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择,有尊严地死去》读后感

我选择,有尊严地死去

4月末的一天,阳光明媚。钱江新城城市阳台,人头攒动,气氛如火如荼,现场正在举办“书香浙江,品质生活”为主题的首届浙江省全民阅读暨浙江书展。

我停停走走,偶遇《我选择,有尊严地死去》的新书发布会,央视评论员周安庆、当代作家张慈、电台主持人小窗正在和大家一起分享:生命和尊严,哪个更重要?挪步聆听,大家关于“如何死去”的见解迥然不同: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因为要多陪伴家人;有人说,他会选择“安乐死”,这样可以减少自身的苦痛;有人认为,“安乐死”有太多漏洞,如何区别是本人的意愿,还是一场早有预谋的杀害┄┄这个看似沉重的话题,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中变得轻快了许多。

在现场氛围的带动下,我也饶有兴致地细细拜读玛丽?德卢拜的遗作。这是作者人生最后几个月的心路历程。当她得知自己身患癌症,无法挽救时,她一开始无法接受,悲观、沮丧,然后整日胡思乱想,一会陷入绝望,一会又充满信心企图打赢这场硬仗。但是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作者开始慢慢转变,我也开始体会到了当生命接近终点时作者的那种坦然,心灵上的恐惧和身体上的苦痛慢慢消减,死亡突然变得淡定、从容和优雅起来,她开始寄希望于让生命有尊严地死去。最后,她毅然到比利时执行安乐死。

玛丽希望有一天法律能够允许人们选择死亡的方式,让更多人可

以选择有尊严地死去,因为在法国,安乐死并没有被合法化。由此在社会上引发了关于“尊严死”和“安乐死”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也引发了我对“安乐死”的思考。在我国,安乐死至今都没有获得合法地位,它属于故意杀人罪的范畴,尽管社会上有很多呼声,但是中国的医疗条件、人民的法律意识和医生的职业道德,都无法达到立法的条件,所以,更多的人认为为时过早。在中国人的传统教育理念里,患者依靠机器勉强度日,多生存一天,就有多一天的希望,多一天的安慰。但是,必须面对的是,当生命只剩下病痛的折磨,再也看不到康复的希望时,能够有机会选择“安乐死”,让生命有尊严地离去,对患者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的确,生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当生存的质量严重下降,或许,生存的价值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话题。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然归宿,当生命无可避免地面对死亡时,我们只能想尽办法地减少病痛,然后,有尊严地离开。

 

第二篇:职业尊严读后感

读《尊严的来处》有感

活在人世间,谋生永远是每个人回避不了的最低现实主题,为了这个主题,不同的人在力所能及的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或清洁工,或公务员,或政府高官,当然,国家政务需要有人来处理,大街也需要人打扫,任何职业都有尊严,不分贵贱。马云说过:“绝大多数人,只能靠自己。没有什么家庭背景,也没遇到什么贵人,这都没什么关系,关键是你自己,你决心走哪条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找机会证明自己,找到你想要的尊严和荣誉。”

众多职业中,我选择了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有一句话这样说:教师是什么样的人比他教授什么更重要。毫无疑问,只要教师的言行举止有悖于师德规范的要求,必然使其职业尊严受威胁,受挑战。正如古人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八个大字既是对教师职业本质的精确概括,又是对教师提出的最严格的要求。 刚踏入教师职业的我,深刻的觉得教师的尊严与幸福息息相关,作为一名老师,要学会自我调适,正确地认识自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工作、享受工作。记得昨天讲到课文《家》的时候,我最后拓展了一句“一二班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时,下面孩子们叫到:“刘老师和邵老师是妈妈!”顿时幸福感涌上心头,原来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和看到孩子们的成长才是教育最大的乐趣。

另外,要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一切。在与孩子们的日常交往中,用一种平常心态去欣赏他, 不断寻找孩子们身上的优点;学生犯错时,

冷静旁观,委婉地、不露痕迹地“送一轮智慧的明月”去照亮他们的心灵;与同事相处时,和睦友好,宽容待人。对待一些外在的约束制度,不能选择去抱怨,而是以自我的约束和自我的激励,使这些外在的要求无有用武之地。这样,心胸开阔了,心态乐观了,心情舒畅了,幸福感也就到来了。才能真正的做一个积极、乐观、开朗、豁达、上进、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阳光教师,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我的尊严与幸福。

在这里工作了这么长时间,我明白了,老师的尊严源于真爱学生,你是否真心的关心学生,学生都能从你的言语和行为上感受的到。只有你的真心付出学生感受得到,那么学生自然为老师与家长之间建起一座桥梁,做的、说的家长自会铭于心,得到认可。学生是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使者,在校一天的情况家长都是听学生说,付出真诚之心,关爱之心和耐心去教育学生。我相信,老师的尊严不是别人给的,首而是自己给自己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