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成长讲稿定

守 望 成 长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如皋高师 范雪飞

一、儿童其人——我们的儿童观、教育观

在古代,儿童被视作“缩小的大人”,儿童“无知无能”,仅仅是传宗接代、延续生命的工具。在近代“儿童的被发现”和“儿童期的确立”成为该时代的标志。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明确提出儿童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儿童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同时,众多思想家、教育家也意识到儿童期在个体一生发展中的奠基作用。在现代,瑞典教育家爱伦?凯1899年捕捉到20世纪的第一缕曙光,提出“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随之,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用其毕生来探索、发现和解答“童年的秘密”。在当代,从脑神经科学到心理学,从“摇篮里的科学家”到“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不断涌现出来的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一次次刷新着我们的认识,撞击着我们的心灵,由此引发出一阵阵急迫的呼吁:要理解儿童和尊重儿童!

(一)儿童生命的意义

塞林格所著《麦田里的守望者》,书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对学校里的一切——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烦透了,曾是学校击剑队队长,3次被学校开除。又一个学期结束了,他又因5门功课中4门不及格被校方开除。他丝毫不感到难受。在和同房间的同学打了一架后,他深夜离开学校,回到纽约城,但他不敢贸然回家。霍尔顿偷偷回到家里,幸好父母都出去玩了。他叫醒菲芘,向她诉说了自己的苦闷和理想。他对妹妹说,他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该书之所以受到重视,不仅是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通过第一人称以青少年的说话口吻叙述全书,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人活着除了物质生活外,还要有精神生活,而且在一个比较富裕的社会里,精神生活往往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霍尔顿尚想探索和追求理想(包括爱情理想),因此他向往东方哲学,提出长大成人后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他为什么不肯用功读书,被四次开除出学校?那是因为学校里的老师和他的家长强迫他读书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

《生命的尊严》

每个生命,都是有意识的。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个体。每个生命都有她存在的意义。每个生命所寻求的意义都是不同的,有的生命为情而殉,有的生命为真理而死,有的生命为权力、金钱、名利抑或只是一点点的诱惑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财富,生命。而生命的意义,无论是什么,都只在道德上有高低,对于生命本身,没有对错。一切生命的意义都不可鄙。真正可怕的死亡是精神上的湮灭,意志的崩溃。

生命是坚强的,可是当一个父亲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竟亲手打死了自己的孩子时,我们慨叹生命是多么脆弱!生命是有瑕疵和遗憾的。真正的完人也是不存在的。宙斯好色、赫 1

拉爱妒嫉猜疑、玉皇王母不近人情,一切生命都是美丽的。每个生命个体都具有她自己的魅力。气质、人品、学识、外表。每个生命都在各个方面或多或少地具有自己的特点,生命,因为不同而美丽。

每个生命,都是有尊严的。生命的尊严可能就是活着。辩证的来看,生命的尊严,就是生命。生命是需要呵护,需要敬畏的。生命是伟大的,是幸福的,是严肃的,是崇高的,是不容易的。生命,是有尊严,所以才叫生命的。

(二)我们的儿童教育观

庄子在《马蹄》中说,伯乐的出现,是马的灾难,因为,他把马分成三六九等,制定了一套驯马的方法,而马本来是自由的存在。人何尝不是如此,原本意义上的人应该是平等的、自由的,但有了人为的意义和价值,人便被打上的商品制造的烙印,中规中矩者合格,身上长刺者淘汰。

一个合格的母亲(父亲)应该是能容忍孩子突然撒欢儿、理解孩子莫名沉默的母亲(父亲),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世俗所谓的意义的所累,没有社会所谓利益的争执,它干净、透明,也任性,拒绝成人逻辑清晰的推理和分析。亲情之下,拒绝价值判断,这是人性的常态。鲁迅先生多次说,要顺应孩子的天性,这是教育的规律。

我们当然知道,在孩子的世界里,快与慢不是唯一的价值。他快,是因为他体验到了生命飞翔的速度,所以,他要舒展他的肉体去追赶新奇;他慢,是因为他听到了心灵的回声,所以,他要停下脚步去猜测那个来自灵魂深处的秘密。在这些非关理性直指心灵的游戏中,快乐是最高的准则。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速度和空间,正如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序言《蝴蝶结》中讲述的那个故事,回顾童年,作者亲历了一个幼小生命被摧残的事件,她恐惧,但也有了生命意识的萌芽,所以,她才能面对一个五岁的小男孩,笨拙地包扎一束玫瑰:“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面对幼稚的生命,我们无法催促,我们只有等待,这是人伦,更是常识。

在今天,当我们说出让孩子慢慢来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在许多成人眼中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却需要时间,我们不能焦急,更无法代劳,我们只能慢慢等待,这是生命的过程;另一方面,置身这个崇尚速度的年代,我们生怕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落在同龄人的后面,留下永久的遗憾,这是社会的法则,我们依然无法躲避。我们歆羡鲁迅、郑渊洁等人名人对孩子“无为而治”的教育理念,但我们不敢践行,因为,我们没有他们的资本,在巨大的“隐蔽的遗产”的保护下,他们的孩子可以免除一般意义上的生存竞争,而我们的孩子——普通人的孩子则是必须通过竞争的考试,跨过那个千军万马要冲击的独木桥。我们也想给孩子自由和快乐,但是不能,这是理性对情感的胜利。就这么简单。

互动:说说你是如何看待儿童的

二、儿童的心理发展

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系统和自我意识系统。学前儿童心理发育包括动作、语言、认知、情绪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

(一)一般特点

儿童心理发展表现出一般的规律: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儿童动作发展自上而下、自中心而边缘、由粗到细等规律。学前期是完整的口头言语发展的 2

关键时期,也是连贯性言语逐步发展的时期。3岁时,儿童已能掌握最基本的本族语音,6-7岁时能基本上掌握本民族的口头语言。言语能力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学前儿童的言语的发育是先理解后表达,先学发音,然后能用词法和句法。3岁儿童能通过口头表达的词汇量迅速增加。儿童情绪的发展最初主要是情绪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整个心理活动的发展,情感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儿童2岁左右,个性逐渐萌芽,3-6岁,个性开始形成,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发展起来;同时,各种心理活动不仅已经结合成为整体,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稳定的倾向性,形成了各人的独特性。

(二)影响因素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承认遗传是先天的东西,但并不是神秘的东西;既不否认遗传的作用,也不夸大遗传的作用。一方面,应当承认,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自然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是不行的。另一方面,也决不夸大遗传这个条件。因为它只能提供儿童发展以自然前提和可能性,但决不能预定或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由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决定的。(举例:危险环境下儿童的心理反映)其中教育条件起主导作用。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以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社会生产方式是环境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教育条件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主导作用;环境和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机械地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我们承认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同时,又反对把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作机械的那种简单化的理解。也就是说,一方面,应当承认环境和教育对心理的决定作用,因为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由客观现实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应当承认环境和教育只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原因(外因),亦即是外部矛盾。这个外部原因如果要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就必须通过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内因),亦即内部矛盾,才可能实现。离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环境和教育这个外因或外部矛盾就无法起作用或不可能很好地起作用。 那么,什么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呢?

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亦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包括广义和狭义的社会因素)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第一,应当指出: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亦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离开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离开了儿童不断的积极活动,也就没有什么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可言。

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不但产生于儿童的活动中,而且矛盾双方的转化和统一,也都是在儿童的活动中实现的。事实证明:7岁儿童如果继续留在幼儿园中,他在一定时候内仍保留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仍以游戏为主导活动,从而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的思维形式等等。儿童及时进入小学和在新的生活条件下从事正规学习活动以后,就能更快地实现着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或转化。

第二,所谓需要,也是一种反映形式。任何需要都是在一定生活条件下,即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要求下产生的对一定客观现实的反映。需要这种反映和一般反映活动不同之处在于,需要是一种追求和倾向于某种事物的关系的体验,它是由个体和社会的需求所引起的反映和体验。

父母和教师的任务在于创造条件,使学习的内容适合于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在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上引起新的学习需要,从而有节奏地、循序渐进地引导儿童健康地、尽最大可能地向前发展。

3

(三)关键概念

1感觉寻求

感觉寻求是一种探索奇异的具有刺激性情境的人格倾向,是人的基本特性之一,个体间具有感觉寻求水平高低的差异。疯狂的环球嘉年华游乐项目、刺激的网络游戏、惊险的野生探险??总有不少人对这些事情乐此不疲。这固然能从人类的好奇与冒险心理中得到一些解释,但真正的原因似乎远不止这些。人与人之间感觉寻求特质的差异,是对一些人比另外人更乐于追求富有刺激性行为的合理解释。高感觉寻求者总希望保持一个理想的唤醒水平,并为此寻求奇异和变化多样的新经验、新情境,使自身处于一种激动或兴奋的情绪状态之中。他们很难忍受机械、单调、乏味的任务和情境,一旦面临这些任务或情境,心绪烦躁、坐立不安是其普遍的特征。

研究结果还表明:高感觉寻求的人一般具有智商高、思维灵活、高创造性的特点,而低感觉寻求的人则总是躲避那些没把握的、新异和有风险性的事物,相对而言创造力较低,因而也很少出类拔萃。高感觉寻求者过于注重自己的内部感受,相对而言忽视了社会规范,因而也容易出现那些与法律背道而驰的犯罪或过激行为。

触觉学习不良

什么是感觉统合?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是指,个体将自己身体和与周遭环境接触的讯息,透过感觉系统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前庭平衡觉、本体感受觉等,送达脑部作统合、分析,进而有所领悟、学习、或在命令运动系统做出反应,并感到满足。

由于大脑对感觉器官所得到的信息不能进行正确的组织和分析,以至于整个机体不能作出有效动作的现象,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失调,在生理学上又称“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它是一种中枢神经的障碍问题,一般都发生在孩子身上。

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感觉统合失调对儿童的智力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严重影响儿童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这些孩子在幼年时也许症状不明显,可是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障碍。与其他正常孩子相比,在学习能力方面可能显得有些笨拙、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心理素质差,让家长和教师非常操心。

视觉统合失调:不喜欢阅读,即使在课内课外阅读时,常会出现读书跳行、多字少字,颠倒顺序,写字出格,偏旁部首经常颠倒,有的甚至不愿识字,不会计算或计算马虎,翻书页码不对等等视觉上的错误,从而造成学习障碍。

听觉统合失调:多数表现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喜欢和别人讲话,丢三落四,记忆力差,老师口头布置家庭作业或者下节课要带什么学习用具,他总是东张西望,老师的话全当耳边风,一点也听不进去。平时家长喊他,他也不在意,以为那与自己无关。 触觉统合失调:往往对别人的触摸十分敏感,心理上总有一种担心害怕,易受惊。在学习和生活上表现为好动、不安、办事瞻前顾后,甚至怕剃头、怕打针、怕用淋浴器洗头等。

前庭失调: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小动作不断,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难与他人同乐;有的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慢,表达能力差等表现。

平衡感失调:在学习与生活中常常观测不准距离,生活中做事时协调能力较差,甚至穿鞋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的将鞋穿反。距离观测不准,会让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做事协调能力差,会让孩子对事物的兴趣逐渐减少。平衡统合失调,往往会在心理上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与认知热情。站无站像,坐无坐像,容易跌倒,拿东西不稳,走路撞墙,心烦气燥,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人际关系不良,有攻击性,甚至由于中枢神经发育不健全,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及左脑的组织判断,逻辑能力陷于混乱中。

本体觉统合失调:

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 4

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动作协调不良,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精细动作不良,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

由于孩子总是顾忌身体如何行动,手脚不灵活,因此心情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长期就会产生自卑。

如何促进孩子感觉统合能力协调发展

(1)视知觉方面

a丰富婴儿期的视觉刺激

b提供有益的视知觉玩具:如积木分类、卡片配对、走迷津、玩拼图等。

(2)听知觉方面

a对听知觉辨别能力差的孩子,可多训练孩子闭目倾听环境中的声音,或让他们带上耳机听故事录音带,以提高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

b对听知觉过滤能力差的孩子:消极的做法是,在孩子学习的场所,控制不必要的噪音;积极的做法是,在有背景音乐的环境中训练他们注意倾听,并辨别主题音乐。

c对听觉记忆能力不佳的孩子,可带孩子多做“听命令做动作”“听指示画图”“复诵数列”或“朗诵文章”等游戏,让他们学习将所听到的话有组织地储存在脑中,然后再将这些知觉印象有条理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3)触觉方面

a多爱抚孩子:

b提供干净、自由的游戏空间:

c对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他们洗脸、洗澡或睡觉前,以手或柔软的毛巾轻轻地触压或按摩孩子的手、脚或背部。

d对触觉迟钝的孩子,父母一方面可用软毛刷子刷孩子的手心、手臂及腿部,以唤醒其触觉;另一方面,可以给孩子玩有毛感的玩具,让他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增进触觉识别能力。

e对触觉过分依赖的孩子通常有吸吮奶嘴、手指或手帕的习惯,父母不要采用高压或恐吓的方式来纠正这些习惯,而应该先适当地满足孩子对触觉的需要,以加强亲子间的关系,使孩子有安全感,然后才要求他们逐渐改掉这些习惯。

2亲社会行为

帮助、合作、分享、安慰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四种亲社会行为在儿童身上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儿童对这四种亲社会行为的分化发生在18-24个月;亲社会行为随儿童年龄增长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四种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既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也受情境因素的影响。而且,个人如何识别情境因素、如何认知加工情境的信息、加工过程中的情绪状态等,都必然制约个体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帮助行为和安慰行为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为它们都是行动者对他人的支持性行为,都反映了强者对弱者的施予性行为,因而具有更强的社会称许性。分享行为、合作行为则不同,它们相对于前两者,更强调了人际间交往的互惠性,由于在重视利他的同时,也重视行动本身给行动者自己带来的好处,因而社会称许性并不太高,表现了更多的行为双赢的特点。不同性质的情境对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例如挑衅情境对攻击性儿童的影响大于对亲社会儿童和一般性儿童的影响,一旦遇到负性社会情境时,他们就立刻有了攻击性的特质。小时候表现出的亲社会性,在孩子长大后还仍然存在吗?各种研究结果的一致性较差。但这些结果表明:至少在幼儿和小学时期,亲社会性未成为个体的个性中稳定的成分,在婴幼儿时期和小学阶段,亲社会行为的可变性很大,有一定的可塑性。

分享 个人拿出自己拥有的物品让他人共享从而让他人受益的行为。儿童通过分享真实 5

物品来保持与他人的积极交往,当他们能够以其他方式与他人交往时,分享行为就不突出了,所以12-24个月的幼儿的分享行为随年龄的增加很快,24-36个月的幼儿分享行为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学龄儿童由于自我意识增长的需要,越来越关注教师和他人的评价,因此分享行为又开始增多。“吝啬”倾向在4-6岁达到高峰,之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弱;此外,儿童对物品私有权的意识越强烈,分享行为就越少,儿童对重新拥有物品支配权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分享行为就越多。

移情 是个体觉察到他人的情绪反应时所产生的与他人相同的情绪体验。艾森伯格等人认为,移情是产生同情他人的动机的基础,通过“移情-同情-亲社会”这一模式,实现对助人行为的影响。移情能力越高,个体作出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同时移情也能降低侵犯等反社会行为的发生率。

心境 个体的心境与其亲社会行为关系密切。愉快的心境有利于亲社会行为发生,而挫折感、焦虑、烦躁等消极心境则容易诱发攻击行为。这是因为愉快的心情具有扩散作用,而且亲社会行为又能延长这种好心情。

3人际关系

在中国人眼中,“关系”是最重要的词汇。在心理学中,“关系”同样重要。研究发现,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或亲子关系会增加儿童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可能与独生子女受到家长更多的关注有关。感觉寻求是一种反映个体对不同水平刺激需求程度的人格特质。个体差异研究表明,病态人群与健康人群之间存在明显的感觉寻求水平差异。感觉寻求既具有一定的遗传学特征,又与后天的环境有关。其中父母的影响与个体感觉寻求的方向(进行积极冒险还是消极冒险)关系最为密切。研究表明,来自父母的挑战与消极冒险行为有关,缺乏来自父母的挑战会导致个体倾向于出现犯罪和社会不接受行为。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关系,奠定孩子未来的人格基石。如果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随心所欲地向孩子发脾气,向孩子倾诉烦恼等,都属于人格不健全的“孩子气”行为。这种行为给孩子很大的压力,身心不成熟的他们,根本没有“父母”的能量,只能产生巨大的焦虑和不安,或者过早承受“父母”角色,造成人格混乱。

幼儿园是儿童早期在家庭之外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幼儿园中,儿童形成了应对外部社会环境的各种风格和策略,并逐渐巩固和保持下来,这对儿童以后的学业和行为表现起着重要作用。很多研究者都非常关注儿童早期在幼儿园中的同伴关系与其社会适应的关系,认为早期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学业、社会情绪等各方面的适应均有重要影响。然而,近20年来,不断有研究证明,儿童早期在幼儿园中与教师关系的质量对于儿童社会适应的意义与同伴关系同样重要。

早期师生关系质量的影响因素:学生特点——问题行为 有混乱行为、攻击性强以及抗拒行为等内隐和外显行为问题的儿童,与教师的社会接触比其他儿童少,他们尤其令教师头疼,也是教师压力的重要来源,教师在与这样的儿童进行互动时更倾向于对他们进行批评和惩罚,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幼儿早期在家庭中与父母,特别是与母亲的关系质量与其在幼儿园中师生关系质量也有一定的关系,幼儿与母亲之间如果充满了亲密性和积极的感情分享,那么其师生关系也倾向于是安全和非冲突性的;如果母子之间表现出控制问题(如争夺控制权或缺乏控制),那么师生关系也可能表现出不安全、冲突和依赖特征。还与幼儿的智力水平、性别、年龄和种族等相关。教师特点?——教师对儿童的认识以及对儿童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特点会影响师生关系的质量。教师的压力感、教学效能感、教师本人幼年时的依恋史、受教育的水平、教龄以及和家长的关系。

儿童与其幼儿园教师的关系对于儿童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儿童以后的师生关系。

6

4情绪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

生理反应是情绪存在的必要条件,为了证明这一点,心理学家给那些不会产生恐惧和回避行为的心理病态者注射了肾上腺素,结果这些心理病态者在注射了肾上腺素之后和正常人一样产生了恐惧,学会了回避任务。

人的情绪从性质是看无非有两种。一是愉快情绪,二是不愉快情绪。无论是愉快情绪还是不愉快情绪,都要把握好它的“度”。否则,“愉快”过度了,即要乐极生悲。古时就有范进中举之日便是疯了之时的先例,现今也有因摸彩中了大奖而欢喜得精神失常的报道。至于不愉快过度的悲剧更多。有资料讲,80%的溃疡患者有情绪压抑的病史;还有急躁易患高血压、冠心病;自卑、精神创伤、悲观失望者易患癌症。生气也是一种不良情绪,“气为百病之长”,可见保持良好情绪之重要。情绪不是不可以控制的,这需要平日的锻炼。总之,激怒时要疏导、平静;过喜时要收敛、抑制;忧愁时宜释放、自解;思虑时应分散、消遣;悲伤时要转移、娱乐;恐惧时寻支持、帮助;惊慌时要镇定、沉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情绪的发展表现在稳定性、深刻性、丰富性等方面,而不是一味追求快乐上。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社会化成为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例如,一个研究发现,学前儿童交往中的微笑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儿童自己玩得高兴时的微笑;第二类,儿童对教师微笑;第三类,儿童对小朋友笑。这三类中,第一类不是社会性情感的表现,后两类则是社会性的。该研究所得1岁半和3岁儿童三类微笑的次数比较见下表:

从1岁半到3岁,儿童非社会性交往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会性微笑的比例则不断增长。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引起儿童情绪反应的原因,称为情绪动因。

婴儿的情绪反应,主要是和他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例如,温暖的环境、吃饱、喝足、尿布干净等,都常常是引起愉快情绪的动因。1~3岁的儿童情绪反应的动因,除了与满足生理需要有关的事物外,还有大量与社会性需要有关的事物。 但总的来说,在3岁前儿童情绪反应动因中,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其主要动因。

3~4岁幼儿,情绪的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在中大班幼儿中,社会性需要的作用越来越大。幼儿非常希望被人注意,为人重视、关爱,要求与别人交往。与人交往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人际关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幼儿情绪的产生和性质。成人对幼儿不理睬,之所以可以成为一种惩罚手段,原因即在于此。

不仅与成人的交往需要及状况是制约幼儿情绪产生的重要社会性动因,而且,同伴交往的状况也日益成为影响幼儿情绪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幼儿的情绪情感与社会性交往、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密切联系,幼儿的情绪情感正日益摆脱同生理需要的联系,而逐渐社会化,其与成人(包括教师、家长)和同伴的交往密切联系,社会性交往、人际关系对儿童情绪影响很大,是左右其情绪情感产生的最主要动因。

7

(3)表情的社会化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有些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表情日益社会化。

儿童表情社会化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二是运用社会化表情手段的能力。

a.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

表情所提供的信息,对儿童与成人交往的发展与社会性行为的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近1岁的婴儿已经能够笼统地辨别成人的表情。例如对他微笑,他会笑,如果接着立即对他拉长脸,作出严厉的表情,婴儿会马上哭起来。有研究表明,小班的幼儿已经能够辨认别人高兴的表情,对愤怒表情的识别,则大约在幼儿园中班开始。

b.运用社会化表情的能力

富切尔对对5~20岁先天盲人和正常人面部表情后天习得性的研究发现,最年幼的盲童和正常儿童相比,无论是面部表情动作的数量,还是表达表情的适当程度,都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正常儿童的表情动作数量和表达表情的逼真性,都随着年龄增长有进步,而盲童则相反。这说明,先天的表情能力只能保持一定水平,如果缺乏后天的学习,先天的表情能力会下降。盲童由于缺乏对表情的人际知觉条件,其表情的社会化受到了障碍。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力都有所增长。一般而言,辨别表情的能力一般高于制造表情的能力。

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1)丰富

所谓情绪的日益丰富,可以说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其二是情绪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2)深刻化

所谓情感的深刻化是指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如,年幼儿童对父母的依恋,主要由于父母是满足他的基本生活需要的来源,而年长儿童则已包含对父母的尊重和爱戴等内容。

幽默感是一种与思维发展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3岁儿童看到鼻子很长的人,眼睛在头后面的娃娃都报之以微笑。这是儿童理解到“滑稽”状态,即不正常状态而产生的情绪表现。幼儿会开玩笑,即出现幽默感的萌芽,是和他开始能够分辨真假相联系的。

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从情绪的进行过程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强。这种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5智力

布卢姆的发展速率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根据对千余名儿童从出生到成年多年观察追踪,研究发现:人类的智力发展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如果把人17岁时获得的全部智力用100%来表示,那么其中约有50%是在4岁以前获得的,30%是在4-8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8-17岁间获得。因此,人生最初的4年的智力发展,等于此后13年发展的总和。由此说明,婴幼儿时期是人类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所以要不失时机地从零开始就对孩子加强教育。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的智力理论认为智力分为一般智力(或称基础智力)和特殊智力。 8

特殊智力的因素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计数、说话、绘画、音乐,长大以后的数学、语文、物理,各种技能等。我们常说一个人很聪明,很精明,有灵气,资质很好。无论学什么,一学就会,学得又快又好,这就是我们讲的一般智力因素或基础智力。一般智力因素或基础智力包括推理能力、语词理解能力、空间能力、数字能力、知觉能力、记忆能力、创造能力等。我们主要关心的以下三个问题:

(1)儿童智力发展主要是关注一般智力因素(基础智力),还是主要关注特殊智力因素的发展。

(2)儿童智力发展的有它的规律性和阶段性,如何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也就是我们讲的智力开发)。

(3)为什么说有“关键期”教育。

儿童时期的智力发展主要是一般智力因素或基础智力的发展

在六岁前,应该完全是促进基础智力发展,特殊智力与一般智力相互包含。在六岁前既是帮助儿童学习特殊的能力,也是以发展儿童一般智力因素为目的。

现在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孩子识字,很多幼儿园把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搬到幼儿园教学里。父母教孩子背唐诗,有的孩子能识一千多字,能背几十首唐诗等等。这样能提高孩子语言能力、语词的流畅能力,推理能力吗?不可能,因为孩子是死记硬背,不理解其中的意义,字就是符号,不能成为语言。不能成为语言能力的符号是没有任何意义。但是这个孩子很小就和周围的大人、孩子天天在一块玩,有人逗他,给他说话。这个孩子的小嘴可是会说,我们说他伶牙俐齿。很喜欢听故事,也非常喜欢给别人讲故事。这个孩子不识多少字,但她的语言能力、词汇的流畅能力,概括能力,推理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甚至想象力、创造力也能得到发展。过去的孩子,很小就跟着大人一块去听戏、听曲子,听说书。晚上老人总是给孩子们讲各种故事,不讲小红帽,讲月宫的玉兔。春节晚会看天津的小女孩子唱刁得一,北京的小男孩子唱包公。这样的孩子语言能力、推理能力能不好吗? 实际上,就算是已经学会认字后(孩子会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认字,无论英语还是汉语),十岁以前,也不宜采用课本进行纯书面的学习,而仍然要以视听手段为主学习,这与现在的学习方式很不相同。

早期教育特别是早期语言教育,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是很必要的。儿童过早识字有害无益!并非教学手段古板落后这一单纯原因,而是根据大脑的思维发展特性发现,过早认字将影响儿童智力的发展,严重者甚至会导致今后学习和生活障碍。个母亲望子成龙,在孩子两岁半的时候学会了1300个汉字!随手拿一张人民日报的新闻,能够一口气就读下来!确实令人惊叹!但结果是五年后,孩子七岁半却被校长批评为:“上课不发言,下课不合群,作业不认真,说话声音像蚊子,不留级已经不错了”!为何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原因就是过早地学习汉字字符,使得大脑中字符逻辑思维方式过早占有主导地位,影响创造力强的超逻辑图像思维,必然造成动作不灵活,反应速度慢,不擅长交往和游戏,学习上进步也很慢的情况!本来是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过早强化学习字符实际上毁了孩子的一生!

这是因为大脑是采用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学习和认知的。一种是字符思维和学习记忆方式,另一种是图像思维和学习记忆方式。字符逻辑思维方式是抽象化,成人化的思维方式,虽然在程度上比较高级,但是这是一种单线式的,低效率低速度的思维方式。而且,在思维过程中,字符逻辑思维方式往往要在大脑中被解读为图像思维方式才能够被人所理解。所以我们可以把字符逻辑思维方式理解为是大脑的一种辅助性功能,而图像思维方式虽然是人类有生以来就具备的思维方式,也是最为活跃和最为高效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新事物上,很多成人不如儿童,就是因为成人是字符思维方式占主导地位,而儿童是图像思维方式占主导地位。

很多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等都是图像思维占主导地位的。而字符逻辑思维,主要 9

与人类的知识记录和继承相关,缺乏创造性,因此只是一种学习的符号手段。如何在成年后能够保持更多的图像思维方式,是取得一生学习和事业成就的关键!国外的超速学习法和高效记忆术,无一不是建立在图像思维模式下的学习方式(也称为全脑学习方式)。

6个性

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两次“逆反心理”,第一次发生在3岁左右,第二次发生在青春期。

3岁左右幼儿的多种能力得到迅速发展,并且开始有了自我的概念,出现了最初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要求,有自己独立做事的强烈愿望,他们不甘心处处听从成人的摆布和照料,想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表现为喜欢自己动手,不喜欢成人的干预,例如,吃饭时要自己吃,跟家长抢着扫地、抢着要拿东西??,但由于能力有限及自我控制较差,还不能真正将事情做好,力不从心反而弄得一塌糊涂,或是有头无尾,家长往往不愿让他们去做,孩子却表现出越不让做越要做的情景,在家长看来显得十分不听话,双方经常要发生冲突,生气的家长有时会打骂孩子,其结果是压制了孩子“独立、自主”的要求,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但过分放纵也会使孩子发展为任性、执拗、过于自我中心。

7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广义上是关于心理的各种知识,狭义上是指一种抽象的、连贯的、可解释因果关系的系统。狭义上是儿童对信念和愿望等基本心理成分的理解,以及儿童关于这些心理成分与知觉输入和行为如何相互影响的知识,是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心理理论”是儿童关于心理世界的知识,是关于知觉、情绪、愿望和信念等概念如何相互联系并实施组织建构的一种理论解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儿童是“常识心理学家”。从发展的角度研究儿童的这种心理理论并对此作出解释,就可以适当地称之为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

心理理论的经典测试

错误信念(False Belief)

错误信念是衡量是否具有心理理论的重要指标。要通过有关错误信念的测试,儿童需要掌握以下几点:对事物形成正确观点(信念);知道信念有正、误之分;明白正、误的信念可共存。

(1)意外转移任务:儿童观看实验者和一个叫马克西的男孩一起在房间里的图像。实验者在马克西面前把一块巧克力藏在一个盒子下面。然后马克西离开房间一会儿,当他不在时,实验者把巧克力移到另一个地方藏起来。问被试儿童巧克力实际在何处,以及当马克西回来后,他会在什么地方寻找巧克力。

(2)表征变化任务: 向儿童呈现一个玩具的盒子并问儿童里面是什么。儿童一般回答:“玩具” 。然后让儿童看见向玩具盒里放一支铅笔。问儿童,如果现在过来另外一个小朋友,他会认为玩具盒里装的是什么。

测试结果与分析

3岁的儿童不能完成上述两种任务。他们认为主人公会根据现实世界的状况行动,不理解主人公会根据他的错误信念行动。4岁的儿童能完成,为了正确回答马克西会在哪里找巧克力的问题,儿童必须知道他人有思想和信念,对错取决于他人现在的知识,他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不是现实世界的状况行动。

互动:举例说说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0

三、儿童心理健康

(一)积极心理学

心理学主要面临三项任务: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获得幸福生活、发掘并培养天才。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成就,使心理学远离了它本来的主题———使一切生命过得更有意义。因为它所关注的已不再是全部的人而只是部分有问题的人。其次,传统主流心理学过分关注问题的医治,用一种“快餐式”的工作方式来应对人的问题。这种没有经过心灵反思的、即时的工作方式很难适应我们当代社会的人的需要,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再次,尽管人类比过去拥有更多的物质享受、更多的自由和更多的教育,但患各种心理疾病的人数反而比40年前大大增加了,而且心理疾病还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这是心理学的“20世纪困惑”。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发起者是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它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积极心理学从传统心理学研究生命中最不幸的事件变化到研究生命中最幸福的事件。它研究三个主题:首先是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认为,个体看起来相对离散的积极情绪有利于增强在某一时刻的思想和行为能力。积极心理学还对主观幸福感这一积极情绪进行了重点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其次是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赛里格曼用“解释风格”来对人格进行描述,他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积极心理学具体研究了包括好奇、乐观等在内的24种积极人格特质,认为培养个体具有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再次是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怎样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

大多数人对积极理解有偏差。人们倾向于认为,积极是指一个人通过努力取得了成功,取得了显赫社会地位或经济地位,谈到积极首先想到社会精英,如名演员、企业家、首富、体育明星等。其实,这种积极不是指人的内在的积极,而是外在积极,我们所说的积极是人的一种出色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态度。

积极状态虽然不排除外在的指标,一个处于积极状态的人可以拥有外在的高成绩和高分数,一个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但积极状态主要不是指这些外在的东西,这只是一个人奋斗和机遇的结果,是一些与人性无关的数字。积极状态是指一个所具有的出色的综合心理素质,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这种心理素质促使一个人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这个世界,拥有快乐和幸福。

积极也不总是指一个人征服外部世界,积极有为地把每一个事情都去办好。神经症的人有时就过于征服世界和追求完美了,他们的欲望超越了自身能力范围,在需要和改造世界面前过于有为,用主观意愿取代现实的客观。比如,当一个强迫症的病人因为屡屡为是否关家中的煤气而焦虑不安时,他觉得事事都是有为的,只要我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就一定会万无一失。可是,这种脱离现实的有为,恰恰可以理解为过分的欲望,是不合理的,它不是真正的积极,而只能导致矛盾和冲突的消极。真正的积极有时包括一种无为,一种面对现实的客观和如实接受,接受该接受的,做自己能做的,看上去很无奈,但它却是最佳的积极,因为此时此景,没有比这一行为更好的主动。

11

积极心理学——五岁女儿播下的“积极”种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在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数月后的一天,与五岁的女儿在园子里播种。他的女儿叫尼奇。赛利格曼虽然写了大量有关儿童的著作,但实际生活中对于孩子并不算太亲密,他平时很忙,有许多任务要完成,其实种地也只想快一点干完了。尼奇却手舞足蹈,将种子抛向天空。

赛利格曼叫她别乱来。女儿却跑过来对他说:“爸爸,我能与你谈谈吗?”“当然”,他回答说。“爸爸,你还记得我五岁生日吗?我从三岁到五岁一直都在抱怨,每天都要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当我长到五岁时,我决定不再抱怨了,这是我从来没做过的最困难的决定。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那样经常郁闷吗?”

赛利格曼产生了一种闪电般的震动,仿佛出现了神灵的启示。他太了解尼奇的成长,太了解自己和自己的职业。他认识到,是尼奇自己矫正了自己的抱怨。培养尼奇意味着看到她心灵深处的潜能,发扬尼奇的优秀品质,培养她的力量。培养孩子不是盯着他身上的短处,而是认识并塑造他身上的最强,即他拥有的最美好的东西,将这些最优秀的品质变促进他们幸福生活的动力。

这一天也改变了赛利格曼的生活,他过去的五十年都在阴暗的气氛中生活,心灵中有许多不高兴的情绪,而从那天开始,他决定让心灵充满阳光,让积极的情绪占据心灵的主导。 继而,赛利格曼将这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定位为积极心理学。

(二)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和心理疾患

1.紧张 紧张是通过人与其环境间存在的特定关系而发生的复杂的动力体系,是以心理过程为根源的个人的知觉现象,同时特别重视反馈作用的存在。研究机构的调查表明:有一般心理适应问题的儿童,明显多地经验了消极的生活变化事件,特别是他们更多地经验了紧张生活事件,诸如家庭成员死亡或者严重疾病、父母分居或离异、父亲或母亲重新婚配、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等。

2.问题行为 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在男女儿童中的发生率相接近,其预后相对较好,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儿童的情绪障碍会自然消失,只有少数人会影响成年后的生活。 品性障碍,睡眠障碍,饮食障碍,语言障碍,神经性习惯 ,吮吸手指,咬指甲,拔毛发,习惯性阴部摩擦,多动症等。

3.学前儿童心理疾患

(1)神经症性障碍 表现为中度适应不良,包括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癔症等。

(2)精神发育不全 即智力落后

(3)儿童精神病 孤独症 痴呆 精神分裂症 躁郁症等。

4.案例

(1) 孩子不想上幼儿园

“妈妈,你别走,我不想进去。”同一时间,这一幕可能在很多幼儿园门口上演着。这看似平常的场景是否隐藏着某些被我们忽略的信号?童年时打下的烙印会给孩子将来的性格造成哪些影响?

近半数人有“幼儿园阴影”

调查显示,在17—28岁的受访者中,超过2/3的人认为幼儿园经历对成年后的心理有影响;40%的人认为“幼儿园简直是童年阴影”,60%的人称,自己或身边的孩子受到过体罚。一位25岁的网友留言称,“幼儿园教会了我闭嘴与沉默。顶撞老师的话不能说,尿了裤子不能说??3年的幼儿园经历,让现在的我无力反抗一切不合理现象。”

随机对10位正在幼儿园的孩子进行了调查,并询问了他们的父母对幼儿园的看法。其中,6个家庭对幼儿园的印象较好,“毕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另外4个家庭则不满意。 12

当问及不满意原因时,答案普遍为幼儿园规矩多、老师责任心差。

幼儿园对孩子最大的吸引力,是有人和他们一起玩,不至于孤单。但又是哪些原因让他们极不情愿走进幼儿园大门呢?

孩子不想上幼儿园的几个原因

幼儿园条条框框太多

“我们幼儿园不让随便说话。”5岁的曹爽(化名)说,他所在的幼儿园规定了什么时候能说话、什么时候不能。“有一次,我午睡起来穿衣服时,叫了一个小朋友的名字,就被老师批评了。老师说穿衣服时不能说话,否则会穿得慢,影响下面的活动。”

体罚现象仍然存在

据报道,北京3岁男孩坤坤到幼儿园入托13天就遭到体罚。之后,坤坤被诊断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911”恐怖袭击后,很多美国人患上的心理疾病)。

对一些成年人来说,幼儿园体罚也带给了他们很多阴影。“当年我经常被关小黑屋,上课说话要关,吃饭慢了也要关。”“老师稍不顺心,就捶我们的后背。”

在幼儿园总得不到重视

4岁的芳芳(化名)这几天正在为上幼儿园的事儿和父母闹别扭。每次一提去幼儿园,她就一脸不乐意。问及原因,芳芳支吾了半天说:“老师上课问问题,让我们举手回答。她问的我都会,可我举了好几次手,老师都不叫我。还有,我们吃饭前老师会叫小朋友摆碗,可是最近一直没叫我摆,老师肯定是不喜欢我了。”

(2)分析:童年经历影响性格

“幼年播下的种子,决定青年时长成什么样的芽,成年收获什么样的果。”孩子的自我评价意识会在学前初期(3—4岁)迅速发展。“这时的他们更关注外部世界和他人行为。也许老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或一种语气,都可能形成孩子性格上无法逾越的鸿沟。” 首先,规矩太多可能形成强迫意识。规矩纵然重要,却要人性化;否则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活力。“严重的可能会让孩子长大后形成强迫意识。因为老师通常只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必须做什么,却很少说明要这么做的原因。”

其次,惩罚过度会造就两种极端性格。由破坏规矩而受到的惩罚也得有“度”。幼年体罚会给孩子造成两种影响:一是孩子的叛逆心理越来越强,对老师的管教“死扛死顶”,使矛盾不断激化。二是形成自卑情结。如果孩子本身比较柔弱,老师的批评会让他觉得自己不是好孩子,“破罐子破摔”下去。这样的孩子上学后,往往会成为“问题学生”。

最后,得不到重视会让孩子逃避责任。心理学家通过试验证明,孩子最恐惧的就是“不被重视”。“最初,他可能会做些极端的事,想要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如果徒劳无功,他就会选择逃避社会和责任。”

(3)比较——美国幼儿园环境轻松

在美国的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通常会在早上围坐在一起,由老师带他们做考勤和谈天气等例行内容。然后,与大家分享他们家里或上学路上的趣事。随后,孩子们会学简单的数学,比如数教室里有多少个窗户等。午饭过后是阅读时间,老师会给孩子们读故事书,然后让他们根据其中的人物或情节画画、做手工。

美国的幼儿园里,孩子们会从玩乐中接触生活,并提高基础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同时,幼儿园也是他们学习与人相处的初级阶段。美国幼儿园老师比较注重培养孩子与人分享东西的好习惯,如不能独霸玩具、有好吃的要分给别人、说话要有礼貌等。

互动:联系实际说说你如何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

13

四、儿童心理教育

国务院20xx年5月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xx年)》强调:“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国家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儿童享有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健康咨询及不良心理矫正服务”;国务院国办发[2003]13号《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个体差异,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促进体智德美等全面发展。”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未来社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将是:

(一)教育理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将渗透到幼儿教育观、健康发展观和评价标准中,成为幼儿教育的内在要求在人才素质中,心理素质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的、重要的素质。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套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承认幼儿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价值,相信每一个幼儿有发展自我的潜能,而不能仅以动手能力、智力水平衡量评价幼儿。未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将全面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同时,也必将形成人人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二)教育目标

从单纯注重幼儿智力转向注重培养幼儿智力与培育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和个性品质并重, 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和个性品质,是国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与要求。19xx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国际教育会议,会上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叫“学会关心”。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一份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并指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被称为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同生活。“学会关心”和“四个学会”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对世界各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加世纪90年代以来以及今后世界各国幼儿教育注重幼儿个性品质与社会性品质培养的重要根据。

(三)教育模式

由整齐划一趋向以幼儿为中心,关注个性、差异教育,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简单地照搬中小学模式。这是因为幼儿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较低,且心理活动有明显的形象性与不随意性的特点,因此,在计划、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脱离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去按中小学模式进行,而只能以游戏为主,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其教学内容应尽可能地具体化、形象化,具有新颖性。如通过幼儿所熟悉的动画人物、故事等来完成教育活动及功能。此外,幼儿在这一时期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心理倾向,使得我们在这一阶段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等成为可能。心理健康教育个性化是根据幼儿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教育,使之得到创造性发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性化已在经济发达国家兴起,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并将成为未来幼儿教育革新的重要标志。 未来社会需要有个性特色的创新人才,21世纪的信息化社会突出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它要求教育要以幼儿为中心,因材施教,建立以培养创造力为核心目标的个性化教育模式,来适应社 14

会发展的需要。中华民族是富有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民族,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中国的幼儿教育应以培养个性化的、有创造力的人才为目标,克服传统教育中的呆板性、封闭性、同一性,关心和爱护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帮助幼儿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尊重幼儿个性,发展和完善个性,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氛围,创设让幼儿禀赋和潜能充分开发的宽松环境。

(四)教育内容

从补救性为主转到以发展性为主。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一是尽管幼儿对外界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他们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远跟不上他们的需要,为此在制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时,应考虑以游戏为主,即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幼儿各种心理过程常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而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只是刚刚开始发展,因此,在构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时,应尽可能具体化、形象化,具有新颖性。三是幼儿在这一时期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发展性为主模式是将全体幼儿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针对幼儿共同的成长课题给予指导,同时兼顾少数有障碍的幼儿心理的治疗与行为的矫正。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心理卫生咨询工作开始,从解决幼儿的心理障碍人手的。但随着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深化,以全体幼儿为服务对象,以发展为主、治疗为辅将成为人们的共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立足于儿童一生的可持续发展,要体现教育内容内涵的变革。

(五)教育队伍

教育者的专业化程度将有所提高,培训时间和频次将延长和增加,由兼职趋向专业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推进这项工作向科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必须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师资队伍。为了使幼儿通过教育,在身心上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幼儿教师需具有正确评价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能力、了解幼儿心理特征的能力、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建立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能力等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但是当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多由非专业人员兼任,知识、经验的不足和角色的混乱,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与效果无法提高。

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程度的提高,师资培养力度的加大,在未来的工作中,教育者的专业化程度将有所提高,培训时间和频次将延长和增加:有更多的省市地区将制定保教(从业)人员的专业标准,通过考核等方式颁发资格证书,提高准入门坎,以保证保教人员的专业水平。除了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在职保教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水平外,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职业学校,为幼教心理健康教育行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同时,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医疗部门和相关单位的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积极介入,亦将对此项工作专业化发展方向有积极的意义。

(六)教育规模

由点到面,逐步扩展,立体化、普及化程度不断提高。从纵向上看,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出生开始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整个教育所依靠的基础和起点对开发人类潜能,对个体一生的发展发挥着奠基性作用;从横向上看,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学校围墙之外的家庭、社区、社会大环境都属于教育的范围。

(七)比较——美国的幼儿园教师

年轻漂亮的、活泼好动的、扎着马尾辫的苗条女孩,甚或家长都会要求老师要漂亮、要能歌善舞、要和蔼可亲??而很多原本有不错保教经验的四十岁左右的老“教师”不得不退居二线,要么成为幼儿园中凤毛麟角的管理者,要么成为每天忙忙碌碌的保育员。对于以女性团体为主的幼儿教师来说,年龄真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实际上,一个教师对于教育的职责的理解和教学能力才是寻求、判断教师的关键。而在中美两国,对于幼儿教师的要求可谓是 15

泾渭有别。

在美国,幼儿园教师上岗需要两个条件:1)至少要有幼教专业大学本科学位,上世纪90年代美国50个州就全部提出了这个要求,有的州还要求有硕士学位;2)并参加教师培训,获得幼教执照。幼教执照是由美国教育委员会(The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或者是执照咨询委员会(Licensure Advisory Committee)颁发的。教师培训包括不同科目(数学,体育,社会科学,音乐,艺术,语言文字,以及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等)的教学培训以及实习,而所获得的执照只是一个临时执照,在上岗之后你要继续参加职后培训来获得正式的教师执照。

教师进修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许多大学提供职业培训计划,学生获得本科学位之后需要参加一年的职业培训,将实习和理论结合起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实习。教师除了对业务知识的要求外,还必须具有很好的社交能力,知道如何建立儿童的自信心,如何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理解学生的教育和情感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的个体、环境及文化背景来采用相应教学方法,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是有组织地和创造性地,同时,教师必须具有与其他教师的合作精神。由于在不同的师资培育机构中学习, 教师的学历和层次水平也各不相同。为了有一个“基准”, 19xx年美国国家幼儿教育协会把幼儿园教师划分为六种专业水准。

我们的幼儿园老师绝大多数都是从中专毕业的,17、18岁的小姑娘去带3-6岁的小朋友。而且对于教师资格的考核和提升控制也不是很严格,美国的任何一所学校只能聘任持有效资格证书的教师, 否则就要负法律责任。任何一个应聘的教师必须持有效资格证书才能任教, 否则也同样要负法律责任。教师资格证书成为聘任或应聘教师职业的必不可少的合法依据。我们却可以在很多中国的新闻上看到非教师资格的人出任了教师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作为教育的实施者,中美两国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在幼儿教师的职责上可以看出我们对于教育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美国,儿童的早期经验会形成他们对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而且也会影响到他们未来在学业上与个人生活上的成功与失败。在儿童的早期经验形成过程中,幼儿园的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能够给孩子们提供的恰恰就是最丰富的早期经验。美国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园儿童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的场所,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化的环境,教师主要通过游戏及各种各样的活动, 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 并帮助儿童对知识经验进行总结、分类;以儿童个体发展的水平为基础,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全面、协调地发展, 使他们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很多中国的家长送孩子到美国的幼儿园甚至是小学上学都感觉到:美国的教育就是两个“Y”字——一个是“Play(玩) ”, 另一个是“Happy(乐) ”。这恰恰是中国孩子最缺乏的,在国内的幼儿园小朋友不仅没有游戏的时间,甚至课外的时间还要被各种兴趣班占据。也许从第一天踏入幼儿园开始就再也尝不到玩乐的滋味了吧。

在教育上不仅要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且要注重儿童品德教育和智能教育,将儿童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美国幼儿教育非常注重儿童的心理素质和品德素质的教育,教师也把这教育目标列为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在他们日常的教学、语言和行为的交流之中,无不体现着他们的这一教育目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都会征询孩子的意见,若是孩子不愿意是不会强求的。这与一些中国幼儿园中比较整齐划一的模式是有很大区别的。虽然我们也能在国内的一些幼儿园中看到,有些老师在强调和孩子采取平视的视角,要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但是在很多小的细节上,老师随口而出的“你不懂、你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都体现了中国幼儿教师的成人本位思想。

美国比较提倡智能素质教育。他们强调几个重要的教育原则:合作讨论,动手操作,教学的多元化及个体差异。为了体现这些教育原则,教师必须要精心准备必要的教具和材料, 16

每一堂课都有它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师之间的观摩和学生的成果展览等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幼儿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游戏和幼儿之间的交互活动来完成的。老师在这些教学活动中,并不是要教给孩子任何知识,而是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很多东西。老师若开展一个关于蚯蚓的活动,会让孩子在后院自己动手挖蚯蚓,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

再次,在幼儿园教师的性别组成和分工上来看,中美两国之间的差距倒是不大。中国的幼儿园,很少能够见到男教师,即便是有那么几个也被视为幼儿园中的宝贝疙瘩。他们一般不在幼儿园中担任实际的带班工作,而是从事电教、技术、体育等教学活动。所以国内在谈论幼儿园男教师的问题上还是处在讨论男教师是否可以适应幼儿园的教学生活,并且能否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之上的。当然,在幼儿园引入男教师的问题上有很多优点,尤其是针对日渐阴柔的小男孩们来说,男教师是学习阳刚、开朗、勇敢的最佳样板。关键是如何让这些男教师留在待遇不高的幼儿园中安心的工作,同时又能保证稀缺的男教师不受女性环境的同化。在美国很多幼儿园中,男教师也是比较稀缺。但是究其原因则和中国有很大区别。首先,男性在从事幼儿教师这个行业中,需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心理关。因为美国的男教师很少,所以在女性的环境中他们要遭受很多诸如“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的质疑,从而让很多男教师产生自我怀疑,以致放弃这个职业。在这个问题上倒是显示了中美难得的一致性。据20xx年美国儿童关心中心(center for the child care workforce 2002)发布的信息显示:“学前教育领域只有3%的教师是男性”。这个比例和中国比较接近!男教师们还需要面临的第二关就是对于“恋童癖”的怀疑,很多男教师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来面对这样的压力,也需要有很大的勇气来承受这样的压力。因为在美国的社会中,常见的儿童虐待犯罪者倾向于成年男性,所以男教师在申请职位的时候不仅要提供教师资格证书,更要提供有无犯罪证明。20xx年,儿童基金会明文规定:所有参加应聘学前教育领域的人员必须持有由当地警察局出示的犯罪记录报告。美国幼儿园还有一项规定,就是任何一个成年人不能单独与一个幼儿在一起。幼儿园也通过开家长会、给家长写信、家访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宣传各种保护儿童安全的政策及措施。其实早在19xx年,通过对21个州554,047名犯罪者的研究,国家儿童虐待和忽视数据系统(National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Date System)就表明,成年女性犯儿童虐待罪的比率远远高于成年男性(女性犯罪者占61.8%,男性犯罪者占38.2%)。而且男性罪犯大部分是受害者的父亲,其次是家庭雇佣的男保姆,而不是幼儿园的男性教师(性虐待犯罪者:父亲占20.8%,家庭雇用的男保姆占2.8%)。但是这样的现状还是制约很多男教师的产生。

当然,教师工资的水平也是很大的影响因素。美国的教师收入本身就不是很高,幼儿教师更是如此。所以在幼儿园中,娃娃家、图书区、艺术区、数学区、玩沙区、角色扮演区、计算机区几乎没有男性教师涉足,男性教师主要带幼儿做体育游戏或帮带班教师装饰活动室,美国幼儿园的活动室需根据季节和节日的变化而变化,有许多体力活儿需要男性教师帮忙。

(八)案例

幼儿园家长参与的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家长对待所有儿童的态度,让儿童邀请同伴。

(九)儿童游戏治疗

游戏对于我们不是可有可无的。然而不幸的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却是一个游戏精神失落的时代。说游戏精神失落有两个看似矛盾却相关的意思。首先是指我们,包括我们正在成长的一代儿童没有游戏,其次则是指我们的游戏“太游戏”,然而却缺少真正的游戏精神。教育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讲,本也是闲暇时间的产物,学校(school)在拉丁文(schola)里就是闲暇、休息的意思。可是许多教师把教育和 学校梳妆打扮成一张紧绷拉长的脸,神情严肃,不苟言笑,举手投足、字里行间,处处要讲微言大义,事事都与命运关联。

教育的许多问题实际上是出在对儿童惊人的无知上。包括游戏,我们几乎也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道理来。其实,儿童生命的全部价值和意义都蕴藏在游戏之中,个人一生的全部价 17

值和意义同样蕴藏在儿童的游戏之中。游戏之所以与儿童须臾不可分离,儿童之所以在游戏中表现出比世俗猥琐的大人们更高超卓越的智慧,乃是因为儿童站立和优游于人的生命的本源地带,而成人则早已远离这个地带四处漂浮了。

一个由专家和名人组成的委员会推荐了32件在10岁前应做的事,它们是: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捏泥团,用面粉捏小玩意儿,采集青蛙卵,用花瓣制作 香水,在窗台上种水芹,用硬纸板做面具,用沙子堆城堡,爬树,在院子挖个洞穴,用手和脚作画,自己搞一次野餐,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用沙子“埋人”,做面 包,堆雪人,创作一个泥雕,参加一次“探险”,在院子里露营,烘蛋糕,养小动物,采草莓,玩丢棍棒游戏,能认出5种鸟类,捉小虫子,骑自行车穿过泥水坑, 做一个风筝并放上天,用草和小树枝搭一个“窝”,在公园找10种不同的叶子,种菜,为父母做早饭并送到床前,和人小小地打一架。

1.什么是游戏治疗

游戏是儿童最自然、自发的行为,在游戏治疗室,玩具好比是儿童的词汇,而游戏好比是儿童的语言。透过游戏,儿童能表达许多他(她)尚未能清楚地用言语来沟通的感觉和经验。在受过专业训练的游戏治疗师陪伴下,儿童能自然而然地玩出他(她)的心境,困惑和日常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一旦这些经验被处理后,儿童的适应力会提升,因而更有能力来因应并解决心理的挫折和创伤。

2.哪些儿童需要游戏治疗

在成长过程中,大多数的儿童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适应问题:有的是在学校(例如:学习障碍,人际关系不良),有的是在家里(例如:亲子冲突,父母婚姻问题所带来的心理困扰),有些则经历了更大的创伤(例如:家庭暴力,性暴力受害者,在意外中失去亲人等)。

游戏治疗适用的年龄层:凡是介于幼儿园至小学高年级的儿童均适合(约3-12岁)。

3.游戏治疗的疗程

游戏治疗所需的疗程,根据每一个儿童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对轻微适应不良的儿童大约需4-6周;对有心理困扰的儿童则需8-16周或更长。

4.案例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游戏治疗法

维维长得身强力壮,虽然只有5岁,但个头超过了同龄人。他爱打架,力气大,邻里及幼儿园的孩子都打不过他。他爱挑起事端,小朋友们都躲着他。老师家长反复批评他,他口头答应不再打人,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太差,一会儿憋不住劲,又去打人。每天妈妈去幼儿园接他,都有小朋友告状,他又打了谁,或是毁坏了谁的东西。妈妈苦口婆心地教育他,甚至惩罚他,试图矫正他的打扰行为,但无济于事。

儿童的攻击行为仅靠说教、惩罚去矫正,往往难收成效,因为具有攻击行为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他们不爱受约束,如果我们采用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游戏方法对他们进行矫正和治疗,则具有神奇的效果。于是,我们建议维维接受游戏治疗。

●角色扮演游戏

像维维这样年龄儿童缺乏用语言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如果我们像和成人进行咨询谈话那样与他交谈,很难询问出他的内心深处的东西。于是,我们采用角色扮演游戏,让他扮演母亲、父亲、老师及挨打的儿童,让他在角色扮演中来体验角色,渲泄情绪,表达愿望。我们也从中了解他原有的与社会化过程中的个性。 "你一点都不听话,不让你动杯子,你非动,打碎了吧,这个杯子妈妈花5元钱买的,妈妈要累死累活干半天才挣到5元钱,你这孩子!"维维在扮演父母角色,体会父母的心情、价值观,还结合了前卫的经济教育。

●模仿游戏

这种游戏方法主要矫正目标是通过模仿活动,发展维维的自我意识,培养他的自我约束能力。具体方法是:让维维站在落地镜前,跟着我们做动作。"将双臂伸展,前方,上方, 18

下方,左方,右方,旋转,"等等。在一般情况下,像维维这种富有攻击性的孩子,活动时反应很快,动作也能准确地模仿,但当他的情绪被活动激起时,他就会过分地兴奋和激动,他总是难以控制自己的动作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生活中一激动就爱打人。所以,做模仿角色游戏时,一旦维维行为失控,立刻进行干预,并对他进行指导,直到他能够控制自己。为了增加维维模仿的兴趣,我们还配以音乐,让他模仿舞蹈动作。

●画画游戏

这一游戏的目的是帮助维维利用实物控制自己的动作和行为,具体做法是,首先指导维维手指画画,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动作。维维起初毫不犹豫地伸手就画,乱涂乱抹,动作一发不可收拾,以至失去控制,将颜色涂得到处都是,纸上、桌子上,甚至墙壁上、衣服上。因此,画画时,要随时提醒他不要过于兴奋,必要时我们和他手把手地画,约束他的动作,或者抓住他的双臂,使他平静下来。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他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动作,规范画画。 接下来让他练习用手掌涂色,先用铅笔画好轮廊,然后用手指,最后用手掌涂上颜色画。当他能较好控制自己的动作时,让他练习在画板上画,这比起用手指、手掌涂抹起来是一个更需要控制自己运作的活动。为了避免最初的困难,开始时让维维把画板放在桌子上面,循序渐进地增加画画的难度。具体做法是:

①在画纸上画好框框,指导维维用画笔沾上颜色在框内画,不得画出界外。

②将画板竖起来放在架子上,让维维站在画架前面画。

③让维维超越框框的限制在整个画板上随意画画。这种游戏活动重点不是激发和鼓励维维如何去进行想象和创造,而是帮助他通过画画活动学会控制自己。

●象征性游戏

用小型玩具做一些短小而带有情节的象征性游戏,让维维在游戏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具体做法是:让维维戴上面具,讲一个自己编的故事。维维在众多面具中,挑了一个狮子,维维讲狮子吃小动物还吃人,讲着讲着便开始扔东西,砸玩具,我们开始干预,提醒他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向他提示故事情节,狮子很凶,但你有办法管住狮子,如何管呢?维维开始编训练狮子的想象故事,训练狮子规范的活动,也就等于训练了他自己。

● 规范游戏

打弹子、玩#9@k牌、下棋、投球等游戏,具有竞赛的性质和固定的规则,让维维做这样的游戏,提高他遵守规则的自觉性,以往他在班里和其他小朋友做规则游戏时,时常破坏规则,谁要求他遵守规则,他就打谁。有意识地让他做规则游戏,如他遵守规则,奖他多玩一次,并让他看他爱看的动画片10分钟。维维喜欢做规则游戏,但兴奋时,时常犯规,受罚时又着急,跳着腿喊,"快开电视。"经过一段训练后,他能够自觉遵守规则,减少犯规次数,至到完全自觉地遵守规则。 游戏治疗需要家长密切配合,许多游戏活动,维维的家长先学会,然后回家指导维维做游戏,同时也请一些小朋友合作,和维维一起做游戏,增加维维的游戏兴趣,并且让他他在与小朋友的使用中,接受小朋友的监督,学会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 维维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治疗后,改变了打人的不良行为,同时,他非常喜欢做游戏,特别是喜欢与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并且他能主动提醒别人遵守游戏规则。小朋友们不再躲避他,反而喜欢他,乐意和他一起玩。

互动:举例说说游戏治疗与儿童的心理问题

19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