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讲稿

宣布安拉(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是唯一的神,自称是安拉派到人间的“使者”。

他号召本族人士反对当时流行的多神和偶像崇拜,皈依正道,避免末日的惩罚

伊斯兰教的复兴者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要用其中的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他的话鼓舞了广大穆斯林求知的愿望。从公元七世纪开始,阿拉伯穆斯林就沿着海陆交通线到达了世界各地。他们或是进行贸易,又或是旅行,伊斯兰教亦跟随着他们传播着。

格底木教派 格底木是阿拉伯语,意为古老的和尊古的,即:符合圣行的大众的道路。该派是中国伊斯兰教最古老的一派,源于阿拉伯地区的逊尼派。

虎非耶教派 虎非耶为阿拉伯语,意为悄悄的、暗暗的、低声的。该派主张低声念诵齐克尔,所以又称低念派。虎非耶教派念记主词时,要停止呼吸,连续不断地低声默诵。其修行人员多是一种巡游的苦修者,通常没有固定的行教区,也没有隶属的教坊和清真寺。该派支系甚多,互不统属,各自为教。

哲合林耶教派 阿拉伯语哲合林耶(即:哲合忍耶)意为公开的、响亮的、高扬的。该派主张高声念诵记主赞圣词,此与虎非耶教派正相反 格底林耶教派 阿拉伯语格底林耶意为大能者。该派主张通过静修参悟、达到认主的目的。

在30多个国家中,伊斯兰教被定为国教。尽管穆斯林们分布于世界各地,国籍,民族、肤色和语言各不相同,却共同恪守着那古老而纯洁的教义,即宇宙间只有一个主宰——“安拉”,并且依照各自的理解,遵循着《古兰经》的教义。

信阿拉。相信阿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恩养者和唯一的主宰,是全能全知、大仁大慈、无形象、无所在又无所不在、不生育也不被生、无始无终、永生自存、独一无二的。

信天使,相信天使是阿拉用光创造的一种妙体,人眼无法看见。天使只受阿拉的驱使,只接受阿拉的命令。它们各司其职,但並无神性,只可承信它们的存在,不能膜拜。天使数目很多,最著名的为四大天使,其中尤以吉卜利勒地位最高。

信经典。相信《古兰经》是阿拉的语言,是通过穆罕默德降示的最后一部经典。

信先知。相信自人祖阿丹以来,阿拉曾派遣过許多传布阿拉之道的使者和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个先知,也是最伟大的先知。

信后世。相信人都要经历今生和后世,终有一天,世界一切生命都会停止,进行总清算,即世界末日的来临。届时所有的人都将复活,接受阿拉的裁判,行善者进天堂,作恶者下火狱。

念功:信仰的确认。即念清真言(al-Kalimah al-Tayyibah)。“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是信仰的表白(即:“作证”)。当众表白一次,名义上就是一名穆斯林了。

礼功:信仰的支柱。每日五次礼拜,每周一次的聚礼拜(即主麻拜),一年两次的会礼拜(即古尔邦节和开斋节的礼拜)。礼功是督促穆斯林坚守正道,对自己过错加以反省,避免犯罪,给社会减少不安定因素,为人类和平共处提供条件。

斋功:寡欲清心,以近真主。即成年的穆斯林在伊斯兰教历的莱麦丹月“回历九月”,白昼戒饮、食和房事一个月。黎明前而食,日落后方开。但封斋有困难者,如病人、年老体弱者和出门旅行者、孕妇和哺乳者可以暂免,或过时再补,或纳一定的济品施舍。

课功:课以洁物。也称天课,是伊斯兰对占有一定财力的穆斯林规定的一种功修。伊斯兰认为,财富是真主所赐,富裕者有义务从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中,拿出一定份额,用于济贫和慈善事业。“营运生息”的金银或货币每年抽百分之二点五,农产品抽十分之一;各类放牧的牲畜各有不同的比例。天课的用途,《古兰经》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天课的用途在各国或各地区不完全相同。

朝功:复命归真。是指穆斯林在规定的时间内,前往麦加履行的一系列功课活动的总称。 教历的每年12月8 - 10日为法定的朝觐日期凡身体健康,有足够财力的穆斯林在路途平安的情况下,一生中到圣地麦加朝觐一次是必尽的义务。不具备此3个条件之一者则可以进行代朝。

五功之外再加一项“圣战”(为安拉之道而战),成为“六功”,

不被认可的事物可指 敌人、魔鬼及自我, 敌人、魔鬼及自我,故可划 分为不同种类的圣战。

? 圣战又可指人对追求宗教 及道德完善的斗争。特别是 什叶派及苏非主义的穆斯林 权威人士将圣战分为“大圣 小圣战”

? 在伊斯兰法学里,圣战常指对非穆斯林采 取的军事行动,以保卫及扩张伊斯兰国家, 最终目的是要将伊斯兰教普及化。

?圣战是 伊斯兰法律里唯一容许使用的战争词形, 伊斯兰法律里唯一容许使用的战争词形,

? 穆斯林可对叛教者、叛徒、暴力团体及不服从伊斯兰教的非穆斯林领袖及国 家发动圣战。

?现今大部分的穆斯林只会把 圣战理解为防卫圣战。对内的圣战包括使 非穆斯林皈依伊斯兰或服从伊斯兰教的权威。

“赏善罚恶日”、“清算日”(Yawm al-Hisab)。即真主对人们最终审判和总清算之日。伊斯兰教认为,现实世界是有始有终的,世界末日必然要来临。此时“穹苍破裂”、“众星飘堕”、“海洋混合”、“坟墓被揭开”(82:1~

4),真主命令天仙伊斯拉非勒吹响号角,所有死者都将复活,接受总清算。真主根据天仙所记录的生前功过簿,对每个人逐一审问。受审者将通过一座架设在火狱上的细如发丝、利如刀刃的“绥拉特”桥,生前信教且行善者将顺利通过并进入天园,作恶者即堕入火狱。

是伊斯兰教的重要信条之一,为“信仰后世”的内容之一。

1猪貌丑、怪异,性贪婪、愚笨。世界各民族语言在形容人貌丑、懒散、 愚笨方面无不以猪谕之。

2猪喜污秽。其生活区域肮脏不堪,食用的饲料也是污秽的,难与食草类动物相比。

3性恶无常。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猪一旦饿极连所声猪崽也照食不误。一般动物,即便小鸟也会与饲养它的人建立某种感情,义犬救主等动物助人的故事广为人知,但猪却有时连饲养它的人的婴孩也有拱死吃掉的现象,其性较之虎狼有过之而不及。

4 乱伦交配。幼猪一旦到发情期,有的会同生养他的母(公)猪交配,繁衍后代无上下、尊幼之分,在一般动物中也鲜有此事。

事实上对穆斯林而言,不仅不养猪、不食其肉,还要在生活习性方面杜绝污秽、肮脏、贪婪、懒散、愚蠢等猪及其与之相似的动物所具有的恶习,象以上这些恶习,《古兰经》无一不加谴责,其它社会文明也同样唾弃,不吃也就意味着远离它所具有的恶习。这也就是为什么穆斯林同样也不吃凶禽猛兽等怪异、贪婪、残忍动物的原因。穆斯林可以食用的标准就是“佳美”,正所谓“貌俊、性温、洁净”可食,“貌异、性恶、污秽”不食。

 

第二篇:伊斯兰教的发展

看宁夏出版社的《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 》2000-4-1 马通著

在中国,有10个民族、1759万多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与具有12亿多人口的主体民族(汉族)相比,是一个极小的数字。这10个民族大都在西北,约有1400万人,所以西北是当今中国穆斯林的大本营。

(一)伊斯兰教的传播

穆罕默德传教40年后,穆斯林就进入中国。传入中国的形式及其

路线大体上说,有两条路线,两次高潮。

唐、宋时期(公元651年-1279年),主要是大食、波斯商人,沿着“香料之道”,把伊斯兰教传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扬州、明州、杭州以及京都长安、开封等地,他们是回回民族的先民。广州的怀圣寺、泉州的清净寺、扬州的仙鹤寺、杭州的凤凰寺,以及发现的碑文等遗迹就是有力的佐证。他们对唐、宋经济曾做出过重要贡献。这是第一条路线,第一次高潮。

第二条路线,第二次高潮,是13世纪以来,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三代的西征,把一二百万西亚、中亚穆斯林,强迫从“丝绸之路”签发到中国,参加灭宋战争,宋亡元立,他们留在中国的边关要塞,上

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垦牧养,后来落居中国,大都是就地参加农业生产。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的大迁徙,穆斯林辗转到西北聚居,《明史》称:“元时回回遍天下,及是居甘肃者尚多。”(当时的青海、宁夏大部分地区属甘肃),清朝文献记述,“甘肃回多于汉”,还

说“回七汉三”(当时政府把穆斯林均称为“回”)。甘、宁、青穆斯林从明代末到民国初,经过十多次武装起义的失败,损失惨重,人口大减,现在与汉族人口相比悬殊很大。

(二)西北是伊斯兰教门宦较多之地

17世纪苏非派传人中国后,在伊斯兰教中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是在中国有了格底目、伊赫瓦尼(又分离出赛莱非耶)、西道堂等派别和依禅、门宦的产生与形成。中国伊斯兰教的各种派别,究本溯源,同世界伊斯兰教的派别一样,只有逊尼派、什叶派和苏非主义三大派,教义教理大同小异。中国的格底目、伊赫瓦尼、赛莱非耶、西道堂与依禅、门宦都属逊尼派;伊斯玛仪派(又称七伊玛目派)、十二伊玛目派均属什叶派。

从教法上分:格底目、伊赫瓦尼、西道堂与依禅、门宦,遵行哈乃斐的教法学说;赛莱非耶遵行罕伯里的教法学说;伊斯玛仪派,则不以逊尼派的四大教法学家为准则,而以阿里的法学思想为依据;十二伊玛目派,又奉行加法尔·萨迪克(公元703年-765年)的加法里教法学说。

从教义学的观点看,依禅、门宦属苏非主义学派,主张守贫、苦行和禁欲;伊斯玛仪派与十二伊玛目派则属马赫迪思想,期待“救世主”来临。前者在西北穆斯林中的影响较大,后者只在人数不多的塔吉克民族中有影响。

苏非、依禅、门宦这三个名称虽不同,但含意是相同的。它们是伊斯兰教中的一种神秘主义派别的不同称呼,最初在阿拉伯称苏非,到15世纪苏非教团在中亚得到大发展后统称为依禅。17世纪中叶依禅派盛行于新疆,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等信其主张。依禅的特征主要是:依禅认为通过苦行、戒欲、忏悔途径达到“人神合一”的境界。要达到这一境地则要通过人和真主之间的“中介人”,这个中介人,就是依禅;依禅崇拜圣徒、圣墓。实行父传子受的世袭制,或由信得过的高足弟子继承。依禅,依次分为依禅(导师)、海里凡(高足弟子)、苏皮(修道弟子)、阿皮孜(讲经弟子)、布维(女弟子)、穆勒提(信徒)等不同等级。依掸接受门弟的条件是:须由高足弟子海里凡的介绍;被接受人须绝对服从导师,并接受导 师吩咐的“迪克尔”;海里凡负责某一地区教务时,须持有依禅的“依尔沙孜(委任书)”。

门宦盛行于甘宁青地区的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群众中。门宦是伊斯兰教中苏非学派各支派的泛称。“门宦”一词,标明一种世袭的身份、地位与特权。17世纪后期以来,虎夫耶、库布忍耶、嘎德林耶、哲赫忍耶等苏非各学派,相继从阿拉伯、中亚以及新疆传入甘、宁、青地区后,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穆夫提、大湾头、大拱北、花寺、官川等派别,这时并不叫门宦,门宦一名并不是他们自己取的名字,而是外人相加的。因为各门宦都有自己的名字,从大的学派方面讲,称虎夫耶或嘎德林耶或库布忍耶或哲赫忍耶;从小的支派讲,有的以地名命名,如毕家场、北庄等;有的以创始人姓氏命名,如刘门、杨门、张门等;有的以创始人的形象命名,如胡门、疯门等,总之不叫门宦。

清中叶,甘肃临洮北乡穆夫提第六代教主马显忠(公元1736年-1795年)由于出资兴办义学,并在改善当地回、汉等民族关系方面有贡献,清地方当局遂赐给马显忠一“统领”头衔,命其统管河州各教派,群众称其所管为“七门八宦”,后来就有了“门宦家”之称。据《平回志》卷三记载:“州之老巢三,城北之华寺、毕家场、祁家场(大拱北——引者注),通称拱北。拱北者,清真寺也,又称其教首曰牟费谛。牟费谛者,犹云渠魁也。三巢为众回渊薮,陕甘及他省回皆依归听命焉。”但“门宦”一词见于文献者,始于光绪二十三年三月河州知州杨增新的《呈清裁革回教门宦》一文中。门宦一名的出现和被甘、宁、青苏非学派各支派所接受,表明这些支派大多已形成一种具有宗教世袭的身份、地位与特权的“高门世家”,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辖区更大的教坊制度,是甘、宁、青伊斯兰教中的一种特有组织形式。

伊斯兰教中的苏非主义派别很多。传入甘、宁、青的苏非学派主要有虎夫耶、嘎德林耶、库布忍耶和哲赫忍耶四个派别,它们在甘、宁、青发展、创建了近40个支派,后来人们把这40个支派就叫门宦。

门宦共同遵行的教义和礼仪是遵信《古兰经》和“圣训”,并以“念、礼、斋、课、朝”五件天命为基本义务,遵守不逾;崇敬教主、老人家,宣扬他们是引领教众走上正道的“筛海”(长老),教众须遵从他的领导;教主、老人家须坐静修持,常念“迪克尔”;在教主墓地建立亭室,名曰拱北,教众须经常去拱北祷念;大多数门宦的老人家、教主,由始传者的子孙世袭或由信赖的高徒门弟继承,别人不能继承相传;教主管辖许多教坊(清真寺),教坊的阿訇由教主委任;教主、老人家一般靠营商贸易和教众的奉献开展本门宦的宗教活动。 甘、宁、青的门宦除具有上述共同教义、礼仪和习俗外,还各有一些不同的遵守:属于虎夫耶派的门宦主张“道、教并重”和“闹中静”以及低念“迪克尔”为其主要特征。这些门宦是:穆夫提门宦、

花寺门宦、毕家场门宦、胡门门宦、北庄门宦、洪门门宦、丁门门宦等。主要分布在甘肃的临夏、兰州、天水,青海的循化、化隆、西宁,宁夏的银川、同心、西海固以及新疆等地。这些门宦虽都传授虎夫耶,但他们之间没有道统传授的直接联系。

属于嘎德林耶派别的门宦主张“先道而后教”,修道者不娶妻室,出家住拱北,修行中以坐静参悟、默念“迪克尔”为尚,宣扬“一时的参悟,胜过千年的功修”。这些门宦是,大拱北门宦、香源堂

(又称海门)门宦、阿门门宦、齐门门宦(又称七门)、韭菜坪门宦、杨门门宦(又称后子河)以及撒拉教等,人数约有20万。主要分布于甘肃的临夏、东乡、康乐、兰州,青海的大通、民和、西宁,以及宁夏的海原,陕西的西乡,四川的阆中等地。这些门宦有教统联系,基本上是华哲·阿布都·董拉希及其再传弟子所传授。

属于库布忍耶的门宦,主张遵守“五功”,静修默念“迪克尔”。它虽只有大湾头一个门宦,但内部传授的老人家已发展到14支,这14支之间各遵师传,互不排斥,人数约万人,主要分布于东乡和康乐等地。

属于哲赫忍耶的门宦,主张“先教而后道”,高声念诵“迪克尔”,宗教仪礼以简为尚,

它传了“两姓三家”(阶州马、平凉穆和灵州马),现有沙沟、板桥、北山和南川四个门宦,由于同出一个道祖

传授,教义、礼仪和习俗皆同,人数约20万,分布于甘肃的张家川、平凉、徽县、成县,宁夏的西吉、固原、吴忠、灵武,以及新疆、云南、河北、吉林、山东等地。

门宦(al—Tariqah),伊斯兰教苏非教团[1]分支传入中国西北地区后逐渐形成的通称。最初,这些苏非教团分支都有各自的阿拉伯语名称,或以赞念的特征命名,或沿用原苏非教团名称。亚非伊斯兰学者称之为“托勒格”,西方学者称之为“教团”。 “门宦”一词的渊源,其说不一,主要有: (1)源于汉族的“宦门”、“门阀”等名称。 (2)源于河湟地区群众所说的“七门八宦”。 (3)源于穆斯林所说的通向真主之道的大门(即真主的召唤)等词。 根据对扬州普哈丁墓的有关记载,南宋末年来扬州的普哈丁是一个苏菲主义神秘派的修道者,他的墓至今尚存。《伊本·白图泰游记》记述,元时在广州一山洞中曾见到有200岁高龄的修道者,到杭州时,在他寄居的“埃及人士欧斯曼·伊本·安法尼之子孙家中”,“有一道堂”,“内有一批苏菲修道者”。明崇祯年间,印度的一位苏菲派学者阿师格来华,留居南京3年,张中曾投师于他,对其讲道内容作了笔记,整理成《归真总义》一书。17世纪苏菲主义各学派从中亚的布哈拉、撒马尔罕传入新疆,形成白山派和黑山派,通称为“依禅”。18世纪以来,库布林耶、卡迪林耶、虎非耶、哲合忍耶等苏菲主义学派,通过海、陆两路,相继从阿拉伯、中亚以及新疆传入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区。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穆夫提、大湾头、大拱北、华寺、官川等支系,以拱北或道堂所在地命名的有毕家场、北庄等;以创始人姓氏命名的有鲜门、张门等;以创始人的形象命名的有胡门等;以拱北众多、建筑宏伟而命名的有大拱北、华寺等,但都不叫门宦。 “门宦”一词始自清中叶,据传甘肃临洮北乡穆夫提第六代教主马显忠(1736~1795),由清朝地方当局委派为“统领”,命其统管河州各教派,群众称其所管为“七门八宦”,但这只是口头传说。光绪二十三年(1897)三月,在河州知州杨增新《呈请裁革回教门宦》一文中始有记载。其他种种有关其来源的说法,在阿拉伯文、汉文文献中尚未发现。门宦一名的出现和被甘肃、宁夏、青海苏菲主义者及一般穆斯林所承认,表明这些支派大多已形成为一种具有宗教世袭制度和特殊地位的“高门世家”。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权力集中、辖区较大并带有宗教神秘色彩的组织形式,存在于回、东乡、撒拉、保安等各民族中。

发展时期

门宦在甘、宁、青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分3个时期: (1)康、乾时期(1662~1795),主要是传入时期,先后出现了11个门宦,而最多的有大拱北、华寺、官川和穆夫提等。 (2)嘉、道、咸时期(1796~1861),为发展时期,先后又形成了8个门宦,如北庄、文泉堂等。

(3)清末和民国时期(1875~1940),为内部分化时期,先后从上述门宦中分立出来13个门宦,如崖头、灵明堂、撒拉教等。

编辑本段四大门宦简介

哲合忍耶

亦称哲赫忍耶,中国伊斯兰教苏菲派四大门宦之一。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为“响亮”、“ 公开”,主张高声念赞颂词,由甘肃武都人心于清乾隆年间游学也门哲赫忍耶道堂 (伊本·栽尼道堂)回国后所创传。 哲赫忍耶的教旨是“ 敬主赞圣”、“ 遵经从训”。在修持上主张先 “教乘”后“道乘”。认为“教 哲合忍耶玉柱道堂

”是基础,“道乘”只限于少数有条件或教派继承人才能修持。门宦的领袖称为“穆勒师德”(导师),或称“谢赫”,译称“老人家”也被称为教主,在信众中具有至高权威,受到信众普遍的尊崇,过世后为其建造拱北(陵墓),信众常常前往拜谒(叫做“上拱北”)或举行大规模尔曼力(善事)活动。对伊斯兰教“舍希德”(圣战、殉教)思想信仰较为重视,富于斗争精神,曾数次掀起反对民族和宗教压迫的抗暴起义。 在宗教修持和礼仪习俗上,

主要特点是高声念诵“迪克尔”(记主词) 和公开举行颂主赞圣的仪式,以“明扬正道”故名“哲赫忍耶”。主麻日只举行聚礼拜,不再举行晌礼拜,该派男性教徒以不留腮须和戴黑白色六角帽为特征,妇女不戴盖头,不蒙面纱。 至清末以来,逐渐分化为北山、南川、沙沟、板桥等门宦,主要分布在西北各省,云南、东北及贵州亦有少数信众。

卡迪林耶

中国伊斯兰教苏菲派四大门宦之一。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大能者”。起源于波斯人阿卜都·卡迪尔·吉拉尼所创之卡迪里教团。 清康熙年间由华哲·阿卜杜拉传入甘宁青穆斯林中,后来分化为数支门宦。主要包括甘肃临夏的大拱北、青海后子河拱北、宁夏海原县九彩坪等门宦。门宦领袖称为“道祖”,也称做“真人”。 卡迪林耶汉中拱北 在教乘上同于一般穆斯林,虔信伊斯兰教根本信仰,遵循《古兰经》和圣训,奉行“天命五功”。道乘修持则以“淡泊持其志,宁静守其心”为宗,以“清心寡欲为修道之功”,“弃绝尘俗为入道之门”。修持方式以静修参悟为主,默诵各种迪克尔词。有少数高级修士,抛离红尘,不求婚配,出访名师,入深山或驻拱北,进行苦修苦炼,禁欲苦修的特征很显著。这种修士也称为“勤炼人”,从民国以来渐渐减少,至今巳很少见。 各门宦以著名拱北为传教中心,主持拱北事务者多称为“当家人”,道统传承实行“传贤制”。此外,尚有宁夏同心县的石埫岭、固原县的齐门,甘肃的香源堂、阿门等门宦,也属于卡迪忍耶门宦,自称道统源自阿卜都·卡迪尔·吉拉尼所创的卡迪里教团,多为清末至民国初年传入。其道乘修持也主要为静修参悟,但无离尘绝俗出家修道的修士。

库布林耶

中国伊斯兰教苏菲派四大门宦之一。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至大者”,起源于中亚人纳吉姆丁·库 库布林耶大湾头拱北

布拉所创的库不拉维教团。传入时间,一说于明末清初,一说于明洪武三年 (1370),由一名外籍传教师穆呼引弟尼传入。此人定居于河州东乡 (今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 的大湾头,改姓张,躬耕自给。后人为他建拱北于大湾头上,故又称张门门宦或大湾头门宦。 该门宦除遵五功外,主要是静修参悟,幽居山洞拜主,默念迪克尔,静修时间分 40 天、70 天、120 天不等。 教徒分布于甘肃省东乡、康乐及皋兰等地。

虎夫耶

中国伊斯兰教苏菲派四大门宦之一。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沉静”、“低声”。是甘宁青穆斯林中乃格什板迪低诵学派苏非派门宦的统称,共计包括二十多个门宦(有些现已消失)。 虎非耶华寺拱北

主要有穆夫提门宦、毕家场门宦,由新疆乃格什板迪白山宗著名领袖阿帕克霍加于清康熙初年到达青海西宁时所传,是甘宁青穆斯林中最早产生和形成的两个苏菲门宦。还有鲜门门宦,洪门门宦和北庄门宦。到清雍正年间,甘肃临夏回族谢赫马来迟游学阿拉伯归来,创传华寺门宦,这是甘宁青穆斯林中最著名的一支苏非门宦,曾得到广泛传播,信众遍及西北回、东乡、撒拉各族穆斯林地区和陕西、河南、云南的一些回族地区,青海化隆县卡尔岗地区的部分藏族和汉族,受谢赫马来迟的传教影响,也皈依了伊斯兰教,信从他的苏菲学派,但这支苏非门宦到清朝中叶就衰落了。此外,又有胡门门宦、灵明堂通贵门宦等,道统虽并非直接源出于乃格什板迪苏非派诵学派,但受其影响较深,教义思想和礼仪制度与上述诸苏非门宦大致相同,故也称为虎夫耶苏非派。

编辑本段门宦制度特征

门宦教义特征

各门宦教义上信奉逊尼派,在教法上信守哈乃斐学派的主张并以苏菲著作《米尔萨德》、《麦克图巴特》等经典为认主和必修的课本外,还有以下共同特征: (1)崇敬教主,以教主为“老人家”,认为他们是引领教众走上正道的“赫海”,甚至认为教主是能够创造和显

示各种“凯拉玛特”(即奇迹)的“吾里”(即真人)。教众对教主唯命是从,凡事必须听教主的“口唤”。从精神生活到世俗生活都受到教主的影响。教主管辖许多教坊,并委派“热依斯”和阿訇管理清真寺教务。 (2)为门宦创始人、掌教人及其家族成员、门生修建墓冢——拱北。各门宦创始人如大拱北的祁静一、穆夫提的马守贞、华寺的马来迟、库布林耶的穆哈伊丁等逝世后,教众在其墓地都修建有拱北,有的建有类似衣冠冢的墓地,也尊之为拱北。有的给各代掌教人建拱北,有的给掌教人的家族成员或其得意门弟子也建立拱北,甚至给与本门宦有关的阿拉伯或中亚传教士也修建拱北。拱北已成为门宦的宗教象征,一般都在人去世后才修建。现在甘肃省玉门市的吾艾斯拱北,是当地穆斯林为纪念七世纪来华传教的宜教师吾艾斯修建的墓地,与门宦拱北无关。 (3)有严密而又系统的道统继承制。为了门宦的继承和发展,各门宦都建立有自己的传承世系,称为“道统”。这种道统既上承某个苏菲教团的创始人和其思想主张,又代代相沿相续,脉络分明。其方式有子孙世袭、家族世袭和传贤继承3种形式。华寺、穆夫提、北庄等门宦都是子孙世袭。哲赫林耶在第三辈教主以后,也演变为子孙世袭制。戛迪林耶则以传贤方式继承教主。大拱北、洪门、丁门、韭菜坪、灵明堂等门宦都坚持这一传统。家族继承则以保安族的高赵家门宦为典型,其创建人马叶哈雅之后的3代教主,无论男女都在家族内相传。各门宦都非常重视其道统,都有神秘的口头历史传说;有的还有正式的书面记载,如《哲罕耶道统史传》等。 (4)重视道乘修持。道乘修持即宗教修炼,各门宦都非常重视。其修炼道路和阶段,一般分为3个品级:教乘(即六大信仰和五大天命功课)、道乘(即各种苏菲神秘主义的功修)和真乘(即通过明心尽性等修炼步骤,达到出世及人主合一的精神境界)。在道乘修炼中,各门宦既根据各个苏菲家的不同修炼方式与仪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中国儒、释、道3家的思想因素,表现出不同的要求,如虎非耶主张“道(乘)教(乘)并重”,戛迪林耶主张“道(乘)中有教(乘)”,库布林耶主张“道(乘)教(乘)并举”,哲赫林耶主张“先教(乘)而后道(乘)”。所有门宦都非常重视和醉心赞念“迪克尔”,不同的门宦有不同的赞念方式,且都颇具神秘色彩。

门宦的相关问题

1、认为门宦不是教派,而是一种以“始传者子孙世世为掌教”做为基本特征的宗教制度,这种制度既是教主而兼地主的制度,又是一种“世袭罔替”的封建特权制度。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门宦”二字是“沿用汉人‘宦门'‘门阀'等名词,来标明一种世袭的身份、地位与特权”[1]。《回回民族问题》、《回族简史》及《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基本上持这种观点。 2、认为门宦与格底木、伊合瓦尼一样,同是中国伊斯兰教教派。他们在基本信仰上属逊尼派,在教律教法上属大伊玛目哈乃斐学派。在教乘修持上,与格底木、伊合瓦尼基本一致,在道乘修持上则有所不同,格底木、伊合瓦尼等重视教乘修持而不重视道乘修持,门宦各派则程度不同地都重视道乘的修持,因此在宗教仪式上也与重教乘各派有所不同。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门宦”二字既有“权门阀阅”之意,也有标新立异、另立门户之意,“门宦”与“门户”词意相近,“都表明一种家族或一种集团势力”,因此,这种观点认为以世袭制产生为最重要标志的哲合林耶门宦制度“恐怕要算一个最典型的门宦制度了。它集中表现了西北回族伊斯兰教门宦的封建实质,发展到了最高形态。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一种神权与俗权合一、土地剥削与宗教榨取相结合、教主兼大地主的特殊的封建制度,可以说,它是伊斯兰教的神秘主义与中国封建制度相结合的产物。”[2]勉维霖同志在其所著《宁夏伊斯兰教派概要》中及《撒拉族简史》的作者均持此观点。 3、有人认为,门宦“是指信仰伊斯兰教的教长(伊玛目)与教徒(穆斯林)所属的,宗教上相互有一定联系,经济上相对各自独立的宗教集团,也可看作宗教单位。这种宗教集团一般以清真寺为单位”。这种观点反对门宦制度说,认为门宦不是制度,既不是地主兼教主的制度,也不是以始传者之子孙世袭掌教为主要特征的封建特权制度,“门宦”一词不是沿用汉人的“宦门”“门阀”等词,也不是在中国伊斯兰教内部产生的门宦制度。门宦是受外国伊斯兰教苏非派或什叶派

中的栽德派影响而形成的。“门”是由阿拉伯语“巴布”一词而来,意为“神圣之门在召唤”,故“门宦”一词实应写作“门唤”[3]。 4、也有人认为,门宦是中国伊斯兰教的修道派,是苏非派在中国社会条件下的特殊表现形式。他从“托钵僧”一词“原意为‘门',具有‘寻求门户'的意思”出发,将门宦分为“寻求门户时期的门宦和门阀教主时期的门宦”两个发展阶段。寻求门户时期的门宦是早期门宦,既指办道者寻求信奉者和办道资金,也指教徒寻求导师以指导自身的精神修炼,这两者综合便是早期门宦“寻求门户”之意。这时的门宦并不存在“门阀”和“高门世家”的含义。随着办道者声誉的提高、信众的增加、办道场所的兴建、道乘修持者队伍的壮大以及教民在宗教生活上对办道者依附的加强,寻求门户时期的门宦迅速转化为门阀教主时期的门宦。这是门宦发展的第二阶段,也即是门宦由兴盛走向衰落阶段。[4] 5、《宗教词典》将门宦释为“解放前中国伊斯兰教一种封建家族式的神秘主义派别和宗教制度??‘门宦’一词相传由中国古籍中的‘门阀'、‘宦门'两个词的第一个字合并而成,用以表明其权势和地位。创始人和首领被尊为教主(或道祖),因其身份、地位、权力多为世袭,后逐渐形成为宗教领袖的高门世家。”

清代伊斯兰教派门宦的产生

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伊斯兰教教派门宦的分化,开始于17世纪70年代的甘肃河州、循化、西宁一带。随着苏非主义学说的传播和苏非派传教士陆续东来,从17世纪70年代开始,甘宁青地区开始出现以教团式苏非主义主第一批追随者,从而拉开了回族等内地穆斯林民族伊斯兰教教派明显开始分化的序幕。随之日益发展起来的一个个具有“门户”和“门宦”双重特点的甘宁青式苏非主义派别,则宣告回族等穆斯林民族地区长期具有统一形式的伊斯兰教开始明显分化。而从全国范围内看,历史上的格迪目的发展在清代也进一步定型和完善,表现出了许多特点。

一、掌教制度的形成

掌教制度的形成,发端于教坊制度的逐步确立,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教坊制度是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社会伊斯兰教的一种组织形式(组织制度)。它是伊斯兰教适应回族等穆斯林民旅社会居住、活动的“大分散,小集中”特点形成的一种宗教组织制度。而教坊就是以一个清真寺为中心形成的一个独立的穆斯林聚居区点。教坊制度的鲜明特点有五个:一是它被纳入明代国家各级政权的管辖权限内;二是它们各自独立和互不隶属;三是它们一般是单独的(单一的)和互不结合(联坊)的;四是一般以一个清真寺为一坊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中心;五是教务和寺务的既分离又联系。显然,这既是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社会的一利宗教性组织形式和制度,也是一种社会性制度,更是回族等穆斯林民族赖以形成民族共同体的细胞。

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伊斯兰教的掌教制度,大体上经历了卡迪掌教制、伊玛目掌教制。清朝中叶至民国年间,逐渐形成了阿訇掌教制。

唐宋时期的蕃坊穆斯林和元时回回穆斯林的掌教制度叫卡迪掌教制。据《苏来曼游记》记载,广州蕃坊“判官”就是蕃长,阿拉伯语称为卡迪,即法官,其任务和职能相似于阿拉伯帝国的卡迪的职能。蕃长由蕃坊内的穆斯林推举精通经训和熟悉教律教法的穆斯林,再经中国政府任命方可行使权力,蕃长既是蕃坊穆斯林的行政长官,也是蕃坊穆斯林的宗教领袖,负责处理政务诉讼和教务。而负责领拜、宣谕、唤礼的伊玛目、海推布、穆安津等只是一般宗教专职人员,而不是掌教。元朝政府为了管理当时遍布各地的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仍沿袭唐宋时期的旧制,允许回回人依照本俗处理内部事务,在中央设置回回哈的(又称“合的”)司属,在凡回回人较多的地方设立哈的所,以哈的作为掌教,称为“回回掌教哈的”或“哈的大师”“回回大师”,依照伊斯兰教法教礼,管理穆斯林和伊斯兰教内部事务,由哈的自治穆斯林大众,自己管理穆斯林内部事务。元致和年间,元文宗命令撤销回回掌教哈的所,以迄元亡,哈的随之逐渐消失。

进入明代以后,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社会实行的是一种不同于哈的掌教制的掌教制度,即被学术界统称的“三道制”或“三掌教制”。“三掌教制”即由伊玛目、海推布、穆安津三位教职人员共同掌教的一种制度。按明正德二年(1570年)泉州《重立清净寺碑》,伊玛目即“益绵犹言主持也”,海推布即“哈梯布”,穆安津即“谟阿津犹言唱拜也”。三者共同掌教,但各自负责不同的宗教事务,伊玛目司领拜,海推布司虎图白,穆安津司念邦克唤礼。其实,三者中间,伊玛目司总掌教之责,故被转称作“掌教”。据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京师通州《重修朝真寺记》,马文为朝真寺掌教、马应方为朝真寺副教(即海推布)、何钱为朝真寺赞教(即穆安津)。这种掌教制就是伊玛目掌教制。这种掌教制渊源于伊斯兰世界,但在中国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却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阿訇掌教制,是由阿訇担任寺坊掌教的教坊制度,它标志着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伊斯兰教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它是进入近现代以来,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伊斯兰教最重要的宗教组织形式,对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伊斯兰教的发展和复兴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意义,同时,它使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的伊斯兰教具有更加鲜明的特征。

阿訇,在写法上有多种,如被写作“阿訇”“阿洪”“阿宏”“阿轰”“阿衡”等,清代的官方文书中写作“阿浑”,它的来源和含义说法较多。按回族穆斯林学者、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杨志玖考证,认为它源于波斯文“Aykhun"一词,释义为王子、首领及雅典城长官、长老。也是《元史》称为“也里可温”的东方基督徒的称呼,有主教或教长的意思。而也里可温与波斯文的Arkhun音相近,是波斯文Arlklun的译音。所以,Arkhun就是元代也里可温一词的原字。在《元史》中,也里可温常常与和尚、先生、答失蛮并举。元亡后,一些皈依了伊斯兰教的基督教徒,便把这个词输入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作为对

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中伊斯兰教学者、教师的称呼:

阿訇掌教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历史发展中,由于伊玛目掌教制经学水平日趋下降,经堂教育的创立和倡兴便逐渐形成了阿訇掌教制的雏形。经过明、清的不断演变,到了清末和民国时期,阿訇掌教制逐步在全国得以确立。掌教阿訇不仅是教坊穆斯林的最高宗教权威和经学堂的主持者,而且全面掌理各项教务、教学,在教坊中拥有极高威望和职权。如负责经堂的招生、讲经,培养满拉;担任主麻日“聚礼”,开斋节、古尔邦节会礼的领拜伊玛目,并讲“卧尔滋”,劝化穆斯林坚守信仰、弃恶扬善,遵守国家法律;负责穆斯林的婚丧嫁娶仪式,主持其他重大宗教仪式;根据经训,结合穆斯林实际解释教法等等。掌教阿訇又称开学阿訇,下设治坊阿訇,是开学阿訇的教务助理,也称二阿訇,可以代行开学阿訇的职责;掌学阿訇则是开学阿訇的教学助理,辅导海里凡的学习,兼任经堂小学的教师。也有一些教坊另设二阿訇,专任经堂小学的教师。治坊、掌学以及二阿訇多是本坊穆斯林,但必须学完经堂大学课程,“穿衣”毕业,取得阿訇资格。有些清真寺仍然专设穆安津,召唤穆斯林上寺礼拜;有些清真寺不设专职穆安津,多由掌学或寺师傅、经堂大学的满拉兼事宣礼仪式;寺师傅则负责烧水、打扫卫生等服务工作。

阿訇掌教制一般实行教长聘任制,由学董、乡老和穆斯林公议,决定选聘阿訇。“搬阿訇”就任,历来被看作是寺坊大事,欢迎仪式隆重热烈,以表达“尊师重道”。阿訇按协议规定任期,原则上为两三年,届期任满则在开斋节会礼仪式后,阿訇当众宣布辞学,大家如果执意挽留,阿訇则连任;如果大家没有挽留的表示,则辞学离任,应聘其他寺坊。阿訇离任时,也照例举行“送阿訇”仪式,并派人陪送他往,表示对阿訇的谢忱和敬意。

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伊斯兰教的掌教制度,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大环境中,由回族等民族穆斯林为了适应中国的特点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宗教制度。伊斯兰掌教制度的每次变革,都标志着回族等民族穆斯林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显示了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伊斯兰教掌教制度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表现出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伊斯兰文化不断自我更新的坚强生命力。

二、中国内地伊斯兰教教派、门宦的产生与形成

伴随着伊斯兰教在中国内地的广泛传入和发展,随着伊斯兰教掌教制度的确立、各地清真寺坊的建立以及苏非主义的传播,使中国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伊斯兰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派与门宦。

从历史上看,中国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伊斯兰教的一个支流,它自身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要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它不同程度地受到世界伊斯兰时代潮流的影响,一方面它要面对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大环境,因时因地地不断调适自身文化,以寻求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社会在中国主流社会中的生存发展处境,在伊斯兰教上也表现出了某种积极应对时代和社会进程的新探索、新特征。教派的形成和发展就说明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社会里所具有的生生不息的持久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格迪目(Qadim),中国伊斯兰教最古老的派别之一。亦译“阁的木”“格底木”。阿拉伯语音译,意即“老教”“古行”“遵古派”等。它是中国伊斯兰教中流传较早、传播广泛、信众较多、影响较大的派别和基本形式。因固守唐宋以来穆斯林世代相承之教义思想、礼仪制度而得名。伊斯兰教自唐初传人中国至明末以来,从未发生教派分化。明末清初由于苏非主义相继传人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区,其思想学说在维、回、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穆斯林中广泛传播,出现了一些对传统的礼仪制度、教规、组织等的变革现象,派别分化逐渐明显。将新出现的苏非学派各门宦称之为“新派”“新教”。拒不参加新派的则被称为“老派”或“旧派”,有的自称为“格迪目”或“老格迪目”。格迪目派坚奉逊尼派教义思想,以《古兰经》为其宗教思想基础,严格遵守“六大信仰”“教门原根八件”和传统的礼制。对其他教派、教法学派均表示尊重,持宽容态度;对中国社会流行的各种宗教也能和平相处。自唐代以来,历经宋、元、明、清,自成一家,我行我素,具有一定正统思想与保守性,成为中国伊斯兰教的主流派别。格迪目派的主要特点有四个方面。其一,严格恪守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天命五功”,因袭前人的传统,如斋月期间,每日先礼“昏礼”,然后开斋,被称为“后开”;主麻日聚礼时,除礼六拜“主麻拜”外,还要礼当天的晌礼十拜;每年斋月前一月,家家都要宰牲念经,即转“白拉特”(赎罪);给危重病人念“讨白”,在婚丧方面也有某些传统特点等等。形成与其他教派、门宦的显著区别,群众中教派观念多以这些为标志,历史上引起过不少争论与纷争。其二,格迪目实行教坊制。教坊以礼拜寺为中心,形成独立的、单一的松散群体,即无上下隶属关系,又无横向联系;既是本坊教民宗教生活的中心,又是教育文化、经济与社会活动的中心。清真寺实行“三掌教制”,由伊玛目、开学阿訇与穆安津分管教务与寺务。开学阿訇实行聘任制,伊玛目由教众选举。它是适应穆斯林在全国范围内散杂居的实际需要而形成的,对中国伊斯兰教的传播、发展,对回回民族的形成都起过一定的作用。其三,格迪目的经堂教育。明末伊斯兰教陷于衰微境地,陕西著名经师胡登洲为了弘扬教门,乃继承伊斯兰教在清真寺传授教义的古老传统与中国开办私塾的特点,创办起经堂教育,招收门徒,教授阿拉伯文、波斯文经籍,开互聘经师讲学、兴办经堂教育的先河。其后各地纷纷效法,形成了西北、江南和山东、河北、河南、云南等地穆斯林经师设帐讲学的中心和特点,建立了寺院经堂教育初级、高级两级学制,改变了历史上父传子受、师徒单传的旧方式,为培养阿訇、经师接班人,兴办学术研究,作出了贡献:其四,开展“以儒诠经”的译著活动。明末清初以来,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中“学通四教”的知识分子,由于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广

泛宣传、介绍教义、教规,他们以伊斯兰教基本教义学说为本,吸取并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宋明理学的某些义理,著书立说,系统阐释伊斯兰教的教义、教律、伦理思想与哲学原理,建立起了中

国伊斯兰教的宗教哲学、法学与伦理学体系。使中国伊斯兰教打破了在中国思想界的千年沉寂,跻身于儒、释、道、耶各教的行列。不仅得到了汉族知识界的普遍认同,收到了良好的

社会效果,而且也使通晓汉语的各族穆斯林得以普遍学习教义,深入开展对伊斯兰教学术文化的探讨,将中国伊斯兰教介绍和研究推进到逐步完备与成熟阶段。

历史上格迪目曾是中国伊斯兰教的主体,经历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但也受到什叶派的某些影响;它把苏非的道乘修持看作副功,不崇拜圣徒、圣墓,但也不断然反对;在礼俗方面也受到汉族一些传统习俗的影响。

苏非派产生于8世纪的西亚伊斯兰地区,并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为伊斯兰教的一种神秘主义派别。

苏非派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时代背景。苏非派产生之初,是为了反对社会世俗生活的奢侈糜烂,坚守伊斯兰教的纯洁性和高尚精神追求,他们提倡禁欲,安贫乐道,坚持功修苦行。在日常生活中,苏非派身穿“苏夫”(suf,一种粗制羊毛衣服),粗茶淡饭,饮食起居简朴为尚,他们“抛弃富裕,选择贫困;喜欢困乏,躲避丰沃;去其满腹,取其饥饿;与其占多,勿宁居少;不企望高官显职,只求对众人众物深怀慈悲之心,对大人小孩均不失谦虚之意??”,在身体力行中时时刻刻牢记自身对人生终极价值的体认和参悟,以此来实现“认主独一”的最高目标,即“全身心地专意于安拉,无论安拉降下怎样的灾害也毅然决然地承受其磨炼。愉快地接受安拉意志的决定而不忤逆,经常以坚忍不拔的意志与物欲烦恼作斗争;坚决的排击像安拉所讲的‘人如果屈从其心欲所向,就会淹没于秽行而不知自拔’那样的一切喜爱之欲”,最后达到“接近真主、融于真主”的最高境界。

自8世纪以来,苏非派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在西亚、中亚及南亚次大陆等地区的穆斯林社会中产生了重大影响。9世纪后期起,遵奉逊尼派的苏非学者与正统派信仰相协调,逐渐使苏非神秘主义发展成正统派教义思想的组成部分。ll世纪,伊斯兰教权威教义学学家安萨里(1058~1111年)把苏非派的观点经过理论综合,将神秘主义的爱主、直觉的认识论和“接近真主、融于真主”等思想纳入伊斯兰教正统派信仰,摈弃了苏非派漠视履行宗教功课和泛神论的主张,其学说成为伊斯兰教义学的最终理论形式,成为官方的信仰。在历史上,苏非派在伊斯兰文化领域内诸如教义学、经注学、伦理学、哲学、文学、诗歌等领域作出了显著贡献。

苏非派的宗教哲学思想,主要以《古兰经》和圣训的有关经文为依据,吸收新柏拉图主义和其他宗教神秘主义的功修理论及礼仪而形成的庞杂的思想体系,但未形成统一的教义和学说。从苏非主义思想发展的历程来看,其主要的共同性思想观点有:其一,在安拉与万物的关系上,主张“万有单一论”。苏非派认为,安拉是独一的绝对的真实存在,宇宙万物源自安拉的统一。安拉通过外显或外化为宇宙才得以表现它的绝对存在,安拉是自然界存在的本质,除独一永恒的安拉外,没有其他的永恒存在。宇宙(即大世界)和人(即小世界)是安拉万能创造的外显,他们是幻象、暂短的存在,终将归向独一的安拉。其二,在安拉与人的关系上,主张以无限热爱安拉为核心的“接近真主、融于真主”论。该派认为,爱是安拉的一种完美德性,安拉以普遍的爱创造了人类,并赋予人以爱的属性。对安拉的绝对信仰是至尚的爱,而不是敬畏和希望。无限喜爱安拉是认识安拉的根本前提,只有时刻向往、赞念和喜爱安拉,通过精神修炼和灵魂的净化,才能实现与“接近真主、融于真主”。其三,在认识论上,主张直觉认主的神智论。该派否认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人的知识是安拉赋予的。人的认识来源和对象是独一的安拉,人生活的意义是认识安拉的神智(即关于安拉的知识),人们只有借助直觉的内心灵性感受才能获得知识。认识的方式是通过沉思冥想,启开灵知之门,进入“无我”的精神状态,与真主之光交融,才能达到认主的目的。其四,在两世观上,主张出世主义。该派认为现实世界和人生犹如旅途,是短暂的、即逝的,而后世是人生的归途,是永生的、长存的,故不要贪图今世的荣华,应从心灵中摈弃今世的浮利和私欲,抑恶扬善,苦行禁欲,使灵魂得到磨炼。对现实生活的苦难,主张忍耐、屈从,与世无争。

苏非派的宗教功修方式分为肉体的和精神的两大类型,肉体的功修主要指节食、苦行、禁欲等方面。精神的功修一般分为3个阶段:教乘、道乘和真乘,即在履行法定功课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内心沉思冥想,净化心灵,达到“无我”的精神境界,“接近真主、融于真主”。苏非派分虔修者和普通信徒两部分。虔修者“穆里德”出家到道堂,在导师“穆勒师德”的指导下学习教义的神秘奥义和接受功修的密传,进行集体或单独的功修,循级而进;一般信徒过世俗生活,按规定进行定期的宗教活动。有的教团将道乘修持分为忏悔、禁欲、断念、守贫、坚忍、信心和满足7个阶段;有的将精神修炼分为冥想、近主、爱慕、畏惧、希望、渴望、亲密、稳静、凝视、确信10种状态。苏非派的主要宗教仪式是念诵“迪克尔”,内容包括“清真言”“作证词”和《古兰经》文,还有赞颂安拉、先知穆罕

诗文等,旨在“打开心灵之门,获得真主的光明”。念诵“迪克尔”形式分为高念、低念和默念。有的教团还将音乐、舞蹈、诗歌引入念“迪克尔”仪式,并伴以各种动作,以增强念诵者的宗教感情和体

验。

9世纪时,苏非派出现了以导师为核心的小团体,lO世纪时在各地建立了小规模的聚会场所或道堂(即扎维叶),后发展成建筑规模较大的清真寺、宗教学校和修道中心。12世纪后,在道堂的基础上各地形成了常设性的教团组织(即兄弟会、互助会),领导人由德高望重的大苏非担任长老,各自规定了宗旨和修炼方式。各地的教团互不隶属,各行其是。15世纪开始,各教团进一步扩大,有的建立了分支机构,道堂拥有大量“瓦克夫”土地和宗教公产。师承传系由早期传贤制演变为导师世袭制,形成了等级制度,成员对长老要绝对服从。长老逝世后其墓地成为追随者拜谒的中心。各教团多以其创始者的名字命名。各教团的师承传系(即道统),由各自的领导人生前指定继承者给予秘传,并赐予师传凭证(即道谱、印章、证书、经典、遗物等),以继承道统。在伊斯兰教史上,苏非派在世界的教团组织约有200多个。著名的如卡迪里教团、里法伊教团、沙兹里教团、毛拉维教团、巴格达教团、纳格什板丁耶教团、提加尼教团、苏哈拉瓦迪耶教团、契斯提教团、萨法维教团和赛努西教团等。历史上,苏非教团的活动曾经遍及伊斯兰世界,到今天它们仍然活跃在一些伊斯兰国家和地区,苏非派的思想和主张仍在穆斯林世界的文学、艺术、诗歌、哲学著作和广大穆斯林的宗教、社会生活中有一定的影响。

苏非派何时传人我国,具体时间难以考证。元代开始才有J了一些比较确切的文献记载,如《伊本?白图泰游记》中就明确记载了作者在泉州曾经会见过一位苏非派谢赫:明代来自印度的苏非大师阿师格在苏州一带讲解苏非哲学,经师张中曾随学左右,并记录整理了他的讲学内容,辑成《归真总义》一书。同时,从经堂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中,可以发现其深受苏非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十三部经典中,其中与苏非派有关的将近一半①。清代,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到了18世纪中叶,由于谢赫马来迟和心先后从阿拉伯半岛游学回来,在甘宁青穆斯林地区宣传纳格什板丁耶苏非主义。谢赫马来迟传播纳格什板丁耶苏非主义低诵学派,以虎夫耶华寺著称;谢赫心传播纳格什板丁耶苏非主义高诵学派,以哲赫忍耶而著称。此后不久,兴盛于印度的阿哈默德?然巴尼传播的纳格什板丁耶,经过新疆地区传人甘宁青地区的穆斯林中间,形成了几个较大的苏非门宦。至此,伊斯兰教苏非派在中国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伊斯兰教中,形成以下四大主要门宦,现分述如下。

1.嘎德忍耶

嘎德忍耶,意思是“大能者”。相传该派源于其创始者阿卜杜勒?卡迪尔?吉拉尼(1078~1166年)创立的苏非派卡迪里教团。在甘宁青地区的传播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大。清康熙初年,一自称穆罕默德29世后裔的和卓?阿不都拉将该教团苏非学理首先传入甘宁青地区。后分化为3派,一为祁门,二为鲜门(后改宗虎夫耶),三为马门(即云南马所传)。后

又演化出若干分支,各行其是,互不隶属。除阿卜杜拉所传的3支外,还有人从新疆、麦加等地直接传入甘宁青地区的。在回族等内地穆斯林民族中的支系有:大拱北、后子河、韭菜(九彩)坪、香源堂、齐门、阿门、灵明堂、明月堂、文泉堂、通贵、崖头、高赵家、撒拉教等门宦。嘎德忍耶在教义上属逊尼派,在教法上属哈乃斐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某些方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一定的影响,与其他苏非主义学派有着明显的区别。在遵奉《古兰经》、圣训的同时还主张必须静修参悟,否则不能达到认主近主的目的。认为“道中有教”,“教”是通过真主使者穆罕默德的言行所形成的,而“道”只有抛弃夫妻恩爱、功名利禄,漫游四方,拜访明师,进行苦修苦炼,才能大彻大悟真主的玄机。认为静修悟道是求道的捷径。其修持理论是“定性复命”和“修身养性”,认为“性”是根本,是永恒的,“命”是形,是暂时的。修身克己,清心寡欲,都是为了养性。

嘎德忍耶的各代道祖被认为是“固土布”(轴心),是出家修行者的引路人和导师,他们是各种“奇迹”的显示者:道统继承者由前辈导师从出家修行者中指定。出家人分为3等,第一等必须是童子出家,并且要经过长期的巡游行乞,以及果腹苦炼和入山修行;第二等是“清廉人”(亦称“勤炼人”)或计较人,他们可以是童子出家,也可以是半路出家,但只限他们住拱北修行,不再巡游行乞或入山修行;第三等是拱北的当家人或主持人.主持教务与修持兼而行之。嘎德忍耶一般都要早晚敬香和默念“迪克尔”。各类出家人事先都需“卧里” “穆勒师德”许可,出家后必须遵行禁欲的三条戒律(戒色、戒“六贼”、戒荣华富贵)和五条节守(勤学戒规、乞讨口粮、勤苦炼、晨点香、勤沐浴)。阿訇和一般教众被视为俗人,他们只是信道者,不履行修道的各种戒律和功课,只要求拜拱北和参加“尔曼里”活动。以拱北、先贤静修地为宗教活动中心。该派的清真寺实行单一教坊制,阿訇由教众选聘,是一坊的宗教领导人。纯属该派教众的清真寺较少。教众主要分布于西北五省(区)和四川等地,约有20万人。

2.虎夫耶

虎夫耶,中国伊斯兰教苏非主义四大学派之一。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隐藏的” “悄声的”。因该派主张低声念诵赞词而得名。为中亚人穆罕默德?白哈乌(1318~1388年)所传,源于纳格什板丁耶教团。约于16世纪由阿扎姆之孙穆罕默德?优素福传人中国新疆,被称为白山派,而阿扎姆的另一孙伊斯哈格也来到新疆叶尔羌发展势力,被称为黑山派。17世纪虎夫耶分别从新疆和阿拉伯传人甘肃、宁夏、青海等地(从新疆传人甘宁青者较多),经过二百余年的传播和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许多门宦支系。主要有:毕家场、鲜门、穆夫提、华寺、临洮、刘门、明月堂、胡门、北庄、洪门、凉州庄、碱沟井、丁门、法门等。各门宦支系之间,互不隶属,各有其传人,独立传教和行教。虎夫耶在教义上属逊尼派,法学上属哈乃裴学派。其主要教义和礼仪有六个方面。其一,《古兰经》和圣训为信仰的根本依据,遵行天命五功,重视隐修和默念“迪克尔”。但所属支系门宦,因其传授者不同,念诵方式也不相同。其二,教内分为3级:一级是“穆勒师德”,称太爷或教主,被认为是得道者、导师,具有“卧里”的品级,并能显示各种“奇迹”;次一级是“海里凡”,即“穆勒师德”的接替人,被认为是办教门的人,具有“谢赫”的品级;再一级是上两者的忠实信徒,称为“穆里德”,即追随者,被认为是学习教门的人。其三,实行教主制。在继承方式上,教主在世时,精心培养几个“海里凡”作为掌教的候选人。临终时选择其中一人,交给掌教印章或几件信物,作为继承教统的凭证而成为下一代教主,后大多演变为“子袭父职”的世袭制。其四,随着教坊的增多,将若干教坊联为一体,由教主指派“海里凡”主持教务。同时,以教主委派教长制,代替了单一教坊教长的推选聘任制,从而奠定了教主权力集中制的教权结构。其五,教主被认为生前能够显示各种“奇迹”,是引领教徒走上正道的导师,逝世后尊信者为其修建拱北,进行祷念。其六,教众要给教主奉献钱财和礼物,名日送“海迪耶”。教众主要分布在西北各地,特别是河湟地区最为集中。

3.哲赫忍耶

哲赫忍耶,是中国伊斯兰教苏非主义四大学派之一。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公开的”“高声的”,引申为“高声诵念迪克尔的”,故有“高念派”之称,与“虎夫耶”(即低念派)相对。16世纪经中亚传人新疆莎车、喀什等地区。1744年由心(1719—1781年)传入甘肃、宁夏、青海。心曾于1728年随叔父去麦加朝觐,后到也门纳格什板丁耶教团谢赫扎比德?穆罕默德?布鲁赛尼道堂求学。1744年回国后先在青海循化、甘肃河州等地宣教传道,后因与华寺门宦发生冲突,而清廷地方政府介入,加剧了矛盾,终于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爆发了著名的“苏四十三起义”,心亦因此被杀害于兰州城,其家属被发配云南、新疆等地。1784年,以田五、张文庆为首的哲赫忍耶派群众发动了为心复仇的石峰堡反清起义,仍因寡不敌众而遭惨败:此后,清廷对该派采取了更残酷的镇压政策,其第二、第三代教主穆宪章、马达天相继被折磨而死。从此,该派失去了河湟和官川两个传教基地,开始陷于衰落。在1817~1869年的半个世纪中,宁夏马以德、马化龙父子相继任哲赫忍耶派第四、第五代教主,以灵州为宣教基地,趁清廷面临列强侵侮、无力西顾之机,先后在云南、新疆找到了心的后裔,促其分头复教。马化龙又在宁夏西海固、甘肃平凉、陕西三边以及内蒙等地一面经商,一面宣教,教下比前几代有了发展,成为心之后该派第二次大发展时期。1862年,陕西、甘肃回民大起义,马化龙以金积堡为根据地,举起反清义旗,控制宁夏、灵州地区达8年之久。1870年起义失败后,马化龙及其亲属300多人惨遭杀害,十数万教众死伤大半,该派又一次陷入困境。1871年,云南东沟哲赫忍耶穆斯林反清失败,心的四世孙马元章受其父马世麟之嘱,率教众十多人逃出云南,潜回甘肃张家川,苦心经营,重振教业。马元章吸取祖先历次反清失败的教训,一面致力于复兴经济实力,一面与官府及地方势力妥协,注意民族团结,使该派实力有所发展,成为继马化龙之后的又一次全盛时期:19xx年马元章逝世,由其子马震武主持教务:但哲赫忍耶各支系业已形成,各自独立行教。马进西逝世后,由其子马腾霭、马腾霓分别主持宁夏板桥、甘肃南川教务;马元超逝世后,由其子马殴武主持甘肃北山教务。从此,该派分化,形成多个中心。哲赫忍耶派从1745年始传至19xx年,历经两姓(马、穆)、三家(阶州马、平凉穆、灵州马)、四个分支门宦(沙沟、宣化岗、南川、板桥)。共传8代教主,教众分布中国西北地区及云南、贵州等13个省区,最多时达到20多万人。前苏联的哈尔湖(卡拉库伦)东干人中也有其信众。 哲赫忍耶遵奉逊尼派教义和哈乃斐学派教法。它是在吸收、融合嘎德忍耶和纳格什板丁耶教团修道理论与诵念“迪克尔”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教义主张是:“敬主赞圣、遵经从训”。在教乘和道乘的关系上,主张先“教乘”,后“道乘”,认为没有“教乘”作基础,“道乘”也不复存在。同时“道乘”修持只限于极少数有条件、有决心的继承人,不要求一般信众都做道乘功修。在宗教礼仪方面,主张简化聚礼拜数,只礼十拜;注重赞圣词的韵调,心时为“也门调”,马达天时发展为“灵州调”,马化龙时又改为“也门调”,传教者须单独静修,信众随五时礼拜集体高念“迪克尔”;教众以戴黑白六角帽和不留鬓须为明显特征。教务管理实行道堂、教区和教坊三级制,形成教主、热依斯和开学阿訇严格的等级的管理体系;教主的产生,初采用传贤制,后为世袭制所取代;教众须尊崇拱北,尊崇教主的“口唤”。该派早期反对利用宗教聚敛财富,主张清真寺庄严肃穆,反对彩饰华丽。由于历史的原因,该派还形成了较为强烈的“为主殉教”的观念。

4.库布忍耶

库布忍耶,中国伊斯兰苏非主义四大学派之一。阿拉伯音译,源于13世纪波斯苏非派哲学家纳吉姆丁?库布拉维所创的库布拉维教团。据史载,第一个将库布忍耶传人中国的是一位名穆哈伊丁的外籍传教师,他曾3次来华传教。第一次在广东、广西传教,第二次在湖南、湖北传教,第三次在甘肃传教。最后于明末清初定居于河州东乡大湾头。随当地习惯改姓张,字普济,号玉皇,躬耕乡民所赠的9亩土地,成为东乡族成员。与他同来中国的还有

其子艾哈迈德?祝奈吉?纳格什班德?巴格达迪,后继任第二代教主,发展了不少教众,当地汉族亦有归信者。其子孙相袭传教,已传1l代,又称张门或大湾头门宦。属哈乃斐学派,其教义及礼仪主要是:以《古兰经》、圣训为信仰之本,遵行五功和静修参悟修持,静修分40天、70天、120天不等。静修时幽居山洞,默念“迪克尔”,做礼拜,日食7枚大枣,数杯开水;经常诵念《古兰经》《卯路德》和《麦达伊哈》等经典;以传递《古兰经》为亡人赎罪;举行殡仪时不脱鞋。张门共传11代,依次为:穆哈伊丁、艾哈迈德?凯比尔?巴格达德、艾布?奥斯曼、格兰德、哈桑牙尔、艾哈迈德?伊玛目丁、哲马鲁丁、凯马鲁丁、和卓?赛义德?阿拉乌丁、巴哈乌丁、伊斯玛仪?张明义。他们的拱北有:东乡大湾头拱北(为穆哈伊丁及其后裔艾哈迈德?祝奈吉?纳格什班德?巴格达迪等的墓地);康乐草滩拱北(为布孜勒克?叶尔孤白及其后裔的基地);兰州骆驼巷拱北(为四太爷后裔的基地)。教下主要分布于甘肃临夏、东乡县、康乐县及兰州等地。

伊斯兰教自从传入中国后,在保持了伊斯兰教本身的原典、基本信仰原则外,也必然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作为中国内地伊斯兰文化载体的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群体文化,更为集中地体现了深受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例如,自称是“天方圣裔”的著名回族穆斯林学者马注(1640~1711年),曾经主张“圣人不凝滞于万物而能与世推移”。清代另一位回族穆斯林学者刘智(约1660~1730年)也主张“揆之时宜,似亦无碍,姑从之”。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地域、民族、语言、其他宗教以及社会思潮等多方面,它们从不同侧面影响着中国伊斯兰教的各个教派。

在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伊斯兰教的历史上,许多门宦教派的教主拥有最高的教权,被认为是代安拉和穆罕默德圣人传教的“卧里”上人,在教权的传承上,一般实行“父子相继”的世袭制。在中国,以嫡长子世袭王位为主的封建社会正统观,源远流长,根深蒂固。而门宦教派也逐渐形成了嫡系继承教权的内部制度,可以说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家天下”的观念的影响。再比如嘎德忍耶大拱北门宦受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庄思想的影响比较大。大拱北创始人祁静一在其遗训中,就借用了庄子《逍遥游》的思想:“鹪鹩巢于林,只借一支为栖,所占无多;鼹鼠竞于河,不过满腹,所求有限。”同时在该门宦内部传诵的《修道歌》里也明确了不慕功名、淡薄富贵、参禅养神、脱凡入化的超然思想,强调“清闲好”的修身养性之道。

作为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穆斯林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格迪目教派,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更深。如发轫于明清时期的伊斯兰汉文译著,就是首先从格迪目教派的中心地带南京开始的,然后才流传到大江南北的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中间。从世俗生活层面上看,在不少地方,伊斯兰教的婚丧仪式演变的很繁琐,出现了不少汉化的风俗,像给亡人过“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甚至“三周年”“五周年”等纪念活动;在诵读《古兰经》方面,格迪目的穆斯林也大多采用所居地区汉语方言的音位来诵读,形成了阿拉伯语音“汉语方言音位化”的鲜明特点。另外,在寺坊制度、宗教教育、清真寺建筑布局、宗教节日和活动等多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影响。总而言之,中国伊斯兰教各教派,在坚守“认主独一”“清真古教”的伊斯兰原则的同时,又在中国主流社会的生活中,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适应性。

三、中国新疆地区的伊斯兰教教派

在清前期时代,新疆地区伊斯兰教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和趋向,主要表现在伊斯兰教逊尼派、什叶派、依禅派的发展等方面。

1.逊尼派的传播与发展

蒙古人灭西辽后,蒙古汗国分裂为四大汗国,察合台汗国分裂为“蒙兀尔斯坦”及“马维兰纳儿”东、西两部分。最初,哈乃斐学派仍在喀什噶尔、叶尔羌、和阗一带(今新疆天山南路)伊斯兰教中占主导地区,但当秃黑鲁帖木儿汗(1320~1665年)出于政治需要皈依伊

斯兰教和额什丁家族世袭天山南部伊斯兰教教长之后,苏非派的地区在蒙兀尔斯坦地区伊斯兰教中逐渐上升,到玛哈图木?阿杂木及其子孙来到喀什噶尔,喀什噶尔霍加家族兴起并逐渐代替了察合台后裔成为天山南部的世俗统治者之后,苏非派也即依禅派逐渐在维吾尔族等伊斯兰教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正宗”的教派。大小霍加公开叛乱,清出兵平定之后,随着表现为白山派和黑山派的苏非派逐渐失势或向哈乃斐逊尼派逐渐转化,哈乃斐逊尼派再次获得正统地位,影响逐渐扩大,成为维吾尔族等族伊斯兰教中的正统派和多数派。

18世纪中叶后,引起逊尼派正统地位恢复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清平定准噶尔部后,逊尼派再度得势,有可能继续发展的白山派依禅霍加及其后裔由于使宗教过分世俗化,而日渐衰落;二是清在平定大小霍加之乱过程中及其以后所实行的政策使政教逐渐分离,以及偏重在黑山派阿訇中选定伯克等伊斯兰教政策,又使随清平定大小霍加逐渐在政治上得势的黑山派依禅霍加也未能在宗教意义上,特别是在苏非派伊斯兰教意义上得到恢复与发展,相反它相当大的一部分,或完全被世俗化,或被通过“正统派”这个桥梁过渡到了哈乃斐逊尼派;三是支持和挟持霍加后裔进行复辟活动的浩罕汗国,特别是占据了南疆七城十多年的浩罕军官阿古柏和充当浩罕入侵内应的喀什噶尔等地浩罕呼岱达宗奉和实行的大体都是哈乃斐逊尼派的信仰及制度,这就促进了哈乃斐逊尼派在新疆维吾尔族等地区再度得势。除这些之外,哈乃斐逊尼派未介入激烈的教派斗争,以及对教内苏非派、什叶派,教外萨满教、自然崇拜等采取宽容态度等,也是促使其得势的一个原因。

2.什叶派的传人

就新疆地区的穆斯林民族看,维吾尔族等族中起码有三个民族与什叶派有较多关系,主要是维吾尔、塔吉克、柯尔克孜三个民族。

新疆的塔吉克族是我国10个穆斯林民族中最早皈依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而且也是最早信仰什叶派的民族之一。据学者们研究,我国塔吉克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玛仪什叶派,同塔吉克族大思想家、诗人,伊斯玛仪派哲学家纳赛尔?赫斯旦吾(1003~1088年)来帕米尔地区传播伊斯玛仪派学说有关。今天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山区的塔吉克人同我国塔吉克人一样,都是伴随纳赛尔?赫斯旦吾来帕米尔地区传播伊斯玛仪教义而皈依该派的。从历史看,塔吉克族信仰的什叶派有两个分支,一为印度的伊斯玛仪派的一支即阿迦汗派,一为来自印度的十二伊玛目派。历史上以莎车十二伊玛目派为代表。十二伊玛目派穆斯林据说是200年前,即18世纪或稍前,从当时印度旁遮普地方陆续迁来莎车行商的穆斯林。当初人数很少,并且常常来往于旁遮普与莎车之间,似乎没有定居下来,也没有自己独立的宗教活动点,只是暗地里遵奉原来信仰的十二伊玛目派教义。大约在1200~1785年,有一个名叫卡斯木?周的霍加从旁遮普迁来莎车任伊玛目,并且带来一批信徒在莎车定居。后该霍加归真于此地,其子继承伊玛目教职,又有更多的旁遮普十二伊玛目派穆斯林迁来莎车,并成为莎车的一种上层地方势力。他们从事的主要职业是贩进药材,带走丝绸、瓷器、玉石等,也行医。由于不足百户,而且长期生活在维吾尔族穆斯林当中,语言文字、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已经与维吾尔族穆斯林完全一样,成为了维吾尔族穆斯林的一个组成部分。

3.依禅派的传播与分化

依禅派是苏非派的一支,是苏非派在广义中亚(大中亚)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具体说,就是经过霍加阿赫拉尔(1404~1490年)、玛哈图木?阿杂木(1461~1543年)、伊玛目热巴尼(1563~1624年)等系统的霍加在中亚、中国新疆和印度次大陆发展和复兴了的纳格什板丁耶。按此,新疆的依禅派在18世纪中叶前应主要是由玛哈图木?阿杂木系统的霍加发展起来的。但阿赫拉尔系统的霍加也起了一定作用,特别是在叶尔羌汗国(1514~1678年)初期。如16世纪初,阿赫拉尔之孙和加奴烈与霍加马黑木?亦素夫兄弟分别从中亚来到吐鲁番和叶尔羌,奴烈为满素尔所敬重,亦素夫为塞德汗所敬重。当亦素夫逝世后,奴烈又从吐鲁番来到了叶尔羌,长期在当地学习和传教,后来成为塞德汗晚年的精神导师。他们传播的就是经霍

加阿赫拉尔改造过的纳格什板丁耶教义,也就是初期的伊禅派教义;而提出的师承世系则是纳格什板丁耶化的嘎德忍耶世系。1533年,拉失德汗继位,对来自撒马尔汗的霍加穆罕默德?谢里夫大加推崇。此谢里夫据说与阿帕克霍加同辈,其父是阿帕克霍加的叔父。所以这些都为玛哈图木?阿杂木系统的伊斯哈克吾力支在新疆的立足奠定了比较牢固的基础。伊斯哈克吾力支在道乘仪式上继承了谢里夫的哲赫忍耶,并且沿着谢里夫开辟的本土化、维吾尔族化方向,对纳格什板丁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造。这种改造不违背玛哈图木?阿杂木所制定的方针。因为玛哈图木?阿杂木宗教方针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以更加简易、兼容的方式坚持正统派信仰,不像巴哈乌丁?纳格什板丁耶那样拒绝大声“齐克尔”,特别是以音乐伴舞的,被认为是“装样子”的萨玛。后玛哈图木?阿杂木系统的其他各支霍加陆续进入新疆,遂形成白山、黑山两大政治派别,达瓦尼耶、伊纳克耶、伊斯哈克耶四大苏鲁克。后其影响波及到内地西北地区,在甘宁青地区又结合回族、东乡族等族伊斯兰教传统和当地实际,又形成了“四大门宦”。18世纪中叶以后,喀什噶尔霍加家族势力逐渐衰落、分化、瓦解,新疆伊禅派的地位和表现形式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我们要在下一部分进行论述。

[新手] 伊斯兰教教派与宗教制度

公元七世纪初,伊斯兰教创建于阿拉伯半岛,后随蕃客东来而传入中国。历史上,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曾有不同名称。唐宋时称“大食法”、“大食教度”,元时称“回回法”、“回回户体例”,明代称“回回教门”、“回回教”,清代则称“天方教”、“清真教”等。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申令恢复其原称,统一称为伊斯兰教。

回族伊斯兰教属正统逊尼派,教法则从属于四大宗教法学派的哈乃裴派。明末清初,伊斯兰教苏非神秘主义广泛传入我国。清末民初,出现了“遵经革俗”的伊赫瓦尼运动,回族伊斯兰教先后繁衍分化成格底目、伊赫瓦尼、西道堂以及哲赫林耶、尕德林耶、虎夫耶、库布林耶等所谓三大教派、四大门宦,共40多个支派。

回族伊斯兰教宗教制度有教坊制、“海乙”制、门宦制和穆斯林宗教公社等多种,其中以教坊制和门宦制较为普遍。

教坊制度是回族伊斯兰教最普遍、最古老、最持久的宗教制度。它是以教坊为基本单位的一种宗教组织制度。所谓“教坊”,就是以清真寺为中心,包括附近教徒在内所组成的穆斯林聚居区。每个教坊聘请一位阿訇和“伊玛目”(领导者)、“海推布”(协教者)和“穆安津”(赞教者)等教职人员,负责管理本坊教务。另外还设有管理寺务的寺管会(董事会),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管事乡老”(或称“社头”、“学董”),负责管理本坊清真寺所属土地、房产和其他费用收支,筹办各种活动,决定阿訇的聘选和其它寺务。清真寺是教坊中穆斯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除作为礼拜的场所外,它也是大家聚会议事的地方。教坊大小不等,有的由几十户至上百户人家组成,有的由几百户或上千户人家组成。但不管大小,各教坊之间均独立存在,彼此之间无隶属关系。

门宦制度是伊斯兰教苏非派神秘主义与回族封建宗法制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宗教制度。门宦既是中国伊斯兰教的一种教派形式,又是一种宗教上层的高门世家。其特点是:教主被神化,既是门宦教徒的精神领袖,又是其世俗领袖,享有世袭的、至高无上的宗教神权和政治经济特权。不仅活着时受教徒崇拜,死后还在墓地建立拱北(陵墓),以供教众朝拜。到解放前后,回族伊斯兰教门宦约有四五十个之多,其中以哲赫林耶、尕德林耶、虎夫耶、库布林耶势力最大,习惯上称为“四大门宦”,每个门宦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特点。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经过民主改革,废除了宗教剥削制度,门宦之间的偏见,教派之间的斗争已日趋消失

在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10个:回、东乡、撒拉、保安、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塔吉克。前4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宁夏、甘肃、青海、陕西、河南、

云南、河北、山西、内蒙古、北京等自治区、直辖市。回族在全国各地都有散居。后六个民族,主要聚居在新疆。哈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塔吉克为跨境民族。

伊斯兰教从政治层面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中国穆斯林绝大多数属于逊尼派。塔吉克族穆斯林属于什叶派。

中国伊斯兰教教派的分化,不在于以上政治层面,而在于“教乘和道乘”的体认和实践上。基本都是“流”而不是“源”。

中国伊斯兰教分为三大教派(格的木、伊合瓦尼、西道堂)和四大门宦(哲合林耶、虎非耶、格的林耶、库不林耶)。

1.三大教派

(1)格的木

格的木,是中国伊斯兰教最古老的一个教派,阿拉伯语的意思是“古老”。从唐代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经经历了1300多年的风雨历程。它的信众遍及全国。

信仰上,坚持“六大信仰”(包括:①信安拉。相信安拉是宇宙事物的创造者、恩养者和唯一主宰。②信使者。相信安拉曾派遣多位使者传布启示,而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位,因而是最伟大的一位。③信天使。相信天使是安拉用“光”妙造的一种妙侍,受安拉驱使,执行安拉的命令,各司其职 。④信经典 。相信《古兰经》是安拉通过穆罕默德“降示”的最后一部经典。⑤信前定。即相信世间的一切均由安拉前定。⑥信后世(信末日)。相信人要经历今生和后世,在“世界末日”,一切死人将要“复活”,接受“末日审判”),在功修上坚持“五大功课”(念功(念清真言)、礼功(礼拜)、斋功(每年封斋一个月)、课功(拿出1/40的余财施散给贫穷者或清真寺,以调剂贫富)、朝功(凡经济和身体条件允许者,每人一生要到麦加朝觐一次))。至于道乘修炼,则认为是副功,并不十分看重。

格的木,实行互不隶属的单一教坊制。清真寺是宗教、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教派斗争中,格的木立场是比较宽容的。

(2)伊合瓦尼

伊合瓦尼,阿拉伯语意思是“兄弟”,意为“遵经派”。中国派外又称“新教”、“新兴教”等。创始人马万福,1888年朝觐时接受了瓦哈比教义,回国后,号召“打倒门宦、推翻拱北”,主张力行五功,不提倡道乘修持,认为行教不该取酬,重视“中阿兼修”的经堂教育,实行互不隶属的单一教坊制。

初期,马万福厄运频频,后来在青海地方官方的强力支持下,才得以发展。在大中城市有一定的影响。

还有一个教派“赛来非耶”,据说是马得宝阿訇从伊合瓦尼中分裂出来的。这一派又

被称作“三抬派”,意即礼拜时抬三次手,又称“白派”,因为马得宝即尕白庄阿訇。赛来非耶,阿拉伯语意思是“尊崇前贤”,主张伊斯兰教义和礼仪行为应规范于“前三辈”,不承认后人增附的东西。70年代后才形成一个独立的派别。

(3)西道堂

西道堂是甘肃临潭人马启西(1857-1914)创立的。马启西幼读儒学,中秀才,精通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经典。依据伊斯兰教教义,以本国文化发扬伊斯兰教学理。因此,他重视汉文伊斯兰教经典,特别是刘智学说。宗教上,履行“天命五功”,可以教乘、道乘兼修。有教主,但不世袭,实行传贤制。

西道堂有两大特色:开展集体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重视文化教育。

2.四大门宦

门宦和教派的划分,主要在“道乘”上。主张“五功”为全功,又可以教乘、道乘全修的,划入“教派”。主张教乘、道乘兼修,但特别重视道乘的,划入“门宦”。

(1)哲合林耶

哲合林耶,阿拉伯语即“高声派”,即高声念“齐克尔”,为教派内部秘传的一种箴言。在集体诵念时,有不同的队形、不同的动作,都有其神秘意义。由于念经时左右摇摆,又被称诬为“摇头派”。

这一派,人数最多,传播最广,分布于青海循化、甘肃临夏、宁夏西海固、云南和中原部分地区。创传人心(1719-1781)。

哲合林耶主张教乘、道乘兼修,并简化了部分宗教仪式。寺务、坊务实行三级(教主-热衣斯(教主代理人)-开学阿訇)管制。教主初期传贤,后来世袭。教主传承必须有凭证“传教衣帽”,教众带黑(或白)六牙帽,男性不留鬓须。教众绝对服从教主,尊崇拱北,“为主殉教”的观念非常强烈。历史上,为维护教门,被迫发生数次反清起义。

(2)虎非耶

虎非耶,阿拉伯语意即“低声派”。约有21个分支。主要分布于临夏、兰州、天水、循化、西宁、银川、同心、西海固一带,以及新疆、云南地区。创始人马来迟。

哲合林耶与虎非耶,清乾隆年间失和,酿成流血事件。

(3)格的林耶

格的林耶,阿拉伯语意即“大能者”。源于波斯人格的尔创传的苏菲教团。

主要分布于临夏、兰州、海原、固原等地。始传人祁静一。此门宦有“出家人”,出

家人不娶妻室,在深山老林中静修,注重“参悟”,出世思想比较浓厚。

(3)库不林耶

库不林耶,意即“至大者”。自称明朝时传入。相传由穆罕默德后裔、阿拉伯人穆呼引的尼直接在中国传布。穆呼引的尼父子三人定居于临夏东乡大湾头,改姓张,故称“张门”。库不林耶人数不多,主要在大湾头一带。

新疆地区伊斯兰教派

新疆地区,大多数穆斯林和内地一样,同属逊尼派,但教派比内地复杂。

六大信仰(al—‘Aqa’idal—Sitt)概述

伊斯兰教六条基本信仰纲领的总称。简称“六信”。阿拉伯语“阿戛伊德·西特”的意译。伊斯兰教义学家认为,该教的基本教理由3部分组成:宗教信仰(Iman,伊玛尼),宗教义务(‘Ibadat,伊巴达特),善行(Ihsan,伊赫桑)。这三条基本原则构成为宗教(al-Din,迪尼),即“真主所喜悦的宗教,确是伊斯兰教”(《古兰经》3:19)。信仰是指穆斯林对安拉启示的《古兰经》及其所规定的基本信条的确认和诚信。中国穆斯林称信仰为“正信”(即尊奉安拉之道)、“明德”(即明晓并承认基本信条)。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纲领,根据《古兰经》的启示,被归纳、概括为6项内容,习惯上称为“六大信条”:信仰安拉、天使(有人译为“夭神”、“天仙,’)经典、使者、末日和前定。其中前五项多在同一节经文中列述,只是次序和措词略有不同,如: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确信真主和使者,以及他所降示给使者的经典,和他以前所降世的经典。谁不信真主、天神、经典、使者、末日,谁确已深入迷误了。(4:136)

??正义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神、信天经、信先知??(2:177)

至于“前定”一项,是根据经文中强调安拉执掌一切、决定一切、支配一切、预见一切而列入“六大信条”范畴的,如安拉已经“预定万物,而加以引导”(87;3),“真主已注定各人的寿限”(3:145);“他创造万物,并加以精密的注定"(25:3)等等。欧麦尔传述的一段穆罕默德遗训,把这6项连起来,形成六大信条。可见其既有《古兰经》作遵循依据,又有《哈底斯》加以联缀、强调。

在“六大信条”中,信条独一无偶、绝对权威的造物主安拉是至关紧要的,对这个信念的坚持是不容妥协、分寸不让的,其余几项信条都是以此为核心,为牢树并强化“认主独一”论意识而列入基本信条范畴的。

【六大信条内容】

(1)信安拉。

在“伊玛尼”的内涵中,安拉居于最高的地位。《古兰经》明确称颂安拉是独一的、无始的、最崇高的、实在的主(112章),是创造、主宰并超绝万物的主(16:3~17,2:28~

29),是全知全能的主(13:9~17,6:59~62,3:26~27)。中国伊斯兰教学者刘智所著的《天方典礼·真宰篇》论证安拉曰:“太空冥冥,有真宰焉,独一无二也。无相至妙,难以言喻也。凡有匹偶,或可言喻,皆受造之物,非造物之主也。天地、人物皆有匹偶,皆可言喻,皆真宰之所生化者也。真宰,则先天地,人物而有者也”。“前无始,后无终,大无外,细无内”。“无形似,无方所,无遐迩,无对待”。“至知也,至能也,至全也,至善也”。穆斯林享有知足和达观的意识,即归因于他们坚信并把一切希望寄托于超越物质界存在的最高的安拉。

(2)信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

(7:158,48:29)。《古兰经》明确指出:穆罕默德本人也是一个凡人,并非崇拜对象(18:110),他只是在人间为安拉“报喜信”,“传警告”(35:24),是安拉派遣的使者(7:158),是所有先知中的最后一位“封印”先知(33:40),因而也是最伟大的先知。

(3)信经典

即信仰安拉所降示的一切经典,主要指《古兰经》。《古兰经》中有70余处明确提到该经是安拉降示的经典,并强调它本身即是安拉的语言(16:115,18:109),是人类绝无能力创造的妙文(17:88)。《古兰经》本文,从语言、书法到复制,均同“记录在一块受保护的天牌上”的原形相一致(85:2l~22)。

(4)信天使

伊斯兰教认为天使是安拉用光创造的一种妙体,纯洁无邪,无性别,长有翅膀,神通广大,变幻莫测。天使数目繁多,各司其职,如有的负责记录每个人的行为,有的负责索取人的性命等。最著名的有四大天使,其中吉卜利勒天使地位最高,他奉安拉之命向穆罕默德传达“启示”(2:97),是玄灵(16:102,2:87)和忠实的精神(26:193),是人类的朋友。

(5)信末日

伊斯兰教提倡两世兼顾,号召穆斯林既要在现世努力创造美满生活,亦应以多做善功为未来的后世归宿创造条件。《古兰经》以大量节文具体地表述了末日的景象,天园与火狱的情景,以激励人们认主独一,坚定信仰,行善戒恶,要人们确信安拉在末日将复活人类,全面总结清算每个人在现世的表现,根据善恶给以奖惩,善者进天园,恶者进火狱,并告诫人类:“其实,后世是更好的,是更长久的”(87:17)。

(6)信前定

伊斯兰教认为,凡万事万物皆由安拉“前定”(又称主的“定然”),是人的意志不能违抗的。《古兰经》指出:安拉“预定万物”(87:3),“已注定各人的寿限”(3:145)》故多

数经注学家认为,前定应包含在基本信仰之中。伊斯兰教认为,前定与自由意志的相互关系是:既反对极端的宿命论,也反对绝对的人定论,人类对自己的行为,应顺其前定,自负其责。中国伊斯兰教学者王岱舆的《正教真诠》云:“真主造化了人神,并人所用之事物,因为试人之善恶也。成立善恶乃前定,作用善恶乃自由。若无前定,亦无自由。非自由不显前定,然自由不碍前定,前定亦不碍自由,似并立而非并立也。”

门宦(al—Tariqah),伊斯兰教苏非教团[1]分支传入中国西北地区后逐渐形成的通称。最初,这些苏非教团分支都有各自的阿拉伯语名称,或以赞念的特征命名,或沿用原苏非教团名称。亚非伊斯兰学者称之为“托勒格”,西方学者称之为“教团”。

“门宦”一词的渊源,其说不一,主要有:

(1)源于汉族的“宦门”、“门阀”等名称。

(2)源于河湟地区群众所说的“七门八宦”。

(3)源于穆斯林所说的通向真主之道的大门(即真主的召唤)等词。

根据对扬州普哈丁墓的有关记载,南宋末年来扬州的普哈丁是一个苏菲主义神秘派的修道者,他的墓至今尚存。《伊本·白图泰游记》记述,元时在广州一山洞中曾见到有200岁高龄的修道者,到杭州时,在他寄居的“埃及人士欧斯曼·伊本·安法尼之子孙家中”,“有一道堂”,“内有一批苏菲修道者”。明崇祯年间,印度的一位苏菲派学者阿师格来华,留居南京3年,张中曾投师于他,对其讲道内容作了笔记,整理成《归真总义》一书。17世纪苏菲主义各学派从中亚的布哈拉、撒马尔罕传入新疆,形成白山派和黑山派,通称为“依禅”。18世纪以来,库布林耶、卡迪林耶、虎非耶、哲合忍耶等苏菲主义学派,通过海、陆两路,相继从阿拉伯、中亚以及新疆传入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区。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穆夫提、大湾头、大拱北、华寺、官川等支系,以拱北或道堂所在地命名的有毕家场、北庄等;以创始人姓氏命名的有鲜门、张门等;以创始人的形象命名的有胡门等;以拱北众多、建筑宏伟而命名的有大拱北、华寺等,但都不叫门宦。

“门宦”一词始自清中叶,据传甘肃临洮北乡穆夫提第六代教主马显忠(1736~1795),由清朝地方当局委派为“统领”,命其统管河州各教派,群众称其所管为“七门八宦”,但这只是口头传说。光绪二十三年(1897)三月,在河州知州杨增新《呈请裁革回教门宦》一文中始有记载。其他种种有关其来源的说法,在阿拉伯文、汉文文献中尚未发现。门宦一名的出现和被甘肃、宁夏、青海苏菲主义者及一般穆斯林所承认,表明这些支派大多已形成为一种具有宗教世袭制度和特殊地位的“高门世家”。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权力集中、辖区较大并带有宗教神秘色彩的组织形式,存在于回、东乡、撒拉、保安等各民族中。

【发展时期】

门宦在甘、宁、青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分3个时期:

(1)康、乾时期(1662~1795),主要是传入时期,先后出现了11个门宦,而最多的有大拱北、华寺、官川和穆夫提等。

(2)嘉、道、咸时期(1796~1861),为发展时期,先后又形成了8个门宦,如北庄、文泉堂等。

(3)清末和民国时期(1875~1940),为内部分化时期,先后从上述门宦中分立出来13个门宦,如崖头、灵明堂、撒拉教等。

【四大门宦简介】

【哲合忍耶】

亦称哲赫忍耶,中国伊斯兰教苏菲派四大门宦之一。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为“响亮”、“公开”,主张高声念赞颂词,由甘肃武都人心于清乾隆年间游学也门哲赫忍耶道堂(伊本·栽尼道堂)回国后所创传。

哲赫忍耶的教旨是“敬主赞圣”、“遵经从训”。在修持上主张先“教乘”后“道乘”。认为“教”是基础,“道乘”只限于少数有条件或教派继承人才能修持。门宦的领袖称为“穆勒师德”(导师),或称“谢赫”,译称“老人家”也被称为教主,在信众中具有至高权威,受到信众普遍的尊崇,过世后为其建造拱北(陵墓),信众常常前往拜谒(叫做“上拱北”)或举行大规模尔曼力(善事)活动。对伊斯兰教“舍希德”(圣战、殉教)思想信仰较为重视,富于斗争精神,曾数次掀起反对民族和宗教压迫的抗暴起义。

在宗教修持和礼仪习俗上,主要特点是高声念诵“迪克尔”(记主词)和公开举行颂主赞圣的仪式,以“明扬正道”故名“哲赫忍耶”。主麻日只举行聚礼拜,不再举行晌礼拜,该派男性教徒以不留腮须和戴黑白色六角帽为特征,妇女不戴盖头,不蒙面纱。

至清末以来,逐渐分化为北山、南川、沙沟、板桥等门宦,主要分布在西北各省,云南、东北及贵州亦有少数信众。

【卡迪林耶】

中国伊斯兰教苏菲派四大门宦之一。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大能者”。起源于波斯人阿卜都·卡迪尔·吉拉尼所创之卡迪里教团。

清康熙年间由华哲·阿卜杜拉传入甘宁青穆斯林中,后来分化为数支门宦。主要包括甘肃临夏的大拱北、青海后子河拱北、宁夏海原县九彩坪等门宦。门宦领袖称为“道祖”,也称做“真人”。

在教乘上同于一般穆斯林,虔信伊斯兰教根本信仰,遵循《古兰经》和圣训,奉行“天命五功”。道乘修持则以“淡泊持其志,宁静守其心”为宗,以“清心寡欲为修道之功”,“弃绝尘俗为入道之门”。修持方式以静修参悟为主,默诵各种迪克尔词。有少数高级修士,抛离红尘,不求婚配,出访名师,入深山或驻拱北,进行苦修苦炼,禁欲苦修的特征很显著。这种修士也称为“勤炼人”,从民国以来渐渐减少,至今巳很少见。

各门宦以著名拱北为传教中心,主持拱北事务者多称为“当家人”,道统传承实行“传

贤制”。此外,尚有宁夏同心县的石埫岭、固原县的齐门,甘肃的香源堂、阿门等门宦,也属于卡迪忍耶门宦,自称道统源自阿卜都·卡迪尔·吉拉尼所创的卡迪里教团,多为清末至民国初年传入。其道乘修持也主要为静修参悟,但无离尘绝俗出家修道的修士。

【库布林耶】

中国伊斯兰教苏菲派四大门宦之一。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至大者”,起源于中亚人纳吉姆丁·库布拉所创的库不拉维教团。传入时间,一说于明末清初,一说于明洪武三年(1370),由一名外籍传教师穆呼引弟尼传入。此人定居于河州东乡(今临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大湾头,改姓张,躬耕自给。后人为他建拱北于大湾头上,故又称张门门宦或大湾头门宦。

该门宦除遵五功外,主要是静修参悟,幽居山洞拜主,默念迪克尔,静修时间分40天、70天、120天不等。

教徒分布于甘肃省东乡、康乐及皋兰等地。

【虎夫耶】

中国伊斯兰教苏菲派四大门宦之一。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沉静”、“低声”。是甘宁青穆斯林中乃格什板迪低诵学派苏非派门宦的统称,共计包括二十多个门宦(有些现已消失)。

主要有穆夫提门宦、毕家场门宦,由新疆乃格什板迪白山宗著名领袖阿帕克霍加于清康熙初年到达青海西宁时所传,是甘宁青穆斯林中最早产生和形成的两个苏菲门宦。还有鲜门门宦,洪门门宦和北庄门宦。到清雍正年间,甘肃临夏*谢赫马来迟游学阿拉伯归来,创传华寺门宦,这是甘宁青穆斯林中最著名的一支苏非门宦,曾得到广泛传播,信众遍及西北回、东乡、撒拉各族穆斯林地区和陕西、河南、云南的一些*地区,青海化隆县卡尔岗地区的部分藏族和汉族,受谢赫马来迟的传教影响,也皈依了伊斯兰教,信从他的苏菲学派,但这支苏非门宦到清朝中叶就衰落了。此外,又有胡门门宦、灵明堂通贵门宦等,道统虽并非直接源出于乃格什板迪苏非派诵学派,但受其影响较深,教义思想和礼仪制度与上述诸苏非门宦大致相同,故也称为虎夫耶苏非派。

【门宦制度特征】

【门宦教义特征】

各门宦教义上信奉逊尼派,在教法上信守哈乃斐学派的主张并以苏菲著作《米尔萨德》、《麦克图巴特》等经典为认主和必修的课本外,还有以下共同特征:

(1)崇敬教主,以教主为“老人家”,认为他们是引领教众走上正道的“赫海”,甚至认为教主是能够创造和显示各种“凯拉玛特”(即奇迹)的“吾里”(即真人)。教众对教主唯命是从,凡事必须听教主的“口唤”。从精神生活到世俗生活都受到教主的影响。教主管辖许多教坊,并委派“热依斯”和阿訇管理清真寺教务。

(2)为门宦创始人、掌教人及其家族成员、门生修建墓冢——拱北。各门宦创始人如大拱北的祁静一、穆夫提的马守贞、华寺的马来迟、库布林耶的穆哈伊丁等逝世后,教众在其墓地都修建有拱北,有的建有类似衣冠冢的墓地,也尊之为拱北。有的给各代掌教人建拱北,有的给掌教人的家族成员或其得意门弟子也建立拱北,甚至给与本门宦有关的阿拉伯或中亚传教士也修建拱北。拱北已成为门宦的宗教象征,一般都在人去世后才修建。现在甘肃省玉门市的吾艾斯拱北,是当地穆斯林为纪念七世纪来华传教的宜教师吾艾斯修建的墓地,与门宦拱北无关。

(3)有严密而又系统的道统继承制。为了门宦的继承和发展,各门宦都建立有自己的传承世系,称为“道统”。这种道统既上承某个苏菲教团的创始人和其思想主张,又代代相沿相续,脉络分明。其方式有子孙世袭、家族世袭和传贤继承3种形式。华寺、穆夫提、北庄等门宦都是子孙世袭。哲赫林耶在第三辈教主以后,也演变为子孙世袭制。戛迪林耶则以传贤方式继承教主。大拱北、洪门、丁门、韭菜坪、灵明堂等门宦都坚持这一传统。家族继承则以保安族的高赵家门宦为典型,其创建人马叶哈雅之后的3代教主,无论男女都在家族内相传。各门宦都非常重视其道统,都有神秘的口头历史传说;有的还有正式的书面记载,如《哲罕耶道统史传》等。

(4)重视道乘修持。道乘修持即宗教修炼,各门宦都非常重视。其修炼道路和阶段,一般分为3个品级:教乘(即六大信仰和五大天命功课)、道乘(即各种苏菲神秘主义的功修)和真乘(即通过明心尽性等修炼步骤,达到出世及人主合一的精神境界)。在道乘修炼中,各门宦既根据各个苏菲家的不同修炼方式与仪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中国儒、释、道3家的思想因素,表现出不同的要求,如虎非耶主张“道(乘)教(乘)并重”,戛迪林耶主张“道(乘)中有教(乘)”,库布林耶主张“道(乘)教(乘)并举”,哲赫林耶主张“先教(乘)而后道(乘)”。所有门宦都非常重视和醉心赞念“迪克尔”,不同的门宦有不同的赞念方式,且都颇具神秘色彩。

【门宦的相关问题】

1、认为门宦不是教派,而是一种以“始传者子孙世世为掌教”做为基本特征的宗教制度,这种制度既是教主而兼地主的制度,又是一种“世袭罔替”的封建特权制度。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门宦”二字是“沿用汉人‘宦门‘‘门阀‘等名词,来标明一种世袭的身份、地位与特权”[1]。《回*族问题》、《*简史》及《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基本上持这种观点。

2、认为门宦与格底木、伊合瓦尼一样,同是中国伊斯兰教教派。他们在基本信仰上属逊尼派,在教律教法上属大伊玛目哈乃斐学派。在教乘修持上,与格底木、伊合瓦尼基本一致,在道乘修持上则有所不同,格底木、伊合瓦尼等重视教乘修持而不重视道乘修持,门宦各派则程度不同地都重视道乘的修持,因此在宗教仪式上也与重教乘各派有所不同。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门宦”二字既有“权门阀阅”之意,也有标新立异、另立门户之意,“门宦”与“门户”词意相近,“都表明一种家族或一种集团势力”,因此,这种观点认为以世袭制产生为最重要标志的哲合林耶门宦制度“恐怕要算一个最典型的门宦制度了。它集中表现了西北*伊斯兰教门宦的封建实质,发展到了最高形态。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一种神权与俗权合一、土地剥削与宗教榨取相结合、教主兼大地主的特殊的封建制度,可以说,它是伊斯

兰教的神秘主义与中国封建制度相结合的产物。”[2]勉维霖同志在其所著《宁夏伊斯兰教派概要》中及《撒拉族简史》的作者均持此观点。

3、有人认为,门宦“是指信仰伊斯兰教的教长(伊玛目)与教徒(穆斯林)所属的,宗教上相互有一定联系,经济上相对各自独立的宗教集团,也可看作宗教单位。这种宗教集团一般以清真寺为单位”。这种观点反对门宦制度说,认为门宦不是制度,既不是地主兼教主的制度,也不是以始传者之子孙世袭掌教为主要特征的封建特权制度,“门宦”一词不是沿用汉人的“宦门”“门阀”等词,也不是在中国伊斯兰教内部产生的门宦制度。门宦是受外国伊斯兰教苏非派或什叶派中的栽德派影响而形成的。“门”是由阿拉伯语“巴布”一词而来,意为“神圣之门在召唤”,故“门宦”一词实应写作“门唤”[3]。

4、也有人认为,门宦是中国伊斯兰教的修道派,是苏非派在中国社会条件下的特殊表现形式。他从“托钵僧”一词“原意为‘门‘,具有‘寻求门户‘的意思”出发,将门宦分为“寻求门户时期的门宦和门阀教主时期的门宦”两个发展阶段。寻求门户时期的门宦是早期门宦,既指办道者寻求信奉者和办道资金,也指教徒寻求导师以指导自身的精神修炼,这两者综合便是早期门宦“寻求门户”之意。这时的门宦并不存在“门阀”和“高门世家”的含义。随着办道者声誉的提高、信众的增加、办道场所的兴建、道乘修持者队伍的壮大以及教民在宗教生活上对办道者依附的加强,寻求门户时期的门宦迅速转化为门阀教主时期的门宦。这是门宦发展的第二阶段,也即是门宦由兴盛走向衰落阶段。[4]

5、《宗教词典》将门宦释为“解放前中国伊斯兰教一种封建家族式的神秘主义派别和宗教制度??‘门宦’一词相传由中国古籍中的‘门阀‘、‘宦门‘两个词的第一个字合并而成,用以表明其权势和地位。创始人和首领被尊为教主(或道祖),因其身份、地位、权力多为世袭,后逐渐形成为宗教领袖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