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思想的演讲稿

孔子思想 光耀千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五五班的赖思屹,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孔子思想光耀千秋。

有这样一本书,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

有这样一本书,宋代宰相赵普说,半部足以治天下。

有这样一本书,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有朋至远方来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大家知道这本书的名字吗?是的,它就是《论语》。

《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言行。从孔子平常生活中演绎出来的思想,我认为强大无比,足以光耀千秋。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道德沦丧,礼乐崩坏,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时,到处崇尚强权,追逐功利,导致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孔子提出了以德治国的一系列方略,他讲“仁、爱”,提 “礼、智”,倡“忠、孝”。这些思想像一盏闪电刺破黑暗的长空,又像一座灯塔,指引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从此后,孔子思想受到历代王朝的尊崇,成为治国、修身的宝典。

在中国古代,只有皇帝、诸侯,才能称王,但是在孔子的墓碑上,却用耀眼的金色写着大大的 “王”字,汉武帝、唐太宗、宋太主,清康熙,一代代伟人都曾跪拜在这里,诉说他们对孔子的崇敬。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曾提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强调做事要事实求是。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明了这个道理。一天,孔子在路上碰到两个孩子正争得面红耳赤。孔子上前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事争得不可开交呀?”两个孩子告诉孔子,他们正在争论太阳是早晨还是中午离我们近。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早晨太阳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有车盖那么大,中午的太阳看起来只有菜盘子那么小。这不就说明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才显得大,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远才显得小吗?”

孔子听了觉得有道理。但还没等他点头称是,另一个孩子马上反驳说:“早晨太阳出来时,到处凉气袭人,中午却热得像站在沸水边一样难受,这不是因为早晨太阳离我们远才觉得凉,中午太阳离我们近才觉得热吗?”

孔子一听也觉得有道理。两个孩子拉着孔子的手说:“孔大人,您看我们到底谁说得对呀!” 满腹经纶的孔子遇到了大难题,他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搞不清谁是谁非。

声名赫赫的孔子,在两个无知小孩面前,坦然的承认了自己的无知,而不是乱决断,去欺骗和误导天真的孩子。正如他自己所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真不愧为“万世师表”。

孔子还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要告诫我们在学习上要有专研精神。孙中山在私塾读书的时候,不仅仅是死记硬

背的背课文,而是不懂就问,即使是被老师用戒尺打也不怕。 有同学问孙中山:“你不怕被打吗?”孙中山笑道:“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孔子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就是说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要胜任工作,必须先学好本领。你看,奥运赛场上,我国体育健儿斩金夺银,一次次奏响国歌,让五星红旗飘扬在赛场之巅,靠的是什么?靠的不正是赛场下千千万万次的锤炼吗?

孔子的思想万仞高墙,一句句警句萦绕耳旁。它告诉我们,对人诚信,“言必信,行必果”;对待朋友要真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对待自己严格自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我们求知的路上,有太多无知地课题需要我们去专研,有太多未知地世界需要我们去探索。

 

第二篇:孔子仁的思想

孔子“仁”的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

摘要:孔子中国的大圣人和至圣先师。他的“仁”的思想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而且对我们个人和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以及对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仁、和谐社会

孔子中国的大圣人和至圣先师,其伦理思想最突出之处在于以“仁”为核心,并且把“仁”的思想与人生境界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使人的处世以及社会运行有了基本的依据,从而为我们理想人生和理想社会的实现成为可能。

作者简介:西南民族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08级伦理学专业 文志勇 黄淑平

四川 成都 610041

The thoughts of Confucius "benevolence" with the

value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Abstract: the scriptures and Confucius meng-gua in China. His "benevolence" is not only the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embodies a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core of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for us as individuals and as a national way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 and value orientation and for constructing socialist harmonious clubs are produced profound influence and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Confucius benevolence the harmonious society

一、孔子“仁”的思想形成的背景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鲁国人,是从宋国逃出来的殷遗贵族的后裔。《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说:“而丘也,殷人也。”司马迁在《史记》中又说:“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在当时重宗法制度的春秋时期,“野合”意味着什么?以上的生平介绍显示,孔子的幼年是不幸的。孔子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孔子幼年所饱尝的人间的辛酸和苦难,以及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生活于其中的那个国家的文化环境,都潜藏着孔子后来形成其“仁爱”思想的契因和社会根源。

孔子的生平活动正处于我国奴隶制度解体,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最显著的社会特征是:政治统治权力正从周王室向诸侯公室再向大 1

夫下移,周王室微而礼乐坏,不同阶级、不同派别的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都极力从道德上寻找根据,并把道德作为达到自己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同时,这一时期又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文化高潮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了文化思想,理论的大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伦理道德思想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孔子是这一时期的第一个思想家,也是上一个时期的最后一位思想家,在中国思想史上居于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孔子“仁”的思想的确立,与孔子所诞生、成长的鲁国的社会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是当时奴隶制的文化中心,保存着丰富的宗周典籍和完整的文物制度。鲁国的文化环境陶冶了孔子对周文化传统无限景仰的感情,他说:“周之德可谓至德也已矣”《论语·泰伯》。进而,孔子通过“好古,敏以求之者”的精神《论语·述而》,饱览鲁国保存的丰富的文化历史典籍,从中获得了一种极为清晰的历史感和一种历史眼光,同时,对殷周以来由宗教而道德的传统道德进行损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仁”的思想,并通过“明知不可为而为”的践行方式一生致力于绵延这种后来被称为华夏民族精神的思想,即一种以共同的,一般人的“人”,为根源的统一基础的“仁”的精神。最终他创建的“仁”的这种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体。这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主体的理论形态就在孔子这里形成了。

二、孔子“仁”的思想的道德形上诉求

孔子“仁”的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主体,那么,这种思想的道德根源的形上诉求是什么?这是我们理解孔子“仁”的思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论语·述而》记载,子日:“加我数年,五十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晚而喜《易》······读《易》,事编三绝。”可见,孔子是把《易经》当作一部很重要的有关的道德的书来读的。孔子儒家之重视《易经》,主要是取其变化之道和思想方法,欲以贯通天人,藏往知来。自然,《易经》对孔子的影响就不言而喻了。《易经》又称《周易》、《易》,是周代的筮书,即算卦的书。它共有六十四卦,每卦六乂,共三百八十四乂。每卦都由最基本的阳乂和阴乂组成,用阴阳、刚柔的相互作用来说明和解释世界万物的形成和变化。《易经》的这种显著的特色和价值,为孔子儒学提供了一个比较周延的、自然的、超验的宇宙的图景。《易经》认为宇宙由天、地、人“三材”组成,八卦的六乂就象征或体现着这种构成。故《系辞》也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矣,有人道矣,有地道矣,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三材之道也”{《系辞》下},“六乂之动,三极之道也。”{《《系辞》上}按照易学家的解释,:“两乂为一才,六乂为三才”{《周易集解》卷十六},上两乂象天,下两乂象地,《易传》中天、地、人的“三极”结构中蕴含着宇宙的全部的内容,“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立天地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说卦》。可见,《周易》在这把“人”看做与天地、自然并存共荣的重要实体,是天地之心,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即“天道”在于“立人和立仁”,这就为孔子“仁”的思想的形成提供了超验的、道德的形上依据。

《易经》对儒学另外一个具有创造意义的发展,是它为孔子认识超越古代殷商的“天命(天道)观”提供了一种逻辑方法和道德实践的形上依据。《周易》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中国古代思想家尽管对天地人三者的关系的认识互有差异,但他们都深信天地自然和人相互依存的关系不看分割,人的道德与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可分割的内在联 2

系,这种内在的联系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德”。思想家们就把人与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共生的东西称之为道德。他们认为,当人遵守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道德时天地万物并育不悖,反之,则乱相丛生。我们通过对孔子思想的研究,不难发现在孔子思想中,认为存在着某种能决定着人世命运遭际的力量,但它不同于殷周宗教中的人格神或人格的“天”,而是在个人、社会之上的总体的客观必然性,他称之为“命”或“天命。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尧日》},自己是“五十而知天命”{《为政》}。因而,在孔子儒学中,“天命”不再是信仰的对象,而是可以通过学习知识、生活体验和道德的实践而最后被理性认知、觉悟的对象。在这个观念背景下,人类的伦理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和最初源头,可以追溯到“天地”,因而具有某种自然性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孔子正是基于对天道——“生成万物”作了深刻的感悟和思考,进而导出了世俗人道的思想——“仁”。

三、孔子“仁”思想的内涵

罗国杰在他的《中国伦理思想史》中说:“孔子在伦理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他最早发现了“人”的重要,在政治生活、道德生活中强调了对“人”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孔子是自觉地从“类”的方面考察了人,发现了个人同“类”的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那么,孔子是通过什么来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呢?那就是“仁”。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人格理想的根本。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一百多次,孔子把“仁”看作最高道德原则和人生理想,指出人道的基本内容就是“仁”,从而构建了仁学,仁学的核心是爱人,主要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根本道理。

“仁”字从汉字构成来看,一人是“仁”字,二人为“从”字,三个人则成“众”字。因而,“仁”有二人便产生了一种关系。因为,“仁”字是从人字旁加一个二字,两人相处之道即为“仁”。《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从人从二,仁字的基本含义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即像爱自己一样体贴,爱好别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我认为它理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仁”的精神是以亲亲尊尊为基础的,后超越血缘关系而普遍的爱他人,即“爱人”。

孔子这种普遍性地爱他人的观念,是“仁”的精神的最重要特征。樊迟问仁,子日:“爱人”。《论语·颜渊》。孔子的“仁”之“爱人”,首先表现为对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父母兄弟之爱,即孝与梯的“亲亲”的道德感情与行为。孔子的学生有子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做人的根本是什么?孔子及其学生都认为是孝,敬事父母、尊顺兄长、友爱兄弟。孔子及其学生以亲亲之情、“孝”与“梯”的道德规范为“仁”之本、之实、之基,就使得孔子“仁”的全部道德理想和道德实践获得了一个比较稳固的、属于人的自然本性的基础。有子又说:“其为人也,孝梯而好犯上者,鲜也”《论语·学而》。后来,《礼记》概括说:“亲亲尊尊长长,人道之大者也”《丧服小记》。可见,孔子“仁”的思想里还包括了“事君、尊尊、尊祖宗、重国家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如果说孔子“仁”的“爱亲”或“亲亲”的内涵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道德观念,是儒家道德规范中的伦理原则的基础,那么,孔子“仁”的“爱他人”或“泛爱众”的内涵则是建立在群类的关系上的道德观念,是孔子“仁”的道德规范中的功利原则的基础。孔子对人类有一种深切的同情和理性的自觉,因 3

而,他认为为民众谋取功利,也是实现“仁”的重要标志,也是“仁”的重要内容。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仁,子贡日:“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日:“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已“。《论语·雍也》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惠民事功,在孔子看来具有极高的道德价值。而惠民事功的方法就是“能近取譬”。通俗地说就是:“要想成就自己,就先尽力成全他人”。这样凡事做到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得到了仁爱的真谛和方向。在孔子看来“仁”的“爱人”的内涵实质上是以上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道德原则的有机联系和统一。人们只要自觉的去践行它,就实现了“仁”。

其二、孔子“仁”的精神是人的自我修养和理想人格的完美

孔子认为,修身的目标是“成己”(自我完善)和“成物”(兼善天下)。孔子“仁”的思想是以个体道德实现为人生和社会的终极目标。在《论语》中,孔子的论述非常丰富。子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人,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子日:“人之过也。个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子日“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孔子从正反两个层面分析了“仁”与“不仁”、善与恶等。对“仁者”的界定有了更为丰富的社会内涵。在这个意义上,孔子以人格完成为“仁”,其注重“仁”的理想,强调只有通过仁者之路,才能实现人格“大我”和社会“大同”的合一。

孔子还认为,为了实现理想之仁,人应该自觉的去除内心的一切杂念和私欲,铸就一种刚健清新的生命意志和生活态度。“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子罕》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正因为“仁”是一个很高的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标准,所以需要不断克服自我的欲念,使之合乎社会的法礼,从而为实现政治上的“仁德”和“仁政”打下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的理想之仁,注重的是从个体的具体的事情做起,而后拓展开来,进入整个社会。

其三、孔子“仁”的精神是一切德性的总和。

我们通过对《论语》的研究,发现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并不是孤立达到的人格,而是与义、德、礼、忠恕等相联系而构成一个整体伦理结构。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孔子“仁”的精神有时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在这种情况下。“仁”可以翻译为全德。······忠恕之道同时是仁道。所以行忠恕之就是行仁”。在孔子“仁”的整体的伦理结构中,又是以“礼”为核心的。他在讲“仁”的时候,总是贯穿着“礼”,具体的做法是“克己复礼”,要人们从精神上做到自我控制,从视、听、言、动的感性经验上符合礼的规定。他认为如果人的一切行为皆能符合“礼”就是实现了“仁”。

四、孔子“仁”的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孔子“仁”的的思想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民族共有的家园, 4

在中国历史上起到过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的大变革和转型时期。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在这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潜藏着各种不稳定的因素。为了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孔子“仁爱”的思想有着可资借鉴的重要价值。

1、和谐的社会价值优于冲突的价值

孔子主张“爱人”的思想是从自然之道为出发点,联系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与人生所应当遵循的道的标准。在孔子看来,由于虚荣,人们会争强好胜,逞能好斗;由于利益,人们会使用不当的心机和行为去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都是使得社会人际关系紧张的因素,也是使社会失去和谐的根本原因。如果人们在社会中都能遵“道”(即仁道)行事,淡薄名利,社会的纷争势必减少,社会必将趋于和谐和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又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社会理想。它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体现着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这就是当今社会之“道”。

当今社会拜金主义盛行,一些人见钱眼开,斤斤计较蝇头小利,甚至泯灭良心,把金钱利禄视为人生的全部内涵。什么理想、道德、精神追求,全被他们抛在脑后。现代社会中黄、毒、赌的丑恶现象屡禁不止,就因为这些人心理上的道德防线崩溃了,道德意识淡薄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每况愈下,道德危机突显,各种社会冲突接踵而来。因此,重新唤起道德追求,抵制物欲的侵袭,高扬道德理性和仁爱精神,不仅可以促进人们对道德价值的认同,而且可以促使人们道德习惯的养成,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道德基础。

2、社会弱势群体的价值优于特权阶层的价值

由于一些先天的和后天的条件的限制以及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当代社会出现了弱势群体。大量弱势者的存在,如果由于他们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和缺乏社会的关爱,那么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势必会更加下降,对社会的认同感也会随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也很难处于和谐之中。

孔子认为,所谓“仁”,所谓“爱人”,最主要的就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要把其他人当作自己的同类,当作与自己同样的人来看待,并以自己的愿望、欲求去理解别人的愿望和欲求;当我们自己有什么要求和欲望的时候,总要想着我们周围的人以至于所以的人也都有这样的欲望和要求,因此,在满足自己的要求和欲望的时候,就应该也想着使别人满足同样的欲望和要求;同样,如果我不喜欢不愿意别人所加与我的一切,就绝不要以这类事情去强加给别人,由此可见,爱人之道在于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由此及彼,推己及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援助,是遵道、实现仁爱的行为,也是维护社会公正和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社会只有在关爱了弱势者,满足他们的平等愿望,使他们受到公正的对待,社会才可能和谐。从而为社会和谐提供一种现实性保证。

3、家庭整体价值优于个体成员的价值

东西方的发展历程证明,东西方的价值观有很大差异。西方社会强调个人 的价值,东方则更注重强调群体的和社会的价值。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家庭是构成中国社会的最基本的单元,家庭的和睦与否是与中国社会的稳定、和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孔子的“仁爱”思想内涵了勤奋、诚实、孝梯、忠怒、节俭等相辅相成的伦理观念。这些伦理观念在当时促进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协调,对维护当时的 5

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尽管在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潮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现代化社会,改变了以往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了市场经济,人们普遍追求经济利益,忽视道德的建设和价值,导致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性淡化,道德冷漠,人类爱心荒芜,这一切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是背道而驰;但我国仍然保持的传统的代代相传的孝顺父母和尊敬老人的风尚以及特别重视礼节和道德观念的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主要表现为儒家的“仁爱”思想,具体体现在重视家庭人际关系,强调家庭的和睦两方面。实践证明,我们要想保持社会的有序状态,最根本的在于能否很好的保持家庭的稳定和和睦,家庭的稳定和和睦就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从而也为家庭成员个人价值得以实现成为可能。

当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当今社会通过有效的治理达到和谐同一,是中国优秀传统精神与现代精神的有机结合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才能得以实现,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参考文献:

[1] 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

[2] 徐克谦:《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8月第1版。

[3] 崔大华:《儒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xx年9月第1版。

[4] 谢承仁:《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渊源》,人民出版社,20xx年10月第1版。

[5] 张岱年:《文化与哲学》,教育出版社,19xx年7月第1版。

[6] 余仕麟:《伦理学概论》,民族出版社,20xx年6月第1版。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