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第五中学20xx高中语文 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重庆市江津区第五中学2015高中语文 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

说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稿的一般特点,把握文章结构;

2.按要求从文中提取信息,概括要点;

3.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

二、学习重点,难点

1.疏通字词,读懂文章大意

2.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学习安排:一课时

一、预习案

(一)演讲稿

演讲稿也叫演说辞,它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所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的内容和形式。演讲稿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的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演讲稿具有针对性、可讲性、鼓动性等三个特点。

(二)作者简介

蔡元培(1868—1940)。现代教育家,字卿鹤,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他以一个曾得意仕途的清季翰林,转变成为真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他作为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民主教育家,是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杰出的先驱者。蔡元培也是我国近代美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美学家与美育实践家。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毛泽东语)。

(三)演说背景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当时社会上曾流传“两院一堂”之说,即京城中逛八大胡同妓院者,以参众两院及京师大学堂中之人为最,这实乃北大之耻辱。确实,一些教师满身透着官僚习气,在学术上却无所成就。而不少学生上大学最为混个学历,以便将来谋个官位,根本无心读书做学问。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可谓“奉命于危难之间”,他曾表示:“觉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然改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故允为担任。”

在此后北大每年的开学典礼上,他都反复阐述这一宗旨:“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19xx年)“本校的宗旨,就是为求学问而求学问。”(19xx年)确实,一所大学的学风不是空洞的,一所大学的传统也不是抽象的,它总要由许多具体的东西来体现。正是这些,缔造了北大的光荣传统,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础。是蔡元培先生,把一个旧营垒下的北京大学,转变为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北大何幸!中国何幸!

二、探究案

(一)积累词语

1.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注音

肄( )业 弭( )谤 冶( )游 塞( )责 贻( )误 砥砺( ) 鲜( )不为流俗所染 卓( )绝 力矫颓( )俗 轻侮( ) 庶( )于道德无亏 相勖( ) 訾詈( ) 能裨( )实用 会晤( ) 商榷( )

重庆市江津区第五中学20xx高中语文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三)研究探讨1.蔡元培被誉为北大历史上最成功的校长,是“北大永远的校长”, 通过这篇演讲稿你觉得他为什么会被北大的学生、老师如此推崇?从文中看主要有哪些原因?(黑板展示)

三、练习案

1、读了这篇演讲稿,对你的学习有何启示?

2、质疑交流

你还有什么问题想和大家交流?

重庆市江津区第五中学20xx高中语文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篇:重庆市江津区第五中学20xx高中语文 4.12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重庆市江津区第五中学2015高中语文 4.12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无

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一、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

2、课前预习

二、学习重难点

1、体会马丁路德金为理想献身的精神。

三、学习安排:一课时

一、预习案

(一)了解作者与背景

1、马丁.路德金(1929—19xx年),美国黑人牧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深受圣雄甘地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影响,希望通过和平革命达到社会变革的目的,他的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抵抗主义。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xx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xx年4月18日,他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2、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就开始掳掠非洲黑人,把他们贩卖到美洲为奴,直到1783年,美国的建国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但黑人的地位依然非常低下。美国1861年的内战,虽然解放了黑奴,但美国的种族隔离仍然持续,尤其在南部,黑人不能入读白人学校、不能在招待白人的餐厅进食、不能乘坐同一辆公共汽车、或必须让座给白人。北部情况好一些,但黑人的待遇仍然很差。

美国的黑人在20世纪50年代,积极展开争取民权的运动。南部一名黑人女人因拒绝让座给白人而被捕的事件,激起持续的抗议行动。当时在教会当传道人的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亦投入争取黑人民权运动的行列。

19xx年8月28日, 25万人响应马丁?路德?金的号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游行,争取立法保障黑人的权利。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馆前的石阶,对群众发表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演说,希望黑人和白人有一天能平等地生活在一起。

(二)语言基础知识积累运用

镣铐( ) 枷锁( ) 骇人听闻( ) 给予( ) 磐石( ) 义愤填膺( ) 蜕变( ) 挫折( ) 匿迹( ) 曲折( ) 蜿蜒(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镣铐 萎缩 坚如磬石 草拟宪法

B、戳子 枷锁 安之若素 义愤填膺

C、侈谈 赎罪冰雪覆盖倍受压榨

D、蜕变 蜿蜒 挟手并进 镇静剂

3、解释下列成语。

①骇听闻:

②义愤填膺:

③安之若素:

④心急如焚:

⑤息息相关:

⑥无济于事:

⑦不言而喻:

4、下列加点的虚词,运用不当的一句是()

A.当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保证向前进。

B.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

C.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和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

D.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在起草《宪法》和《独立宣言》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

B.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休戚相关的。

C.我们相信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所有的人生而平等。

D.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预习反馈(小组交流)

质疑探究

重庆市江津区第五中学20xx高中语文412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答:

(5)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

答:

当堂检测

1、根据拼音和前后字填写出下面的汉字。

签shǔ( )liào ( )铐 萎( )suō

hài( )人听闻 dì( )造 duì( )现

chǐ( )谈 pán( )石义愤填( )yīng

tuì( )变 shú( )罪 真( )dì

2、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

答:

3、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答:

4、议论文一般都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结构,而本文采用了“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的结构,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呢? 答:

二、探究案

1、“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指出划横线的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答:

2、连用四个“一百年后的今天”有什么作用??

答:

合作探究

重点句段赏析(角度:修辞手法、表达效果、句子含义等)

(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 答: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答:

(3)有了这个信念??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答:

总结提升

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成功是偶然的吗?有些什么必要条件?

答:

三、练习案

如果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xx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但是对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1.为什么说“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将是致命伤”?

答:

2.文中说“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请从正面回答。 答:

3.“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在句中的意思是什么?

答:

4.请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答:

悼念乔治.桑

(法)雨果

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

昔日我曾爱慕过她,钦佩过她,崇敬过她,而今,在死神带来的庄严肃穆之中,我出神地凝视着她。我祝贺她,因为她所做的是伟大的;我感激她,因为她所做的是美好的。我记得曾经有一天,我给她写过这样的话:“感谢您,您的灵魂是如此伟大。”

难道说我们真的失去她了吗?? 不。那些高大的身影虽然与世长辞,然而他们并未真正消失。远非如此,人们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自我完成。他们在某种形式下消失了,但是在另一种形式中犹可见。这真是崇高的变容。

人类的躯体乃是一种遮掩。它能将神化的真正面貌——思想——遮掩起来。乔治?桑就是一

种思想,她从肉体中超脱出来,自由自在,虽死犹生,永垂不朽。啊,自由的女神!

乔治?桑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其他的伟人都是男子,惟独她是伟大的女性。

在本世纪,法国革命的结束与人类革命的开始都是顺乎天理的,男女平等作为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一部分,一个伟大的女性是必不可少的。妇女应该显示出,她们不仅保持天使般的禀性,而且还具有我们男子的才华。她们不仅应有强韧的力量,也要不失其温柔的禀性。乔治.桑就是这类女性的典范。

当法兰西遭到人们的凌辱时,完全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为她争光载誉。乔治?桑永远是本世纪的光荣,永远是我们法兰西的骄傲。这位荣誉等身的女性是完美无缺的。他像巴贝斯①一样有着一颗伟大的心;她像巴尔扎克一样有着伟大的精神;她像拉马丁一样有着伟大的灵魂。在她身上不乏诗才。在加里波第②曾创造过奇迹的时代里,乔治?桑留下了无数杰作佳品。

列举她的杰作显然是毫无必要的,重复大众的记忆又有何益?她的那些杰作的伟力概括起来就是“善良”二字。乔治?桑确实是善良的,当然她也招来某些人的仇视。崇敬总是有它的对立面的,这就是仇恨。有人狂热崇拜,也有人恶意辱骂。仇恨与辱骂正好表现人们的反对,或者不妨说它表明了人们的赞同——反对者的叫骂往往会被后人视为一种赞美之辞。谁戴桂冠谁就招打,这是一条规律,咒骂的低劣正衬出欢呼的高尚。

像乔治.桑这样的人物,可谓公开的行善者,他们离别了我们,而几乎是在离逝的同时,人们在他们留下的似乎空荡荡的位子上发现新的进步已经出现。

每当人间的伟人逝世之时,我们都听到强大的振翅搏击的响声。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

大地与苍穹都有阴晴圆缺。但是,这人间与那天上一样,消失之后就是再现。一个像火炬那样的男人或女子,在这种形式下熄灭了,在思想的形式下又复燃了。于是人们发现,曾经被认为是熄灭了的,其实是永远不会熄灭。这火炬燃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光彩夺目,从此它组成文明的一部分,从而屹立在人类无限的光明之列,并将增添文明的光芒。健康的革命之风吹动着这支火炬,并使它成为燎原之势,越烧越旺,那神秘的吹拂熄灭了虚假的光亮,却增添了真正的光明。

劳动者离去了,但他的劳动成果留了下来。

埃德加?基内③逝世了,但是他的高深的哲学却越出了他的坟墓,居高临下劝告着人们。米谢莱④去世了,可在他的身后,记载着未来的史册却在高高耸起。乔治?桑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她留给我们以女权,充分显示出妇女有着不可抹煞的天才。正由于这样,革命才得以完成。让我们为死者哭泣吧,但是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业绩。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伟业,得益于颇可引以为豪的先驱者的荚灵精神,必定会随之而来。一切真理、一切正义正在向我们走来。这就是我们听到的振翅搏击的响声。

让我们接受这些卓绝的死者在离别我们时所遗赠的一切!让我们去迎接未来!让我们在静静的沉思中,向那些伟大的离别者为我们预言将要到来的伟大女性致敬!

(姚远? 译)(选自漓江出版社《洋文观止》)

【注】①巴贝斯(1809~1870),法国著名政治家。

②加里波第(1807~1882),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

③埃德加?基内(1803~1875),法国哲学家。

④米谢莱(1798~1874),法国著名历史学家。

1、理解划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⑴他们在某种形式下消失了,但是在另一种形式中犹可见。

答:

⑵乔治.桑就是一种思想。

答:

2、文章第十自然段,作者将乔治?桑和其他伟大作家放在—起比较,有什么作用? 答:

3、如何理解“当然她也招来某些人的仇视”一句话的内涵。

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