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狐行狐语四悟1

《阅微草堂笔记》狐语四悟

颜圣存

《阅微草堂笔记》,是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至嘉庆三年年间以笔记形式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主要收集的是当时代前后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流传久远的乡野怪谈,或则亲身听闻的奇情轶事。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相比,内容显得短小精悍,却不乏味道。其中,涉及狐鬼言行举止的一些故事,更能给人带来另类的感悟与思考。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中有这么四则关于狐鬼的故事:

故事一

献县周氏仆周虎,为狐所媚,二十余年如伉俪,尝语仆曰:吾炼形已四百余年,过去生中,于汝有业缘当补,一日不满,即一日不得生天,缘尽吾当去耳。一日冁然自喜,又泫然自悲,语虎曰:月之十九日吾缘尽当别,已为君相一妇,可聘定之。因出白金付虎,俾备礼,自是狎昵燕婉,逾于平日,恒形影不离。至十五日忽晨起告别,虎怪其先期,狐泣曰:业缘一日不可减,亦一日不可增。惟迟早则随所遇耳。吾留此三日缘,为再一相会地也。越数年,果再至,欢洽三日而后去。临行呜咽曰:从此终天诀矣。陈德音先生曰:此狐善留其有余,惜福者当如是。刘季箴则曰:三日后终须一别,何必暂留。此狐炼形四百年,尚未到悬崖撒手地位,临事者不当如是。余谓二公之言,各明一义各有当也。

狐狸修行期数将至,和周虎在一起的时间所剩无几,但她毅然选择提前几天离开周虎,狐狸这么向周虎解释:所谓的缘分,是一日不可减,也一日不可增。只是早晚可由自己安排。我想在世间留下三天的缘余,以后好再与你相见。而几年之后,狐狸确实回到人间,与周虎续完三天的余缘。在人们看来,这或许是一个不尽人意的结果,但狐狸却教会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狐狸何尝舍得离开周虎,但她懂得知足,同时也很果断,缘分在时好好珍惜,缘分尽了坦然挥手告别。人生正是这样,时刻充满变数,很多东西在来不及看清时就容易悄然而逝。但人又常常很奇怪,不管对人对物,该珍惜时却往往容易忽略;又或者往往容易将他人的爱看成是对自己理所当然的付出。而等到真正失去时才茫然万分,完全不知所措。狐狸则没有这么做,也不这么想,万事随缘,用心把握、争取了就行,活在当下,这是狐狸最直接、也是最乐观的行为准则,其值得人们好好思索与效仿。

1

故事二

宁波吴生,好作北里游。后昵一狐女,时相幽会。然仍出入青楼间。一日狐女请曰:吾能幻化,凡君所眷,吾一见即可肖其貌。君一存想,应念而至,不逾于黄金买笑乎?试之,果倾刻换形,与真无二,遂不复外出。尝与狐女曰:眠花藉柳,实惬人心,惜是幻化,意中终隔一膜耳。狐女曰:不然,声色之娱,本雷光石火,岂特吾肖某某为幻化,即彼某某亦幻化也。岂特某某为幻化,即妾亦幻化也。即千百年来名姬艳女皆幻化也。白杨绿草,黄土青山,何一非古来歌舞之场;握雨携云,与埋香葬玉,别鹤、离鸾,一曲伸臂顷耳,中间两美相合,或以时刻计,或以日计,或以月计,或以年计,终有绝别之期;及其诀别,则数十年而散,与片刻暂遇而散者,同一悬崖撒手,转瞬成空。倚翠偎红,不皆恍如春梦乎?即夙契原深,终身聚首,而朱颜不驻,白发已侵,一人之身,非复旧态。则当时黛眉粉颊,亦谓之幻化可矣。何独以妾肖某某为幻化也?吴洒然有悟。后数岁,狐女辞去,吴竟绝迹于狎游。

宁波吴生,喜欢游逛妓院。后来亲近一个狐女,经常幽会,但仍然出入于青楼之间。于是狐女献出一计,自己幻化成吴生倾心女子的样貌,但后来吴生感慨:眠花宿柳,实在惬意舒心;可惜是幻化的,思想上终隔着一层薄膜。吴生的感慨显然有些令人措手不及,但狐女的回答却着实让人震惊不已:声色的娱乐,本来如闪电的光、击石的火。岂但我像某某是幻化,就是她某某也是幻化;岂但某某是幻化,就是我也是幻化;就是千百年来的名媛美女,都是幻化呵!世间万物是否都为幻象我们不得而知,或许狐女所言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理念论和回忆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认为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的,理念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现实世界,则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不过,笔者觉得将狐女所说的“幻化”理解成对万事万物不能太强求与纠结,而应抱随遇而安的态度更加巧妙,因为时光易逝,容颜易老。否则狐女也不会接着往下解释:“白杨绿草,黄土青山,哪一处不是古来的歌舞场所?男女欢合同埋香葬玉、赋别鹤离鸾之曲,不过像臂膀一曲一伸的工夫罢了。这中间两美相遇,或用时刻计算,或用日计算,或用月计算,或用年计算,终有诀别的时候。等到诀别,那么几十年而散,同短暂的相遇而散,同样是悬崖撒手,转眼成空。依翠偎红,亲热昵爱,不都好像春梦吗?即使往昔的情谊原本很深,能够终身相守,但是青春的容颜不能长留,白发已经上头,一个人的身体,不再是过去的样子。那么当时的青黛长眉、粉白脸颊,也可以说它是幻化了,为什么独独以我像某某是幻化呢?”而人只有遇事不强求,不大喜大悲,随遇而安,才能活得快活与自在,潇洒与自由,心态也不容易变老。

2

故事三

天津某孝廉,与数友郊外踏青。皆少年轻薄,见柳荫中少妇骑驴过,欺其无伴,邀众逐其后,嫚语调谑。少妇殊不答,鞭驴疾行。有两三人先追及,少妇忽下驴软语,意似相悦。俄某与三四人追及,审视正其妻也。但妻不解骑,是日亦无由至郊外,且疑且怒,近前诃之。妻嬉笑如故,某愤气潮涌,奋掌欲掴其面,妻忽飞跨驴背,别换一形,以鞭指某数曰:见他人之妇,则狎亵百端;见自己妇,则恚恨如是,尔读圣贤书,一恕字尚不能解,何以挂名桂籍也。数讫,径行。某色如死灰,殆僵立道左不能去,竟不知是何魅也。

这是一则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不管是放在男权至上的古代,还是提倡男女平等的当代社会。众男子看到一貌美的女子,上前调戏,最后,与朋友同行的举人发现被调戏的女子是自己的妻子时,非但没有悔意,心生疑虑,反起怒色。岂料女子不畏不惧,飞身上驴,立即变出另一张脸,并指着举人讽刺道:见了别人的妻子,就无端地调戏,见是自己的妻子,就这样的愤恨。你是读圣贤之书的人,一个“恕”字尚且未弄明白,你是凭什么考中举人的?鬼魅的做法让人拍手称快,数声数落之后,也难怪举人呆若木鸡了。此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也时有发生,关于其中的不道德现象笔者不作任何解释,但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当未受过文化教育的人尚且懂得礼义廉耻,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却违背这项道德准则时,那么,便无怪人们要对其嗤之以鼻,投其恶眼了。

故事四

陈云亭舍人言,有台湾驿使宿馆舍,见艳女登墙下窥,叱索无所睹。夜半琅然有声,乃片瓦掷枕畔,叱问是何妖魅,敢侮天使。窗外朗声曰:公禄命重,我避公不及,致公叱索,惧干神谴,惴惴至今。今公睡中萌邪念,误作驿卒之女,谋他日纳为妾。人心一动,鬼神知之,以邪召邪,不得而咎我,故投瓦相报,公何怒焉?驿使大愧,未及天曙,促装去。

这则故事则让笔者想起一句俗语:平日不作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一位台湾驿使住在驿舍时,看见一女子爬上墙头往下偷看后,以为是驿卒女儿,梦中心生日后娶其为妾的邪念,不料,日间出现的那个女子却是一个鬼魅,见驿使心生邪念,大胆抛砖制止,已警示驿使的不良行为。人心一动,鬼神是否知之又是另外一件事情了,但心怀鬼胎,鬼魅自会出现这倒不假!

3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阅微草堂笔记》有很高的评价:“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以上所举的四个狐鬼故事则是纪昀或借狐鬼之口抨击社会丑恶现象,或阐发自己对事物另类的看法与观点。而读者通过狐鬼之语,又能有新的感悟与心得,实在妙极! 4

 

第二篇:《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中狐妖形象浅析

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中狐妖形象浅析

《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中狐妖形

象浅析

【摘要】:《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狐妖具有传承性及变异性。狐妖往往以女性的形象出现,这些形象都具有超自然的力量。作者通过对狐妖的描写,侧重在劝谕读书识礼。连狐们都在学习经典,有不平之事,也是以己不受害为度来进行抗争。作者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测鬼神之情伏,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 狐妖 形象 聊斋

《阅微草堂笔记》被誉为明清笔记小说“双壁之一”,内容及其丰富,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从文人学士,妓女乞丐至三教九流,花妖狐媚几乎无所不含。鲁迅称《阅微草堂笔记》“于宋儒之苛察,特有违言,有触即发,与见于《四库全书提要》中者正等。且于不情之论,世间习而不察者,亦每设难疑,揭其拘迂。此先后诸作家所未有者也。而世人不喻,哓哓然竟以劝惩之佳作誉之”,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各式各样的狐妖鬼魅,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形象,在此,就针对本书中狐妖的形象做一些讨论。

一. 狐妖形象的文化渊源

狐,最早出现在《山海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

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⑴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一个亦正亦邪的形象。《山海经》中的九尾狐,乃是一个能食人的妖兽,九尾狐中最著名的形象—妲己,出自《封神演义》。汉以前,未见有狐妖之说,晋代始见载与各种书籍。葛洪《抱朴子》谓狐狸满三百岁化为人形,其所著《西京杂记》一本书中,有古冢白狐化身为老人入人梦中的故事。干宝《搜神记》一书内,谈狐的作品已经相当多,郭璞也认狐妖为实有,足见晋人喜谈狐妖。已成风尚。及唐代,谈狐之作品愈多,《广异志》连篇累牍。《太平广记》专录狐事者达九卷 1

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中狐妖形象浅析

之多。宋明时,谈狐作品渐少。至清,以《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为代表的笔记小说又大畅其说。⑵在《聊斋志异》中和《阅微草堂笔记》中,狐仙、狐妖的故事举不胜举。“妖媚”“邪气”“仙灵”“神秘”“狡猾”,可以说是中国人对狐的一些印象。

狐,是狡猾的动物。传说中狐修千年而得一尾,因而古代有百岁狐修为美女,千岁狐预知未来等传说。狐,源自上古之狐图腾崇拜,上古涂山氏,纯狐氏,有苏氏等部族均属狐图腾崇拜。民间狐妖的传说,主要流传于我国北方,民间北方有供奉狐仙,住有狐狸的人家,按时供食,不敢加以伤害。谓伤害之必遭报复,并畏言“狐”字,尊之为“大仙”,故事中的狐,往往自称姓“胡”。

狐狸聪明伶俐、乖巧温顺、毛软如丝、面目清秀,关键时刻,又具有过人的魄力与胆识。何况狐狸精,千年修行,千年孤独,孤枕轻诉,破梦狂舞,更是令人感动和敬佩。狐在兽类之中所以特被传奇作者选作叙写的主体,大约同它的善于变化有关。这方面在《玄中记》、《搜神记》等作品中都有记载。狐除了本身会变之外,更会变出许多身外的东西来,所以有时荒园废墟,一旦妖狐窟穴其中,便“屋舍华好,崭然一新,入室,陈设芳丽,酒鼎沸于廊下,茶烟袅于厨中”(《聊斋?九山王传》)。狐因能化形;故不论怎样小的空隙,它都能进出自如。这种意象的构成,我想同它的形体不无关系。因为狐首尖,尖则便钻穿;狐腰软,软则便屈折也。小说所载道士治狐,大都把它封闭在瓶罂或葫芦之中,而人们在瓶口上只要刺一个小小的针孔,它便能溜走。除此之外,狐的辩才也是不可及的。《战国策》所记狐对老虎的一段话,是它最早的记载。以后纪晓岚、蒲留仙许多骂宋儒、讥世俗的话,也都是借它的口来转述的。

二.《阅微草堂笔记》中狐妖形象的传承性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狐妖形象并不是纪昀开创的,作品中的狐妖形象是对之前作品中的狐妖形象的传承,再加之自己的风格。

1. 狐妖故事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将狐狸这一类动物人格化。我们从早期志怪小说中狐人格化的途径,就会发现,中国一部分狐怪故事是沿着一条特殊的规律发展的。《阅微草堂笔记》传承了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传奇的衣钵,但在观念和做法上有质的飞跃。从六朝志怪中的狐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狐幻化为人最常见的 2

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中狐妖形象浅析

类型有以下几类:博学多才之书生、诱人妻女之淫汉、劫掠行人之歹徒、美丽诱人之女子、预测吉凶之术士和菩萨。在这里,《阅微草堂笔记》传承了狐幻化为女子的类型。在《阅微草堂笔记》所写的狐妖,绝大部分都以女子的形态出现,如《狐缘》《骂狐遭戏》等。在写狐妖的作品中,《聊斋志异》对当时世人的影响较大,这部作品盛传时正是纪昀生活的时代。通过对《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阅微草堂笔记》中许多狐妖形象是对《聊斋志异》中狐妖形象的继承。作品都创造了不少美丽感人的女性形象,这些狐妖,都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多数幻化成美丽的女子,也有变成青年男子者,能摄取财务,预卜人之祸福,对爱有一套自己的方式方法。

2. 作者通过对狐妖故事的描写,将狐狸社会化。在谈狐说鬼中,对社会政治,人情世态,道德伦常发出了自己的见解,虚构出奇幻瑰丽的故事,表达个人的感受,经验和情趣,寄托精神上的追求和向往。

《阅微草堂笔记》对狐妖的处理时所用的方法是对前人作品的一种继承。它借狐之口,言人之所难言,如《滦阳消夏录(五)》第14则:

长山聂松岩,以篆刻游京师,尝馆余家。言其乡有与狐友者,每宾朋宴集,招之同坐,饮食笑语,无异于人。唯闻声而不见其形耳。或强使相见,曰:“对而不睹,何以为相交?”狐曰:“相交者,交以心,非交以貌也。夫人心叵测,险于山川。机阱万端,由斯隐伏。诸君不见其心,以貌相交,反以为密,不见貌端者,反以为疏。不亦悖乎?”

借狐友之口说出人心难测、以貌取人,并暗喻作者观点:朋友要结交的是心,而不是相貌。在《聊斋志异》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反映社会黑暗,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罪行和歌颂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作品。

3.作者透过狐妖表达了一定的伦理思想。

狐狸被世人认为是一种狡猾的动物,因此,经过修行可以幻化的狐妖,往往人们对它没有什么好感。在狐妖所幻化的形态中,常出现于人们伦理观念中的一个词—狐狸精,为什么人们对女子才用狐狸精一词?而且多帮这个词用于长相艳丽,行为放荡的女子,其实这与狐妖的天性和文学作品中狐妖常以美丽女子出现有关。在许多文学作品中,狐妖幻化成女子与男子相会,没有正式的名分,纯粹是为了吸取男子的精气或吧男子玩弄于股掌。随着这种情况的不断演变,世人就把狐狸精说成专门破坏别人家庭,爱情的女子。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狐妾》 3

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中狐妖形象浅析

《狐女识伪》等篇目中都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这也是《阅微草堂笔记》对前人作品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三. 《阅微草堂笔记》中狐妖形象的变异性

《阅微草堂笔记》中狐妖形象的塑造,在传承了《聊斋志异》中狐妖形象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风格。《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狐妖在具有传承性的基础上也具有变异性。《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在,《客云庐小说话》卷一《菽园赘谈》归为“谈狐说鬼“类,但二者在狐妖的塑造上具有差异性。

1.《聊斋志异》中有许多的作品明显的讽世,抒写一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情怀,对人情冷暖进行讽刺,如《红玉》《梅女》《席方平》等。《阅微草堂笔记》则侧重在劝谕学习读书识礼。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怪旷野那得有是,寻之,则一老翁坐墟墓间,旁有狐十馀,各捧书蹲坐。老翁见而起迎,诸狐皆捧书人立。书生念既解读书,必不为祸。因与揖让,席地坐。问读书何为,老翁曰:吾辈皆修仙者也。凡狐之求仙有二途,其一采精气,拜星斗,渐至通灵变化,然后积修正果,是为由妖而求仙。然或入邪僻,则干天律,其途捷而危;其一先炼形为人,既得为人,然后讲习内丹,是为由人而求仙。虽吐纳导引,非旦夕之功,而久久坚持,自然圆满。其途纡而安。顾形不自变,随心而变。故先读圣贤之书,明三纲五常之理,心化则形亦化矣。书生借视其书,皆五经论语孝经孟子之类。但有经文而无注。问经不解释,何由讲贯?老翁曰:吾辈读书,但求明理。圣贤言语本不艰深,口相授受,疏通训诂,即可知其义旨,何以注为?书生怪其持论乖僻,惘惘莫对。姑问其寿,曰:我都不记。但记我受经之日,世尚未有印板书。又问阅历数朝,世事有无同异?曰:大都不甚相远,惟唐以前,但有儒者。北宋后,每闻某甲是圣贤,为小异耳。书生莫测,一揖而别。后于途间遇此翁,欲与语,掉头径去。案此殆先生之寓言。先生尝曰:以讲经求科第,支离敷衍,其词愈美而经愈荒;以讲经立门户,纷纭辩驳,其说愈详而经亦愈荒。语意若合符节……⑶

这个故事中的狐妖们都在学习经典,可见作者写《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狐妖,不同于蒲松龄为了讽世,抒写怀才不遇的苦闷,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纪昀主要是要通过《阅微草堂笔记》中狐妖的所作所为,来劝谕学习读书识礼。

2.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狐妖调皮善良的报复心理。狐妖有不平之事,也是以己不受害为度来抗争。

4

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中狐妖形象浅析

在《柴垛里的狐仙》中,狐妖为了惩戒佃农,在佃户大骂它的第二天,幻化成一名美丽的女子立于佃户身边,让佃户妻子醋劲大发,抡起扁担就向丈夫击去。使佃户饱受了一顿痛打,后来才开心大笑这离去,使夫妻二人才发现被狐仙所戏。本文中的狐仙,面对佃户对它大骂,它也是在自己不受伤,他人不受大害的前提下进行了小小的报复。而在《狐惩学生》中,狐妖一直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当人类对其进行冒犯,它们一定会施以报复。学生对狐妖的戏弄让它们饱尝了冒牌老儒的鞭打,使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再没有《聊斋志异·席方平》中的一斗到底的气概。可以看出,《阅微草堂笔记》反对泥古不化之人,主张适应现实社会而不可教条,体现出纪昀一代才子的见识和胸襟。

3.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狐妖外形的美与丑共存,表现不同的内涵。

狐妖不仅仅幻化成美丽的女子,在许多写狐妖的作品中,作者大都把狐妖描写成美丽的女子,在前面所探讨的狐妖形象的文化渊源中,对这一方面有所提及。美的事物是人人喜欢和追求的,作者把狐妖塑造成美女形象,这主要表现出了作者对美丽女子的喜爱和追求,但由于现实的束缚,这种想法往往只能埋藏在心里,这也是对现实的批判和对封建伦理道德的一种变通。有时也幻化成黑陋可憎的老太婆,如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有一文说:

……丰宜门内玉皇庙街,有破屋数间,锁闭已久,云中有狐魅。适江西一孝廉与数友过夏,取其幽僻僦舍于旁。一日见幼妇立檐下,态殊妩媚,心知为狐。少年豪客,意殊不惧,黄昏后诣门作礼,祝以词。夜中闻床前有声,心知狐至,暗中举手引之。纵体入怀,遂相狎呢,冶荡万状,奔命殆疲。比月上窗明,谛视,乃一白发媪,黑陋可憎。惊问汝谁,殊不愧赧,自云本城楼上老狐,娘子怪我饕餮而慵作诉,居此屋寂寞已数载,感君垂爱,故冒耻自献耳。孝廉怒搏其颊,欲捆棰之……。

这个故事和《聊斋志异》里的书生与女狐故事有三点不同:其一,不是狐妖来引诱孝廉,而是孝廉去引诱狐妖;其二,现身的狐妖不是妖艳多娇的美女,而是黑陋可僧的老太婆;其三,不是狐妖来慰藉孝廉的寂寞,而是孝廉去慰藉狐妖的寂寞。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阅微草堂笔记》突破了传统对狐妖的描述,它再也不仅仅只是幻化成外表美丽的女子。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世人开始注重女子的内在美,而不再把女子当做外表美丽,赏心悦目的宠物。⑷

5

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中狐妖形象浅析

4.刻画狐妖形象的手法不同

在对狐妖的描述上,《阅微草堂笔记》的处理和《聊斋志异》的处理有所不同。《聊斋志异》在对狐妖的刻画上用了肖像描写的手法,而《阅微草堂笔记》在狐妖的描写上则用了情节描写的手法。《聊斋志异》在描述狐妖时,对其样貌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如《狐嫁女》中老翁的女儿,形容她容光照人,玉佩环坐,吟吟作响,香兰芳草,馥馨醉人。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对狐妖的容貌描写较少,几乎都是一比代过,更多放在故事情节的构造上,如《狐缘》《狐妾》《幻化成狐》等,这些作品都是写狐变成美丽的女子,但都没有对其样貌进行描写。我认为这与纪昀的小说观有关。纪昀的小说观是比较保守的,这使得《阅微草堂笔记》的创作过于拘泥于所谓的“著书之例”,缺乏《聊斋志异》的空灵与圆润。把《阅微草堂笔记》放在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发展的历史流程中,通过与魏晋志怪及《聊斋志异》等小说类型的比较中总结它的艺术规律,认为它追踪晋宋,具有质朴凝练,简淡妙远的叙事风格。所以作者在对《阅微草堂笔记》中狐妖形象的塑造时,对其外貌没有进行详细的描写。

四. 《阅微草堂笔记》中多姿的狐妖形象表达多样化的人生观。

在前人作品中,狐幻化为人最常见的形象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为博学多才之书生。代表作有《搜神记》卷十八中的张华伏狐故事。

第二类形象是诱人妻女之淫汉。如大约作於东汉初年的《焦氏易林》中,已经有老狐迷惑妇女之记载。

三类形象是劫掠行人之歹徒。《搜神记》卷十八中所记载的。

第四类是美丽诱人之女子。代表性作品如《搜神记》卷十八“王灵孝”条中所记之事。

第五类是预测吉凶之术士。如《搜神记》卷三中所记载的故事。

第六类,在唐朝志怪中,狐狸还经常以菩萨形象示人,如《广异记》“僧服礼”条中所记载的事。

在《聊斋志异》中,作者创造出了许多美丽感人的女性形象,而在《阅微草堂笔记》中,除了女子形象,也有别的形象出现。细数之,《阅微草堂笔记》中狐妖所幻化的形象有以下几类,既有对前人作品中狐妖形象的继承,也有其自身的 6

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中狐妖形象浅析

特点。

1.狐妖的形象化与人生观的表达

第一类,狐妖们幻化成女子形象表达伦理观。

在作品《狐缘》中善留余地的狐仙,缘分将尽之时,不仅留了三日,便于日后相见,还给周虎选好了一个好妻子。在《幻化狐女》中,与贪恋青楼女子,风流成性的吴生相恋的狐女,每天幻化成不同的女子与吴生相会,使吴生懂得,在青楼之中,搂着翠的,偎着红的,都使恍如春梦,于是在狐女辞别后,再也没有去青楼消遣娱乐。《狐妾》中,让我们对狐有了进一步了解,狐幻化成美女,但不轻易和人接触,与她接触之人也都是阳尽之人。除此之外,如《痴书生遇到情狐》《狐女识伪》《狐妻》《狐女当妻》等作品中,狐妖都幻化成美丽的女子。无论在《聊斋志异》还是《阅微草堂笔记》,许多篇目中的狐妖都幻化成美丽,贤惠的妻子,往往还成就了男人的成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作者对心中所期待的女子的一种描述。在现实生活中,如此才貌并存的女子是非常罕见的,所以也可以说是作者的一种寄托。

第二类,狐仙幻化成老翁及小童形象表达雅俗观。

在《阅微草堂笔》中有一则故事叫做《俗气逼狐》,这则故事中,通过董曲与友人的对比,借李庆子之口,道出了俗气逼狐之说。这时,狐妖就幻化成一翁一童,立于树下,不愿进屋。在《打抱不平》一文中,狐仙就幻化成一老翁,为乙打抱不平。作者在此借狐妖之口来抨击世情,表现了作者的雅俗观。作者写道俗气逼狐一说,其实在现实中,作者旨在说许多人俗气逼人,让别人不得不远之,而这样的人往往很自负。

第三类,狐幻化成狗形象表达处世观

在《狐戏》中,狐幻化成狗在街上跑,不料被梁钦先生的仆人用砖扔之,才导致了仆人遭袭之事。狐自己在游戏,碍着人什么事,事仆人之过也。从这一分类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作者的处世观,作者透露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一种处世观。作者借狐妖幻化成狗这件事,表达了世人无聊惹事的心态。

第四类,幻化成老儒形象表达因果观

在《狐戒学生》一篇中,狐妖为了惩罚调皮学生,幻化成老儒,使学生再也 7

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中狐妖形象浅析

不敢戏弄狐。在这则故事中,作者表达了“一切众生,切勿自己制造起因”的佛理。充分的表现了作者的因果观,有因必有果,我们不要随意制造起因,据能避免一些恶果。

2.狐妖类型化与人生观的表达

以上四种类型是狐妖幻化成德形状,从另一方面看,我们可以作另一种分类: 第一种,善良的狐仙。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对狐妖的描写一部分作品体现出了狐的善良。像《狐缘》中,她给自己留有余地,也给周虎留有余地。在《幻化狐女》中,让吴生知道人生如梦,再也不踏入青楼,这些都体现出狐仙善良的一面,以及表露出了狐仙的真情。这一类型狐妖形象的塑造是作者对于女子美好品德的肯定及赞扬。

第二种,反戏的狐仙。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许多的故事描写了人类对狐仙的不敬及对狐的捉弄。最终被狐仙戏弄,以作为惩罚。如《骂狐遭袭》中,狐幻化成陈双的父亲,娘子戏弄酒鬼陈双,阐明了“一切众生,切勿自己制造起因”的佛理。在《柴垛里的狐仙》《狐女报仇》《狐女当妻》也是这类型的故事。

第三种,雅狐。在《雅狐》一文中,虽然从始至终都没有写狐仙的形态,却把它一手好诗的特点显露出来。致使遇此狐之人最后感叹:“钱香树家狐,固应稍雅”。在《狐狸求仙》中,狐狸们跟着老翁学习四书五经。

通过以上从不同的角度对《阅微草堂笔记》中狐妖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广阔的生活图画来反映清中叶的社会风貌,闪烁着批判现实的光芒。但《阅微草堂笔记》没有像《聊斋志异》一样,有明显的讽刺时世和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的情怀,有一股强烈的“孤愤之情”。《阅微草堂笔记》则是侧重于劝谕学习读书识礼,在雅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连狐妖们都在学习经典,从上面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狐妖在受到戏弄时,他们的抗争也是以己不受伤害为度,不会做出伤及性命的事。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广博的心胸及见识。

五.结语

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的故事,都是篇幅较小的随笔杂记,但也不像作者在《姑妄听之》的小序中所说的那样,仅仅是“追寻旧闻,姑以消遣岁月”的无聊之作。他写作的用心是以期“不乖于风教”“有益于劝诫”。 8

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中狐妖形象浅析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狐妖形象承袭了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传奇的衣钵,对《聊斋志异》更是具有十分明显的传承,但无论从对狐妖的描写和对故事的建构上,都有其变异性。作者通过对各式各样的狐妖形象的塑造,表达出来自己的主看法以及体现出作者广博的胸襟和见识。

注释:⑴袁珂《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版

⑵黄海全教育博客

⑶《阅微草堂笔记·狐狸求仙》三秦出版社,出版时间:20xx年8月1日

⑷新浪读书,.cn/

参考文献:

[1] 吴波《〈阅微草堂笔记〉“狐”形象的文化意蕴与审美特征》[J](《明清小说研究》

20xx年第五期)

[2]吴波《追踪晋宋踵事增华—〈阅微草堂笔记〉对魏晋志怪小说的继承和发展》[J](《蒲

松龄研究》20xx年第二期)

[3]蒲松龄《聊斋志异》[M]三秦出版社,出版时间:20xx年8月1日

[4]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三秦出版社,出版时间:20xx年8月1日

[5] 吴波《阅微草堂笔记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

[6] 杨义《阅微草堂笔记的叙事智慧》》[M](《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第二十章

[7] 陈文新《阅微草堂笔记与中国叙事传统》[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xx年第

02期

9

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中狐妖形象浅析

The reading notes of micro cottage "fox

demon's image

-- and compared with strange

[adstract] : "read the notes of tiny cottage with heredity and fox demon variability. Fox demon often to the female's image, these images are supernatural powers. Based on fox demon, focusing on the general QuanYu reading. Even all the fox in learning, the classical rough, but also not to suffer to fight for degrees. In the reading notes "micro harmonica measurement of ghosts, hair human spirits, attitudes to express your fox, experience, XieYi foot floated thoughts.

[key words] : read the small thatched cottage notes fox demon surviving image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