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伤逝》感悟人性

看完《伤逝》,第一个感觉就是触目惊心。

虽然鲁迅先生写的是一个在封建社会中,被封建礼教所约束的爱情故事,可是又有很多情节却是至今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的,这样就让我开始怀疑,我们提倡了近一个世纪的思想解放,男女平等,到底是不是真的就是完全的解放,完全的平等。或许,至今这也是个无解的问题,并没有答案。

回归到《伤逝》本身,延续了鲁迅先生一贯的暗喻,隐喻,从环境从氛围上给读者心理压力,带来共同感,引起共鸣感。营造这样的一个阴郁的环境,就暗示了这个爱情故事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从一开始的叙述,涓生就有一种无辜的感觉,而从后来的情节设置上,很明显的感觉到涓生与子君这两个人物的设置,有明显的不同,涓生更偏向于一个生活中的人,是一个在当时社会中现实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人,他有进步的想法,他渴望自由的爱情,但是也面对生活,面对压力,面对种种不幸,会有自私的逃避心理,会有趋利避害的狭隘心,而子君的人物设置,虽然也有现实的一面,但是面对生活始终会有一个好的心态,一个善良,一个热爱美好的心,所以作者给她设定一个完全悲剧的结局,也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共鸣,以起到震醒国民的作用。

对于涓生,我们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看自己的状态,他是有血有肉的,他是对于自己的环境有趋利避害性的,他所做的,我们做了多少,他所没有做到的,我们能做到几点,或许他会被烙上负心人的烙印,可是不能不承认,“他”在现实的生活中,有无数个存在。他是屈服现实的,这和我们所处的状态,不得不说,有相似,或者说是一样。这应该是鲁迅先生的一点悲哀吧,我们到现在,仍旧是渴望自由,但是却会被束缚的,并且更可悲的一点是我们会认同这种束缚。这应该是从中国人最古老的教育就是开始有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无法改变的思想。

一般的看,《伤逝》很容易让人感觉成子君的悲剧,但是从更大的一角度看,我们不得不说,是一段爱情的悲剧,是一对爱人的悲剧。但是的社会是封建礼仪的社会,容不得一星半点的逾越,这样的社会中,容不下不被长辈所认同的爱情,当然我们现在的社会中,不被长辈所认可的爱情依旧是不容易得到幸福的。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段爱情过的悲剧,就悲剧在当时的社会,在当时人们的眼光中,大家对于自由的恋爱没有一个宽容的心态,没有一个容纳包容的心态,对于自由的事物,有一种好奇,窥探,但是又深恶痛绝的的心态,对于自由的不由自己控制的事物都有一种掐死它的欲望,就像是一直在窥视的雪花膏一样,她窥视的原因是什么?好奇,如果真是完全的厌恶,她会一直窥视么?而涓生失去工作也是拜他所赐,虽然表面说是社会的不允许,更可以说是,大家对于新鲜事物的一种好奇,一种害怕,一种惊恐。或者说是自己不敢也不允许别人拥有的一种活生生的嫉妒。

这又再次表现了鲁迅先生一直所提到得国人的的畸形心理,中国人的劣根性。

让我觉得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先生自己的爱情与婚姻,他是长时间与自己发妻分居的,或者说是他根本不认同自己还有一位发妻存在,长时间与自己的爱人同居,或许鲁迅先生正是用他自己的方式来告诉世人,他所渴望自由,追求自由,但是如果从一个人性的角度来讲,这样是不是对另外一个女性的不公平,尤其是在当时那种封建礼仪压死人的社会中,这样的婚姻对于一个已经嫁人,却从没有得到多为人妻快乐的女性是不是极度的不公平,尤其是这样的一个女人还一辈子侍奉自己的公婆,这样的悲剧,是不是是又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悲剧呢?

过分的追求自由却忘记了自己本身应该负担的责任,或许鲁迅先生也是隐隐约约有所感

悟,所以才有涓生在现实中压迫中做了一个“无辜”的负心人。

那么我们只有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无论社会如何,无论现实如何,做人不能忘本,不能忘记人性美好的东西,只有这样,才会在是非难辨的现实中,做出最接近真善美,最接近正确的选择。

虽然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时间已近过去了将近有一个世纪,但是我们仍然不得不说,《伤逝》对我们依旧有很大现实意义的。

至今我们仍然在探讨,现实与爱情,现实与婚姻,或许在现实面前爱情与婚姻都是一个毫无张力的名词,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去认同现实,因为在无数次的实验过后,我们都发现,爱情与婚姻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而我们再想到我们身边,我们周围“涓生”与“子君”,或许现在是少了长辈的压力,但是现在却多了现实的压力与舆论的压力。依旧是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认同,“不被长辈祝福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而其中理由不是说其中教条礼仪的压迫,而是我们的在乎,我们的爱,如果鲁迅先生地下有知,这应该是他会觉得比较欣慰的,因为在百年后的现在,人们的婚姻中多了一些温情,多了一些暖意。

而我们却多的是更多现实的压力,不得不坦白的说,现实中的“子君”在减少,如此的只是为了爱情而放弃一切的女子,真的需要很大的魄力,而现实中的“涓生”在增多,甚至可以说是,或是男涓生或是女涓生,我们反抗不过现实,就只有服从现实。这毕竟是社会大发展的社会,不能说是物欲横流,但必须承认的是,有了物质的东西,才会有精神的深层建设,就脸哲学理念都承认,精神建设是物质基础的上层建设,所以我们更没有办法去完全的否认。

《裸婚时代》就是一种探讨,或许剧中还是给我们一个温暖的结尾,是编剧不忍心给大家一个现实,还是是因为编剧真的这样认为,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是那隐隐约约,欲说还休的的结尾,给大家的只能是一个猜想。

爱情与婚姻始终是一个被众人探讨不休的话题,我们至今为止不能找到一个准确的答案,至今也不能找到一个彻底解决的办法,爱情与婚姻是人类最复杂的感情与最复杂的关系,在现在提倡男女平等,但我们必须要承认,在完全的广泛意义上,男女永远不可能平等的角度上讲,我们只有自己心怀美好,才会结束爱情与婚姻的悲剧,或者用很俗气的话来说,“好人有好报”。

 

第二篇:《伤逝鲁迅》

“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之中,我也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是《伤逝》文末涓生所说的话,字字都透露着他的忏悔。而他的忏悔不仅仅是对于自己旧日错误的悔恨,过多的恐怕是对错误无法挽回的哀叹。鲁迅对个人的痛苦非常敏感。人如果意识到自己有吃人的本性,而且已经吃过了,想吐也吐不出来,要洗也洗不干净,这叫忏悔,是对人性之罪无以挽回的痛苦。

五四时代本是一个人文主义高扬的时代,人道主义和个性解放是那个时代的主题,是那个时代的共鸣。然而,鲁迅对五四时代知识分子所张扬的人道主义、人性至上、现代文明等表示了深刻的怀疑,这是鲁迅对这个时代共鸣的一种穿透,他包容了这个时代,又超越了这个时代。在小说《伤逝》中,鲁迅运用了大量心理描写,勾勒出人性的复杂与心灵的深度;鲁迅同时大量吸收并引用了西方文学中所广发采用的象征和隐喻的技巧,在《伤逝》中形成了自己的象征意象系统:子君喜欢养宠物,而她养的小狗本身却又是成为了子君类女性的象征。她们敢于从生养自己的牢笼般的封建家庭的枷锁中脱身,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幸福,最终却仍然避免不了成为被从新豢养的宠物,失去了自己的梦想和独立存在的价值。鲁迅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也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能既看到现实,又不被现实所束缚,他从理想出发来批评中国,他的生命与这个时代联系在一起。

而回到文章本身,《伤逝》则主要表现了梦的破灭,第二次清醒的孤独和失败,自己的努力和努力的失败,自己的呐喊和呐喊的误会。鲁迅把传统看成鬼魂,阴魂不散的,鲁迅反对传统,反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命,是自杀自亡式的。在反传统,告别旧时代的同时也在清理自己。鲁迅的知识分子传统是失落的,《伤逝》是个惨痛的悲剧,展开了生命力的无情、同情心的缺乏。中国人的悲剧与悲剧的仪式分不开,悲剧是人们上演的历史态度和仪式,悲剧可以没有价值,但是悲惨是有价值的。《彷徨》里作者的创作自信消失了,始终摆脱不了《伤逝》子君死的阴影,作品的调子灰暗得多,鲁迅更加彷徨了。这样的处理不仅突破了传统类型的小说,甚至超脱了同时代的某些小说,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带给人的痛苦要远远比无意义东西的毁灭所带给人的欢笑要深刻的多,这样的悲剧性不得不说是鲁迅创作的小说优越性的一大体现。

《伤逝》里的最后一句话:“我仍然只有唱歌一般的哭声,给予子君送葬,葬在遗忘中。……我要遗忘;我为我自己,并且要不再想到这用遗忘给子君送葬。……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向导……”忘记亲爱的人的死,才能继续自己的新生之路。与其说他要遗忘一个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实际上是要遗忘自己的失败。鲁迅自己也面临着这些失败和失望,涓生扮演着无奈的苦闷的角色。鲁迅对现代小说的贡献还在于创造出了一些绝对超脱于传统小说所存在的人物。拿《伤逝》中涓生为例,涓生可以看成是五四时期先驱人物的隐喻,子君死的原因就是涓生说了最真实的话,这对新人物是一个很大的讽刺。人必须说谎,必须掩盖真实。从作品里,点击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走向了它的背面,从勇敢到面对说谎。鲁迅作品的批判性莫过于此,这同样也是他对现代小说创作所作出的启示之一。

“与其把鲁迅看成一个成功者,还远不如把他看成是个失败者。他给我们留下的最大的遗产就是失败:鲁迅是少数几个体验了失败感的作家之一。失败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伤逝》里,鲁迅看见了涓生也是自己的力量的渺小,他进行的那种小小的、袖珍的革命的最终结局只能是失败,而鲁迅最打动人最激励人之处,也正是在于此——对失败最深刻的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