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发言稿

东峨镇水利建设总结

一、基本情况

东峨镇政府所在地方元江县北边,系典型干热河谷气候,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国土面积204、7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4668亩(其中:田3278亩),全镇辖6个村民委员会81个村民小组,人口4140户15189人,其中农业人口14391人,主要居住着傣族、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54。全镇工农业总产量14631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353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5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360元,农民人均口粮300公斤;主要甘蔗、水稻、蔬菜、青枣、芒果、香蕉、茉莉花、荔枝、热带花卉等作物。

二、水资源分布

1、东峨镇上游游4个税库即磨房河水库蓄水量1440万立方米;街子河水库蓄水量1194万立方米;和平子水库蓄水量240万立方米;板桥水库蓄水量179万立方米。

2、东峨镇辖区流域有南溪河、迤萨河、南蒿河、腊母箐、马地河箐、曼旦箐及81个村民小组人蓄饮水饮用小箐地表水。

3、小水窖142口,坝塘4个。

三、水资源配置使用

东峨镇以东峨大沟、红旗大沟、旧衙门大沟、曼旦大沟为主共有115条大小沟渠。其中:东峨大沟流量3-4 m3/s,灌溉面积1万亩以上;红旗大沟灌溉面积4500亩、旧衙门大沟灌溉面积2500亩、曼旦大沟灌溉面积5000亩流量均匀0.2m3/s;其余沟渠流量为0.1 m3/s以下灌

溉面积均几百亩;81个村民小组管网引水用水,年用水量42万m3。

四、十一五期间,完成水利建设情况:

1、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有新进展,完成人畜饮水工程 件,共投资 万元,受益人口 人,牲畜 头。完成农业灌溉沟渠改造工程 件,现实灌溉面积 亩。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2、积极争取中、省项目资金,成效显著,20xx年以来,全镇共争取各级水利项目资金 亿元,为农村水利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镇农村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村水利依然是我镇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水利明显滞后的局面仍然严重,农业“靠天吃饭”的现状并没有根本好转。

1、水利工程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的保障能力弱。目前,全镇仍有旱山村个,涉及近旱期部分村民小组村民饮用水长时间困难。

2、水资源量少质差。东峨镇现有蓄水工程可供水量方米,按 万亩耕地计算亩平仅占 立方米。全镇年废水、污水排放总量达 多万吨,其中 %未经处理排放,已接近水环境的承载极限。全镇农村有人饮用水不安全,占全镇人口%,肥水养鱼、养殖场排泄物等也对农村水源造成污染。

3、骨干水利工程支撑作用不强。全镇已完成水利工程灌区设计渠道 公里,尚有 公里的干支渠、 公里的农毛渠未配套,占设计渠道的 %。由于渠系不配套,我镇现有水利工程实际灌面积只有设计灌面的 %左右。去年在抗击特大干旱中,全镇尚有 亩农田无法正常灌溉。

4、水利工程设施年久失修。一是输水渠道质量差,垮蹋、淤积、渗漏现象十分严重。二是人饮工程水管理因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水利用率不高。

六、下一步打算

1、镇政府将农村水利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搞不搞水利、水利设施好不好?情况大不一样。因此,要提高对农村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建设农村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全局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高度,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农村水利建设的领导,一方面在抓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对小型工程的建设、整治、渠系配套改造进行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建立激励机制,力争3—5年见成效。另一方面抓好节约用水宣传,推广使用节水设施,建立节水型社会。

2、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下大力气抓好水利建设

水资源不足将成为制约我镇经济发展的瓶颈。应围绕增加有效水源和提高利用率这个重点,下大力气抓好建设工作。一是抓好引水沟渠工程,镇政府将加大力度积极争取项目,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锲而

不舍地争取立项,早日开工建设;二是抓好工程渠系配套和节水改造,发挥好现有工程效益,提高水的利用率;三是广泛发动群众自建水窖、蓄水池等小微型集雨工程;四是继续抓好旱山村人畜饮水工程、安全饮水工程,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五是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缔肥水养鱼,处理好养殖场排泄物,确保水的质量。

3、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农村水利建设投入机制

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大,见效慢,是具有公益性特点的事业。应广辟投资渠道,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民投入为辅、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投入。二是地方财政每年支农资金应向农村水利建设倾斜,并逐年增加。三是设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根据中央〔2005〕1号文件精神,可从预算内新增财政收入中安排一部分资金,设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予以补助。四是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配套建设水利设施。五是用好“一事一议”政策,调动农民投入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4、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

农村水利建设涉及到水利、农机、国土、财政等职能部门,镇政府将加强领导,抓好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各部门在农村水利建设中的作用,形成合力。要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选拔能干事、愿意干事的人去组织领导农民抓水利设施建设。要依法治水管水,严厉打击破坏水利工程设施的违法行为,促进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篇:娄勤俭常务副省长在“十二五”规划座谈会上的讲话2.10

娄勤俭常务副省长在“十二五”规划座谈会上的讲话

陕政通报 第6期

(20xx年12月24日,根据录音整理)

在“十一五”规划即将全面收官、“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入倒计时的关键阶段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目的就是要继续听取意见,交流情况,加快进度。实际上,规划的制定过程就是一个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共谋发展的过程,能否使规划深入人心,关键是在制定过程中大家要把心往一起聚,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共同加以推进。刚才,同志们谈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对我们进一步修改、完善省“十二五”规划很有帮助。会后,请省发展改革委尽快研究归纳、充分吸收。下面,我就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提三点要求。

一、贯彻《建议》精神,把握主题主线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这是省委经过认真讨论并广泛征求意见后提出的。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关键在于把思想统一到省委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统一到确定的主题和主线上来。

(一)准确把握发展环境。关于“十二五”规划要把握的发展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四个期”的科学判断。虽然陕西是西部地区,但我们应该站在全球角度,运用世界眼光来认识和思考问题,立足本地实际制定好规划。如果看问题、想问题只局限于我们自身,就制定不出一个好的规划。

1

第一,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国际上的经济结构调整会对我们带来什么好处?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从西部来讲则是工业化稳步发展的阶段。因此,加大工业投入仍然是西部省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对这个阶段的特征,我们只有充分认识,才能更加重视工业化发展问题。同时又要看到,我国的工业化正处于与信息化相互融合发展的阶段,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就要充分考虑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情况。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交通的便利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地球在“缩小”,所以制定任何一种规划和发展战略都应站在全球角度进行考虑。经济全球化是由跨国公司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和在全球配置资源而推动的,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站住脚,就必须要站在国际格局中进行战略性谋划。而在国家内部要想求得竞争优势,也必须要站在国内的发展格局中进行规划,尤其要将特色优势产业置于优先地位进行支持。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我国进入WTO时,很多人都担心“狼来了”,可是后来证明,我们保护得最多的恰恰是发展最慢的。在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的发展非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实现了高速发展。比如,信息产业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产业,是我国最开放的产业,也是发展最快的产业。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世界经济结构也在进行调整。发达国家一度认为信息社会可能提前到来,所以对虚拟经济的重视超过了实体经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对实体经济进行了反思,现在发达国家又在新的起点上来考虑工业化的问题,考虑实体经济的恢复和重建问题。因此,对 2

我们来说这一领域的竞争可能加剧,在制定政策方针的时候一定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第二,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治理机制实际上就是规则的制定权问题。我们知道国际规则大都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谁的力量强谁就有能力制定规则,所有规则都是制定者为自己能得到好处而制定的。从我国现在发展的基础和实力看,也可以利用这些规则为我们服务。比如知识产权规则,它对发达国家一定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当我们发展了,对知识产权掌握到一定地步,能将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保护、管理有机结合,就可以将规则为我所用。同时,我们还可以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比如榆林要打造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就必须要站在全球的视野去考虑,积极参与甚至直接起草制定国际规则,榆林的兰炭就是最好的例子。另外,掌控国际标准的话语权也十分重要,九十年代前在研究制定工业技术标准时,我们在国际上不但没有话语权,甚至对标准的理解都很肤浅,我们的科研与产业严重脱节,绝大多数企业置身于标准制定之外,难以形成行业竞争力,有时候我们虽然发展得很好,但国际标准却把我们排除在外。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企业不仅成长为标准制定的主体,而且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一起形成了产业联盟,将创新、标准和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力地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在国际几大标准化组织中,中国还有多个企业和组织成为主席、副主席单位,国际标准的话语权不断提高。所以今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就是积极把握制定标准的话语权。还有一个就是全球资源控制权问题,大家了解得比较多,这方面也要进行考虑。 3

第三,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金融危机以后,人们都在反思,怎样才能加快恢复经济增长,尤其是恢复实体经济,发展信息产业。美国、日本、韩国纷纷制定了很多振兴IT产业规划。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寻求材料和技术的突破,因为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的变革,对社会的推动是非常重要的。比如,18世纪中期,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的大机器时代,由于蒸汽机的产生才推动了铁路、钢铁、纺织产业的发展,加速了整个工业化进程。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是以电的发现和应用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电力、石化、汽车、飞机都是在这个时期得到高速发展。即使在电气化时代,铁路、纺织都在运用电气化进行改造升级,这一代对上一代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一种跃升关系。20世纪下半叶,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席卷全球,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极大变革,从工业化为主导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迈进,我们目前正处于这个转变时期。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在空间、时间上发生了新的重组和变化,信息技术成为了一种支撑技术,航天、生物成为各个国家的新兴产业。同时钢铁、石化、汽车、飞机这些传统产业也得到了高速发展,实际上是信息技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在制定规划时要有一种交叉融合的思维,创新性地把数字化和原有的强势产业相结合。现在的高铁、飞机、汽车、信息技术在里边都占到60%的份额,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本身也孕育着新的、重大的突破,集成电路也进入了纳米时代,集成度和处理能力都要寻求材料和工艺的突破。另外,网 4

络技术正在向宽带无线智能方向发展,信息网络已经覆盖了整个终端。现在大家都在谈云计算的概念,云计算就是所有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信息资源的有效组织和利用。如果我们在这方面能有把握,就能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要有这样的气魄,大胆突破传统的发展方式。要研究如何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寻找一条适合我们的发展路子,拓展发展空间。我想,陕南地区能不能围绕互联网的发展,来研究、探索、寻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的产业,因为这一产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不是很突出,只要有一个创新的环境就有可能实现。现在服务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物联网产业每个市都有机会去发展,但是绝对不能炒概念。信息技术特别是传感技术的发展,使得物与物能够进行直接通讯,因此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就能实现对物质的生产、管理和使用这个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和调动,这就产生了新的产业门类和很大的经济需求。从我省来讲,既要考虑产业的发展,又要考虑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与应用的结合,这都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机遇。因为我们有后发优势,完全有可能实现超越。

第四,新兴市场国家的力量正在步入上升期。我国也是新兴力量国家,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国家提出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正在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这就形成了很大的市场空间。一是提高了老百姓收入,在惠及民生的同时增加了消费群体,提供了很大的市场,在这个过程中,能不能找出一些产品和技术抓住市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二是有利于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能尽快形成支柱产业,航空、航天、石化、电力装备、数控机 5

床等,能在全球市场中充分发挥优势。我们要特别注意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通过良好的TQCS赢得竞争。三是有利于节能减排。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我省最具优势、基础最为雄厚的产业,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产业,完全可以大力培育、支持,形成支柱产业,又可减少产值能耗比。信息产业整体的万元GDP能耗才0.12吨标准煤,陕西要与发达省份缩小差距,发展信息产业将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各地都应予以充分重视。

以上是我对中央提出的“四个时期”科学判断的一些理解,希望有助于大家在制定规划中参考。省委《建议》中提出,“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强省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幅提升综合实力、阔步迈向中等发达省份的重要时期,这“三个时期”也是根据中央精神,对我省发展阶段主要特征的认识,我们要好好理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

(二)加快推进富民强省。“十二五”规划一定要突出富民主题,这也是全省干部群众共同的期盼。省委提出要经过五年时间的努力,努力实现综合实力上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台阶,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的目标来凝聚力量,我们要深刻领会内涵。乐际书记对富民和强省的相互关系作了精辟阐述,正永代省长也专门强调了发展和民生的关系问题。我们处于西部地区,跟发达地区整体还有差距,要根据西部的特点,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寻求发展。解决陕西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但必须是科学发展,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富裕老百姓。 6

因此,在制定规划中,哪些是强省的目标,哪些是富民的工程,要把它凝练得很清晰,各地也都要在这方面进行考虑,真正把创新发展的方式、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和所有领域,让老百姓、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三)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编制规划要切实贯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当前,我们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现在是高速发展期,作为西部地区,投资是为发展做准备的,没有投资就发展不起来,因此这时候的投资肯定比较大,但要注重优化投资结构。服务业也在增长,但增长速度相对低一点,我们的第三产业确实比重偏低,怎么去发展服务业?比如物流业,现在所有的快递基本上是满负荷,因为网络购物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了,网络讲的是信息流,而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必须要融合在一起考虑,当信息流发生大变革的时候,物流要跟它能够融合,所以物流产业的构建要跟交通体系和产品特性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另外,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很快,如果把握得好是有极大商机的,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教育等等都是很有机会的。再比如,智能电网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机会,原来发电、输电、送电到用电是一个粗放的过程,现在随着信息技术应用以后,要求精确供电,哪儿断线要能马上知道,哪儿需要供多少就供多少,实际上就跟电信网是一样的方式了。电信网可以监视到交换机,进行任意的远程监控,智能电网就是要使整个发电、输电、变电、用电的过程精确化,这就要应用信息技术,是一个很大的商机。陕西在这方面有很强的能力,完全能够抓住这样的机会。转变发展方 7

式,还有一个利用政策的问题。要充分用好国家的产业政策,陕西依靠自主发展的力量比较强,今后要下更大的功夫研究用好用活国家产业政策,进一步宣传开放型经济政策,充分理解建设绿色、现代、开放、和谐、奋进的新陕西的深刻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在转变过程中就有很多商机。比如能源化工基地要走深度转化的路子,既能带动环保产业发展,还可以推动能源装备机械产业,关键要形成产业链,带动上下游。在编制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中,要坚定不移地贯穿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实现新的突破。

二、强化薄弱环节,抓住重大问题

编制“十二五”规划是一篇大文章,我们一定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上动脑子,在事关全局的一些重大问题上下功夫,下大力气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一,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医疗卫生事业、积极发展社会事业等进行了部署,并明确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坚持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富裕人。“十二五”规划纲要,一定要体现这一指导思想,把社会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改变长期以来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把促发展与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不断释放消费增 8

长潜力,切实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第二,要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上下功夫。在这次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上,各地都十分关注节能和减排这两个指标。东部省份认为他们现在的能耗水平已经很低了,再继续下降的潜力非常有限,西部的同志认为现在正处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希望能够区别对待。但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要求来看,仍然要对实现这两个指标保持一定的强度,国家初步提出“十二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6%,对各省的具体指标也很快就要下达。目前,我们的能耗水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7倍,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8倍,节能的空间还非常大,要下大气力推动形成节能环保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据了解,20xx年东部一些省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已低于0.8吨标煤,最低的只有0.6吨标煤。国家要求各省要自己和自己比,将来和现在比,要克服畏难情绪,增强信心。我们虽然希望并积极争取国家指标定的相对宽松一些,但国家已提出明确要求,我们只能服从大局,在规划纲要和年度工作安排中认真加以落实,注重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完成既定目标。这次国家规划中又提出了二氧化碳减少指标和森林蓄积量增加指标,如何落实?在总体规划中要体现,在林业专项规划中更应体现,我们要采取哪些措施,投入多少,资金从哪里来,在编制规划中要理清。

9

第三,要在加快城乡统筹上下功夫。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是我省 “十二五”规划中必须面对的两个问题。城乡统筹不仅是搞几个试点,关键是要在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领域中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同时要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有条件的农民进城。今年以来,省上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我们在规划中要认真落实,特别是要强化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处于农村之头、城市之尾,在城乡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县域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依托,对于广大农村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各市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城乡统筹的新路径,把小城镇建设与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等工程结合起来,不断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

第四,要在扩大对外开放上下功夫。在对外开放方面,我们与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外贸进出口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也较低,主要是依靠资源及加工业的带动,对市场资源的利用总体上还不够充分,如何利用市场资源来推动发展,利用资本市场来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业、网络产业的发展等等,都需要我们在规划中加以研究。我们要认真分析影响我省改革开放的深层次原因,突出重点,从激活资源、释放发展潜能和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角度来谈改革开放。在规划中要突出各类园区建设,搞好引资平台,突出强调优化投资环境,抓住世界及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吸引外资和省外资金都有较大幅度提升。

10

三、加快工作进度,强化项目支撑

编制“十二五”规划进入了关键阶段,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快进度,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要注意加强联系对接,搞好项目策划。

一要统筹兼顾,按时完成。当前临近年底,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各市、各部门的规划正在加紧编制,但要全面完成规划要有很多的程序要走,还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各市、各部门要在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要把编制规划当作头等大事,注意搞好统筹兼顾,全力为编制规划提供支持和保障,确保编制工作圆满完成。

二要上下联动,搞好衔接。规划衔接是保障规划科学性和有用性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各市规划,既有自身特点,也是全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加强与省上规划的衔接,省上的总体规划要加强与国家总体规划的衔接,各个专项规划要加强与总体规划的衔接,同级专项规划之间也要加强衔接,这样才能保证规划目标、生产力布局、投资安排和政策手段的有机对接,使规划更具有操作性。

三要策划项目,强化支撑。项目是规划落地的重要抓手,是各类规划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没有大项目、好项目的强力支撑,“十一五”规划实施不会这样顺利。“十二五”时期,要想发展得更好更快,仍然需要大项目的支撑。各市、各部门要进一步策划、筛选、论证一批重大建设项目,进入全省“十二五”规划项目库。要注意加强与国家主管部门的对接,努力获得差异化政策,争取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层面的规划。

11

同志们,编制好“十二五”规划,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大家全力以赴编制出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凝聚人民意志、引领未来发展的高水平规划,为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作出新的贡献。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