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摇晃的中国》读后感

《辛亥:摇晃的中国》读后感

近来,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我读了张鸣的《辛亥:摇晃的中国》。

关于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众人皆知的。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19xx年的辛亥革命,将一个疲态尽露的老大帝国摇晃得如泰山之崩。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回到辛亥那个年代。武昌首义之功彪炳千古,但谁又知晓这是怎样一个偶然?在各种偶然因素的破坏下,总部机关被破获、主要领导人或伤或逃,几度延期后猝然爆发的小规模兵变竟迅速地被全国响应,以致推倒了三百年的大清王朝。张鸣先生从诸多的细节戏谑地入手,如革命党、立宪党、会党、满洲亲贵、地方官吏、报刊言论、民生百态等,使得一场早已符号化的革命具体重现为一出“闹剧”,“闹剧”正在上演,革命却已“成功”,清廷倒台,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建立起来,最先进的民主共和体制落户中国,但随之而来却是无止境的恶性党争、军阀割据,乃至连年混战,原先的发展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苦难就接踵而至,这是为何呢?

张鸣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原就是一场没有准备好的大变革,却又给中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革命成功后不久,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成,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礼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上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栏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其实,新教育、枪炮、律师、马路这样的东西,并不是民国才兴的,而除了制度变化,其他的变化,却都是皮相的,甚至并没有真的质变,也就是说,在华而不实的民国,自由、民主和文明,离当时中国人的生活,其实还相当远。 正如作者所说:这本小书不是学术著作,也不是时下流行的讲史故事,它只是一本历史杂说。里面故事也好,人物也好,言语也好,个个都有出处,但它不是学术著述。虽然不是学术,却表达了他的一点关于辛亥的一种观察,由观察生出的杂感,由杂感汇成的集子。希望它的问世,能对人们认识辛亥革命,提供一个稍微不同的视角。如果有人看了此书,不再像过去那样,把这场革命符号化,从历史书的雷池里爬到了边上,他就心满意足了。 关于辛亥革命,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关于辛亥革命的看法。个人认为,不管怎么样,它毕竟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或许,有很多革命志士,就是在这场革命的影响下,义无反顾地走向了积极实践拯救中国的方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