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以史为鉴-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摘 要:中国历史典籍浩瀚如烟,常常令我们初学者不知如何入手。[1] 而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却在这浩瀚如烟的历史典籍中用平实有趣的语言和新颖的角度,加上中西历史对比研究的方法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说完。其平实有趣的语言和新颖的角度让我们读者恨不得一日将其消化。我们的行省制、村民自治等等的基层治理在我们的历史中都可以找到根据。以史为鉴,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历史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其中的经验!

关键词:《中国大历史》; 黄仁宇;以史为鉴

一、写作背景和核心

自《中国大历史》在19xx年出版以来,就引起了我们广大读者的热捧。除了黄仁宇先生的个人魅力以外,《中国大历史》也是一本值得我们细读的书。中国历史典籍浩瀚如烟,常常令我们初学者不知如何入手。而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却在这浩瀚如烟的历史典籍中用平实有趣的语言和新颖的角度,加上中西历史对比研究的方法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说完。其平实有趣的语言和新颖的角度让我们读者恨不得一日将其消化。不过黄仁宇先生的归纳法使其历史不得不以一种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有点美中不足。通过《中国大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基础知识,而且还有历史的借鉴经验。以史为鉴,这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也是我们的骄傲!

《中国大历史》全书共有二十一章,黄仁宇先生把远古西安到九七年之前的中国历史做出自己了独特的见解。《中国大历史》不像其他历史书中一样,往往只有枯燥无味的两个字作为一个朝代的概括,而是每一章的专题都不同。如明朝,黄仁宇先生把明朝分为两个专题,一个是“一个内向和非竞争性的国家“;另一个是”一个停滞但注重内省的时代“。在确定专题后黄仁宇先生就会围绕着这个专题对明朝做出自己的见解。在书中黄仁宇先生把中国历史分为三个高潮:第一帝国秦朝、第二帝国唐朝、第三帝国明朝;这三个时期分别就是中国封建史的开端、发展和顶峰时期。最后在二十和二十一章黄仁宇先生对现代的中国在世界的地位的分析和就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认为全书的核心之处就在于最后的两章,在对中国历史作出分析后,再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与西方的比较中得出中国现阶段经济成长与法制建设与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以史为鉴,看到我们的过去的同时,也在瞩目着我们的未来!

二、学术价值与不足

(一)是历史初学者入门书籍

中国历史典籍浩瀚如烟,常常让我们初学者不知如何入门。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却又让我们初学者可以以一种轻松的心情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浏览了一遍。《中国大历史》一书中并没有让我们难以理解的文言文,也没有把各朝代的历史背景说的复杂隐晦暗涩,而是以一种平实、有趣的语言和新颖的角度叙写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把各朝代的兴衰的种种缘由都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书中的宋朝为例,我们中学学习的宋朝都是被形容成是腐败、为君者昏庸无能、外敌入侵、奸臣秦侩、岳飞被害等等的不良标签,而黄仁宇先生在书中虽然也详细的分析了宋朝的不振的原因,但却与我们中学的历史书说的不一样。书中对于宋朝的不振之因不再是为君者的昏庸无能和冗员、冗官、冗费的枯燥解释,而是从宋太祖开始的重文轻武现象以致于宋王朝的人们缺乏坚强的民族观念和补给上的弱点这两个新颖的角度分析。所以,宋朝不振之因,不仅是政治的原因,这与当时的文化、风气与现实困境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这样大大的提高了我们对宋朝的兴趣。我们要看的不仅是宋朝的兴衰,而且是从宋朝的兴衰中得到历史的经验-虽然在这和平年代不需要打仗,但在后勤补给上的“硬件”(交通运输上等等)准备充分。并且在王安石变法评价中说道:“在20世纪末的叶提及王安石,我们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九百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2] 这种结合现代的评价分析,让我们也新鲜了一把。而且这是对我们古人智慧的最高评价,也是我们中国人值得骄傲的地方!还有,对秦始皇的评价,黄仁宇除了说出秦始皇的残暴以外,还对秦始皇的能力做出了肯定:“可能最值得注意的是秦始皇铁腕统治全国十二年的时间,从未发生重大的变故。”[3]作为暴君代表之一的秦始皇被我们忽略的一面在《中国大历史》中向我们真实的展现出来,让我对秦始皇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观!因为仅仅依靠暴力政权,不可能十二年都没有重大的变故,而陈胜、吴广起义也是在秦始皇死后才发生的,这更加印证了秦始皇的统治能力。《中国大历史》通过其平实有趣的语言和新颖的角度吸引着我们,让我们初学者沉醉其中,恨不得一天将其消化!

(二)以中西方历史对比为研究方法

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是通过对中西方历史的对比为研究方法,这样大大的扩充了我们读者的知识面。在《中国大历史》自序中黄仁宇先生就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为人师,在美国学子之前讲解中国历史,深觉得不

能照教科书朗诵,???当然我无从将数千年的历史内一人一时一事提出与今日之西方处处衔接,??这样一来更感觉到综合的重要性 。”[4] 例如黄仁宇先生在说到秦始皇的兵马俑规模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果秦始皇完全相信超自然的力量,那么他为何不以大规模的人像代替数目众多的兵俑?”[5] 而再通过与阿斯旺水坝的努比亚大神像、大流士听政所前的浮雕像、康士坦丁大帝凯旋门上千篇一律,生气全无的人像群比较中得出秦始皇是一个敢于与自然力量作斗争的君主,即不迷信,和中国虽然有高超的技巧与技术,但是却因为缺乏社会推动力而不能像欧洲一样经历文艺复兴。书上的这些对比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列举了。通过这种中西历史文化的对比研究方法不仅让我们读者的知识面得到扩展,也深刻的分析了我们中国在历史发展中的不足,实在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不应该只局限在我们的小世界里,而应该放眼世界,借鉴与吸收别国的先进的发展经验与技术。清朝的闭关锁国到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就是一个教训!以史为鉴,我们现在的改革开放就是一个在吸取以前教训,而制定的一项国策,不是吗?历史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而黄仁宇先生的中西方历史对比研究的方法很值得我们的学习。只有在在对比中,我们才会发现我们的不足。

(三)各朝代的历史叙述不够详细,不能全面详细的了解历史事件

《中国大历史》虽然有利于初学者的入门,其角度与语言的艺术都是令我们读者耳目一新的,但我们想深入了解一个朝代的历史,《中国大历史》这本书就显得有点不足。黄仁宇先生主张用历史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即黄仁宇先生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也就是说黄仁宇先生呈现给我们的朝代史是一个简明的框架,要想全面的了解一个超低的历史就必须借助于其他历史书籍。而在书中的历史事件是经过黄仁宇先生的取舍得出的重大事件,所以在书中的跳跃幅度有点大,如明明刚才说的是朱元璋的,一下子就到他的曾孙朱瞻基也是有可能的,这样也需要我们读者对历史有一定的熟悉程度,才能跟得上黄仁宇先生的脚步。《中国大历史》与《明朝的那些事儿》相比,我更喜欢当年明月的详细叙述的写法,虽然没有中西文化对比的研究方法,但在历史事件上更为详细,让我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更加清晰。可是,不得不说,《中国大历史》字数虽少,但黄仁宇先生对每一个事件的分析还是很深入的,从政治、经济、到人文地理方面的分析一个都不少。

三、对现实的启示与意义

历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从《中国大历史》中,我看到的不仅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且还看到了历史的传承性!虽然每个朝代都会有新的变化,但是从本质上说,都是围绕着一条主线发展的--皇权与相权和中央与地方的斗争!就算明朝废宰相而设内阁,还是清朝的军机处,都是加强皇权的措施。就算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演进,但是我们也不可以一概否定!历史的传承性是不会断的,也不能断的。这让我想起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打到孔家店,就是全盘否定历史的作用。虽然儒家的文化是封建皇权的代表,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儒家文化也是值得借鉴的历史的经验,无论在道德上、思想上。就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千古名句到今天依然有着它无穷的生命力!而且我们做人的准则直到今天还在延续着仁义礼智信的这一套,难道我们可以否定他的作用?这让我想起南怀瑾先生的《历史的经验》也是把历史的精神通过用我们现代的语言做出新的阐释!如在《长短经》中,南怀瑾先生论及贵、富、勇、智、貌的五种反面时,就用了简单的例子:“有些人,有了势力,地位高了,譬如一个穷小子出身,到了尊贵的时候,本来应该爱护别人,爱护朋友,但是他反而不爱护别人,也不爱护朋友,而且做事不照义理,反而骄傲起来,脾气也暴躁起来,这就是反贵—第一反。”[6]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不是吗?作为国学大家的南怀瑾先生就是用这么平实的语言把令我们难以理解的文言文解释得通俗易懂,这是何等的不易!而且南怀瑾先生的其他历史作品同样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以史为鉴,我们从中学习的经验绝对不会少!

从《中国大历史》中我们从很多古人的智慧中也找到我们现代的影子—行省制,从元朝才开始使用的行省制,直到现在我们中国依然在沿用,现在我们中国共有28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有谁能说我们不是对古人智慧的传承,对历史的借鉴?还有在明朝的章节中黄仁宇先生提到:“缙绅成为社会的中坚”[7] ,在我的理解看来,当时的缙绅根据朝廷的指示制定它的“乡约”就是我们现在的村民自治的前身。当时的缙绅大多是名门望族来担任,直至新中国成立选举权还没有确立之前,我们一直沿用的都是缙绅自治,不是吗?以史为鉴,我们的很多基层治理在我们的历史发展中都能找到依据。这让我不得不再一次感叹我们古人的智慧!而我们对古人智慧的应用,更是对历史的传承!

《中国大历史》的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和在于:黄仁宇先生在写历史的时候没有落于俗套,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一般的历史评价中,显得更有新意和见解。他认为国家的法纪堪为根本,法纪废弛,则变乱陡生。黄仁宇先生写

的这本大历史中,他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文字中穿插了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做深入分析,是可以为我们提供治国的借鉴的。所以,历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历史转向的背后,都是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历史是需要客观评价的,这点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尤难做到,因为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添加自己的主观成分,但是当我读了这本书以后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生动,形象,打破了以往教科书式的罗列,将历史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今日的现实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这本具有语言艺术的和使用价值的书,值得我们去读,去思考,并从中获得经验!

结语

《中国大历史》我们不仅读的是一本历史书,而且还要从中获得经验。以史为鉴,我们要为在为我们的历史感到骄傲的同时,还要从我们的辉煌中看到我们的不足;在磨难中看到希望!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i i [1]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简介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7

[2]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十一章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7:155

[3]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二章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7:040

[4]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7:002

[5]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二章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7:042

[6] 南怀瑾著述.历史的经验.上编.[M]上海:复旦出版社,2006.6:28-29

[7]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十四章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