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书笔记

《活着》读书笔记

作者:余华 作家出版社20xx年出版

(1,、介绍小说本身与些许作者简介;2、小说内容简介;3、感想,摘抄式、情节式;

4、总体式总的感想、结尾)

《活着》是大陆先锋派代表作者余华的经典作品,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表以来获奖无数,是余华迄今为止无法超越的最高峰。

余华年轻时受父母影响曾当过牙医,不久就弃医从文,加入了当地的文联,从此开始了作者生涯。半路出道的余华没有庸庸碌碌的度过,而是虚心学习,进入学习班深造。19xx年开始发表作品的他,很快就成为中国大陆先锋派的代表作者。活着更是入选了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读这本书是在大学刚开始的那段迷茫时期,新环境新面孔让我久久不能适应,终日都有种无所事事的感觉萦绕在心头,于是我开始看听说了很久的《活着》。

《活着》主要讲述了在民国时期,嗜赌如命的福贵在败完祖传的家产后被迫生活在小茅屋中,父亲因此被活活气死。在安顿下来后,福贵为帮生病的母亲找郎中,中途被国民党捉去作壮丁。在熬过一段艰难的壮丁日子后,福贵回到家,才发现母亲已经去世,女儿成了聋哑人。之后,福贵便开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的逝去,最后只剩下满头华发的福贵在树下与一头老牛回忆。

福贵的一生是福祸相依的一生,早年的生活在富贵家庭的他,却因自己的嗜赌如命赔上了祖传家产;当他沦落为穷苦热人时,他仍拥有有幸福相爱的家庭,贤良的妻子,聪明的儿女,他自己也终于清醒,终于知道钱财乃身外物,唯有家庭,才是他最珍惜的财富。

人生如戏,现在得到的并不代表你以后都能拥有,稍不珍惜便会逝去。福贵拥有的远远不只是只是表面看到的金钱与地位,隐藏在这后面的还有他妻子家珍深深的爱,无论福贵如何抛家弃子的赌博,甚至是赤裸裸的不忠,她都忍了下来,那是发至内心的深沉的爱。在福贵败落,娘家将家珍接回去之后,家珍依旧坚决地回到了福贵身边。庆幸的是,福贵终究还是浪子回头。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爱情,相反,在生活中的那些作为爱情似乎只会出现在电影里,现实中的,尤其是那些明星什么的,似乎只是把感情当做娱乐,完全不顾及其作为公众人物对于社会的影响,似乎还对于媒体曝光乐在其中。这完全是对群众的一种不尊重,媒体的传播会不自觉地对群众造成有悖于社会道德的影响。也许真正的爱情真的难以拥有,但作为公众人物,应该要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对社会的的影响尽量是往好的方向。

其实,对于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爱情的开始不难,难就难在起初充满激情的爱被时间磨得平淡时,如何坚持与对方继续走下去。找到适合的相处之道,那便是平凡但却是难能可贵的爱了。假如当我们的爱情开始时没有这种觉悟,那么爱就是只是一时的兴起罢了。

《活着》告诉我的不只是关于生命与命运的故事,还有那关于爱的理解,此时的我是充满对爱情的期待,对爱情充满着迷茫,但至少我开始能理解的对待这美好的感觉了

 

第二篇:《活着活着就老了》读书笔记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书笔记

《活着活着就老了》是冯唐的一本随笔集。看了这题目真有意思,是的,随着岁月的流失,渐渐的我们每个人都会衰老。冯堂是一个特别的人,因为他不需要以字谋生,所以字里行间就多了几分嚣张。翻看他的文章,不难看出他的才思敏捷和霸气侧漏,挺有意思。

这本书集合了他近十年的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那些书,那些人,那些事儿,那些地儿。开篇就说这本小说整体水平低下,吸引好奇的你读下去。讲到好小说的标准,他说结构好的文章远比辞藻华丽的文章好的多,但是如果一本书能让你感动,那么文字、结构、才情神马的就都不重要了。我仔细回想了一下,貌似中文小说里面我最喜欢的作家应该是张爱玲,国外的作家是村上春树,其余的只能谈得上某本书,谈不是某个人了。不过,我个人好像阅读中文小说偏多,是不是意味着我“整体水平低下”呢?呵呵,我想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有不同的妙处,不过我也确实需要补充一些外国优秀小说,因为我最近也发现,国外经典小说的结构都还是很不错的。 书里有一段是说冯唐他想趁年轻看完《二十四史》,这是我这大半年来听到的关于传统文化最清新的一句话——这才是文化积淀!党员看讲座,看来看去都是《弟子规》,敢情古人几千年就孕育出这么个东西,书店上架还得放成功学的柜子上。学问不是这么做的,背一句“首孝悌,次谨信”就能做到的话还要警察做什么。急功近利必然适得其反,得慢慢地煲,不是说要煲出个“出口成章”,而是要煲出“学以致用”。

我之前看《战国策》,感觉就像在看两块五一本的《故事会》,到后来有时遇到个什么事,会忽然想到哪本哪本古书里有写过这么一段,该怎么做、有什么后果都写得明明白白。人生苦短,能遇到的事也就那么多,古人都总结好码成字了,这是单说史,要是再看些散文、诗词,什么人啊、情啊、景啊也就没跑了。周国平在《经典的理由》里面说:“我反正不能一辈子生活在与人生无关的某个专业小角落里,怀着囊括人类全部知识的可笑的贪欲,我选择了哲学这门凌驾于一切面对一本随笔集是很难写出框架式读后感的,况且也没有这

个必要,毕竟是一些感性的文字,写在这里好像仅仅只是为了纪念:看了这题目,我就情不自禁想读完了此书。

最后要说的是,这本书值得再细读一边,为了体会那些有趣的句子、体会到精彩的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