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 人才与创新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人才与创新。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中国的教育一直都在强调创新,各种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创新大赛也层出不穷,比如前一段时间在座的很多人参加的“大挑”,电子设计大赛等等。但是从各种比赛或者国家专利局统计的数据来看,创新离普通的大学生似乎还是很远。上学期有的班做毛概社会实践调查,题目就是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调查,我还帮别人填过一份。最后他们的统计结果中显示,参加过像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或者类似比赛的人占了不到受访人数的10%。历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获奖者中大学生也寥寥无几,反倒是有很多知识范围远不及我们的小学生、中学生。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哪去了?

原因我认为有两方面。

首先中国高等学校现行的教育方式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继承性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不够。经历了小学、中学,我们学会了如何参考例题来解决试题,在生活中的棘手问题面前想不出新的办法来解决。许多大学生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唉声叹气,缺乏行动的信心和勇气;或者在实践活动中,半途而废,不了了之。就像三航杯创新大赛,我收的报名表有80份,但收到的实际作品只有20份。

这些现象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因此追究起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缺乏,教育体制固然难辞其咎,但很多大学生自身的忽视和不屑一顾更可怕。他们总觉得创新似乎是精英们的事情,或者将“创新”束之高阁,或者安之若素,甚或讥讽一些喜欢思考、喜欢动手的同学。当别人取得成绩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创新是这么简单!

既然找到了原因,那下面就来先来谈一下我们自身应该如何看待创新。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设有专项经费,经费由教育部拨款、学校配套、教师科研经费或社会捐助等组成,资助经费额度每个项目不少于1万元,经费由学校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严格遵守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2、申报项目被学校审批立项后,学校将划拨50%的资助研究经费用于项目启动实施,项目中期检查通过后,再拨付余下的50%经费。 3、资助经费主要用于与课题研究相关的项目支出,如文献资料的收集、查询、打印或复印,实验材料和试剂药品的采集和购置,调查、走访等

学校政策

1、学校将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实验场地、设备等方面支持,各类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面向学生开放,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对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负责人及参加者,学校颁发结题证书。对阶段性成果突出的项目,主要完成人可按照《南京农业大学关于奖励学分的暂行规定》申请奖励学分。 3、学校对于指导教师给予一定工作量补贴,补贴标准为15--20学时/项/年,项目结题验收后一次性核定。对精心指导、认真负责、且成绩突出的教师,学校将进行表彰奖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