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目送》摘录

人生就是如此,你以为已经从一个漩涡逃离,其实另外一个漩涡就在你的脚下。用力蹬一脚,就进去了。所以,不需要对生活太用力,心会带着我们去该去的地方。——龙应台《目送》

 

第二篇:龙应台目送摘要及评论

目送摘要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评论:这是一个很有画面感的片段,很像电影的一个镜头。整个世界除了作者和她的儿子华安是实景,其他都是虚的景。两人互相望着,没有一句话。母亲对儿子的担心和儿子的不舍很好的表现出来。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评论:这段话和前一个摘录的片段相对照。儿时的不舍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跃跃欲试的雄心,但是母亲的担心从未变过,尽管儿子已经不再需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评论:这段话很伤感,但是也有一种欣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欣慰。于一种轮回的味道,作者的父亲望着作者走远,作者望着儿子渐行渐远。孩子的成长宣告着父母的老去。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评论:作者的这个感慨,是借病榻上的才子表达出来的,但是却也是表达的自己的心情。这种感叹,不是一种小我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叹,而是人类的一种对于孤独的无力感。此句不见愤慨,不见忧愁,只是无奈,这也反映了台湾的知识分子在经历时代变迁后对于更深层次的人类追求的感触。 是的,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滋滋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专送拿印章来”??

评论:我很喜欢此处对于家的定义。在我看来,家并非一个实体的概念,而更多的是一种主观的感觉。有父母。有家具的房子并不一定就能称得上是家,不能给人带来归属感的家称不得是家。而此处,作者的描写很生动地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

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

评论:这句话实在是作者的肺腑之言。作为一个知名的作家,接受邀请担任文化部长是有不小的风险的。做得好呢,未必会青史留名,做的不好呢,倒是很有可能招来民怨,而且影响自己作为一个作家的声誉。但是龙应台接受了邀请,体现出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但是在官场经历一番后,她难免会感到心力交瘁。毕竟国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预算要削减势必从文化部门开始削减。

拜祭,终究也只是生者的一份安宁。

评论:中国人很重视丧葬的礼仪,有很多讲究,体现死者为大。但是很多都流于形式了。形式做的好看未必就是对死者有多思念。中国人大多是没有信仰的,这样做的原因基本上是求生者的心安。但是实际上,很多人在殡仪馆哭的声嘶力竭,到了饭店的时候又有说有笑。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评论:有人说龙应台的这本书视角小了,但是我认为她是在探索一个更深层次的话题。死亡固然让人悲伤,但是有死亡做对比,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如若没有死亡,就没有生这个概念。

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

评论:永恒这个概念是很神奇的。经常有热恋中的男人向女人作出承诺,期限大多是永远。但是这个永远是看不见摸不

着的。存在于瞬间中的永远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