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幼儿教育的游戏精神 读后感

读《追寻幼儿教育的游戏精神》有感 儿童天生是游戏的,他们的生活就是游戏着的,他们喜欢边玩边做事,如边玩边吃饭、边玩边走路、边玩边读书甚至上厕所、洗澡都是边玩边完成的。这样的生活中,儿童是愉悦的、自由的快乐的。

游戏精神的内涵是:自由性、愉悦性、体验性、创造性。儿童在真正游戏着的时候,他的身心都是自由的,他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会自主地游戏着,此时,他的心情是愉悦的,快乐的,他能够在游戏中体验到各种情感,能够在快乐情感的支撑下进行创造。

作为成人,我们要让儿童的游戏具备游戏精神,而不只是外在的形式或一些功利性的活动,儿童的游戏赋予了教育的工具价值,那么这个游戏就只有其外壳而缺乏内在精神了,儿童会感觉这不是他们自己的游戏,而是老师的游戏。 教育生活中常常见到老师们自认为高明的游戏教学活动,比如:让孩子将探戈舞动作比作森林里枪杀狮子的活动,孩子们在老师一遍遍“游戏语言”中重复着“端起枪”、“向左看、向右看”、“走两步,回过头”、“架大炮”等动作,机械地重复着,看起来这都是一些游戏语言,而这些所谓的游戏只是一个空架子,是一个老师用以让孩子机械练习探戈动作的工具。孩子在此“游戏”中根本谈不上自由,谈不上自主,更不谈有什么创造性。

我们用游戏的方式教学是无可厚非的,现在也提倡课程游戏化,但并不是这样生搬硬套的游戏化。比如我们讲一个绘本故事,讲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然地随着绘本剧情、自居为绘本中的人物,做着相应的事情,那就是一种游戏,孩子们是自由的、自主地、愉悦的、创造的、有深刻体验的。比如绘本《雪精灵》,讲述时老师以故事主人公自居,孩子们自然成了与主人公相遇的雪精灵,自然地玩着捉迷藏、拉手转圈、追跑游戏等,在这里孩子们有着游戏精神、游戏活动也具有游戏精神,老师也是具备游戏精神的人!

游戏精神在我国和国外都能得到考察。我国孔子的乐学乐教思想、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当代的愉快教育思想。西方福禄培尔的游戏教育思想、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蒙台梭利的自由教育思想、瑞吉欧方案教学思想。从这些教育思想不难看出,都是提倡让儿童乐学的,自由学的,这就是游戏精神的精髓所在。

游戏与幼儿教育密不可分,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然而,从游戏精神的角度审视教育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幼儿教育中存在着游戏精神失落的现象。游戏吸引幼儿的根本原因是它所内含的自由性、愉悦性、体验性、创造性等精神品质,游戏精神不仅能够保障幼儿拥有快乐自如的童年生活,而且能够为幼儿未来生活的健康幸福打下良好基础。幼儿教育的本真追求与游戏的内在精神具有相通性,游戏精神不仅可以成为幼儿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而且能够成为幼儿教育的方式。幼儿教育应当从教育观念、教学情境创设、师幼关系、教育评价等方面入手,把游戏精神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

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活动渗透着游戏精神,如何让我们孩子的游戏精神得以发挥,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教师也必须具备游戏精神。首先,教师要对教育生活产生兴趣和热爱,以直觉自愿的状态投身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其次,教师应该向教育过程敞开自身,体验沉浸其中的幸福。最后,教师应该秉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教育研究,不断追求创新。

 

第二篇: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根本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根本

摘 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使自身的各种能力获得练习和发展;并吸取周围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识,游戏成为了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方式。作为教师应了解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最好形式;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把游戏作为教育的主要手段,把知识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可有效的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真正做到寓教于玩;才能让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关键词:游戏 幼儿教育 幼儿心理

在社会急剧变化的今天,我国教育的外部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家庭结构、教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无形中增加了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一切从娃娃抓起的倾向突显出了当代幼儿教育的内容越来越成人化;由于人们仍习惯于把教育理解为上对下、成人对儿童有目的、有意识的施加影响的活动;因此,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和作用仍然带有一定的强迫性。父母总会把自己的想法与未实现的愿望强加给幼儿,使其成为自己的“继承者”;成人往往会忽视幼儿的情感与思维,从而阻碍了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家长抑或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重视幼儿的主体性发展。俗话说: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能发挥出一些在他们现实生活中尚未体现的能力。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指出:游戏是适合于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方式,也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方式.[1] 游戏对幼儿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的幼儿教育主要是能做到寓教于玩,寓教于乐,让教育与游戏相辅相成,以激发幼儿的主体性。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确实,游戏对于幼儿期的宝宝来说犹如生命那么重要,游戏是他们生活中最基本、最喜爱的活动。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游戏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一、 幼儿不是成人的缩小

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以外在的身体特征为分界线,习惯性的称成人为“大人”,幼儿则为“小人”。这一“大”一“小”形象的描绘出了成人与幼儿在外貌、体型上的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就是按成人的一定比例缩小而成的,两者在心理上有着巨大的差距。幼儿的心理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活泼好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这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活动能力提

高、精力旺盛,却又不善于约束自己的时期;因此会显得特别活泼好动,而且他们的活动具有外在的性质,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果让幼儿在户外自由活动半天,他会十分快乐,始终精神饱满;如果让他在室内安静的进行某项活动则会使其烦躁不安,甚至吵闹不休。幼儿的好动主要与他们的认识活动的特点相联系,他们认识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具体形象性。幼儿的认识需要是能具体的接触事物,这便促使了幼儿通过动作和活动来达到接触具体事物的目的。

(二)好奇好问,模仿性强

这个世界对于幼儿来说还只是一张白纸而已,他们对世界万物都充满着疑问与探究;他们对于自己不了解或不明白的事或物常会“打破沙锅问到底”,有时成人总会不明白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幼儿的问题。他们的求知欲是极为强烈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强烈的交际需要。也许他们的问题会让你无法招架,但还请您尽可能的回答他们的问题,这不仅是一种交往的手段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

幼儿经常会模仿周围人的一言一行,且他们的模仿性特别的强,而这种模仿常常是自觉或不自觉的。由于缺乏对事物的认识与经验,他们常会模仿周围人的言行、待人接物的态度等;模仿成为了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游戏是儿童周围生活的一面镜子。有时我们会发现有的幼儿会躲在游戏室内摔打布娃娃,用一些不是儿童的言语骂它。当你问他:“你这是在做什么?”这一问题是,他会回答说:“在当妈妈(或者当爸爸)。”类似这种情况我们应预防幼儿出现神经质的可能性,这种状态是由于儿童精神上受到创伤二造成的,为此不应让幼儿看到粗野的争吵和大人不愉快的场面。由于他们的学习容易停留在模仿具体形象的水平上,因此,榜样对于幼儿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在我们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成人的一言一无疑都是幼儿学习的对象,孩子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总会对自己喜欢的人进行模仿,这是幼儿性格形成的基础,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应合理利用这一特点。

(三)心理和行为活动,都带有很明显的无意性和不稳定性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3-6岁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被外界强烈、新颖、刺激的事物所吸引。这也就促使了幼儿在心理和行为活动方面都带有明显的无意性和不稳定性:即他们行为的自制力差,目的性弱,持续性不强,其中情绪起着重要作用,在幼儿的注意力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利用其兴趣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应了解幼儿的情感与认知需要,适时的利用有限材料施以游戏教学,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同时应为幼儿创造安静简朴的学习环境;

提高与幼儿语言交流的频率。

幼儿的心理特点反映在各个方面,以上三点只是较为突出的方面,我们只有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才能够使教育卓有成效。

二、游戏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作用

游戏是使儿童感到兴趣、快乐的一种生动、活泼的有益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可使自身的各种能力获得练习和发展,同时也可吸取周围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识。合理的利用游戏的教育功能,不仅能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了体能上的锻炼,而且能使其心理健康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一) 在游戏中开发幼儿的智力

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感知力与观察力的发展。游戏使幼儿直接接触玩具和各种材料,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各种器官的感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儿童最喜欢游戏,同时也需要游戏,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游戏中度过的,游戏对幼儿起着刺激作用,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从而达到集中幼儿注意力的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认知过程和情感都处于积极状态;教师需抓住幼儿的年龄特征,将不同的游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运用到学前教育中,才能更好的开发幼儿智力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集体游戏《指母歌》,教师先教会幼儿唱《指母歌》,再与幼儿一起边唱边对照歌词伸出和收回相应的手指;在此过程中,可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同时,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快乐,还学会了辨认自己的手指且能说出他们的名称。游戏也可以促进幼儿记忆能力的发展。由于在游戏中幼儿往往会重复地进行某项活动,这都反映了幼儿经历过的事件,从而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起到巩固记忆的作用;由于扮演角色的需要,幼儿必须自觉地、积极地、有目的地去记忆某些游戏规则或追忆事件的情节,这样就发展了幼儿的有意记忆。

同时,在幼儿的系列游戏中,游戏的情节、行动方式都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幼儿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另外一个人,并可以不断地变换身份等。这种游戏的假象性为宝宝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极大的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

(二)游戏有助于幼儿的情绪健康

一个人的情绪是否健康是由其情绪的稳定性与愉快感来衡量的,快乐的情绪对人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情绪的不稳定性,因此他们的内抑制能力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常有时而哭、时而笑、精神萎靡等消极情绪的行为表现;如果一个孩子每天都会表现出过多地发脾气、

经常哭闹等则会被视为情绪不健康。有的小朋友在初入幼儿园是会显得不安、常哭、不爱说话,总是闷闷不乐的样子。这主要是因为小朋友初到陌生环境的一种不适应性表现,并产生了与父母的分离性焦虑。此时的孩子需要教师的细心引导,让他们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做游戏时轻松愉快的气氛有利于环节幼儿心理的紧张情绪;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激动人心的,使其兴奋并得到愉快体验的活动。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确实,游戏对于幼儿来说犹如生命那么重要,游戏是他们生活中最基本、最喜爱的活动。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游戏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儿童在做假想性游戏时,可以通过假想的情境把自己的恐惧、焦虑的情绪宣泄出来,从而排解内心的压力;例如,害怕打针的孩子总喜欢玩打针游戏,总把周围的人或玩具当做自己的病人。游戏本身的趣味性可以使幼儿乐在其中,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在达到小小目标之后的成功感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和内心的满足;这种良好的、愉快的情绪有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高尚的情操

从个体发展来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是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通过掌握中介工具而不断发展的,低年级的儿童虽然已经跨入了学龄前,但从其社会性的发展来说,仍处于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早期阶段。游戏对于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它是同伴之间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媒介。[2] 正常、友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助于维持心理健康,而且也是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许多的幼儿心理障碍的产生是由于幼儿缺乏社交二导致的;如孤僻症、社交恐惧症等。游戏能使儿童形成交往的习惯,并能养成和同龄人建立某种相互关系的本领;就幼儿的年龄特点而言,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要活动,他们是活泼好动的,喜欢与同伴嬉戏,因为:没有社会功利目的的儿童自发的活动,它能在真正意义上满足幼儿自身的需要。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教学材料进行游戏教学,孩子游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交往过程,游戏过程中同伴间学会了合作与互助,同时也使孩子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教师在游戏过程只能够进行合理的引导,不仅可使幼儿学到了知识,也可使游戏进行的更好。例如,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可教幼儿如何使用恰当的语言与同伴交流,“超市售货”游戏中,“营业员”会礼貌地对“顾客”说:“请问您需要点什么?”“我能帮助您吗?”通过扮演这样或那样的角色,儿童也就能掌握一些这个角色所必需的行为准则。扮演家长,儿童可表现出对“孩子”的体贴和关怀,扮演医生则需要关心病人,扮演售货员时要礼貌待人,等等。当然,有许多的集体游戏是需要幼儿共同协作完成的,在不同的游戏中可促使幼儿学习如何与别人交往,这无疑是推进幼儿社会化过程。游戏是幼儿学习交往的最佳途径,幼儿通过参加群体性的游戏,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与别人合作,

从而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教育者可充分利用各种游戏以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提高其交往水平。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还比较强,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弱,这便制约着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过程。所以在游戏中发生冲突、忽略游戏规则及常规的事情常有发生,作为教师不应过多的苛责这些行为而是提供适时、恰当的指导,游戏才能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会把玩具随处乱扔、不爱惜。一次在与小朋友玩过家家时,看到地上乱成一团,于是我抱起地上的娃娃便说:“宝宝,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呀?”此时,小朋友马上就安静了下来,我侧身靠近布娃娃并点头像是听明白了似的,转头告诉小朋友说:“娃娃刚刚想跟你们去玩的,可是没人理他,还被你们扔到地上被地上的东西绊了一跤,现在膝盖都流血了,很疼呢!你们赶快把玩具收拾整齐,一会给娃娃揉揉膝盖好吗?”这个办法得到了小朋友的接受,他们很快的把玩具收拾好了,并安慰娃娃说:“好了,别哭了,我们帮你吹吹就不疼了。”对于相对较小的小朋友而言,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会哭会笑,教师只要抓住这一年龄特点进行延伸也可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情感意识。

同时,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意识,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而在游戏过程中常需要几个小朋友的协作,相互商量才可达到共同的目标,所以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关心别人、互相协作的精神,这些团队精神也还是社会所需的品质,而这些道德情操可使幼儿更好的适应社会。在游戏中,儿童是主体,他们需要通过游戏将其内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及情绪情感表现出来。教师应适时的运用和编制不同的游戏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以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与情操。

三、游戏是幼儿目的,教师的手段

游戏的重要的甚至是最重要的特点是,主体在游戏中并没有始终保持最终结果意识,而是自觉注意着游戏的当下进展,最终结果则是游戏的副产品。[3] 游戏是孩子们最好的活动方式,也是教育孩子的最好办法;在幼儿的生活中,游戏是儿童学习做人;游戏的合理利用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游戏的教育功能主要在于是否让游戏成为幼儿的目的,成为教师的手段;只有目的与手段协调一致时,才能真正让游戏成为游戏。学前儿童期在人的一生中市短暂的,但是,儿童在这一时期内获得的东西要比他在日后的一生中获得的东西还要多得多,在此阶段,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则是通过游戏来完成的。在游戏教育实施的过程当中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幼儿教育要求寓教于乐,寓教于玩,通过教育寓于游戏中从而实现教育目的;游戏教育为的是实现幼儿的“我要玩”意愿而不是“要我玩”模式。是游戏教育,而不是教育游戏,重心在于游戏;并不是“任其自然”而是把教育融合其中,做到“顺其自然”。游戏与教育是相互融合相互帮助的,不可能

把二者对立起来。

儿童在游戏中得到收获是儿童主动活动的结果,儿童要在教育中得到发展则在于教师与儿童的双重努力,而由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过程也能转化为儿童主动活动的过程,那就是游戏与教育的成功结合。[4]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这样的意识,把游戏看作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开展游戏不仅是为了让幼儿感到愉快获得乐趣,更重要的是要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获得发展。把知识教育融入到游戏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同时应注意自己的指导方式,在游戏中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旁观的指导者,而不是指挥者;对不同的游戏、不同年龄的幼儿要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教师记录游戏结果也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对游戏结果的记录可以为日后的教学提供材料与积累经验,也可及时发现幼儿出现的问题,以完善游戏教育。

总之,游戏对幼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儿童整个个性的发展,而且还能影响某些认识过程和语言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感知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还培养了幼儿的常规意识,游戏也是幼儿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对于教育者来说,树立正确的幼儿游戏教学观尤为重要。教育者应尽可能多的发现和利用游戏的教育功能,充分地了解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愿望,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激发幼儿主体的内在动机,促使儿童自愿的参与活动,让游戏成为游戏,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玩,让儿童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赵艳蓉、赵恒泰. 打开孩子心灵的金钥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

[2] 彭海蕾. 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89.

[3] 同前注:37.

[4] 华爱华. 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8: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