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改发言稿

中学历史课改困惑及对策

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算算已有十年时间,我们北票新课程教学改革也已五年多,作为初中历史教学一线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新课改的实践。对此我既感荣幸,又深知责任重大。在实践的摸爬滚打中,我对新课标、新教材的认识、感受、体会颇多。现将在使用新教材中遇到的许多困惑与探索出来的对策付之笔端,与各位同行们探讨交流: 教师方面的困惑

(一)教师对于“新课改”理念的困惑。

1、新旧教育观念的冲突。在目前的教学观念中,往往存在着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就是完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这种观念往往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另一个极端就是完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主导者的地位。

2、如何处理好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不少教师仍忽视历史教育精神培养的本义,在教学中仍以知识与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问题,不考虑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历史教学活动成为掌握历史知识和提高应试能力的训练场。

(二)教师对于“教科书”的困惑。

1、历史新教材以主题为单位,着重追求知识的思想性、教育性,而不刻意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材驾驭难度较大。

2、配套资料短缺(如相应的音像资料,影视资料,挂图等)。

3、历史材料的阐释教学还不够科学,还没有发挥其最大的教育功能。教师不能充分利用教材上提供的历史图片、文字史料等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各单元的活动探究课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感觉现在教的不一定是考的,考的不一定是教的。如何把握?着实犯难。

(三)教师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原则的困惑。

1、急功近利的思想,刻意追求课堂形式的“活泼”,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实质。有的教师把"教学方式转变"视为新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知道采取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实际上难以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纪律也不好维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多数会出现一放就乱的现象,收效不大。

2、评课标准问题。在一些评课教师的眼中,课堂是否按照自主、合作、探究的步骤设计,成了他们对一节课是否体现新课改精神的评

判标准。还有现在社会各界、学生家长依然以学生成绩、升学率来评价学校,而学校也把学生的考试分数与教师的评先、选优等方面挂钩。

3、学生的素质不高。文字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差,在小组讨论或教师提问时怕发言或者是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乱说,教师要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如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他们参与自己的教学过程,控制和驾驭好一堂课难度较大。

(四)教师素质的困惑。

1、教师的专业素质跟不上“新课改”的脚步。特别是一些老教师,他们从事教学工作很多年,有着丰富的传统教学经验,但同时也最容易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很多老教师不愿意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从而出现了与现实脱节的状况。

2、教师的培训不够系统。培训的教师群体并不能完全普及,并且培训的时间过短,很大一部分教师都不能很好的掌握培训的内容。

学生方面的困惑

(一)学生对于历史教科书的理解浅显简单化。

学生普遍认为“新教材”的“新”凸显在图片多,且色彩丰富,探究性的课后习题增多而已。大部分学生对“新教材”仅有着直面的感官,对于教材的知识体系却很难理解,这不得不说这是新课改变化最大的地方就在于教材的变化。现在的学生很难在从教材中去构建知识体系,书中的知识点都被高度概括浓缩了,学生由于历史基础过于薄弱,因此很难达到专家在编写教材时的初衷。 这不得不说是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上存在着的巨大问题。

(二)学生对于新课改后学习历史的方法有所改进,但死记硬背的情况依然严重。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习历史的方法上能够有所进步,但是对于中考的存在,学生依然是面临着严峻的升学考试,所以死记硬背的情况依然不容小觑。在这样的局面下,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就会减少甚至是放弃好的学习方法的运用。所以,“新课改”后学生如何更好的学习历史在方法上还有很长的陆要走。

(三)学生对于新课改后学习历史收获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目的只为考高分现象依然存在。

学生都认为目前学习历史是为了考试能够考得高分,其他人文素养方面的提高却没有提及,这就和“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最高层次相违背,所以这就不得不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思想渗透,大大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度。

(四)学生对目前这种“一考定终身”的考试评价体系极其的不满。

长期以来,我们惯用考试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提起“教学评价”,人们马上想到的就是“考试”。这严重影响着学生未来的走向, “新课改”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评价体系的评判标准,“新课改”都将只是“换汤不换药”。 大家对于“新课改”后提出的多维评价体系并不看好,因为还都是以考试为中心,这从根本上并不能得到解决,其他的评价方式都是以考试为核心,一定程度上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落实到实处却是相当的困难。

(五)教师教学手段和上课形式也影响着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 中学生活泼好动,形象性思维占主导,他们希望学习生动形象的历史,这是毫无疑问的。如何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历史课使学生感到富有生气,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所作为,教师则需要费一番心思。

教师自身方面采取的对策

(一)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新课改理念,营造开放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1、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弄清课程、教材、教科书三者的关系,现代教育观认为:课程实施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适合其个性发展需要的积极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因此,教师和学生都不是外在于课程的,都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都是课程实施中最具活力的部分,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上述三者的关系是依次包容的关系,即课程包含教材,教材包含教科书。

2、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这要求打破“教师为中心”的旧思想,为学生构建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充分施展灵性的空间,培养创新精神。通过质疑、探究、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大胆创新。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二)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并逐步普及,努力使培训的内容系统化,专业化。

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培训环境。使每一个中学教师都能亲身学习新课改的相关课程。学习并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最新的教学理念,选择安排培训内容的时候必须使其系统化和专业化,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不是简单的从形式上安排教师进行为期几天的培训就

结束了,并且一定要有专业的管理和监督体制作为其辅助机制和评价教师所接受培训过程结业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教科书的运用。

1、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只备教材,不备学生、学法和课标,一定要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实除了教材之外,还可以运用更多的“教材”,如影音资料,网络资源等等,都可以很好的帮助教学。

3、依据课标,大胆整合教材。要依据课标,重新认识理解教材,不唯教材,树立新教材观 ,由“教”教材转变为使用教材“教”。

(四)“以教师为本”原则向“以学生为本”原则的转变。 历史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学活动应该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因此,“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是不可取的,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学生学习方面采取的改进措施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思想上打开学生学习的症结。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

1、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由个体、竞争学习向合作学习的转变。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质疑可以发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关键处,还要让学生会变换角度,提出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要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如联想、辨证思维、推理、讨论等教学活动。

3、培养学生的合作性学习习惯。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总而言之,历史新课改之路任重而道远。历史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必修课,无论是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还是对于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搞好历史教学工作,并且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北票的历史教学一定能够在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新课标研讨发言稿

做个会提问的数学老师

--数学新课标研讨发言稿

架河二中陶志瑞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20xx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基本理念的定位与用词更加准确、规范,课程目标更加全面,要求更加明确,为我们今后教学指明了方向。新课标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既是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种需要,也是我们今后教学需要努力完成的目标。

在此,让我们首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日常教学过程,我们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1、什么都要问,但思维含量低,学生没兴趣。

2、只提问好学生,不提问后进生,或者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

3、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

4、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不善于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追问下去??

显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方面做个表率,能提出漂亮的问题。

曾几何时,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如何创设课堂情境之上,总是想方设法为数学知识找出一个生活背景。这样做的优势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课堂亲和力,使课堂泛发生命力。然而,热闹的背后往往是一种浮燥心态,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在解决问题时就会处处碰壁,困难重重,最终影响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其实,问题也是一种情境!一个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大合唱。一些精心设计的问题,能促进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回忆、判断、想象、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意志和兴趣,也利于教师掌握学生情况,了解学生动态,反馈学生信息,从而改进教法找出存在差距,因

材施教。

我认为,做为数学教师首先应锻炼自身的课堂提问水平,在此基础上若能发掘出符合学情的现实生活情境辅助学习,当然是锦上添花。

如何提出既能调动学生思维,又能让全体学生参与的问题,以下的例子也许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开放型提问

开放型提问就是所问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方法是多样的。它不同于传统的问题,不追求解法单一、答案唯一,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比较高,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所以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可设置“低起点,高落点”开放型问题,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学到知识,并掌握方法。例如,在完成“平方差公式”的教学后,为了揭示公

22式的结构特征,可设置如下简单而又开放的问题: (____)(____)=a?b,

除了填(a+b)(a-b)以外,你还可以填什么?看谁填得多。

又如,在“概率”教学中设计这样开放性的提问:

要在一只袋中装入若干个形状与大小都完全相同的球,使得从袋中拿到一只红球的概率为,可以怎样放球? 51

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发言,分别说出不同的方案:

(I)在袋中放入1个红球和4个黑球。

(2)在袋中放入球的数量只要满足红球与黑球的数量的比为1:4就可以了,比如红球与黑球的个数分别是5和20,或6和24,等。

(3)只要满足红球与非红球的数量之比为1:4就可以了,比如1个红球、2个黄球、1个黑球、1个白球;或2个红球、2个黄球、6个黑球等等。

问题巧妙一些,放开一些,则可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问中展开多角度思维,获得更可能多、新、奇的答案。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的养成,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真正主体地位。

二、追问型提问

追问型提问就是针对某一内容或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至学生真正理解为止,促使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步步清晰。

例如,在教学七(下)“游戏公平吗?”一节时,可作如下教学设计: 师:你怎么理解游戏是公平的?

生:发生的可能性都为50%。

这时,教师可利用学生的错误回答这一重要课程资源进行追问:游戏公平,发生的可能性一定都为50%吗?请举例说明。

又如,在“圆的对称性”教学中可以这样追问:

你有什么办法找出一张圆形纸片的圆心呢(学生凭借经验易知两次折叠的方法)?

圆形纸片改为硬币,你有办法找出一个圆形硬币的圆心吗(不能折叠,那怎么办?有同学提议把硬币的圆形画在纸上,利用刚才折叠的办法就可以)?

再把圆形硬币改为校园的圆形花坛,你怎么找出花坛的圆心,并确定其半径、求出面积呢?

三、新颖型提问

数学中一些看似平淡的问题,其结论往往出人意料,令学生惊讶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内在的吸引力,产生无可言喻的数学美,同时产生学好数学的浓厚兴趣。

如:地球赤道4万公里,若把赤道围绕的绳剪开加上10米再接上给地球当“腰带”。问这个“腰带”下能否钻过一只小兔?

乍想之下,学生可能会认为不行。稍做思考,学生就会发觉:周长加10米,半径增加10/(2×3.14)≈1.6米,何止小兔,成人低头也过得去。其实,周长加10米,半径就增加1.6米,对任何球都一样,无论是地球、月球还是乒乓球、篮球。

好的问题,能让课堂充满智慧的碰撞,散发出由内而外的魅力,给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为学生的提问提供范本,理应成为大家努力的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