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的重负——读《台北人有感》

回忆的重负

——读《台北人》有感

“美到极致,都有些凄凉。”

当有人要我用一句话来形容《台北人》的时候,这句话兀然浮现在我脑海中。

初看书名,我不禁有些好奇:“台北人”是谁呢?作者为什么要描写他们?后来才明白,书中的“台北人”不仅是居住在台北的大陆人,他们是一群特殊的人,活在军事、政治和文化冲突都处于僵持对峙的时期。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包括作者本人,都有一种情绪化了的文化心理体现:狭窄的生存空间、尴尬的国际地位、咫尺天涯的故土亲人,这些都成了他们的心理困境。而帮他们走出精神饥荒的,只有他们血肉相连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山水风土所孕育的文化情结。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们心里,是民族的象征和根结 于是,我们常能从字里行间看到,那批流离在外的“台北人”有着更敏感更执着的文化意识,和比大陆的中国人更自觉更强烈更根深柢固的文化情感。所以他们更容易察觉到文化的衰弱和流逝,于是也更痛苦和焦虑。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这唯一联系民族情结的文化传统衰亡,于是他们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把握住渐衰亡的文化。

白先勇也是一个这样的“台北人”。他是白崇禧的儿子,小时候体弱多病。抗战胜利后,身为国防部长的白崇禧仕途得意,大悲巷雍园一号的白公馆常常是高朋满座。每当这时候,白先勇总是躺在床上,与死神会晤。大概没有人在幼年能够有白先勇的经历,声色繁华与寂寞冷清如此刺目地呈现在眼前,这养成了他敏感而又细腻的气质。后来,白先勇远赴海外留学,虽身远千里,但他骨子里对故乡的执念和对传统文化的担忧却怎么也挥散不去。 于是,白先勇选择了写小说,想在小说里提醒人们这种传统文化日趋衰微的现状而引起警戒。也想通过在小说中再现那些传统文化的氛围,再度勾起人们对那些美的热爱和执着。白先勇写下的《台北人》,也正体现了他自己说过的那句话:“《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了。”

读罢全书,事实上我们几乎可以说,《台北人》一书只有两个主角,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书中有着各色各样的角色,这些角色虽行业各异,贫富悬殊,但没有一个不背负着一段沉重的、斩不断的往事。而这份“过去”,这份“记忆”,或多或少与中华民国成立到大陆沦陷那段“忧患重重的时代”有直接的关系。贯穿《台北人》各篇的今昔对比之主题,或多或少,或显或隐,都可从上列国家、社会、文化、个人这四观点来阐释。而潜流于

这十四篇中的撼人心魂之失落感,则源于作者对国家兴衰、社会剧变之感慨,对面临危机的传统中国文化之乡愁,而最基本的,是作者对人类生命之“有限”,对人类永远无法长葆青春、停止时间激流的万古怅恨。

对于书里的主角们来说,过去是沉重的。对往昔的回忆是他们舍不得抛下,又压在他们心头让他们无法喘息的负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谁又不是时常被回忆拷问着、折磨着?云淡风轻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我们不能做回忆的奴隶。地球旋转不停,太阳东升西落,生活的齿轮从不会为某一个人停止。如果我们总是活在回忆的重负之下,就会像书中的那些可怜又可悲的人儿一样,终日无法逃离自己对自己下的魔咒。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抬头看,在死亡这个节日降临之前,人总要走下去的。

 

第二篇:《台北人》 读后感

均来自个人收藏,觉得不错,上传到文库,与大家分享!均来自个人收藏,觉得不错,上传到文库,与大家分享!《台北人》 讀後感外文四 951203 林依萍指導老師:郭苑平  記得小的時候,我曾經閱讀過《台北人》的<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當時,小時候的懵懂無知並不能深刻的體會故事中所想要表達之意,只是覺得說他的故事錯綜複雜,文字華麗,所描述的是場景、小人物以超出我所能理解範圍!故事中的表達出的惆悵,我沒有太多的感同身受。當時,閱讀完此篇文章,我只留下滿滿的疑問,白先勇究竟想要表達什麼?對於只是小學的我,《台北人》並不能引起我多大的興趣來閱讀他,隨後,我便把書放回書架上。直到上學期末時,當時正讀到James Joyce的《都柏林人》(Dubliners),教授上課時,還特意提到白先勇的《台北人》,當教授特意以怪腔怪調的中文提起本書:Do you know 白先勇的《台北人》《Taipei People》? 我著時嚇一跳,原來《台北人》真的很暢銷,連系上教授也很喜愛,因此當下,我再度挑起了好奇心,所以特地選擇此本書來閱讀。  《臺北人》為白先勇於19xx年集結14篇短篇小說而出版的單行本。題材皆關於19xx年代從中國大陸來台灣的形形色色的人們以及他們的生活。每篇都能獨立存在,而稱得上是一流的短篇小說。但這十四篇聚合在一起,串連成一體,則更令人驚豔。在這十四個短篇裡,我覺得可以歸類出幾個重點,這些主題使得十四篇短文串聯成一體。看似獨立存在,卻又環環相扣。他們都出身於中國大陸,都是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灣。離開大陸時,他們或是年輕人,或是壯年人,而在台灣生活數十載,他們若非中年人,便是老年人。 再者,他們都有過一段難忘的"過去",一段屬於在中國大陸的過去,令他們難以忘懷。而這"過去"直接影響到他們目前在台灣的現實生活。文中可以看到白先勇顯而易見的思鄉情懷且運用華麗的手法來顯現出今昔對比。最後,《台北人》之人物,可以說囊括了台北都市社會之各階層:從年邁挺拔的儒將樸公(梁父吟)到退休了的女僕順恩嫂(思舊賦),從上流社會的竇夫人遊園驚夢到下流社會的"總司令"(孤戀花)。;有商人,如《花橋榮記》之老闆娘;有幫傭工人,如《那血一般紅的杜鵑花》之王雄;有軍隊裏的人,如《歲除》之賴鳴升;有社交界名女,如尹雪艷;有低級舞女,如金大班。這些"大"人物,"中"人物與"小"人物,來自中國大陸不同的省籍或都市,他們貧富懸殊,行業各異,但沒有一個不背負著一段沉重的,斬不斷的往事。而這份"過去",這份"記憶",或

多或少與中華民國成立到遷臺的那段"憂患重重的時代",有直接的關係。正如歐陽子所言:『《台北人》中的許多人物,不但不能擺脫過去,更令人憐憫的是,他們「不肯」放棄過去,企圖在「抓回了過去」的自欺中,尋得生活的意義。』然而這樣的自欺,卻也形成書中主要的反諷。  白先勇的作品《台北人》即借鏡自《都柏林人》。詹姆士、喬伊斯的都柏林人最能與之比較因為都柏林人中的故事也是由單一地點、相似背景、相同主題以及雷同手法第所串連而成,《都柏林人》主要是描述被殖民的人內心那種壓抑與喪失自我,選擇麻痺過日的故事。但是跟《台北人》一樣都是挑選出一個城市裡的人物,來當作時代與階層的代表,《都柏林人》(Dubliners)是愛爾蘭籍作家詹姆士·喬伊斯於19xx年出版的一本短篇小說集,包含了15篇故事,另有五篇只定了題目,卻未能寫出。前三篇寫童年,青年、成年、公務員時期則各四篇。最後一篇〈死者〉篇幅最長,也最著名。喬伊斯本人最喜歡〈會議室裡的常春藤日〉〈護花使者〉,〈阿拉比〉則是公認的傑作。 莊坤良教授曾提到:《都柏林人》的寫作,基本上是一部「愛爾蘭的道德史」,目的是要「提供一面亮晶晶鏡子,叫愛爾蘭人好好看清楚自己的真實面貌」。     《台北人》對於人物刻畫描述十分精采,百讀不厭。然而閱讀玩這本書令人彷彿走進了電影院,上演著一幕又一幕的黑白老電影,播放的,是四○年代的夜上海。民國38年被迫遷來台的人們,形形色色的,什麼樣的職業都有,對於小人物的刻劃與坎坷,及因生活的無奈而造成的不得已,真的很令人感到同情。時代的無奈及變遷,小人物們的生活,一點一滴的紀錄下來。對於小時候的懵懂無知並不能深刻的體會故事中所想要表達之意只能意會,然而,現在再閱讀一次,或多或少都能感同身受,你必須去看,用「心」去看,才能深刻地體會到書中人物的心情。 均来自个人收藏,觉得不错,上传到文库,与大家分享!均来自个人收藏,觉得不错,上传到文库,与大家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