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讲稿

应用文写作

授课讲义

第一章 绪论

一、写作概述

1、写作与文章的概念

写作是使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过程。

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独立成篇的有组织的书面语言。

2、写作的涵义

1)写作是一种行为过程

2)写作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3)写作是一种工具和手段

3、日常写作的两种情形

1

奉命——赋得

(起于外力推动或实用的需要)

自主——偶成

(触兴而发全凭文兴,情思奔涌无外力

推动)

4、基础写作与应用写作

——属于写作教学的两大门类

1)基础写作——学写作文(打基础)

应用写作——写应用文(重实用)

2)基础写作的基本理论框架

确立主题(命题炼意)

选择材料(取材聚事)

安排结构(谋篇布局)

恰当表达(表现手法)

锤炼语言(遣词造句)

选用文体(确定衣冠)

二、写作的功用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

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曹丕

2

中国:

言志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 载道 (表达政治观点)

代人立言(为他人、为工作)

(世间也有许多匹夫匹妇在幸运的时会中,偶然发见生死是一件沉痛的事,或是墙角的一片阴影是一幅美妙的景象,可是他们无法用语言文字把心中的感触说出来,或是说得不是那么回事。文人的本领不只在见得到,尤其在说得出。说得出,必须说得“恰到好处”,这就需要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由这敏感,他才能找到恰当的字,给它一个恰好的安排。

——朱光潜 )

外国:

发展思想(写作过程能帮助你把零乱

的思想条理化,使你的想法经过提炼而清晰起来,并且进一步发展你的思想。

——美 韦斯特《提高写作技能》 )

传播思想(如果你善于写作,那么你 3

就可能使一个千里以外的人——或者是还没有出生的人——了解你的想法,你的感受。

——同上)

帮助生存(作为作者的现代美国人,写包围着你。写还以好几百种其它形式来袭击你。对于一个富于智力的人来说,因为不能写而无法保护自己,保护人类,保护世界,那可就是更悲惨的事了。

——同上)

当代社会应该把记住最重要的大事有无五件,其中之一是“在这个文字密集社会里,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巧。 ——约翰。奈斯比特 《大趋势》

美国的写作危机:

学生的写作能力看来是停滞在一个令人沮丧的水平上了。这种情况正好发生在对写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等到公元二000年,现在的学生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时候,社会对写作的要求,就会比现在更紧迫多了。 4

——美国基础教育委员会主席 阿。格雷厄姆

古代《神童诗》与巴尔扎克的座右铭: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彼以剑峰未竟之事业,吾以笔继之(刻于拿破仑塑像的底座之上)。

三、写作能力的构成要素

1、观察能力(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要发现他们的不同,观察必须非常细致,这样才能区别他们各自的特征。

—— 法 福楼拜)

2、思维能力(深刻思考,独到发现)

3、阅历与知识(丰富的人生积累,宽深的知识面)

四、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1、理解和掌握写作理论

2、广泛阅读

阅读对于写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 5

方面:

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思想;还可以吸取和丰富写作材料;

又是掌握写作规律,学习写作方法的有效途径;

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勤于练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

4、丰富学养,提升素质(开阔视野,拓宽人生)

附:应用写作的十大功能

管理功能

中介功能

告知功能

协调功能

导向功能

知照功能

凭证功能

规范功能

联系功能

6

交流功能

作文练笔

读神童诗,写读后感。(800字以上,自拟标题)

神童诗

天子重英豪,

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

尽是读书人。

学向勤中得,

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

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

男儿当自强。

??

一举登科日,

端的是男儿。

(劝学) 文章教尔曹。文章可立身。萤窗万卷书。平生志气高。暮登天子堂。双亲未老时。万般皆下品,满朝朱紫贵,三冬今足用,别人怀宝剑,将相本无种,锦衣归故里,7

第二章 写作与主题

一、主题的概念

1、定义——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贯穿在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包含了作者在文章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

2、溯源

中国 古人称之为意(意在笔先)

立意

主脑

西方 主旋律:作品中处于显著地位的旋律,表示完整或相对完整的思想,是乐曲的核心,作为音乐结构和音乐发展的基本要素,自始至终贯穿整个乐章。

二、主题在文章中的作用

1、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没有主题的文章便失去认识价值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 8

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为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 王夫之)

云 (唐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

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云 (唐 郭震)

聚散虚空去复还,

野人闲处倚筇看。

不知身是无根物,

蔽月遮星作万端。

(天下之事,散在经传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

—— 苏轼)

9

2、主题是文章的统帅

主题决定文章材料的取舍

主题支配文章的谋篇布局

主题决定文章的表达方式

主题影响文章的遣词造句

三、主题的产生

—— 来源于生活

(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聚在他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他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个形式。 —— 高尔基)

产生主题的两种情况

先有素材后有主题

先定主题再找材料

四、确立主题的要求

主题要正确

符合真实情况

符合科学规律

导向积极向上

10

主题要集中

一文一个主题

意多乱文

主题要深刻

揭示本质

反映规律

启迪世人

主题要鲜明

—— 明确的倾向性

直白 显露 一目了然 不隐晦

五、提炼主题的方法

提炼,就是从大量的原始材料中,经过陶冶、熔炼,提取出有用的精华的东西。 (提炼主题,乃是对事物之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雨飞跃)

例如:《白毛女》之主题的提炼

1、必须立足全部材料

从实际材料中提炼

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2、提炼事物的本质

11

摒弃表象,发现本质 应站在时代的高度

3、着力选取新的认识角度 从不同角度思考、观察 从新的角度

4、进行反复提炼

第三章 写作与材料

一、 材料的概念

材料是在文章中表达主题的事物、观念、景物、事例、数据、道理等。

材料不仅指用于具体文章的材料,也指在作者写文章之前收集准备的材料。

二、材料的作用

1、材料是提炼和形成主题的基础

2、材料是表现和深化主题的手段

3、材料是构成文章的血肉

三、材料的收集

1、途径

12

从生活中捕捉、发现材料

(观察——全神贯注,凝神静想

体验——用全身心去感受

调查——到现场看,找知情者问)

从阅读中汲取材料(报刊、图书、网络)

2、要求

多——多多益善

全——全面细致

精——够用(恰到好处)

四、材料的选择(要求)

1、切题——切合表现主题的需要

2、确实——真实、准确

3、典型——具有代表性、普遍意义,有力地揭示事物的真相,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4、新颖——有新鲜感,能给人新的触动。

5、生动

运用之原则

博采 精鉴 严选 活用

13

第四章 写作与结构(谋篇布局)

一、结构的概念

1、由来

中国古代写作理论 谋篇布局 日本 建筑学的术语

概念:结构是文章的内部构造,又称为谋篇布局,就是根据一定的原则、要求,将文章的内容、观点有步骤、有主次地加以组织、安排,使文章成为有机、统一的紧密整体。

言之有理 主题 无形、抽象

言之有物 材料 有形、散杂

言之有序 骨骼 有形、构架

14

二、结构的原则

1、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

记叙文:阶段性、顺序性

议论文: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2、必须要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 —— 妥帖、巧妙、恰当

三、结构的具体内容

三方面

段落与层次

过渡与照应

开头与结尾

(一) 段落和层次

1、 定义

段落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具有换行另起的标志,使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表达时由于转折、强调、间隙情况所造成的文字停顿。 别称:小节、自然段

层次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是文章展开的步骤,是客观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人 15

的思维发展的阶段性在文章中的表现。

别称:部分、大段

2、 区别

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

段落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

3、 联系

层次大于段落(一般情况下) 层次等于段落(少数)

层次小于段落(特殊)

4、 安排层次的方式

记叙类文体 以时间为序(纵式)

以空间为序(横式) 时空交错(纵横式) 逻辑为序

议论类文体 并列式—平行、并列

总分式—先总述、后分述 递进式—逐步推进, 层层深入

5、段落的作用

逻辑地展示作者的思维进程 便于读者阅读理解

形成文面的建筑美

16

特殊段落有特殊的效果

6、划分段落的原则

(1)强化两性——单一性,完整性

(一个中心,一个意思,一段内讲完)

(2)注重联系——文气不断

(内在的逻辑联系)

(3)讲究匀称——长短合宜

(不可过长或过短)

(4)用段中主句(将一段的中心内容用凝练的一句话概括出来,以显示段旨)——便于写作与阅读

(二) 过渡与照应

1、 过渡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过渡是指文章中的衔接与转换 作用:承上启下、上下连贯、畅通文脉

2、 需要过渡的几种情况

文章中需要转换时需过渡

文章的表现方式或表现形式发生改变时

3、过渡的方法

用词语

用句子

用段落

17

4、照应(呼应)

——是指文章前后内容的关照和呼应 作用:

能帮助读者了解文章脉络层次间的联系

交代清楚文章中的因果联系 使文章内容严密、严谨

5、照应的方式

首尾呼应

前后呼应

文题呼应

(三) 开头和结尾

1、 开头的作用

文之开端,展开主题之起点

对读者理解全文有引导、吸引作用

2、 开头的要求

简洁、切题、不俗

3、 开头的方式

平实型 开宗明义——直奔主题 交待因由

言归正传

介绍事物

18

艺术型 描写环境 抒发感情 引用诗文 平中见奇

4、结尾的作用

收束全文,强化主题增强说服力、感染力

5、结尾的要求 自然而然 水到渠成 神完气足

6、结尾的方式 收篇点题式 总结全文式 蕴含哲理式 委婉含蓄式 寄托希望式 水到渠成式

7、克服开头之弊 过多解题 空泛抒情 离题太远

19

过于突兀

8、克服结尾之弊

草率收篇

画蛇添足

千篇一尾

(我们的文章千万不要写成基督教和犹太教教徒祈祷的那样——全用阿门结束。

—— 某作家妙语)

附:提纲的作用

1) 拟写作提纲,便于在写作前,把观点考虑得周密、严谨,把材料准备得丰富、详实;

2) 拟写作提纲,可以在写作中使思维条理化、视觉化、固定化;

3) 拟写作提纲,有助于在写作时一气呵成,形成贯通的文脉。

作业:

1、以《和谐XX》为题,分别拟5个开头和结尾。

20

2、以《美丽的X城》为题,分别拟5个开头和结尾。

以上两题选做一题。

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象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它。

—— 高尔基《论写作》

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 明。谢榛

我感到最困难的是每篇文章的开头,往往开好几次,开得好,下面的文章就很顺。否则就写不下去,硬写的话也感到枯涩、不流畅。遇到这种情况,只有放弃这个开头,重新来。这好比一潭清泉,如果你想将它引流的话,就必须找到一个地势较低的地方挖一个缺口,那么清泉就会畅通,就会汩汩地顺流而下;如果缺口开在于泉水相平的地方,那就流得不畅;缺口开在比泉水高的地方,潭水就流不出来。

—— 杜宣(作家)

21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如是而已。

—— 苏轼

予训儿辈尝云:“场中作文,有倒骗主司入榖之法。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此一法也。

—— 《闲情偶寄》李渔

作品的“结尾”,是曲终的和音,是震撼读者心灵的最主要的一击。

—— 绥拉菲摩维奇《铁流》

大家之文,于文之去路,不惟能发异光,而且长留余味,其最擅长者无若《史记》。

—— 林纾 (翻译家)

22

第五章 公文概述

一、公文的概念

公文(公务文书)

1、 公文的范畴

广义:通用公文、专用公文、技术论文 通用公文:13种 + 常用

专用公文:各行各业的

技术公文:科技文书

狭义:仅指通用公文

2、公文的定义

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处理各种公务事务中具有特定,是管理、协调一切政务活动和经济文化活动的书面工具。

二、公文的特点

1、鲜明的政治性 政治上正确

政策上严谨

2、 法定的权威性 法定权威

23

行政指挥权威

3、法定的作者 作者一定是组织或领导人 公文撰稿人不等于公文作者

4、特定的格式 文种确定(互不混用) 格式固定(一文一格)

5、特有的语言

词语有严格的单义性

不用语气词和感叹词

排斥口语、方言、网络语言 恰当使用文言词语

不用倒装句和省略句

三、公文的作用

1、实施领导

2、规范行为

3、办理公务

4、交流信息

5、记载活动和事项

6、进行宣传和教育

四、公文的种类

1、公文的分类

24

(1)从来源分:

收文:外来文件

发文:对外文件

对内文件

(2)从行文关系分:

各级机关与各个单位的组织关系与业务关系在公文中的体现,具体表现为:上下级关系、平行关系、隶属与非隶属关系

上行文

下行文

平行文

用的较多的是下行文

2、公文的种类

现有13种 —— 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依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五、公文的格式

1、定义

指一份完整的公文一般应当具备的项目、各项目的标示、规则和用纸排版等的要求。 25

2、作用

为了维护公文的合法性,保证其完整性、准确性

便于公文的运转

为立卷、归档提供方便和条件

3、总要求

统一完整、清晰鲜明

庄重大方、体现风貌

4、依据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务院)

《中共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 (中办)

5、用纸 —— A4纸

由左向右,字距适中,四面留空

6、书面格式

三大块 眉首部分(文头)

行文部分

文尾部分

眉首— 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字号(机关代字+年份+顺序号+流水号) 秘密等级(保密年限)

紧急程度

26

签发人(限上行文)

文件编号

间隔线

行文部分——

(1)标题:是文章的眉目

标题的三要素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公文标题小于等于50个字

标题制拟的要求:结构完整、准确达意、 简短扼要、鲜明生动

(2)主送机关:放在正文左上方

(3)正文:开头部分,主体部分,结尾 开头的三种方式——

根据式:明确发文依据(依据、按照) 目的式:交待发文原因(为了)

原因式:提出发文的理由(自,自从)

(4)附件

(5)成文日期(决定公文之生效日)

(6)发文机关印章

(7)附注(不是附件)

文尾部分——

主题词

抄送机关

27

印发机关

印发日期

印发份数

标引主题词的要求:

1) 不超过5个

2) 标引顺序先标类别词后标类属词

3) 一份文件如涉及两个类别,应先对 一个主题内容进行标引,再对第二 个主题内容进行标引。

4) 先标反映文件内容的主题词,再标 反映形式的主题词(事由在先,文 种在后)

5) 如主题词类别中找不到最贴切的 词,则到类属词中去找。

参见《公文主题词表》

六、公文的起草

幕僚——师爷——文胆

文件要过硬=思想过硬+笔杆过硬

(一)思想酝酿

1、熟悉政策

28

总路线,总政策(长期的,一定时期的) 有关的方针、政策

上级的具体的政策指示

2、熟悉业务 (一定要懂行,行家里手)

3、领会领导意图

实际领悟

具体运用(五交:任务,政策,根据, 要求,时间)

(二)材料准备

1、材料的收集

概括性的材料

具体性的材料

全局性与专题性的材料

正面材料、反面材料

各种统计数据

各类相关文件

2、材料的处理

判真伪(去伪存真)

鉴价值(是否符合时代精神) 衡材料(材料的典型性)

3、 起草要领

①叙述贵求实

29

用直笔,不用曲笔 “六何”要交待清楚 详略得当

②述理贵平正

公平严正(不偏不倚) 事理一致(点到即止)

无鼓动性(不动情,不煽情) ③结论须明确

单一,明了,具体,可行

30

第六章 常用公文的写作

一、通知

(一)概念 P226

(二)特点

1、广泛性

2、晓喻性

3、时限性

(三)用途

1、传达需周知的事项

2、传达要执行的事项

3、转发上级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4、批转下级公文

5、印发工作制度

6、任免人员

(四)写作

1、指示性通知

指示性通知=通知缘由+通知内容+执行要求 为什么做 做什么 提希望 根据 怎么做 发号召 31

目的 任务要求

2、事项性通知

事项性通知=情况说明+事项告知

3、批示性通知

批示性通知=被批转文件+批转目的 +批转意义+批转要求

(五)写作注意点

1、事项明确,要求具体

2、态度鲜明,语气肯定

二、通报

(一)概念P228

(二)特点

1、导向性

2、典型性

3、公开性

(三)用途

1、表彰先进

2、批评错误

3、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四)分类

1、表彰通报

32

2、批评通报

3、情况通报

(五)写作

1、表彰或批评性通报的写作

结构 ①事实介绍:

交待六何,突出主要事迹 ②意义阐发:事件的教育意义

表彰—体现时代精神,指出现实意 义,主要经验,值得发扬的精神 批评—界定性质,指出后果,剖析 原因,主要教训。

③具体决定:表彰或处理的方式 ④号召要求:希望与号召, 警戒与要求

2、情况通报

(六)写作注意点

事例要有典型性

内容要有时代感

评价要恰如其分

三、报告

(一)概念P234

33

(二)用途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 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 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三)分类

1、按性质分

综合性报告——全面 专题性报告——专项

2、按时间分

年度报告 季度报告 月度报告 不定期报告

3、按用途分

工作报告 情况报告 答复报告 报送报告

(四)写作

工作报告 概述情况 汇报成绩 介绍经验 34

指出问题 提出打算 情况报告 情况汇报 情况分析

处理打算(结果)

四、请示

(一)概念 P236

(二)特点

请求性

超前性

反馈性

(三)用途

请求上级机关指示

请求上级机关批准

(四)分类

政策性请示

事务性请示

(五)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1、时间有别(成文时间) 事前行文(请示) 随时行文(报告) 35

2、作用不同

陈述情况,必须回复(请示) 概括情况,仅供参考(报告)

3、内容不同

事项请示(请示)

情况回报(报告)

4、要求不同

一文一事(请示)

一事或数事(报告)

5、文种不同

过去常混用,现应分开

(六)写法

请示=请示缘由+请示事项+请示结语(公文惯用语) 原因、问题 摆情况

概括 摆要求

简明 将缘由具体化 *具体内容

情况:集中、扼要、实在 理由:充分、合理

(七)写作注意点

一事一文

一个主送单位

36

不得越级请示

情况需真实

五、批复

(一)概念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的公文文种。

(二)用途

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三)特点

针对性

指导性

结论性

(四) 写法

批复=

批复引语+批复内容+批复希望+批复结语 根据 要求 套语(省) *根据的4种写法

1、事由+请示

2、日期+发文字号

3、日期+标题

4、日期+标题+发文字号

37

*批复内容

针对来文,答其所求

具体、准确、恰当、全面 直叙直陈,不加议论

若不同意,说明理由

(五)写作注意点

表态慎重

用语准确

一文一事

理由充分

文字简洁

六、函

(一)概念P230

(二)特点

多向性(三种行文方向)

多属性(可替代请示、批复)

(三)用途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请示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38

(四)分类

便函

公函:去函、复函

(五)写作

*去函的写作

标题《关于**问题的函》 说明原委

告知事项(商洽、询问) 处理意见

具体要求

*复函的写作

标题《**机关**问题的复函》 以对方来函作引据

答复对方

明确表态

(六)写作注意点

直截了当

主旨集中

明确具体

掌握分寸

(七)函的收束用语

去函 希望用语(平行):为盼、为要 39

感激用语(平上):为感、为荷 复函 此复、特此回复、专此回复 或省略

第七章 计划

一、计划的概念

1、涵义

动词:考虑,打算

名词:工作、行动前实现拟定的草案

2、定义

各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对将要进行的工作和活动所作的设计与谋划。

3、别称

规划、方案(措施)、要点、设想、打算

二、计划的意义

40

是工作的先导

是现代人的标志

三、计划的作用

四、计划的种类

五、计划的特点

科学性、挑战性、预见性、明确性

六、制定计划的步骤

1、研究政策、领会精神(上级)

2、调查分析自身的具体情况(本乡本土的) —— 吃透两头

3、根据“两头”确定工作与目标任务,制定措施、办法、步骤

4、对问题防范于先

5、任务为重,分工为先

6、草案完成,交下讨论

7、在实践中补充、修订、完善

七、计划的格式

41

名称(标题)、正文、落款(制定者、日期)

八、计划的撰写

计划=前言+目标+措施+步骤+根据 *前言:为什么做(计划的依据) 情况分析

指导思想(也称根据)

*目标:做什么(计划的灵魂)

任务

要求

*措施:怎样做(计划的关键)

手段、办法、分工、负责、检查、评比、审查、奖惩

*步骤:何时做(计划的保证)

时间的先后、程序、轻重缓急 *号召:结尾(希望、动员)

**工作计划

前言:前段工作的概述+指导思想 42

目标:总目标、总要求

内容:各项工作的分目标

(逐条写,由主到次,由大到小) 措施

步骤

**学习计划

学习的意义和内容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学习的方式和方法

学习的日常安排

学习的组织领导

学习的检查评比

43

第八章 总结

一、总结的概念

1、总结考证

总:八十根丝为一总,引申为聚束、缝合,全面概括

结:用绳、线编织、打结,引申为组织、加工,探索规律、认识事物

2、定义

总结就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回顾、检查、分析研究,从中找出经验教训,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的文书。

二、总结与计划的关系

44

1、内容有别

做什么,怎么做(计划)

做了什么,做的怎样(总结)

2、作用不同

安排未来,向前看(计划) 总结过去,回头看(总结)

3、时态不同

将来时 事前(计划)

完成时 事后(总结)

4、联系紧密,相互承接,互为参照

5、相互促进,不断提高

三、总结的特点与作用

(一)作用

1、肯定成绩,发现问题

2、找出经验,认识教训

3、推广经验,推动工作

4、认识规律,指导实践

(二)特点

1、广泛性——适用

2、专业性——行家里手

3、实践性——

45

4、理论性——懂行者+大手笔

四、总结的分类

*个人小结

由作者本人着重回顾或评价自己在某一阶段或某一问题上的工作情况、学习情况、思想情况,从中找出经验教训。

基本内容:既有客观介绍又有自我评价又有对经验教训的认识。

抓住要问题、主要的经验教训、或个人思想上的收获和体会,不能停留在生活过程的回顾和优点的提出。

五、总结的结构与写作

(一)标题

1、公文标题式

2、文章标题式

内容概括式

提炼经验式

教训反思式

客观评价式

46

3、新闻标题式(双标题)

(二)正文

1、 开头 5种方法

开门见山,引人入胜

2、 主体 介绍经验、总结经验(收获)、分析问题、认识教训(负经验)

*成绩: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或精神成果 *经验:由实践所获得的认知、技能或取得优良成绩的原因、条件

*(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深深感到应当解决而暂时没有条件或没有办法解决的

*教训:由于思想不对头、方法不得当或由于其它原因犯了错误造成损失而得到的反面经验。

3、结尾 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三)总结的结构形态

1、分条式结构

2、小标题式结构

3、贯通式结构

4、阶段式结构

(这也是主体的结构形式)

47

六、总结的撰写步骤

(一)确立主题

(二)搜选材料

搜集相关的书面材料(了解全貌) 听取群众对工作的评价(最必要的补充)

听取领导意见(最重要的依据)

(三)选择材料

切题、真实、准确、典型、新颖

(四)列好提纲

* 提纲的作用(优点)

1.拟写作提纲便于在写作之前把观点考虑得周密严谨,把材料准备得丰富详实,可防止在写作中出现观点上的偏差或材料上的缺憾

2.在写作中可以使思维条理化、系统化、视觉化、固定化,显示清晰地写作思路

3.有助于写作时一气呵成,形成贯通的文脉,使文章严密、严谨

(五)撰写正文

(六)修改定稿

* 修改的范围:

48

修改主题

增删材料

调整结构

推敲语言

* 修改的标准:

读者愿意读

读得懂

学着做

七.怎样写经验总结?(如何总结经验)

1. 从做法上总结经验

2. 从效果上总结经验

3. 从认识上总结经验

4. 从做法+效果上总结经验

5. 从认识+做法+效果上总结经验

6. 从认识+效果上总结

八.写作要求

1. 实事求是,切忌虚假

2. 找出规律,突出重点

3. 写出特色,切忌平庸

4. 叙议结合,结构严谨

5. 语言准确,简洁朴实

49

第九章 毕业论文

一、毕业论文及其相关概念

1、学术论文: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亦称为科学论文,简称 50

论文。

2、毕业论文:高校毕业生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是总结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受到科学研究的规范训练。

3、学术论文包括:

专业论文

学年论文

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

二、毕业论文的特点

1、科学性——探求真理

2、创造性——有独到的见解

3、实用性——面向实际、服务社会

4、理论性——一定的理论色彩

三、毕业论文的分类

1、论说型——正面立论,阐发己见

2、论争型——与不同观点论辩,先破后立

3、综述型——先综合,后评述

四、毕业论文的选题

1、选题的意义

51

A、选题决定了论文的内容与价值

B、选题关乎论文的写作与学术质量

2、选题的五项原则

A、亟待解决的课题

B、科学上的新发现、新创造

C、空白的填补

D、通说的纠正

E、前说的补充

五、搜集资料

1、认识重要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明确目的性——搜集与选题有关的思想、观点、方法和材料

3、力求“多全精”

A、多多益善

B、尽量全面

C、恰当够用

4、尽量搜集第一手资料

5、两个途径

A、利用图书馆(和网络)

B、必要的社会调查

六、编写提纲

提纲是论文写作的设计图。“纲举目张”。 52

提纲的作用:

1、拟写作提纲可以把观点考虑得周密、严谨,可以把材料准备得丰富、详实。

2、可以使思维系统化、视觉化、固定化和条理化。

3、有助于写作时一气呵成,形成贯通的文脉。 无论列宁还是老舍都十分重视运用提纲进行写作。

七、拟写论文

1、拟标题

标题有两种类型:

A、 揭示课题 《加入WTO与反腐败对策

思考》

B、 揭示论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

2、利用“型”进行写作

“型”是人们在写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文体(文章)写作结构的基本型(模式)。这种模式符合人们共同的思维规律。 其优点是:

A、 便于作者组织材料、表达观点、展开

内容

53

B、 便于作者阅读,可迅速找到论点论据

及其论证方式

3、毕业论文的基本型——“三段式”

A、绪论(论文的开头部分)—— 研究此课题的意义;提出问题;作者论证问题采用的方法。

B、本论(论文的主体部分)—— 充分展开论题,表述研究成果,是论文的核心。

C、结论(论文的结尾部分)—— 应围绕本论作结语,是全文的归结和收束。

4、毕业论文总体结构

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

5、毕业论文的构段

A、统一完整的规范段(一段之中包含论点论据和论证)

B、充分运用段中主句显示段旨(段中主句通常放于段首)

C、段落不可过长

6、毕业论文的结构方式

A、递进式——文章的各层意思是层层推进的关系

54

B、并列式——文章的各层意思之间是平行展开的关系

C、纵横式——以上两种方式的相结合的结构

7、修改定稿

古人云:文不厌改

某作家: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范例:《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先后修改十次。

修改的方式:

A、 热处理

B、 冷处理

附:

论文答辩

一、 什么是论文答辩

是由论文审定委员会(小组),围绕某一篇论文,对论文作者进行公开审查、检验的 55

一种方式。因此,论文答辩也称“论文答辩会”。

二、 论文答辩的目的(意义)

1、 检验真伪——防抄袭(公共关系与真善

美)

2、 考察知识——广度

深度(论文涉及的范围)

3、 测试能力——思维能力

应变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4、 评定成绩——重要参考(40分)

三、 论文答辩的准备

1、 重新审视论文——回顾写作过程

2、 设想与论题相反的意见——从对立面

的角度提出问题

A、 可能提出的反对性观点——几条

B、 问题提出后如何反驳——维护自己

的观点

四、 正式答辩

(一) 自述论文梗概——

纲要

研究方向、范围

56

最新的研究成果(别人的)

自己的见解、突破

要求:言简意赅

实事求是

把握分寸

略提不足

控制时间(五分钟)

(二) 善问切答

1、 问 针对论文

深浅适度

提问明确

有启发性

2、 答 听准——问的目的

听清——问题的症结

构思答案——抓住要害

寻找角度(最佳) 条理清楚——答在点子上 中心明确 层次分明

(三) 敢辩慎驳

1、 勇于辩论——自信加机智

2、 自圆其说——有理有据

57

完善论点

切忌另立新论

(四) 小结

自我小结——论文作者

谈收获、体会

谈答辩给自己的启迪

表示谢意

答辩委员会小结——答辩委员会所提出的结论性意见

肯定论文

答辩中的表现、长处、短处 提出希望

预祝通过

5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