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课程》读后感

儿童与课程

《儿童与课程》一书是杜威对教育中两大因素在教育界对立而形成的两大学派的批判,同时,他提出教育真正应该需要考虑两者的相互作用,下面,我们就有关杜威先生所做的批判进行解读: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为什么当时的人们只是考虑教育中某一因素而忽视另一因素,或者完全不考虑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有一定的理论原因的,因为把各个因素孤立起来看,坚持一个因素而牺牲另一个因素,使它们相互对立起立,这较之发现每个因素所属的现实要容易的多,另外,对于已经产生的理论,我们通过寻找证据来支持它以防非难较之抛弃已有的观念和摆脱已熟悉的事物要容易的多。因此,很多学派就挑选出银河自己的一些因素,然后把它们上升为完全和独立的真理,而不是把它作为一个问题的一个侧面加以考虑校正。

杜威那时候把教育中基本要素归为两大类:其一是儿童世界;其二是成人世界。这两者的核心分别是儿童与课程,而有一些学派就选择了其中一个因素加以考察,从而形成了对立的两大的学派。

这两大学派,一个注重课程,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另一个注重儿童,认为儿童才是中心,其它一切都需要围绕它进行。这样儿童与课程之间的矛盾就赫然存在,主要体现为三大方面:一、儿童狭小的个人世界与空间和时间都无限扩大的非个人的世界对立;二、儿童生活的统一性和全神贯注的专一性与课程的种种分门别类的对立;其三,儿童生活的实际与情绪与知识逻辑分类和排列的抽象原理的对立。课程中心的学派强调训练、知识的逻辑、教师必须具备充分的训练和学识强调规律,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控制。而课程中心的学派强调兴趣、教材的心理化、教师必须具备对儿童的同情心和关于儿童天赋本能的知识,强调自发性、注重儿童的自由和主动性。这两大学派都各自鼓吹自己而批判对方,使得儿童和课程这两大教育中的基本要素处于不相容的地位。这也导致问题的产生。

那么问题是什么呢?问题就是要摆脱那些偏见,而这一偏见就是认为儿童与课程之间存在着性质上的某些鸿沟。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在儿童方面,我们要看到儿童的经验本身怎样早已包含着已组织到系统化的科目中去的那些同类的因素,以及儿童的经验如何在发展个组织教材达到现有水平中起着作用的那些态度、动机和兴趣,从而,我们更要做的是发现介于儿童现在经验与已形成的科目

之间步骤,让儿童一步一步得掌握这些成人世界的东西。教材与儿童的经验都不是一成不变、固定的东西,儿童与课程仅仅是构成一个单一过程的两极,就像一条直线的两个端点,如何将儿童从现在的经验进展到有组织的真理的过程,就是继续改造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教育的过程。

回归到教育的现实,儿童现在的经验是教育的起点,有组织的课程则是教育要达到的终点。知道了教育的终点,对于教育的重要之处在于,它可以起着目标指向的作用,如果儿童现在的经验得到正常的发展,那么,课程就可以帮助儿童进行引导和指导,并且可以按照儿童生活直接所表现的那样来解释它。解释其实是帮助教师确定儿童现在的经验水平,而且这种经验水平的确定是要按照他们在比较大的生长过程中占有的地位加以解释和评价的,而不是孤立起来看的。这里的解释是在儿童从满活力的运动中去看的,是在它和生长的关系中去看的。但是作为正常生长一部分去看它,就要活得指导它的基础。指导是它从生活中解放出来,使他最充分的实现自己。其实关键是看到介于这两个根端之间的整个历史发展,就是看到儿童在现在和在这里需要采取什么步骤,并看到儿童需要怎样使用他的盲目冲动,以便使得它明朗起来并获得力量,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加以指导和引导。教师的指导和引导是为了让儿童获得发展,但是发展是经验的发展,发展成真正需要的经验,但是,这种发展也是需要媒介,教育所提供的媒介的价值的能力必须与兴趣发生作用,因此,指导的问题也就成了如何选择对本能和冲动的适当的刺激问题。

(这里面,杜威关于儿童的经验中兴趣这一因素的阐述比较到位,他认为认同儿童的兴趣只不过是儿童对于可能发生的经验的种种态度,它们不是已经完成了东西,它们的价值在于它们所提供的那种力量,而不是所表现的成就。任何一种能力,无论一种能力,无论是儿童的或是成人的,如果在意识上满足于一时的和现有的水平,就是放任。用现在的水平迎合儿童的兴趣意味着刺激,它意味着利用能力,以便继续不断地挑逗它而不引导它向着一定的成就的活动,正如按照更完美的思想和意志所设想的利益继续不断地压制主动性一样,是同样有害的。)

儿童有着经验的心理,课程代表着逻辑的观念,前者是过程,后者是结果,这就好比探险家的笔记和一张地图,这两者之间是存在一定的联系,我们不能完全将两者进行分开独立考虑,地图是探险家将个人的经验加以整理,并把它们相

互联系起来,而不顾它们最初发现的当地的、暂时的情况的偶然事件。也就说地图即课程对儿童的成长起着指向的作用。但是,地图是无法取代个人探险的过程的。地图是作为对于将来经验的向导,它指明的方向,便于控制,节省人力,时间。这里的地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课程,我们平常称为称之为一门科目的东西,是将过去经验的最后结果用一种将来最合适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逻辑形式表演的经验是具有一定的价值,他的意义在于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得观察有正确的意义。(逻辑经验的重要性)

根据逻辑经验的重要性,杜威在这里提倡教材心理化,变为直接和个人的经验。

对于教材,科学家和教师是有着不同的解释的,教材对于科学家来说,是归类后的理论知识,并用新的事实来验证它。而教师对于教材的看法则是它代表了学生发展的那一阶段或状态,从而帮助学生有一种生动和个人的亲身体验,所以,教师需要把教材作为儿童全部的生长经验中相关因素来考虑。

杜威在文中还提到,过程很多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没有对教材转化,把教材作为对儿童现在生活的一种代替品或一种外加的附属品直接提供出来,会产生三种典型的弊病,其一是教材与儿童能够看到了、感觉到了和爱好的东西缺乏联系,致使教材成为单纯的形式和符号。其二是会导致儿童动机的缺乏。其三是导致逻辑形式很好的课程,以外加的形式呈现在儿童的面前,就发挥不出其优势。

所以必须考虑学习动机可以以什么方法和在什么地方引起注意,心理和教材之间也建立联系,如果课文的内容在儿童的发展意识中占有适当位置,是从其过去所做、所想和所感受的,那也就没有必要考虑引起兴趣的手段和策略了。因此,教材最好进行心理化,这就是把教材放在整个有意识的生活之中。

在这篇文章中,杜威先生主要讲述了儿童与课程之间的脱离而导致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必须建立起儿童与课程之间的联系,具体的措施是使教材心理化,引起儿童的兴趣,儿童才是学习的主题。但是,对于这样的教材,我们需要注意,不能仅仅满足与儿童的兴趣,因为,满足于一时的成就,会导致放任,引起了儿童的兴趣,却又不能让其觉得所学的知识简单,没有难度,这样会导致其自傲。所以,作为教师要能够解释学生的行为,从而抓住时机对儿童进行指导和引导。

 

第二篇:儿童文学读后感

《儿童文学》读后感

望着书架上那一本本整齐罗列着的儿童文学,我的脸上挂满了笑容,陷入了无限的遐想中??

四年级的暑假中,爸爸见我整日无所事事,于是,为我订购了《儿童文学》这本杂志,补充我的课外阅读量。起先,我极力反对,因为我不喜欢被人逼迫做事,可是,“父命难违”啊!当第一本《儿童文学》递到我的手中时,我粗略地浏览了一下,觉得那些内容我一点儿也不感兴趣。随着一本本的到来,渐渐地,我对《儿童文学》这本杂志产生了兴趣,那些富有奇异想象力的童话;那一篇篇,一件件感人的故事;那一个个有趣的小说,令人回味无穷。从此,我便喜欢上了阅读,书桌前每天都出现了我的身影,我捧着书,快乐地阅读着,时而捧腹大笑,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泪润双眼,我深深陶醉于其中??

书中也有彼此有误会和摩擦的少年,而在灾难中,他们也顾不得这些,“仇人”也像同伴一样,彼此救助、关怀。对于与闹翻的朋友刚刚和好的我来说,这点对我的感触是很深的。在这样轻狂的年纪里,彼此是同伴,是友人,能有什么深仇大恨呢?在我们遭遇困境的时候,在我们害怕孤独的时候,陪在我们身边的是同伴,给予我们援助的也是同伴,即使是“敌人”也不会见死不救。这就是我们,仗义又热情。对身边的朋友们说声谢谢,也对“宿敌”说声谢谢,感谢他们教会我们成长。我们与朋友,相互联系的是友情。

《儿童文学》向我展现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这本书使我就像一株忘忧草,整天没有了忧愁,沉浸在快乐之中。它的出现填补了

我心灵的空虚与寂寞,给予我心灵的抚慰,给予我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它就像是我的朋友,我的导师,敞开知识的大门,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到达成功的彼岸。

初一 十班 赵煜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