说:“我跟杨季康是老同学了,早就跟她认识,你们‘追’她,得走我的门路。”

杨绛一直念念不忘清华。19xx年初,东吴大学因学潮停课,21岁的她与朋友四人一起北上京华,当时大家都考上北平的燕京大学,准备一起入学,杨绛临时变卦,毅然去了清华当借读生。

当年3月初,杨绛去看望老朋友孙令衔,孙令衔也要去清华看望表兄,这位表兄便是钱钟书。两人初见,钱钟书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当时两人只是匆匆一见,甚至没说一句话,但当下都彼此难忘。钱钟书写信给杨绛,约在工字厅相会。一见面,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杨绛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从此两人便开始鸿雁往来,“越写越勤,一天一封”,直至杨绛觉出:“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难受了好多时。冷静下来,觉得不好,这是fall in love(坠入爱河)了。”

费孝通来清华大学找杨绛“吵架”。他认为自己更有资格做杨绛的男朋友,因为他们已做了多年的朋友。杨绛回应:“朋友,可以。但朋友是目的,不是过渡;换句话说,你不是我的男朋友,我不是你的女朋友。若要照你现在的说法,我们不妨绝交。”费孝通很失望,但也无可奈何,只得接受现实。费老直到晚年作文时,还把杨绛称为自己的初恋女友,杨绛直言:“费的初恋不是我的初恋。”彻底撇清为暗恋一场。钱钟书去世后,费孝通去拜访杨绛,送他下楼时,杨绛一语双关:“楼梯不好走,你以后也不要再‘知难而上’了。”

19xx年,已近九十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20xx年,《我们仨》出版问世,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而时隔四年,96岁高龄的杨绛又意想不到地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被评论家称赞:“九十六岁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走到人生的边上,她愈战愈勇,这位百岁老人的意志和精力,让所有人惊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