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度读后感

民国风度读后感

民国过去很久了,民国中的那些响当当的人物,也都基本上离开了我们。但是民国的历史却让我们无法忘记,那是一个经济和政治上一塌糊涂的年代,却又在文化教育思想学术上取得了炫目的辉煌。即便是现在,几乎在每个领域中,都可以在民国中找到让我们敬仰的名字,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不要说大师即便是贩夫走卒,也有数不清的故事。随着时间的远去,民国中的人物不但没有让我们忘记,反而让我们感觉越来越高大。

中国历史上,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可以和先秦“百家争鸣”相媲美的时代的话,那么答案一定是民国。原因无它,只因为这两个时代都是思想大解放、人性大解放的时代,正因为这种“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时代特质,在这两个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创造力均出现了让世界惊羡的“井喷”现象,也由此奠定了中国的品格。遗憾的是,虽然民国那些人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曾经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

什么是民国风度,其实那个年月的人,有各种各样的风度,书里面提到的每个人,都是很有个性很有性格的又风度的人。这些人随便拿出来一个,就会让你侧目,你会找出很多他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我想这是因为那个年代,因为乱,所以具有了一个好处,就是自由,无论你是留辫子穿长袍,还是穿西服打领带,都会有人反对,同时也都会有人支持和赞美。于是各种文化无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使劲发展,让你看得目不暇接,这就是民国的魅力所在吧。

今天读徐百柯所著《民国风度》,见识了那个时代众多专家学者和科学家,比较他们追求真理的执着、热情、风骨尤为感慨,也许那个时代的学者更有书生气而少有铜臭气,也许那个时代的学者更有钻研精神而少有投机取巧,民国时期的那些学者,有着与今天的学者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在全然不失风骨、风趣和风雅,内心都坚守着一个“人”字和一个“士”字,虽性格特立独行而不失硬朗,却又都懂得生活的乐趣着实好玩得有趣。

虽然民国的那些人物,以前也多少了解一些,至少也混个耳熟,但是也仅仅是一些模糊的印象,要是较真起来,还很难说准确了。在这本书里,却把这些人物几乎一网打尽,一个一个娓娓道来。如果说有人缺席,那么就是缺少了两种人,一种是军人,一种是政治家,也许是这两类人太敏感,很多问题现在还不好说吧。总之书里面的人物都是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明星。

《民国风度》最佳专栏——“钩沉”结集,其专栏主笔徐百柯从故纸堆里或人们的记忆中,钩起79个人物。这些人物有些是我们些许熟识的,还有一些人物,徐百柯如果不写,恐怕将会被时间或时代彻底湮没与忘记。《民国风度》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

徐百柯的《民国风度》以钩沉的方式,通过追忆梅贻琦、张伯苓、马相伯、许崇清等早已成为中国名校名片的一校之长,李济、叶企孙、丁文江、何廉等基础学科在中国的奠基者,张季莺、胡政之、张元济、王云五、徐伯昕等行业前辈,赵元任、张申府、卢作孚、曹聚仁、周太玄、丁西林等既可以叫天才的奇人,也可以叫奇人的天才,还有黄远生、方大曾、王小亭等不应被忘记但事实上已经被遗忘的人物。追忆民国那些人,让我们感受到一代大师们的风骨与才华,感受到独特的民国风度与民国精神。与《民国那些人》相比,本书无论是序言中杜涌涛的《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还是钱理群的《谈谈“民国那些人”》;无论是延伸阅读的《大学氛围不存,大学精神焉附》和《过去的中学》,还是作为后记的《对抗断裂、遮蔽与遗忘》,这些新增的内容与“民国那些人”相得益彰,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民国精神。

钱理群在《谈谈“民国那些人”》的演讲中,将民国精神总结为“有所担待,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创造精神”。其实,从逻辑上进一步分析的话,有所担待和创造精神应该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必然结果,而“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是任何一个有活力、有魅力、有创造力的时代所共有的特征。无论是先秦时期中国的“百家争鸣”,还是中世纪后欧洲的“文艺复兴”,无论是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还是中国的民国时代,可以说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唯一不同的是,不同的时代背景,其历史使命有所不同而已。这不是宣扬什么“普世价值”,而是因为只有自由成为一种天赋的人权,人们才会放开的去思考,去创造,只有自由成为一种被普遍崇尚的精神,生活在这个自由国度里的人们才会发自内心的去爱国;只有真正的人格独立,人才能成为有非凡创造力的智慧动物,而不是沦为权力和金钱的奴隶,只有人格独立成为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一个民族才能避免衰败甚至被淘汰的厄运。民国几十年,战火纷飞,满目疮痍,可偏偏又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唯一的解释就是民国特定的历史环境加上“独立人格、自由精神”这一普遍的价值所形成的“民国精神”所致。

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总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他们是故去的名校校长,文章报国的报人,埋头学问、以学术报国为天职的知识分子,以及在世界面前代表中国的外交家、金融界的精英、马上赋诗的将军??他们是梅贻琦、蒋南翔、张季鸾、胡政之、刘文典、杨荫榆、陈西滢、梅汝璈、顾维钧、卢作孚、陈望道、蒋百里??围绕着他们的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传奇秩事,通过《民国风度》在历史零散与完整的记忆中生动再现。他们曾经的理想,他们的面容和言行,他们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在徐百柯的文字中一一复活??。

能静下心来读书真是件美好的幸福的事情,我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读书,特别喜欢在雨夜小阅,边听外面的雨声,边和书中的人物交流,我感觉好象自己就站在那些人的身边,看着事情的发生结束,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有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们的叹息,能清晰地看到他们流泪的双眼。我站在历史的边缘,我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幸福着他们的幸福??。看了这本书,我真的很想说些什么,提笔又惭愧于自己的文笔不精,我想说但说不出来,我更怕言语间表达不清的情感会辱没这些前辈的风采,但是我真的被感动了,尤其是这样的一段话:

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

他们那相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

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

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

已与我们相去甚远。

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

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汉不已。

“一抹背影,悠悠水长。斯人已逝,后人敬仰”。

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这让“民国热”再次升温。我们追忆民国那些人,重温民国历史,重拾民国精神是为了对抗因种种原因造成的断裂、遮蔽与遗忘,让“有所担待,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创造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源泉。

民国时期的中国知识青年,是那样地热情昂扬勇敢激进,中国共 产 党的先驱就产生在这个群体里面,今天这个群体中的先驱已经实现了理想执掌了政权,可是现代的知识青年们却没有了他们固有血性,我一直弄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东西扼杀了他们的活力,阻断了他们当年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我觉得当今的大学生们,如果抽空看看这本书,会明白怎样求学、求索,会知道怎样做人、处事;如果官员抽空看看这本书,会明白什么是人才怎样使用人才和尊重人才。总之阅读此书,会觉得民国时中国学界群星璀璨,他们是中国文化传承东西的中坚,是中华民族厚重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