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近代中国不具有可比性

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的前后几次将中国与日本、俄国、土耳其相比较,认为中国若是一样接受先进的科技文化便能走上近代化。我不敢苟同,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积淀下来的智慧也好,残渣也好,绝非这些历史小国所能比拟的。庞大的利益集团以及利益集团间的复杂关系,坚固的传统思想基础坚定地家族意识,等等历史的产物注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路程漫长而坎坷。

正文

“日本、俄国、土耳其的近代史大致是前面说的那个样子。这三国接受了近代的科学、机械、及民族主义,于是复兴了,富强了。”文中,蒋廷黻先生几次将中国与日本、俄国、土耳其相比较,以为中国与这几个国家类似,若是一样接受了先进的科技、文化便能一样走上富强之路。

事实果真如此吗?

怕是不见得。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的历史绝不是世界上最长的,但其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原因之一便在于其延续性,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一方面成就了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另一方面却也造就了中国难以动摇的社会传统,比如儒家思想,比如等级森严,比如重农抑商等等。

这些传统,这些文化在很长时间以来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秦朝的一统六国、废分封设郡县以及皇权至上的中央集权制奠定千百年来中国政治的基石,汉朝的设立太学确定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正统了中国政治的走向,隋朝的科举制完善了中国的选官制度,到唐朝的各种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进而达到中国古代政治的一个高峰,可以说唐朝是中国政治的一个转折点,前一阶段主要还是中央集权制、封建制度的进步过程,而到了宋朝,交子的出现、徽商晋商队伍的庞大让我们不难感受到商业在宋朝的蓬勃发展,在明朝郑和七次出海、多种经营模式手工业的逐步发达中商业的脉搏也在逐步的强大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资本主义的逐步成长,以及封建主义在皇权挽救之下仍然逐渐衰败的趋势。若这样的趋势正常的发展,倒也好,只是清朝政府的上台重新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继续了重农抑商的传统执政方针,将商业手工业将资本主义的萌芽扼杀,封建主义由此回光返照。

梳理古代历史的目的在于,中国的传统固然在唐朝以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就了我大唐王朝,然而在之后宋元明清的发展中,这些传统便成为了绊脚石,牵制了中国一步步走向近代的脚步,原地踏步,不进反退。

这一点无论是日本,亦或是俄国、土耳其所不能比拟的。更不要谈中国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家族意识,王权官权背后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又怎是这些小国所可以比拟?

我们以日本为例。其一,我们看日本的两次政治性质的变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无论是大化改新中的孝德天皇还是明治维新里的明治天皇,其开明程度着实高,思想也着实深远,也因而可以颠覆原来的社会制度,改变社会性质。但是我们转而来看中国,我国缺乏这样开明的皇帝吗?不是的。光绪帝眼看国力日渐衰弱,国家积贫积弱,一心励精图治,任用维新派,开始了变法之路。我们细看百日维新的细则,可以说是考虑相当全面、相当完善的,但是成功了吗?清朝主权依旧危在旦夕,农民依旧苦不堪言,国家依旧积贫积弱,戊戌变法显然没有达到变法的成效,反而激起了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为什么在我们看来相当完善的变法无法成功?有两点原因,第一,中央集权的封建思想深入人心,纵然在戊戌变法中提倡了制度改革,这违背了传统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观念,皇上虽然严明,奈何官员不开明呢?第二,戊戌变法即便相当成功的部分,由于牵涉到权贵自身的利益,再加之当朝慈禧太后的反对,没有军权支持着变法的不可侵犯性,一层层传达的不到位,一层层利益的吞并,本来好的东西落到百姓头上却变成了负担,让维新革命派最后只能革掉自己的生命。其二,我们从变法

本身来考虑,日本由于其历史上一直依附中国,其本身的东西是比较少的,其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向外界学习的历史。所以每一段思想传到日本的时候可以说都是相对成熟的,而且思想文化经过他们的选择也是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经过筛选的,他们自我演变的时期是相对较短的,其中会产生的偏差也是相对较少的。因而就其变法的基础来看,人民是开明的,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就变法的主导人群来看,由于牵涉的自身利益也相对较少,其变法的决心也是较为坚定的,因而变法改革的程度也是比较根本的。比较戊戌变法与大化改新,王安石变法里的政治倾向也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微调,而非大化改新的整个颠覆。改革的决心很大程度也决定了改革成功的可能性。

由此我们便也可以明白,近代中国,即便如日本一样,在受到侵袭的第一次就产生危机感,主动地去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普及西方的思想文化,也绝不可能就此走向近代化,变得富强,避免外国的侵扰。

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在美国第一次入侵日本,即黑船事件发生以后,日本有两名青年出于好奇登上美国的船舶,主动前往美国学习西方文明;而与此同时,中国只有穷苦人民才会极不愿地让自己的孩子去京师同文馆,学习外国语言,并且认其为家门之一大不幸,而当权贵族们是怎么也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到“蛮荒之地”受苦的。这反映的绝不只是两国人民对于西方文明的不同态度,更是近代化在两国推行将会受到的挫折程度。最广大的受众的态度对于改革的推行也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

所以对近代中国来说,吸收科学技术,学习思想文化只是表面,绝不可能真正推动近代化的进程,只有切实的政治制度的颠覆才有可能实现近代化。没错,就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成果也正是说明,对于中国,不通过流血的无力抗争,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的摒除封建主义的指挥思想,单单靠科技的进步,一些人思想的开化,变革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近代史的背景与日本、俄国和土耳其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篇:关于中国近代史书籍读后感

蒋廷黼《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真的很幸运能找到蒋廷黼的这本《中国近代史》。

本书始终围绕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以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御国自救两条线索展开. 作者写作的宗旨,希望藉以研究每一个时期的抵抗方案,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程度和原因,找出近代史的教训,来对抗战建国作出贡献.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时, 蒋廷黻所持立场很坚决,并且在分析每套方案时也经常提到,那就是“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不可”.因为,在蒋廷黻看来,“人与人的竞争,民族与民族间的竞争,最足以决定胜负的,莫过于知识的高低”.这里的知识指的是科学知识.当西方科学基础已经打好了,我们还在作八股文,行阴阳五行.而“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不能者必惨败,毫无例外”,并举俄国、日本等的例子为证.所以,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 蒋廷黻评判人、事的善恶、好坏,以及他眼里所谓的“好人”和“坏人”,全以是否学习西方科技、文化、政治为标准.按他这种立场和逻辑生发出来,便有了他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独特看法.其中对以下几人的评价就与我们所接受的传统教育观不同:

林则徐:林则徐以他虎门硝烟的大气魄和师夷长技的大手笔,百年来被誉为近代中华民族第一位民族英雄、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纵使林则徐有如此的丰功伟绩,也并没博得蒋廷黻的好感.蒋廷黻认为林则徐虽觉悟得早、行动得早,但他仅仅在广州一地买外国炮船、翻译外国刊物,由于害怕清庭的不满以及把自己的名誉看得比国事重,他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与时人奋斗.林则

徐如千百万知识分子一样,缺乏独立的人格和大无畏精神.所以,蒋廷黻对林则徐,否定大于肯定.

奕忻:在蒋廷黻看来, 奕忻“是个有血性的人,且真心为国图谋.他是清朝后百年宗室之贤者”.道光年间,一般士大夫不明天下大势,不解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在战败后仍妄自尊大,不思进取,战前跟战后均未图振作.在经历第二次战败后,才有先知先觉的少数人认识到时代的不同而思改革.奕忻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把握政权,天下大势为之一变.他认为中国应该接受西洋文化之军事部分,于是“下了很大决心推行他们的新政”,在北京成了洋务运动的中心.

蒋廷黻深谙中国近代历史,此书的写作深入浅出、思路清晰。对于事件原因的剖析以及人物的分析, 蒋廷黻无疑运用了他高超的移情理解,使得推理及解释严密且又合情合理。这本书很薄,不过短短的几万字,但是涵括的内容却很多。作者使用了比较通俗的语言讲述了几乎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内容,结构简单但清晰,让读者能够很明了地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很有逻辑性,总结的一些结论不仅简练还相当的鞭辟入里,例如“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之前,我们不肯给外国人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从以上的文字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中国近代史是十分的有研究,分析得相当的透彻。文章短,自己的评论多,就并不代表它没有引用性的材料,像其它史书一样它引用了一些书籍的文史资料,在这一点上,我想这是有与一般史书相同的地方。不过呢,在这个大同下面又有一些小异,那就是它引用的资料都有很

详细的记录,使我们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真实感,而不是那种通过别人的加工然后说出来的东西,是第一手的原始资料。

这本书不仅奠定了蒋廷黼在近代史领域中的学术地位,而且因其折射出他那一代受过西方高等教育和西潮影响的学人,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进步的普遍心态而受世人瞩目。由此,也引发了我的深深思索:为什么中国近代化趋势总成泡影?蒋廷黼也提到过,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问题只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的话我们的民族的前途就是光明的;不能的话,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答案是:能。但这是很笼统的说法,要知道,在近代化的道路上我们走得又是多么的艰难而坎坷,中国的近代化并不容易,这是被打出来的近代化,是迟来的近代化。多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我们还是没有发现问题所在,或是难以解决(暂且不说)。从表面上来说,还是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引进先进武器的,但在具体的实际当中不仅表现在装备落后,更表现在思想的愚昧。

个人感觉蒋先生的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看待中国近代史的全新视角,对我们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和提高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大有益处,强烈推荐大家有时间读一读这本短小精悍的历史书籍。 1.近代历史写作的主旨。

现在我们要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

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

这是蒋廷黻先生在总论末尾的一段话。我很欣赏的原因是他强调对“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的分析,这是一个做到容易做好很难的要求。从书中蒋对外国列强、中国顽固派、剿夷派、抚夷派、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维新、革命等等分析中,我能够感受到由客观和深刻带来的感动,具体可见下文的展开。

2.新异的人物评价

蒋对近代历史上“粉墨登场”的种种人物进行了评价,对诸如顽固派、义和团、太平天国虽然不乏正面的描述:认为"他们(顽固派)也是爱国份子",但重点揭示了他们的愚昧和无知。诸如以民心抵抗洋枪洋炮;义和团兴起的原因居然还有:"说教士来中国的目的,不外挖取中国人的心眼以炼丹药;又一说教士窃取婴孩脑髓,室女红九"。还"拿着他们的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及其他法宝,与洋人作战"。

对林则徐、琦善、丁汝昌和刘步蟾进行了颠覆性的评价。对了林则徐和琦善,我们心目中的他们形象正如当时士大夫和咸丰:一个百战百胜、忠君爱国,一个是奸臣,收受洋人贿赂。而蒋认为林则徐:"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因为他当时觉悟到中国

较之与西洋的落后而不敢公开提倡"。而琦善:"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公开的宣传了,但是士大夫阶级不信他们。而且他们无自信心,对民族亦无信心,只听其自然,不固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是不足责的"。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丁汝昌和刘步蟾,我们一直将他们作为这次海战中的英勇烈士来看待。蒋用大量的篇幅对这次战争的前因后果进行了分析。"我方原定舰队排'人'字阵势,由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先,称战斗之主力。……刘下令把'人'字阵完全倒置,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后,两翼的弱小船只反居先。刘实胆怯,倒置的原故想图自全。这样一来阵线乱了,小船的人员都心慌了,而且日本得乘机先攻我们的弱点了"。当时的"定远船上丁不懂英文,泰乐尔不懂中文,两人只好比手势交谈。不久炮手即开火,而第一炮就误中自己的望台, 丁受重伤,全战不再指挥,泰乐尔亦受轻伤"。看来很多的以前所谓的史实并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3.理性叙说历史的方式

该书作为一历史研究著作在历史叙述上,充分闪烁着理性和智慧的光芒。正如蒋廷黻先生自己认为的,历史不是材料的堆砌和史实的客观描述,而是要努力探求历史变迁的内在联系。而他的具体叙说历史的方式做法也值得称道。比如在叙述鸦片战争之后,蒋提出一个分析性很强的问题: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中国的近代

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是蒋那时甚至我们现在的人眼中极渴望发生的状态。所以蒋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他就分析出一点一点的原因来,非常具有说服力。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在书中很多可以看见,对很复杂的事情娓娓道来。此外,蒋先生分析事件和人物常能旁征博引,比如将曾国藩的军队建设与军阀割据相联系。因为曾国藩起头的中国私有武力是以后军阀割据的起源。

相关推荐