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医院共成长

我与医院共成长

我很荣幸成为医院的员工,见证医院的巨变与飞跃。还记得刚来医院的时候,红十字白底子的标志很醒目,而在所有的建筑物上都可以看到历史和岁月的沉淀。我听到同行者说:“好破哦!”是的,还有人说:“还好过不了多久就搬新院了!”大家期盼着。

我们按部就班,先接受岗前培训,然后考核,接着被分到不同的科室。到时间就出科,出科之前完成考核,跟实习相像。我第一站是输液室,我认为我是很幸运的:输液室是练习静脉穿刺的的好地方,而我们临床操作最多的就是静脉输液,很多病人不看别的,只要你给他戳进去了,他就觉得你好,值得他尊重和肯定。就是在输液室,我对小儿静脉穿刺开始不逃避,敢于迎难而上了。这离不开耐心细致的老师们的教导与鼓励,她们每日“穿针引线”,一丝不苟。

正值12年下半年,医院还未搬迁。到肿瘤科,我有幸见识了PICC,即经外周静脉到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技术。在ICU抽动脉血气,在急诊配合医生抢救病人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成功的时候会感到浑身的正能量。而遇到抢救无效的,我会有挫败感。我们不保证成功,但是我们保证尽力,这会让患者及家属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满意。

原班人马来到新医院,我感到新医院对于老医院简直是天囊之别,新置了很多设备,科室分得更细了,分工更明确了。环境也变得宽敞明亮,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屹立不倒。面对新环境、新流程,我和同事们一起熟悉和掌握,不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看到医院的的发展,我感到有一颗希望之星在前方闪耀光辉,指引我向前。

在急诊待了三月有余,我被调到了骨科19病区直到现在。刚去的时候像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主要原因是没有动脑筋把工作理顺,而是一味跟着老师后面听指挥。后来经过科室里的老师对我耐心的教导和悉心的帮助,我才慢慢有所改善。先是护士长带着上夜班,后来逐渐自己上了。回一回首,我已上了许许多多的夜班。

上班之余,医院还组织我们业务学习、听讲座,鞭策我们不断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我觉得很有用。但是有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我觉得有必要把好的学习内容录制起来,放到院网上,提供员工,不是非得都像开大会似的,可以弄个评论、跟帖留言、解读,真的很感谢院领导的良苦用心。

在这样一个集体里,成长是必须的。我愿载着医院这艘远航舰,乘风破浪,迎接未来。

 

第二篇:“我与医院共成长”一等奖作品

大医二院,我成长的摇篮

那时候,您30岁,我不满23岁。19xx年8月8日。

带着希望,带着梦想,带着大连医科大学(原大连医学院)毕业留校的通知书,瘦小的、怯生生的我走进您—大医二院,成了大医二院人。初来乍到,我不知所措,虽然经历过临床见习和实习,可是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似乎一切都那么陌生。报道后,我住进了我院职工宿舍,也就是现在的博士生公寓。在那里,我深深地感受到大医二院人的可爱。因为水房、厨房都是公用的,大家很快就熟悉了,每天走廊上、楼道里都充满欢歌笑语。很快,我就爱上了大医二院,把大医二院当成了自己的家,我是这个家中快乐的、健康成长的孩子。光阴荏苒,转眼已过20个春秋。每当同事小聚的时候,都不由得谈论起我们成长的历程和展望美好的明天。

大医二院建院已经55年了,自建院以来,她都是优秀的。无论是医疗、教学、科研以及人文文化,在大连地区乃至辽宁省都是处于领先行列的。我们的许多老前辈在国内是有一定知名度的。现在,我院已经是大连地区病房建筑规模最大的医院了。回想我来院20年间的生活,心里暖暖的。

20年前,我们的病房、门诊、药局、检验、放射科等都聚在一个小楼里,真像一个大家庭。大家都没有手机,没有传呼,工作时间我们严肃认真,在食堂、运动场等地谈笑风生。业余时间我们曾三五成群地去看海、踏青、打牌、唱歌……我们夏天有海上活动,冬天有一二九长跑比赛。我们医院的工会活动丰富多彩,在我成长的每一年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20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认为这20年是我人生的黄金阶段,值得珍藏的记忆太多太多。

做为一名临床医生,我在大医二院接受了正规的培训。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老前辈无私的教导。从临床问诊、查体,到书写病历、处方,每一个环节都有令我难忘的恩师。今天,恩师们看到我还继续鼓励我:好好干,你能行!恩师们太令我敬佩了!想想20年前,他们每个月不足300元的收入,没有发达的通讯设备,没有多少对外交流的机会,没有宽敞的办公空间,可是为了培养下一代,他们没有抱怨,无私奉献!在老一辈的悉心栽培下,我茁壮成长了!不但晋升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转评教授都一番丰顺,而且,16年前我就加入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专业委员会,15年前就开始

参加省学术会议了,12年前就乘坐飞机去上海参加国家级会议了。现在,我院已经是省内乃至国内知名的医院了,我们也与国内很多学术团体进行学术交流,部分同事已经进行国际交流了!如果我院不发展壮大,如果没有老前辈的敦敦教诲和真诚帮助,哪有我今天的成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老前辈的恩德我终生难以报答。借我院建院55周年征文之际,我在此向我们的前辈、师哥师姐们深深地鞠一躬,感谢您们的栽培!

我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学附属医院。在我读大学期间就知道我院的教学是很受学生欢迎的。来院工作后,我深有体会,我院的教学真是很好。工作第一年我在内科轮转,那时科内教学查房就很正规了。主治医师、教授查房不但提问住院医师,还提问实习医师、见习医师,提问后还结合患者做详细的讲解。遇到疑难病例、死亡病例大家会坐下来认真讨论,包括学生和进修医师在内,各抒己见。在临床教学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从老师的言谈举止中学会了与患者沟通、与同行相处、与学生互动等。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老师高尚的师德和医德!

我在读大学期间没接触过科学研究,不但不会科研设计,连论文都不会写。来到我院工作后,我开始和老师们学着写论文、搞科研。刚开始写论文是错误百出,老师一遍遍纠正,不厌其烦。做课题的时候老师亲临实验现场指导,从实验设计到论文发表以及科研立项,都凝聚着老师辛勤的汗水。经过我院老师的培养,我与13年前就承担大学授课任务了,9年前始主持省教委课题,8年前聘为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我将我院优秀的教学传统继续传承下去,认真培养我的学生。随着我院师资力量的不断壮大,我已经招收37名研究生了,顺利毕业25名了。有时候静下来,想一想分布在国内多个省市的学生,真有说不出的幸福感!感谢大医二院,没有您,我哪里会有全国各地的朋友!

大医二院以人为本。20年来,医院的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我的生活也发生了质的飞越!想当初刚上班时,我仅有50元生活费,第一个月工资190元,在那时已经不算少了。没手机、没传呼、没结婚、没房子、更没车子,连自行车也没有。可是现在,哈哈,有房有车了,而且孩子已经上大学了,还有一定储蓄金!

生活真美好!虽然我院已经是大连市床位数最多的医院了,但我院正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机,在未来的几年里,我相信,我们医院会发

展的更快更好!随着我院的壮大,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