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教育经典 演讲稿

品味教育经典---为成长插上双翼

我并非出身于书香门第,打小我就对阅读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19xx年师范毕业后分配到农村小学任教。那所小学是单轨的,全校共有9位老师,大家基本上是上完课就赶紧回家干农活。环境影响人,说实话那几年我也没有阅读过几本教育专著,庄稼活到是干了不少。

20xx年,学校撤并,我带着浓浓的乡土味来到镇中心小学。静下心来,环顾四周,发现身边的新同事和我有点不一样,我明显感觉到他们身上带有一种书香气息,这令我特别羡慕。碰巧,那年学校开展了一次“青蓝赠书活动”,大会上,老校长郑重的将一本《教育漫话》递到我的手上,并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双手接过书,使劲地点了点头。我还清楚的记得,那天晚上我没有回家,在学校宿舍将就着对付了一下晚餐便认真阅读起《教育漫话》这部书。

应该说《教育漫话》十分通俗易懂,书中既没有艰深难懂的理论,也没有晦涩的学术概念,作者有如在和亲朋好友话家常,语调亲切平和,道理简单明了。但是毕竟我不好阅读,勉强坚持了个把小时,便开始昏昏欲睡。可就在我想掩卷放弃的时候,突然,一句话映入我惺忪的睡眼,对于这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就在那一瞬间,我有一种触电的感觉,猛然间觉得自己大汗淋漓。我一口气又将这句话读了好几遍,回顾自己前几年的教育教学,我如坐针毡。这句话当时真的引起了我的警醒,于是就在那一夜,生平第一次极其认真且虔诚地阅读完一整本的书。

可以说《教育漫话》这部经典就是我的领路人,她一下子把我引进了阅读的世界。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如饥似渴我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教育——财富蕴藏与其中》、《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培养反思力》、《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等等大量的教育

经典书籍。通过阅读,我认识了开西方“启发式谈话法”的一代先河,千百年来无人能出其右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我认识了提出“教师必须以父母般的态度对待儿童,并彻底了解儿童能力的差异和倾向。惩罚、鞭打,乃至嘲讽,只能使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教师的鼓励和榜样是使学生学习成功的有效方法”的西班牙教育家昆体良;我认识了重视系统知识的学习、重视教师的作用和重视教科书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我还认识了完整地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的中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通过阅读,我开始走上了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同时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要想成长,必须读书。如果说,现在的我对于教育还算有些粗知浅见,那么,要感谢教育经典——那样多的巨人肩膀,为我提供了能够登高远望的平台。设身处地去感受理论的指导意义,并用想象去填补、用实践去充实,品味作者的用心,思考作品的意义,发展作品提供的精神空间。这样的阅读是真实的,也是快乐的,是实用的,也是长效的。当然,作为新一代的教师,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去领悟大师在教育实践中所提炼出来的宝贵经验,更重要的是去实践应用,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受益!

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以书为友,学会在阅读中经营生活,迟一天,将会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早一天,就多平添一分人生的精彩。对于经典,我想要保持最本初的美好感觉。当我在寻寻觅觅中遇见,我会一如既往的读思,发现,重温??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清楚自己的专业成长刚刚起步,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很远,今后,我仍要通过读书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还等什么?读书吧!

 

第二篇:品味教育经典案例[1]

船长几岁了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一位法国教育心理专家曾给上海的孩子出了一道题目:“一艘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那么船长有几岁?”19xx年,用这则笑话测验我国沿海某市的小学生与初中生,结果做出答案的竟达90%,即使在上海某重点中学的高三年级,也还是有10%的学生得到75-32=43岁的答案。只有10%的学生认为此题十分荒谬,无法解答。当然,这10%的学生答对了,因为该题目只不过是一则欧洲笑话,不可能有答案。而同一道题目在法国小学做实验时,超过90%的同学提出了异议,甚至嘲笑老师是“糊涂”蛋。

无独有偶,前些时间我在报纸上看到了类似的事:今年中考某市物理试卷中出现了一道错题,结果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尖子生为此题大费脑筋,花了许多冤枉的时间,考试结束了试卷却还没做完。

为何他们会这样死缠烂打?为何他们不敢怀疑题目有错?为什么学生不相信自己?就因他们相信老师不会出错题目,就因他们习惯了长期的题海战术,习惯了有题必解,习惯了平时老师挖空心思设计的怪题、偏题,习惯了以老师、书本为权威,唯独少了一点批判,少了一点质疑,少了一点思辨,少了一点自信。

无庯置疑,我们的学生解题能力是高超的,只不过这并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在长期的反复训练中形成的纯粹的技巧性东西。

俗语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在教学中,我们是否真正把发现问题的空间留给了学生?是否真正珍视学生的反叛精神?是否让学生把问题带进课堂又带到了课外?静下心来,反观一下我们的教学,恐怕有时并非如此。当然,造成这样的局面,责任并不全在于教师,个中原因,一言难尽。再拿我们自己来说,是否有这样的问题意识?是否有这样的思辨意识?答案也不肯定。如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凡上课就来个小组讨论,也不管有否需要;再如提倡阅读教学不能进行繁琐的分析,就连必要的分析也给免了;又如写一篇文章,总要引用某权威的观点,也不考虑一下这观点是否正确,是否适用全部……

为了让学生走出解题的怪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该从我们自己做起。

兔子应当在哪里?

案例:在幼儿园的教室里,教师让小朋们做“找家”的游戏。黑板上画着一块草地、一条河和一棵树。讲台上放着三样玩具:一只白兔、一只鸭子、一只猴子。看完题目,小朋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一个小男孩走上讲台,这个看似机灵的小男孩这样做了:小白兔被放在了河里、小鸭子被放在草地上、小猴子放在半空中……教室里顿时发出了哄笑声,大家都争着要到讲台前纠正小男孩的错误。后来,小男孩举起了手要求发言:“老师,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在一个夏天的午后,天气很热,小白兔在草地上玩得满头大汗,它实在受不了了,就跑到河边,一看小鸭子那么舒服地在水里游,小白兔就?扑通?一声跳下河,没想到它根本不会游泳,很快就沉下去了。而小鸭子救不了小白兔,所以它就爬到岸上拼命喊:?救命啊?——小白兔落水了,快来救啊!树上的那只正在打瞌睡的小猴子被救命声惊醒了,一看情况危急,就一下子从树上跳了下来,所以在半空中……”小男孩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看了这个案例,不禁想起了几天前发生的一件趣事。四岁的小外甥到我家做客,伸出他胖胖的小手,捏着拇指和食指,竖起另外三根小指头问:“姑姑,这是什么?”我想也不想就说:“表示三个。”“不对,这是古井。”小外甥哈哈大笑。我定睛一看,拇指和食指围成的果然是井口的形状。我居然掉进了小淘气的陷阱。这时,儿子也挤了上来,做出像小外甥一样的动作问我:“这是什么?”“不是刚答过吗?去,去,去,我才不会再上当。”儿子央求道:“好妈妈,您就再回答一次吧。”“好,好,好,竖起的三根手指表示三个,其它的两个手指围成的是井口的形状。”我想这样的回答肯定是万无一失了。“哈哈,回答错误,扣10分,拇指和食指围在一起表示?0?”。唉,小机灵鬼又一次害我马失前蹄了。我不由得感叹:大人的想像力已经不如孩子了,我们正在一步一步远离孩子的世界。

儿童的视角是独特的,儿童的想像是丰富的。教学时,对于一个看似荒谬的答案、想法,我们绝不能给予简单地否定,或者是置之不理,更不能认为孩子是在故意和你捣乱而大加批评。我们应该蹲下来,尝试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我们应该耐心地等待花开的声音,给孩子一个表白的机会;我们应该给孩子想像的一片天,让他们自由地去飞翔。

自由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空间

“自由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空间”——马克思这一穿越几千年时光的名言依旧熠熠生辉。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个实验。他把实验者分为三组,练习投掷飞镖。第一组的人连续二十天,每天都不停地练习飞镖掷向标靶,然后把第一天与最后一天的得分记录下来。

第二组的人只在第一天与最后一天进行飞镖练习,其余时间每天用二十分钟“想像”——假想自己瞄准、投掷及修正等动作。第三组的人只在第一天与最后一天进行实际的飞镖练习,此外未做其他任何练习。

结果心理学家发现第一组的实验者最命一天命中率,较第一天的提高了30%,第三组则一点也没进步,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第二组的实验者,竟也提高了30%。原因很明显,第二组的人学得最轻松,效益最高,因为他们既有练习的机会,又有思考的空间。

这一有趣的实验给我们提供了很大启示——自由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空间。

如今,教师的压力大已是不争的事实。超规模的班生比例,堆积如小山的作业、课外辅导、突如其来的下班加班等已基本上主宰了教师们的无数法定休息时间;而名目繁多的培训:普通话培训、计算机培训、新课程培训、WTO培训、还有“不参加继续教育则不聘用” 的周期性、形式性、长期性的“继续教育”更是令教师们应接不暇,挤占了晚上、周末和节假日时时间,使教师不堪重负。没有自己主宰之自由空间,即使是铜身铁躯也会有倒下去的一天。所以校长治校,勿必要给教师创设宽松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框框条条,让教师从重负中解脱出来,以更健康的身心、更轻松的状态取得更高的工作效率。

教师是这样,学生亦如此。在学校,未能逃脱应试教育指挥棒的主宰,满堂灌、机械训练、题海战术、为培养英才的高强度训练等仍旧真真切切的存在。五天的学习时间不轻松。双休日家长也不放过,英语、绘画、舞蹈、书法、乐器、声乐、数智、作文等培训样样都想让孩子参加。上午学英语,下午练数智,晚上还得加班弹吉他,这绝不是夸张,是身边一个孩子的一日安排。孩子那柔弱的双肩能否承担起这样的重负?不敢想像,如果有一天,不能承受生命之重会有什么事发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孩子,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成长,是我们每个教师、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你的同桌今天哪儿去了

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叙述了这样的心理过程:我是一位不被人关注的学生,我在班里似乎是不存在的。老师从来不关心我,同学也从来不理我,甚至连我分给的他们的糖果都不吃。我感到很孤独、很无助……有一次上课时,我的老师朝着我的座位走来。我想,这位老师一定是来关心我的,他也许会问我学习遇到困难了吗?作业会不会做?可是,老师走到我的身边,平静地问了我一句话,差点把我给气死——“你的同桌今天哪儿去了?”从此,我恨这位老师,我决心不跟这位老师讲话。

“被人关注”——这是学生多么强烈的心理需要啊!也许案例中的老师的只是一时疏忽。但是,这一无心之过却使一颗幼小的心在孤独的角落里品尝着忧伤、痛苦,甚至产生了对老师的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在教学生涯中,是否也有被我们遗忘的角落?是否也有被我们无心伤害过的心灵? 也许有的,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罢了。过去的错误已经无法弥补,但千万不能再让错误继续下去。关爱学生,不应只是“关心和爱护”,还应该理解为“关注和爱护。”一个点头、一声鼓励,一次提问,一个微笑,一回拍肩,哪怕是一次温柔的批评都可以让学生享受到被人需要、被人关注的幸福。请不要吝啬我们的爱心,每一天,每一堂课,让关注的阳光撒遍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被人关注”——是人类的天性。教师也同样需要被关注。老师是很容易满足的,无论多苦多累的工作,他们都乐意承担,不计报酬,不计名利,只要领导的一声问候,一个关心就可以了。可是有些领导不知是被事务缠身还是什么原因,很难有时间,有机会走进教师中去,对他们的工作表示关注,对他们的生活表示关心。我想有很多老师工作中的烦恼,都是来自于领导对自己的漠视。如果想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关注是最有效的手段。这样的低投入高产出,校长们何乐而不为?

“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他一生中的困难最多,对别人的伤害也最大。所有人类的失败,都是出自于这种人。”这是著名心理学家亚佛亚德勒说过的一句话,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点启示。

白纸与黑点

在非洲加纳的库马西寄宿学校,一位老师走进了教室,他先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盯住黑点,拖着长音异口同声地喊到:“一个黑点。”老师非常沮丧,严肃地教训学生说:“难道你们谁也没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他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白点。”老师高兴地笑了:“孩子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

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教学上,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个体是一个有着多种需要、多种文化层次需求的特殊群体,由于个体心理文化知识前结构的不同,由于智能的差异性,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认知状态。教师评价学生,对其不足,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宜斤斤计较,要善于在学生不足的背后看到“亮点”。成绩不佳,但可能学习认真;朗读不流利,但可能声音响亮;作文写得不具体,但可能条理清楚——看不足要用凹透镜,看优点要用凸透镜,要在评价中让学生的每一个亮点逐渐亮起来,让学生树立自信,悦纳自我。

被人轻视的美

乍看这个题目,或许你会心生困惑,或许你会以为这是阿Q精神,但下面的故事却证明事实并非如此:

19xx年,美国教育界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位名叫哈钦斯的年轻人,竟受聘于全美第四名的芝加哥大学校长,他当时才30岁,真不可思议!

一些年长的教育学家不以为然。各种批评纷至沓来:“他太年轻了!”“他没有经验啊。”“他的教育理念是荒谬的!”最后连报纸也不能保持客观,加入了这场攻击。

他上任那天,一位友人对哈钦斯的父亲说:“今天的报纸上连社论都在诋毁你的儿子,真令人惊讶!”哈钦斯的父亲回答:“真的是很严重,不过我们都知道,死狗是没有人要踢的!”

“死狗是没有人要踢的!”这是一句令人深思的话语。假如一个人的身上不存在这种成就与年龄、资历的巨大反差,谁会对你做出强烈的怀疑和抨击呢?

一个不做事的人是永远不会做错事的,一个不说话的人是永远不会说错话的,但是他的生活却如一潭死水,泛不起一点浪花。相反,一个多做事、多说话的人会犯下很多错误,说错很多话语,但错误却证明他的存在,他的思考,他的人生价值。

无论别人的诋毁多难听,一个能引起争论、引起非议的人也是鲜活的,成功的。他能把别人的目光吸引到自己的身上,就证明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人们的轻视、批评、指责,恰恰从反面证明了这个人的才华,证明了这个人的做事能力。

祖庆自从加入论坛,就成为一个风云人物。特别是《詹天佑》一课,引起了众多的非议,鸡蛋多于鲜花,批评多于掌声。后来的几场辩论,反对者也甚多。对此,心中有过不平,有过迷惘,有过感叹。今天读了这个故事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实力、他的才华而引起的。我们大可不必为那些看似不公平的话语而忧心忡忡了。

不管是何人,一生中都会经历被人轻视、被人批评、被人误解的日子。当我们能把它看成一种激励、一种鞭策的时候,轻视也会变成一种美。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比有人在议论你更为糟糕,那就是没有人议论你。”彼得如是说。

登楼梯效应

心理学家DH查尔迪尼曾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他替慈善机构募捐时,先对前部分人附加了一句话:“哪怕一分钱也好。”而对后部分人则没说此话。最后发现,从前者募捐到的购物是从后者募捐到的购物的两倍多。

查尔迪尼分析认为,对人们提出简单的要求时,人们很难拒绝,否则怕被别人认为自己是不通人情的“小气鬼”。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再向他们提出较高要求,此时人们为了保持认识的统一和给他人留下的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的要求。这称之为“登楼梯效应”。

“登楼梯效应”在教育教学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有回我教五年级,布置学生写作文,有些学生总是三言二语,应付了事。我非常生气,把他们叫过来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并在班级里规定:从今以后,每篇作文字数不得少于400字。可是效果并不明显,个别学生根本不把我的话放在眼里,依旧我行我素。我想:可能是400字的要求对于个别学生来说还是太高了,或许降低一下门槛他们就可以做到了。于是,我找来这几个学生,向他们提了个小小的要求:这次的作文比上次的作文多写两句话。没想到他们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并落实在行动上。我见这一招管用,每回要写作文时,我就故伎重演,没想到屡屡得逞。这样,学生的作文由三句变成了五句,由五句变成了七句……最后,渐渐也能进行“长篇大论”了。

对于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缺点,如不爱举手发言,不按时完成作业,不爱看书,常写错别字等等,常使用“登楼梯效应”,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步不可能登天,性急吃不来热泡饭,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进行循序渐进地辅导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积沙可以成塔,积腋可以成裘,滴水可以穿石。日积月累,量变就能产生质变。从今以后,当我们对孩子提出一个要求时,请不要忘记“登楼梯效应”。

一只青苹果

很多年以前,一位孤身在沙漠上行走的人,突然遇到大风暴,把他所带的装有干粮和水的背包卷走,他迷失了方向。他翻遍了所有的口袋,只找到一个青青的苹果。

他紧握着这只青苹果,独自一个人在沙漠中寻找出路,每当他快倒下的时候,总是在心里默默地念着:我还有一只苹果!终于,历尽艰辛的他走出了沙漠。那个始终未咬过一口的苹果早已干巴得不成样子。

这只神奇的青苹果,就是信念。有了它,高高的白杨傲然挺立于沙漠戈壁上;有了它,双目失明的人们看到了初升的朝阳;有了它,毛泽东成功解决“如何革命和如何夺取政权”的历史性课题,率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给学生一个青苹果,让他们永远对未来充满希望,让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就如一首歌词上写的:

陆地淹没了,你就在海洋上飞翔

海洋干涸了,你就在天空上飞翔

天雷滚动了,你就在火焰中飞翔

火焰熄灭了,你就在苦难里飞翔

如今,我们正处于课程改革的大潮流中。任何一场改革都是痛苦的,都是在艰难中前行的。驾轻就熟的东西可能派不上用场,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可能会被否定,甚至是原来认为“成功的经验”将被推翻……我们会迷惘,我们会困惑,我们会痛苦……但只要我们心中拥有一个青苹果,这一切困难就不会阻碍我前行的脚步。罗素说过:“人的一生很象在雾中行走,远远望去,只是迷雾一片辩不清方向和吉凶。可是,当你鼓起勇气放下恐惧和怀疑,一步一步向前走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每一步之后,你都能把下一步看得清楚一点。往前走,别站在远远的地方观望,你就可以找到你的方向。”

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只青苹果,面对困境,永不言放弃;面对痛苦,仍微笑如花。

自主是合作的前提

当今社会,“合作”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时髦用语,人人都在讲“合作”,事事似乎都离不开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一直以来,我也认为:与人合作不仅是生活的需要,而且是生存的需要,但有个故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相传澳洲有位动物学家,从亚马孙流域带回两只猴子,一只硕壮无比,一只瘦小纤弱。他把它们分别关在两只笼子时每日精心喂养,以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一年后,大猴子莫名其妙地死掉了。为了不中断研究,他又带回了一只比原来更大的猴子,可是不到半年又死了。

为了解开这个谜,19xx年,他重返亚马孙河,对那儿的猴群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凡是体大健壮的猴子,人缘关系都比较好,其他猴子弄到食物时,它们总能分享到一份。这类猴子一旦被抓住,却很少活过一年。那些善于闭目养神的瘦小猴子,由于不入群很少分到同伴的食物,但被捉住后却能长久地活下来。

亚马孙的大猴子为何死了?是因为他们缺少独处的生活。长期的合作与依赖,使他们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离开生活的群体也就呜呼衰哉了。由此想到,合作是生活的需要,合作能使人过得更好,使事情做得更成功,但是合作的前提是独立自主,没有独立自主的合作是一种依赖性的合作。

人类种种伟大的发明,几乎都是始于独立思考、善于钻研。现在我们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把自主摆在首要的位置。没有自主的深入感悟,也就没有合作时智慧的碰撞。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才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能读书的能力,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深入读书,自主感悟,获得独立的见解。一遇到问题就合作,只会人云亦云,没有个性。记得有回听一年级的课,教学生字时,老师说:“你们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可以和同桌合作,可以查字典,可以请教老师。”当时听了感觉很不妥:怎么一下子就让学生合作、请教他人,自己还没动手做就想请别人帮,长此下去,怎么了得?须知别人能帮得了一时,但帮不了一世。遇到困难应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求助也不迟。

缺少合作的生活是一种缺陷,缺少独处的生活则是一种灾难。让我们记住,自主是合作的前提。多一些独立,少一些依赖,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工作都是如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