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景这边独好——读《学校的挑战》有感

风景这边独好

——读《学校的挑战》有感

粗粗地读完了佐藤学先生的《学校的挑战》,最受感触的是,书中以大量鲜活的案例展示了日本“课堂革命”的理念与经验,同时展现了作为一名教育学者与一线教师展开合作研究的充满挑战的心路历程。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课堂革命”的国际视野,更启迪我们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规范,从“工匠型”教师走向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

我梳理出了这样几个关键词:合作学习、同步教学、学习共同体、宁静的革命、

一、宁静的革命——合作学习

面对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如何提供优质教育,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实现学生的学习权?佐藤学教授坚定地回答“其奥妙就在于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使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读了此书我深受启发:

1.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小组人数最好不超过6个,这样才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过程中,通过提问和交流,达到学习目的。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自然会存在接受能力快和慢的区别。合作的学习的根本是使每个同学都获得学习的权利。所以,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将他们的思考与遇到的挫折都视为精彩的表现加以接纳。多给他们掌声与表扬,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由地、有个性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要明确教学责任,不干预学习过程,保障合作学习的效率。对比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控制的同步教学的进度相比,合作学习的上课效率降低了,但是学生都参与其中,学习的效率并没有降低。所以,教师要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课时进度,就要钻研教材,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分单元学习,该扩展扩展,该压缩压缩。本书以几十个生动的例子见证了奇迹的发生,向我们展示了合作学习带来了丰硕成果。

3. 要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和主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问题对于学生的提问,不要马上作答,而是引导学生向小组内的同学请教。对于教学课题的设置要有一定层次和难度。如果题目过于简单,会使学生轻易完成,达不到“冲刺和挑战”的目标;如果过于高深,组内学生都无法完成,也不会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效果。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简洁,每一次提问都能够引导组内学生进行讨论,而不是说与教学无关的话,诱导学生把组内讨论变成课堂闲谈。

在佐藤学先生的笔下,课堂不再是枯燥的讲和记,而是一个个灵活的思维相互碰撞带来的不可思议的火花。我仿佛走进那一个又一个精彩课堂,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主动思考,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在本书的教学理念的感染下,我也会努力探索,将我的课堂变成学生快乐学习的营地!

当然直面现状,要真正实现基于合作共享的课堂小组主动学习,切实提升学生的学力,困难肯定很大,过程也必将比较漫长。但不管怎样,这本书已经旗帜鲜明地为我们指明了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我坚信,在昌乐外国语这片教育的热土上必将迎来保障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权”,实现“教育公平”的“宁静的革命”的胜利。

二、学校改革的哲学——创建“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佐藤学用“个体差异的交流”和“多元声音的交响”来形容,体现“和而不同、心领神会”的合作关系。学习共同体正是包容了每一个人的差异性和参与性的共同体,把学校从“竞争与甄别”的紧张氛围扭转为“合作与共生”的和谐图景。

创建“学习共同体”不能忽略了另一主角的存在——“学生”。佐藤学认为,学生是最值得信赖的改革伙伴,他们往往会先于教师在课堂中构筑“合作学习”的关系,发挥着他们支撑教师课堂改革的作用。在日本的中小学,校长大体是三年调动一次,而每年有五分之一的教师调动。在这种教师和校长不断变动的情况下,改革依然能持续下来的关键原因就在于改革的主力军“依然在这里”,他们已经成长为“能够经受任何教师的学生”。

“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学生同时在一个教室中参与教学活动,彼此之间可以很容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的学习共同体,比如一个学习小组、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都可能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看到这,我想到,我们正是以“共同体”的团队理念引领学校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精心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

班级成员共同生活中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团结合作,公平竞争,共同分享,获得道德成长,形成了共处、和处、乐处的班级共同体。

师生在课堂中承认差异,包容多元,平等对话、彼此尊重,有效合作,相互影响,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建立起参与课堂学习的信心,对课堂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参与课堂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形成了勤学、慧学、乐学的课堂共同体。

教师在共同的专业生活中不断提升专业意识,相互包容,取长补短,精诚合作,勇于创新,形成了勤业、专业、乐业的教师共同体。而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创建,佐藤学教授主张构筑“同僚性”的教学研讨。课后的教学研讨会的中心问题,与其说是上课的优劣、提问的技巧和教材的钻研,不如说是基于课堂的事实,议论学生在何处是顺利的,何处有障碍。显然,构筑“同僚性”的教学研讨,关注的不是老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此外,这种教学研讨特别强调“实现不同教师的多元声音的交响”。如此推想:教师之间真正构筑起了亲和与合作的“同僚性”,那么,“争先恐后地争当执教者”的研修氛围当然就不是乌托邦的梦呓。

可见,创建学习共同体,决不单单是形式上的转变,更深层次的是教育观念的改变,这个观念就是要真正的对学生负责,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真正的引领学生学会学习,真正保障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权,并能看到每一个孩子成长的痕迹。

四、校本研修——自我成长的挑战

佐藤学指出了“教学研究繁荣,课堂教学灭亡”;“教师研修繁荣,教师灭亡”;“学校改革繁荣,学校灭亡”的奇怪现象。必须建立以校本研修为核心,从外部加以支持的研究与研修的体制。这与我国当前推行的校本研修是相一致的。“学生的成功,来自于教师的成功”。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教师成长的途径:“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教师自身必须从“教育专家”转型为“学习专家”。在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得以实现的同时,也保障每一个教师作为专家成长的机会[19]。佐藤学总结的校本研修的方法与体系给我们以启迪。

1.校本研修三课题。如小畑校长向教职工提出了三个课题。其一,要主动向同僚展示课堂,进行课例研究。其二,必须明确自己研修的中心——学科领域与个人研究课题,用课堂录像记录围绕中心课题展开的教学研究。其三,公开课是日常教学的课,研修不是重在事前研究而是重在基于课堂事实的事后研究的讨论。全员参与的校本研修,其核心是“课例研究”。学校是开放的公共空间,

教师们应该是“学习共同体”,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公开自己的课堂教学,同伴互助、切磋交流、共同提高,自我反思、总结积累、实现飞跃。

2.课例研究三环节。通过观摩一堂课(运用课堂录像);组织二小时的讨论;以学年而非学科为单位的研修(每周或隔周)[21]。目前对于公开课褒贬不一。贬者认为是执教者在作秀,没有实际意义;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之所以产生弊端,多在于评价与结果脱离了公开课的本质。只要落脚点是实现课堂高效率,注重过程与研究,公开课是教师成长的快车道。研究各级各类名师的发展过程,发现他们都有着无数次公开课的经历;追踪各级各类公开课竞比活动优胜者,也会发现他们发展的周期短、成长快、成为名师的比例高。学校都应该建立合理有效的公开课制度。

3.校本研修三原则:(1)即时回应学生的教学;(2)以倾听为中心的教学;(3)彰显教师风格的教学。我们发现,我们所期待的理想的教学,就是“儿童与教材一起、与伙伴一起、与老师一起进行学习,而教师也向儿童学习”这样一种“教学相长”的基本构图。展示每位教师的教学特点,倡导教学个性化,促使每一位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4.教师研修三视点(评课聚焦三点):在课例研究中,研讨日常的教学,重视课后的研究甚于课前的研究。课后的教学研讨会讨论的中心问题,与其说是上课的优劣、提问的技巧和教材的钻研,不如说是基于课堂的事实,议论学生在何处是顺利的,何处有障碍。观摩者不是对执教者提出建议,而是围绕一个中心课题——从教学的实践中学到了什么——展开讨论。要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研究课堂和学生,而不是带着“挑剔的目光”来评判上课的教师,这也正是校本研修的本真。

创立学习共同体,走向师生合作学习的教学之路。

看完这本书,有一种井底之蛙出井观天的感觉,特别是看到日本的教育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并在本世纪初就已有了一定的成效,这何尝不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危机?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微博的力量。

 

第二篇:读《围城》有感

读《围城》有感

上高中时,为了应付语文考试会记得很多中外作家及其著名的作品,可是并未真正地读过那些书,那时就知道钱钟书先生及其作品《围城》,老师也在介绍他时说有机会一定要读一下《围城》。那本书值得一读,恰巧得《围城》一书,仔细阅读后确实觉得《围城》的确是一本好书。每一次读它我都有新的感悟,对《围城》有更深的了解,好书也的确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有一片闲暇的时光,让我缓解疲劳,使心灵得到解放。

《围城》中给我印象很深刻的片段是方鸿渐一行人在去三闾 大学途中路宿一家旅馆,在去看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时,老板给他们展示有腊肉时,方渐鸿他们看见一只蛆虫从那块腊肉中探出头来,老板却说那是“肉芽“,可以吃不碍事的。虽说听着有点恶心,不过从这一片段中说明作者幽默的写作手法,同时也讥讽那些旅馆中为盈利而把过期食物给客人吃的丑陋行为。这也是《围城》中用主人公所经历的故事来影射出的社会现实的实质,也是作者对人性丑陋一面的揭露。

有人说:“伟大的人为什么伟大?因为你是跪着看他们的,你跪着,别人自然比你高大了,因为你只是一个汲取者而不是一个创造者,”所以钱钟书先生站在一定的 高度俯视着人生,毫不掩饰地揭露出人性的弱点,生活的真实性,并且深刻剖析并加以展示,给人的思想以震撼与启迪。钱钟书先生总结婚姻时说: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像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实在是太形象了。现实社会中的人何尝不是在经历着这样的围城呢。作为一名学生,婚姻并不是我应当去讨论的话题,《围城》也无非是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实的生活,其实作者也许想告诉我们,不仅婚姻像围城,人生,生活,职业等等更像围城。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兜圈子,重复的做同一件事件,把自己关进笼子后不久却发现那边的风景比这边的更好,于是走出这个笼子而又进入那个笼子,就这样的重复并乐此不疲。

人生的围城就像 主人公方鸿渐所经历的一样。方鸿渐从欧洲留学回国之后,进出事业,爱情,家庭三座“围城“,屡次想打破困境,最后仍免不了失败的命运。其实围城都是自己创造 的,从方鸿渐在回国前为满足自己虚荣心,掩盖留学期间的荒芜人生而购买假文凭时又觉得良心受到了谴责起他就开始深陷”围城“了,而这个”围城“是他自己为自己筑建的枷锁,一切皆因欲望,利益,虚荣,这也是作者揭露出当今社会中因欲望,利益,虚荣心而做出的种种丑陋行为的人,抨击那些为私欲而自筑围城深陷围城而不能自拔的人,作者通过揭露方鸿渐人性丑陋的一面不正是揭露社会中那些同样丑陋的人,而想让他们能引起对自身的思考。

不管是鸟笼还是围城,大多数人都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依循着作者的思路认为这是用来形容围城的,可是在书中作者的文字中也透露出其实可从另一个角度如职业的围城来看,似乎也符合书中三闾大学那群“教授“,”副教授“,助教的教书”生涯“。起初,他们满怀希望的离开上海,准备好好的在三闾大学大展拳脚,大干一番大事业,可结果呢?不尽人意,原来一切都是虚假的,

大学中的教师们不努力钻研学术知识,不想着如何教好书,让学生变得优秀,反而个个勾心斗角,工作不愉快,也有像方鸿渐一样迫于无奈而走人的。总之,到处明争暗斗,使人仿佛进入了一个昏暗无光的赌场,完全感受不到大学里应有的学术气氛,本该宁静纯洁的气息,看到这时,我不仅有些淡淡的惆怅,难道不管在何时何地,只要是踏上社会的人就一定免不了猜忌,怀疑,争抢,斗恶吗?其实社会就是一个围城!而又有多少人身处这个大围城中而无法脱离,而作为大学生的我在不久后也将毫无疑问地踏入这个围城里,我不禁想到,在当今社会中,连小学生也早早地进入学习”围城“中,没玩没了的补课,家长逼,老师管制的学生又何尝不身陷围城中呢,作为学生,在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时代赋予我们的激情与梦想都被禁锢了,人们的想象力了?更早就在小学的时候就被扼杀了,我们所拥有的快乐呢?激情呢?难道被牢牢的被压在书本的下面了吗?我们从小不就已经住进围城了。

或许《围城》的文学价值也正在此吧,它写出了人们不愿意正视的真实的社会环境,然而在钱钟书先生的笔下,却把这个看的十分的透彻,在围城中也附有杨绛先生对钱钟书先生不为人知的一面的介绍,钱钟书先生是一个玩心重和蔼可亲的人了,我不禁更加的喜欢他了,我想钱钟书先生这么一位穿袜子左右不分,穿毛衣前后分不清的可爱先生,能写出这么好的书,也是源自于他的文学功底以及历练的人生经验。《围城》在中国文学史上也给添加的了浓厚的一笔。我阅读《围城》已有四、五遍,我每读一次便能从中发现幽默风趣的句子,及常人想不到的优美文段,我是真心的喜欢这本书,这本书也常让我思考,其实,有时我们也会深陷“围城“,但更多都是我们自己为自己所筑造的围城,任何事情只要我们少了那些欲望、贪恋、虚伪之心,我想我们不必在自筑的围城中不能自拔,做一个单纯天真点的人,不久能拥有更多的快乐吗?像钱钟书先生笔下的唐晓芙一样,是单纯美好的化身,也是所有人本来就想成为的人,何不让我们放下追功逐利的生活,而成为一个快乐无忧的人。

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四班

姓名:黄罗尧

学号;201106011447 联系电话:187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